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个没有看过的电影……开头很好。
一开始就是恶搞做视频。
很现实。
那就有了期待。
后来玩的很傻又演的很用力。
从开头的嬉笑中带着严肃到后来电影慢慢落入俗套。
下面是几句很刻薄的话,如果可以,请不要再把梦想放入电影里了。
如果哪一天里面的演员成了老戏骨,会羞耻的吧。
先羞耻的是我,我是真的被吓到了……导,可以试试拍鬼片吧。
无怪乎都在想办法赚钱,搂钱是无奈的,不想说是好是坏。
费曼说他爸“钱______,屎______”,歌神六十多了出了icu 就上舞台。
但最近现实中出了各种问题,有一点点礼崩乐坏的意思。
想对生命有新的理解可又很悲观的看待这一切。
置身事外的不一定是高人,也许是心死了的冷眼旁观着这个草台班子。
也不知,地球还有多少年的寿命。
了不起的夜晚 了不起的豹哥 了不起的三宝传媒 了不起的剧组,刚开始冲着范丞丞去的,后来被剧情深深地吸引,是一部惊悚中带着喜剧的一部电影,结局是感动的。
很励志的一部影片,推荐大家去看一下。
去年暑假接触了两个月的剧组,亲身体验了剧组生活,真的很辛苦很累,半夜的收工,凌晨的开工,一次又一次的大夜,一遍又一遍的回原位重拍,一声又一声的咔,都为了呈现出更好的效果,真的亲身体验才懂得剧组人的辛苦。
《了不起的夜晚》这部电影中途很惊悚,中途的尖叫和大笑,让我能够想到演员为了呈现出这种效果付出了多少。
很高兴看到了范丞丞越来越棒的演技,很高兴看到他把剧中人物演绎的活灵活现,故事线环环相扣。
到了后期修改剧本的内容,代入了去年暑假的经历,看到了导演们的辛苦。
很有意义的一部电影,有时间一定再去影院再看一遍。
🎬《了不起的夜晚》三位短视频达人博主,为了挽救即将破产的影视公司,为了能够再次翻红、起死回生,他们来到惊悚片现场进行偷拍。
万万没想到,他们不仅拍到了剧组的意外,而且遭遇了一连串离奇事件。
他们决定拍下更多独家内幕,不料却踏入惊悚的闹鬼现场。
他们本是惊吓的制造者,却成为了被吓的参与者。
拍摄现场状况百出,各类人员矛盾频发,三个丽妃真假难辨,自媒体三兄弟随机应变,这个夜晚,注定不平静。
落魄博主、无名群演、不红导演,三队人马机缘巧合聚集于同一地,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对影视行业充满了热爱。
在面对绝境时,他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为了不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三队人马最终集结在一起,共同完成了一次伟大创作。
所有人都拼尽全力,让这个惊悚的夜晚,变成大家实现梦想的高光时刻,他们共同创造出一个了不起的夜晚!
当所有人齐心协力为一件事努力时,你能看到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光芒。
那一刻,大家都成为了自己的英雄,那个汇聚了大家激情与汗水的夜晚,成为了每一个人的“了不起的夜晚”。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也会有很多难以忘怀的夜晚。
无论是三兄弟,还是剧组人员,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困境里挣扎,但并没有因此停下追梦的脚步。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哪怕最后不能成功,相信也一定会遇到同行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了不起的夜晚 (2023)5.52023 / 中国大陆 / 喜剧 惊悚 / 马凯 / 范丞丞 蒋龙
《了不起的夜晚》点映后,不少友邻提到它有“抄袭”泰国恐怖拼盘片《鬼乱5》第五单元《惊魂鬼片场》(以下简称为《鬼乱5》)的嫌疑。
这不是空口造谣。
实际上2016年不散的专访中,导演马凯曾经提过这档事。
十年来最吓人的国产恐怖片,拍摄现场比电影更恐怖
抱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来对比一下:《了不起的夜晚》真的“抄袭”《鬼乱5》吗?
两部电影同样是恐怖+喜剧类型。
同样以“演员遇难,片场闹鬼,假戏真做,惊喜反转”的故事线索展开故事。
《惊魂鬼片场》剧情简介:一个摄制组正在拍《连体阴2》,扮演女鬼的小根妹突然昏倒在片场,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将其送到医院。
正当摄制组担心进度时,小根妹又重返片场。
《了不起的夜晚》剧情简介:一心想要红的短视频“达人”豹子面临公司倒闭和支付赔偿金的双重困境,合伙人狗子和猴子也提出要散伙。
三兄弟因一个特殊邀约来到惊悚片剧组进行偷拍,打算干好“最后一票”。
不料,他们居然拍到剧组女主角发生意外的独家画面!
三兄弟随机应变继续偷拍,却没想到一连串的惊声尖笑愈演愈烈……
《鬼乱5》
《了不起的夜晚》两部电影都有一个演技稀碎的主演。
《鬼乱5》演员片场都有一个不耐烦且阴阳怪气的导演。
《鬼乱5》导演都有一帮看到主角演戏会翻白眼的幕后工作人员。
《鬼乱5》录音师两部电影都有医院误会。
《鬼乱5》两部电影都有“恶鬼扒窗”等惊悚点小桥段。
《鬼乱5》
《了不起的夜晚》以上是否属于“抄袭”,我不敢给出结论。
在我看来,《了不起的夜晚》是一部108分钟的电影长片,而《鬼乱5》是一部30分钟的短片。
个人的标准里很难看作是“抄袭”,更多是导演作为“灵感来源”本土化改编的全新故事。
目前,我没有查到任何关于“《了不起的夜晚》购买《鬼乱5》版权改编”的官方说明。
如果有朋友找到,可以推给我,我来修改。
《鬼乱5》还没结束。
刚好,在了解《鬼乱5》过程中,发现这不是国内第一次翻拍“惊魂鬼片场”的故事2015年,国内曾有一部名为《魔镜》,由韩国、泰国、中国香港导演各拍一部短片组成的恐怖片。
其中,彭发执导的第三部分《电影》显然是改编自《鬼乱5》(以下简称为《魔镜》)。
《电影》剧情简介:某剧组正拍摄名为《冥国1932》的鬼片。
傲慢的女主角珍妮乱发脾气,财大气粗的制片颐指气使。
正式拍摄时,饰演女鬼的女孩允儿声称看到鬼影而吓晕。
片场鬼影幢幢,人人胆战心惊。
同样,我没有查到任何关于“《魔镜》购买《鬼乱5》版权改编”的官方通稿。
如果有朋友找到,可以推给我,我来修改。
《魔镜》和《鬼乱5》的相似性我就不展开,看以下两张截图你就能明白:
《鬼乱5》
《魔镜》这里重点想聊的是,相对于《鬼乱5》,《了不起的夜晚》“借鉴”《魔镜》的痕迹更加明显对比两部电影,除了上述提到的雷同点之外——两部电影都设置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制片人。
《魔镜》
《了不起的夜晚》两部电影都有“厕所借纸撞上闹鬼”的惊悚桥段。
《魔镜》
《了不起的夜晚》两部都有“导演布局揭露真相”的反转设计。
《魔镜》
《了不起的夜晚》……这个程度到底算是抄袭、借鉴还是致敬,我不敢空口鉴抄,大家自有公论。
写这么多只是为了麻烦水军营销号写通稿的时候别再强调“原创、诚意、国内从来没有类似的电影”。
有的,你不知道而已。
前言说句难听的暴言,我在没有看过《了不起的夜晚》之前我是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如此讨厌剧本杀/狼人杀电影的,甚至我觉得《扬名立万》《满江红》这种就是属于乐呵乐呵大家看个开心就行了。
但现实不是这样,很多人厌恶剧作的偷懒和格局的营造,但前面两者所提及的,起码过程是享受的。
而《了不起的夜晚》似乎在迎合现在新潮流,而开辟了另一种电影——密室逃脱电影。
而给我的观感,就是非常典型的“尬文化集合体”,或者说是“尬”文化的大锅炖。
一方面要做到吓死人,另一方面要做到笑死人,但两者做不到,就只能尬死人。
1.定位尴尬首先这个电影最直接的是要做一个恐怖元素的喜剧电影的,而且是以商业片的节奏去拍的。
但是在观看的过程中只有无止无尽的尴尬症发作。
无数粗制滥造的网络梗ptsd抖机灵一场自我尴尬的电影。
在喜剧与恐怖片的衔接中没有合理的能力,而在上一秒恐怖元素(鬼片场),然后下一秒就闹笑话,特别的生硬,这是由内而外电影的第一观感。
再来是导演和制作团队,导演上一部电影《中邪》。
中邪 (2016)6.82016 / 中国大陆 / 惊悚 恐怖 / 马凯 / 董天文 何佳我反正没看过,但听说特别吓人,而《了夜》则要继续挖掘这种恐怖商业喜剧的风格,而且导演在采访中也透露了,这个电影的灵感来源是泰国的电影,导演采访中说是“抄”。
而这种灵感呈现最终拍成这个水土不服的观感,也非常的尴尬,因为东西是别人的,你学不好,还拍出来赚钱,就跟翻拍一部电影扑烂街一样,也很尴尬。
而再说到《中邪》,因为我没看过所以我假定它是吓人的。
但是《了夜》会吓人吗?
不会。
一个擅长拍恐怖片的导演,在一个恐怖喜剧中的恐怖元素,一点点吓人的程度都没有(对我来说),是不是很尴尬。
所有的尴尬在于,论好看不如剧本杀,论好笑不如开心麻花,而设置了一个影视城,融合了短视频,流量,粗制滥造,鬼吓鬼,非常吵,而凑出一出密室逃脱电影。
用院线的成本拍网大,甚至不如网大。
给你的体验感不如密室逃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玩真正的密室逃脱?
为什么要电影院支持网大?
2.制造尴尬我非常不能理解和无语的一点是电影设置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尴尬内容,就是粗制滥造的鬼片片场戏中戏,串中串,无中生有,尴尬再尴尬困境制造,就早已算准要拍剧本杀电影通类,密室逃脱电影。
其人物行为动机紊乱,剧作目的分不清所以然,不断强调恐怖元素和赶鸭子上架式催促完成一出喜剧,企图乐呵乐呵就完了。
剧作衔接靠POV视角的切换+尴尬的段子集。
第一幕一开始小宝视角(策划炒作)而开始第一幕视角,
第一幕配图第二幕导演(设计丽妃假死从而吓小宝以逼迫出所谓的演技)
第二幕配图第三幕三宝知道导演设计的第二幕之后从而小小的设计了一下,但是不攻自破的结局。
要吓人,结果没吓到,就结束了。
第三幕配图第四幕也是最尴尬,生硬,煽情的一幕。
第四幕配图将所有的三幕合成一幕来拍成一部献给艺术的电影,从中不断煽情,升华,反映小群众,小人物,短视频媒体的不容易。
而将上面的三幕处理成《摄影机不要停》的那种程度上去。
在此过程中不断强调摄影机的存在,群众的不容易和每个小人物的内心独白,似乎猛闪过致敬《新·喜剧之王》和《我是路人甲》。
特别明显的观感就是想学《摄影机不要停》那样,而《摄影机》做到了两幕的滴水不漏和让观众猜不出来,而《了夜》并没有做到,让人白目,望眼欲穿的结局,就感觉他们很吵,很闹,想结束,很尴尬。
这种望眼欲穿,没有行为目的和层次逻辑的剧作,只剩下“真诚”的兄弟情,就更尴尬了,也蛮廉价的。
3.以尬止尬我完全无法理解电影里每个人物的每一种行为和每一段POV视角之间的逻辑差,最后是一段老套的模仿秀,让观众按头痛哭,最后要和社会话题挂钩,而导演也给出了一种非常合理的解释就是让尴尬打败尴尬,用密室逃脱打败剧本杀电影。
让煽情变得生硬和故事中的所有小人物,没有大明星的存在,都是小众人物体会生活的不易,最后归缪出一个“爱电影”与“兄弟情”的答案。
创作不易,而“爱创作”,“爱电影”的人会如此算计吗?
不会。
因为尴尬,所以所有的逻辑都可以用喜剧元素来完全概括掉恐怖元素的塑造失败。
因为不存在“鬼”,而这些“鬼”,都是善良的,可爱的,不容易的“鬼”,最后就是鬼吓吓鬼,小人物难为小人物的逻辑体系。
因为是喜剧啊,所以恐怖只是喜剧为服务,不管他是否真吓人。
现实观感是,喜剧恐怖片让人吓到是一种本事,让人笑是一种本事,让人哭是一种本事,让人尴尬也是一种本事。
制造矛盾对立和剧本的存在,就是最后靠痛骂无情万恶的资本而有了“创作”的存在。
丝毫不考虑到观众怎么样,反正我最后是真诚的就好啦,因为群众演员是渺小的,不容易的。
而最重要的演员,群戏反应当然是一团糟啊。
三宝,大宝,豆,丽妃,执行导演这群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厘头,因为算准了拍密室逃脱,就把他们当成NPC和参与者,设置一些恐怖元素,再请来NPC吓吓人,你吓吓我我吓吓你,大家吓吓自己,全程一顿乱吼乱叫,想干嘛就干嘛,一直跑,根本不用什么设计,因为最后都是水到渠成的闹剧效果,闹完之后还要呈现的结果就是一出让你感动,能量满满的吵的头疼的密室逃脱。
4.“尬文化”的矛盾自恰电影非常受限于制作和表达的东西,一会要让你笑,一会要让你吓人,一会儿有要让你感动,一会儿要让你哭,最后就是一场尴尬。
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导演自己为掏出真心的设计是一场无私奉献,实际是一场“尬文化”的盛宴。
如果《中邪》能够吓到观众的话,那么《了夜》的程度,就估计只能收起来吓吓自己了,毕竟拍出和呈现出来足够幽默了,只有不断的段子合集,当万恶的资本雷总最后促成这出密室逃脱的始作俑者最后说出一句:“这**就是艺术。
”的时候就证明“爱电影”,“爱创作”的荒谬性。
而三宝的归属还是短视频博主,妥妥的一个院线的网大,就够幽默死了。
为什么鼓励电影??
不要找借口XX不容易,XX不容易,我们观众花了钱,我们自己赚的钱也不容易,我们并没有义务要鼓励电影,创作的真诚与设计是能从电影由内而外的让观众感受到的。
鼓励与真诚是电影应该自己本身的,看剧本杀电影有人也会尴尬,有人也会说没有逻辑,密室逃脱也一样。
最后不过是一场又吵,又闹,尴尬的自我感动。
而且可以看看电影所谓被观众所知和被营销的“原创性”,“了不起”,“不容易”,看完这篇,凭什么不容易呢??
【三版对比】《了不起的夜晚》“抄袭”了吗?
说在最后无法代表所有玩过剧本杀的人喜欢不喜欢剧本杀电影,密室逃脱也一样。
有人喜欢剧本杀电影,有人喜欢密室逃脱电影,都可以,因为人本来就不一样的。
我只能说我不喜欢,剧本杀电影会让你开心,而重逻辑,而《了不起的夜晚》只让我尴尬,是以尬止尬,用密室逃脱打败剧本杀,用没有逻辑,打败逻辑。
以上,我很讨厌这个电影,谢谢。
昨天看完因为还有另一场电影要看,但是实在是烂到我不得不赶紧吐槽,于是便匆匆写下几行就发布出来了,今天空闲下来了准备认真聊一聊这个电影。
先说结论,这个电影烂吗?
烂!
但如果他把最后半个小时删掉,这个电影最起码还属于大部分人能坐着看到最后的一部电影。
这最后半个小时着实是让我体验了一把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刺背的感觉,完全意义不明,这堆既不搞笑也不煽情的虚假片场花絮根本搞不清楚是想讲什么。
如果你说要体现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完全可以把这里去掉直接放拍完后他们收获的赞誉和掌声。
如果想体现他们之间的兄弟情,那就大可不必了,整部电影既没有着重在角色之间的情感上有什么描写,也没有给他们安排什么考验兄弟情义的任务。
最后突然就因为几个人是互相替对方着想而和解就有点机械降神了,就好比悬疑影片里在结尾出现了一个之前从未出场也从没有人提及的人出来当了真凶。
所以最后这半个小时真是大可不必,不论出于什么目的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何况它本身不好看才是最硬伤的。
那这么说前半部分就好看了吗?
不,也不咋地。
但是前半部分属于是烂出了水平、烂出了风采,对于大部分观众应该都还属于能看下去的程度。
无非就是人物动机不明确、笑点安排的刻意、恐怖效果的手法很低级,打发时间的话也还说得过去。
毕竟我那场的其他观众真的是笑到前仰后合,但也止步于电影结束前的半个小时。
通常来说电影是要讲一个故事,而且还得是完整的故事,不然就会给人一种电视剧的感觉。
这就需要人物的动机明确,这样才能让观众很快清楚我们应该怎么去看这个故事。
但这部电影一开始讲了三兄弟跑到片场的目的后,就把大量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剧组这里,可是剧组这里的动机观众是不懂得,和三兄弟的主线有本质上的区别。
总不能真的是让观众看怎么拍戏吧,那也不如很多电影的幕后花絮有意思。
笑点这里属于是豆瓣喜剧电影里争论最多的点了,一到喜剧电影影评或者打分就会吵的不可开交。
笑了的人说我笑了就是好喜剧,不笑的人说不是笑了就是好喜剧。
我认为喜剧电影的喜剧是为电影服务的,首先它得是一个合格的电影,然后再往里加搞笑的成分。
而不能是先想出了一个巨好笑的段子,然后为了这个段子拍个电影,这就会导致电影的笑点会很刻意突兀。
如果只是有好笑的段子就算是好的喜剧电影,那短视频平台就是喜剧电影平台了。
恐怖效果这点其实类似于喜剧,这部电影有些地方我也被吓到了。
但是我依然觉得不好,因为太低级了。
都是一惊一乍的jump scare,这种手法甚至都不需要晚上也不需要安排鬼。
大白天办公室里有个人从墙角蹦出来都能吓你一跳。
真正出色的恐怖片应该是通过剧情铺垫,让人细思极恐。
所以呢,不好看但是打发时间我觉得也够了。
最后想说给明星的粉丝。
说实话这电影里年轻艺人们的表现都还可以。
最起码他们的水平都是在这部电影之上的,所以你们别再给这个电影刷好评了。
这部电影配不上他们,真的。
一味地刷好评,吸引不明真相的人来看,最后大家骂骂咧咧的走,难免会波及到演员。
赶紧切割吧,这片别给人推荐了,要不然以后观众一看见他就该觉得是总演烂片的人。
而且评论看完哭着出来比电影本身还尬。
片尾导演还故作深情的讲一讲自己两次艺考落榜,怎么一步步的从龙套干上来的。
如果这片子好,观众会觉得很励志。
可这片子太烂了,他还发自己的经历出来就纯粹变成了一个笑话。
只会让人觉得电影拍成这样,他艺考两年都考不上果然是有原因的。
小编有幸观看了《了不起的夜晚》的正式首映,电影好不好,怎么说呢,反正一开始就被莫名其妙的笑声干扰了情绪,我就不明说它是烂片了!
明明没啥笑点甚至在有些认真悲伤的戏份,竟也有人在笑…我一度怀疑我是没有笑点了嘛,直到我看到了前面好几个拍摄我们的工作人员,我方知我这是来到了捧场观影场,台下莫名其妙在笑的八成是请来的“水军”!
唉!
电影宣发真是无孔不入!
首先,没看之前,我是极不看好这部电影的票房,客观上,选在这个档期,前有冯小刚的《忠犬八公》和好莱坞大片《龙与地下城》,后有高口碑《宇宙探索编辑部》,再加上《铃芽之旅》和《保你平安》的持续发热,这部无大导无明星的电影根本不堪一击,咱还不提一周之后的成龙大作《龙马精神》,反正四月份虽很清明,但院线却很热火!
其次,院线电影是很考验演员的演技的,这部《了不起的电影》选角竟是照着烂片的标准选的:一堆二流的喜剧演员加上一位没啥作品的流量明星,根本撑不起一部院线电影的分量!
实际上我看后,真觉得并不是所有的喜剧演员有沈腾那般的实力,范丞丞那呆板的演技,配上那潦草的黑笔描边的假胡子,总让我出戏,唯一认可的标准普通话,在我看来,戏里他要是说方言(山东话)可能会好点,更有喜感。
最后,恐怖喜剧片真的不好拍,至少在咱国内,条件不允许,这部电影,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是资深影迷,没有一位能真正笑的出来,更不会认可里面的恐怖情节(毕竟看多了国产恐怖片,都知道咱们大陆不让有真家伙)。
当然了,电影最最重要的是剧情,玩的是戏中戏和各种反转,最后尴尬地煽情结尾,整体看戏里玩的挺嗨,倒是能糊弄一帮没看过啥片的零零后们…反正这部电影对见过“世面”的我来说,真的无感!
其中让我最大的不适就是本为资深横漂的导演马凯,最后竟然用超现实的手法——戏中临时改剧本,各种夜外景转场,只为连夜拍完大结局,最后还被大佬制片人赞赏为“艺术”?!
稍微有点拍摄常识的人,都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简直是对影视行业的侮辱。
如果干过剧组的人都在误导这行业,那么中国影视行业就剩糊弄了,丫的,说到糊弄,我突然想到那部《满江红》了。
一句话总结,一部看似“一流”的投资用二流的演员按照三流的剧本,竟想拍出了不起的电影?!
可能嘛?!
一部网大水准的电影强行上院线,是疫情之后的短暂的电影荒,还是如今观众的欣赏水平的倒退!
剧本杀电影,我就忍《满江红》那一次!
电影的开头,是豹子、狗子、猴子三个人在拍整蛊路人的恐怖视频,按照豹子他们的说法,三宝公司是有过辉煌历史的,只是拍短视频的人变多了,内卷越来越严重,导致他们的段子逐渐没人看了。
再加上,他们仨拍视频的时候吓坏了不少路人,所以支付了不少精神补偿费,乃至医疗费用,所以狗子就想撂挑子不干了。
虽说狗子后来还是加入了豹子,跟着豹子一起去接下炒作三线演员山子的单,但是笔者却总是觉得狗子人如其名,一点都不讨人喜欢,尤其是当他从豹子那里听来,完成这单生意后,会有 20 万的报酬时,他两眼都开始放光了,笔者就鄙夷他了。
然而到了最后让人万万没想到的事情是,其实狗子很讲义气,他之所以看重钱,是想给猴子治病。
悬念01、山子有没有一举成名?
山子身为丽妃传的男主角,演技方面堪称全剧组最差劲的,豹子接下的订单便是由山子下的。
按照山子的要求,豹子、狗子、猴子三人只需偷偷溜进剧组,拍一些他演戏时的花絮放到网上,帮他炒作一番,便会给他们二十万块钱。
山子既没演技,又没有颜值,之所以能当男主角,还是因为免费出演了这部戏,他要想靠丽妃传一举成名,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嘛,因为豹子后期改了剧本,这部戏最后火遍了全网,所以山子还是有一定概率走红的,不过因为结局没给出答案,于是这就成了一个悬念。
02、丽妃传原本的结局是什么?
周一围饰演的角色,是丽妃传的制片人。
他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骑着一辆两轮的电动车,剧组的人都围着他,一边跟着电瓶车小跑,一边商量着接下来如何拍摄。
周一围当时开玩笑似地,强烈要求把摩托车拍进去,一时之间难坏了剧组所有人,同时也从侧面暗示,他后来会提出中止拍摄,把所有人当猴一样耍。
最后,因为有了豹子等人的加入,丽妃传剧组改了剧本,成功把摩托车元素加了进去。
并且临场发挥,给这部戏来了一个无厘头又感人的结局。
那么,一个疑问也随之而来了,丽妃传的初始剧本到底是怎样?
没拍完的剧情又是什么呢?
豆子死后,山子能拿走夜明珠,并全身而退吗?
意难平电影中,扮演丽妃的女演员,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特别地敬业。
原本,她贼害怕吊威亚,一来是从来没有尝试过,二来是胆子非常小比较怕事。
然而就是这么孱弱胆小的一个人,竟然为了帮山子入戏,毅然决然地套上了钢丝绳,甚至还在高空做了几个后空翻,后来更是从医院一路步行回了剧组,身上的伤都没来得及处理就继续参与拍摄了。
然而,丽妃传的导演却欺骗了她。
按照导演的说法,只要丽妃好好配合这出戏的拍摄。
那么,下一个已经码好盘子,投资了一个亿的武侠片就找她主演。
可事实上,“丽妃”被欺骗了,压根就没有武侠片。
看着单纯的“丽妃”,笔者觉得这个真相太难让人接受了。
看完《了不起的夜晚》啦~看电影前把期待值拉满了,看完后确实没有辜负期待,很惊喜,又吓人又好笑,喜剧+惊悚元素融合,气氛烘托特别到位,上一秒被吓到还没反应过来,下一秒就立马爆笑哈哈哈哈哈,而且是那种反转反转再反转,戏中戏中戏从背景音乐、灯光氛围、音效等都有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导演真的很会拍,演员也很会演,都很自然,真提心吊胆,范丞丞有给我惊喜到,形象改变好大,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我都没看出来是他😂,他真的蛮适合演喜剧,土味豹哥
有点尴尬的剧本杀,前期有点惊悚,中间一点点好笑,最后一点点尴尬,剩下全是尴尬。
福西西开头扮相有点像黄渤,演的最好的是我龙哥。
5次反转,先是惊喜,后面就显得有些无聊,这个作品要是上了喜剧大赛,应该能拿个好名次,但是真要是作为院线电影的话就不算合格。
更像前些年的微电影剪辑一下,缝缝补补的学生作品。
可以看看,花钱就不值当了
总体看上去像是一场闹剧。马凯的创意很不错,但执行起来的观感很割裂,特别是最后一段的全体幕后一起拍戏非常别扭。当然整体结构是有想法的,跟《摄影机不要停》的戏中戏类似,非常娱乐化。主题最后落点到了幕后人员,倒很符合马凯出名的来由,也算是致敬幕后了,曲线拍恐怖片的示范。
好难看啊。。。
电影三星,多一星加给龙龙和我的喜人们
我是路人甲啊,
我很想知道,豆瓣的人喜欢看什么?
场面调度乏善可陈,导致恐怖氛围并没有建立起来,那么就只剩类型、元素的公式化杂糅了。
虽然但是,是部有意思且用心的电影,戴着镣铐跳舞依然可以精彩。希望市场给马凯导演一些回馈,弥补第一部作品无法上映的遗憾。
用一部讽刺喜剧诉说横漂人的不易😮💨篇幅过长,在第一次反转之后节奏开始乱,结尾三兄弟的煽情显得俗套🙄看得出马凯是恐怖片爱好者,希望他能继续拍恐怖片
【2】我的妈呀,幽默死了。剧本杀电影拍腻了,来拍密室逃脱了。全片以“尬文化”矛盾自恰,一边要吓人,一边又要笑死人,两者都做不到只能尬死人。拿着院线的制作本质还是拍网大,论吓人不如玩密室逃脱,论好笑不如开庭麻花。短视频,粗制滥造,自媒体,网大,来完这出闹剧。你吓吓我,我吓吓你,然后pov不断转换,化解尬剧的自然是万恶的资本和至纯的友情啦。还不忘记强行煽情痛哭致敬《摄影机不要停》和《我是路人甲》,可真够幽默的呢。
为了无缘电影院的中邪,也要支持导演的新品。如果能拍成真正的恐怖片,整个电影的质感只会更好。看到好多评价,大家都太苛刻了,喜剧惊悚结合拍得好的,好莱坞都没几部,电影院笑声不断,惊吓的部分拍得可以,应该多鼓励这样独特的电影。
哈哈哈哈哈哈哈原来鬼片片场比鬼故事还刺激
观众没能从大银幕上看到《中邪》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那是一部非常有想法的伪纪录片式的恐怖片,细节扎实、反转精彩、本土化和类型结合得非常有机。相较而言,这一部阵仗升级,但内容的扎实程度还是欠了一点。放在院线片大背景里,倒是挺有趣的,打破第四堵墙,打破纪实和虚构等等尝试虽然不新,但也算难得。问题在于这种乱炖的方式不够野,最后还是变成了文火,本来奔着野席去的,结果后来还是做成了家宴,这就有点左右摇摆。恐怖喜剧是很难的,这两种类型天然容易对冲,太考验功力。后三分之一的处理可以有更聪明、更冷静的方式,现在的煽情走向其实有点偷懒了。再感慨一句《中邪》,那里面的森森鬼气浑然天成,比《夜晚》里靠化妆和道具造氛围的可真要好得多。电影也好小说也罢,这些东西本身也各自有命,说不清。最近的大银幕也算小小多元化了。
前面不好笑不恐怖都可以理解 结尾突然煽情狗血差评
绝了绝了,马凯你太狠了,我夜里包场看这个,一开局就被吓到……………今晚连看三部电影,终于盼到包场,结果却无比期待有人聒噪,吃爆米花……好多场面我都不敢正视,甚至打开了音乐壮胆。不看预告和简介,这次跟头栽最狠。我平时都不看手机的,这次找朋友聊了几句,坚持到42分钟,还是落荒而逃。那个破落的三层小商场,也没人,就像那年玩恐怖密室后的场景,我一路跑下扶手电梯,听着有人用对讲机说,看电影那人是不是跑了啊……退场前还想过,员工发现恐怖片现场明明有人检票,结束后却没人出来会不会很恐怖……跑到大街上,还要走好一会儿才能见到活人……感谢没有跑出高反,也感谢路过两个酒吧,有俩人难听地唱《喜欢你》《男孩别哭》,让我回到人间。我本来就是想给马凯蒋龙蒋诗萌捧个场的!其实挺有意思,以后有人陪再刷。//240316看完
来支持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选手们!我妈说最后给她看哭了(。)
最后一转煽情上价值实在忍不了。(最后一段配乐疑似“偷师”莫里康?
因《中邪》而满怀期待支持导演新作,结果坐立难安,片头片尾冗长乏味。并不纯粹的一个故事,导演野心勃勃地在两小时里塞进太多欲望:筑梦、草根、惊悚、煽情……结果是什么都没讲好,一团乱麻,自我感动。
还不错。类似《摄影机不要停》的模式,中间惊悚的氛围渲染的不错。就是结尾煽情情节太拖太长,非常影响情绪观感。
怎么说呢,有些太自我投射了,不够潇洒。
吊颈割头三只鬼。在没有鬼的大前提下玩恐怖喜剧,就像在逼观众假装害怕后强颜欢笑。升华主题的梦想苦情戏还不够,再加个绝症苦情戏,这也许是最好笑的地方。看到最后也不知道第三只替身鬼佳佳的存在意义是啥,又不是武替又不是文替,还没机会吓人。把导演用五万拍片到带兄弟们把千万大制作的过程拍出来,也许能比现在的故事更好看点?唉,算是还了《中邪》一张电影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