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上尉

Der Hauptmann,以希魔的名义(港),The Captain

主演:麦克斯·胡巴赫,米兰·佩舍尔,弗雷德里克·劳,贝恩德·霍尔谢尔,瓦尔德马·科布斯,亚历山大·费林,萨缪尔·芬齐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波兰,法国语言:德语年份:2017

《冒牌上尉》剧照

冒牌上尉 剧照 NO.1冒牌上尉 剧照 NO.2冒牌上尉 剧照 NO.3冒牌上尉 剧照 NO.4冒牌上尉 剧照 NO.5冒牌上尉 剧照 NO.6冒牌上尉 剧照 NO.13冒牌上尉 剧照 NO.14冒牌上尉 剧照 NO.15冒牌上尉 剧照 NO.16冒牌上尉 剧照 NO.17冒牌上尉 剧照 NO.18冒牌上尉 剧照 NO.19冒牌上尉 剧照 NO.20

《冒牌上尉》剧情介绍

冒牌上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德国二战题材影片。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名十九岁的普通国防兵威利赫罗德在二战最后两周内成为所谓的“埃姆斯兰德刽子手”的故事。他凭借捡到的上尉制服而假冒军官,将溃散的其他士兵聚集起来组成特别任务小组,一路抢掠地在行将陷落的纳粹帝国大地上为所欲为,并以元首为榜样掌握起逮捕和生杀大权。 该片获得了去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最佳摄影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贝尔吉卡结婚进行曲遇见春天名声大噪第一季勇者义彦与魔王城野探哈莉第一季红门虎子索莱狼群我的狐仙室友极限职业跳水男孩本能第一季惊恐岛刺绣俏掌柜白蛇:缘起爱丽丝学园丑女也疯狂德鲁亚加之塔~乌鲁克之盾~我是监护人故事新编我的朋友是萌鲨妖猫传暴雪将至粉红蝴蝶门神之决战蛟龙真爱的谎言之破冰者爱尚泰国我的生命之光神探·人兽·机关枪

《冒牌上尉》长篇影评

 1 ) 『以希魔的名义。』

这部由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电影细思极恐。

一个不满20岁的德国逃兵在二战结束前两周,穿着捡到的上尉军官服就此「上位」,一路招摇撞骗收编一众逃兵,从死里逃生的惊弓之鸟修炼成被权力掌控不能自拔的恶魔。

步履蹒跚走过湿滑腥腻的尸坑,如同临界地狱的体验。

列兵威利赫罗德从一开始身披上尉军服得到了尊重和被需要的感觉,他就欣然接受这个新身份,并且愈演愈烈,无法自拔,最后也是骑虎难下。

德国战败前夕的背景是人心惶惶,民众和散兵游勇都惶恐不安,也就是因为这样,这个心机颇深的boy才能以元首名义欺瞒周遭的人,以“抵制日益膨胀的失败主义,继续为德国战斗下去”的决心去为自己脱罪。

是的,人性最禁不起考验,最终会被日益膨胀的欲望吞噬。

威利赫罗德如是,拥有权力,得到尊重,就会肆无忌惮地想要更多不想失去拥有的一切一切,拼命去维护,不管是滥杀无辜还是泯灭良心。

而那群跟随他列编作恶的逃兵们,也因为有了“存在感”去助纣为虐。

人都有从众心理。

随波逐流让自己看起来“没毛病”,但实则多么讽刺。

即便是错误的导向,但看到大家都去做,你不想成为异类就积极参与其中。

希特勒的狂妄和激进,让纳粹的铁蹄席卷整个欧洲,而一个小列兵如法炮制的拙劣演技,也掀起战前德国内部的一阵腥风血雨。

看过电影《浪潮》,5天时间,一场实验,没有原则的集体主义、泯灭个性、消除差异、排除异己…法西斯主义从酝酿到成熟到失控,也是不寒而栗。

电影最后结局字幕的彩蛋绝对让人有汗毛直立的恐惧感,戏谑也罢,但确实警醒。

你看,这一群穿着纳粹军服的乌合之众来到当下的柏林街头,无差别的打劫、侵犯个人权利,而这街头的现代人面对这样的阵势,几乎通通就范,任人鱼肉。

真是太可怕了!

如若纳粹卷土重来,这世界又会陷入人间炼狱。

想来,德国人对战争的反思态度,真是令人钦佩。

以史为鉴,警醒。

永远要提防历史重演。

 2 ) 绝妙的寓言

人性之恶在白骨皑皑的森林深处,如魔鬼在耳边呼吸。

太精彩了,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冒牌货,但是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屈服于恐惧,狐假虎威,为虎作伥。

直到自己也被恶魔吞噬。

而人们总是将一切归罪于希特勒。

绝妙的寓言。

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细节填充恰到好处,功底深厚。

ps.看完不由得感叹,还有这么多的好电影没有看,要加把劲啦。

 3 ) 恐怖而罪恶,看得胃疼

‖ 罪恶的袈裟 ‖ 不推荐观赏,看了胃疼。

人性之恶在权利下如脱缰野马为所欲为,穿上皇帝的新衣,“被相信”为他们需要你担任的角色,夺走了125条生命。

这是制度的黑洞,权利的膨胀。

这是一场诡异、讽刺的大屠杀。

军人欢唱着胜利的赞歌,个体的善良和怜悯终将被同化。

1`30分,当所有人按下了扳机,变成了魔鬼,才明白黑白影像不仅为了复古而是地狱仅离你咫尺。

挂满勋章的军服,是恶魔钦点的刽子手,脚踏白骨,被褒奖伟大的忠诚。

这是一场还在发生的权游。

战争,残酷无情,泯灭人性,比屠夫更恐怖,因为屠夫是人。

 4 ) 黑白片儿更加血淋淋

写在20201015的短评:“真实事件改编, 仅凭这点就已经倒吸一口凉气了.残酷, 暴烈, 不寒而栗. 本以为结束时彻底被字幕的彩蛋震惊了, 太太太牛逼的警醒!作为德国常住人口,这十五年的真切感受:德意志确实是个懂得反思的民族. 好片子, 想起[浪潮], 想起很多!但是看完后的抑郁和被掏空感,需要一点时间去舒缓.”

不可否认纳粹制服有史以来最帅军装...

 5 ) 除了那身制服,还有一个特别关键的人物——容克促进了赫罗德的改变

衣服是赫罗德自己认为的身份,而容克在营地里给了这个身份进一步的认可,定义和期待,有了这两个赫罗德才最终“知行合一”容克说他对人过目不忘,从他在车上对赫罗德的态度看他应该是识破了赫罗德的,他们在哪见过呢?

就是电影一开始,追杀赫罗德的就是这个容克上尉了。

容克是个真正的纳粹,对于逃兵是非常残忍的,影片一开始他就在追杀赫罗德,第二次相遇正好干掉两个逃兵,说要一起带着上路。

车上应该是想起来了,但是没有行动,应该是没有想好怎么对付眼前的这个人。

但是到了第二集中营他已经有主意了,按他的行为和逻辑,应该是他想要快速处决掉关在集中营里的德国逃兵和犯人,但是司法部门又迟迟不允许,所以他需要一个有更高身份或者权力的军人帮他完成这些事情,所以他不动声色地配合赫兰德演戏,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图输出给赫兰德,让他成为了刽子手手替。

最后当赫兰德被捕受到司法审判的时候容克又来了,虽然他声称自己一直把赫罗德当成长官,但是从他的态度分明就是还没有利用完眼前这个冒牌货,希望他继续会纳粹效力,虽然德国战败了,但是东山再起还需要这样的人才。

所以赫罗德变成恶魔,其实离不开背后的大BOSS暗中引导,制服只是服装道具,容克给了他一个剧本。

 6 ) 哪怕是假的、邪恶的,人们也需要权威

好多网友都在从战争和人性角度去反思这部剧,因为故事确实以战争为背景。

但这个框架似乎并不能充分解释菜单中那细思极恐的一幕——主角团“穿越时空”来到现代德国的街头大肆搜查骚扰,却没有遇到真正的反抗。

我觉得,可能有一个更一般的解释框架——秩序与权威。

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秩序和规则,哪怕是坏的规则,也好过没有规则。

规则需要权力来维持,而权力有效运行则需要权威。

当二战末期的德国处于秩序半崩溃中时,人们渴望权威来填补体制的真空、激活权力的运行,哪怕这个权威的内核空虚无比、徒有形式,那些渴望权威的人也愿意配合并抬起这面虚幻的大旗。

吊诡的是,权威的实质不过是受众的信赖罢了,当配合假装的人多起来了,这个曾经徒有虚名的权威便成功地自我赋权了,真正掌握了对群众的支配。

至此,一个支配群众的权威被群众自己塑造出来并统治自己。

有了权威,秩序和规则就建立起来了,人们就自然地想去服从规则来免予规则的恐惧,即使这种服从被伪装成是基于信赖、谋利、从众或者所谓文明、道德、法律等宏大概念。

 7 ) 不要考验人性

德国人对二战的反思态度一向严肃而深入,所以这部电影不出意料的质量很高。

这是一部单主角电影,整部电影缺乏女性色彩的调和,色调强硬,线条也更显冷峻。

看完整部影片后对于男主人公的通识应该是疯狂,然而他并非从一开始就病态,临近电影结束时,他也还知道远离现场。

因为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所以这个细节让真实的恶无限放大了——任何一个人放进电影里都有一定的几率和主人公做出相类似的勾当——可以复制的罪恶显然更让人不寒而栗。

电影开始后,作为逃兵的主人公莫名其妙得到了一套上尉军官的军服,这一段有小孩戴大人帽子的滑稽感,主人公大约自己也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像一个话剧演员一般喋喋不休。

第一个逃兵出现的恰到好处,也因此有着很强烈的象征意味,是主人公换装后对世界混沌不安的试探:进入饭店的时候,主人公在桌边,而那个逃兵在门口处关心着退路。

之后的厨房很微妙,逃兵对食物的渴望让店主人有了某种猜测,而主人公的小聪明让他暂时性摆脱了危机,他以一种近乎完美的社交进食方式作出了肢体上的答复,可是他真实的内心世界在另一张餐桌上,吃得头都来不及抬。

半夜枪毙店主人抓获的逃兵来得突然却合理,而这也是主人公善念的火花摇曳到尽头的谶言,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处决了那个逃兵,满足了店主人的要求,强忍恐惧回到房间暗自吞噬杀人之后的战栗,是那个代表着他善念的逃兵拿来了烛台为他照明。

可是主人公的目光却终究落在那套军服上,他开始意识到生死予夺权力的快感,于是无可遏制的滑向恶的深渊。

这个道别,出人意料的沉重,导演大约也在事件的走向上感到愤怒或压抑,所以片名选择在这处出现,背景乐沉闷却刺耳,仿佛布满铁锈的大幕缓缓开启。

其实这个时候,主人公会与恶魔握手已经在意料之中,于是第二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逃兵——代表着主人公的恶念——很快出现在视线之内,可导演却给了人性一个机会:当镜头反复切换到床头不瞑目的农夫时,主人公紧闭的嘴唇试图投射出他与善良决裂时的挣扎,可是他最终满足于那个叫做权力的东西,他用一条薄毯盖上了农夫的身体,也给自己的棺椁敲下了第一根钉子。

人性的恶一旦敞开了闸门,就很难关闭,这在男主人公身上真是最好的诠释——至少我很难分清楚在路上遇到宪兵队长的时候,他的那个语带威胁的谈话有几分色厉内荏——至少不会比遭遇曾经追捕他的那位叫库克的上尉多吧。

但是毕竟还没有到他的战场,导演只是将潘多拉的盒子掀开了一个角,可阴森的寒气却足以让人手足冰凉。

说德国人爱思辨,或许有人种论的嫌疑,但仅仅就这部电影而言,导演在这方面的表现实在是太酣畅淋漓:获得审讯权力的男主人公同时带着自己的善念与恶念进入营房,面对和自己曾经做过相同选择的逃兵们,主人公留下了恶念,而将善念关在门外,这是一次自我拷问,而主人公需要的答案就是“他们已经死了”。

撒旦说这句台词会不会如此举重若轻我不清楚,但男主人公此刻却是实实在在恐怖到令人发指。

从这个角度看,诸多番茄酱剧真如笑话一般。

这句话出口时,他在人性的战场上,便已经一片瓦砾。

不剧透,就说到这里,推荐朋友们去看,无需纸巾。

 8 ) 匍匐在极权主义的名义下

二战题材海报及《冒牌上尉》的片名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黑色幽默类型的电影,但是看完全片并了解背后的故事之后,发现该片只有深不见底的黑色,一点幽默都提不起来。

实际上,《冒牌上尉》的故事甚至让人有些不安。

这是一部荒诞、黑色的反战电影,影片以行将陷落的纳粹德国为背景,讨论人格在极端环境中重塑、人性在极权主义中的异化,反思深度甚至可与《浪潮》相对标。

二战最后的两周里,集权主义的纳粹德国行将崩坏,前线不断溃败,而后方也陷入了一片混乱,大量的逃兵不仅将失败主义的情绪带到后方,也导致了德国后方社会治安的崩坏。

这是故事发生的特殊时代背景,一个处于极端时期的极权国家。

丧失方向与希望的国家机器与普通百姓,陷入了一种手足无措的失败主义情绪之中。

乱世造英雄,也造恶魔,一个拥有表演天赋的19岁逃兵捡到一身崭新的上尉制服,凭借出色的表演能力,冒牌上尉狐假虎威将溃散的其他逃兵聚集起来组成所谓的“特别任务小组”,一路在即将陷落的纳粹后方为所欲为,并以元首为榜子控制起生杀大权。

荒诞、黑色的故事就此开始。

战争末期,丧失方向与希望的国家机器手足无措,但是在极权主义体制之下,一个原始的驱动力便能将即将覆灭的机器驱动,这个原始驱动力便是绝对的威权。

在纳粹德国,绝对的权威便是希特勒和极权体系本身,所以在极端的时代中,一身代表着权力的皮囊,一个绝对奉行极权主义的行为,便能够轻易树立起一面象征着恶魔名义的大旗。

而出于惯性和奴性,那些极权制度下的普通人,不假思索的就匍匐在恶魔的脚下,人所处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由于制度化的去人性,极权主义统治之下的那些普通人,人性成了虚无性的存在,那些普通人、附庸者对于极权者而言只是工具,人的一面被制度化得抹杀掉。

极权主义诱发、利用加强人性中的阴暗与残酷,而人性之黑暗又在极端的统治秩序中极度放大。

影片中的年轻逃兵深谙官场之道,仅仅通过一身象征着威权的纳粹制服,以及自己出色的表演天赋,便轻而易举获得了极权组织的操控权。

“神”(希特勒)的缺位,让人的主体性幻象在极权主义身上体现出一种极度的膨胀。

这个年轻逃兵本可以选择善,但是他并没有逃脱极权主义的浸染。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在二战末期极端的环境之下,极权主义组织已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组织者本身其实也被极权主义所绑架。

在极权主义之恶泛滥的社会环境之下,制度化去人性,把人放置在要么被人害和害人的选择中,但是谁又会自己选择被害呢?

耳濡目染的年轻逃兵选择了堕落,在制度中去掉自己的人性,完美、顺畅的融入了这个恶魔般的体系之中,而他的人格也在极权主义虚拟的象征物(纳粹制服)中被重塑。

冒牌上尉选择了堕落,但更讽刺的是一大群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普通人,人类本身有服从和崇拜威权的本能,而电影中的士兵则服从更加彻底,他们竟然服从的只是威权象征性的附产品:纳粹制服,并为此轻易放弃了自己“人”的属性。

这些人本有机会推翻虚假的威权:影片中通过军服裤管过长发现冒牌端倪的那几个普通士兵,在经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屠杀行径之后,竟然选择了沉默。

那些洞悉人性黑暗时保持沉默的人,最终也被这黑暗沉默的吞噬,成为极权主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影片最恐怖的一章。

正如《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所述:“极权主义的真正恐怖在于它统治一群完全沉默的居民。

”这便是平庸之恶。

讨论极权主义极难离开人性,从人性的本质出发,很容易便可以发现极权主义实际上是人性本质的一部分。

极权主义本质是异化的理想主义,是人性的一部分,当极权主义掌握国家机器后,通过控制民众的意识形态,以国家意志的形式来打造极权者想象中的“理想社会”。

但是这极致的“理想社会”是牺牲个人意志为代价的,为了达到理想的目标,极权者可以牺牲一切。

在这样庞大的组织之中,人性被彻底的抹灭,人成为了工具,极权之恶、平庸之恶在沦丧的人性废墟中被无限放大。

黑白色调带来的凝重以及镜头语言所营造的沉静感,让观者也变成了沉默的另外一部分。

结尾的狂欢、审判以及枯骨上的漫步,让故事被拽入了更深的黑色之中,而《冒牌上尉》的荒诞,让这种黑色变得魔幻而不真实,然而这竟然改编自真实史实,这虚实之间落差只能用惊悚来形容。

极权体制之下,人性的改变、人格的重塑远比戏剧故事更加荒诞与黑暗,不得不说这令人感到非常不安,因为这一切,离我们实在算不上遥远。

 9 ) 大敌当前走为上!

整个二战时期,德军叛逃的军官和士兵有35-40万人,其中被判死刑的大概17万左右。

这些人很多被重新编队,起个千夫所指的番号叫某某感化营,被派往前线当炮灰,还有一些被集结到某些营地,接受劳改,帮德军搞建设。

当然,他们是得不到正常人的待遇的,很多人的死状不比犹太人好多少,比如本片中的死法,就可以用惨无人道来形容了。

德军的叛变人数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逐年递增,1941年,这个人数只有9778人,1942年就到了16550人,1943年66861人,1944年超过20万人,截止1944年12月1日还有724名逃兵被通缉着,本片的主人公就是这724人中的一个,我相信也是混的最好的一个。

这个片子真是演尽了一个人从可怜到可恨再到可怕的微妙变化,看后完全信服,并且我是看完之后才说他可恨,看的过程中完全是可敬可佩。

他年纪轻轻,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强作镇定,随机应变,因为作为一个逃兵,他很清楚他只要说错一句话就会被逮捕送往军事法庭,甚至有可能被就地枪决。

看这个片子的过程,是我检查心脏的最好机会,因为那些突发情况让我把心提到嗓子眼。

在高度紧张中,我对这个角色的判断也慢慢模糊了,不再是非正即邪,黑白分明(好巧不巧,这是部黑白片)。

在那样一个高压恐怖的大环境下,我更愿意将这个角色简单的理解为——他只是为了『好好』活着。

如果我上战场估计我也是个怂蛋,但我做不到主角这样子,别说活得好,估计活下去都困难。

所以贸易战就贸易战吧,别打热战争就行。

除了上述看点,本片其他角色的塑造也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几乎每个人物都有他的性格,只要他出现在镜头中,不管是几秒还是几分钟,我都能想象出他离开画面以后(比如饭店里的戏结束)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

简单说便是此片的表现力相当优秀,角色众多,但个性鲜明,过目不忘。

他们的转变,他们的性格张力,更让影片处处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值得提醒的是,本片的看点主要集中在人物身上,虽然讲的是战争,但并没有太多交火场面。

如果你想看长枪短炮炮火连天那种,又或者英雄战士神勇作战那种,这片不适合你。

值此共和国第18届高速公路车展暨朋友圈摄影比赛到来之际,看这么一部扎实的战争题材影片,无疑是不太好的选择。

不过如果你实在想看,可以问我要资源。

祝节快。

88

 10 ) 冒牌上尉照见的人性之恶

骗子能够得手,除了精湛的演技、超强的心理素质、随机应变的能力,最关键的是他的行为契合了对方内心的欲望,可以说是双向奔赴,他告诉他能帮他,他相信他能帮他。

所以社会新闻里,经常有骗子冒用领导身份、军人身份、大佬身份骗人得逞。

逃兵们需要一个领头人以获得合法身份,摆脱宪兵队的追捕,他们虽看破但不说破。

农民期待获得被抢财物的补偿,虽有疑虑,但有希望总比没有强,他们试探后选择了相信,让骗子尝到了甜头。

宪兵队上尉本该履行自己的职责,却惧于元首的威名,放弃了核验揭露骗子的机会。

而劳动营的人则是为了名正言顺甩脱逃兵这个大包袱,正好有人自愿当刽子手,自然乐见其成,根本不辨真假。

劳动营的惨案赤裸裸地展现出人性之恶,逃兵曾是他们的战友,一起并肩战斗,也跟他们一样为了活下来逃跑,只是不幸被抓,可这些恶魔为了自己能活命,毫无顾忌的对昔日袍泽进行虐杀,完全的丛林法则,一派动物世界的景象。

片中的插曲配得有意思,冒牌上尉偷得军服后哼起的小曲,无比欢欣雀跃。

劳动营虐杀逃兵后唱起的歌曲兄弟连,真他妈够讽刺;寻欢作乐中的歌曲,配合各人的嘴脸,展现出这群恶魔的放荡无耻。

片尾的彩蛋更是体现了创作者的心机,现代社会的你我突然碰到执法人员的凌辱,会是怎么样的反应?

看路人的反应,大都是服从,很真实也极可怕,细思极恐。

战争虽已远去,但人性之恶却值得万分万分警惕。

《冒牌上尉》短评

两点二五星

9分钟前
  • ...
  • 较差

2018.10.27 23:32

10分钟前
  • 蓓影
  • 还行

看完《冒牌上尉》这出戏有必要接着《好莱坞结局》说两句。充当、扮演或假装拆除了人们于交流中的障碍,与此同时也构建了统一的语境。正如那件符号化的军装,它首先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空间其次才是一个具体身份。神在这部寓言作品里完全缺位,它被绣进等级不同的制服。纳粹主义之所以容易死灰复燃正是因为现代化带来的合理化,这些妇孺皆知的符号制造了一件件行走的语境,从没有哪个时代像如今我们身处的世界那样愈加远离却又如此贴近邪恶。可惜简洁而冷峻的黑白并没有让电影得到净化,罪与罚它都推卸给了无辜的人。

13分钟前
  • Muto
  • 推荐

挂满勋章的军服,是恶魔钦点的特殊身份,就算脚下踏着白骨,也会有人褒奖你的忠诚。令人胆寒的口号,是时代赋予的无罪证明,只要战争尚未结束,走到哪里都会得到簇拥。他能慢条斯理吃烤肉,也能明目张胆动私刑,他是残忍无情的战争屠夫,也是毫无正义的临时法庭。可讽刺又恐怖的事实是:他只是个逃兵。

17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力荐

假冒军官的故事,也没多少招摇撞骗。主要是心理扭曲了一点,打着旗号杀降杀逃,后来还觉得闷。刚开始闯营要被一个追逐过他的军官戳破一幕倒是挺紧张的。

22分钟前
  • 小重山
  • 还行

心理素质和无畏态度是得横到怎样一种程度,才能拿捏帝国末世的颓丧情绪,继而在那么点年纪就只手遮天、杀戮享乐。通过Cosplay来假戏真做从而反思平庸之恶的电影有不少了,这部对天然恶性的揭示倒有点靠索多玛120天,竭力呈现一种无法遏止的末世狂欢。对冒牌上尉身份怀疑甚至确信的人不再少数,但带着强烈投降情绪的自保选择,让大家一道完成了这场屠杀游戏。

23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二战猎奇故事类。没有一丝美好(包括演员颜值)的电影本来可看性就不高。这个人的恶是他本身的恶不是战争逼出来的,有点没力量。

24分钟前
  • babyblue
  • 还行

权利应该被用来限制权力……孟德斯鸠

28分钟前
  • FCHologic
  • 推荐

承认影片荒诞、讽刺性,可始终想不明白一个先前被军官追杀玩乐的人,披上军官的皮后会变本加厉地追杀跟先前的自己的同类。

32分钟前
  • 钝刀
  • 还行

只要你的身份足够高,就没有人来怀疑你。

37分钟前
  • 你一定撩不动我
  • 还行

好看嘛?个人无感。全程黑白,压抑,看着难受。

38分钟前
  • 枫影
  • 很差

......感觉心里被一万头草泥马横空踏过。你说人性这东西复杂吧,它有时候也会蠢的如此让人哭笑不得。

39分钟前
  • 国产凌凌期
  • 力荐

黑白调的手法让这个帝国显得格外的冷峻与残忍。一个逃兵却摇身一变成了无恶不作的恶魔,耀武扬威肆无忌惮,打着希特勒的幌子便能漠视一切,狐假虎威着却得到了所有的簇拥与褒奖,人们不再质疑不再反抗,心甘情愿的为恶魔献上自己的灵魂,在这几近疯狂的屠杀洗礼中,谁都无法独善其身,要么与恶同舞共同作恶,要么成为待宰的羔羊身首异处,一切都那么的荒谬却那么的真实,堕入巨大的深渊便无法再回头,人性是禁不住考验与打磨的,每个人都是欲望驱使放纵的怪物,是讽刺又是过去真实发生的事实,除了深深的震撼与警醒外,更多的是后脊发凉的恐惧,我想所有的罪恶都会化为尖刀刺向柔软的心脏,而他们只会欣然雀跃着,接受死亡这最后的勋章……

43分钟前
  • 芝士汉堡.
  • 推荐

😅😅😅😅战争电影,我现在看出来了,不管怎么拍都是从填线宝宝,前线士兵、低级军官等等,换汤不换药,最后来一句献给xxxx年阵亡的所有xx战役/战争就行了;我认为战争片其实是战史,所以不如去看专业历史书籍,更有营养

45分钟前
  • 最原終一
  • 很差

9.0/10 分。2023.12.04,初看,德版蓝光。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好多评论都写得太好了,自己想说的都被说了。。。最后的彩蛋是如何拍的?真的上街直接拍?被抢的是演员还是真正的民众?又看到了瓦尔德马·科布斯,我对他在《黑皮书》里的表演记忆犹新。他这都演了多少次纳粹了,哈哈。

46分钟前
  • Lonely
  • 力荐

導演太弱

47分钟前
  • 1366
  • 很差

好无聊啊,一点都看不下去。

48分钟前
  • 听影客
  • 较差

很一般

49分钟前
  • 阳光普照
  • 还行

看不惯男主角的狐假虎威呢,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货确实有头脑和胆量,当然,还有些许运气。

51分钟前
  • Chaos
  • 较差

人性能轻易在暴力中变异,或者战争只是释放内心凶邪的借口。拍得很漂亮,保持距离,呈现方式却又完全同步主人公扭曲的心境,类似手法在14年的Nightcrawler里能激发有建设性的不安,但用在纳粹身上,估计有人受不了。同时有好莱坞油滑的痕迹,还带点东欧的野(果然波兰电影协会有贡献),一个很妖的导演。

55分钟前
  • Nightwing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