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选择信仰的机会是有限的。
往往在他懵懂着对世界还不甚了解的时候已经轻易的作出了选择,而往后的人生,无论是推翻重建还是从一而终都会深深、深深地被这最初的选择左右着。
但有趣的是,人们选择信仰的原因经常单纯甚至愚蠢地让听者哑然失笑,也可能根本就没有原因,自小被灌输的理念深植于心后不得不让其恣意生长罢了。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大多数国人生长在无需选择信仰的人生中任意行进。
也许会在某个转角,突然遇到神诋般的启示,自此开启新的纪元。
我想之于我就是13岁那年遇见了曼联。
有人说,足球高于国界,高于种族,高于信仰。
而之于我,曼联,高于足球。
这是一支有生命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球队。
每个球队的陈列室里都会有各式各样充满故事的荣誉,金光闪闪的奖杯和黑白照片底下的传奇名字一道隽永恒久。
但唯独曼彻斯特联,把一场灾难定格,生生地将其和老特拉福德球场联系在一起,但凡来到此地,不能侧目,不能回避,你要景仰历史,就必须悼念历史。
1958.2.6的慕尼黑。
邓肯爱德华兹、吉奥夫本特、大卫佩格、汤米泰勒、埃迪科尔曼、马克琼斯、利亚姆惠兰和球队队长罗杰拜恩。
慕尼黑雪地的惨白映衬地不仅仅是8位风华正茂的球员的凋零生命,更是曼联彼时悲剧的前景。
感谢马特巴斯比感谢吉米墨菲感谢鲍比查尔顿感谢很多人,在那一刻让曼联坚守住了脚下的绿茵,而下一世,这份骄傲成为了曼联队徽里的鲜红成了曼联人骨髓里的精神,与命运为敌又如何?!
曼彻斯特联啊,TMD把悲剧演成了传奇!
再度冲上云霄要多久?
马特巴斯比和他的新球队用了十年。
电影中没有提到的是,1968年的温布利,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曼彻斯特联以4:1在决赛中战胜本菲卡队。
颁奖仪式上,巴斯比爵士将奖杯高举8次,借此告慰慕尼黑空难中遇难的8位天才。
这传奇的故事一定在曼联的更衣室里训练场上又被重复了无数无数次,以至每个来到这里生活在这里为他踢球的男孩儿们都能挺着胸膛阔步走出通道在球场上奋勇奔跑。
逆转,绝杀,永不放弃,这些都是在梦剧场再熟悉不过的情节。
像我之前说的,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在更了解世界之后再度选择信仰,哪怕经历推翻重建的阵痛(我有个朋友曾是米兰球迷后转回至国际,虽然当时觉得不屑,但现在看他安心痴心专心地爱着国际,我觉着也许真的有二次选择这么回事情)。
但问题是,你不可能找到比曼联好的了。
今天凌晨夺冠庆典,看到看台上球迷打出的标语“I'VE NEVER SEEN ANYONE QUITE LIKE YOU BEFORE”。
TRUE!
NEVER EVER!!!
尼玛,陪着曼联就算TM与世界都为敌也是一件绝酷无比的事情!
前无古人的19座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3座欧洲冠军杯冠军。
2011.5.28,咱要去HOLY HOLY WEMBLEY!!!
电影里说的好,温布利,你TM真不知道神马时候还会再来!!!
嘿!
传奇TMD还在继续!
====================================================擦一句,这电影要我说,该翻译成魔传!
这TM才够荡气回肠!!!
(尼玛,但愿我没矫情!
不然丢大发了。。。
)
devotion is the key to the lock that holds your dreamssending whispers from afarhas his ways to find your heartAll the things you never saidyou must now see them allDevotion gets you upOn those morning in the darkWhen you fumble for the lightAsking what your day'll be likeAnd answers with a callAs devotion leads you on There you gowith your head full of ideasIt shows there's a purpose in your feetLet it fall down in a crowdLet it part, don't leave it coldStay.
"Some people believe football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I am very disappointed with that attitude. I can assure you it is much,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但在经历生离死别那一瞬间,一切远不是那么重要了。
“United”的精神不是多少的奖杯,不是多少的胜利。
永不放弃,从MatthewBusby开始、从JimmyMurphy开始,从United开始,一直在坚持。
很幸运,我从小就是曼联球迷。
亲爱的孩子如果你在挫折中跌倒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学会坚强重新穿上你的战靴像个男人一样为了梦想为了荣誉在你的眼中我还看得到渴望在你的眼中我还看得到坚毅你不是一个跌倒就站不起来的孩子再大的苦难都必须忍住伤痛勇敢前进深呼吸不要像个婊子一样唯唯诺诺只有绝不屈服的人才能得到胜利
刚刚看了一部电影谢了一片影评,突然发现竟然对这部一出来就看了的BBC出品的电影没有做出影评,想想自己是有够懒的,索性今天有空谢了吧。
关于曼联,无需多说。
爱上你只需要一瞬间,惊鸿一瞥中我遇见了你,这一瞥就使我热血沸腾无法自拔了,不用多说你带给我的热血,激情,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的。
高中的时候更多的是看的NBA,对足球是完全不了解的,虽然知道罗纳尔多贝克汉姆这些名字,但是他们是皇马马德里啊,记得初二暑假的时候皇马来过中国,什么七匹狼啊之类的,可是为什么我对那些当时人们疯狂崇拜追逐的东西不敢兴趣,反而在高一的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大胜罗马感到无比的开心无比的自豪,当时的舆论并不是看好处在风口浪尖的曼联的啊,联赛三连败,客场输罗马1-2,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胜书写了历史,怎能不让人开心,接下来一年顺利成章夺取了带有运气成分的欧冠。
仿佛真的冥冥之中巴斯比爵士在眷顾着我们,接下来输给了宇宙巴萨,C罗离开,对阵拜仁在上半场3-0的大好形势下被淘汰。
我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喜欢上你的,每当在贴吧里他们说什么时候爱上你的,我很迷茫,回答不出来,好像在不经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可是事实是当时同学都是看NBA的啊,即使看足球也是被央视的巴萨迷解说影响喜欢巴萨的呀。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好像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女孩子就觉得她就是你命中注定的人一样。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是因为C罗才喜欢上MU,后来发现不是,潜意识虽然也希望皇马顺风顺水,可是发现不是,心里假设那么一种情况,曼联对皇马, 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也就是这一瞬间的思考我知道了,不是在这一时刻,而是在我也不知道的更早的某一时刻我就喜欢上你了,喜欢你的永不放弃的激情的嗜血的红魔,我才知道我大爱的不是C罗、贝克汉姆,而是阿兰史密斯、斯科尔斯、埃尔南德斯这些默默无闻的为我魔奉献的真男人。
原谅我一厢情愿的说了那么多无关电影本身的话题,电影的内容没什么好叙述的,BBC一贯的从人物刻画这些小细节去描述而没有从整个慕尼黑事件进行宏观的渲染,有点小清新的亚洲电影的味道,不太符合欧洲人的口味哈。
依稀记得这部影片骗了我不少眼泪,当某一次在视频中看到巴斯比爵士带领弟子经过10年的涅槃重生才实现了当时对弟子的誓言,高举8次奖杯也宣泄了对在不幸中逝去的八位天才球员的慰藉,此等场面怎能不让人动容。
最后,关于曼联,无需多说。
原本以为这部以曼联为题的电影会充斥疯狂的球迷的欢呼,球员驰骋绿茵,一部曼联辉煌成长史。
但导演却非如此,相反,从一个主教倾注全副心血对球队的培养、激励,球员对球队的奉献,经历空难后的集结更是将曼联的精神挥洒得淋漓尽致。
我不是曼联球迷,但是我从此知道,曼联球衣上那展翅的logo的含义。
"phoenix ,rising from the ash."劫后逢生的老板对临时集结起来的新曼联球队说的一句话。
最后的一幕 你回头看的时候 身后身穿红色队服的孩子们变成你所熟悉的一个个身影 烟斗 自信的笑容 那一刻作为巴萨球迷的我已经泪流满面 不死的曼联 红色的凤凰 一个杯赛冠军对于那个时候的曼联已经不再具有意义了 你们站在温布利的舞台上 世界都在为你们鼓掌 本来以为电影讲述的应该是博比查尔顿的一生 原来电影没有跑题 曼联 如此直接的名字 就足够意味着那么多了现在才知道 你们的红色 代表了什么
曼联,一个对我而言多么重要的名字。
Man United,一个关于男人的传奇。
记得第一次自己挑选的盗版球衣就是曼联的,16块钱,那时候我上初一,现在我大三,也就是约莫十年前,按那时候的物价应该也不算便宜,呵呵。
妈妈原来要给我挑的是一只印有大公鸡队徽的蓝色球衣,你们知道的,就是法国队,不过我却懵懵懂懂的选择了另一支有着鲜艳的红色的球服。
那时我什么都不知道,只觉得好看,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
很漂亮的圆形队徽,住着一个拿着三叉戟的魔鬼。
沃达丰的标志也是以后了解球队后才知道。
这样一件漂亮的球衣让我有了了解球衣背后的那群人的故事的渴望以及带给我往后正式涉入足球的世界的源动力。
就这样,曼联完成了我对足球的启蒙和认知。
小学的时候没看过什么比赛,排同路队时听别人讲最多的无非是罗纳尔多,这是一个我妈妈都能说出的足球明星的名字,也是唯一的一个。
初中时,太多的人在吃饭作息时聊到贝克汉姆,我才知道他原来是曼联队的,不过已经转会皇马了。
也就是那时,学校到处都是皇马的球衣,连班级打比赛的球服都无可避免选择了有了万人迷小贝的热得发烫的皇马。
球衣上印有班级里才人想出的名句“咖啡的滋味”。
23号,我还记得我的同伴在23号球衣背后印上爱恋的女孩的暗语:“爱琴海”,他喜欢一个叫琴的女孩。
皇马的七匹狼明星效应席卷大江南北时,让我意外的是我竟然无动于衷,皇马来华时我就像一个观望者看着动物园里的熊猫一样看着所谓的巨星。
我知道在我身体里依然流着红色的血液,驻扎在我心中的仍然是一个红色的魔鬼。
而且我的记忆中没有关于贝克汉姆在曼联踢球的任何观球经历。
这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我爱上的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支球队。
不知为何,自从小贝出走曼联转投皇马后,曼联和皇马的成绩都没有原初那么美好了。
而我作为一个曼联球迷的开始尽是苦涩和郁闷,唯有默默的等待。
欧冠每每被一支叫做AC米兰的球队淘汰,那时候我第一次熬夜看欧冠,主持人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说着莫须有的安慰语句,曼联主客场都被一比零击败,克雷斯波和舍普琴科在我脑海中就是洪水猛兽。
高中时,又是AC米兰,曼联主场三比二,客场却三比零遭遇滑铁卢,这一次洪水猛兽变成了卡卡。
联赛里,一支蓝色的球队从默默无闻转瞬在球迷中家喻户晓,阿布的金元攻势以前所未有的潇洒姿态傲视着整个欧洲,在另一个狂妄不羁的教练穆里尼奥带领下,英超进入了蓝军切尔西时代。
学校里以及周遭的同学穿切尔西球服的年轻人像火势一样蔓延开来。
而我还在等待一个王朝的复辟。
一个属于红色的王朝。
从我第一次遇见曼联球衣到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曼联,红魔的精神。
曼联是第一支看纪录片都能让我落泪的球队,也注定是最后一支。
我已经将他当成我的信仰。
记得有一期《天下足球》放慕尼黑空难五十年纪念的时候,可爱的段暄是主持人,语句中有着深深哀愁的他一定不知道,有多少曼联球迷仅仅看着这些熟悉无比的黑白画面,熟透于心的剧情都会一如既往泪如雨下。
父亲在一旁,我却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慕尼黑空难带走了强盛曼联时代八名优秀的球员,这些有着出色天赋的年轻球员让当年的曼联成为冠军热门,而这场意外一下子让曼联陷入了绝境。
但是十年后,幸存的巴斯比的孩子们终于用自己的努力登上了欧洲之巅,巴斯比八次举起奖杯,每每将奖杯高举过头,都喊着一位逝去的同伴的名字,球员们割破中指,将鲜血滴入奖杯,洒在青色的草皮上,告慰九泉之下的同伴。
我拼命仰着头不让泪水那么明显滴落,后来,毫无办法的我只好奔去洗手间。
也是在当年,二零零八年,曼联完成了第三次登上欧洲之巅的壮举,再一次为同伴们献去最好的礼物。
空难五十年,巴斯比诞辰九十九周年,几次门柱救险,他们俨然是神的孩子。
套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话,这就是命运!
我不知道自己能爱一个人多久,但我确定我会一辈子只钟情于这支让我魂牵梦挂的球队,曼联,选择他我只用了一刹那的时间,如王菲唱得那般,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看,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可我已把自己的一切都烙上红魔的印记。
曼联!
代表的不只是足球,还有许多做人的态度。
而这种不屈于生活的态度将永远影响着我。
很幸运,我爱上了男人联队。
《曼联重生》凤凰,浴火重生;曼联,亦,浴火重生。
关于1958年坠机事件,关心足球历史的您,一定是知道的。
本片借助BBC电视剧的形式,再度重现了那一幕!
重点描述了当年初出茅庐的Bobby Charlton(鲍比·查尔顿)和时任曼联队助理的吉米·墨菲(Jimmy Murphy)。
作为“巴斯比宝贝”的年轻球员之一,鲍比·查尔顿将空难而亡的其他优秀选手精神发扬光大。
回顾那场空难,23人死于飞机失事。
包括外号美洲豹的邓肯·爱德华兹、当年身价最高的托米·泰勒、队长罗杰·拜恩在内的23人都死于这场空难。
在幸存下来的十个人中,只有4个人还可以继续踢球。
面对着惨剧,吉米·墨菲并没有被打倒,他迅速组建起了一支新的曼联队,参加了下一场比赛,以及1958年的足总杯决赛。
再现红魔的历史:对于曼联的球迷而言,1958年的慕尼黑空难是俱乐部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
但是从废墟中爬出来的主帅巴斯比和查尔顿、后卫福克斯等年轻球员重组球队。
十年之后,曼联4比1击败了尤西比奥率领的本菲卡队,第一次获得了冠军杯。
赛后,巴斯比将那座为之奋斗的奖杯高高举其8次——代表着在空难中罹难的8名球员。
每举一次,他就将球员的名字大声念一遍。
这么一个励志的、饱含着奋斗意味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包括影片的主演和制片。
在剧中扮演吉米·墨菲的大卫·田纳特说:“我并不是球迷,但是当我拿到剧本的时候,我知道这会是一个值得一读的剧本。
因为我之前和编剧、导演有过合作。
不出我所料,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剧本。
在故事里,我们跟着曼联队展开了一段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复兴史。
我觉得整个故事都是励志而且大气磅礴的。
而且,这样的故事,不会得到什么恶评,因为其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
我在看完剧本后,就决定要加入剧组。
”实际上,曼联的复兴史非常长,球队用了十年时间才从空难的泥潭中走出来。
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说一支球队的复兴,显然不太现实。
影片的制片人茱莉亚·斯坦纳德说:“这是一个讲述一个团队如何重拾信心并从灾难中走出来的故事。
而且当年的那支曼联有着太多的传奇球员了。
活下来的查尔顿、遇难的邓肯·爱德华兹,都是巨星。
如果这些球员没有遇难,真不知道当下世界足坛的格局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拍摄这部电影,并不是要回忆球员、空难的。
而是希望人们能从中汲取力量、找回信心的。
我们拍摄它是为了表达我们对当时曼联队的这种不被困难打倒的勇气和信心的赞。
曼联队的这种历史,值得我们尊敬。
”面对彰显英国人顽强奋斗、不屈不饶精神的本剧,媒体给予了非常肯定的评价!
“CGI版本的老特拉福德球场看起来比真实的还要真实,年轻演员的表演和球技都很不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卫·田纳特的表演,他的发挥足以震撼到所有人。
——每日邮报 影片拍摄得非常精致,而且也揭露了当时的足球和现在的足球之间的诸多不同。
整部影片可以说是令人激动的,当然也令人动容。
如果你没哭,那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比我还狠心肠的家伙。
——卫报”评论家们没有将此片看作一部地道的“体育运动片”,因为我们几乎没有看见导演摄制一出比赛还原的场景。
因为英国人想要的是,描绘精神!
导演詹姆斯·斯庄说:“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不发生在球场上,所以它并不是一部以运动为主题的影片。
我想要讲述的是一群年轻球员的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当然,还有他们和年长者走出痛苦的历程。
我觉得这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要看曼联的历史、曼联的故事,应该去看曼联队的纪录片。
而电影则一定要有主题和感动人的情节。
我所用的途径就是把目光集中在两个人身上,用他们的关系和心态的变化来展示这个大时代和大背景下的球队的故事。
”斯庄选择的是球队助理吉米·墨菲和年轻的鲍比·查尔顿。
他说:“查尔顿是众人皆知的大球星,而墨菲则算得上是一个幕后英雄。
墨菲在空难后,的确为整个俱乐部出了很多力,是他的坚定和坚持才让曼联队运作了下去。
他和查尔顿的关系并不为人所熟知,所以我们着重挖掘了他们的关系,用这两个人关系的变化展示了整个球队的命运。
我想,这就能叫做以小见大。
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影片主旨和足球的联系并不是太大,它讲述的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虽然BBC为影片只投资了200万英镑,但是唤起的志气与动力,数百倍于此!
我们也希望,看见自己身边熟悉的事件,可以被拍摄成如此精神激励!
人,太需要一种精神!
因为是曼联球迷的缘故,看完这整部电影,心情颇不宁静,只能说,曼联精神永不落,作为红魔球迷,对于我·热爱的球队感到十分骄傲。
曼彻斯特联盟,作为曼彻斯特最成功,甚至整个世界都数一数二的球队,他们一直将自己的最终梦想视为足球,足球在此刻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项体育运动,因为它寄托了整个城市的梦想,正如墨菲所说:we are the pride at the end of the week,作为一座工业重镇,没有伦敦的贵族气息,蓝领精神贯彻了一整个曼彻斯特,曼联也不例外,因此这支作风硬朗,同时屡屡有超新星冒出的球队,才能在当时的英伦足坛所向披靡,作为当时的球员,他们是带着信仰去打球的年轻人,博比查尔顿在墨菲的点拨下明白了作为一个曼联球员的重要意义,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在为这座城市,整个不列颠帝国的足球地位而奋斗。
因此,只要足球上升到这个层面,那么就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了,因为球场上的十一人都拥有信仰,他们自信满满,接受挑战。
慕尼黑空难是曼联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用自己的曼联精神重新铸造辉煌,十年后,在温布利大球场,年轻的曼联面对尤西比奥领衔的葡萄牙本菲卡队,经过加时赛以4比1大胜对手。
慕尼黑空难的3名幸存者博比·查尔顿、比尔·福克斯和格雷格参加了这场决赛,查尔顿还攻入了第一球。
赛后他久久地伏在草地上,用绿草擦拭自己的泪水。
巴斯比也老泪纵横,和查尔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完成了对死者的誓言。
巴斯比把这尊曾经为之付出生命和血的代价的冠军杯高高举起了8次,每举一次就念一声10年前死去的球员的名字,全场观众随声万众鼓掌。
博比.查尔顿等队员纷纷割破中指,将鲜血滴进冠军杯中,然后倾洒在绿茵场上,以告慰那些故去的人的亡魂,倘若爱德华兹等人泉下有知,也会瞑目了。
在之后的英超,足总杯,社区盾杯还是欧冠赛场上,曼联捧杯无数,这种永不服输,勇往直前的曼联精神传承至今。
正如香克利的名言,足球无关生命,足球高于生命,任何亵渎比赛的行为都是让人不齿的,因为在场上踢球就是一种使命,一种精神的继续,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去为自己的私欲而做出一些违反体育道德的事情?
真心希望我们都是可以带着自己的信仰去活得人们,没有信仰的躯体永远也无法体会到生命更高层次的意义,每当想起一些红魔的逆转好戏,想到曼彻斯特联盟这支拥有伟大精神力量的球队,想到不老的传奇吉格斯,娃娃脸索尔斯克亚,伟大的巴斯比爵士,弗格森爵士,还有曾经在曼联的英雄阿兰.史密斯,博比.查尔顿,不朽的门神范德萨,内维尔兄弟,尼基.巴特,基恩,还有老一代得乔治.贝斯特等等,想到这些光辉的名字,想到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只想继续大喊一声: GLORY GLORY MAN UNITED!
主题不错!
从坠机开始一直哭到底。。为巴斯比爵士的那句Keep the flag flying,为更衣室里的Rising from ashes,为在慕尼黑逝去的23位英灵。我们不为悲剧而屈服,球会未来之精神,将立于今日之所为。光荣属于曼联!
片子本身拍得一般,当做电影来看的话,铺垫太长,高潮不高,结尾仓促,人物纠结。不过当做纪录片来看,还是挺感动的。在这里,缅怀一下当年早逝的天才们。
褪去小痞子模样的JAKE着实令人着迷
水准远不及《魔鬼联队》
啧啧啧啧
不灭的红魔,伟大的曼联
电影一般,精神可嘉
bobby是skins里面的cook同一个演员。
比较典型的英国正剧作品,不过跳跃所有比赛场面是不利于这种典型意义的励志影片的,导演也许是想通过更犀利的手法更直白的表现,使它更像是一个记叙文而不是抒情散文。但是这段历史是让人钦佩并惋惜的,虽然曼联输给了巴萨,但是希望他们的凤凰精神永存: )
为了了解那段历史
想起来之前在贴吧电影票房吧窥屏时,看了一个点草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帖子。虽然我也觉得这电影一般,但下面跟着楼主无理由瞎骂说这是文青故弄玄虚、污染科幻、碰瓷流浪地球的回复多少有点刻意嗯黑了。然后一时兴起,就做了一个简单统计,逐一点开无理由瞎骂(稍微带脑子品评电影缺点的不算)的水友的主页查成分,发现抽样调查的二十几个人里有70%关注的全部是足球贴吧,并配有大量吧内发言。一个很明显的结论就浮现出来了,搞不好魔怔球友在除看球以外的领域几乎都没有什么认知和审美能力。当时感觉这个结论未免有点自负不堪了,不说别的,毕竟连样本都不够。直到我看完这个瞎几把拍的我狗历史片后又瞥了一眼纯纯被球友拉起来的评分,才确信这个结论完全没有问题。吗的,套路全叠满了,我几乎是看一分钟就能猜到下一分钟会怎么拍,敢再烂一点?
不爱足球,爱这部片子里和足球有关无关的一切/Ben Peel
我不知道为什么硬盘里有这部片,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把它看完了。
其实我不想。。。但是。。。。我。。。。好吧我看见一次就想起来DTT那悲催的哭声
作为死忠精神上我应该给10颗星的
老泪纵横
作为非曼联球迷,我也得承认这的确是一部好片子!主要是演员阵容太犯规了啊><
完全是曼联球迷堆出的高分电影,和同样是英伦出品的关于“德比”的那部不是一个水平的
曼联死忠不能不看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