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讲了一个由麻醉事故引发的系列事件,探讨在现行体制下,作为医生到底应当屈服于体制还是尽力反抗的故事。
三个主人公分别是麻醉事件主角萧医生,保险员叶建德和医院院长。
他们各自代表了一种个人与体制关系的类型。
院长认为想要改变规则要先掌握权利,但他渐在追逐的过程中迷失;萧医生则是被成长经历和环境推动不得不进行反抗的个体,但这种正直的人却往往成为别人的眼中钉或者替罪羊;最后是叶建德,他是本剧的核心,从一个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制度到最后利用制度杀人报仇的人,他的成长和改变是一个让人叹息的悲剧,也是社会造成的悲剧。
年轻时候我们或是叶建德,或是萧医生,觉得世界总可以改变的吧,后来可能大部分人还是变成了院长或者改变后的叶建德,逐渐被体制同化,甚至利用体制的弊端达成个人目的。
从电视剧的角度来看是非常紧凑且反转丰富但都合理的,氛围偏向压抑和悬疑。
不足是结局有些乐观了,天真的亮了吗?
还是只是个体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呢?
总体还是非常推荐,原来台剧早就不再是我记忆中只有情情爱爱了。
这是我继蔡岳勋导演的白色巨塔之后、再一次听到关于台湾医师从业宣誓:当我进入医业时,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
我将要给我的师长应有的崇敬及感戴; 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 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的顾念; 我将要尊重所寄托予我的秘密; 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疗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 我的同业应视为我的同胞;我将不容许有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见、或地位的考虑介乎我的职责和病人之间; 我将要最高地维护人的生命,自从受胎时起; 即使在威胁之下,我将不运用我的医业知识去违反人道。
我郑重地、自主地并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约言。
我以为是医疗剧,原来还是悬疑剧!
我以为就正常叙述,原来还是个复仇故事!
每个人都是真实的存在,并非高大全补设虚假,纯粹是个人!
有缺点不完美,但有理想也有私心,有取舍也有成全!
总之,人性是复杂的!
麻醉科萧医师只想当个好医生遵循原则,但年少时也曾经有过退缩和不勇敢,甚至留下病根!
保险员叶建德也曾经是个好医师,但一次人球事件让他被上了黑锅,丢掉了工作,失去了好友。
而这一切源自于对老师的绝对信任,偏偏老师欺骗了他!
他说是为复仇,同时也实实在在伤害了好几个芜湖的人,他们又何错之有?
自首的结局是必然的,应该的,只能如此!
的的确确是害死了人!
院长,欺骗了学生,辜负了信任,自己却退缩!
为利益,要权衡,惯例如此,制度如此。
总要有人牺牲,找人背锅,而这种事将一直延续下一次!
为了考评为了造楼为了名誉下了减少开支的指令,于是过期药过期器材出现了,甚至出现了人命!!
~虽然不是直接经手人,但并不无辜,其他人所做出的行为都源于你这个决定!
收红包的王医师,攀关系的副院长…宋小姐也是无辜,也悲催。
小时候遇到霸凌的垃圾同学!
成年又遇到个垃圾渣男!
为了还债全然不顾亲情,多次骗保,倒打一耙,栽赃嫁祸,堂而皇之,不知廉耻…早年弱智玛丽苏偶像剧早已不在,最近几年的台剧真的很有深度!
讲述真相,剖析人性,引人思考,给出指引!!
说实话,真的很喜欢这种不完美的结局!
留白也好,所谓将美好打碎了呈现给观众,更能引发思考令人记忆深刻!
真实的东西让大家容易共鸣,更有代入感,也更欢喜!!
[cp]看完了我们与恶的距离后被吴慷仁的演技和台剧短小又直指痛点的风格圈粉,在豆瓣上又被安利了麻醉风暴,看完了第一季,作为一个看了十五季实习医生格蕾的医疗剧粉,每次看美剧的医疗现状都觉得有点遥远,而这部剧里的冲突都很贴近现实,残忍却无力反驳。
第一季很短,一共六集,第四集的反转让人意料不到,吴慷仁的演技太好了,前面谄媚迎合的笑似乎理所应当但好像又有些故事,后来与老师对质的那场戏让我想起我们与恶的距离中 李晓明被执行死刑后的愤怒与悲哀。
杨与萧之间点到即止的感情线让人感到温度又不会觉得牵强。
打算过几天再去看下第二季。
[/cp]
最后一集,萧医生跟女朋友讲电话一直异常,我还以为要出事的节奏,结果屁事没有,还搞的神神秘秘,不知所云。
这剧真是太温情了,杀了人都不用负法律责任的吗?
萧医生的人设也是矛盾重重,以为只是一个不懂办公室政治,一心只想当个好医生的麻醉师,遭人陷害后,居然成了大侦探宋为什么会死,为什么一定要死?
她什么都没看到啊?
“It's time to wake up.”巴赫3号管弦乐组曲BWV 1068_古典音乐会_腾讯视频看完后的第一反应,致敬巨擘——《白色巨塔》。
区域医院——区域教学医院——区域医学中心(癌症)在前进的道路上,如何面对体制内的腐朽,如何不再出现牺牲者,究竟该如何抉择?
1. 熟悉的院内的吐槽
2. 身为医者的信念,没有其他比救人更重要
3. 这是底线
4. 意料之外,在剧情的铺垫下却又情理之中,第一次冲突的爆发
5. 第二次冲突的爆发,源自希波克拉底的1948年的日内瓦宣言。
(想起了当年毕业时的情景了
6. 迷茫,疑惑,仿佛一叶孤舟在汹涌的浪涛里即将翻倒,究竟该怎么办,寻不到方向……
7. 直到最后,回归原点,初心依旧
在看这部电视剧之前,就有很多同行在朋友圈里推荐此片为“难得一见的专业医疗剧”,于是很期待地开始看这部仅有6集的电视剧。
国内医疗剧走的路线大抵是一个病例+医患关系解读+医生护士爱情,很少植入专业的医疗知识,所以国产片里的医生大多白大褂扣子不扣,整天捧着咖啡手机,和护士打情骂俏,十多集才讲一个病例,外加主人公有妙手回春之神功,任何病人都能治好,和现实差距太大,现实中的医生不修边幅的更多,完全不值得一看。
此片为台湾片,虽然主讲还是一个病例,但真实度比国产医疗剧好得多,尤其是在麻醉医生这个领域,开创了电视剧的先河,只是还有些地方欠缺是真的。
第一集:1)如此大的医院,白天那么多手术室只有一位麻醉医生,其他都是麻醉护士,而夜间值班的麻醉医生也只有一位有些欠妥,即使真的只有一位,在两个病人顾不过来的情况下,是应该呼唤副班寻求帮助的,尤其是碰到VIP的病人,麻醉科主任不出个场,只能说台湾医生真的是太公正了吧——不过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了一个问题,麻醉医生的欠缺已经不是一两家医院的问题。
2)看到萧医生的失眠症,感同身受。
麻醉医生并不是像外界所理解的打一针就可以休息,其实在工作时间中,连坐下都很少有时间,比病房或者门诊的医生累很多,只是外界不了解而已。
夜班除了急诊手术外,还有急诊插管,无痛分娩等等全院需求,很多时候都是通宵没有办法休息,所以身边有很多同事,即使是年轻同事,也开始依赖安眠药才能入睡。
3)“你还没结婚?
你是医生耶!
”“医生现在待遇也很差”——这是真话。
“建议你休息一段时间。
”“不可能,现在医院的情况根本不允许麻醉科医生休假。
“——这也是真的。
第二集:恶性高热是麻醉过程中危险度很高的并发症,唯一的特效药只有丹曲林,只是此药很少有医院常备,这家医院有,还真的很不容易。
但是这样的抢救过程,还是应该呼唤帮助,仅靠一位麻醉医生是势单力薄。
——啊啊啊啊,怎么办,我到这集就看不下去了,院长的世界好难懂。
第三集:好了,从去药厂调查开始,这部片子就开始扯了,脱离了医疗剧的标签,开始侦查片,往下走,应该就是情感片。
丹曲林这个药,之所以很多医院都不备,就是因为过期了也可能没有碰到病人使用。
之前国内有家医院碰到恶性高热,是直升机从别的省份的医院调配。
宁愿不备,也不用过期的药,看来好像还是国内比较合格嘛。。。。
对不起大家,后面三集,实在看不下去了。。。。
四位医生在面临从业路上制度这一障碍时,选择了不一样的做法,导致了不一样的结局。
宏任走了一条最极端的路,对制度的不满加上丧失对未来的信心--等不到天亮的那天,只能用自己生命去反抗,奈何留下的只有满地鲜红和一声唏嘘。
院长是有志向的,让医院更上一层楼造福更多的人是他追求的目标,也是因为这个“不可撼动”的坚定想法,让他牺牲了最有前途的徒弟,以及医院给病人用过期药和次等器材等做法,何尝不是本末倒置呢。
叶建德成了制度的牺牲品后,跟他的师父一样,用无辜之人的命作为踏板,去达到复仇的目的。
师徒俩打着“正义”的旗号,漠视他人权益与性命,本质上都是伪善。
可惜的是,“体制病了,急不得,要从体制内部慢慢治疗”与“变态的体制是需要被冲撞的”这两种做法,都没能让其的不合理之处有些许改善的松动。
或许萧政勋才是那个理想人物的存在,读书时是霸凌受害者,误以为成为帮凶的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无时无刻地折磨着自己。
当他恢复部分记忆后,为了搞清楚真相,选择正视过往--开口便是对小莹道歉,为那时没能帮忙而羞愧。
等知道真相后,卸下负担的萧医师抱了抱老同学,压抑了好几集的剧情,在小莹的一句“嘿,老同学,你不是坏人...”这让人破防。
原来还有人,即便是力所不逮,也会拼尽全力去守护他人,不是嘴里说着遥远蓝图,却无视眼前的哭声。
一次麻醉事件,导演用两集的篇幅去铺垫麻醉医生的短缺--整个医院只有两名,也很“坏”心眼去误导观众,都知道示范刀手术会失败,但就给人一种假象是因为制度不合理导致医生超负荷工作带来的“过失”。
制度是不合理,可随着一点点揭开爬满虱子的遮羞布后,观众会看到一整个体系里,财政为了省钱,为了预算,“节省”和“制度”作为左右护法,院长默许,自上到下的心照不宣与麻木,最终受害的还是那些躺在病床上,任人宰割的病人。
想起看过的《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也是讲述不合理制度下,医护人员是待遇不见涨,工作量却是一人顶三人份透支身体去做的,大医院容不下的人,只能在小地方“苟且”生存。
那些被动“落魄”回到村落的医者们,会在纯粹的人际关系里磨合后,找到一开始丢失的初心,重新整理再次上路。
不同剧的区别,只在于有没有在这方面扩充发展剧情罢了。
但,剧的最终走向还是会因为这般或那般的意外--天灾人祸的出现,让这班因为制度寒心、对尸位素餐者失望以及失去救人资格的医者们,在这晚因为使命感选择放下嫌隙,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场救援里,跟死神争分夺秒救下一条条人命。
在这里,犹如隔绝于外界的真空环境,只有单纯的医生和病患,只有救人与被救,没有规矩框住人,没有瞻前顾后的担忧,更无需烦恼有人医闹,一切的一切,只为救人。
剧中,有天亮的那刻,有和解放下的时候,有自首重来的勇气......现实呢?!
有时候,不禁反问,迟来的正义还算正义吗?
他们的忏悔真的能消弭掉那些眼泪与伤痕吗?
无从得知。
起码,他们可以表达不满,有的人能看到,能听到,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谅一下,挺好的了。
首先此剧于2015上映,那么过了七年的今天,回首再望,显然有很多瑕疵与不足。
但也有值得一说的方面。
该剧最大优点是集数少,这代表着观众可以更加聚焦剧情的发展,一集一个高潮层层推进,增加观赏体验。
但是在本剧中剧情的推进还是稍显缓慢,其实节奏可以更快一点,把握在5集内会好很多。
bgm的合理使用该这部剧锦上添花,每一次发生急救事件时随着bgm的响起,紧扣观众心弦。
虽然片头片尾片中都是一首歌,但是真心好听。
选角的合理。
这个有目共睹,但有必要指出的一点是,黄健玮说话总是让人感觉在寽着口水讲话,讲不清楚,也不清楚是他故意想借此表现一个病人的状态还是怎样。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比如肖政勋和叶建强、杨惟愉要找资料探访信息,张嘴一开,资料拿来。
很悬浮,对方难道都不认为随便泄露资料是一种泄露商业机密的行为吗?
获取资料的方式就那么简单、方便吗?
再者一间医院只有一个麻醉科医师肖政勋吗?
剧中似乎提及,仁政医院只有两个麻醉科医师。
我不清楚台湾医院体质制度,但这个显然不合理。
你说山区医院医生少可以理解,但在剧中,作为一个能够成为区域教学的医院、有望成为医学中心的医院,这样的人手安排完全不合理。
剧本真的仍需打磨。
该剧表现了医生收取回扣、使用过期药品、瑕疵器材、过度解读的记者、救人与制度下的权衡、重大疾病隐瞒骗保等一系列医疗纠纷,若能锐意打磨,肯定能比现在更胜一筹。
现在拍出来的效果,只能说头重脚轻。
这些问题在本剧尖锐地出现,最后只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陈显荣院长的下台,后一辈的接续,难道就能改变体制了吗?
叶建德、肖政勋、陈显荣最后的合力救人就是所谓的「天亮了」吗?
本以为是现实向,其实还是理想化。
天亮了 女主角美则美矣,莫的灵魂。
她的存在,仿佛一个工具人,一个帮助男主角肖政勋的工具人。
剧中提到过杨惟愉小时有语言障碍,但也只是蜻蜓点水。
女主角人物弧光可以说没有,角色刻画扁平化。
男女主的 相爱由于前面实在是太少情感的铺垫,看着真的很突兀。
在本剧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叶建德和他师弟林宏任的人球案。
林宏任的逝去,让叶建德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变成了一个圆滑世故、玩弄制度的「老油条」,这又何曾不是一种悲哀。
想起现实向的台剧,果然还得是我们与恶的距离。
它同样是从各个方向出发融会贯通,描绘出「众生皆有病」的现象。
麻醉风暴同样也是从各个方面出发,但是稍显逊色。
同样是理想化、向上的结局,恶的处理显然更为高明。
但是拿后来居上的作品与之比较有失公允,但也能侧面反映出台剧的进步之大。
同是医疗体制问题,《白色强人》中进行改革后又打回原形的操作虽然感到遗憾,但也是明智之选,在医疗体制的问题上,白色强人略胜一筹。
重写短评字数多过头了……众生皆有病,月夜终将明。
当之无愧的10分无意间发现了这部影片 惊讶于只有6集的剧目 影片从前5分钟开始就很吸引眼球 代入感很强 让你迫不及待往下看 看似麻醉风暴 主体是麻醉师 很少被提及 却以这一身份牵引着剧情走向 实则深刻寓意 医疗体系的麻木不仁 病患医者都被体制内的毒瘤**着 只有麻醉师固执衷心的一心投向工作 无视权利与政治斗争 却被深陷泥沼 故事结构完整 逻辑条理清晰 干净利落 剪辑精湛 每个人物都不简单 背景层次丰富 以人球案开篇 一步步深入 一层层探寻 揭露每个层面的受害人群 和内心世界 男一虽然是麻醉师 最出彩的人物却是吴慷仁 前后人物的反转变化 层次分明 人物刻画内心戏十足 最佳男配当之无愧
2015.9.12看完了,一共六集。杨莎诚意推荐。医疗体制,医患纠纷,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有人必须去承担。心理咨询师比较酷,帮萧医生解决了心理困扰。她也遵从内心,大胆和他恋爱了。想要获得什么,不要害怕。
如果不是今年大陆剧出了《漫长的季节》,我真觉得大陆剧没救了
医疗、教育,真正敢去深挖拍摄的两大行业剧太少,前者大有改善,后者无人涉猎。
不好看,如果说到后面才好看,那么需要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篇幅去引入也真不太行吧
节奏感不错哦,反转也蛮多,揭露医疗体制内的黑暗。体制肯定是难以改变的,因为人性总是自私,保护自己的利益,替罪羊总是不难找,而愿意付之一切敢于出头的人则少之又少。许玮甯演的心理医生年龄过于年轻,而且浓妆艳抹,信服力不高
该剧的剧情深入探讨了医疗行业的内部问题和外部压力,尤其是麻醉科医生这一职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剧中展现了麻醉医生工作的艰辛和对生命的守护,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没想到这部剧的落点如此深刻又温暖。
还是挺不错的,让观众从这部兼具质感和商业的戏中得到满足,同时藉由人性的黑暗一起思考生命的核心价值
劇情牽涉到醫療糾紛,醫護人力不足,醫療人球,醫師過勞,醫療成本控管,醫院評鑑......等相關議題,並加入時下最流行的校園霸凌問題。這齣迷你劇雖然只有短短6集,但是劇情緊湊,毫無冷場,可以想見編劇黃建銘在醫學知識或醫療背景或是事前做足功課,才能寫出這樣涉及專業醫療知識的劇本…
六集装了很多内容,不觉得突兀也不觉得分割,相互之间连接地很完整。吴慷仁太帅了!
几万年没看过台剧了。但是这一部从题材上就赢了,一般讲医院里的故事,只要写实,都不会拍差(国产片拍成爱情戏除外)。许玮宁是真的美,吴慷仁从来没见过,但是演得真好
男主和女主的感情线莫名其妙,实在理解不了女主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怎么这么容易看上了男主?又没有高颜值
这剧不错的。刚看过港剧《白色强人》,翻看数年前差不多题材的台剧,虽然因为太短,bug还是有不少,剧情衔接和剪辑都有点问题,逻辑也有点问题,但瑕不掩瑜,想要阐述的内涵还是深刻的。Wake Up,天亮,人心也亮起来,回到原点,找回初心。吴慷仁演技可以的,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代入感非常强。男主也很好,还有院长,三个男人撑起这部短剧。
叫人有敬意的剧,「如果你没办法改变体制,那你想改变什么?」。可惜还是烂尾,最后收住了对体制的批判,述说起体制拥抱者的苦衷。两头不着。
我的天,这剧情急转直下,我都跟不上了,原本只是一起医疗事故、医患纠纷啥的,后来竟然是这样一场有策划的阴谋。当然,每个人最终都是体制的受害者,同时也是被权力裹挟进这个生了病的体质内,所以这剧告诉我们想掌握权力核心然后改革体制根本是不可能的,只能沦为同类而已。改革的力量只能来源于外部。结尾还是很动人的,但是我们都知道,你永远也没法只安安静静做一个好医生而不管politics啊。台剧真的太猛了。
现在体制还是没有改变啊
这个高分到底哪来的🥲看完第三集想弃了,四五集又上头了,以为第六集能高能结果垮了谁懂,点是很好的,但像莫名其妙片段连接起来的,着实看的有点不怎么爽,但是许玮甯怎么这么好看啊🥲🥲
莫名奇妙
我要睡黄健玮
野心蛮大但贪多嚼不烂。开头还挺精彩,撒开众多线索但后边圆得有点莫名其妙,萧医生和杨医生的爱情故事完全没必要,最精彩的叶建德复仇有形无神,院长这个角色妥妥的财前五郎但篇幅原因也做的不充分,元素过多都一划而过,结局一场急救基本属于天降大神的处理方式。总之后继乏力,有点失望。但吴慷仁是真的会演,眼睛亮晶晶的元气小狗和复仇疯批可以无缝切换,爱了。然后是真的受不了许玮甯,演啥都看着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