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保佑美国

God Bless America,临死玩转美利坚(港),天佑美利坚

主演:乔尔·默里,塔拉·林内·巴尔,梅琳达·佩吉·汉密尔顿,麦肯泽·布鲁克·史密斯,里奇·麦克唐纳,麦蒂·哈森,拉里·米勒,朵瑞·巴顿,特拉维斯·韦斯特,阿里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上帝保佑美国》剧照

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2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3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4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5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6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3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4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5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6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7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8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19上帝保佑美国 剧照 NO.20

《上帝保佑美国》剧情介绍

上帝保佑美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中年男子弗兰克(乔尔·默里 Joel Murray 饰)对聒噪的世界深感麻木,他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每天浑噩度日。他对自私邻居的侵扰忍辱退让,对前妻再婚和女儿叛逆感到无奈,对不知廉耻的电视真人秀选手反感厌恶。终于被诊断出脑瘤和丢掉工作的现实把弗兰克彻底击垮。正当他想以自杀了结此生时,真人秀里贪得无厌的选秀女孩激发出了他潜藏已久的憎恨,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让正义得到伸张。 于是弗兰克出门杀死了他自认为该死的邻家女孩克洛伊,这一幕被另一个女孩洛克西(塔拉·林内·巴尔 Tara Lynne Barr 饰)目睹。洛克西同样厌恶着充斥弊病的社会,她主动参与到弗兰克的杀人计划。两人携带枪支走上大街,大张旗鼓的玩起杀人游戏,成为新闻追踪的焦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夜以继日赤松山魂笑傲神探我的鬼女孩爱情故事我的女主别太萌闹鬼季节加冕礼致命女人同盗中人听好了魁拔之大战元泱界梦想爱情公寓莽荒纪之川落雪绅士们质量保证班zero向幸福出发我是你的眼花朝秋月夜刑房林中小屋黑色河流英雄教室五个女儿泰勒·汤姆林森:我全都要4400第三季神奇侠侣黄河喜事抓住她们

《上帝保佑美国》长篇影评

 1 ) 英雄孤胆,自作多情

我几乎没写过影评,小时候那种观后感算吗?

我是指真正因为有所想而写点东西,这是第一次。

以往看完电影也好书也好,都是在脑中随意构思一番即作罢。

这次倒是不写点什么就不服,实属罕见,我的第一篇豆瓣影评会献给《天佑美利坚》,也出乎我自己的意料。

这倒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此片的出色———至少对我而言。

整部电影讲述了中年发福的主角弗兰克一生老实本分,却与妻子离婚,被女儿厌恶,遭公司恶意解雇,又不幸身患重病,某天正想自我了断却被一个电视节目打动,意图在自己死前至少除去一个恶人,结果结识了同样中二的少女,两人遂模仿起雌雄大盗开始“替天行道”,杀死那些不符合他们道德观的人。

而实际上……一开始,偏头痛和失眠病的主角躺在床上,隔壁喋喋不休毫无意义的高谈阔论伴随着婴儿的哭闹无情袭来,让苦不堪言的主角甚至恨不得杀了他们。

对此我倒是深有感触,我也有偏头痛,试想下因偏头痛发作而失眠时隔壁却传来看足球的嘶吼声和涉及种种无聊八卦的谈笑,在一阵一阵的剧烈头痛中无奈地辗转反则直到对方睡着为止或者干脆眼见着东方泛白的情形不止一次上演,是何种心情——顺带一提,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所以看到这里,第一次共鸣,我也性质盎然起来。

接下来,按先后顺序出现的几个画面和台词来做解读:1. 睡不着的弗兰克索性起来看电视,选秀节目上一个五音不全的家伙自信满满,被一个刻薄的评委嘲笑和辱骂。

一个女人往别人身上扔卫生巾而这档节目自称是新时代女性的榜样。

比张绍刚还要无耻的主持人指责一个因儿子丧命而游行的母亲,称幸亏他儿子死了所以看不到自己母亲的可耻行径。

没个电台都充斥着无聊庸俗的节目,让人不堪入目,而这是人们引以为傲的美国文化窗口。

罗素早就表示过人也应当有远离垃圾信息的自由,看看当下吧,你的手机,微博,社交网络,电视节目,到处都充斥着无聊至极的段子和节目而人们却乐此不疲。

人们曾经关心政治,理想和高尚,而现在却乐忠于选秀节目的冠军和某个明星的绯闻。

我一直很反感以那些无意义的新闻作为谈资,因为当劲头过去以后你会发现韩寒有没有代笔,MJ有没有猥亵男童,王X军进大使馆谈了些啥,微博名人掐架孰是孰非都跟我的生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一些庸俗之人显然以此为精神食粮,甚至以此表达自己的无所不知。

为什么80年代的人们激情澎湃而现在的青少年只有爆米花文化呢?

所谓的民主是一个大问题。

因为在民主时代人们摒弃了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于是庸俗的大众统治成为有识之士势必要摆脱的第一道枷锁。

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文化毒药会麻痹大多数人,并使他们以此结成联盟,抱团取暖。

2. 弗兰克早起出门,发现乱停车的邻居挡了他的道,结果一番交涉,自己倒成了理亏的人,邻居的车后贴着铭记911的字样,大叔暗自吐槽一句“你他妈还是先记住怎么停车吧”。

很好,又一个问题,一屋不扫就想扫天下,大有人在。

待人接物和礼仪教养一塌糊涂,嘴里倒是喜欢嚷嚷祖国和节操。

越是喜欢把忠于信仰和光明磊落挂在嘴边上的人往往越是卑鄙下流。

3. 匆忙去上班的弗兰克发现他的同事们对昨晚的节目津津乐道,同样的段子被说了一遍又一遍,他们的嘈杂令其难以忍受,然后砰砰砰几声枪响,几个同事应声倒地。

镜头随即一转,弗兰克只是啪嗒啪嗒按着订书机模拟开枪而已。

你敢说你没幻想过掏出一把枪来崩掉眼前令人讨厌的家伙吗?

或者看到密集的人流幻想下用AK47扫一扫?

之后一个自认为是正常人的小哥对主角大肆说教,指责他是个自大,刻薄,无聊的人。

弗兰克的一番说教正合我意,大意如下:无良的媒体在迎合大众低俗的趣味,为什么我非去跟你们一样喜欢他们不可?

上一次人们面对面坐下来坦诚地交流情感是什么时候?

大家都不愿做文明人的时候要个文明社会有什么用呢?

然后话说到一半他被解雇了,自己还查出患绝症了。

至此,有关主角的种种基本交代完毕。

4. 大叔万念俱灰想一死了之,突然发现电视上的真人秀节目里一个公主病病入膏肓飞扬跋扈的富家女在可耻地秀下限。

我想看过影片的人就会知道此女是多么的该死了,完全找不出其存货的价值。

于是,弗兰克起了一个念头,至少杀了这个贱人再去死吧。

于是伴随着电视节目里贱女人的哭闹,音乐响起,《beat the devil's tattoo》,主角缓缓放下塞进嘴里的手枪,缓缓地出门,缓缓地人掉手中的啤酒瓶,缓缓地坐进邻居那辆老是挡着他的跑车,绝尘而去。

你看到的是一个不被现实主义的社会认可的中年男子对剩余人生的孤注一掷。

这一段因为太帅,我反复看了有10多遍。

不得不提音乐太出彩了,此曲本就好听,配合在这里就像芥末之于三文鱼。

5. 杀贱女人的时候有个插曲,主角本来想学好莱坞大片,把女人绑在车里然后在油箱外做引子引爆,这时候背景乐响起,大叔点上一支烟淡定地离开即将爆炸的车子哇靠多么拉风,事实是引子被风吹掉了,路人走过来了,于是音乐也戛然而止了,只好狼狈不堪地走回去开了一枪了事。

这个黑色幽默我很喜欢。

之后弗兰克结识了对现实不满的少女洛克希,少女拿了投名状,雌雄双煞的组合算是成立了。

6. 在电影院杀人,吵闹的人用爆米花砸我们的主角,免不了大开杀戒,最后放走了一个女孩“谢谢你在电影院没有吵闹,谢谢你把手机关机了”,“(颤抖)我应该做的。

”泪流满面是么,一向行善积德的话,也许不会给你来带跑车,美女和钞票,不过有可能会回馈你一条命。

7 “现在的年轻人除非用手机什么的记录下来,否则就没有享受的感觉,我们那时候什么也没有,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享受一些事情。

”很好,弗兰克得分,BINGO,正中要害!

厌烦那些连吃个苹果,喝了杯奶茶都要一一拍照上传社交网络绝不遗漏任何细节的傻逼了吗?

世界上不是就你一个人有情侣,不是就你一个人在服装店里试衣服,不是就你一个人吃过西餐,如果你想显摆自己其实长得挺好看的就不要在那张用拙劣的PS技术修饰过的照片下添上一句“哎呀我又丑了”或者“我好想又胖了”!

讨厌这种人吗?

很好!

你不是一个人!

8 “迪亚波罗科蒂就是一个下贱的脱衣舞女,她以为自己的《朱诺》拍的有多好,她实际上是在引诱少女们未婚先孕,而且她把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少女拍得个个像娼妇而自己却自我感觉良好!

”NICE SHOOT,一针见血!

洛克希得分!

用卫道士来标杆自己的艺人知识分子们可以醒悟了好吗!

我为什么顶吴法天?

因为我不管吴是不是五毛,仅仅因为意见相左就拳脚相加,充分暴露了这些个伪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让他们掌权的后果必然是文革再临,什么艾未未,什么五岳散人,只不过是会读报写字的流氓罢了。

还有那些电视节目可以不要再拍有关援助贫困家庭的新闻了吗?

如果你真心想帮助别人何必煞费苦心大张旗鼓,有没有注意过一个肥肠满脑的慈善哥面对镜头笑呵呵的时候那个受到资助的孩子把他的脸深深埋进了双肩!!

不幸并不可耻,但这不代表为了展现你的光辉形象可以把一个不幸者的伤疤揭开来暴露无疑。

好了,我就写到这里,至于之后发生事情和结局我就不剧透了。

有些博爱的好青年们认为片中的杀人理由幼稚可笑到极点,完全没有深度可言,倘若你认为影片传达的看似是“看谁不顺眼杀谁”的话我只能说你的理解似乎太浅,不置可否,仅凭在电影院里吵闹杀死一个小年轻是不符合任何伦理道义的,导演也不会蠢到让表现力仅此而已的程度。

倘有人观看此片后神经错乱仿效起来,那此人真是没救了。

早年《出租车司机》的一个狂热观众因疯狂迷恋朱迪福斯特而学片中剧情去刺杀总统,一时成为谈资,也不丝毫妨碍到人们对该片的好评和喜爱。

在本片里,杀人不过是一种宣泄愤懑的极端表现手法而已,这种手法自然会引起部分观众的不适,却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式,因为太直接,太彻底,太干脆了。

我这样理解:这个杀,只是想让你在现实中去说。

前段时间看龙应台的《野火集》,一些言论我持保留意见,还有一些见解则深得我心,尤其是对于她所谓的“小市民”群体的不可说的批判。

与该片在某种意义上不谋而合。

为什么我们要去扮好人(注意是扮)而不是真正做一个好人?

为什么看到别人被伤害和恶意侮辱的时候选择冷眼旁观,为什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无情侵害的时候也甘愿默不作声?

因为内心里有个可怕的名为不可说的怪物,说不得,要被报复,或者说了也没用啊,对方有钱,有势力,或者反正整个社会上都习惯这样了,无伤大雅,没人会真当回事的,去较真的才是傻啊或者算了算了,其实也是小事,别伤了和气诸如此类,凡此种种。

这种不可说不仅表现在生活琐碎和为人处世里,还表现在政治中,在我国直接表现为文革后遗症,我想当你在你爷爷奶奶面前谈论政府政策的不是时必然会被老人们严厉制止。

实际上我打心底里认为我国现行的制度是相当适当的,反倒是那些嚷嚷西化和民主的无耻公知们整天靠造谣中伤政府来混淆视听(注意下这下名字后加了V的洒逼们的微博,想想看你每天能听到多少从他们屁眼里喷出来的言论,思考下这下所谓的“真理”对你的生活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代表人物艾畏威,五月三人等),尽管如此,在公共场合也很少能对政治高谈阔论,他就像是女王走光的内裤,客观存在,万分醒目,却成为公众默认的禁区,无法触碰。

举个直观的例子,美国影视作品里总统,警察和政府部门是常客,而在我国你不太可能看到电视里出现一个虚构的国家主席的形象,用政府部门开涮也是绝不允许的。

尽管制度是一切问题根源,不过本片反思的还是制度中的人,所以不管制度好不好,操蛋的人就会创造操蛋的世界——没有文明人又怎么实行文明的制度呢?

我们都清楚社会有问题,制度有不足,但是看看那些没有脑子的公知们,他们指责政府,逞完口舌之快连个屁也没了。

他们没有一套看得见的合理有效的方案和建议来,他们想的只有破,没有立。

这就是跟利比亚反对党学,本来有套房子,哪怕漏水,也好歹挡风,你冲过来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说怎么能住这样的破房子呢!

于是二话不说把房子拆了,拆了却不给别人造一个好的,拍拍屁股走了,说你们等人造一个就好了。

本来我有个馒头,馊了,可我要饿死了,你冲过来啪一下给我扔垃圾桶了,说吃馊馒头对身体不好,却不给我买个肉包子,你说我要不要操你妈?

所以面对操蛋世界你有两个选择,平静接受,终此一生,或者站出来做点什么。

后者又有两种选择,叫做“谈谈这个世界”和“操操这个世界”。

当有人在半夜里疯狂自High扰乱他人作息的时候,当一个无耻之徒被皇冠加冕的时候,当有人企图用金钱换取你的尊严和生活的时候,当有人在你家窗户下边小便,当有人用恶意的玩笑取消你的时候,当有人乐忠于垃圾文化并以此为荣吵吵嚷嚷的时候,当一切逾越道德让你不能容忍的事物真真切切发生在你眼前的时候,尽管走上去大声说“操你妈的”,若尚顾忌良好形象,也可先彬彬有礼地来上一句“不好意思,您能不要这样吗?

”——————怎样都好,反正你不能像本就命不久矣的大叔那样看开一切洒脱不已,抱着“自己死前傻逼杀一个少一个”的心态来砰砰砰,也至少给这个操蛋世界里的操蛋家伙提个醒啊。

《上帝保佑美国》,从头到尾都在重申反对摒弃道德的马基雅费利主义,反对趋炎附势的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我想这才是导演所要表达的其中之一。

叫做拒绝庸俗文化,拒绝无耻之徒,拒绝麻木不仁。

 2 ) god bless beings

对道德审判的批评者的武器是更彻底的道德审判。

?对这部电影《上帝保佑美国》(别名《双枪,小萝莉》)的影评可以归结到一对问答里:Why have civilization if we're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being civilized?We build our civilization in order to endure the un-civilized rather than destroy them.God bless the civilized, the uncivilized, and all the beings.请你再给上帝保佑美国一个总的评价(从差到好),我不赞同其价值观,所以给个中。

 3 ) Beat The Devil's Tattoo 这歌词已经在电影开始时揭示了一切

beat the devil's tattoo(击鼓召唤恶魔)You have forsaken All the love you've taken往日的爱,不复存在Sleepin' on a razor,There's nowhere left to fall坐立不安,走投无路Your body's aching那份身体的刺痛Every bone is breakin那粉身碎骨的痛Nothin' seems to shake it无力摆脱,纠缠一生It just keeps holdin' on咬牙坚持,忍痛前行Your soul is able你孤独的忍受Death is all you cradle只有死亡是你的归宿Sleepin' on the nails坐立不安There's nowhere left to fall走投无路You have admired你的肩上Every man desires承载所有男人的梦想Everyone is king王者无敌When there's no one left to pawn失败已成为了历史There is no peace here没有和平I thread the needle through我手持一把长剑You beat the devil's tattoo你击鼓召唤恶魔歌词和故事一样的一个人觉醒了,却迟迟不肯出动。

他坐立不安难以忍耐,日夜被自己的所思所想折磨着。

周围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他,而每个人最后的归属都是死亡。

即便他的灵魂是那样强大,但廉价的现实撕扯着他的灵魂。

他迷茫是否就这样让自己心底压抑的混沌暴走,他迷茫是否应该以“清醒”之名发泄对世界的愤怒,但是在最后他坚强的灵魂让他打败了心中的邪念。

歌曲最后反复的“我穿针引线,你打败了恶魔纹身”,就是指这首歌中的“你”最后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你”并没有让恶魔暴走纵横,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把这恶魔纹身打败了。

和电影是非常相配的一首歌曲,其实也已经暗示了最后的结局。

——“只有死亡才是你的归宿”。

 4 ) 天佑美利坚影评

首先,用不易燃的惰性知识填满人的胃,如:佛教在公元552年传入日本的,这种点根本就无法和其他点融合出新的生成物。

明明认知水平一直在原地打转,但是因为不断地有新动态被刷出来,人就会感觉自己在思考,某种跑步机上"似动"的长期错觉。

如果把磁铁的碎屑撒进一堆导线里,整个电路运转倒是还能运转,但是会以一种紊乱的方式运转,头脑中此类细微的碎片嵌的太多就会积重难返,形成对系统化认知本能地厌恶;后现代或多或少都呈现出一种支离破碎的精神官能征状,用拉康圈的梗就是"晚期资本主义人人有病",你在康德罗素身上绝对找不到这种乱七八糟的气息。

然后告诉大家外面在打仗,让大家在流水线上生产炮弹,费时费力在生活里没用的这种都行,把炮弹制成品收上来秘密回炉重熔,再把铁料发回工厂让他们继续生产炮弹,他们就会感觉自己可努力了,就会觉着生活很充实,实际上一直在重复从未有差异。

以斯德哥尔摩情结作为基本原理,可以应用在多种多样的方面上(军训/ PUA/审问战俘);同样,以这个"炮弹原理"作为基本原理,你也可以开发出各种其他模式(合唱比赛/迎接检查/填写表格等),让人的自我意识长期卡顿在沉沦状态。

最后用灰色的幕布和窗帘,把一切闪耀彩虹光芒的东西给遮蔽起来,这些东西从来没有火热过,但也从来不会过时;同时持续干扰人用来欣赏艺术和自学知识的闲暇,把人成整块的时间给分割掉,让气脉凝聚不到一处,让人忘记本来对生命来说最重要的价值。

大功告成,一帮无聊透顶的人就诞生了。

不管是学校里的民法/西班牙语,还是生活中的包饺子/上自行车链,我实在不相信这些技能是靠刷刷刷能掌握的,甚至导致一种更糟的情况,空懂一堆术语去和专业人士抬杠;可能给人一种小题大做的感觉,不就是放松一下吗你想太多了。

如果是放空头脑的话,我选:发会呆/打个盹/去买个东西/看窗外景色。

如果你想拖垮自己的敌人,就给他提供一堆眼花缭乱的信息吧。

 5 ) 有思想的人,就是潜在的右派!

大叔+罗莉,文化斗争的极端表现,总结式的演讲和悲情的落幕。

就算片子拍得有点散,但也道出了人民的心声!

 6 ) 多重标准的道德洁癖者如何成为一个正义的屠杀犯

两星给小萝莉 我喜欢这种怪异的小妞又是人到中年,又是家庭不睦仿佛有种《美国丽人》的气氛可显然男主人公没有继续妥协 而是揭竿而起了团结了一个小萝莉展开正义的屠杀看起来是个大快人心的事情可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解气之处由于神经衰弱失眠总受到邻居打扰,于是就偷了他们的车来作为行凶杀人的作案工具看到不孝拜金女对父母大呼小叫而果断全灭 对自己妻女及连襟却轻描淡写的让他们受苦电影院惨案后登上电视后得知萝莉并非受妓女母亲男友日夜摧残的苦命少女后断然离弃满怀正义奔赴秀场意图拯救受人嘲笑的小丑 被当事人驳斥后失望的扫射一切这样一个生活失意固执己见的道德偏执狂 多重原则的矛盾融合体最终找到了正义的铭牌来展开屠杀就像常常见到的老实人的大爆发一样 没有激烈的争论 对抗 胜负直接进入最后的报复动机不纯 原则不明 手段单一而毫无理性的道德偏执狂展开的正义战争既不能对已经异化的人类带来任何触动 也无法找到正确的道路 除了给自己带来了一丝解脱的快慰

 7 ) 理性而诗意地去自由

今天下午在图书馆看了一下午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和迪尔凯姆《自杀论》中关于自由的阐述,我试着用到这个影评,有哲学大神觉得说错了,欢迎指正。

哈耶克认为自由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多样性的避难所。

前提是,人类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人们拥有自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成为一种应然状态。

因为这样就提供了足够大基数上的多样性,在淘汰过程中保证了人类有足够强的适应性。

而迪尔凯姆进一步指出了这种社会的规范性与个体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犯罪,使得社会在个体犯罪的过程中处于可塑状态。

片中,弗兰克和罗克西应该算美国社会中的少数,他们看不惯主流的当下流行文化和社交习惯,只是由于逃离的代价过于巨大而选择容忍与沉默。

一系列契机给了二位勇气和能力,让二位成为了罪犯,在美国之星直播上给全美观众塑了塑形。

在弗兰克和罗克西纵横四海的日子里,他们对异己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甚至为了不暴露自己而滥杀无辜。

如果将这些行为称作必要的自由,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

因此容忍被提到需要重视的地位。

只有适度地容忍他人,每个人的自由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

但是容忍到什么程度呢?

电影中没说,但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法律和习惯告诉我们什么是不能做的。

做了这些就是不能容忍的了。

然而,司法资源的有限性注定了有一些越轨的行为得不到惩罚,这就与容忍自由原则相冲突了,我们就没有办法找到一种力量去保护自己适度容忍后的自由了吗?

也许是枪支。

片中,退役老兵弗兰克的枪法真的震惊到我了。

然而,枪支的泛滥不也正是美国社会头疼的问题之一吗?

以保护自由之名而起暴力之殇,岂不更加讽刺。

难道就没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吗?

可能真没有。

还是回到哈耶克和迪尔凯姆,他们两位也都没提出一个可行的保护自由的方案出来(据我狭窄的阅读范围来看)。

也许自由真的就是如此悲情的东西,我们渴望得到。

但是一旦我们成为没被驯服的少数,我们就要接受不被环境接受这样可能的结局。

就要接受要么忍耐,要么去塑造的简单选择。

弗兰克的方法显然不被导演所提倡,看看他的死法,虽然壮烈,但也可悲。

也许少数也好,找一些同样的少数聊一聊,维持一下少数的骄傲,一辈子就这样骄傲的过去,也挺好。

 8 ) 《上帝保佑美国》中的插曲

1.《Beat The Devils Tattoo》演唱者BRMC 【27分钟出现的迷幻的ROCK,好听到爆!

】2.《school's out》 演唱者 Alice cooper3.《I“m Not Like Everybody Else》演唱者Ray Davies4.《Hello Hooray》演唱者Rolf Kempf5.《Fantastic》演唱者Chartync Yi6.《Let"s Grt Away From It All》演唱者Tom Adair Matt Dennis7.《Missing Mountains》演唱者Matthew kmp8.《It"s Oh So Quiet》演唱者Hans Lang Erich Meder and Bert Rasfeld9.《Brahms Lullaby(Cradie song)》演唱者10.《Put Your Hands In My Air》演唱者Andy Paley11.《Amenican Superstarz Theme》演唱者Matt Kollar12.《Rise and shine America Theme》演唱者Matt Kollar13.《Franks Theme》演唱者Matt Kollar14.《Yikky"s Teenage Party》演唱者Matt Kollar15.《Bloody Drive-Throuht Music》演唱者Matt Kollar16.《Frank and Roxy On the Road》演唱者Matt Kollar14.《Roxy"s Thrift Store Blues》演唱者15.《AK-47 for New Yorkers》演唱者Matt Kollar片尾最经典的一曲《I Never Cry》演唱者Alice cooper

 9 ) 人们依存于法律却败给了道德绑架

看在主人公不以救世主自居多给了一星。

一个脱离群众脱离生活被妻子女儿抛弃与社会脱节的人,却在埋怨这都是世界的错。

无时无刻在幻想枪杀掉每一个所谓没有尊崇他的道德的人,给他去枪杀别人的勇气的是仅仅只是自己命不久矣,终于可以摆脱法律的限制了。

而女主人公算什么??

算是导演所谓“正义”的继承者??

拜托,初次见面,刚刚认识的杀人犯,她只是觉得很酷罢了。

所谓的追求刺激,后来发现他想死,就转变成想要利用她杀掉自己不喜欢的人。

然后不知不觉受到影响,以正义英雄自居。

如果说没有LOLI,那可能我会给三星。

真的是正义英雄吗??

上来第一件事是偷窃邻居的车,因为自己的车不酷是吧??

然后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杀掉每一个无法反抗的弱者,即使仅仅都是哗众取宠的戏子,即使他们也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

自己不想活了不能活了就不让别人活,自己还能生存的时候就装老好人,这算正义英雄??

公交车不让座就要打之,因为自己站到了道德的制高点,挨打的人不敢反抗。

碰到小偷强盗就因为害怕报复因为可能会危及自身而不敢出面制止,这就是所谓的“正义”???

上帝保佑美国,滥杀者终得制裁。

何时来保佑保佑中国呢??

其实不知道该呼唤那个神明,chairman mao?

 10 ) 上帝保佑美国,不关那些非主流和傻叉黑总统的事

“勿忘911”,“什么时候你能不忘了停好车?

”大叔才是美国精神,最后死了并不是导演否定这种精神,就像斯巴达克斯一样,斯巴达死了并不是否定追求自由,豆瓣的傻叉真够傻的。

那些傻叉在电影里好像是社会的主流,但是在电影里表现的一直都是被大叔鄙视的非主流,包括那个傻叉黑总统,特别这次在叙利亚的事表现得就跟真人秀的傻叉一样。

导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上帝保佑美国》短评

我们愤世嫉俗,却只能畏首畏尾。我们深知罪恶,却连个自述罪恶的机会也不可能获取到,而你们呢。所以美国就算你是病态毒瘤蛆虫般的美国,我也要大声说爱你。

6分钟前
  • AIRMAN
  • 还行

俩变态……

8分钟前
  • 减肥减肥减肥
  • 较差

其实这是一部从头到尾都很伤感的电影,就如男主角脸上一直挂着的卢瑟表情和各种失望一样,编剧写了一个关于这个时代的真相的剧本,然后用一种发泄的方式来讲述,满足了我这种观众的意淫之心,干净利落射杀出的每一枪我都痛快叫好,但这又能怎样

11分钟前
  • #烧光光#
  • 推荐

说实话,你们真没想过吗?

13分钟前
  • 梦工厂大爷
  • 力荐

竟然落入俗套……我只想看俩人在电影院里枪杀傻X

16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还行

无带入感的强制说教和重复灌输,过度夸张的荒诞更是毫无趣味可言,血暴杀人戏完全无泄愤快感,对美式自由主义的反讽则彻底被噱头埋没。观影过程我最想突突突的就是呱噪的女主。另外,这片其实跟它吐槽的那些社会现象本质并无区别,随后发生的TDKR惨案就是例子。

1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很差

bullshit

19分钟前
  • 米拉之落
  • 很差

这片要是放弃不温不火的思考,变成纯粹的爷不爽爷要吐槽,就精彩了

22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还行

吐槽吐成了一部电影。虽然口无遮拦的有点控制不住,但不得不承认有些点就是说到了大家心上。比如电影院那part。

2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败给你 的黑色幽默.

28分钟前
  • [鈞]临天下
  • 推荐

这就是欧洲人恨美国人的原因吧

30分钟前
  • Sammy
  • 力荐

无趣的说教

35分钟前
  • 天心兀
  • 很差

就是个现代版无节操脱口秀色彩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好么……除了小姑娘漂亮无他

38分钟前
  • 咯咯精
  • 较差

屌丝大叔的逆袭,中产萝莉的反叛,各种吐槽,各种亮点,伍迪·艾伦也没幸免,可惜越后面越扯,油门踩得猛了,没法刹车了。另外,OST牛逼

40分钟前
  • m2
  • 推荐

吊丝的逆袭+少女的叛逆,政治讽刺流于说教,可惜了~炒冷饭,三星半。

42分钟前
  • Tom Light
  • 还行

为什么不找一个更可爱演技更好的小萝莉来演呢,比如说科洛莫瑞兹。

46分钟前
  • 于小六
  • 还行

这两颗星给电影中的配乐

50分钟前
  • 锦鲤色的喵
  • 较差

上帝保佑中国!该哒哒掉的人实在太多了!这片儿看着真解气啊!爽就一个字!

52分钟前
  • 推荐

什么鸡吧玩意儿+1

55分钟前
  • 平静又疯癫 ◕◕
  • 较差

好!杀!

58分钟前
  • 老刘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