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西行记
Sangarid,曾经往事,The Dissidents
导演:贾克·基米
主演:马特·派厄斯,卡尔·安德烈亚斯·卡梅特,韦科·波坎恩,艾斯可·萨尔米宁,马丁·阿尔格斯,皮娅·安德森,玛丽卡·巴拉班斯科娃,达沃·本顿,安德烈斯·迪敏杰
类型:电影地区: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语言:爱沙尼亚语,芬兰语,瑞典语,俄语,英语年份:2017
简介: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笼罩在铁幕下的爱沙尼亚。三个中二青年做着倒卖西方物资的生意,日子过得也算滋润。在一个偶然的变故下,他们的生意即将被政府查处。本就对西方世界充满幻想和好奇的三人,干脆决定穿过铁幕偷渡到瑞典。万万没想到,三人还没来得及亲吻资本主义的土地,就遭到了现实的连续暴击……详细 >
波罗的海旗兵
走私小贩为票子为健身冲破铁幕,西方世界遍地黄金不好捡,组band写书拍黄片,不如揸枝枪去抢。Who is Santa?让人想到当年大陆逃港表亲类港片,但要更去政治化,关注个人体验
2.5。2017欧盟影展2#。同样是难民题材,这部就不太行,有点可惜,人物做事的很多动机光给结果没有缘由,若归为荒诞喜剧,却有些写实且不搞笑,很尴尬,剧本桥段设计像猜火车像美国往事却又很散,仅仅局限在完成的层面,遗憾。
P。智障儿童快乐多。
我大概能理解导演想拍成什么样的电影,但是人物性格塑造还有故事走向都缺点意思,可以做的更爆笑着流泪的。(sangarid明明是英雄的意思 这片名翻译的也太扯了吧
欧盟影展爱沙尼亚的代表,放映出现事故21:9的电影切成了16:9,很尴尬导演也在现场。整部电影亮点不多,中规中矩,讲的是苏联时期三个傻蛋逃往西方自由世界瑞典的故事。男主很像卷福,三个人物与故事都浮于表面,很容易看出从几个真实事件改编,但成为电影的加工不是很多,做得也不好。
@欧盟电影展,观感漫长。难民式英雄列传,困难缩小化的理想逃亡,从「自由」过渡到「自由」的纸醉金迷不过流光一逝,却激发出潜藏于血液的善恶本性;复古八十年代的向往之旅,致敬元素众多,配乐(慢摇+迪斯科)最为出彩;只是类型过于杂糅无明显章法可循,情节过于孱弱且无丰满人物加持。
有风格 有颜值 有音乐 再短点就好惹
人物有点扁平了
任何年代,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曾经往事
又名:肉身翻X的故事--一句台词:“你感觉到冷是因为我们正在穿越铁幕”。一开始看到三男主设置以为是安迪迪那个孤岛组合的爱沙尼亚恶搞版,但电影中才发现导演埋了好多心思--想借“古”讽今时的移民问题,想做出各种暗示性讨论,只可惜片长和角色的单薄设计最终限制了成片,有点可惜。
前苏联的家长里短!
译成《三傻西行记》特别不贴切,《曾经往事》还比较合适,真的傻的只有傻头一个人,拉尔夫无心说的一句话却被他向警方解释成了指使他们去抢劫也是绝了,另外两个一个心术不正,一个还是知道悬崖勒马的,配乐不错,三人刚到瑞士的时候那段旅拍也挺好看的,这应该也是电影唯一出彩的地方了。剧情就两个字,“扯淡”,马里奥的哥哥在芬兰有买卖还没做完就被抓去充军了,马里奥还想着去芬兰要钱?你没权没势凭什么觉得自己能要到钱呢?人家就赖你的账你又能怎么样?不太懂为什么三人刚到瑞士就被拍照上了报纸,明明没什么钱却能在大酒店胡吃海喝还有人给他们付钱,移民局不仅给他们办了护照还提供住的地方,这梦做得也太过分了吧?说是难民中心,可我看屋里陈设可一点都不难民……更别说路上被美女看上要求肉偿车费的情节了,反正整部片都是意淫……
好难搞
为啥到现在都没人评......
本着娱乐至上的精神,情节在逻辑和说服力上比较欠缺,不过依然散发着借古喻今的味道,导演在还原时代风情上比较用心,所以充满怀旧气息的东北欧影音风物志成了最大看点,两位男主撞脸马特•达蒙及佩德罗•帕斯卡。(67)
很一般吧
属于荒诞喜剧系列,冲出枷锁进入“天堂”,没想到又进入了另一个“难民营”,各种发大财的机会尝试过了最后选择抢金铺和银行,让人啼笑皆非。
自由是基本权利但不是万能钥匙。真实故事背后都有人性驱动,内容传达与表现技法都浅尝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