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乌托邦

콘크리트 유토피아,水泥乌托邦(台),乌托邦浩劫(港),Concrete Utopia

主演:李炳宪,朴叙俊,朴宝英,金善映,朴持厚,罗哲,金度允,南镇福,金学善,朴周勇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3

《混凝土乌托邦》剧照

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1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2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3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4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5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6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13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14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15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16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17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18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19混凝土乌托邦 剧照 NO.20

《混凝土乌托邦》剧情介绍

混凝土乌托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以被大地震摧毁的废墟城市"首尔"为背景,灾难席卷了整个世界,首尔一夜之间化为废墟,一切都倒塌了,唯有“皇宫公寓”完好无损。外部幸存者们开始纷纷涌入唯一一座未倒塌的公寓,公寓内部的住户们因此感受到威胁,他们为了利己生存而成为一体,以投票选出的临时居民代表金煐卓(李秉宪 饰)为中心,制定了一套皇宫公寓的新规则,同时彻底阻止外来者进入公寓。正因如此,与地狱般的外界不同,乌托邦式的皇宫公寓对居住者来说极为安全和稳定。然而,在无尽的生存危机中,这看似宁静的乌托邦世界,正在由内而外的瓦解中,人性的冲突在他们之间持续展开,不论是谁,都必须遵守幸存者的生存规则,否则离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沙丘魔蚁黑塔利亚第6季西瓜音乐之乡第二季尘缘不神山梨花情我要你幸福爱情蜜语格仔忍者妙警贼探第一季福星高照朱小八希望与反抗我的天使人质们死亡轮盘旦后神明在看佐佐木与宫野情之债双重追击雄狮神奇动物学校电脑娃娃毒中毒在这世界的角落阴阳路18:鬼上身红旗渠完美的晚餐糖心爹地出戏

《混凝土乌托邦》长篇影评

 1 ) 一部二流末世灾难片竟让中国网友吵成这样!?

末世背景下的人性挣扎,是生存还是毁灭?

这种类型与题材本是是西方及好莱坞轻车熟路的,早已不新鲜了。

但是亚洲地区却很少触及,所以韩国能拍出来观感还是很惊喜的。

韩国电影这几年屡屡被中国网友表扬不吝赞美之词,什么好敢揭露社会阴暗啦!

好敢讽刺政府啦!

等等。

但我倒觉得,韩国这几年为了文化输出,频频模仿西方或直接模仿美式好莱坞,往往批着华丽特效与宏大场面的外皮,骨子里则是西方的普世价值观。

而这部科幻末世片,充其量也就二流水平,思想内核上还是跳不出韩式家庭情感那一套模板,只不过少了韩剧中光鲜靓丽的帅哥美女们不明显而已。

导演既想探讨西方式的末世人性挣扎,又脱离不了韩国社会的儒化现实,而且对女性的恶意与鄙视在女性角色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是女主的人设自带圣母光环本没有错,但在以男人主外女人主内社会群体中,大谈什么包容博爱众生平等,那不是在说梦吗!

你连吃的食物用的卫生纸都是一帮老爷们在外博命找来的,还谈什么同情外来者?

还有妇女会会长,一个极具谄媚的女性形像。

有好处的时候那就是金代表万岁,自己儿子死了就骂金代表!

真是放下饭碗就骂娘啊!

还有后半段出现的妹子冒似是揭露金代表的女英雄,可是被秒杀的太容易,气氛烘托的像是一只蚂蚁被踩死一样,气场完全被金代表拿捏。

导演到底在塑造谁是英雄啊?

还有说人长短的长舌妇等等把女性身上的缺点全方位展现。

而一小撮收留外来者的都是些什么人?

患有肾炎的长毛小哥、老大爷大妈这些都是连自己温饱都保证不了的人,还同情外来者?

这不是导演在骂他们妇人之仁?

最后本来在金代表组织防御“外敌”来袭时,小妹与女主非要挑这个时候来揭露所谓反派杀人犯金代表,导致阵脚大乱被“外敌”攻破公寓,死伤者甚众,大家前期辛苦构建的小天堂一瞬间土崩瓦解。

最后女主老公死了,金代表也死了,女主遇到能接纳外来者的“同志”群体。

她是幸运的。

人性本恶,我很难想像这个世界没有法律制约,人性会恶到什么地步!!

在毁灭性战争或重大灾难之后,人类秩序破灭,陷入无政府状态下仅靠个人道德操守能行吗?

虽然我也希望善意多些,但是面临生存下去的本能,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最后有余力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会帮别人。

女主老公他不是坏人,只是个想过好小日子的小男人,为了老婆能吃饱穿暖去干脏事不能用传统道德观去苛责。

而女主从头到尾就是个被宠坏的小女人,她无法体会食物是多么辛苦弄来,她只想着能多救一个外来者,真的是现实版“何不食肉糜”啊。

金代表是坏人吗?

我想就算不在末世中也算不上,他只是一时气愤冲动杀了人,他不是丧心病狂的人,他也向往家庭生活,他没杀死被害人痴呆的母亲就是证明。

而且导演并不想把他塑造成反派,反而呈现了极具疯批魅力的领导力、凝聚力及执行力,最后一死的镜头也极像一位英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看着导演一张典型韩国小年轻的脸,唉!

还是太年轻了。

功力不够哇,本片想探讨些什么又没真正的探讨什么,那到底是生存还是毁灭呢?

我想导演自己都不明白。

只模仿了好莱坞的皮却不得其髓的一部二流作品,却没想到在豆瓣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这么多豆友急赤白脸的争论,我说看个片何必呢

 2 ) 《皇宫大楼的末日攻防,人类文明的末世寓言》

非常精彩的末世实验片,围绕着大地震中一栋没有倒塌的大楼展开故事,幸存者们以大楼为基点被划分成两个世界,彼此展开末日攻防战,每个人物、每处情节都有对应的隐喻,一幅浓缩的末日寓言徐徐展开……影片的世界观,是围绕“皇宫”公寓楼,将世界划分成两部分,1是皇宫内部势力,2外部蟑螂势力。

皇宫内部人,鄙视外部蟑螂人,然后还得靠掠夺、搜刮外部蟑螂人的资源来过活。

理想状态下,影片应该有两股矛盾张力:1皇宫与蟑螂的对峙与相持,2皇宫内部的分裂与崩塌,所有的矛盾都得落实到一个个经典人物身上,因此这个故事需要精彩的群像来诠释。

非常可惜的是,本片的人物群像没有做好,或者说没有推向极致,除了李秉宪,其他角色都不够生动立体(不够典型和极端)。

首先,皇宫内部的三大主角,只有统领-李秉宪相对立体鲜活,压抑且失败的上班族,蜕变成杀伐果断、一呼百应的大统领,然后又被自己人抛弃,典型的造像-毁像。

男二-丈夫欧巴,由忠厚体贴老实人到甘当爪牙的禁卫军,最后被真相击溃,属于被忽悠的好人群体,但弧光没做好,人物前后的转变对比不惊人,不尖锐,被洗脑的效果不明显,没觉得他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导致他后来面对真相时的崩溃,显得很突兀,难以令人信服,人物整体平平无奇。

女一-好好人妻,她在影片里充当“人类的良心”,善良的本质从来没有被极端环境和群体氛围影响。

但在如此严酷的环境里,影片没有表现她的“建设能力”,反而让她在享受稀缺资源的同时,对建设者(大统领和丈夫)各种“指责、埋怨”,显得她“坐享其成”,给人一种“只会提出问题,不会解决问题”的印象,因此被网友骂圣母。

三大主角崩了俩,皇宫内部的其他人物,戏份就更少了:那位支持李秉宪上位的那个女主任,本来是团队的二把手,她的心理状态,如何与一把手闹翻的,没有重点刻画。

还有那位,皇宫大楼的叛徒内贼,他从开头的皇宫打手,到结尾引蟑螂势力反攻大楼,这由爱生恨的过程也是一笔带过……那个揭发大统领的小妹妹,更是莫名其妙,她出场的作用似乎仅仅是为了揭发,人物非常单薄,死得也很突然,很无语。

皇宫内部的群像尚且如此,大楼外部的蟑螂势力,更连一个代表人物都没有,双方的冲突也是一笔带过,论为背景板。

群像寓言变成了独角戏,李秉宪一个人物显然无法诠释和承载影片应有的深度和冲击力。

而大楼内部的整合与分裂,大楼外部的敌视与误解,都因为人物群像的单薄失去了抓手,变得无足轻重,3.5星吧,流畅的叙事和李秉宪的精湛演出还是值得一看的。

 3 ) 啊?没有两个女生 你旧乌托邦该塌还是塌啊,甚至塌的时间都不会有太大变动

叫来一帮子人反攻的,是那个分配粮食就早已心生怨恨的男的吧,反正早已心生怨恨排兵布线时日良久,这栋楼的管理层被斩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美食广场被放暗箭早已埋下伏笔,就是没有那个男的去叫人,出去的这帮人死的死伤的伤➕外面早把你这地界摸透👉说不定都不需要别人去喊人就能被下次的散兵打趴。

(有人用诸葛亮伐魏来反驳,我可笑死了,诸葛亮知道自己被你拿来搁这里对比吗,这栋楼多少个人诸葛亮掌兵多少啊) 有些人你骂一百遍电影中的人物是无效的,因为把人物去掉你怨恨的结果几乎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动。

你不喜欢这个角色的性格或者三观跟你不一样,却要把烂尾归咎于这个角色甚至演员🤣。

我看片尾的乌托邦才是片名这个乌托邦。

之前的旧乌托邦充其量就是个混凝土。

 4 ) 《混凝土乌托邦》:高楼崩塌的瞬间也意味着人性崩塌的开始。灾难之下,如何活着才算正确?导演的镜头语言与隐喻你看懂多少?

作为角逐奧斯卡最佳国际电影的韩国代表电影《混凝土乌托邦》仍然是一部聚焦人性善恶与阶级矛盾的黑色科幻电影。

剧情设定一场末日到来,所有公寓全部倒塌,而幸存唯一公寓“皇宫公寓”,突然成了幸存者“活”下来的地方。

当然,因为长期公寓价位和居住者身份的差异,邻里一向高人一等的居民,沦落到“皇宫公寓”求住。

高楼的崩塌也意味着人性崩塌的开始,末日前的敌视,与末日后无法“同居”一个屋檐下,只好驱逐外来者,并开始建立起自己家园的“乌托邦”自求自存。

但人性的复杂,始终在对错争议上有自己的立场,所有的居民最终还是被逼面对分裂的现实。

这样的剧情很有探索性,导演的镜头语言也很有巧思,故事内核类似《寄生虫》揭露人性与阶级,是韩国电影最擅长的类型,节奏把握得也很精准、点题也够直白明晰,最出彩的部分是主人公亦正亦邪的形象在李秉宪如有神助的演技下散发出人性的幽光。

灾难下人类为了生存,可以走到什么程度?

几个场景的镜头语言也很有味道。

金永卓作为皇宫公寓“代表”一路逆袭,不仅有领导能力、还有危机处理能力,在他的带领下赶走了外来者,也寻找到了更多的补给品,住户们迎来了欢聚的场景,代表开始热唱。

当享受过权力的滋味,他已经不再纯粹。

画面一改冰冷的灰黑色调,呈现出温馨的暖黄色。

然而镜头一转,回溯到他第一次来皇宫公寓,我们发现,代表是冒牌的金永卓,他是来找金永卓讨债的,结果愤怒之下残忍地杀了金永卓,杀人后他瘫坐在真正的金永卓家中,这一段的暖光色调更像是一种末日余晖。

狂欢与杀人,利用颠倒蒙太奇的手法,给人反转与冲击感,也让冒牌金永卓热唱的场景变得更加具有讽刺意味。

“杀人回忆”结束后再转回独自歌唱代表的脸,当镜头从脸部特写逐渐拉远,歌词从脸部特写逐镜头渐拉远,遥相呼应,镜头拉远使人物处于孤立状态,背景中大家都在欢乐地跳舞,而他的表情透出悲凉,氛围由热变冷、由温馨欢乐变得阴森可怖。

接着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大家跳舞的影子映在公寓墙面上。

影子本身就有着幻象、非实质的含义在,加上前面刚回忆了代表杀人,簇拥着代表舞蹈的人们,给人一种群魔乱舞的恐怖感。

在大远景镜头下,钢筋混凝土废墟中小小的橙黄色火光,正是住户们的乌托邦。

我认为这一幕正是本片的精髓——混凝土乌托邦的幻象隐喻。

另外一个很喜欢的镜头是代表让民成带队搜查窝藏外来者的家,他们把外来者叫做“蟑螂”,民成负责把窝藏“蟑螂”清除完毕后在那家大门涂上红色油漆。

这个镜头妙在红色油漆刷过门上的猫眼,就像一只正在流血的眼睛。

油漆流下来的画面,与代表的脸叠化,则是杀人凶手的隐喻。

代表虽然没有下令直接杀掉帮助外来者的住户,也没有把外来者抓来杀掉,但是这种涂红油漆做记号示众,属于严重侮辱他人尊严的行为,与杀人无异。

灾难电影总有一个结论:到底谁该活下来?

就算是末日,人也有该守住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像女主角最后问的:怎样活着才是正确?

从这个意义上,女主明华一直都态度明确,她善良、是非分明、同理心强、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说话,而且职业是护士自然地把救人摆在首位,明华身上所代表的那些善意、美好的品质,是电影留下的希望之光——劫后余生,太阳重新升起来,如果能活着,就那样,活下去。

只要你还活着,其他东西都不重要,包括身份、地位、金钱、爱情、家人、朋友等,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了。

最后收留明华的“颠倒屋”设计也很有趣,即使不像皇宫公寓一样矗立着,即使在倒塌的房子里一样能够生活,如果人们足够乐观,还能向新住客炫耀一句“顶高不错吧”。

不必去追求或维护所谓的乌托邦,乌托邦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有时越是维护,倒塌的时候可能越是惨烈。

电影的结局我也很喜欢,当外面的人问起从皇宫公寓出逃的明华,传闻皇宫公寓会吃人是真的吗?

明华回答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

吃人当然是假的,“吃人”却是真的。

“吃人”是一群普通人生活的世界也很常见的事,因为是普通人。

电影很聪明的一点是没有把人物描写得很极端,却在一群普通人中描绘了极端的人性。

当然,代表杀了人,藏尸并取代了金永卓,这是这个人物的黑暗面,但不可否认他为了皇宫公寓的住户们做出了贡献,一开始英勇灭火、后面带领大家外出觅食。

正是这些多面的、复杂的东西让这个人物更具悲剧性了——他才是真正的“蟑螂”,可是他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公寓住户。

他拼劲全力为了守护这个根本不属于他的公寓。

最后,他死也要死在他自认为的家里。

外来者把公寓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并死在了里面;而原本的住户民成却逃离了自己家,最终死在了外面。

两人的死也是一组讽刺的对照。

想起两人关于家庭的对话,不忍唏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真正的乌托邦般的理想境地啊。

在末日背景下这番言论更显讽刺了。

末日当前,确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谁能幸运活下来而已!

灾难当前,你要选择理性地去死,还是悲观地活着?

为保人而杀人,是不是也是道德上的失误?

老年妇女小孩,是不是在灾难时受到特别保护?

到底怎样做才算正确?

人性与道德应该如何争辩?

最后,让我们重新再看一次电影的开头吧!

“我化为一个小点,站在巨大的混凝土结构公寓群众,骤然感到孤独。

公寓理应是便利的健康生活安乐窝,因而能让我们把一切都交托于它。

如果说公寓是寄托着人们美好生活向往的乌托邦,那只是一种幻象,会随着一场地震,不,会随着任何一场灾难而在顷刻之间倒塌的。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旨最终指向的是,人们真正该守护的并不是这个充满了幻象隐喻的混凝土乌托邦,而是善意、良知、爱、希望等等。

就是那些看起来没用的、被忽略的东西,才是坚固的、不会倒塌的,支撑着人们在这个愈发糟糕的世界中活下去的根基。

 5 ) 导演善良的给影片留了一丝丝底线,可能是想让看电影的我们不想认为真实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韩国电影的叙事能力一直很强,大多数好的电影一般都是2个小时起而在这样一个虚幻的背景下,映射的就是我们真实的世界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永恒不变的真理。

领导者(李),平民(年老者和妇女),键盘侠(收留他人者),搅局者(那个女的,我看其他人的表述 叫圣母 好有黑色幽默的意境)其实全片并没有强调阶级对立,也没有用任何画面去表现富有者和一般阶层,更多的是,发生巨大灾难后,每个人的想法和认知和行为。

大部分人愿意执行,力所能及,小部分人觉得我要做我认为对的事情,极个别的人就是不去认识到所处的环境不清楚不考虑食物水源从何而来(别人用命拿回来的东西)嫌人生太无聊没波澜,非要去挖掘真相,当真正处于那种环境,一切道理道德伦理都已丧失,只是接受程度的快与慢而已。

所以,导演是善良的,没有把人性最残酷最恶心的一面表现出来,人性是本恶的,而道德标准是有了人类文明之后才能去巩固的,导演是懂黑色幽默的,结尾用了次女主的脸作为结尾,好像在告诉我们,“你看,我说的是对的吧”,可又有什么意义,一大批别人家的父亲,别人家的儿子用生命为自己妻女妻儿在这样末世的环境下,用最后的意志力巩固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顷刻间,瓦解,崩塌,所以,混凝土,只是乌托邦而已。

 6 ) 自己阴暗无救,也别见到点光就喊 “圣母”

看了大概十分钟,我就知道会有人开始喊圣母的了。

实不相瞒,在这个乱喊 “圣母” 的年代,在女主收留那对母子的时候,我脑里也闪过这个词。

但看到后来,我认为女主并不是滥发善心,只是一个仍保有良知的人而已,如果这样的善良也容不下,这也算是得人人喊打的 “圣母”,那么这些人的心,该是多么地无耻无望。

私以为,如果女主不顾一切,即使牺牲周围的人,也要做拯救的事,那才可以算是没原则的 “圣母”。

可是女主并没有。

虽说她刚开始是收留了外人,但是当大家投票要驱逐外人的时候,她顺从了,尊重了大家的利益,也没搞什么事情。

后来,她劝说男主不要再外出杀人的时候,她是担心男主的心理状态,而她说的是以她(作为护士)得到的分配,已经够生活了,她牺牲别人了吗?

没有,她甚至试图保护男主的心。

然后后来的偷偷救助,她也不是主动找茬,而是一个跟她生活过的孩子在甜甜的呼唤她,她才用自己家(注意,自己家)的物资来接应一下而已。

她伤害谁了吗? “圣母” 个啥?

不过是一个稍微有点恻隐之心的正常人都会做的事而已。

后来公寓被攻破导致树倒猢狲散,更是跟她一点关系没有。

说到 “圣母心” 那个跳楼以死明志的男人更甚吧?可有些人就是习惯了条件反射似的,看到女的、好心的,就开始乱喊“圣母”。

这些人是有多阴暗厌女,一点正常的人性光辉都容不下? 还得找个现代“褒姒”来批斗揶揄一番? 以前是动辄喊“妖女,现在则是动辄喊“圣母”,我说这多少年了,套路都一样,还有人跟着喊,傻不傻?

反而是那个被有些人吹上天的狼头男主。

他才是公寓土崩瓦解的原因。

但凡他有一丝恻隐之心,或者理性点 — 有领导才能,他就该知道水清无鱼,不能斩尽杀绝的道理。

本来,他一个有着黑历史的外来者,被捧上了权力中心,那就该好好呆着,别搞那么多事情。

从驭人的角度,你已经是权力核心,就不该再制造矛盾争端。

从福报的角度,你已经占有超过属于你的了,就不该再赶尽杀绝。

女主虽说有一颗好心,也是有理性的,要不是那个男的赶尽杀绝,她也本不会捅出他的身份。

所以,这都是那个过度膨胀的男主自作自受而已。

而女主,也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而已(这里可一点也不“圣母”)。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女主根本不是那种被污名化了的、无底线、无理性的所谓“圣母”,她是一个有能力、有恻隐之心、在末世中理性保全自己与他人的正常好人而已。

如果这都容不下,那不是她太光明,而是你太阴暗而已,不要通过污名化别人来为自己的不正常正名。

 7 ) 混凝土乌托邦

《混凝土乌托邦》 第4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的最佳男主角李秉宪主演的《混凝土乌托邦》,李秉宪被誉为韩国最完美的男人,确实以一人之力撑起了整部电影。

以末日题材讲述一个城市末日寓言。

在现实社会的秩序混乱之际,人群中会立马回到秩序混乱状态的战时管制状态,秩序由绝军队与暴力来接管,经济秩序立马崩溃,进入计划经济,物资配给制的生活状态,就如电影海报一般,立马就会秩序重组生成新的权利意志的系统及核心人物。

可以与刚刚过去的疫情生活相联系一下,温暖的,干净的,有秩序的,善意的,便利的,物质生活充裕的城市生活是多么脆弱,又是多么短暂的。

还原小说《蝇王》的故事内容,一方面或是表现韩国在当今全球的身份秩序感,韩国与以色列所身处的全球政治环境中身份,所以全民服兵役。

而身处在目前的全球地缘政治的秩序里,韩国与以色列作为小国,在各个领域都爆发出了很大的国际竞争力。

或许可以电影中看一下当今全球地缘政治矛盾冲突中的各方利益的角逐,核心都是为了求生存而已。

 8 ) 简单聊聊所谓“圣母”的问题

所谓人性的光辉是在大义面前的光辉,是在极端情况下还能够舍己为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光辉。

影片在灾难之后其实还是面临生存资源匮乏的问题,从常理判断居民们构筑的小政府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在这种条件下能够维持公寓正常运转的唯一办法,否则各自为战只会被更快的逐个击破,将一部分人驱逐实则是为了保住物资的无奈之举。

片中女主其实没有直面过关于生存的所有问题,比如寻找食物,水源,与想要侵犯领地人的争斗,所以她的善意才会让人产生“圣母”的想法,因为某种程度上她现在所拥有的东西都不是靠自己争取来的,是在将他人用生命换回的物资来填补她道德上的缺口,所以这谈不上舍己为人,更谈不上大义,说她分出的是自己的口粮,其实这点挺可笑的,如果没有搜索队他们连计划经济都做不到,只能在房子里饥肠辘辘,垂死挣扎。

做人性的选择不是不行,但是请不要将想活着的人拉下水,毕竟有理想主义就有实用主义,可以选择生存也可以选择死亡。

如果可以我会这样写,李禀宪没有推小女孩到死人坑,而是被驱逐出小区,小区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资源很快就被用完,这时爆发外部人员入侵的危机,小区被占领,食物被抢夺,男二死于保护女主,垂死之际看见女主和小女孩被外部人员侵犯,这些是很可能发生且能预料的事,圣母石膏像在女主被侵犯时碰到,从高处坠落,最后砸向了男主的头颅。

本想写短评,字数超了,索性发在这里留作纪念。

 9 ) 续集

这个电影有个续集。

女主和同伴们努力的活着。

努力觅食,总是食不饱腹。

有次饿晕了,被几个歹徒轮了。

也不知道是谁。

后来,为了吃饭,色诱了几个蟑螂。

后来,争抢东西,失手砍死了几个女娃娃。

后来,女主由柔弱变坚强,历经艰辛,翻山越岭,终于来到圣地,就是人称世外桃源的一栋公寓。

从此,女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10 ) 2023年上映的电影还在写圣母女主

灾难降临的时候,什么社会秩序都将不复存在。

可是命运又总会眷顾一些人,比如皇宫公寓。

冬天里的一点火光先来说最大的败笔,圣母女主。

安全时期,外来人看不起皇宫公寓;现在只有这一栋建筑了,开始蜂拥而上。

主角团赶走外来人很正常。

女主没有想说服住户留下外来人的办法,而是偷摸留下外来人;但凡你装作坏一点,说住户是上等人,使唤外来人出去找东西才可以住公寓,都不会那么气。

(例如《第8个秀》)

救死扶伤?

她是海纳百川等到要找临时代表茬儿的时候,又开始机智了?

所以她的机智分情况。

电影可能也想告诉我们∶乱世先杀圣人,这个道理。

我只能说怪不得韩国男女对立那么严重,你看看这个台词。

最后女主到了一个新的社区,咋,还预备下一季印证了?

公寓体系崩溃临时代表的线埋得不错∶住户会议有人问他是谁,他写自己名字笔画顺序也不太对。

临时代表我觉得作品,还行,中规中矩,获奖?

不太够。

《混凝土乌托邦》短评

回来以后第一部电影,本来想在韩国大荧幕看的。很棒。

5分钟前
  • 再见蜂鸟
  • 推荐

大概明白韩国电影为啥现在总亏本了。

7分钟前
  • 炯之
  • 较差

末日世界觀建構階級秩序的題材已不新穎,題材想到末日列車、屍速列車,片中台詞對階級的比喻直覺想到寄生上流,全片僅聚焦於一棟社區公寓,地震浩劫摧毀南韓半島,一磚一瓦全倒塌,整個首爾猶如斷垣殘壁般觸目驚心,唯一沒倒塌的公寓大樓成了末世後僅存的烏托邦。為了守護公寓開始建立秩序、集權管理,工作效能劃分階級,糧食緊缺便開始弱肉強食,在末日世界觀中透過一棟社區公寓大玩階級劃分與人性善惡,李秉憲的角色極為關鍵,在建立起的階級制度中當領袖,可卻不是本社區之人,真相被揭發之時剛好是社區外之蟑螂群體反攻,攻陷這看似美好的烏托邦文明之時。朴敘俊和朴寶瑛也各司其職演好了各自的角色,在末世中見人性,生存遠比道德偽善更為重要,人吃人的場面觸目驚心,韓國人駕馭人性醜惡的末世生存題材太了得,200億投資沒有浪費該題材之改編。

11分钟前
  • Puff
  • 推荐

整这么一大出,又是大场面特效,又是另一种僵尸围城,最终还是反证了《危楼愚夫》的高明,实拍、一夜,问题不但说明白了而且说得更好。电影用末日后的秩序建立拍反乌托邦套路叙事,拍极权的虚伪性与偏安自闭的民众鸵鸟心理,无论在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塑造方面却都没有更多想象,其实当电影呈现依然是李秉宪的个人大男主戏、关注独裁者的心路历程时,本片所呼吁的表达与它选择的形式恰恰就是自相矛盾的,特别是在《最后生还者》后,末日后普通人的面相才更应该得到呈现,而本片编导依然纠结于1.0的“极权本质”展现,这种低级黑实在扛不动这个时代需要的更高级叙事,再加上韩影最爱的煽情,有点浪费在这个时间点拍树敌安内的题材了。全片最好也是最黑色幽默的一笔,是丈夫“公务员”的职业身份,令这个人物的变化有了不需证明的前提。

16分钟前
  • 贵久
  • 较差

其实算同题材里比较合格的作品了,虽然这种末日程度居然还有这么完整的公寓着实令人奇怪,而且影片忽略了蛮多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但想表达的点大概都表达清楚了。比如末日下的善良与尝试建立的文明都是无用功,现代秩序是包裹在文明下的肉弱强食,本质和末日没区别。只不过因为资源的充足需要靠非暴力的其他形式进行争夺,末日那赤裸的黑暗人性在现代文明被隐藏了起来而已,甚至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和角落都没有隐藏。有人把它和韩国房地产联系在一起,其实我觉得没什么太大关联。

17分钟前
  • 齐马不很蓝
  • 推荐

末日、人性、生存……类似题材的电影已经看了太多太多,感觉就连一向工于“设计”的韩国人也拍不出什么新意了……

20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本片最大的问题是,韩国人没有发展思维。自组织化等同组织于匪帮。除了捡东西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生产生活。大地震之后,物资越匮乏,越应该组织生产,争取自给自足。哪怕组织人种蘑菇呢?而且为啥要搞对立?还要这么严重……皈依者狂热不应该出现在所谓首领身上…不过这种情况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奥地利美术生阿道夫……

24分钟前
  • hexdiad
  • 较差

本来想在第4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颁奖后观影的,结果还是拖了半个多月才看。本来始终没被剧透的我挺好奇《混凝土乌托邦》是怎样的科幻美好社会设定?结果影片却是讲述灾难过后人们求生存的故事,与我的预想严重不符。

2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本来很期待的电影,看完差点气到睡不着……导演是想表达什么呢,即便到世界末日也要保持过分没必要的怜悯心?平等的对每一个女性角色进行抹黑,朴宝英这个角色真的让观众生气。朴叙俊全篇大冤种,一边每天冒着危险在外寻找物资,一边面对妻子道德上的谴责,一边还要为妻子的行为买单,实惨

34分钟前
  • 1106haru·
  • 很差

逻辑完全不能自洽,真正灾难的不是大地震,而是如程心一般圣母的女主。

36分钟前
  • hhTron
  • 较差

大可不必将人写得如此矛盾。

39分钟前
  • 折翼的蝴蝶
  • 较差

看到快结尾才发现主角是物业队长李秉宪,“精神业主”与“区外游民”的张力一下就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对高房价的控诉。末日气氛渲染得还行,其他的中规中矩。

43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设定太潦草了

48分钟前
  • 夏语冰
  • 较差

故事挺好的 换给美国拍可能男女设定会调换 也许更有意思 圣母婊真的真的很减分

52分钟前
  • 白茶
  • 较差

我宝 我俊

55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垃圾 圣母 两分全给李秉宪

58分钟前
  • 内河
  • 较差

中规中矩,想表达的和讽刺的都比较明显,就是很难接受,末世不应该去农村吗?

1小时前
  • 康斯坦丁1900
  • 还行

一直在针砭时弊这条路上努力着。一直在熟悉的配方和元素上尽可能的我做着突破创新。虽是不新鲜的韩影题材,震撼的力量从来不缺。白莲花真的是害人哈,就你正就你活了满意了吧。

1小时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把The Moon的特效团队(or资金)换给本片就完美了,危楼愚夫+地心毁灭+移动迷宫,相比科幻片其实更贴近现实主义,本身这种极端环境下建立新秩序的叙事不算新颖,但确实是韩国人得心应手的东西,剧本缺点在于事件衔接的不够顺畅,稍显断裂,但后半段很抓人,视听设计也很好,李秉宪演技新巅峰了,朴宝英也可以冲下女主or女配

1小时前
  • 崔秀彬
  • 推荐

还是那个问题:商业片不需要逻辑。但这部感觉套路更明显了,即便李秉宪演技真的……明明电影了无生趣,也能让他演出七分动情。

1小时前
  • kinder23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