这是第一次看恐怖片被吓得不行。
先说是纪录片,让人以为是真的,最后最后越看越害怕,吓得不行了,想快点看完,如同主人公想快点从医院里面出来一样,那种感觉真的是身临其境。
看完,我半信半疑的想这是不是真的啊,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回头再看电影文件的标题,发现里面有“伪”字,才知道它还是一部电影,心里不那么害怕了。
《墓地邂逅》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这部电影比起我之前看过的一些伪纪录片电影都要好(我看的也不算多),首先,他的设定是一个精神病院,这就有很多故事可以挖,其次故事的完成度很高,动机,智商和逻辑大部分时候在线,逃出去比什么都重要!
国外的鬼片,不知道怎么的,总是没什么代入感,除了音效和jumpscare,基本上捂着眼睛看都不会特别害怕hhhhhh,我想主要还是外国人的脸国内看的不多,所以有一定的距离感(也许外国人看亚洲鬼片也没什么感觉),正好看完这个再看《昆池岩》,抛开《昆池岩》抄袭狗不谈,单说吓人的程度,我觉得还是咱们亚洲的更胜一筹,可能对于装神弄鬼的经验,东方的神秘力量更符合气质,而西方追求真理的精神显然违和不少,就说一个,我们这边上个世纪的打扮,丝绸质地的艳丽服装就自带恐怖属性,这估计老外是理解不了的!
电影最大的问题是结尾的部分,毫无征兆,略显仓促,如果再稍作处理,可能会成为一部不错的恐怖片,当然,也能理解这种结局,毕竟一开头,就告诉了观众,这是真的,这是真的,观众当然知道是假的,所以收尾收的如此干脆利落,也是对电影剧情的合理性画上句号,期待第二部
这是一部让你吓破胆的“伪纪录片”,还记得探索频道推出的“捉鬼队”运用EVP等设备寻找幽灵的故事吗?
《墓地邂逅》就是类似的“探索”电影,背景换成了被遗弃的精神病院,所谓超自然探索小组成员都是些自以为是的家伙,以为可以创造历史,而他们最终也只能作茧自缚。
伪纪录片的形式,但没有完全做到纪录片的真实感,仍然让观看者置身事外。
没有鬼的时候比鬼出来以后要吓人,因为影片在塑造氛围里方面做的还不错,但是在鬼出场吓人方面做的很老套。
几只鬼都是那种出现在镜头前你就知道是什么鬼会怎么吓人。
但是我很喜欢墙壁上伸出手这一场景,虽然并不吓人,但是仍然给人以看恐怖片“啊,有意思”的感觉
恐怖电影,先说一下恐怖程度吧,四星。
这部电影跟前不久的韩国恐怖电影《昆池岩》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出现了轮椅。
因为是外国电影,对参加探险的众多角色都没有认得很清楚。
活到最后的印象深一点。
刚开始对这一帮人都没有什么好感,不过看到最后,男女主,暴躁男,精神失常男,都有点让我可怜。
伪纪录片的形式很吃香,所以整部电影拍下来效果也没有太差,但也没啥惊喜,所以给个四星吧。
电影中吓人的镜头不多,而且有好几个吓人的镜头都是鬼魂张开大口、迅速逼近给观众造成压迫感和惊悚感,有点老套。
额,只能写这么多了。
就酱。
晚上11点看完凌晨12点30好看到爆炸!!
什么叫绝望!!
这是一部千万不要看电影进度表的精彩电影。
(如果你全程当纪录片看,而不留意时长,你会看一部跟别人不一样的电影)我无时无刻都在看着镜头右下角的实时时间,然而电影将会带你进入到无尽的深渊之中!
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全片唯独matt这里不太符合逻辑,但是整体气氛渲染真心可媲美西班牙经典的《死亡录像》有过之而无不及。
完爆《鬼影实录》!
从开头平平静静的节目常规幕后表现到片尾的..整体表现相当真实,整个推进就像是推进波浪式的全面失控。
尤其片中提到的时间还有空间的变化 无尽绵长的走廊,给人一种以假乱真的沉浸式的无比代入感,细思极恐。
你会以无数种方式反问自己“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那个熟悉的大厅我们一直默默地观察着,看着靠着最近的入口,人们就算休息集合都是在门口旁边。
这是我们所认知的最安全的地方。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只需隔着一道门,外面就是安全的世界。
(前提是你没看整个进度条)随着tc的彻底崩溃,影片彻底进入了疯狂的高潮!
一步一步地,导演向你阐述什么叫做伸手不见五指的绝望!!!
一望无尽的tunnel!
shit stock here forever!
有种《活埋》的绝望感觉。
这是奉献给恐怖片迷们的盛宴!
必看!
气氛爆表!!
即便有模仿的痕迹,限制于类型片的表现,也许一些影迷会影响观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相信我 这个整体的气氛绝对是全片的亮点!!
what is darkness!!
7.9分!!
复制了当年初中看西班牙《死亡录像》的惊心动魄的观影体验,正!
天中午在公司看了一部恐怖片《墓地邂逅》。
恩,情节没有新意算是内容经典的典型恐怖类型吧。
很久没觉得这么震撼,心有余悸,被小小惊吓了^_^这部恐怖片跟《美国恐怖故事》中那种混合道德和情感给人的冲击感受不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噩梦。
对,噩梦,做噩梦的时候常常是鬼打墙,在阴暗的漫长的长廊或者楼梯中无限游荡,还不时撞见莫名其妙的恐怖场景。
这部电影就顺利的变成了噩梦标本。
肤浅又直接的情节,同样肤浅又直接的鬼魂,这部恐怖片里的鬼魂可能都是精神病的缘故他们格外活泼,用一种戏弄人的姿态去一点一点从精神层面把那几个可怜的人逼到崩溃的墙角。
悲观绝望的确有很可怕的力量,美帝人也一如想想般坚韧,对,在我印象里他们是格外坚韧的。
鬼存在吗?
这个问题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我们经常这么问。
我拿圣经给我上初中的表妹看时,她读创世纪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上面说神存在,是不是就代表鬼存在?
我说是。
表妹读圣经的视角让我很感慨。
我们不经常思考神是否存在的问题,对于鬼存在的猜想与议论却时常有之。
唐崇荣牧师在讲述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时,有句对于恐怖片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说没有鬼,慢慢的,大家对于神的印象也消失了。
直到好莱坞后来拍了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鬼片,让全美国震惊了。
他总结到:魔鬼做工的伎俩之一就是让你觉察不到鬼的存在,继而淡忘神的存在了。
那么,鬼是存在的了?
我的回答是:鬼是存在的,天使是存在的,神更是存在的!
鬼很恐怖,他会控制人的意志,勾起人的私欲,支配人的行为。
他被称为这世界的王,没有人不在他的掌管或者攻击之下。
很抱歉,这番话语会大大的引起读者的不安与畏惧。
所以我需要立马跟你说:神是存在的,而且只有神是自存永存的,即神是创造物,其他一切都是受造物。
神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掌管全地的。
他有绝对的主权与能力掌管魔鬼。
此时,你的疑惑与恐惧会加增。
难道魔鬼是神造的吗?
神是不是魔鬼的统帅?
我打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出神与魔鬼的区别。
神如同家财万贯,能力非凡的父亲,魔鬼原是父亲的其中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想要父亲的地位与尊荣,让自己变成了魔鬼。
父亲给他判了死缓,他只能等待死刑的那一天。
不过因为他仍有一定的活动自由,他便不断的继续攻击父亲和其他的人。
而我们也就是处于这魔鬼死缓的过程当中。
当然,关于鬼的话题,加尔文教导我们不要过分好奇,要满足于圣经所记载下来的。
毕竟,灵界有很多事情,上帝不希望人明白。
若是我们强求明白,那就如同听从魔鬼的建议,渴望与神有同样的全知。
那样对于我们没有益处。
所以,接下来我会转入对于影片《墓地邂逅》的解读。
在电影领域,一直有着记录片以及故事片的区分。
纪录片以真实见长,故事片以剧情及想象为基础。
两者各有千秋,形成了电影文化的两大基础。
与此同时,又有很大一批电影走纪录片与故事片的中间路线,如《死亡录像》,《克洛弗档案》,《鬼影实录》等等。
这类影片用最真实的手法来讲述最科幻,最不可思议的故事,从而达到“奇特”的效果。
在影片《墓地邂逅》中,这种手法的运用极大的增加了影片的恐怖效果。
因为观众在“真实的镜头”之下观影比在戏院里看一出戏时,所投射的心理暗示以及情感状态会大很多很多。
在这个层面上,我比较欣赏用这种方式来讲述关于鬼的电影。
在这类电影的制作中,有两大难题。
一个是镜头的运用,一个是表演。
表演的难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整部影片如同一个超长的长镜头,在这一个长镜头里,演员需要全然的投入以及细微而急速的情感变化。
第二大难题是镜头。
如果说画家用铅笔作画比用各式的彩笔作画更考验功力。
这类影片也是一样。
主创需要充分挖掘摄像机的“潜能”。
从夜视模式,到摇晃的第一视角,到推拉摇移的随性运用,到闪光灯的照明以及气氛效果。。。
等等。
所以这类电影好坏的一大标准是否能够用一台简单的摄像机拍出真实而充满情绪的观众视角。
纵观本片,其未能在这点上发力,全片大多只是简单的“记录”,算是一大败笔。
譬如,全片很少运用到推拉镜头。
试问,摄像机作为摄像师的眼睛时,他在黑暗的走道行走时,不会如同眼睛经常定睛一般的“推”吗?
还有,声音是营造真实空间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在本片中,声音明显是加工过/的。
全片几乎听不到手持摄像机的摄像师恐惧而惊慌的呼吸声,岂不是一大遗憾!
为了弥补这一最大的创意没发挥好的不足,本片运用了很多好莱坞恐怖片常用的技巧。
这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恐怖效果,但从整体来看,弊大于利。
如“鬼现形”,虽然鬼现形确实能够带来一定的恐怖效果,但每次鬼现形之后,观众又会松一口气。
这样的心理状态大致可以描述为“我知道了危险的来源,便放松了恐惧,而积极想着如何应对”。
另外,本片在一些镜头的运用上是显露出自己的缺乏。
如安装在“超自然点”的监视镜头。
如果说监视镜头的安装还勉强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固定镜头的穿插就显得不伦不类。
所谓纪录片的真实关键在于时空的真实,如此“诡异”的平行蒙太奇实在太像故事片了。
本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不和谐”。
究其原因是在于,本片有着一颗堆砌式的叙事诉求,外面裹辖着伪记录的壳。
对于观众而言,观众在观影时间内获得了恐怖情绪的满足,事后会很不以为然的认为“连这么真实的鬼片其实也不过是一出戏”。
然后观众再也不会多提这部影片了。
ps:建议大家看《死亡录像》。
这部电影让我体验到的最大恐惧不是猛然出现一位比女主角要好看的白衣女鬼,不是一大堆穿着黑丝的手臂在墙上乱晃,也不是一惊一乍的鬼叫,而是一座会变形的精神病院。
如果说变形金刚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是来自外部的形体变形,那么这里的心理恐惧则来自房间内部的格局变形。
试想一下,当你起夜,顺着原有的路线抹黑到厕所时,却发现来到了隔壁单身美女家的卧室,你能憋住么?
当几位主人公咒骂着fuck(打出来妇产科三个字)和哭爹喊娘时,他们已经在这桩鬼屋里转悠了很久很久。
如果仅仅是几个鬼还不足为怪,然而整个建筑都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未知客体,而人们只能在它的肠道内被慢慢消化。
在我们不知道敌人底细的时候,只能跑到敌人打不到的深山老林,在我们打入敌人内部掌握敌方重要情报时才能百战百胜。
现在人们就在敌人内部,可很显然被反包围了,他们的摄影师哥们已经策反了,另一位壮烈牺牲了,所以想要完成一次主旋律的歌颂是不可能的了。
这部电影让我回忆起童年的美好时光,那时我家附近的公园里有一个迷魂洞,它是防空洞改造的,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小鬼,都是塑料和木头制作的。
因为《午夜凶铃》等日本恐怖片那时还没有诞生,所以洞里的恐怖原型都是公园工作人员自己设计的,都是清新的萝莉女鬼,年纪小小的我根本一点不害怕,反而每次一去就要去迷魂洞里玩。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洞为啥叫做迷魂洞,其一是里面的小萝莉还是蛮不错的,像我这种小男孩很快就被“迷倒”了,二是由于洞里幽深曲折,氧气不通畅,在里面呆久了就会进入缺氧昏迷的状态。
迷魂洞旁边还有一个八卦阵,是用几十根竹竿立起来,在上面为上绳子编成的网。
老板娘美其名曰卧龙八卦阵,但看到其简陋的外形,人们就不由的失去兴趣。
但我却为这个阵伤透了脑筋,因为我真曾在其中“迷失”,无法“越狱”,转了好久也没能走出去,最后还是老板娘发威,把我抱了出来,后来她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走,完全只能看运气。
这件事在我心里埋下了阴影,儿时的我一直认为八卦阵其中一定有某种特殊的力量,也许有某种灵魂操纵着它,如果在夜里公园里没人的时候,你不小心走了进去,一定也走不出来了。
电影激发出了我童年时的忧虑,现在我更加确信,很多时候当我们以为那是上帝偶然的玩笑,其实那是恶魔故意的折磨。
最巧思的就是活建筑,它像猫捉老鼠一样戏弄进入其内部探险的人,你进去了就永远出不去,里面有各种鬼折腾你,直到你over。
纪录片形式,所以除了男鬼女鬼吓唬你的时候会有点类似猛兽吼叫的声效,其他台词就是各种各样的FXXK……最后一幕男主应该吓得疲了,小伙伴都不在了,他自己关了摄影机,一片黑暗后自生自灭了。
那几个女鬼变脸的镜头震撼度一般,它早就背朝着你站墙角里,你过去它肯定吓唬你啊,如果是日本人拍应该更吓人一点。
这种纪录片形式的恐怖片主要完成的应该是代入那种绝望恐怖的感觉,这方面本片做的不错。
其他一般般,不是那么吓人。
说起来是用烂了的伪记录风格,但是气氛确实不错很过瘾,节奏也还行
到底哪里恐怖,难道是我看太多所以免疫了么。= =
鬼的部分感觉一般,但是氛围营造得确实好,然后还有牛逼的吃老鼠,瞬间觉得这个片子无敌了!
其实更喜欢前半小时他们信心满满策划节目的段落,联想到之后的弄假成真就会觉得很有喜感,后面的情节就老套了,但气氛还是很到位的
吓到了。各路鬼的造型还可以再恐怖点。
心情复杂… 《昆池岩》真的不是翻拍吗?高能点铺垫的很流畅镜头也更有冲击性,最后结局走向也合理更多。唯一觉得有点出戏的就是整体环境太干净了…
真特么是伪的呢。。。。有N处笑点
I dig the tittle "Grave Encounters". My heart was pounding very fast for the sheer desperation....
我特别想看吃老鼠的幕后故事。
时空概念的设计蛮喜欢的,摄像机全程使用也有充分条件(但电池也太顶了?
就是心慌方和灵异事件的结合体,鬼的造型做的真不错,吓屎个人!
笑着看完的,典型的不作死就不会死!
晃晃晃吵吵吵跑跑跑叫叫叫(再也不想看偽记录恐怖片了 看吐了都!!!)
故弄玄机,伪纪录片,最重要的额是——晃镜头!!!果断删除。
麻痹酝酿了那么久的情绪就等嗨点,结果就是阳痿的感觉啊
实在受不了乱抖镜头的伪纪录片们了
day5&6:最恐怖的是我居然已经隔离6天了,我还以为才3.4天。长时间待在同一个房间确实会搅乱人的时间观念。仍然没有逃离伪纪录片的通病:有些镜头设计的不太自然,无用镜头比较多,铺垫太长,恐怖镜头总是一晃而过。如果不用这种手法或许会更好,恐怖片最重要的不是吓到主角,而是观众。空间错乱的精神病院迷宫,异次元血浴缸,从墙壁伸出的手,溶于雾中,人体实验手术室的设定都不错,就是直到最后也没有解释鬼到底想干什么,以及医院有什么秘密。单纯看一群人被吓得咋咋呼呼有点像综艺节目……
小玲去救他们吧!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看到后半段开始吃外卖,结果高能毫无预兆的就来了,差点吐了。
晃的人想吐,有些镜头,比如开头采访的那些,完全可以不用那么晃嘛,现实中哪有这样的,新闻调查类的暗访镜头都没这么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