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的友情主题电影,没有之一!
《大都市的爱情法》要说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光阴,应该就是大学时光了吧。
那个时候,我们如此年轻,无忧无虑,无畏失败,不知疲倦,不会麻木。
这个女孩比起其他的大学生还要更潇洒一些,她成绩很好,长得漂亮,随性洒脱,想干嘛干嘛。
她就如同天上的太阳,特别耀眼、璀璨。
她是别人凝望的对象,一些男生渴望她,一些女生嫉妒她。
阳光看太久了,是会刺眼的。
于是,她在酒吧里喝洒跳舞,尽情地肆放青春的时候,就被有心人造谣污蔑。
女孩的优秀与美丽是有罪的。
可她不在乎,她大胆还击。
在一次考试中,她很快地做完试卷,实力超凡。
她第一个走上讲台交卷,然后对着全班同学大声宣布:“我不是你们传播的裸照主人公,我的胸口没有痣!
”随即,她拉开自己的胸口,全班哗然。
她真的,很帅!
这是一次漂亮的还击,可是埋有隐患,回为造黄谣的恶人并不讲证据,只因为你是你,你就是淫娃荡妇。
她后来谈了场恋爱,她全情付出,可对方根本就是和她玩玩而已,对方脚踏两条船却并不自责,反面对她暴力相向,朝着她怒吼:“你都向所有人露出过自己的胸了,你以为我会对你认真吗?
!”再说说她的那个超级好朋友。
这个男孩藏着一个很大的秘密——他喜欢男孩。
他跟人一夜情,活得仿佛很潇洒,他从没有一段固定的情侣关系,因为他怕出柜。
他怕一段关系露出后会引来同学们的非议,他怕母亲的不认可,但其实,是因为他自己的不勇敢。
不勇敢的人总会拥有太多的幻想,按困难和阻力无限放大。
比如,当他终于开口告诉母亲自己的性取向后,母家一个人默默地出了门。
半夜起来,他看到母家一个人趴在厕所,唤也唤不醒,就害怕地拨打急救电话报警。
他以为母亲因为亲生儿子喜欢一个同性而自寻短见。
可事实是,母亲只不过单独去外面看了一场电影且大醉了一场。
看吧,母亲也许会失落,但大醉一场后,她就会接受的。
那个拼命介意的,是他自己。
这对好友,一个在乎被荡妇羞辱,一个在乎同性恋的秘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可他们的友谊可以让彼此放弃自己的软肋。
因为两人关系好,女孩的男友特别不理解,于是女孩向其提出分手。
男友不甘心,居然私闯女孩孩的家里,砸烂她家东西,且对她暴力相向。
男孩在得知后立前赶住,将女孩的男友狠狠揍了一顿。
没想到,那个暴力男友反咬一口,在警局声称女孩水性杨花,明明出轨他人,还假托那人是同性恋。
此刻,纯真的友谊遭遇着污蔑。
于是,警察就向这对好友抛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你俩到底是水性杨花真出轨,还是只不过是一对gay蜜好友呢?
”语音刚落,两人同时站起!
女孩说:“我是水性杨花的贱女人。
”她此刻向全世界辱骂自己,是想要帮她的好友守住他的秘密。
男孩说:“我是同性恋,她没出轨。
”他此刻向全世界公开自己的秘密,是想要帮他的好友守住她的尊严。
此刻,两人平时苦心守护的东西,都不复存在。
不对,应该说,他们彼此就是对方最重要的人,为了守护彼此,他们可以丢掉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这、真是神仙友谊!
看得我热泪盈眶,他俩的情感绝对超越爱情,乃至亲情。
他们从大学时代开始互相陪伴,一直到一方出国留学,当兵,都没有散。
你的成长过程中,走散了多少好友了呢?
电影的结尾,她出嫁了,他为她献上婚礼祝歌,歌里唱:“这是个独立又潇洒的女孩…”他们的友谊一定会一直持续下去,很久很久。
话说回来,人生中,有这样的一段友谊,有这样的一个人,真的,不枉来过。
【我們一點兒也不奇怪】
挺好的。
韓國的這個IP,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拍得挺好的。
當然,劇集版對於性少數人群的刻畫再厚重一點,畢竟涉及了對HIV的討論。
不過既然是兩個小時的電影,那麼輕輕鬆鬆來當然也好。
於是瘋女人具在熙和gay興秀出現了。
男主角的長相不是我喜歡的類型(雖然這位在《彈子球遊戲》裡的人設真的太天使),所以小男友幫他擦藥的時候誇他眼神清澈長得帥,和《春光乍洩》裡的梁朝偉一樣,我突然:「⋯⋯」好在男主角非常有自知之明:「你要不要配個眼鏡或者去給腦子拍個CT。
你大概是瘋了吧。
」
電影版的主題討論其實更為輕鬆一點。
金高銀飾演的具在熙風風火火、瀟瀟灑灑,喜歡談戀愛、享受人生,從小就有留法經歷所以大學選擇法語對她而言沒有任何挑戰,晚上泡吧、喝酒,於是她變成了抹布一樣的浪蕩女人,各種黃謠被造謠在了她的身上。
可是不被父母關照的富家女,也只是享受每一次戀愛而已。
興秀從小喜歡同性,高中和學長戀愛,接吻被母親發現,於是母親開始了宗教信仰,會跑到他的房間禱告。
他們並沒有點破興秀的性向問題,可見到興秀和在熙成為同居好友後,興秀媽媽的反應是:「媽媽知道你的病,是會好的。
」
於是後面看到興秀真的和媽媽出櫃,然後媽媽去看了《call me by ur name》就覺得很感動。
電影看到演員卡司的時候覺得金高銀的演出是大材小用,確實是她的演技用在這樣的電影裡就是太輕鬆,那種憤怒、委屈、倔強、驚恐,都很好。
她的電視劇就看了幾個cut,但是她的《恩嬌》我很喜歡。
在熙讓我看到了當年21歲的金高銀扮演的恩嬌,活得很隨性,也很自在。
喜歡在熙為了興秀和渣男分手,敢愛敢恨敢分手,我的gay蜜是我一輩子的朋友,你,滾開。
20岁的美女夜店喝酒,帮帅哥遮挡同性恋,现场漏胸澄清照片。
潇洒又放肆,和帅哥互相做挡箭牌处成了哥们。
帅哥老妈很怕儿子同性恋,但是帅哥迫于社会压力,不敢承认和公开。
两个人是最好的朋友,哪怕美女堕过胎,帅哥打过架。
那种感情属于什么呢,兄弟吧,女人洒脱男人扭捏,但是都会及时关注对方的情绪。
情绪价值拉满的时候,也是感情懵懂的时候。
看了剧版的前两集, 看到了太多太多自己的影子,也重新透过高瑛看到了我那些gay朋友的灵魂。
我和剧里的高瑛相似,我的人生成长的一个个阶段是一个个和gay的关系组成的。
只是我可能是一个永远的美爱,而我身边的朋友变化从摄影师,变到深柜男,零零总总,总之我的人生是一段又一段和gay的友情塑造的。
很多时候,回想人生的每个美丽的片段都有我的朋友的参与。
幼儿园的时候,是谁和我一起画彩笔画,小学的时候,是谁和我一起跳皮筋,初中的时候,是谁和我一起跳wonder girls的nobody, 又是我为谁擦去了第一次被男人伤害的泪水。
高中的时候,是谁故意造的偶遇,结果又是一起在gaybar里面发疯,在暴雨的黄龙体育馆旁边奔跑。
高中的时候,我真是的疯,周五晚上还在紫荆港门口和博士哥哥还有他男友一起吃出了名的浙大烤鸡腿,周六晚上就在和广东的富二代一起喝酒听他被老男人骗的故事,周日的下午又在和做服装的基佬一起在龙翔桥买衣服砍价。
当然大学的我持之以恒的秉持自己的人生交友方式, 是在宿舍自习室深夜里一起听着少女时代做math 53,是在周二的清晨丢垃圾然后对你的埋怨,是某个周末在山上一起望着golden gate抱着哭因为听了你的故事,是和你们一起在thanksgiving 的中午在universal studio旁边寻找没有关门的餐厅,也是和你在一起抽水烟的时候, 听你埋怨你的boyfriend。
回到国内工作的几年间似乎又认识很多的你我他,我们一起走过君度,pitch,des,还有potent。
后来深造的时候,是深夜和你一起K歌,是凌晨三点听你在天桥上哭,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和你一起醉倒在成都的酒吧。
又是现在的你一起创造一个作品。
我的人生不长,但是因为你,或者说是我这个小作文里面的每一个你,变得有所可回忆。
I love you all. My friends.
因为一个小片段看的,意外发现有郭东延《眼泪女王》的弟弟,和《五月的青春》里女主的哥哥。
如果现在💐角度看的话,其实男女主是她们彼此异性实体的💐。
她会帮他当他被别人质疑是同时,他也会帮她在她被偷内内的贼吓到后。
他跟她约定说,有危险就给我打电话,你跑去警察局,我们在警察局汇合。
然后,他们真的做到了。
他最了解她,她也最了解他。
他们同住屋檐下,就像真正的闺蜜那样。
从学生时代,到工作,到结婚,从青涩玩乐到成熟先自己。
她知道成熟并不是因为要照顾男朋友的身高而不穿高跟鞋,她开始做自己,饭桌硬刚领导,在公司抽烟维护女性权益。
就是在做自己的时候,她遇到了说他漂亮,说她帅气的同事。
她超级幸运,遇到了懂她的人,而且是懂得他对她来说那样特别的存在。
女主和男主吵架时,对男主说:想要爱,要先撕掉保护膜。
(男生不敢公开出柜,拒绝了当时喜欢的男生。
)他开始撕掉保护膜时,喜欢的人已经有了男朋友。
好像就是这样的,当时没爱,后来就没有机会了。
后来他又开始写东西,以当初喜欢的人给他发的那一句告白的话为开头。
这可能真的可以称之为蓝颜知己了,因为在女主角度,或者女主丈夫的角度都不用担心的那种蓝颜。
没有猜忌,无条件相信,即便吵架也会关心对方,懂得对方最脆弱的点,但是会小心翼翼保护。
像看了一场梦。
如果非要给这部电影用几个字总结的话,我觉得是:找自己,自在,爱。
先爱自己,然后再爱别人。
《大都市的爱情法》,一直很喜欢金高银,《破墓》后,演绎的这部,水准依旧,剧情跟《柳烈的音乐专辑》完全相反就是,金高银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在熙从奔放洒脱,渐渐走向循规蹈矩,最后又回归了天然的自我,让观众跟着她以及她的老友兴秀一起或欢乐或悲伤,或憧憬或失望,或迷茫或醒悟,或分开或相聚,一路从十几岁走到三十几岁,不断成长,不断总结,不断进化。
不过回到原点,这种剧情,如果不是金高银演,估计还真没有人会去看,哈哈。
最为感动的,就是在熙和兴秀之间无微不至的友情,两个人之间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矛盾、分歧、误会,都会在风波过后冰释前嫌,特别是那段女主被男友暴打后,打电话跑向警察局,男闺蜜一接到电话,啥都不用问,就知道了,直接在马路上奔跑起来的样子,是真帅,完全被这个友情给感动死了。
从警察局出来后,女主对男闺蜜讲的这句话,尤其点赞“你只是做你自己,这怎么会成为你的弱点?
”现在这个社会,这句话很顶。
因为先看的剧版很喜欢,看到电影版的出了就第一时间找到资源看了。
结论是:“电影版不好看”,大家请去看剧版吧,列举几个区别(有剧透)。
一、女主同样是被造黄谣:影版:在教室当着一群人的面,掀起自己上衣,证明裸照中那个胸口有痣的女性不是她自己。
陷入自证陷阱, 怼天怼地,带着一种不自洽的愤怒感。
这个情节会比剧版的冲突更大,让观众同情女主,立一个女主是一个非常无辜的受害者(本来也很无辜,但是我不喜欢女主做一个跳脚的弱者)。
剧版:女主压根懒得搭理他们,被孤立了也无所谓,也不在意,女主自己爽了就行。
二、女主怀孕:影版:是因为被渣男欺骗、被三还被羞辱,伤心地喝酒在酒吧等待男主,但男主有一些事情很久都没来,女主等不到男主,更加伤心然后被酒吧的搭讪男钻了空子搞怀孕了,过程可能是灌醉也可能是下药,但一定不是女主不自爱,是意外。
剧版:前后差不多的时期分别和两位男性上床,并且都没做措施,怀孕了。
也不想联系这两位男性,一是怕麻烦,二是也不知道是谁的孩子的父亲。
三、做人流时影版:被女大夫指说不负责任,拿着子宫的模型 ,崩溃的大哭跑了出来 。
电视剧:是被男大夫的一番恶臭言论气到跑了出来,因为拿了子宫的模型 ,一个女护士追了出来对女主说“这家不正规,不要来这家医院做人流,去街对面哪家正宗的做吧”充满了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是一个非常好哭的点。
真是不理解影版为什么要改成女大夫?
气死了这个厌女的世界!
除去视角的区别,影版的男女主戏份差不多是男4女6,大家更能带入女主的视角,感受女主的痛苦和欢乐,也迎合了当下大家都喜欢女主元素,比如洒脱、勇敢、做自己。
改编的很多部分看起来更像是为了取悦女观众做出的一系列改编。
剧版是以男主的视角缓缓展开,戏份差不多是男主7女3,每一集男主均换一个对象,间缝中插入对女主情节的展开,又合理又缓缓展开。
因为没有看原著,所以只针对剧版和影版做评价,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
剧版真的好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
在抖音刷到金高银的片段,马上来看这部电影🎞️。
总的来说,很对我口味,有被惊喜到!
1⃣️有很多有趣的对话设置。
“怎么 好像抓住了我的把柄了吗?
”“做自己,怎么会成为你的把柄呢?
”具在熙考完试以后掀开上衣,自证破除谣言,很酷也很冲动。
对于传黄谣这种下三滥的招数,好像没办法很快想到好的应对方式。
“可怜我吗?
”“抓住我的把柄了吗?
”有时候这种反问,可以窥见脆弱,深知这是自己内心会在意的点,所以用更坚硬的外壳伪装起来。
“人们只要觉得跟自己不一样,就把它想象为自卑,这样会舒服点,然而并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自卑。
”“我不知道多爱一个人才算爱情,但是我想他。
我认为我想他比我爱他更真。
爱情是抽象而难懂的,但是想念是确切的。
”但是反转好快,自己的思念是真的,他人的思念依旧抽象难懂。
“你在殡仪馆上班吗?
”“对哦 你要死死看吗?
”“快点去清溪川 ”“准备买枪打死领导”“给你介绍个相亲对象怎么样?
是刑警!
”“肯定比犯人好。
”2⃣️有很多特别的冲突。
白天打着哈欠认真上课,晚上精神亢奋尽情蹦迪,很有反差感的场景,但是在鼓点音乐的串联下格外和谐。
同性恋的暧昧,牵手后直接上床,但是上床后又隔着手机摸手手。
异性恋的暧昧,女生躲在床底,被男生妈妈用吸尘器扯破裙角,换上他妈的家居服逃离哈哈哈。
虽然有部分妈宝的缘故,但是这个反差…一边已经开上高速,另一边还在玛卡巴卡。
大胆的人小心翼翼,胆小的人却一步到位。
有些冲突只有过程没有结果,直接丝滑转换镜头,妈宝男恋情以兴秀倒地哈哈大笑结束。
有些冲突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在熙吃醋反被质问,虽然那并不是误会。
详略得当,把矛盾点衬托得非常尖锐突出,很抓人眼球!
3⃣️是很能表现出情绪的魅力人物。
除去吸烟和不规律酗酒泡吧,在熙的形象鲜活生动,很让人喜欢。
她会很勇敢,直接表达心意大胆追求,失败了不过是失败;她也会陷入迷茫,在连连挫败后怀疑自己。
她会很细心,帮忙在同学面前遮掩兴秀的取向;但也会冲动,在暧味对象撞破两人同居时,脱口而出兴秀是同性恋。
在兴秀还没有钱、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去应对异样的眼光,去承受妈妈再度的失望的时候,这无疑是很伤人的举动。
有两个可爱瞬间,一个是躺在滑滑梯上陷入爱情的双马尾妹妹,一个是鲤鱼打挺汪汪汪的拟狗小人哈哈哈。
兴秀这个人物一出场,就带着我对韩男的招牌偏见,典型的头型和发型。
在抓住彼此的“把柄”之后,两人迅速熟络并同居。
嘲笑在熙的贴身衣物跟裙角一起被吸尘器吸走了,是会落井下石的哈哈获得在熙的认同后,走起路来左摇右晃,gay味十足。
这小子老是挨揍,挺倒霉的。
我承认,他在表演婚礼祝歌的时候,帅过几个瞬间,其他时刻欣赏不来…4⃣️有创意的镜头语言。
能感觉到人物的思考,在熙穿得规规矩矩,在地铁上跟别人撞衫时遮住了自己。
请兴秀一起到床上睡觉后,摁掉暧昧对象的电话。
也许一次两次选择能够伪装,也许一段时间的表现能够掩饰,但人总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走向最真实的自己。
妈妈看见到了兴秀写的小说,不是常规地展示妈妈看到日记后的愤怒,而是将妈妈这个人物放在小说中的情景,撞见最刺激的情节转头就走,更能看到妈妈受到的冲击。
在熙第一个画出皱巴巴的牛奶盒,却遭到同学的霸凌。
在描述这个作品得到的夸奖时,展现的却是馊牛奶倒下的画面,台词跟画面很有反差感,但又有印证意料之中的快乐!
兴秀起床的时候,镜头不仅跟随人像也带上旋转,好有起床头晕目眩的代入感!
其他就算是最常规的空镜头转场,也带着雪花纷飞的韩剧氛围感没有天生100%匹配的好朋友,人跟人之间都是在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中找到最契合的状态。
好评
大都市的爱情法_哔哩哔哩_bilibili男女主角在同一张床上醒来,女主直接跳到了男主身上,让她背着自己去洗漱。
结果开门发现女主的未婚夫站在门外……
直接抓包?
这是什么抓马剧情?
然而,女主却死死护在男主身前,生怕未婚夫对男主拳脚相向,还声称——俺们是纯友谊!
男女之间真的有纯友谊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儿?
这是韩国最新爱情片——《大都市的爱情法》里的情节。
而这部电影因为尺度生猛,还遭到了全韩民众的联合抵制,就差示威游行了。
这一举动我超不解的,到底是动了谁的蛋糕?
看这部电影的标签——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同性,内容很丰富,尤其是“同性”两个字博人眼球。
电影的男主兴秀就是一位同性恋,而女主在熙是一位直女。
电影讲述的是两个人在校园里相识,然后一步步走到女主结婚的纯友情的故事。
是不允许有gay蜜?
还是不允许世界有男同?
反正看到韩国民众的反应以及这部电影里所描述的事情,大体上能感觉出韩国是一个很保守的国家。
再加上韩国“少子化”的社会环境,如果再宣扬和美化同性恋,那么大家更不愿意生育了。
所以这部电影从发布预告片开始就韩国民众举报下架,而电影上映之后也是遭到了抵制。
但这些都不能阻挡这部电影成为今年的爱情片黑马,在豆瓣上开分8.9,虽然现在掉到了8.0,但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研究。
电影改编自韩国作家朴相映的小说集,该作品曾入围国际布克奖、都柏林文学奖,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却在亚洲市场遇冷,这更激起了梗姐的好奇心。
不多说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01局外人在参加学校法语社团的时候,有人问了兴秀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来参加法语社。
兴秀回答——因为加缪的《局外人》。
其实“局外人”是对兴秀身份的一种隐喻,他在加缪的作品中找到了自我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
兴秀是同性恋者,他便是社会边缘群体,不被主流大众所认同。
他就连去参加同性恋社团也要偷偷摸摸。
小时候,他被母亲看到和男生接吻,自此后就被妈妈称为有“病”。
女主在熙也是同样如此,她有着自由的灵魂,不被世俗的眼光束缚。
她每天都混迹在夜店里,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因此被同学们称为“抹布女”。
同学群里传了一张女人胸部的照片,所有人都认为是在熙,因为她在同学们的印象里就是不检点。
而她为了自证清白,当众掀起衣服给大家看自己的胸部。
这一举动反而让她遭受了许多烂桃花——因为大家更认为她是一个被别人看身体无所谓的人,哪怕“睡”一下也没有关系。
在熙和兴秀都是大家眼中的异类,也正因为如此,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但是他们并没有谈恋爱,而是互相保护和救赎。
02纯友谊也好磕电影讲述的是在熙和兴秀从大学时期互相陪伴,最后兴秀陪伴女主结婚的故事。
在世俗的眼光中,男女是没有纯友谊的,而且gay也不被大家接受。
因此,兴秀几乎成为了在熙谈恋爱最大的阻碍。
而兴秀也经常用在熙当挡箭牌,其实他自己对于自己是同性恋的身份也没有心理认同,他也具有羞耻感。
所以他不会参加同性恋的任何活动,他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是异类。
哪怕和其他男性上了床以后,他还是要快速逃离。
他给在熙的备注是姐姐,假装在熙是自己的亲姐姐,所以他经常借口姐姐叫自己回家而从做爱现场落荒而逃,并且这样也能够解释自己和一位女性同居的事情。
在熙在兴秀服兵役回来之后,两个人继续过上了同居生活,甚至会睡在一张床上,这就已经不太符合大家对男女友谊的认知了。
好像,就算对方是gay,也无法和对方睡在一张床上吧!
况且,他们还纹了情侣纹身。
而在熙为了合理化这个情况,还对外宣称自己是在和闺蜜同居。
她在谈恋爱的时候对未婚夫说谎,实际上是自己也对她和兴秀的关系心虚。
直到他后来认识了一位能够接受她有gay蜜的男朋友,才成功结婚。
如果不是兴秀是铁gay,他和在熙的相处方式还真的很像情侣。
只不过,两个人还在各自谈着恋爱,虽然都不顺利。
在熙经常认识渣男,他刚刚发现自己是“男友”的小三后就去夜店买醉,还让兴秀来陪她。
但是此时,兴秀正在参加一个同性恋的活动,而他的暧昧对象被揍,他替对方出头后也被打得遍体鳞伤,两个人正在警察局里处理问题。
但是由于兴秀没来,在熙被人在酒里下了药强暴。
于是在熙跑回家里对他大发脾气,两个人吵架之后,兴秀夺门而出。
几秒后又回来,询问在熙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之后在熙才发现兴秀脸上的伤,两个人便开始互相关心彼此,将不愉快全都忘记了。
这友情,简直比爱情还要好磕。
而且兴秀最在乎自己是gay的事情被别人知道,他还没有出柜,但是最后他却为了要证明和在熙的清白,在警察局公开出柜。
在在熙的婚礼上,他还跳了一首miss A的《Bad Girl Good Girl》,甚至跳了一段女团舞。
在好朋友面前就是可以不顾形象吧,而且可以做自己从来不愿意做的事情。
0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法则片名叫《大都市的爱情法》,导演想表达的大概就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法则吧。
在熙和兴秀是边缘人,实际上是他们对待爱情的处理方式和传统不同。
在熙对待爱情是自由的,爱的时候很热烈,不爱的时候就很决绝。
但是这样的性格和向往自由的态度在传统的韩国社会就会遭受抵制。
兴秀的同性恋身份也是如此,彩虹社团几乎是地下的行为,而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被称为“美化同性恋”而遭到抵制也能说明韩国社会对于同性恋者的容忍度很低。
韩国不是以拍摄“伦理片”著称的吗?
反而对同性恋毫无包容之心。
根据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近一半的韩国人不想要同性恋朋友、邻居或同事。
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的调查发现,92%的LGBTQ人群担心成为仇恨犯罪的目标。
怪不得这部电影在上映的时候民众们的反应会这么大!
而之所以韩国民众们会认为这部电影在“美化同性恋”,实际上是因为故事的主线之一是在说同性恋者兴秀逐渐寻找到身份认同的故事。
他从一开始觉得同性恋是耻辱,到后面可以大方承认同性恋身份的转变,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核心。
而兴秀能够有这样的转变,是因为在熙。
在熙没有觉得同性恋是耻辱,甚至在和同事聚餐的时候公然为同性恋者说话,而她在被男友误会的时候,也大方承认了自己的好朋友是gay。
因为在熙本就是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
而这样的精神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爱情法则。
在熙的爱情法则就是快乐至上,兴秀的爱情法则是他只喜欢男的。
不同的是,在熙是生活在首尔大都市的酷儿,她我行我素,活得潇洒自如,当然也吃亏上当,搞大了肚子。
兴秀相对保守,但是也在在熙的影响下逐渐成长和接受,最终也变成了酷儿,毫不在乎别人眼光得跳起了女团舞。
导演想传达的正是这种“酷儿”文化,但没想到却反而遭受了主流价值观的抵制。
毕竟这个世界上“酷儿”才是“局外人”,而当你是酷儿的时候,是坚持本心,还是随波逐流,完全是个人的选择。
但如果大家都千篇一律,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创造力可言呢!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酷儿”,至少要坚持自己的爱情法则吧。
当金高银饰演的在熙在教室中掀起衣襟自证清白时,镜头扫过人群惊愕的表情,这个充满黑色幽默的瞬间,恰似一柄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现代都市文明的虚伪假面。
李言熙执导的《大都市的爱情法》绝非传统爱情片,而是一部用荒诞包裹深情的都市寓言,在首尔钢筋水泥的褶皱里,寻找着被规训挤压变形的情感真相。
倒置的镜像:边缘人的相互救赎影片最动人的悖论在于,看似离经叛道的在熙与恪守秘密的兴秀,本质上都是都市的"局外人"。
在熙用张扬的言行对抗世俗目光,却在醉酒后被强暴的脆弱时刻,暴露出内心对归属感的渴望;兴秀将同性恋身份视为"弱点",却在在熙遭遇渣男时挥拳相向,用暴力守护着这份"不纯粹"的友谊。
他们像两株逆向生长的植物,在熙的藤蔓肆意攀附却根系脆弱,兴秀的仙人掌满身尖刺却藏着柔软内核。
当在熙怀孕后在兴秀怀中痛哭,当兴秀为护住在熙向母亲出柜,这些背离社会期待的瞬间,反而让他们的关系迸发出超越爱情的纯粹性。
解构爱情神话:都市情感的新语法导演刻意消解了传统爱情片的叙事套路:没有一见钟情的浪漫,没有误会解除后的圆满。
在熙与兴秀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他们共享床铺却无关情欲,拥有情侣纹身却各自恋爱。
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恰恰映射了当代都市人的情感困境。
当律师因在熙与"女友"同居而暴怒时,观众突然意识到:那些被我们视为"正常"的爱情关系,何尝不是社会规训的产物?
电影用戏谑的方式解构了爱情的排他性,让两个边缘人成为彼此的"安全出口",在都市丛林中开辟出第三种生存可能。
视听语言的隐喻狂欢朴赞郁式的视觉美学在影片中展露无遗。
夜店霓虹与教堂彩窗的蒙太奇,暗示着欲望与救赎的永恒角力;在熙家中那台总被摔打的冰箱,既见证着她的情感起伏,又隐喻着现代人被异化的生存状态。
配乐方面,Primary的电子乐与钢琴独奏交替出现,如同角色内心的双重奏——表面是嘻哈节奏的玩世不恭,内里却是古典乐章的深情流淌。
而当兴秀在在熙婚礼上跳起女团舞时,荒诞的肢体语言与神圣的婚姻仪式形成荒诞对照,完成对爱情本质的终极解构。
争议背后的文明叩问韩国观众因影片"美化同性恋"的抵制,恰恰暴露了东亚社会对边缘群体的恐惧。
但导演用兴秀的成长弧线给出了答案:当他从用"姐姐"谎言自我麻痹,到在警局坦然出柜,再到婚礼上忘我舞蹈,完成的是对身份认同的暴力祛魅。
在熙那句"你做你自己,怎么会是弱点",不仅是说给兴秀,更是对所有都市囚徒的觉醒宣言。
当两人最终选择各自恋爱却保持羁绊时,电影完成了对爱情最现代的诠释——爱不是占有,而是让灵魂获得自由呼吸的氧气。
结尾镜头中,在熙与兴秀在汉江大桥上相视而笑,背后是永不停歇的车流。
这座承载着欲望与孤独的钢铁森林,终于接纳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法则。
或许真正的爱情法,就是允许每个人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爱与被爱。
7/10 剧版先入为主了,同样的设定下感觉剧版人物之间的感情更真实自然一些,南润寿也比卢尚贤更合我眼缘,不过影版对闺蜜这条线的刻画细致很多,能看到更多的人物成长,金高银的表演也没话说,很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这部和《柳烈的音乐专辑》里的她都非常能打动人,这种感情跨度大的角色完全是姐的舒适区
影版相对来说,棋差一筹。依然是从顺直nan的目光角度去窥看女性和txl的故事,即使是用温和的态度去看这种边缘群体的故事,你也会知道,第四面墙外的视角是顺直nan。爱情,如果不是生理性的,那也许就会是幻想性的。大都市的爱情法,依然是在对和错的选择上徘徊犹豫。
没关注爱情,倒是两人的友谊好感动
不痛不痒。
不论是剧情还是拍摄都挺模板的,没什么新意。我真的受不了韩国人的drama表情语气,还有贴头皮发型和双开门身材……
5.4 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的年轻人就会陷入歧途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必须坚持做下去的原因 韩国年轻人已经烂了本片充斥欧美资方的夹带私货意识形态输出两小时的超长韩剧合订本 真的很烂
狗血淋头,夸张得一塌糊涂,并不是说塞点身份符号进去就算勇敢。
好烂的男女主相遇的场景描写,剧本垃圾啊。7分钟弃。
两个社会边缘人互相扶持的故事。全片最打动我的地方:尽管以前认为是中邪,但在兴秀和妈妈正式出柜后,妈妈还是自己出门看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尝试着理解儿子。
年度最佳。男主角在母亲包里找到电影票这场戏也是年度最佳场面。今年唯一一部可以让我说出“活着就是要看这样的东西”的电影,而且重点在“活着”。
去爱,也是一种能力。
男人和女人之间纯洁的友谊,不敢写吗?男主一定需要是gay吗?这样两个人才真的会有友谊吗?有病一样。
两个世人眼中【特立独行】的人,需要摸爬滚打在处处碰壁后学会勇敢接受自己。真正爱你的人会包容你的一切❤️
确实没有剧好看。两个人物都没有支撑,纯想做关系线。反而脸谱化了
就,意图蛮好的,也蛮暖的,多少还是多点韩式狗血味
3.5。
其实更让我羡慕的是他们的友谊
“让我们更加俗气吧!”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好看!不被驯化的两个真实的人!(看了一集剧版,电影版卡司强太多啦,金高银表演超级有煽动力。)
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影片改编男主角感情部分,还在围绕出不出柜这一套显得寡淡,对同志群体的表达也小心翼翼很多。他看上去很在意自己演得帅不帅到婚礼上的舞蹈还矜着,远比不上剧集的南润寿。但金高银特别好,风穿过身体就迎上飞行的自由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