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狂潮

스윙키즈,摇摆男孩(台),劲舞Dancing癫(港),陆基秀,Swing Kids

主演:都敬秀,朴惠秀,吴正世,金民浩,朴真珠,白仁权,杰瑞德·格里姆斯,罗斯·凯特尔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8

《摇摆狂潮》剧照

摇摆狂潮 剧照 NO.1摇摆狂潮 剧照 NO.2摇摆狂潮 剧照 NO.3摇摆狂潮 剧照 NO.4摇摆狂潮 剧照 NO.5摇摆狂潮 剧照 NO.6摇摆狂潮 剧照 NO.13摇摆狂潮 剧照 NO.14摇摆狂潮 剧照 NO.15摇摆狂潮 剧照 NO.16摇摆狂潮 剧照 NO.17摇摆狂潮 剧照 NO.18摇摆狂潮 剧照 NO.19摇摆狂潮 剧照 NO.20

《摇摆狂潮》长篇影评

 1 ) 摇摆狂潮

《摇摆狂潮》感受到震撼,想要停下来好好吸收这个故事里的东西。

是这个故事结构,前一半的喜剧让人可以打五分,很纯粹的喜剧。

当后半部分故事开始转变,变得压抑,由于战争的迫害,那些艺术的光被浇灭。

这个团队中个人色彩很丰富。

为了名气,为了减肥,为了钱,可基秀为了什么,他只有纯粹的热爱。

他就是喜欢舞蹈,喜欢踢踏舞。

那个节奏,在生活里给他带来的愉悦感。

镜头的力量感很强,在最后那里,杰克逊抚摸舞台,那个俯拍,那个五个踢踏的影子。

有人说这部影片,野心很大,后半段没有掌控好,但似乎瑕不掩瑜,我是这样认为。

那些美好的事物被摧毁,是这个战争带来的,是这个理念的不同带来的。

那个聪明磊落的姑娘,一开始不起眼,是个忙内,可在她开始唱歌,掌控现场,她就不简单了,家中许许多多的书,思想的觉悟。

这个角色魅力庞大。

似乎有一点意识到后半段讲的好像是有点多了,太多了,战争的温情和残酷。

想批判的东西太多,表达的东西太多,对基秀的毁灭是打击性的,他的哥哥为了他开始显现出英雄力量,那三个队友,互相保护。

却最终一起死掉。

他本可以站上卡耐基音乐厅可他被打掉双腿。

美好的东西被毁灭,就是一场悲剧。

这个电影亮点很多,那个杰克逊走时,那个闪闪发光的鞋底,意味着他的队员已经死亡,在战争中,哥哥的五岁智商可还是懂得照顾弟弟,一开始那样夸大的基真,其实只是个五岁智商的大块头,战争中的女性太过艰苦,博学多才的女性在战争中扛上比自己要多许多的秸秆,生不逢时,因为战争。

基秀和盼莱那段相互剪辑实在太妙,都想要冲破那些牢笼,都想要打破那些东西,那些舞蹈迸发出强烈的冲出感。

以舞蹈对话的那段实在妙哉妙哉,有趣有趣。

 2 ) 大主义下的小人物

姜炯哲电影的魅力在于用大的主义来作噱头,实际上却是讲着小人物的故事。

意识形态的建立从来就不是要互相对抗和制造战争,在大的主义之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他们自己的人生和梦想。

Swing Kids的舞蹈主题fuck ideology是女主和jackson聊天时说出的,这大概是导演的心里话在借女主说出。

但是fuck ideology这句话其实由片中人物说出来有些违和,身处漩涡中的人无法总结出如此哲学的词汇。

虽然小胖说“跳舞哪有为什么,跳就对了”,但基秀不这么认为,每个人跳舞都有自己的原因,就连jackson组建舞团也是为了那张调往冲绳的调令。

可是这些所谓的“原因”都无法支撑他们跳舞的热情,是女主杨盼莱一席话道出了他们热爱跳舞的真正原因:只要跳踢踏舞,所有因为战争带来的不幸就会散去,变得无忧无虑(速度与激情4里的女主也说过同样的话,只要一开车,所有烦恼就都不见了)。

女主说出了在战争中迷恋踢踏舞的真正原因 其实舞团里的每一个人物来到巨济的原因都不是为了打仗。

路基秀参军是因为要去学习跳舞,在舞蹈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参军可以继续学习舞蹈登上更大的舞台;炳三是坐错了车;jackson是因为种族排挤失业,军队是唯一不排斥肤色的地方;小胖的原因没有说得很清楚,但从第一次来舞团就问有没有零食可以看出,他参军很可能是为了吃饭,毕竟当时国内处于严重物资匮乏时期。

他们都不是热爱战争的人,但是却身陷战争之中。

都暻秀扮演的路基秀,有灵气,有烦恼,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

呼唤战友时眼中的热切与兴奋,到见到严重残疾的光国时眼神突然变成不敢相信和震惊,没有过多台词,仅靠眼神就表达出了基秀和光国的情谊。

见到哥哥基真时的惊恐和疼爱,内心的痛苦、挣扎、绝望,虽然影片上映前已经有很多很多夸奖都暻秀踢踏舞跳得好的认证,但是都暻秀真正把路基秀演活的还是这些文戏中的眼神。

而他演朝鲜青年唯一的不足,恐怕是那张太过帅气的脸,这并不是一个粉丝在吹捧抖机灵,因为那张脸,是被爱和幸福滋养着才能生长出来的脸庞。

这样的脸,必是被爱和幸福滋养着才能生长出来的

一连串眼神刻画了人物内心情绪转变当长着纯真无邪脸庞的基秀,手拿反光的尖刀,被别人眼里的主义牵引要他去杀人的时候,这样犀利的镜头,在前半段被踢踏舞魅力冲击着头脑的观众,第一次被现实惊醒,与基秀一同面对内心的挣扎。

而舞团最后的结局也实在让人窒息,犹如被人从身后扼住脖子,呼吸不能,压抑得快吐了。

虽然只有半边脸的光,人物情绪表达得更细腻了 这样深刻的镜头在影片中可圈可点,影片最亮眼的地方就是镜头剪切。

因为是音乐剧改编,也许是为了让原音乐剧观众能够顺利过渡到电影,影片开头就是连续几幕的快节奏镜头,很舞台化,但叙述性稍欠。

不过也是因为快节奏的镜头,用了很短的时间就交代清楚了故事背景,没什么废话,直达故事主线。

最有意思的是基秀与Jackson第一次正式对话,因为语言不通,对话是用舞蹈完成的。

而这次舞蹈对话之后,踢踏舞就彻底进入了基秀的脑海里,一连串的镜头剪辑衔接非常巧妙。

特别是基秀第一次被踢踏舞吸引,在各种地方练舞的时候,周围出现的一些标志,似乎都在提醒他停止,但是这些都阻挡不住基秀对踢踏舞的热情。

每一个标志都在提醒基秀停止跳踢踏舞 那个一直找基秀麻烦的白人下士Jimmy,他去找基秀麻烦时,不用武力而用斗舞,其实在他的内心,也无比想加入舞团,只是他是高贵的白人士兵,不能加入那个“乌合之众”舞团,他的内心深处,对基秀甚至有一种令他自己鄙视的羡慕。

所以他想办法害Jackson入狱,想让舞团解散,接着舞团成员想办法救Jackson,从而舞团成员建立起了如family般的友谊。

这也是最后舞台表演风险高但是团员却一定要登台的原因。

影片里如jimmy这样不可或缺的配角非常多,每个配角的人物个性都非常丰满。

基秀的跟班万哲从红色阵营的骨干到为了奶奶的消息而背叛阵营,是第一个看破主义和战争之间关系的人。

他大概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基秀曾经的舞蹈伙伴光国是个偏执的爱国主义者。

在光国眼里,打仗是报仇,是因为美国人抢夺了自己的家乡奸淫了同胞。

但是他却发生了仇恨的异位,将对美国人的仇恨投射到了“主义”上,光国恨的是美国人,可是却在战俘营里领导杀害不同阵营的本族人,在光国的眼里根本就不知道所谓的意识形态是什么,在他眼里,“资本主义”就是美国人的帮凶。

基秀的哥哥基真和影片中的最大反转——战俘营长身边像狗一样的仆人三植。

基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Forest Gun,都是智力低下去参军成了战斗英雄。

或许战争中真正的士兵,都只能是只会服从命令的人。

战争里有真的傻瓜英雄,同时也有善于演傻瓜的机会主义者。

三植在战前就是个演傻瓜出名的演员。

这个人物比起光国要复杂得多,他眼中的“主义”是他拥有权利的工具。

他鼓励、甚至胁迫基秀去当“英雄”,而行动失败,只有他有接近营长并一枪致命机会的时候,他竟选择继续当狗,寻得逃生机会。

一个是真的傻瓜,一个善于演傻瓜;一个不懂意识形态,一个利用意识形态。

战俘营长是个毫不留情的利己主义者。

他善于利用所有人的弱点,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蝼蚁并不会甘于被宰割,在他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时,也有人在打他的主意。

电影里儿童的出现也值得注意。

一个是基秀的小根班黄奇童,一个是第一个向被指认为“赤党”的可怜女人扔石头的小孩。

儿童并不懂什么主义,他们只会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这两个孩子正是成年人盲目追随意识形态的写照。

片子中这么多角色,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自己追随的所谓主义到底是什么,而他们每一个人的结局都是他们盲目追随意识形态的必然结果。

其实最后看到穿着踢踏舞鞋的脚时,已经没有悲伤了。

对于基秀来说,死是宿命。

路基秀是为舞蹈而生的,他天生就属于舞台,只是生不逢时,战争中的艺术家都是悲惨的。

能够在人生最后时刻,跳出最华丽的舞蹈,那一刻对于基秀来说,不管身在哪里,他都已经登上了卡耐基音乐厅的舞台。

鞋底反射出的那道光,像是他与jackson的挥手道别,如果人生注定短暂,那就在有限的生命里,开成最美的花。

 3 ) 韩影任重道远的去殖民化

拍摄手法很好莱坞,对情节把控可以再下功夫,有些部分跳跃过快,导致最后呈现效果是各种反战金句堆砌,主题模糊。

但瑕不掩瑜,的确是近几年看过最棒最有新意的反战片,借舞蹈表达不分种族、性别、民族、年龄在战争中对于自由的渴望。

感觉导演野心很大,想努力传递普世价值,超越传统二元对立的战争叙事,所以将影片聚焦在个体人物上,着重于刻画个体的动机行为,但可惜导演能力跟不上,反而给观众留下了“个体选择是战争的主要原因”的片面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批判真正造成战争的对立意识形态。

其次,虽然导演很卖力地批判西方霸权,尤其是万恶的白人至上主义,但讽刺的是,影片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价值观输送都透露着浓浓的已经西化气息,好像第三世界的自我意识觉醒一定是通过第一世界的刺激才行或者第三世界人民的价值一定要通过第一世界的认可才行。

无形中导演也内化了这种“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观念。

韩影的decolonization任重而道远啊。

 4 ) 摇摆狂潮

被清脆的舞点掩盖的是不谈人性的战争。

光国来了。

他用激昂的演讲和残疾的身体鼓动战俘们,为共产主义献身。

暗色的红是火光。

燃起战俘的斗志,却浇灭了基秀的舞蹈。

只因是美国的巧克力,就咒骂出“妻子女儿都被轮奸”的话;只因是美帝舞,就顷刻间被拖下“人民英雄弟弟”的高位被众人殴打。

这才是真实。

这才是冷战。

可就像瘾君子没办法放弃毒品,基秀没办法放弃热爱的舞蹈。

圣诞夜,疯狂地宣言,沉醉的舞步,冲动的浅吻,一瞬间,基秀仿佛已经到达了世界上最传奇的卡耐基音乐厅,他在舞台中央忘我的旋转,台下座无虚席。

cr:猞猁跳跳🎃

 5 ) Just dance,Just dance

———评电影《摇摆狂潮》2018年年末,也就是12月的最后十几天里,韩国电影市场显得热闹非凡。

除了欧美口碑佳作和特效大片的轮番上映之外,韩国本土三部投资均超一百五十亿的大制作电影也在同一周内上映交锋,这其中有禹民镐导演(代表作《局内人》)宋康昊主演的传记电影《麻药王》,也有金秉祐导演继《恐怖直播》五年后再度携手河正宇打造的枪战大片《绝地隧战》,然而,几乎同期上映的三部韩国电影里,口碑最好评分最高的电影却是由姜炯哲导演(代表作《阳光姐妹淘》),新人演员都暻秀主演的歌舞片《摇摆狂潮》。

作为亚洲地区冉冉升起的电影新力量,韩国电影的类型片发展其实并不突出,被世界影迷所熟知的大多为经典犯罪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还有就是近些年一直反复出现的以南北关系为题材的电影。

作为难得一见的亚洲歌舞片,电影《摇摆狂潮》以朝鲜战争为背景,讲述了韩国巨济岛俘虏营中的搞事分子陆基秀因为无意中的发现与经历狂热的爱上了踢踏舞,并加入了名为“swing kids”的踢踏舞团,然而,只是想要在战俘营尽情跳舞的小小梦想,却因为南北阵营的对立而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讲南北关系的近现代史电影在韩国电影中也算是独树一帜,拍烂了的题材,每年都会有那么几部,而且往往还能拍出新花样来。

不同于以前直接表达南北对峙的战争片或者是谍战片,《摇摆狂潮》巧妙的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搬到了战场的后方,并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和切入点展现出了那段历史。

在这部新颖的歌舞电影中,精致的人物设定避免了脸谱化而各有性格,剧情的反转更是不落窠臼,伴随着主人公贯穿始终的热情,Just dance!

姜炯哲导演的作品向来是带有喜剧风格的,这一次也不例外,光是看《摇摆狂潮》的预告片就很容易被影片的欢快轻松的风格感染,诚然,影片前半段便是十分诙谐幽默,笑料满满,充满阳光和能量,让人惊讶的是,影片后半段急转直下的严肃政治氛围,与预告展现出的画面有着极大的反差,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种族歧视等等各种问题被一一抛出来,可见导演野心之大。

影片的视听语言也是极佳,尤其是音乐与画面的剪辑,展示出了超高的商业水准,导演的场面调度也很厉害。

里面对镜头的调度有很多的亮点,更有一段非常优秀的平行蒙太奇剪辑值得乐道——便是剧情发展到三分之二时,面对巨大困难的男主角陆基秀与女主角各有所想,凭借着舞动的脚步在畅想中冲破一道又一道牢门迈向更远的远方,奔向阳光之下,当音乐戛然而止,跳跃的舞步落下最后的律动,现实又充满了篱墙。

十分具有隐喻之意。

这一段中极度动感的画面和音乐,充满热情和希望的表演,加上完美流畅剪辑简直是堪称年度最棒电影片段之一,足以使片中人物对梦想的热爱溢出屏幕,感染观众。

此外,作为忠武路绩优股的青年演员都暻秀的表演也是非常值得赞叹的,无论是外形还是气质,与角色都非常的贴合,甚至能用充满感情让人触动的北韩方言说着“只要听到那个声音,不分昼夜的心脏就跳动起来,踢踏舞真是让人如痴如狂”的台词。

年轻又敬业的的都暻秀将主人公深陷于一种事物时的疯狂热爱和喜悦痴迷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也正是选角的成功,深入骨髓的表演,才让这个角色显得非常的有生命力。

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活力。

然而,伴随着诸多影评人和观众对于结局哗然的悲剧感到震撼和赞不绝口之时。

这部电影的不完美之处也正是在于它的结尾,片中没有详细的展现主人公陆基秀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也没有更加纯粹的想要去探讨主人公对于梦想的热爱,而是在想要批判政治批判各种问题的导演野心之下让主人公们接受了被美国大兵枪杀的悲剧,更没有交代反派与其他角色结局的情节,所以结局虽然合情合理,让人震撼,却还是略显仓促。

虽然梦想是不能被打败的。

但这部电影在最后牵涉到了太多政治问题,以致于电影的主题被淡化甚至定位含糊不清。

片中的“swing kids”舞团成员们梦想着“Just dance”,然而却不得不一次次被卷进现实的各种问题之中,尤其是主人公作为人民英雄的弟弟,身上包含了太多政治因素,而他的内心转变在后半场却缺少了着重刻画,因而显得主人公对纯粹舞蹈的热情完全败给了后半段两方阵营的互相倾轧。

这是本片的不足之处,想要批判太多的现实问题而失去了电影前半段的能量与光彩。

影片想要突出的“Just dance”那种纯粹感也就不再纯粹了。

总而言之,瑕不掩瑜,《摇摆狂潮》作为韩国稀缺歌舞片的一次突破,其工业水准也是非常优秀的,凭借着出色的剪辑和视听,在影片前半段给人带来了轻松愉悦的观影体验,而在后半段对现实问题的讽刺又增加了电影的深度,引人思考。

Just dance,Just dance,本片再一次展现了个人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被无情吞没的悲剧,然而看完惋惜之时,也仍不会忘怀片中主人公陆基秀对梦想的憧憬和热情,是那样的让人动容。

毫无疑问,这是2018年最优秀的韩影作品之一。

 6 ) 最后一场舞蹈为自己而跳 哪怕以生命为代价

I want to...just dance. 生活已经这样了,理念的所谓是非对错又有什么用呢,无论站在哪边都有一堆人争先恐后地要打倒你,那么就为自己而活吧。

去他妈的意识形态。

前面的节奏还算欢快,踢踏舞真的有很强的魔力,每当音乐响起我仿佛也跟着他们一起舞动,一起快乐。

但是总是感觉心里压着一块石头,因为我知道无忧无虑地疯狂热舞并不是他们的结局,在战争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能有光明未来的机会微乎其微。

即使对结局早有心理准备,真正到来时还是会心痛。

他知道这支舞蹈意味着什么,但他想做的只有跳舞,无关理念只有在舞蹈时才会能到陆基秀的笑容,而圣诞节前夜的舞台上,最后一支独舞后的笑容是他最开心的笑容。

哒哒哒......眼前不是严肃的士兵,是热情欢呼的观众,脚下不是狭窄破烂的地板,是卡耐基剧院宽阔坚固的舞台。

舞台上的他是幸福的吧,是追逐梦想的少年,是对跳舞充满热情的少年。

子弹打歪灯光,照射在旁边三人的身上。

他对大叔说,“这场表演结束以后,头都不要回地 跑到大嫂那去吧”。

他对女孩说,“等结束以后和小胖 杰克逊一起走吧”。

她叫住他,“大家一起走 可别一个人溜了”。

后来我想,如果他们舞蹈结束后立即跑走,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子弹爆破,在他们的身体里。

看到倒在血泊里的三人,我在想会不会有奇迹,会不会有主角光环,可是现实就他妈这么残忍。

眼泪彻底放弃抵抗,是在我看到陆基秀跪在血泊前,不可置信的眼神,他伸出手想要确认,期待看到的一切只是梦境,可是眼前的人确实没了,几分钟之前一起快乐舞蹈的朋友,变成了冰冷的尸体,即使听到再劲爆的音乐,也不会舞蹈了。

最后枪口对准他的脑袋,却打向了他的双腿,失去双腿,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梦想,若此时士兵收手,这个被绝望笼罩的人即使身体侥幸存活,心灵已经千疮百孔,与活死人无异了。

即使是电影里的主角,在现实里他只是战俘里的一员,在战争面前没有什么光环滤镜。

草席外的鞋子,阳光照射着踢踏鞋的铁片闪烁的光芒,是他对杰克逊的告别。

若干年后作为游客重新回到这个地方,坑坑洼洼的地上有清晰的五个圆圈,“喂 杰克逊”,现在这里没有战争,没有各种对立的理念,让我们一起跳舞吧,之前的斗舞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没分出胜负。

 7 ) 摇摆狂潮

心里是热情,就是纯真。

所以热爱无论贵贱,不分阵营,无视隔阂。

语言不通,可以用舞蹈交流;争个胜负,就拿踢踏舞鞋斗个酣畅淋漓。

这才是热爱一个事物的魅力所在。

如果这是个励志电影,就到此为止了。

可它显然不是。

被清脆的舞点掩盖的是不谈人性的战争。

光国来了。

他用激昂的演讲和残疾的身体鼓动战俘们,为共产主义献身。

暗色的红是火光。

燃起战俘的斗志,却浇灭了基秀的舞蹈。

 8 ) 随意一写

感觉距离上次看歌舞片 还是很多年前的如果爱首先D.O.真的演得很好 即使才看完他的电视剧 还沉浸在世子的高冷帅当中 看这个电影 马上就把我拉到奇秀的角色 “我从很久以前就是反动分子了 疯狂爱上美国舞的反动分子”奇秀哥哥是人民英雄 因为他高大 而且智商低下 不畏惧枪林弹雨 大家连着对奇秀也多了几分尊敬 但是他爱上了踢踏舞 做梦都在跳舞 拿到踢踏鞋的时候 鞋底印出他的笑容 这里还对应最后 那个黑人走之前 有一束光打在他眼睛上 结果是这个鞋底 很喜欢那里

团员说第一次见他这么开心 幻想去大舞台表演 说光想到他就开心极了 他就是很热爱踢踏舞

但是他只能关着门跳 剧中间有一段我超级喜欢 就是冲破了那道门 在外面跳舞

当然最后他肯定没有出去 一个平常人光吃美国巧克力都会被说 更别说是民族英雄家人爱上了美国舞 所以当他被大家知道他在跳舞后 把他鞋子给扔进了火里面 还集体把他打了一顿 好心酸“被思想左右 划分你我的人才是疯了”哥哥最后阻止他开枪 并且被打之前还做了那个吹手的动作的那里 真的很感人 说明他智商虽然不高 但是保护自己的弟弟他还是懂的 亲情让人泪流满面

还有团员之间的互相保护

分享这个镜头 好会演!!!

666最后说一下 韩国真的好爱加中国角色 而且还找个这种胖胖的。

就...嗯 ...

 9 ) 是一部不错的歌舞片,但作为反战片还是差点火候

前半段以为是部喜剧,讲述面对美军弱势的几位小人物通过美国踢踏舞去表达自己的信仰、理念、思想。

到中后段才意识到,电影的重点在于反战。

可不得不说就反战这个主题展现得有点过分薄弱了,感觉导演表达反战的论据就是因为战争几位主角不得不放弃梦想,拔刀相见,与dance buddy站在对立面。

说实话,不够深刻,对于战争的残酷展示得也…(另外我很不理解那位北韩大叔明知道自己老婆在外面可能被美军不可描述过,为什么还能在战俘营里心安理得的追逐自己的梦想)这个题材,拍好了,其实可以达到《钢琴家》那种效果的,无奈导演没有掌握好…(感觉拍成了踢踏舞宣传片)可惜了…而且,较真点说,战俘营真的能这么自由吗?

随意侮辱美军、偷钥匙、进仓库偷吃、出现在美军聚会上还闹出了大乱子最后居然没有被暴揍?

我知道这部片子有很多内容应该是虚构的,可好多剧情未免过分悬浮了吧…在战争背景下、在中朝美韩对立的前提下,电影发生了很多事和人物的很多行为、动机,我完全不能、完全不能理解。

我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导演的问题,感觉这部片子对于战争的理解呈现得也不够深刻。

战争的起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思想对立,还有可能是因为自身利益被侵犯、目睹同胞被残害,等等等等。

可这部片子里导演着重呈现了一种,那就是思想对立,但并没有深入探讨这种思想的对立具体体现在了哪里,以至于在对战争这个主题的诠释十分单薄。

整部片最好的场景就是最后那场表演,只有那一段我深刻感受到了导演想表达的艺术不分国界,只有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不同思想、不同种族的人因为艺术、因为踢踏舞相连了。

另外,夸一下男女主的灵气、黑人老师的舞技和最后那场如南柯一梦般盛大的表演。

 10 ) ?差点吐了

果不其然啊,开看前,我就知道它也难逃意识形态魔咒,别看它高呼了一句“去他妈的思想”,就以为它真的脱离了政治创作,别以为描了一点逮人就污蔑的南韩人民就似乎给观众你所谓“客观”的立场,看完发现这居然是南韩政治主旋律主导的电影,并且是丑化异己的方式。

把共产方的角色脸谱化,用心险恶,还如此理直气壮,缺手缺角的煽动精神领袖,弱智化的共产战争机器,丑陋化的伪装共头……本着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却将人民当枪使,尤其是丑化的共头的一段发言:“不觉得很感谢战争吗?

要不是战争,我这种无名演员怎么会掌大权,奇振同志怎么会成为英雄,他块头这么大,这里(脑子)只有五岁。

”以上,真是把我都逗笑了,还有比这对共产主义还更有敌意的嘲讽吗?

整片充斥着对共产主义有信仰的人的诋毁、嘲讽、丑化,中国人解放军形象,我就不想再说了,娘+胖+心脏病……我没有歧视以上这些单独元素的意思,但是放在电影里当作中国志愿军的形象符号,而且通片就出现了他一个解放军的人物,这不是标签丑化还是什么???

我不知道除了用心险恶还有什么可以形容的,那些拍手称好的我不知道你是装不懂还是真看不懂,它丑化的不只是制度,解放军是人民形象的代表啊……加入黑人元素暗示政治正确,别说种族歧视了,同种族同国别的人都被你带着如此大的恶意去歧视与描述,真是恶心死我了,别看整片没有北韩资本信仰论明面展示,但是却通片渗透着“资本主义好、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酸臭味,西方电影都鲜少有如此带有敌意赤裸的丑化共产,这样的电影若是在南韩收到无脑追捧,恐怕南韩都要忘了自己快被美国殖民的现实处境了,别看现在和北韩比,似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看看曾经的日本,小心美国手起刀落。

抛开政治因素,影片前半段真的节奏有问题,歌舞片的歌舞着实没亮点,斗舞片段那程度的好意思拿出来,后半段还挺好,尤其是最后的节目呈现精彩,斗舞片段出彩。

整体值6/10,政治野心扣2分4/10,但是爷大气,就给你6/10吧。

《摇摆狂潮》短评

又名《战俘营的快乐生活》,失败是因为自己人作死。

10分钟前
  • 这位太太,
  • 较差

完成度非常高,细节打磨得很用心,信息量超大,有许多意料之外的笑点和神来之笔(美国人斗舞,民族英雄的真相etc)。故事本身当然不可能是真实的,影片基调也显然不是往真实上去走的。虽然有一定的脸谱化,但能表现出这样的复杂度已经十分难得。

12分钟前
  • 小油飞
  • 力荐

随音乐摇摆的趣味,整部电影的所有舞蹈部分都很有灵性,因为题材的敏感性难免会有对共产主义的影射,因此也有了中间不安的commie slogan和令人唏嘘的结尾

14分钟前
  • [Deleted]
  • 还行

太肤浅了,两星半。。

19分钟前
  • 魏晓波
  • 还行

第一次看到韩国歌舞片,完成度竟然这么高。缺点是定位和视角模糊,各方面都想兼顾的结果是都不彻底。

23分钟前
  • 咸菜帮老大
  • 还行

跳舞解决战斗~

26分钟前
  • 狂梦
  • 还行

这系统两种类型不兼容啊

29分钟前
  • 浅层睡眠
  • 较差

期待很久,看完很失望。关键在于舞蹈元素的融入方式生硬做作,也十分脱离环境和人物身份,尤其是前半段,不像战俘营,像个舞蹈寄宿学校。作为歌舞片,从头到尾歌舞场面没打动到我,大部分时间觉得很多余,这很灾难。后半段强行转到意识形态对立上来,而这个表达也很浅薄很狗血。通篇鬼扯,只是看到了都暻秀的发展潜力。

30分钟前
  • 麻绳
  • 较差

节奏从一开始就有问题,把种族、意识形态等议题放到了最适合作为背景呈现的战俘营,野心当然是极大的,戏份最吃重的舞蹈部分却成了最次要的点缀(更多的时候都与插科打诨的笑点搭配出现以承担娱乐性的功能),沦为牺牲品的又何止是影片中的角色,既然有信心下一盘大棋,仅仅这个完成度显然是不够的。

31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2星。题材很好,但是人物塑造以及场景把控相当糟糕。一个跳舞团,中美韩朝、女性、黑人全都塞在里面,外加各种看似重要的人物,各个形象都相当浮于表面。作为主打的跳舞场面也杂乱无章。致敬了北野武《座头市》里的场景音乐以及《爆裂鼓手》的结尾方式。

32分钟前
  • 以好不以新
  • 较差

某些部分还是挺尴尬的 韩国人太喜欢煽情了 最后结局还要再拖长五分钟 但韩国商业片工艺也太成熟了…

35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只有创意好。结尾多扣一星,什么鬼???

40分钟前
  • 汤米
  • 较差

水平很高,没有很喜欢

44分钟前
  • 光四宇二
  • 还行

人生从远处看是悲剧,从近处看是喜剧,即使最后免不了被毁灭,也要在毁灭来临之前绚烂一次。我去年经历了不好的事,自以为看透了许多,活得像个老年人,觉得人生不过如此,提不起精神热情,一年了都没好,差点抑郁,看着楼梯都害怕自己想不开跳下去。前两天因为这部电影痛痛快快哭了一场,笑了一场,又大哭了一场,这两天好很多了,虽然还不完全,但慢慢好起来了,很神奇,也可能是积攒到一定程度了。总之,请去看吧。成为了都暻秀的粉丝,他好像本人就挺有故事的。啊,剧透一下,结局不好。更新一下,心情还是无法平静,再多看几次再来写一次吧,会更专注影片本身来写。最后:都暻秀那双眼睛啊,那双充满热力,热的发亮的眼,毫无保留地看向你的时候,我真的捂住嘴巴哭起来了。有亲人,有健康的生命,有安定没有战乱的国家,还有可以实现的梦想,真好。

47分钟前
  • ss的小妻子
  • 力荐

热爱就是热爱本身,没有任何形容词能形容。

48分钟前
  • 叽里呱啦
  • 还行

音乐8 画面7 导演8 故事9 表演8 印象8 平均 8.0/10 《欢迎来到东莫村》式电影。几个特殊人物的独特组合,发出了在zz裹挟之下对历史的控告。被淹没的声音通过电影呐喊出来,不禁想到正在播出的《梼杌亚仁走向五方》,青年一代通过找寻历史的足迹,寻求如今的出路。他们的存在是真正的希望。很多韩国演员想方设法投身海外期望融入,近几年却发觉韩国影视中的外国角色很是出彩。

50分钟前
  • 终结者
  • 推荐

后半段没看进去。

51分钟前
  • 肖浑
  • 还行

无感

56分钟前
  • Michaellee
  • 较差

南朝鲜人一拍战争题材就没个正经样儿,时而自卑时而自大,或许根子在于历史上就没真正自主过。可是那些奔放到近乎癫狂的舞姿还是很动人啊,最喜欢男女主舞姿交叉剪辑的那段。男主形似王祖蓝版阮经天。说是不要意识形态,其实对北朝鲜阵营的表现还是很刻板化,另外就是把战俘营生活拍得太“潮”了,耍酷过头,神情、动作都不像那个时代的人。当然这也是南朝鲜电影的通病了。

59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戏说巨济岛战俘营大暴动。

1小时前
  • Die Katz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