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裔

The Descendants,继承大丈夫(港),继承人生(台),后人

主演:乔治·克鲁尼,谢琳·伍德蕾,阿玛拉·米勒,尼克·克劳斯,帕特丽夏·哈斯蒂,凯·哈特·赫明斯,博·布里奇斯,马特·科博伊,马特·埃斯克森,迈克尔·昂吉恩,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后裔》剧照

后裔 剧照 NO.1后裔 剧照 NO.2后裔 剧照 NO.3后裔 剧照 NO.4后裔 剧照 NO.5后裔 剧照 NO.6后裔 剧照 NO.13后裔 剧照 NO.14后裔 剧照 NO.15后裔 剧照 NO.16后裔 剧照 NO.17后裔 剧照 NO.18后裔 剧照 NO.19后裔 剧照 NO.20

《后裔》剧情介绍

后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事业有成的律师马特(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饰)的妻子因为一次意外变成了植物人。最近医生告诉他,妻子大限将至,令他倍受打击。同时,他作为夏威夷某岛的继承人还在与信托基金谈开发事宜。忙乱之中,两个女儿也不让马特省心:小女孩斯科蒂(阿玛拉·米勒 Amara Mil ler 饰)经常对同学爆粗口,马特只得带她亲自登门道歉;大女儿亚利桑德拉(谢琳·伍德蕾 Shailene Woodley 饰)住寄宿学校终日酗酒,母亲病重,马特希望亚利桑德拉摒弃对母亲的敌意,然而女儿却道出了母女决裂的原因——她发现了母亲出轨的事实。这彻底颠覆了妻子在马特心目中的印象。他跑去找妻子的闺蜜求证,答案竟然如出一辙。一直被蒙在鼓里的马特既失望又愤怒,开始带着女儿顺藤摸瓜,寻找第三者…… 本片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十年倾城不可告人二炮手造物主僧侣和枪黑河风云以我儿子的名义三角恋我们所有的力量围剿心跳漏一拍第一季福冈恋爱白书14天神情歌玛雅帮第四季玻璃花出走人生电台小不列颠第三季野性的呼唤苍天之拳REGENESIS尼斯大冒险双刃斧幽灵警官哆啦A梦:新·大雄的大魔境超时空犯罪小队明宫谜案弯道濑户的花嫁仁光荣岁月老表,毕业啦!灵异妙探第一季消失的头颅

《后裔》长篇影评

 1 ) 《后裔》:晦涩人生的暖色

(芷宁写于2012年2月3日)从片名可以看出,影片《后裔(The Descendants)》将内核投注在人类的归属感上。

“万物皆有尽时,生活仍需继续”,无论遭遇怎样的人生,无论现实如何的狼藉一片、碎不成形,在最紧要的关口,精神层面的传承给了人们继续下去的信念和力量。

影片改编自女作家凯·哈特·赫明斯的小说,表述手法朴素而生活化,有两条明确清晰的线贯穿着全片:马特·金(乔治·克鲁尼饰演)竭力经营的家庭生活在遭遇巨大危机时,暴露出了它千疮百孔的一面;身为贵族后裔,担负着家族遗产信托人角色的马特需抉择要将家族所拥有的夏威夷最后一块净土卖给谁……这两条线看似平行发展、互不搭界,可在剧情行进和情感交织上又互为呼应、相得益彰,令影片显露出流畅充沛、挥洒自如的气息。

作为一个律师,马特是称职的,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马特是不胜任的,在妻子出事故陷入昏迷后,病床边的马特才开始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接二连三的打击给了他当头棒喝,医生含蓄地宣判了妻子的死亡,在马特陷入绝望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又得知了妻子的外遇实情……马特该如何对抗人生的窘境和悲痛,该如何接受这支离破碎的现实,理清并认知自己的内心世界,做出重要的抉择,取得最合理的题解,这个过程显得至关重要。

而长于梳理、再现晦涩中年人生的导演亚历山大·佩恩显然明了该如何拿捏如何诠释,他曾表示过:“爱,尤其困难抉择中所体现出的爱,我认为是极其美丽的。

”于是,他表现出了这种爱的美丽,在他的掌控下,故事的发展如溪流的流淌,人物的情感宣泄入情入理,在几番寻求和纠结下,马特找到最简单却最有效的爱的方式。

一如对所继承的财富,马特认为,他从没为他们的土地付出过任何心力,把对它的拥有视作理所当然,直到要失去它。

而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人们付出心力,也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一旦事发,超出承受范围,人们能做的唯有慢慢消化它。

在表现父亲带领两个女儿走出母亲离世阴影的小成本影片《格蕾丝走了》中约翰·库萨克的表演堪称上乘,同样在《后裔》里,乔治·克鲁尼的表演也细腻平实。

此番克鲁尼一改往日西装笔挺衣冠楚楚的高富帅模样,热带花衬衫映衬下的他多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平添了几多真实感,甚至还有点疲惫和颓丧。

似乎好的表演往往不需要多么得惊世骇俗,如何将最平凡真实的东西表现出来,才最能考验演员的表演实力。

片中,马特俯身在临终妻子唇上落下最后一吻时的话语泪水和神情,似乎更能打动普通观众,“goodbye,my love, my pain, and my joy.”饰演大女儿的谢琳·伍德蕾也有上佳的表现,她时而叛逆时而贴心,大部分时间都脏话不离口,在这些表象下,谢琳表现出了角色对家庭的热爱,她在落满枯叶的泳池中沉入水中的哭泣,也颇为动人。

而怪咖的小女儿斯科蒂以及看似不着调的闯入者希德仿佛是影片气氛的调节剂,在不经意间逗人一乐。

然而,事物不仅仅有表面,个性的斯科特和乐观的希德,也都经历着或经历过痛苦。

比之佩恩04年的影片《杯酒人生》,《后裔》呈现得更为饱满纯熟,可似乎还是更喜欢深邃的前者。

在晦涩的人生中寻找可信赖的救命稻草,在悲凉的境地中看到隐约的人性光辉,这或许就是佩恩创作影片的初衷吧。

喜欢影片的结尾,父女三人盖着一条暖色的毛毯窝在大沙发上,边吃冰淇淋边看电视,画面平淡温暖又随性,就像普通人所期许的幸福。

这样的收稍看似清淡,实则用得巧。

http://nicolew.blog.hexun.com/72527062_d.html

 2 ) 关于爱的故事

1、爸爸的心态和情绪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你如果很开心很阳光,孩子也会快乐成长。

2、很好的剧情片,全片都是慢慢的吉他,没有快的背景音乐,单纯的对话。

3、这种音乐搭上夏威夷的风景很棒,看了很想去夏威夷。

4、大女儿越看越有趣,虽然老是讲粗口,但很有想法,漂亮聪明,总是在关键时刻帮到老爸。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亲人之间的爱。

最后乔治克鲁尼吻别妻子,即便对她的出轨很难受,但在这一刻他说“goodbye my love, my friend, my pain, my joy, goodbye, goodbye。

最后在海上撒骨灰时,只有家人的陪伴。

最后一幕三父女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真的触动到我,很感人很温馨,你吃我的雪糕,我吃你的雪糕,在我看来是Love,没什么比这些更珍贵。

 3 ) 佩恩导演太巧了

四星半。

Alexander Payne这大男人为啥对平常人的家庭危机感受如此之深,又为啥总喜欢把个人情感危机放在美好的自然风光里(Sideways也是)。

剧本真是不错,虽然开头就是画外音,有点令人暗笑。

罗伯特麦基曾在《改编剧本》里说:用画外音?!

你敢用画外音的话,愿上帝保佑你。

当然,The Descendants开头的独白写得非常好,若不是写得这么好该显得多傻。

也许Payne想,用画外音可能显得有点傻啊,但只要写得特别好也没关系。

《改编剧本》开头也是画外音。

结尾还说,我用了画外音,怎么办?

不管了,去他的。

这电影里演Julie的演员也出现在《改编剧本》里,是咖啡店里给Nicolas Cage / Charlie Kaufman端key lime pie的小姑娘,Charlie Kaufman的幻想对象。

The Descendants的风格和如下作品大约属于一类:The Savages, Juno, Little Miss Sunshine, Sideways(不用说了)。

虽然是平常人的苦涩,但拍得精致极了。

我能感到每场戏的情感和人物心理状态都用了好多心思。

All these little disasters in ordinary people’s lives. 不过George Clooney的角色有那么多家族地产,平常人个头啊?!

这帮穿可笑花衬衫的夏威夷大佬啊,为啥有这么多地产啊?

(阶级不平等心理毕露)他女儿Alexandra真漂亮极了,有这么个律师老爸很幸福啊,当然,也有别的问题。

她游泳池底下哭的那一段真是心要撕裂了。

佩恩太坏也太巧了,失去了妈妈的青春期小姑娘,如果站在那大哭,让观众听她的哭音?

没劲!

一定要放在水下,即使哭得心要撕裂了,你也听不到哭音,结果这样反倒更令人难受。

克鲁尼演得真好。

哎,就凭他此片中的表演,他绝对应得那些提名。

然而有一些奇异的瞬间,我似乎在他沉重严肃的脸上看到了Mr Fox的影子,当然,他的声音实在无法不让我联想起Wes Anderson的狐狸先生。

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乔治克鲁尼饰演的的家庭危机。

此片的摄影让我非常舒服,是心里熨贴的那种舒服。

对旖旎风光和自然静物的描画悠远平和宁静,但情感冲突的时刻人物面部特写又拉得非常非常之近,两下结合便有了种“平凡美好世界里的芸芸众生,每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小灾难”之感,总之我是非常吃这一套啊。

佩恩导演真有特点。

此刻想起《巴黎我爱你》中他演的王尔德。

偷笑。

为啥你会去演那个王尔德?

 4 ) 标致

虽然影片一开头就说,别被夏威夷表面的假象所骗,但我仍是被整部电影以温暖的摄影和轻柔的配乐所包裹出的夏威夷特有的风情所迷惑,在主题陈旧的家庭伦理和原本残酷的故事中感受到了情感的回归和带给内心的慰藉。

剧本通篇平淡,只凭此并不能长久吸引人的注意。

但角色的刻画出众,成熟稳重同时又烂漫天真、情感细腻的男主和她叛逆不羁的女儿,还有一众不乏亮点的配角。

穿插其中的幽默元素和扎实的台词也帮助消遣了电影内核的无聊。

电影立足点并不唯一,有亲情的重拾,爱情的取舍等等,但整体讲述也平衡而流畅,确实拍得很标致。

尽管如此,总的还是没什么意思,结尾男主小岛买卖态度的转变也突兀了一点点。

 5 ) 我们终会和过往握手言和

乔布斯老爷子有个著名的观点,每个人现在所经历的,将在其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正是这种信仰让他没有失去希望,使他的人生与众不同。

并不是每一个都愿意相信这样的观点,我们的过往,往往有很多我们恨不得一笔勾销的败笔,也有一些我们深知再也倒带不了的惊鸿一瞥,很多人恐怕都像老帅哥布鲁尼所饰演的马特一样,内心默念,只要这件事情过后,一切都可以改变,过去都能不算数了,又能回到那可遇不可求的初相见。

《后裔》这部片子在今年的奥斯卡一众入围片里是个异类,跟别的卯足了劲朝着小金人而去的那些剧情繁复、政治正确、人性光辉的片子相比,它显得尤为安静。

夏威夷的故事底色,充满了岛国风情的弹唱,简单的人物关系,构成了这部形式上非常不美国,但是内容却很美国的电影。

看惯了那些张狂的喧闹的荒诞的美剧,可能会不太习惯这部电影叙事的缓慢平淡。

但事实上,这部电影用了一种委婉的方式,揭开了美国人真实生活和价值观的面纱。

是的,不管你承认与否,我们每个人,都是被过去和历史裹挟的后裔。

电影中的故事虽然只是短短几天之内发生的事情,但是时间轴被马特那些旁白里的碎碎念拉的很长很远,我们可以想象马特的家族和夏威夷这片岛屿给他根植了怎样一种纠结的价值观,也能想象的到他和他出了事故昏迷不醒的的妻子的中年危机,还有他和他两个令人头疼的女儿,又是让他怎样不愿面对。

虽然,这一切都被他妻子的变故,完全的打破了。

作为一个女生,会很同情马特那种手足无措的境况,妻子将离世,女儿叛逆,家族的一个重大决定等待他做抉择,你能想象么,一个职业大律师,开始向自己女儿的同学求助自己的人生命题。

当然,他自己恐怕也知道,这个青春期的小男生的答案不可能拯救的得了他。

但是碰巧却给了他另一个看待生活的角度。

当马特突然从自己大女儿嘴里得知,自己快要临终得太太之前一直在背着他在谈一场婚外情的时候,他好像真的有点 hold不住了。

他的太太,故事的当事人,已经无法当面对质,他急需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

这件事情,让他和自己难搞的女儿却突然成了同盟。

他们一起上路,寻找那个让他妻子背叛自己的始作俑者,却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人和自己家族的事务紧密相连,好多事情在他的找寻中不期而遇,串成了一个更为清晰的故事,却又引出了让他更为艰难的抉择,是原谅还是遗忘,是和家族的过去说再见,还是为家族守护一段珍贵的记忆。

最后,他放下了他本已举得高高的拳头,也打开了他一直以来习惯逃避的心。

原谅妻子,就意味着他要和妻子那段让他不堪的过往和解,而放弃对家族土地的出售,也意味着他重新承认了家园和这块土地上的历史之于一个人的意义。

而我会突然想起,在故事的最初,马特是个理性的职业人,他的价值观面目模糊,他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也无足轻重,他仿佛习惯了被女儿嫌弃被妻子抱怨,仿佛习惯了这就是一个美国中年男人该有的状态。

此时,他恐怕又重生了一次,并不是像他所以为的那样,将过去敲的粉碎,把时间化作烟尘,相反,他的内心把过去和历史重新清洗了一遍,更加清澈明白,更加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该向何而去。

既然我们都是时间和记忆的囚徒,那么,我们总归都会和过往握手言和。

 6 ) 马特的希望与恐惧

最近在读威廉J本内特的《美国的希望与恐惧1988-2008》,初读几章,发觉老美似乎在准精英层以上一直弥漫着与夏威夷温暖海风不相称的阴霾气息,说好听点叫居安思危,鈎带着整个国家步入了中年危机。

借此套用一下,谈谈主角马特的希望与恐惧。

马特家的大地主生涯发轫于祖奶奶的优质土著血统,当然祖上荫萌早已消散,最应感谢的是克林顿时期对夏威夷皇室的平凡优待政策。

然而马特家族成员却都无心经营祖上土地,直到政府出台限定时间转让土地的文件。

此时的马特恰巧陷入婚姻的泥潭里,于是很希望于将土地套现,早点解脱出这片已成为心头累赘的土地资产。

然而这个看起来简单的计划却因妻子由于意外头部受创进入了准植物人状态而打乱,从女儿那里意外得知妻子在出事前有了外遇,并且有了离婚打算。

马特有些茫然了,如黑格尔所言identity是人性构成的基本要素与满足,自己原以为完美的婚姻即将不清不楚的结束,那么自己未来的希望又在哪里呢?

在料理妻子后事的过程中,马特逐渐感到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岛屿,而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每个旧的离去或新的诞生都会使自己受到损失或得到成长。

他开始反思自己在婚姻中的过错,也开始留恋祖上留给自己的那片土地珍藏。

在夏威夷的天堂里,人们都在谈论着怎么消磨时间,而时间却不声不响的腐蚀的人们的生命。

马特在家族出卖土地的最终会议上突然为未来感到恐惧和后怕,于是力主做出了留下土地以待经营的想法。

此刻这片土地成了马特新的梦想与希望的载体。

马特的希望和恐惧浸淫在通片的原住民哼唱的和铉乐里显得很是自在慵懒。

想起某年国内版马特的故事《气喘吁吁》来,彼马特过的日子气息平顺的很多。

这么大地主了,还亲力亲为的满群岛转悠着找前妻小白脸,居然还少有人认出。

路人某某认出马特后,诘问的不是“为什么夏威夷建州一百多年了,你家是地主,我家是贫农”之类的问题,而是深切告诫“土地要卖也要卖给咱本州人氏”,何也?

外地人开发肯定利益至上,本地人嘛要顾及群众影响多方面考虑了,至于你卖多少钱,与我何相干?

一句话:恒久法基下,产权明晰和被保护太TM的重要了。

此句话基础上,马特的日子对彼岸的我们来说来说轻松无比了,还叫希望与恐惧吗?

 7 ) 从Liz的角度看Matt

看了这部电影,不可否认Matt是一个好人。

他有钱,靠的是自己开律所赚得钱;他工作忙,为的是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假如你是Liz的父母,眼见女婿是一个工作忙到几个月不回家,不管孩子的人,你还会喜欢他吗。

很多时候,我们欣赏一个人,都只是从表面来了解一个人。

这一个众人眼里勤奋工作的男人,并不是一个好丈夫。

我可以想象,很多人看完了这一部电影心理一定在呐喊:Liz,你有一个那么棒的丈夫,高帅富啊,还是“非典型性”富二代啊,你TM还要出轨啊!!!

但是,家庭生活不仅仅是靠着高帅富来生活的,生活需要的是沟通,交流, 一起承担家庭责任。

丈夫的责任不仅仅是赚钱养家,还需要体谅妻子。

也许你会说,Liz啊,你老公在外赚钱都那么辛苦了,你就不能体谅一下吗?

那么,请问管着2个叛逆期的孩子,做家务就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吗?

太多太多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这整个社会都会莫名其妙倾向于:男人的工作是最辛苦最重要的,女人的工作就TM是次要的,以男人工作为主的。

关于出轨--Liz在这段婚姻中,做错了唯一一件事,就是出轨了;Matt在这段婚姻中的将近15年,都在做错一件事,没有平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Matt是绝世好爸吗,你还会觉得Liz是个贱女人吗!

 8 ) 我可能不会恨你

“I'm so sorry,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电影当中很多个角色都曾对Matt(乔治克鲁尼饰)说过这句话,驾驶失事船的特鲁伊、Matt的远方堂哥、还有“给尸体化妆”的朋友,很多人在心里看着他们这一家的窘境,默默感叹着“Big trouble”。

      他手中掌握着”夏威夷最后的净土“,无数人盯着他的选择(包括那群虎视眈眈的“堂兄弟”)。

他的妻子因为船舶事故在医院昏迷不醒。

他的女儿一开口十句话中有九句半脏话。

事业和家庭的天平共同瓦解,Matt看着躺在病榻上的妻子,影片开头的笑脸如今变成小儿麻痹似的扭曲,尽管他们过去的经历不够愉快,但那一刻,他是真的想让她醒来。

套用一句话“不如我们重新开始”。

      如果我们把《后裔》拍成中国式的温情,Matt应该立刻组织亲友到有妻子记忆的地方采集线索,最后妻子被真情感动睁开双眼并留下幸福的泪水。

(详情参考情深深雨朦朦)       夏威夷的海浪不会因为谁的泪水而停止,医生很快宣布,Liz抢救无望,撤下呼吸机后仅有几日可活,可大女儿似乎一直不怎么伤心,无奈Matt说,我们该好好谈一谈,然后女儿的眼泪落在落满枯叶的泳池中,她红着眼眶有点嘲讽地问Matt,你真的不知道吗?

妈妈早都背叛了你。

      Matt无法相信,或者在他心中有过这样的预感,但他无法想象他会在这个时间,这个场合,这个对话中,得知了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无上耻辱的事。

   可他又能如何,他该找谁怒吼“你他妈敢背着老子搞婚外恋”,他该找谁解释“我一心工作还不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他在前一秒还劝着女儿“不论妈妈跟你吵过什么,都要忘掉”,下一秒他却不得不接受自己脑袋上闪耀着的绿帽子,得知真相后他一路小跑到朋友家——他知道他在别人眼中早已经是一个笑话。

      他想,他该见见这个男人。

      这个叫布莱恩的男人有着美满的家庭和美好的未来,他租住在Matt堂兄的房子看潮起潮落,他还能在Matt的交易完成后赚得一大笔委托费,更重要的是,他还上过Matt的女人。

   Matt找到了布莱恩,在门口他们终于对峙,大女儿支开布莱恩的妻子,Matt最后对布莱恩说,你根本就不爱我老婆。

      这是个充满谎言的桥段。

Matt说去见布莱恩,他给出的理由是该让布莱恩见妻子最后一面,可Matt真的这么慷慨吗?

当他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被践踏时,他还会单纯地为妻子的情人着想吗?

他恨不得杀掉布莱恩,或者是当着布莱恩全家人的面说出真相——Matt知道该怎样毁掉这个家庭,对他来说这易如反掌。

   可面对女儿Matt还是给出了相对温情的理由——让这家伙再来见你们的妈妈最后一面吧。

事实上,他只想见见这个男人,Matt无法与妻子对峙,他的委屈只能通过这个陌生人宣泄。

   而布莱恩,在他的含糊其辞中,我们无法给他和Liz的感情下一个定义。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或许真的就是这样,布莱恩也不确定是否爱过Liz,或者是,他忘了。

可能他爱过,在某个夜晚Liz家的高潮过后,躺在Matt睡过的地方。

      所有的矛盾在这一刻交汇,我不知道一个男人该拥有怎样的肩膀才能扛起所有责任,我也不知道Matt是不是该毁掉第二个家庭,他的家已不再完整,从头至尾他好像连正儿八经的悲伤都没能来得及,麻烦接踵而至,他甚至没能过问大女儿和Sid的关系——这个神经大条吊儿郎当的闯入者,在一个照例失眠的夜晚,Matt和Sid谈话,提及Sid的父亲几个月前因酒驾去世,Matt的眼神黯淡了几秒,他看着眼前总是爱乱开玩笑的少年,也许让他和大女儿待在一起也不错。

      Liz生命的最后几天,犟脾气的父亲依旧抱怨着Matt,嘴里絮叨着女儿生前的坚强和忠贞,Matt无奈于老人的不知情,又不忍增加他的悲伤,镜头切换到Matt的侧脸,说“她值得她想要的一切”。

大女儿和Sid此时和Matt站在一起反驳老人,老人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可毕竟死者为大,更何况白发人送黑发人。

      都结束了,Matt拒绝了土地买卖,或许他还是不愿让布莱恩得到这么多,或许他真的意识到自己是夏威夷这片土地的“后人”,不管他想守护的是什么,都是值得原谅的。

布莱恩没有出现,倒是朱莉带着胜利者的同情和泪水来到病房,Matt最后把她推了出去。

当Matt带着两个女儿,把骨灰倒进蔚蓝的海水中,他们的心终于归于平静,生活还是会在冰淇淋和电视中安然度过,时间会带走一切。

      再见了,我的爱人,我的朋友,我的快乐,我的伤痛。

      在我爱着你的年月,身外之物让我们渐渐疏离,你用背叛惩罚了我,却也惩罚了你自己,我可能不会恨你,也不会再爱你,这是我能抵达的,最好的结局。

 9 ) 去NMD艺术家

乔治克隆尼的电影,有两部让我流过眼泪,一部是完美风暴,当影片结尾,女船长开着船驶出海湾,已经葬身大海的老船长再次说起出海时的美妙感觉,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我开始喝手里的啤酒,任由情绪肆意宣泄,当时寝室门大开,哥们儿正开着CS对着话筒骂街,走廊人来人往,只有我不存在。

另一部就是《后人》。

乔治克隆尼号称钻石王老五,人们热衷看他在戏里戏外泡不同的妞儿,赞叹他的魅力。

然而这样两部他的角色完全没有爱情,至少是胜利者的爱情的电影,却让我被这个男人饰演的角色深深打动,在没有女人的衬托下,他展示了勇气,展示了浪漫,展示了责任感,展示了一个男人能够拥有的大部分美好品质。

我不是gay,我喜欢看他在电影里泡妞儿,我讨厌煽情,这部《后人》是一部我流泪的喜剧。

我希望尽快忘记这部佳作,然后再看一遍。

 10 ) 及時行樂,更要及時行愛

一段時間不見,人與人之間最平常的問候語經常是:『你好嗎?

』但仔細想想,我們有多久不曾真心問過近在咫尺的身邊人,你好嗎?

或者,有多久不曾打從心底問問自己:『你好嗎?

』電影『繼承人生』(The Descendants)的場景在風光明媚四季如春的度假勝地夏威夷,然而,事業有成的夏威夷商人麥特金(George Clooney飾)在開場白就告訴你,他已有十五年沒去過沙灘了。

言下之意就是他過著飛來飛去忙得不可開交的日子也有這麼久了。

電影就從他妻子因從事危險海上運動,撞傷頭部,昏迷不醒開始,麥特金被迫暫停忙碌的事業,回家父兼母職。

突如其來的改變,令他無所適從,他不知道怎麼和兩個他不太瞭解的女兒相處?

但最讓他震撼的則是他愛的妻子竟已背著他外遇許久,他原本自以為幸福的人生就此變調。

【比原諒更重要的是自省】表面上看來,這好像是一個關於原諒與放下的電影,但其實不然。

妻子背叛他的錯誤是事實,然而電影要告訴我們的絕不僅是他的傷痛,以及他如何在羞憤難耐之餘仍選擇原諒妻子,重新開始。

隨著麥特金的第一人稱敘述,他與十七歲的大女兒伊莉莎白一起找出妻子外遇的真相。

一開始他像所有在婚姻中被背叛的人一樣憤怒難平,恨不得叫醒昏迷的妻子質問她為什麼?

然而,隨著越接近真相的核心,當所有的意外都不再是意外後,他的心情反而漸趨平靜。

最後他終於明白,造成妻子出軌,從事危險運動,進而付出生命代價的始作俑者,其實是他自己。

人總在遭逢巨變時才肯仔細回望自己的生活,才能看到自己和所愛的人在時光的變遷中究竟變成什麼樣?

在麥特金被迫回望他們的生活之際,忽然發現他的慣性輕忽,習以為常的冷漠,讓他以為理所當然存在的愛,慢慢消失在妻子心裡。

如果妻子的外遇有錯,那他的冷漠相待錯也不輕,因為所有的愛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更不是擁有了就不會改變。

父母對子女若只有金錢給予,沒有實質相處,你完全不瞭解自己的子女,又怎能責怪他們叛逆不受教呢?

同樣的,夫妻戀人之間再有愛,幾個月不說話,不聞不問,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冷漠摧殘。

人有一種無可救藥的劣根性,認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因而能常保熱度;得到的,就算是曾經以為的最好,也會沒有任何理由漸漸淡漠。

這或許源自於人自我中心的本性,總以為自己已經夠好,付出已經夠多,因而難以忍受不再自己掌控之內的改變。

如果妻子外遇是可怕的改變,那麼他成天忙碌不再關心妻子和女兒不是更可怕的改變嗎?

他以為他讓全家人過著不予匱乏衣食無憂的生活就是至愛的表現,卻沒想過他們要的愛真的只是這樣嗎?

也許他的妻子更想要能天天與他說上幾句話,更希望寂寞時能有他在身邊做伴;也許他的女兒不需要讀最昂貴的學校,更需要的是能與他在假日時一起到海邊衝浪曬太陽,共用天倫之樂。

但他卻以為這些並沒有那麼重要。

我們有時候不也是如此,當一段感情不知不覺走到盡頭,在怨恨對方改變之際,從沒想過自己在歲月中改變了什麼?

你以為你對對方很好,可是你所認為的好並不是對方想要,那就不是真正的好。

愛不是一廂情願,不是自以為是,而是最簡單卻最容易被忽略的兩個字“尊重”。

有了尊重之心,才能在十字路口與對方交會;沒有尊重之心,兩人走得再近,終究是無法交會的平行線。

因此,我認為這不是關於原諒與放下的電影,它在試圖提醒我們,比對錯更重要的是對感情的輕忽與揮霍,比原諒更重要的是自省。

唯有當我們開始深刻自省,才能看見自己在時光變遷中不知不覺的改變,以及在改變中對所愛之人造成的傷害。

【比對錯更重要的是體諒】身為子女,我們經常覺得不被父母瞭解,父母子女之間總有層出不窮的代溝。

但仔細想想,我們又何嘗瞭解過自己的父母?

你知道當他不是父母時,真實的他,又有怎樣的歡喜哀愁嗎?

電影中,麥特金的大女兒伊莉莎白在得知母親外遇之際,她的反應和一般子女的反應如出一轍:震驚,質問,憤怒,離開。

在得知母親犯錯的事實後,她拒絕再與母親做任何溝通,她氣母親對不起父親,更氣母親破壞了他們原本幸福的家庭。

這也是許多人在得知父母其中一方外遇後會產生的類似心理,因為在我們心中父母是家庭的一份子,理應忠於家庭,這個身份往往淩駕於他們本身。

至於父母為何會外遇?

似乎沒什麼人關心,也沒有人真正在意,因為我們在意的始終是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父母其中一人的背離,影響的就是家庭的完整。

以前我和伊莉莎白的想法一樣,也無法接受父母外遇,光想像就覺得無法原諒,可是現在我的想法不一樣了。

當我看到她得知母親再也無法醒來,不發一語潛進泳池在水裡放聲大哭的畫面,我彷佛看到了她的後悔與遺憾。

現在如果我得知父母其中一人背叛了婚姻,我想我不會像伊莉莎白一樣,我會更想知道造成錯誤的原因是什麼?

我會更希望能瞭解父母真實的心情,因為他們不只是我的父母,他們同時也是他們自己。

記得我爸媽經常叮囑我:『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健康快樂!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我希望他們也能做自己最想要的選擇,不要因為子女,因為家庭,再委屈求全。

我希望他們不僅身體健康,心靈也要健康,我像他們對我的期盼一樣,也願他們能擁有真正的快樂。

我突然想到在課堂上給學生介紹書寫家人的文章時,我一定會要求學生不能只以子女的眼光寫父母,而是要盡其所能以不同角度去看自己的父母,因為他不只是你的父母,他也是他自己,甚至有時候必須放下子女的角色,試著當他的朋友,如此才有機會真正走入他的心。

其實我們都想走入父母的心,只是有時候不知不覺被制式化的親子關係困住了,也被我們的自我中心給阻隔了。

想起龍應台說:『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

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

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佛可以不必了。

』所以,真正的愛,應該是溝通,認識,瞭解,體諒;真正的親近,不僅是血緣,而是願意靠近的心。

【幸福人生,就從“及時行愛”開始】表面上看來,這是一個關於原諒與放下的電影,但深入探尋後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深刻自省後終於覺醒的電影。

我們總以為時間偷走了原本幸福的人生,直到像麥特金一樣重新回望自己的生活,才終於明白:真正偷走幸福人生的,其實是自己。

是自己在歲月中輕忽了愛的細節,愛不是說說,愛需要有心。

有心,才能真正走入所愛的人心裡;有心,尊重與體諒將不再是難事;有心,人生就有再度幸福的機會。

人人都說夏威夷是人間天堂,無所不在的藍天白雲沙灘,無處不在的歡快樂音,彷佛在時時提醒人們要忘卻煩擾,及時行樂。

除此之外,電影也提醒我們,人生更需要“及時行愛”,不要以為還有無數明天,暫時冷漠就無妨。

要知道有心,才會有愛;有愛的人生,才會與幸福同在;有了幸福的感知,無論身在何方,心中都有夏威夷的好風光!

原文發表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ccc4d01011w65.html

《后裔》短评

再见,吾爱,吾朋,吾痛,吾乐。。。

4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完全无感的一部电影,更像是生拼硬凑的两个小时。但话说回来,我这人格调很低,因为我自始至终情不自禁在想:如果Julia在克鲁尼骚情地一吻之后,芳心大乱,这部电影又会如何收尾?

6分钟前
  • 劳永逸
  • 较差

太尼玛无聊了

8分钟前
  • 康茫come on
  • 较差

第一次在电影院睡着~

13分钟前
  • 自拍是一种病
  • 较差

咳咳..

15分钟前
  • MssRabbit
  • 较差

其实我真的很喜欢这种剧情简单,探讨问题颇有意义和深度的电影。乔治克鲁尼出演这样的小成本温情剧,如同当年看德尼罗的《天伦之旅》一样让人耳目一新。一个多月了,看的电影寥寥,这片子至少没让我失望,不错,翻译成后裔真不如翻译成传承。那小伙子是亮点

17分钟前
  • SoYoung
  • 力荐

一星给美丽的夏威夷和女主角。现在的奥斯卡奖已经沦为中产阶级舒解旧日不再情绪的纪念奖

22分钟前
  • 今夜
  • 较差

家庭戏,挺细腻的 家庭主题。爱

24分钟前
  • N米
  • 还行

我没看出来和喜剧有啥关系.......

27分钟前
  • R.
  • 较差

boring

29分钟前
  • pmfx
  • 较差

哪儿找的这么多配角? 这已经是克鲁尼连续3年(09年在云端 10年美国人 11年除了这货还有个总统杀局) 弄一帮子人给自己烘托那老男人魅力遭遇中年危机的主角了! 我说,您老何必呢?

32分钟前
  • sheeparker
  • 较差

乔治库鲁尼演技越来越好,里面泪点确实很多,每年看看奥斯卡颁奖礼还是很不错的!

34分钟前
  • 迪格明
  • 推荐

浪费了我一个中午吃午饭的时间,抱歉一点家庭或者教育意义都没看出来

39分钟前
  • orange juice
  • 较差

夏威夷加分!看完突然觉得乔治克鲁尼还没有优秀到必拿影帝的水准,就算最后拿了也是因为题材加分,这类家庭轻喜剧绝对是奥斯卡的最爱,更何况这还不是彻底的喜剧,每个角色本身都有一堆自身的麻烦,而且每个角色都不是简单的好与坏,角色性格立体的亲和力十足,这点上和【点球成金】如出一辙。★★★★

4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无聊又屌长

46分钟前
  • dodoDoreen
  • 较差

蛮平淡的一个故事 但是导演功力不错

51分钟前
  • 燙傷半邊
  • 还行

风光片儿

56分钟前
  • afar
  • 较差

爱恨交织,寻踪觅迹,他放不下回忆。

57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大失水准。

58分钟前
  • Griet
  • 较差

不喜欢

1小时前
  • cgdfcjmb123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