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与灰

ピンクとグレー,红的告别式(港),Pink and Gray

主演:中岛裕翔,菅田将晖,夏帆,柳乐优弥,岸井雪乃,小林凉子,千葉哲也,槙田雄司,入江甚仪,桥本润,筱原友希子,矢柴俊博,宫崎美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6

《粉与灰》剧照

粉与灰 剧照 NO.1粉与灰 剧照 NO.2粉与灰 剧照 NO.3粉与灰 剧照 NO.4粉与灰 剧照 NO.5粉与灰 剧照 NO.6粉与灰 剧照 NO.13粉与灰 剧照 NO.14粉与灰 剧照 NO.15粉与灰 剧照 NO.16粉与灰 剧照 NO.17粉与灰 剧照 NO.18粉与灰 剧照 NO.19粉与灰 剧照 NO.20

《粉与灰》剧情介绍

粉与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河田大贵(菅田将晖 饰)、铃木真吾(中岛裕翔 饰)和石川纱里(夏帆 饰)是青梅竹马的好友和玩伴,彼此之间感情十分要好。大贵和真吾两人都热爱音乐,共同的爱好让两人的灵魂更加接近。高中毕业之后,机遇找到了大贵和真吾,由于样貌英俊帅气,真吾从最初的读者模特一路走高最终成为了星光闪闪的偶像,还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眼看着自己和好友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仕途不顺的大贵内心里怎么可能会好受,就这样,他们的友情在平静之中慢慢走向破裂,最终,两人失去了联系,踏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一晃眼多年过去,在同学会上,大贵和真吾重逢了。真吾邀请大贵到自己家中做客,哪知道当大贵登门拜访之时,等待着他的却是真吾冰冷的尸体。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寻梦环游记我们得做些什么骇客交锋镀金时代第二季生死翻盘猎人潘尼沃斯第一季GATE奇幻自卫队炎龙篇我愿意高跟鞋奇门斗法闻香榭乡里人家乘风间谍丛林大冒险致命弯道5:血族不朽者不死劫彩色的星星辣警霸王花:澳门行动新常态阵厨妻当道美女上错身第一季地牢女孩我的隔壁有男神镜子的另一面青春MT血腥姐妹会死于枪战

《粉与灰》长篇影评

 1 ) 有好的骨架,却没有好的灵魂

一开始被基友安利来膜拜苏打的演技的!

但是看完,我到感觉中岛弟弟的演技惊艳到我了,出乎我意料!

可以说看着他从小朋友突然长大的,没意料到他这么吃重的戏份,竟然完成度这么高!

j家人,果然都是实力派啊!

但是,电影拍摄手法到蛮有新意,但是,最后结尾不但没升华,反倒让人有点让人吐槽无力,什么鬼!!!

虎头蛇尾额感觉!

整部剧,框架很好,所有演员演技全程在线,但是最后揭示出的主旨,实在是太低级了!

完全和前面铺垫的,脱节了!

 2 ) 写成剧情简介的《粉与灰》

看完之后也不知道电影《粉与灰》是属于什么类型的电影,看名字感觉是另类文艺片,但还是不给它贴标签吧,只想说这是一部有点难懂懂的好电影。

电影开头是一曼妙的女子在群舞的拥簇下跳着类似《黑天鹅》的舞蹈,舞蹈结束从高台跳下死去,同时,另一个镜头下一个帅气的男人用上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开头,让我还在猜测这到底是一部什么电影,然后电影开始用倒叙手法从14年前开始叙述。

电影的主角阿河与小吾情同手足,一起长大,高中毕业后被一家杂志相中双双签约成为艺人,在同为龙套角色的日子,小吾表现优秀也善于把握机会,便早早的成名大受欢迎,而阿河却始终默默无闻,总觉得自己活在小吾的阴影之下,郁郁不得志,两人的友谊也因命运的不同而渐行渐远,3年后二人重逢,借着酒,两人抽着烟交换了打火机,阿河的夜总会打火机换了小吾的名牌打火机,谁知这一行为也预示着两人命运的改变。

第二天小吾选择上吊结束生命,而阿河见证了这一幕并且为完成小吾的遗愿而成为了“小吾”。

阿河出演了一部讲述小吾生平的电影,饰演生前的小吾,也因此出了名,但是阿河不快乐,不自在,不满意现在的自己,他不愿活在死去的小吾的阴影之下,不愿借着死人的名出名,可是他又不甘心自己默默无闻,就这样尴尬的像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压抑,放纵着自己。

表面上的他活成了小吾,但是他不是,他甚至连自己也找不到了,即使小吾已经去世,即使他饰演着小吾,但是大街上的广告牌仍然是小吾的照片,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阿河的心里更绝望了,他想到了自杀,选择以小吾离世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当靠近死神的时候,他后悔了,他发现自己强烈的想要活着,也许小吾的人生终极目的不是活着,所以他选择和自己的姐姐共同死去,但是阿河很简单,他就是想要活着啊,当他想要去自杀的时候,他才强烈的想要活着,电影的最后,阿河来到他和小吾交换打火机的地方,他看着对面大楼上小吾巨大的广告牌照片,将手里那个精致的打火机丢远,然后一个只有声音的镜头,像小时候和小吾相遇时的场景一样,阿河一个人玩着游戏嘴里喊着无聊。

这也预示着阿河对自己之前作为“小吾”替代品的否定与抛弃,自己终于走出阴影,重新去活。

影评最后,我想奉上小吾姐姐的一句话:“能够做到的事就全力以赴去做,但不是想要做的事,是能够做到的”。

也许人都渴望自己没有得到的,而待失去后才会想要去珍惜,但是看到这,我想说,就全力的去做吧,不要让以后的自己后悔。

 3 ) 自以为是总是会扇我们一耳光

前段 粉 中所营造的 温暖的青春气息的小河眼中的小吾的世界 明晃晃的友情爱情牌 老套却又不生厌 后段情节急转 剧中剧 戏中戏 想法大胆又新颖 可惜 灰 中越来越多不明所以的片段 床戏??

银光club??

真正的小吾原来是因为喜欢姐姐才选择自杀??

什么鬼 实在是有些胡乱拼凑 过于牵强 苏打演技真心没得说 粉 中所演出的那个总比不上眼前美好少年自卑又不服气甚至实话说有些无能的小河 喜欢极了住在女主家坐沙发上时边抽烟边喝啤酒丧气十足的形象 后段演艺圈中游走的那个他 公子爷般却又怪诞大笑的他 拍手称赞 芋头演技不评论 只能说直观观看下来 后半小时实在无法让人集中精力 也不除剧本不敢恭维的缘故 总能每部电影的某个地方找到自己的共鸣与深思点 在自以为是了解自认为最亲近的朋友结果终其好友一生后才醒悟并非那么回事后 片尾小河将打火机扔向远处。

一句“真无聊”总算找到自我 想要重新开始了不是吗?

 4 ) 有个爱豆他写了部小说,讲他们那个圈子那些事儿

本文首发于小池琪看日剧微信号:koikeki_jpdrama

--电影节上看的电影,坐在电影院的时候有一些恍惚。

小吾在自己房中自杀的场景压抑而冲击,还没等观众反应过来,荧幕便啪地从粉转灰,小吾自杀的房间内顿时人员熙熙攘攘,扮演者仿佛从荧幕中走出回到更为阴郁的现实。

去看电影之前朋友问我,Yuto在电影里扮演的什么角色,我想当然地回答应该是白木莲吾吧,而此时此刻,他在戏中戏里白木莲吾的戏份完结,回到现实后又成为了原著小说中又一个主人公河田大贵。

小说原著在白木莲吾死后,他的亲友河田大贵(河鸟大)出版了关于他生前故事的传记小说并亲自出演主角后结束。

而电影的改编则似乎从62分钟该小说结局之后才正要开始,原著中的情节在电影中以戏中戏的方式呈现。

如果说原著所要表达的是青春友情的羁绊和关于成长的无奈,那么电影中所要表现的则没有那么纯粹。

*电影以姐姐唯在舞台的坠落同白木莲吾在房中自杀的情节穿插交代。

钢琴铿锵的旋律和小林凉子在舞台上富有张力的舞姿营造出引人入胜的紧张感,镜头不停切换至一步步坚定走向死亡的白木莲吾。

唯的死是白木莲吾悲剧的根源,姐姐的精神成为了他的桎梏。

没有不做的理由,那就去做吧。

白木莲吾在演艺圈登峰造极的人气就仿佛是姐姐在舞台顶端计算好的完美坠落一般。

他有不得不去做的事,不得不去赴的死。

河田大贵是他的英雄,姐姐是他的向往。

*白天才把小说原著读完,几个小时前文字在脑海中的印象被实体化,情节的契合和叙事方式的改编既熟悉又陌生。

小说结局留给读者无尽的感伤和想象,日式小说总喜欢以这样暧昧模糊的场景收尾,让人合上书后还能咂摸咂摸嘴回味一阵,这故事像是讲完了又欲说还罢。

电影从62分钟后便是小说故事的延伸,也就是原著中没有的部分。

这一部分讲述了河鸟大这个纠结(懦弱?

)的人物在亲友死后独自在艺能界的经历,描写了艺能世界的无奈与荒诞,同时也从这个人物的内心活动投射出白木莲吾生前的精神状态。

如果说原著小说的主角是白木莲吾,那么电影则更多着墨于河田大贵。

影片后半部分色调转为黑白,人物走出荧幕走进现实,如果没有看过原著,恐怕会在这里产生质疑,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小吾,哪个才是真实的小河。

影片中中岛裕翔一人分饰二角,在小吾自杀后小河背负着亲友的死,延续着他的生命轨迹,苟延残喘在现实的艺能世界里。

这样的编排看似混乱,观众在情节推进的同时不断思考他究竟是谁,人物又像是在同自己演着对手戏,在影片中换位角色,真正原点的似乎只有白木莲吾和姐姐唯,这样的人物设定有点类似《蝴蝶梦》里那位太太,虽已故世,却带给活着的人无限的痛苦纠缠,他们的故事结束了,活着的人却被迫代替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重蹈生活的覆辙。

就像成濑在庆功宴上对小河质疑“其实真实的故事,并没有那么美好对吧”(そんなきれいごとじゃないだろう)。

原著小说的世界更为简单唯美,是一个关于青春和友情的悲剧,出场人物简洁完整,世界观传达完整;而电影的改编则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商业化目的增添了几分荼蘼妖冶,人物之间推搡纠葛,使得现实的成人世界更为残酷和不忍直视,情节增改上虽然增加了吸睛(Yuto家的粉丝们受惊了)的部分却也小续貂尾破坏画风。

小河去小吾家祭拜的片段不约而同出现在原著和电影中类似的位置,虽安排各有不同,但在篇幅结构上却是相近的效果。

小河终于明白了亲友为何选择自杀,他质问、气愤、发狂,但河田大贵终究是河田大贵,活在这世上,谁也无法是谁的替身,谁也无法替另一个人而活,更无法成为他人生命的延续。

电影最后小河在莲吾死去的房间隔着时空同他对话,最终,他懂了小吾,也最终没能成为真正的白木莲吾。

*最后是关于本片的私心表白。

这是我2016年SIFF的第一部观影,在荧幕上看到芋头抱着吉他边弹边唱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他周身环绕着光芒,影片中杂志取材拍摄写真的部分完全就是爱豆的日常啊,我在影院里差点尖叫起来。

如果这首ファレノプシス可以音源化就好了。

(电影中15’45’’)再来感慨一下Shige的原著,真的好震惊啊第一次读的时候,完全被小说的世界征服了。

原来以为真的会写演艺圈的黑暗啊大亲友因为成长不得不分道扬镳啊之类的,没想到读到后面是一个温暖到心疼绝望的故事,套用很喜欢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最深刻的悲剧是‘善’与‘善’的冲突,而明显的善恶冲突是相对肤浅的”。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电影的改编不免落了下乘。

感谢两位爱豆,这样方式的共演真是让人感激。

 5 ) 这个世界是什么颜色的? 粉色?灰色?还是彩色?

62分钟后的冲击,说实话之前已经被剧透地差不多了,就是戏中戏,相比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的芋头的演技才是让我感慨的地方,前面的人设太耀眼,以他的颜值就已经有56成的相像,并且前面的白木始终是存在在苏打的视角中的,模模糊糊看不真切,但是到了后半部分,芋头开始真正的出演出自己的真实世界的小河的时候,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没错,他是河田大贵,他永远都不是,也成不了白木莲吾。

河田大贵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3个人同伴的时候,他喜欢的人不喜欢他,他的演技没他高,他的未来没他好,他的目光总是放在小吾而不是自己的身上,然后小吾离他越来越远。

直到同学聚会,他们又重新见面,喝酒,畅聊,唱歌,抽烟。

仿佛一切都还没变。

但是,就在第二天,小吾就这样自杀了,然后完美改变小河的人生。

62分钟后的小河才是真实的小河,没有戏中戏苏打的那么疯狂,真实的小河更多是一种引而不发的状态,他没有小吾这么天才,又不懂真正的娱乐圈,进去以后才发现这个圈子的光怪陆离,表面的性格不是私下的性格,私下的性格也不一定是真实的性格。

夏帆说的没错,真实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谁知道呢?

甚至发现小吾也不是自己印象中那个完美在上的小吾。

最后发现的是姐姐的事。

原来我一直以为的羁绊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我从来都不曾真正懂过你。

人与人之前的交往多复杂啊,自己的内心都弄不懂谈什么弄懂别人的世界呢?

你以为的双方密不可分的羁绊,可能只是别人简单计划中的一部分罢了。

所以世界最后重新回到了彩色,不是回忆里的粉色,不是失去白木莲吾后这个世界的灰色,而是彩色,你摆脱了他,你开始了自己彩色真实的人生。

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啊,真无聊。

 6 ) 割裂的讽刺

说实话后半段灰色的部分看得很难受,和前半段非常的割裂,电影部分和后面演员部分的反差太大,感官上很难协调。

而且莫名的有种被嘲讽了的感觉,那种“你永远不知道另外一个人实际上是怎么样的”的窒息感前所未有。

荧光色那里听着苏打的笑声有种类似耳鸣的不舒服。

最后变回彩色的时候简直是终于能好好喘气了的感觉。

我觉得小吾和小河在见到姐姐和小吾自杀时候的反应都很有意思。

两个人的不同就体现在这里。

小河更多的嫉妒和自卑,他企图活成白木莲吾但实际上他只是想要白木莲吾的光辉,他最开始还笑了一下完全没反应过来。

而小吾是想完全成为姐姐。

最后小河终于意识到他这么多年从当初那个一个人扔棒球的别扭男孩走到现在这样,真真应了一句「真无聊!

」电影部分苏打的演技看得非常入戏呢,后面变化太大我也是反应了好一会儿。

夏帆的反差和声线我都惊了。

然后为啥我看苏打的电影总能看到这种尺度大的部分啊!!!

 7 ) 戏不一定是人生,人生百态你可以装模作样

这部剧第一遍我是没看懂的,所以两年前我压根没想过评论这部剧,但还是极其留心,一是苏打,二是这部剧的拍摄方式完全是第一次见,从彩色变灰色那一刻我就懵逼了半天,以至于分不清真假而不知道主旨。

再后来重新认真看一遍,觉得这个导演真的是个天才,一环扣一环的戏如人生却又截然相反,似乎每一个人都是相反的。

而我也刚好认定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相等,你是一个多美好的人就有多阴暗,其他方面等同。

所以故事的共鸣在于,你是否有相同的经历而不是,当然前提是演员的演技要到位,才能让你耐心身如其境。

那些感动的点的背后一下子破碎。

光鲜亮丽的人也像个小人物,可怜的人也有可恨之处。

这才是社会现实。

 8 ) 粉与灰

2017-3-3 17:44影片分前后两段,粉色部分是灰色部分的戏中戏,这我是看完了才整明白的。

影片拍的挺好只不过我发现了一个挺可怕的事实,就是我现在在看有苏打参演的电影时,眼睛已经没办法看别人了,即便是又帅又仙的中岛,演技和光芒也被苏打碾压的咖啡渣都不剩。

菅田将晖一人分饰两角,那不同的人格说来就来的自然而然的戏剧过渡根本就不给你分裂和懵逼的机会,因为演的太像根本就是俩人,感觉赚大了。

我只给suda打8.5其余只有7。

2017-08-08 经过半年之后的二刷,依然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少见的戏中戏拍摄手法,新颖独特。

菅田将晖分饰的两角差别之大真让人大跌眼镜,前半部的唯唯诺诺不得志的小配角,后半部张狂的不良前辈,皮肉骨髓完全都不是一个人,不愧是霓虹年轻演员的领军人物,戏足,看的真是过瘾。

 9 ) 用什么方式消耗人生

买的原作书还在路上。。。

所以只以电影为基础来说说看完以后的感觉。

粉色的部分,是大河对自己所看到的小吾的理解和记忆中以为的小吾。

灰色的部分,是褪去带着小吾光环后,不得志的大河的现状。

小吾并非对大河无情,从捆绑戏其实可以看出来。

只是,在意小吾的大河,发挥失常了。

大河常说的,要靠自己的能力来决胜负。

但是,始终晃晃度日,有心无力。

对小吾有怨恨,有羡慕,有嫉妒,有自卑。。。

因为有一个这样的参照物,好似自己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一般。

比起自己的事情,更在意他人对自己评价,看法,更在意和小吾之间的比较。

大河并非无才,而是没有自我。

那个自我,小的时候,大河是有的。

那句,真无聊!

不就是让他结识好友的有意思的句子么?

那是大河真实的感受,是他自己的生活所得。

不了解真相的纱里和小吾是旁观,在他们眼里那是一句有意思的话,于是跟着学。

理解上的不同,让新搬家的大河有了朋友。

也是因为理解上的不同,让大河在小吾面前没了自我。

灰色部分,大河和成濑之间的纠葛灰色的大河是粉色莲吾的内心。

两个部分看似分开,其实并没有。

因为粉色莲吾是大河以为莲吾想要造就的那个,并不是真实的莲吾。

所以带上了光环,让和真实的莲吾有过交往的成濑觉得不爽。

就像对同一个人,根据别人和这个人交往的深浅,一万个人可能就会有一千多种不一样的评价和感受。

但对于莲吾本身来说,没有一个人能够确确实实的了解他,因为他自己可能也不了解自己,他在崇拜姐姐的道路上,探究的是如何看到姐姐所看的风景。

成濑是认可莲吾的,所以看不惯大河这种近似小偷的行为。

觉得大河并不是靠自身努力而成功的,对他产生偏见。

很多行为,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刁难和欺负。

他很明白大河介意自己未来的道路会不会更好,也明白大河反感不停地对众人一遍又一遍的诉说心中的小吾。

于是带他去了秘密会所,在他享受放松,以为以后有了一个可以放纵压抑心情的场所的时候,用一句,这是小吾以前带我来的摧毁大河所有的神经。

你成名的原因,你可以成名的原因,除了小吾给的,你什么都不是。

喜欢的人喜欢小吾,好的机会是给小吾的,别人的眼里永远有一个比自己还优秀的存在。

怎么努力?

拿什么努力?

然后,不如和他一样吧。

那一瞬间,才发现。

不一样,什么都是不一样的。

我以为的你,不是你。

从来都不是。

一个早就选择了。

另一个不过是个粗劣的模仿者罢了。

死了,也不会有人同情半分。

所以,大河不再是灰色的。

他回到自己的世界。

对所有的一切,只感到:真无聊。

只是一味探究别人生存的世界究竟藏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让他如此闪耀?

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具已经好好放进棺材的尸体,只等着下地一般。

无论怎么做,消耗的都是自己的人生。

 10 ) 粉与灰:幻像与真实之间

一个小毛孩冲墙扔石头,念着“无聊”,另外两个小毛孩也叫嚷着“无聊”加入,一场长达十多年的友情开始。

儿时的懵懂、少年时代的冲动和激情,在成长之后却逐渐变成青春残酷物语。

两个男孩河仔和阿吾之间有着很深的情感和链接,女孩莎莉则若即若离。

河仔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帅气又有表演天赋的阿吾光环之下。

直到阿吾自杀后,他才获得机会通过撰写和演绎阿吾的短暂一生获得公众的认可。

影片大胆采用戏中戏反转剧作设置,电影进行到约一半时,突然逆转,从彩色跳至黑白,拉开虚构与真实的分界线,观众顿觉之前一切都不过是“戏中戏”,之前的“阿吾”其实是真实河仔扮演的角色,之前的“河仔”本人则由另一个叫成濑的演员扮演。

这是个富有颠覆意义的剧作设置,且和传统“戏中戏”用于收场不同的是,电影几乎用了近一半的时间来反转。

这种剧作结构的处理并非将戏剧化的故事转入纪实瞬间,而是通过结构反转,颠覆了彩色片段自然真实的叙事风格,将之定义为“扮演的假象”。

之前的段落,看似是阿吾和河仔两位好友的对场戏,河仔一直和一个扮演成他自己的演员在演对角戏。

彩色影像,其实是河仔的“独角戏”。

电影改编自年轻演员加藤成亮的同名小说,原作者是演员,也道出了演艺人生真实虚幻互相交织,难分难辨的状态。

影片风格前后截然不同的彩色和黑白段落,展现的是“表演人生”和“真实人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在“表演人生”中,河仔扮演的阿吾光鲜亮丽,偶像气场,布光柔和,而“真实人生”中的河仔,黯然,不自信,对一切充满了疑惑。

黑白片段也泯去了那些鲜衣怒马的戏剧人生,被仰慕是扮演,虚构的华美,不过是真实人生的布景和注脚而已。

最后河仔念着儿时那句同样的话“无聊”,将阿吾留给他的打火机掷向其大幅头像的广告板,以某种方式为这段属于两个人的漫长旅程作了收尾,阿吾死去之前也为河仔的未来作了安排,而这种安排对河仔来说,不啻是一种自我的继续被绑架和附庸。

再见吧,阿吾!

河仔要告别始终效仿和复制阿吾的青春,要真实地成长,人生是残酷的散场、告别,同时也是拥有更为独立自己的开端。

在河仔决定告别意念中的阿吾,继续成长后,影像再次从灰色的状态回到了彩色。

而这种彩色,已经和之前的梦幻不同,是经过沉淀和再次显影的时刻。

剧作结构是电影最大的艺术特色,缺陷是在结构化的逆转之后,形成了一个内容上的开口,需要一个更为逻辑严密和包容性的结尾来阐释和覆盖一切,而现有的结尾情节并没有很完善地完成这个职能。

电影侧重两个男孩之间的情谊,对爱情线则暧昧处理,另外一个明显的态度是电影对于死亡的态度,开头交替剪辑铃木姐弟的自杀场景,已显明电影的主题与死亡息息相关,阿吾和河仔在殡仪馆外面谈论姐姐的死亡,看似谈笑风生,并不伤感。

但阿吾赴死的缘故也是为了姐姐,在淡定表象和决绝内心之间,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

而阿吾离去之后,河仔为了平衡内心,则走过了一段非常艰巨的时光。

有人的人生,是为了潇洒地和死亡赴约,犹如美丽的蝴蝶兰,翩然开放又倏尔消失。

有人的人生,则瑟缩着,挣扎着,艰难但是努力地活下去,这就是阿吾和河仔的不同。

拍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片的导演行定勋擅长在偏平和的叙事中,放入激烈的肢体冲突。

因为戏中戏的结构,中岛裕翔分饰两个完全不同状态的人,而青年演员菅田将晖也成功地在电影前后段落扮演“河仔”和“成濑”。

其中成濑一边被河仔痛击一边大笑的场景,犹如希斯•莱杰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扮演的小丑异化和癫狂的状态。

另外层面上,影片中所谓的“真实”,和前面的彩色段落一样,对观众而言也是一种幻象,真实不过是相对真实而已,虚构才是绝对和唯一。

粉色和灰色同质,都不过是时间的灰烬。

《粉与灰》短评

⊙ω⊙意外的出彩呢

4分钟前
  • 唤我某某
  • 推荐

3.5 就主题来说 和shige的小说没什么关系了;虽然玩了下新奇的叙事结构 但由于yuto演技被suda吊打 甚至连与影帝唯一的结尾对手戏也接不住 及莫名改出的姐控剧情 致使看完后的感觉的确是“真没劲”。suda夏帆的粉灰反差演技多半星。

9分钟前
  • 林木暮
  • 还行

菅田将晖老演这种神神叨叨一边被暴揍一边哈哈大笑的角色感觉好装,日本人一边撕心裂肺喊八嘎一边哭然后日剧跑实在是看腻了,后半部分中岛裕翔演技差到总让我感觉会有反转其实这也是在拍戏

10分钟前
  • 快乐下水道
  • 较差

演技碾压。。。

11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粉色部分虽然伤痛老套但看的很起劲,灰色部分就…印象只有苏打演技好好了。导演自己加的小聪明一点意思都没有,前面苏打和夏帆的戏还挺感动,后面这荧光戏只觉得伤害我的眼睛。阿河这个角色从粉到灰割裂感好强,为啥芋头不换个发型,是导演为了表达河把自己变成了吾吗?最想吐槽片尾曲,咋回事啊也太灾难了

16分钟前
  • Candy
  • 推荐

上海的日饭好可怕。。

21分钟前
  • Nikitaa
  • 还行

电影架构很赞,小说也很美。但是角色太复杂也着实有些深度,演员拿捏不到位,没有真正深入到人物中心,所有导致电影很薄!

22分钟前
  • L.L
  • 还行

灰篇瞬間拉低整部電影

27分钟前
  • 杳流
  • 较差

分明是前后都很WTF

30分钟前
  • 忘川掌灯人
  • 较差

即使不站在原作的角度看这也是一部烂片,主演全体被坑,更别说原作了。

32分钟前
  • けんちゃん
  • 很差

两星给岛哥的美颜盛世和导演一贯的玩叙事结构,整部电影想表达的和观众看完想说的无外乎主角最后那句台词“しょうもない”,青春痛竟然给个德国骨科解释完了也是醉。可惜如此努力的芋头演技还是被影帝和苏打碾压成了渣渣,反正苏打和芋头俩gaygay的杂志内页很好看就够了~

36分钟前
  • 欲張り茜
  • 较差

结构有精进,戏中戏折射人生如戏,前后色调对比与身份互换的映照,现实层面与戏剧文本的糅合,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兴味?但行定勋仍是“半部佳作”模式,主旨站不住脚,后半部意兴阑珊,太薄弱形同儿戏;中岛裕翔虽帅出新高度,不过演技被另两位碾压,倒构成另一种镜像映射,有趣。

4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烂也就算了,看了个迷妹场,每次岛哥露脸都是跳跳家的迷妹的尖叫,整个人都崩溃了。后半部分拖沓,砍到1/3能加1星。

42分钟前
  • 深津奈留
  • 较差

后面实在不知道讲什么了。男主演技真的不太行

47分钟前
  • 班固先生你好
  • 较差

很意外地好看,前半段觊觎着那个自己在意的朋友一路走过不断收获回头看看自己却什么也没有的心理状态,苏打演绎的很好。后半段现实里的两个人,一个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迷恋,一个怀抱着略带羞耻的模仿状态敏感生活。很文艺很日本的电影,很有趣。苏打真的是为演戏而生的人啊!

51分钟前
  • pinkypxy
  • 推荐

身份转换这种骗小孩观众的东西也好意思拿出来显摆

55分钟前
  • 枕枕枕头
  • 很差

多次以为是悬疑片,中岛的哭唧唧把我拉了回来。(各位的演技都好好 除了主角只剩下脸好看 真尴尬)

60分钟前
  • Manatsu
  • 还行

后半部分太过悲凉,挚友如你,我想要了解你,可你已经去了。

1小时前
  • 安仔大kuma
  • 推荐

纳尼?

1小时前
  • jiangnian
  • 较差

是对给哥才华的态度太保留,还是被行定勋上次的《深夜前的5分钟》雷得太焦了,这一部完全超越了期待。颜色处理得很精彩,不说大结构的粉/灰划分,在人物情感、命运转折的很多细节处色调的细微变化都很巧妙。更期待可以完整读完给哥的原作,重新认识这个自己明明喜欢多年,却始终不肯相信他有才华的人。

1小时前
  • 聽見月光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