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别人笨你就带比别人拙,别人坐着你带站着,别人站着你带走着,别人走着你带跑着。
已经记不清满仓的母亲到底何种模样,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是否安详,但这句话却被满仓传颂下来,影响了太多人的生命轨迹。
最后三兄弟分道扬镳,他们做完了这辈子一直在做的那件事,但只是一个吉村,只是一个吉村就把他们搞得鸡飞狗跳,中国的现状依然满目疮旖,抗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代人的努力可能微不足道,但事情总归要看结局,新一代的中国人已哇哇落地,坚挺的肩膀依旧横排成行,吴岳峰将军说,人活着就要看到比眼下更长远的地方,未来依旧有变数,没有什么坎儿过不去。
人生如此,家国大义亦是。
我认为人生最大的勇敢之一,就是经历欺骗和伤害之后,还能保持信任和爱的能力。
满仓从小生活在苦菜堆里,踏踏实实的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会被人骗,会受到不公,但他从来不放在心上,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已经足够满足这个穷苦的孩子,对于他来说,一个像爹一样视如己出的姜大叔,两个像手足一样一起长大的兄弟,人生已经足够幸福。
最后的最后,满仓已然成为整部剧中最美好的期许,他没有陈天佑的优秀,没有夏德发的心机,但却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受束缚的清净的活着。
付出和拥有总归会达成共识,只是这中时间差不是任何人都能撑得到最后。
马云说今天会很残酷,明天会很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
拙永远不会错,在任何时代,任何场合,人是感情动物,这种品德,除非有天授,常人极难效仿。
所谓知足者常乐,但普通人都会有梦,每个男人都会畅想着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至少我们还有梦嘛,永远切记,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还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高呼梦想。
成拙不说,身边的所有人都会跟着遭殃。
世界上的人不止两种,恰恰是这些人最拿他们没办法。
夏德发不是个好人,但他却总是被利欲熏心,他有大志向能耐不容小觑,生活的锦衣玉食却永远得不到幸福,他时刻被人要挟却不敢反抗,外界的骂名音声交错说他是卖国贼汉奸,只有他自己知道胆小怕事终究让他脱不过魔掌,拳拳之心被太多的牢笼束缚不得重见天日。
这种难堪与尴尬只会与日俱增,就像一个行尸走肉的傀儡苟活于世间,出卖自己的兄弟出卖自己的灵魂。
天佑恨他,我也恨他,我着实接受不了这个世界上竟有如此之人,能背负自己的手足于不顾去屈颜献媚,虽有难言的苦衷但却如此薄情寡义机关算尽。
我可怜他,不管他的生意做的多么风光一时,他都只能是那个苟延残喘的小人物,可悲,又无可奈何。
最后他站起来了,响应了主流价值观,所谓重新来过云云,现实社会中的悬梁勒马浪子回头真的有可能么,金盆洗手之期终究会被干掉,这类琐事如若相信就且当真,暂且不论。
他的存在告诫我们,永远不要授之以柄,否则无法堂堂正正。
从他小时候起我就喜欢他,喜欢这个重情重义愿意善待身边每一个人的单纯男孩,他伶牙俐齿满肚子主意,聪明阳光又正义凛然,懂得世间之疾苦,他相信这个世间的美好,哪怕身处险境依旧应变机警游刃有余。
他是那样的优秀,优秀到没有瑕疵供人指点是非,但生活总会给人开一个大大的玩笑,在情感的愉悦期过后,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拜把兄弟的欺骗妻子的背叛母亲的意外去世六年的无辜黑狱,生命的厚度强加给了这个事事如意聪明自信的年轻人,他开始变得危险极端,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他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无法自拔,忘记了原来那些美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美好的人被这世界欺淩的血肉模糊,当局者迷枉于芥蒂中的对手,像天佑这样的人尚且如此,一步错步步错,万劫不复后还有最后一颗救命稻草——幸好还有。
陈天佑拥有了人间最完美的东西,但他却得不到世人渴求的幸福。
别悲哀,上帝永远是公平的。
编剧将兄弟情放置在胶济铁路开通后,1904年到1937年间的青岛背景里,所涉及的每一个场景都有迹可循,所选取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极富代表性。
张新建导演自《闯关东》以来对于作品精益求精,显然对这部作品更可谓用心良苦,赵冬苓继《北方有佳人》、《叶落长安》、《雾都》之后,用时10个月,13次易稿,最终形成的一个独属于青岛的故事,黄渤在30度的高温天气穿棉袄演绎寒冬腊月,刘向京作为老戏骨更是不足为外人评头论足。
本以为《青岛往事》会像电影《美国往事》一样深沉厚重源远流长,本该是一个极棒的时代传奇,一段乱世枭雄的独场秀,但却不知为何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不能善始善终。
《伪装者》是,《悬崖》是,你也是。
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
此后,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我认为对自己最好的事。
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来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
—— 罗伊·马丁纳《荒野生存》
春节期间看了部历史商战剧,青岛往事。
这部剧是我爸推荐给我和我哥看的,他也没说什么,就是说看了你会感悟到很多人生道理。
这部剧是一个讲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孤儿在养母死后,去青岛找亲母,在当地结拜了两个兄弟并齐手发家致富的故事。
看商战真的挺有意思的,你会觉得有种原来人生那么长,长到足以让你经历慢慢积累财富到一个失败,然后失败又一个翻身的过程,大起大落以后,发现原来不过才中年。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种题材的剧,第一部是鸡毛飞上天。
这两部剧的主角都比较仁厚,算比较正能量吧。
我还挺喜欢看这种剧,赚钱的过程又复杂又精彩,人与人之间关系又真实又微妙。
在旧社会贫穷时人们是怎么挣扎下去的,在社会动荡混乱中人们是怎么寻找商机的,在道德与私欲间人们是怎么做选择的,在这种剧中都能够看得到。
越长大越想听大人说说前人的故事,未来嘛谁知道会怎样,多听听总觉得能够有个大概的认识。
现实的生活总是比电视剧狗血,听大人讲,才会知道人生总是有好多好难做的选择。
有时候有毒辣的眼光看到了商机的是你,放弃它的可能也是你。
也知道有人原本有机会把握自己的人生,却一直在泥潭里深陷不出,就算旁人怎么拉也拉不出来。
也才知道有些人就算亲如手足,有一日也相煎甚急。
看电影,看电视剧,听大人说事情,其实也是在学习,学习怎么做人做事情,学习别人的思维模式,听前人怎么踩坑的然后学会避坑。
其实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很多时候人自然就淡定了。
大人总说小孩子天真,天真有时候就是不去想,不愿意想,知道也不愿意相信,人际关系背后的利害关系。
本来除了父母爱孩子以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际关系就不存在。
小孩子建立在空中阁楼的世界观总是摇摇欲坠,等到真正面临的时候,就会觉得世界观有种玻璃裂开的感觉。
今天给大家的一句话是黑格尔的名言,谦虚使人进步,希望大家能够在踩前人的肩膀上前进。
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
————黑格尔
更多影评,精彩英语句子推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英文句子图文
黄渤不愧是影帝,老实巴交也演的出来,但是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火线三兄弟》里霹雳脾气的老三,出生不久就被亲生母亲嫌弃,一路乞讨来到青岛又被拒认,大嫚儿的一心想要过好生活,小嫚儿的泼辣好强,大哥为生活处处算计,天佑仗义聪明伶俐,而翠翠婶子确实是让人心生恨意,大嫚儿要嫁给天佑的时候,她知道大嫚儿心高又贪财,就要把大嫚儿推给满仓,刚开始我以为是她心里惦记这个傻一点的孩子,没想到这个时候她也是偏心,乱世不易,生活不易,可是母爱去哪了?
大嫚儿无疑是大多数观众讨厌的角色,我也讨厌。
越到后来越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不想过穷日子就要出卖自己的亲人么?
不想过穷日子就可以违背自己的良心么?
这都不是借口,因为大嫚儿的生活已经得到了很优越的变化,一般人都会知足的,只能说本性难移。
后边我还没看……
本来这都电视剧不错,但是,三个明显的败笔实在不好说什么了。
第一,你一日本人和日本人说话用中国话干嘛,不知道现在这是烂片的标志了吗。
说好的商战,20级以后才出现,喂哦,大哥,都过了一半了商战才出现端倪,当然前面也有点铺垫,但是感觉像在过家家啊。
第三,人物比较脸普化。
作为一个优秀的电视剧这三点实在致命,本来想打三星的,但是作为黄渤的路人粉加上最后赢中村的计谋确实不错,勉强给个4星吧
整部剧看下来,发现姜大叔看他平日里只做件很不起眼的杂耍表演,却是最懂得生活,最智慧的。
他婶子呢,玩的她的二个儿子都不明白,她为什么不喜欢满仓。
满仓整个人看起来都很励志,认准了一件对的事他有拙劲儿。
整部剧他的生活没有一点污点。
天佑他对待满仓的眼神很漂移啊!
他们的大哥之所以把天佑伤的那么深,实在是这个大哥人品大大的不好,做事做人没有原则,就是个善变的小人走了狗屎运。
他对天佑造成的伤害是永远的不可能原谅的。
看看满仓挣的钱倒不多,却最会使钱,到处接济别人,又孝敬他婶子和姜大叔。
又劝天佑对大蔓好给她盖她想要的大房子。
对待那个吴司令,这又是谁可以这样做的到的。
为了给天佑报仇,他付出了多少,直至胜利了才好好的睡了一觉。
明明是自己老婆不孕,自己却把事拦着,还陪老婆一起喝中药。
这又是谁可以做的到呢。
清末到抗战前的青岛,是一段殖民气息很浓的历史。
描述这段历史的片子我看的不多。
本着对张新建导演的信任,我开始了《青岛往事》的看剧过程。
剧情围绕着三个把兄弟从升斗小民奋斗成为青岛举足轻重的商界领袖的过程。
完整的展示了青岛从辛亥革命,到一战日本和德国在青岛的斗争,再到抗日前夕的风起云涌的反日运动。
个人家庭的发展变化与历史的巨变交织在一起,牢牢地抓住了我的视线。
三个兄弟各有特色,黄渤饰演的满仓,看似愚笨反应慢,但内心明白坚定,是有大智慧的人。
老二天佑聪明机灵,又讲义气,对兄弟充分信任。
也因此被大哥两次插了刀。
老大德发,世故油滑又有点自私,总是自己利益为大,更多的为自己打算。
也因此两次被吉村利用,坑了自己的兄弟。
这个片子最让我觉得意外的是老大,一开始就觉得这个人要黑化,随着剧情的推进,也的确干了不少伤害兄弟的事。
但编辑没让他简单黑化,而是刻画了他的挣扎与不安,以及事情超出他的控制和接受范围后,他的悔恨和内疚。
人物的层次非常的立体和丰富。
整部片子除了黄渤和客串了几集的王凯外,大部分演员我都不太熟悉。
但整部剧看下来,主角配角的演技都十分出色,三兄弟,大曼儿小曼儿姐妹,天佑母亲,大小曼儿的爹,假王爷父女,吉村……等都演的活灵活现。
最后再啰嗦一句,张新建导演的作品好看的真不少,闯关东、知青、老农民,等都挺好看的。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要比满仓聪明一点,但做事却远不如满仓。
所以,你要先承认自己的不聪明,然后,才有可能像王满仓一样勤奋,坚毅,周全,好学,善良,自知,踏实。
所有这些品质,特别是坚毅和踏实,是自认为比王满仓聪明一点的人,基本都不具备的。
因为笨人习惯向人学习,聪明人习惯别人向自己学习,所以最终笨人成为聪明人,聪明人还是守着自己的小聪明。
善良的人自有善良的回报!
反正是我很喜欢的电视剧,很喜欢黄渤,演技好不做作!
《青岛往事》就在眼前,心中感慨万千。
这个发生在民国前后的普通人的故事,揭示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王满仓、陈天佑、夏德发三人结为了异姓兄弟,可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又引领着他们走向了不同的未来。
夏德发是个现实主义者,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兄弟情也是可以出卖的。
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正义和善良的,因此当他在做对不起兄弟之事时,内心也相当挣扎,但最终利益大于了一切;陈天佑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聪明、帅气、浪漫,优越的自身条件,让他觉得未来是美好的,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更无条件地信任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但现实的残酷打破了一切;与两位兄长比,王满仓真的很不起眼,他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当两位兄长生意越做越大时,他依旧在经营着他的小染布坊,而且不会做生意的他,店铺和作坊还全靠小嫚打理着。
他牢牢记着养母临终前跟他说的话,因为他笨,所以人家坐着时,他要站着,人家站着时,他要走着,人家走着时他要跑着。
因为知道自己笨,他很满足自己所过的生活,因为知道自己笨,每做一件事他都做足功课,决不轻敌。
他还牢牢记着姜老爹跟他说的话,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忘掉别人对你的不好。
他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遇事冷静地分析原因,他不怨生母对他的抛弃,不怪大哥对他的轻视,他清楚大哥和大嫚背叛天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人的阴谋,他脚踏实地的处理方式不仅打败了日本人吉村,还挽回了三兄弟的情谊。
他说得对,最终战胜日本人是因为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王满仓兄弟的团结让吉村及其他日本商人倾家荡产,中国人的团结让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除了王满仓兄弟的主线外,青岛往事里还说了另一户人家的故事,那就是刘志远、谷蓝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承志。
这是一个革命家庭,刘志远为辛亥革命而献身,谷蓝接着走刘志远没有走完的解放全中国穷苦人民的道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为此牺牲。
他们的儿子刘承志继承了父母的遗志,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也同样在这条道路上倒下了,但是革命的火种已被革命先驱们点燃,陈宏志、夏慧以及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投身到革命的队伍中去了。
当小嫚和王满仓的孩子的啼哭在黑夜里响起,更预示着革命的队伍中又有了新生力量,中国又有了新的希望。
不起眼的、笨笨的王满仓,就这样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青岛往事。
看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明白了,要沉下身来做人、沉下心来做事,王满仓正直而不冲动、低调却又勇敢的人生,告诉人们好高骛远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脚踏实地才能透过表面看本质,看似头脑简单的他才最懂得人生的真谛。
青岛往事是王满仓三兄弟的往事,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往事,细细地品味吧,努力并坚持着,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图片1>文/言小夫 作为山东人对央八热播的年代商战大剧《青岛往事》格外关注,该剧朴实无华的展现老潍县风土人情,老青岛地域风貌,山东人朴实淳厚等等浓郁的地方特色看的心里分外踏实亲切。
当然随着剧情不断铺陈延展却发现剧集的惊喜还在于塑造了多个鲜活饱满的人物角色,如剧中桃园结义三兄弟中的大哥“夏德发”,以鲜明的性格特质和较大波动的命运令人印象深刻。
“夏德发”并不是典型的类型化脸谱角色,从出场开始人物的性格就一直在变化波动中。
尤其是在成年之后做了商号掌柜开始,苛待伙计埋下祸根、积怨爆发强行分家、攀贵不成闷吃黄连、见利忘义坑害兄弟、唯利是图误入火坑、利令智昏出卖国土、泯灭良心贩卖大烟。。。
他的性情可以说呈瀑布式的逆转,甚至让人怀疑这还是剧中初见时那个身手不凡打抱不平一身正气的“夏德发”吗?
不禁唏嘘财利侵蚀人心之可怕。
一面从“夏德发”身上窥视人性之可怕,一面也被角色扮演者刘向京的精湛演技所吸引,皆因角色的出彩最终离不开演员的精准演绎。
其实“夏德发”具有一定的表演难度,角色在正义、道义之路上渐行渐远的鲜明转变,很容易让人对其产生符号化的心理定位。
而刘向京在表演时也明显注意到这点,从他的表演中可以看出其在演绎角色诸多外在刻薄、势力、趋炎附势和见钱眼开等特点时,更不忘注重去刻画角色内心的变化过程。
刘向京以层次分明的表演描绘出“夏德发”内心的波动曲线,又以眼神表演区分角色不同时期的内心状态。
如“夏德发”怀疑“王满仓”心生不满时,刘向京不过是一个略带不满的细微表演眼神变化;而到“夏德发要”分家分钱分道扬镳时刘向京眼技中全是决然和嫌弃;当“夏德发”误入皇亲贵族圈套被坑再回头几次三番向满仓要钱时刘向京权宜之下的眼神流转堪称精彩;而“夏德发”唆使“天佑”贩卖鸦片一事中刘向京以复杂奸诈的眼技释放出角色之阴谋腹黑。
特别值得细说的还有“夏德发”被所谓的王爷格格父女设计欺骗东窗事发之后的一段戏份,刘向京以精湛纯属的演技和复杂无奈的眼神运用,将人物在历经大喜大悲大失所望之后的心理动荡演绎的丝丝入扣。
而且从刘向京诸多精彩的表演中又可以看出他进入角色体验角色内心的力度,将自己的表演创作与剧集故事相结合,在故事历史时代背景下加入符合年代感的表演。
所以综合来看看刘向京塑造的“夏德发”从外把握角色的鲜明特质,由内刻画角色情感变化。
不突兀刻板不生硬粗糙,以加法表演最终刻画出“夏德发”鬼迷心窍,由人到“鬼”精的变化过程。
当然“夏德发”的命运发展在由人变“鬼”精之后,也将在后半段人生中有巨大的扭转改变再由“鬼”变人,所以接下来的人物命运发展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唯有持续关注《青岛往事》以及刘向京的表演,等待“夏德发”后期的回头是岸。
<图片2>从一个角色的精彩,可以重新认识一名演员的表演魅力。
其实《青岛往事》和“夏德发”不过是刘向京诸多作品中最新的一个代表,回看他之前的诸多作品也都是很经典精彩的。
诸如《老马家的幸福往事》中他扮演了情场和商场截然不同遭遇的个性化角色“胡斯文”、《青盲》里他则化身沉稳干练智商担当的我党地下党员“冯进军”、《闯关东》中他扮演性格懦弱憨厚有小农意识的“朱传文”大受好评、《老农民》中他则变身有志向有搭档的农民干部,其塑造人物的正气感深入人心。
虽然在荧屏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角色,刘向京的实力演技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但其实他是一个非常低调的演员,尤其是在演艺事业中追求更纯粹的表演,坚持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演出。
恰好想到了眼下很火热的一个词“老干部”,刘向京无疑属于典型的“老干部”型演员,沉稳踏实吃苦耐劳一身正气好演员的典范。
青岛往事里还说了另一户人家的故事,那就是刘志远、谷蓝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承志。
这是一个革命家庭,刘志远为辛亥革命而献身,谷蓝接着走刘志远没有走完的解放全中国穷苦人民的道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为此牺牲。
他们的儿子刘承志继承了父母的遗志,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也同样在这条道路上倒下了,但是革命的火种已被革命先驱们点燃,陈宏志、夏慧以及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投身到革命的队伍中去了。
黄渤难得演电视连续剧呢
好看
冲着渤哥来看的,还可以。
黄渤不错!
终于播了。
励志,渤哥演技好
编剧功力一般,商业诡道不谙熟,情感发展略罗嗦。讲民族实业家,远不如《大染坊》讲的漂亮、扎实。
就黄渤也不能保证什么了 作为下饭剧都越看越没劲 弃
20160220 黄渤还是演技好的!
中途几度看得我满脑卧槽,太像我爸妈爱看的鸡血伦理剧了,也就是黄渤演的吧………我给个面子看了 但是演的也太出戏了 这不适合他啊 三兄弟最小的长大了成黄渤这样了,还喊人家哥/我愿称之为:黄渤演的最烂的片
太墨迹
给我的感觉是好熟悉啊!风格好熟悉!演员阵容好熟悉!配乐好熟悉!导演好熟悉!配乐完全是和《闯关东》如出一辙,演员除了黄渤意外其他的像刘向京、黄小蕾等都在《闯关东》里出现过,还有就是,青岛!染布坊!,怎么越来越像《大染坊》!
许久没看过电视剧了,假期开始看的这部戏,电视剧就是看编剧,编剧还是挺用心的,渤哥能屈尊拍电视剧实属难得,唯一的缺憾是没找更多的青岛籍演员参演,拍出一部类似《微尘》那样的片子就好了,推荐了!
开始不错,后面有点儿看不下去。
我已经猜到了结局
好长,明明20集可以讲完的东西非要40集,当年大染坊的精辟劲儿哪去了。。渤哥和巩峥加一星。
承志才是梁经纶的正确打开方式。最后一跪真叫推金山倒玉柱。王凯的革命者像王心刚一样有说服力。
看了前20集和最后一集,黄渤演得不错。
既然笨,那么就要勤快。拙理天天在。
像满仓这样的老实人要是没有男主光环的加持怕早死过一百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