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狗》。
7分。
郑保瑞导演,陈冠希、李灿森主演作品。
前几天看完《九龙城寨之围城》,突然想回看一下郑保瑞先生导演的作品,这真是个阴暗的创作者啊,大部分电影都非常黑暗,甚至引人不适。
“九龙城寨”如果不是因为余儿的小说打底打得好,也必定会无比黑暗。
当然近些年,香港导演纷纷进军内地市场,过于黑暗是过不了审的。
《狗咬狗》讲了一个极端的故事。
陈冠希饰演的杀手鹏来自柬埔寨,自小关在笼子里像训练狗一样杀人,把身体当成工具,冷血无情,杀人不眨眼。
恰好他遇上了李灿森饰演的重案组探员伟,这是个更加极端的警察,为了抓捕鹏,他几乎愿意牺牲一切。
鹏遇到了轻智障女子,互生情愫,鹏决定带这个姑娘回柬埔寨躲避。
为了抓捕鹏,伟在自己的同事死光后屈身笼寨继续追捕鹏。
看得非常不适,非常难受。
以前上应宇力老师的电影欣赏课时,她经常提到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而影片的开头尤其是富有特点的出字幕方式通常能够直接体现影片的风格。
《狗咬狗》将制作团队的名字置于似是集装箱的斑驳铁皮之上,覆盖着血迹,辅之以阴暗的摄影和沉郁的音乐,顿时将观者带入由导演一手营造的气氛中。
这片子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带有特别强烈的导向性,交待特定的信息,就像编码一样,如果你眨眨眼睛错过了,有可能到了后面就对不上号,影响对叙事的理解,它要求观者的解码过程严格跟随叙事的节奏,比如陈冠希进入餐厅后,前台小姐奇怪地看着他,这组画面要求观者立刻得出陈冠希不是该餐厅常客甚至不同于普通食客的信息,为后面逐步揭露他的身份、处境作铺垫;同时叙事又有所保留,每个镜头或每组镜头只是巨大叙事链条中不可缺少的几环,只有当你看完整部电影时,才能彻底收起这根链条。
所以,看着好累,沉溺其中的累,因为你需要不断地对剧情进行猜测。
与之不同的一些文艺电影则在叙事上有所保留,相反添加电影手段方面的额外信息,使得观者如入迷宫,即便结束了观影过程,也有可能错过半路上的风景,但并不影响整体的迷宫体验。
总得来说,《狗咬狗》讲述了非常简单的一个故事:警察抓凶手。
这一故事模型的叙事形式逃不出固定的套路,但本片最大的张力来源于超乎寻常人想像的、对道德和社会公正底线的挑战(虽然到了后面这些符号性质的东西都渺小的不值一提)。
而且我觉得能够调动非常消极的因素来尝试触摸一些积极的意义,这招很牛B,类似骨头发芽、腐尸上开花。
说说几个煞风景的地方。
一是垃圾女抱小狗的温情“诗意”段落,原本悬在心口耳边的音乐风格急转直下,乱世真情也不过如此,但在逻辑上严重损害了影片气氛的延续性;二是李灿森震惊时候张大嘴巴的表情,与他一贯的冷酷不符,尽管已经眼睁睁看着N个同仁死在凶手手下,于情于理作此反应都不为过,但他发现父亲贩毒实情时表情也变化了了。
身为局外人的观者我,在这种时刻显然要比他更冷酷。
三是看到父亲尸体时又给他表情的那个特写,实在是太煞风景了,身为一个理性的观片选手,这个镜头终于彻底拉开了我与影片叙事之间的距离。
该有的悬念都过去了,我的心不再被吓得怦怦跳,我的情绪也不再被它左右,也不用再随时准备捂上眼睛躲避血腥镜头,只要安心等待揭晓过程,编码者自然会主动解码。
但那个温情到死的拥抱改变了一切。
那个温情到死的拥抱让我想起了那句话:“找个男人如果他不会打架,那就等于找了个女人。
”呵呵,怨不得金刚那么%×,连echo提到女主角时都下意识说“金刚的女朋友”。
这段画面的色调暖得吓人落日也美得要死,在一个充满未知和期待的结局之前,我相信所有女观众的心都会随着再一次出来煞风景的外文歌飘向很遥远很遥远的某个地方……倘若真能如此,“免我惊,免我扰,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的套路可休矣,从明天起跟着你的男人流浪吧逃亡吧!
就这样结束了多好?
女人的肚子都大了。
他们带着同样的项链去看医生,却要为手术费而发愁。
车子停下来,“等我。
”这一句话一出口我就知大事不妙,叙事漏洞大显身手的时刻到来了,我们的孤胆警察同学肯定会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地从某个角落里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影片结束前与这个系着N条人命的杀人恶魔展开殊死搏斗,好给观众和社会公正一个交待。
真抱歉我敲出这句话时难以掩饰的讽刺意味,理性的观片选手此刻也已经彻底站到杀人犯这边来了。
果然!
警察来了,还带着编号。
我前面解码时候一定漏掉了什么重要信息,导致此刻应了上句话的景。
女人临产,两狗终于面对面决斗。
陈冠希扑上去,我以为他要跪下,结果却是肉搏。
不过后来他还是跪下了。
可我万万没想到女人自己迎着刀子过去了。
我没想到!
其实这样的结局也是很老套的啊,可我没想到……因为我是那么胆小,连美好的话都不敢不愿说出口。
更大的意外是他亲手用刀划开了女人的肚子,抱出婴儿……这样的结局,太悲痛了,我睡觉去了。
这电影真胡扯,柬埔寨山沟里出来人的人你说你从小打拳是拳王也就罢了,平时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碰到枪,竟然还是神枪手。
面对面站着不到两米的距离,竟然看着别人把自己的同伴慢慢给穿颈刺死了……三个车同行,两个车相撞了,一个车出车翻了,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看着贼跑了……整部电影用严肃地态度,荒诞的剧情,讲着一个令人无语故事。
既然你不搞笑,那你就应该考虑考虑合理性啊……
想看狗咬狗,但一开始下载了国语版,没注意时长,结果发现只有100分钟。
于是下载了108粤语完整版,重新看了一遍。
现将删减之处列举一下(参考时间是粤语版的):删减1:开头2分钟左右,做饭的老婆婆打饭给鹏吃,但船摇晃饭撒了,鹏狼吞虎咽的吃撒在地上的饭。
删减2:10分钟左右,鹏用枪打了老太太后,又到跟前补了2枪。
删减3:28分左右,鹏进入垃圾场到处看了看,还发现了傻女屋子,另一边警察录像里难民孩子也在垃圾场。
删减4:33分钟左右,伟拷打嗑药的胖子。
这段尺度大些。
剧中每个人物都是苦逼,卑微的活着,窝囊的死去。
他们就像抗日战争结束后,还生活在沦陷区的百姓一样,在国民党的黑色统治下,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陈冠希的老婆我一直以为她是个疯子,但最后大义凌然的牺牲自己,并说出这么文艺的话,让我觉得她不是疯,只是行为艺术者。
警察的角色完全是受了宇智波佐助的启发,无论是背负亲人的罪恶,还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查克拉报仇而去异乡打黑拳。
最后剧中主要人物相继都死去,新生命开始,不禁让我想起了轮回,就像春夏秋冬又一春里那样,一个结束不过是有一个开始,婴孩长大后又成为一个孤儿杀手,是不是每一个杀手都有这么纠结蛋疼的出身。
虽然电影本身被定为三级片,但是依然觉得充部充满血腥暴力之后的,依然充满着温暖与柔情。
不得不说,Edison在这部电影当中的演技达到了极致。
本以为长的有些坏坏的他只能算是一个花瓶。
但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在本片中她的演技让人吃惊。
吃饭是狼吞虎咽的饿狗,打架是凶戾眼神的疯狗,狗咬狗,是自我保身的最佳方式了。
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唯一出路下,只有撕咬,厮杀,用一切可以用到的手段去杀死对方。
从小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内心不知道什么是感情,什么是爱,甚至是连一丝同情都不明白。
就是这样一个角色,Edison达到了。
走在路上还在和你讲,Edison和那个轻微智障女孩,原以为他对她只是同病相怜,看到她被她父亲压在身下,本身Edison可以杀死这两个与他毫不相干的两个人的。
但是看到女孩家中那一家三口的照片之后,我开始以为那是同情;他给她穿上短裤,我以为那是同情;他带她离开,我也以为那是同情。
但是,导演郑保瑞在只有两个人的镜头下,阳光总是那么灿烂,连音乐都是令人舒服的。
两人在对方面前显的多么像正常人。
男人不再是为了一点钱就可以刀刀致人于死地的无情杀手,女人也不是那个疯疯癫癫的智障少女。
在观众眼中,他们在经历了风波之后产生的,那是爱情,只是开始时不明白罢了。
Edison给他的老板说:“她是我的女人”。
为了他们的孩子能够平安出生,不惜再回去找老板接生意。
与人打架厮杀从不眨眼的他,看到她被人携持后,立刻扔下刀,跪在地上,像一只受措的败犬一般,顺从的,只希望他的女人不要受伤。
这是我才明白其实他饰演的角色是有爱的。
会对爱的人好,会用疼爱的眼神,在安慰她时,会心疼地摸摸她的头,然后慢慢的拥入怀。
女孩那双无邪的眼神,眼中没有杀戮,没有对这个社会的埋怨,只是有人对她好,她就会对那个人更好。
因此,有人挟持她威胁Edison的时候,她似是自言自语,也是给他说:“妈妈死了,爸爸不给我离开;你来,带我走;我死了,你便可以离开了。
”说完想也不想地就将自己的脖子送到了李灿森的刀下。
又是一瞬间被感动了。
他们之间,也许只有在当初拥有对方的日子中,才是对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这是导演想极力烘托出的--疯狗的背后,依然是柔情。
片中感情基调最轻快的两段,第一段是:他带着她离开的时候,他们开车在洒满阳光的路上的时候;另一段就是他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两个人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同样是阳光和煦,导演用这仅有的两段阳光去影响本片整体的黑暗风格,虽然这是无济于事。
用了这么多文字去叙述,这是本片留给我最多的。
但是片中还得说道另一个主演--李灿森。
同样是和Edison一般的暴戾的眼神,即使他的身份是警察。
他也在挣扎,看到同事活生生地在自己面前被杀死,却不能替他们报仇,看到父亲执法犯法进行毒品交易,挣扎过后终于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父亲。
即使他自己也说他开枪是的心也很痛。
因为他是警察,看到自己一个个同事接连死去之后,他终于选择了以暴制暴的道路,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无法抉择。
甚至最后自己也变成了杀手,与Edison厮打,劫持那个女人,表演同样是凶狠的。
不同以往给人一些略带搞笑戏份的角色。
其实觉得影片节奏真的很快,快到有的角色仅仅出场十几分钟,一两场戏份之后,就死了,不再出场了,接着又开始了另一个故事。
快到让人感觉像是一只饿狗在疯跑着寻找猎物一般,快到令人应接不暇。
比如林雪这个角色,仅在开场十几分钟时,就残忍地死在了Edison的刀下。
但是即使这样,本片依然是一份上乘佳作。
血腥,暴力,同事夹杂着柔情,爱情,还有亲情,兄弟之情等等。
令人觉得,饿狗背后的温柔,让人无法忘怀。
其实我们都误会陈冠希了....
当看到智障女为陈冠希清洗伤口时,居然鼻头酸涩,不知不觉就掉泪了,唉,最近哭点实在太低了。
YZM前,不过认为陈冠希就一面目俊俏,格外具备风流资本,服装总是很潮,笑起来很坏的富家子弟而已,不曾听过他的歌,也很少看他的电影。
恰恰是在他沦为千夫所指的所谓道德败坏之人后,却开始关注起他的演艺成绩来,唉,我的切入点也堪称不同寻常了。
一袭西装,表情严肃,标准的英文,世人面前为自己犯下的荒唐事道歉,看着视频的我瞬间沦为花痴,只觉他帅到不行。
其实他又何须向世人道歉?
无论多么荒唐,大抵还算私人行为啊,这个国家就是这么奇怪,奶粉有毒城管暴政人祸不断,不见有多么真心的道歉,而一个演员的私生活放荡,所能衍生出来的罪恶却被无限度夸张。
卫道士的力量也未免太过强大,可惜火力集中,却描错方向。
好吧,我很不专心,总是瞎扯半天方才引入正题。
不过想想,做一个凡事一本正经,不得半点偏差的人,也甚是无趣。
这是一部颇好看的港片。
性格暴戾的警察,沉默阴郁的杀手,面目清秀的的智障女,冷酷的杀戮,司空常见的警匪勾结,父子情深而不得不反目,警察们间的兄弟情谊,杀手的真情闪烁,这么些常见因素杂糅,不免使电影某些情节因为过于熟悉而看起来显得颇矫情,但不妨碍我的喜欢。
也可能是因为陈冠希吧,嘿嘿。
在柬埔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长大,从来不知情为何物,对于食物有无休止的渴望,餐厅中的他,阴郁沉默,言语不通,一言不发点了许多东西,看着这样的他,居然有点难过。
我一直神经兮兮地觉得这个角色的内心兴许最接近他本人呢,总是要的太多,总是不快乐,太想填报自己的欲望,结果得不偿失。
这样的杀手,让人怎么恨他?
至少,我做不到。
他打翻了那个色欲滔天的父亲,用戴着手铐的手帮智障女穿上裤子,阴郁的脸掠过少见的柔和,影片的基调开始变了,一向杀人不眨眼的他,却因为时常有孩子般笑容的智障女而内心温柔充盈,这,可以看成爱情的开始吧?
果然在彼此最尴尬最不利最无奈的情态下,男男女女更加容易相爱。
而且,是真的相爱。
他拿出地图,让她指路,她却傻傻地画上牵手的两个小人,笑得一脸天真。
他很无语,却无可奈何。
他和李灿森搏斗,处于劣势之际,她勇敢地救他,手法之生猛,让人感动。
他的脸上,有错愕。
我多么喜欢那样的表情。
她的脚被钉子扎破,流了许多血,她很虚弱。
他去翻垃圾桶,他喂她喝水,他抱着她凶巴巴地闯进医院,他凶狠地让医生救她。
语言不通根本不是障碍呢,他的心思,大家都明白。
因为喜欢他吧,居然正邪不分,我多么讨厌差点不顾智障女生死的警察呢,尽管他已经杀死了那么多警察。
情感天平华丽丽倾斜,当看到李灿森及另位警察为了引出她而如此粗暴地对待她时,已经内心愤恨。
待看到他终于击败警察,背起她离开时,多么希望电影就此结束,看上去,多么美好。
从此杀手有了温暖的家呢,他兴许可以洗手不干呢,而后他和她的孩子不复有如此阴暗的童年呢。
唉,生活总是败给想象,电影走向势必让脑残如我的人失望。
他带着她逃回柬埔寨,日子艰辛而温馨,他和她的孩子渐渐长大;李灿森不屈不挠追到,且沦为黑拳选手,一直期待着报仇雪恨。
为了赚钱为妻子做剖腹手术,他不得不复出,于是,和李灿森注定的相遇。
而同归于尽似乎也是命定的归宿。
最后的最后,他和他都死了,而他和她的孩子,清晰的啼哭,那就是希望吧?
生前彼此仇恨的两个人,就这样死在一起。
人生,多么像一出戏。
陈冠希温柔安慰智障女的一幕幕,格外温馨。
由此,我乐意相信那些甘愿受他摆布的女星们绝对不是有眼无珠之人。
只是彼时他太博爱,太好玩,无法给任何一个人真心。
呵呵,我就那么为他开脱呢。
至于李灿森的表演,因为走了号称好警察的父亲实则罪犯,儿子痛苦却不能言表,只好暴躁沉郁的路子,大抵落了俗套,总觉得他的表演过于用力,似乎可以收一点点,这样就会少掉许多表演的痕迹,看起来就要轻松许多吧?
好吧,我偏心,我固执地认为陈同学更加出彩。
诟病他除了把妹之外毫无所长的人,兴许都可以看看这部电影。
其实,他是一个好演员。
假若就此彻底告别人才日渐稀疏的香港娱乐圈,也算损失了,呵呵。
You are my sunshine作为片尾插曲,简直好听到爆,会让人想起那些两情相悦的甜蜜时光,纠结的却是不得不面对这么惨烈的结局。
智障女的确是他的阳光吧,在他不曾享受过关爱的日子里,她的爱,照亮了他一直阴郁的整个世界。
写了好多,多么符合我日渐显性的唧歪本性。
人老珠黄可怕,更可怕的则是人老话多。
让上帝原谅我吧,阿门。
我们本是一样的人,为什么不能做朋友呢?
如果你没有杀死我的朋友,我没有看见他们血流满地的样子,我不会让你无处遁身......你说那是你最后一点幸福,我万万,不要夺去他.可是我们是一样的人啊......这是一条不归路......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其实,你只是个困兽.你被父母抛弃了,你的主人不爱你.你浑身是伤,那是你活下来的印记.每道伤痕都触目惊心,残忍的露着你的信仰:一个生命的存在,需要以另一个生命为代价.等了那么久,你找到了.这个女孩会对你笑,会拉着你的手,会为了你伤害另一个人.有一个人给了你温暖.于是,你只想单纯地对她好.也许你都不知道是不是爱她.一个人给了你谁都不曾给予的东西,于是,你想对她好.我不杀了你,你们会厮守一辈子.她也是个不幸的人.她遇见了你,你把她带走.然后笃定,你们是彼此最后的幸福......可是,我恨你.我选择了这条路,就不会回头......这么长的路,你拉着她的手,不曾松开......我们真的是一样的人.一种情绪,背负了一路,终于还是难以将息......我不能放了你,那样,我就彻彻底底地失败了.我知道,你不会放弃她的.路的尽头,回不去了.于是,我们只能一起死去......这不是谁的错.我们都不是恶人,只是太执著.所以,你们不要哭泣.至少,我证明给你看了,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郑保瑞的不怀好意彰显无疑。
整整一个小时的侵略与发泄。
刺目的白炽灯光,巨大的垃圾场,听不懂的外邦言语,杀手,仇恨,暴力,血腥,一切都是视觉强奸。
以为是卧底与反卧底的套路,结果完全出乎意料。
线索十分明确,纯粹警察与杀手的对峙。
一切正常,包括警察之父的身份颠覆以及由此带来的辩证性的自我了结。
故事太过纯粹,乃至从逃亡开始,一场残忍的脉脉温情来得如此缓慢而突然。
这温情就是我心里长久以来的一个梦。
车窗外漂亮的枝丫在冬阳前不停不停地擦身而过。
沉默地离开,走远,好像总有希望,总有栖身之所在前方。
加油站的长管子,女人柔软的微笑与孕妇装,简单的餐饭,空旷的芦苇荡,仿佛这就是生活。
而这就是生活,因为早已厌倦分清生活与幻相。
谁又在宿命前大惊失色,谁又痛不欲生,谁在挣扎,谁在低头,谁刺痛了谁,谁又重新燃起希望,而谁终于安心地将双眼瞌上。
一直不喜欢陈冠希,这个看上去很装X的坏坏的家伙,除了耍酷,仗着略有几分姿色,实则草包一个,又不小心卖弄了一把风骚,终于被娱乐圈蹬回家卖衣服去了......直到有缘让我碰见了这部电影。
一个不知道为什么成了嗜血机器的杀手残存着人性,一个徘徊于黑白之间的警察坠入地狱,善恶互相对峙,光明与黑暗共生,他们都像疯狂的饿狗一样暴戾,互相撕咬着抢食最后的残羹冷炙。
这是一个极端绝望的故事。
陈冠希用他独有的孤傲感描刻着角色摄人心魄的狠戾,暴力、冷酷、绝望、苟延残喘,却在最黑暗的地方开出了一朵温暖的花...有人说这是陈冠希最棒的电影。
世俗是严苛的,但艺术更趋于包容。
一个好演员被耽误了,但还是希望能够看到他好的作品面世。
陈冠希,我这人爱才,你实力圈粉,没毛病[愉快]哈哈哈哈哈哈......
作为一个牛逼导演的其中一条定义就是有能力能把烂剧本拍成好电影并注入自己的灵魂,所以在这方面郑保瑞无疑是名非常牛逼的导演。陈冠希和李灿森的表演精湛而生猛并契合影片风格。这是部处处都在藏污纳垢的片子,将人类社会中最丑恶的人性展现了出来。在这悲哀的世界里,除了生存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狗咬狗,人吃人。昏暗的色调,极赞的表演~
都是狗
碰上豁出去不要命的 唯有以暴制暴
四星半。没有善恶,没有对错。屠龙者终成恶龙,而孤狼却有了软肋。
刚开始气氛还不错,后面很雷人,结尾陈冠希剖死人腹成功接生达到雷人顶峰!
4.5吧
残忍而不令人反感,偏执而又节制、顺畅,一部独特而优秀的香港暴力电影,郑保瑞当之无愧的代表作之一。《狗咬狗》用暴力血腥的画面来渲染人的兽性,用污秽肮脏的布景来隐喻世界的可耻,最终还是将故事收拢于心中的爱和不可知的未来,整部电影的昏黄影调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宿命意识。
旺财黑夜。
恶心到我了
陈老湿演技不错,可惜后来主要往人像摄影方面发展了。
装B了
陈大师的演技不错。人一出生就要为自己搏斗
充满了男性视角中以武力置换情感的自恋、自卑和自我感动。女主就应当是个弱智的设定,除了作为被侮辱和伤害的符号,她在这样的故事里不具备成为主体的能力。诶,没过一段时间就能见着这种煞笔故事。
这特么一坨什么鸡巴啊
陈老师是个好演员,出乎意料的实力演技。片子后半部分一直鼻子酸着看完,是一部有灵魂的港片
哦你们都往cult发展??
当我年少的时候,我很喜欢陈冠希....
这种电影应该让女人走开。这导演也太他妈奇葩了,割肚取孩,他怎么能想得出?
路数有点俗套,但拍得很好看,除了最后一场戏感觉没拍好,打斗时声音加进去也许会比较真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