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插画版的源氏物语,对里面复杂(秽乱)的人际关系印象深刻,光源氏计划什么的,也是打开了新世界。
但是更深刻的是插图。
我不记得是画的哪个女人了,只知道光源氏在同她夜里幽会,据说长的十分美丽。
结果翻开第二页,一张女鬼插图映入眼帘。
一直拖到身后好几米远的黑发,一身不知道套了多少层的衣服层层曼开,一张又白又圆又扁的脸上只能看见一张血红的樱桃小嘴。
吓得我差点把书扔了。
电影画风很诡异也很美丽,但是觉得很空洞,就像是脸谱般的把每一个人走一遍,许多情节没头没尾的。
尤其是中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打扮很现代的女歌手在唱歌,我开始把她当成旁观的女鬼,可是画风实在太格格不入了,只想捂眼睛。
不过要把这么巨大内容的原著拍顺了,也是不容易。
所以我只能假装看不到出来唱歌的现代女鬼。
剧情有两条线,一条紫式部,一条光源氏。
紫式部的演员我不太喜欢,总是带着莫名其妙的微笑,再给彰子小姐讲光源氏的故事时,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还好故事很快进入了光源氏。
源氏因为长得十分好看,如光华般耀眼,所以被称为光源氏。
看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魏晋时期的王谢两家的公子们,估计就和琅琊王七的名头类似吧。
一听就知道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
女王出来的时候,我不禁在心里想,啊,他的确是光。
不亏是宝冢的男役top,不管是声音、举止还是神态,都十分男性化,但是又和旁边的男人不同,带着清贵风雅的气质。
不论是跳舞、弹琴、闻香、骑马、蹴鞠、上朝还是调情,都衬托的周围的男人如泥土一般暗淡又肮脏。
就连他去幽会,晚上披着外衣遮住脸从走廊悄悄的走掉,我都觉得背影和别人不一样。
就好像幽会就突然变成了一件雅致的事情。
就连他被捉奸,从右大臣手里拿回腰带时说的一句这是在下的腰带,我都觉得他笑起来又可爱又风流。
和继母发生不伦关系,听闻这是最后一次时脸上委屈巴巴的神情,我看着也是真难过。
闻到和继母一样的香味,就抱着香炉在雨里流泪,我都想过去给他擦掉脸上的雨和泪。
睡醒了之后发现夜里的美人居然有个难看的鼻子,瞪圆的眼睛也可爱。
太多了...可能这种就是做什么都会被原谅的脸吧。
以及被女王演绎的气质,那种不论是在行多么淫秽的事情,都依然举止风度不减,温柔又霸气的气质。
他望向每一个女人的时候,都觉得此刻美好,如同胧月夜所站的藤花架,如同明石姬弹琴的水中阁楼。
后面他和紫儿的戏份很多,可是我没什么太大感觉,一是紫儿的演员颧骨太高了,在一众美人中显得逊色,尤其不适合这个时代的风格,看起来有点突兀。
而且光源氏的两场三场难过的戏,两场是为了继母,一场是为了紫儿。
可是只有为了继母的那两场,我和他一起感到了难过。
后面他越来越从容熟练,尤其是建立了春夏秋冬四院来安置所有美人时,就像终于收齐了喜欢的画,养好了池里的锦鲤,悠然自得。
就再没见他为谁像夜袭那天晚上那样难过过。
明明是个乱伦偷情还喜欢养成系的变态渣男,偏偏被女王演绎的光风霁月,耀华满眼。
看完之后,余韵很深,又去搜了天海的资料,看了她在宝冢的表演,只后悔没能和女王生在一个时代,没能亲眼看现场。
男友,大概更确切说是前男友,总说我的审美偏于病态。
喜欢俊美的男生不算过分,喜欢阳刚或者中性的美女也无可厚非,要命的是我喜欢女星反串,而且哈的一塌糊涂。
当年林青霞扮演的英气十足的东方不败一直是我的最爱,还有王祖贤,梅艳芳,杨采妮,看过她们的男装扮相后,总是固执的认为英气比娇媚更动人。
前男友说,正常男人不会有这种想法,正常女人也不会有;正常的GAY不会有,正常的……所以我应该是正常的蕾丝。
(题外话——事实是,我选择的还是男朋友,不是女朋友,所以我的那啥取向还是传统意义上正常和健康的)跑题了,再回来。
前阵子学校内网有共享影片《千年之恋·源氏物语》,最初不知是女星反串源氏光,只是觉得男一号太养眼。
不仅俊美有余,英气也是十足。
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真是应了原著的话——“光华公子”,是那个朝鲜相上意欲夸赞源氏公子的美貌而取的名字。
而我也由此记住了天海祐希这个名字。
PS:天海祐希——日本著名的宝冢剧团的首席演员。
当年以面试成绩第一名考入宝冢音乐学校,而她开创的宝冢史上奇迹记录,更是至今无人打破:入团第1年就主演剧目成为宝冢史上最年青的新人主演;所谓10年男役,就是要当上首席男主角,至少要花10年时间的磨练,但她连跳3级,只用了6年4个月就当上首席男主角。
有过多次成功反串。
当年读《源氏物语》的原著时还小,脸皮还没现在这么厚。
周围的同学朋友更都是些纯情小女生,没办法,我也只好装作很纯情的一掠而过,没敢光明正大的细读。
只是多少也知道小说的内容,虽然特别好奇,但终究敌不过害羞,会脸红嘛~~现在看电影,当年的疑惑由于天海祐希的惊艳而被全然抛诸脑后。
有网友说都是女的,看的时候会有看女同电影的感觉。
我却没有。
就像在欣赏纯粹的美,丝毫不会有杂念,从这点看,应该说事实上我比当年纯情多了~~呵呵,又是题外话。
看的是沒有字幕的,很寂寞的三個小時。
只是鏡頭實在太美,不可思議的美。
上學的時候很簡略的讀過《源氏物語》。
作為日本文學的代表作,我實在是對大部頭不感興趣。
不過書中描述的景象一一用畫面呈現,純粹的視覺享受。
故事的主角是桐壺天皇的愛子,光源氏。
扮演者是天海佑希,女性。
因為書中描寫光源氏美的奇異,所以才找了有著中性美的天海佑希。
可是以女性的角度去愛常盤貴子所扮演的角色總覺得有點齷齪。
紅。
黑。
白。
綠。
藍。
黃。
顏色分明的象是用油畫筆印染。
海天一色。
塵埃落土。
故事情節大概也看的懂,但是沒有字幕翻譯真的是很痛苦的事。
最后,字幕說源氏物語,世界上最大的小說。
PS:終于找到岩井的《夢旅人》依然沒有字幕的版本。
拜托各位誰有字幕提供一下。
角色都选得非常好,天海佑希简直是我心中源氏最好的人选,紫姬的柔婉倔强,藤壶的高贵自省,胧月夜的媚态横生,好一副宫廷美人图。
源氏物语被翻拍数次,可惜,在仪态容止上,没有哪位男演员表现得比天海佑希更好。
这个源氏符合紫式部所说的,女性都爱慕的男子形象,既不软弱造作,也不凶狠野性。
他一出现,你就明了:啊,这就是一位在奢靡的平安京中培养出的翩翩贵公子。
美中不足的是,松田圣子被生硬地穿插进电影中,几段诡异的mv破坏了美感与协调。
除此之外,我都很喜欢。
现实与故事交汇,彰子打败了清少纳言培养的定子皇后成为中宫,又产下得到外戚扶持、将被立为太子的皇子,道长得意地吟出“此世如我世”的诗句。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紫式部功成身退,却重回故里。
这电影很奇怪,但还是很值得看的。
静下心慢慢体味,日本古典文化的韵味——舞蹈、服饰、音乐,虽然电影似乎不是主要表现这些。
故事开头歌吟着“人世一切都是虚幻”,瞬间就带入古典的超脱哀怨感。
本来以为是讲紫式部的人生经历,但是影片行进过程中突然有现代科技处理的神幻画面,还有流行格调的女声唱段,主题又给拉到了讲女性讲爱情上。
前面讲源氏光四处渔猎女色,结果质量良莠不齐,分明是对他这种行为无厘头式的尖刻嘲讽,我感觉这和整个电影的严肃太不搭,但可能是特意插入的狂言风格吧,或许日本观众都不会觉得突兀。
叙述者紫式部是女性(吉永小百合),叙述中的主角源氏光本身也是由女演员反串扮演的,加上三四次插入的起点题作用的歌咏女子,还有情节中对女性角色的推崇和对男性角色的贬抑,更加确定了女性在这部电影的主导地位。
但是真正的主题还有点让我困惑,因为结尾也看得不太懂。
到最后也似乎还没有放弃人世虚幻的感触,吉永小百合脸上分明已经有释然的宁静安乐了。
电影里那些对女性、对爱情的探讨都让我很不舒服,很不喜欢。
这2个半小时的电影如果要重看,只能跳着看了。
美丽的宫室,美丽的女人,我觉得源氏光渔猎女色的行为,由于在这种地方发生,而似乎显得非常合理,而且不具有道德上的瑕疵了!
把什么叫富贵思淫欲啊,像最自然的真理一样,用影像呈现出来了。
这部电影里,若说有真正的美人,大概就是女王的源氏了。
她翩翩起舞跳《青海波》一幕,我真心觉得是书中所写“源氏中将的美丽姿态令人惊恐,插在冠上的红叶尽行散落,仿佛是比不过源氏中将的美貌而退避三舍……”的这一场景重现了。
话说这才是当得起光华公子称号的扮相啊。
莫名其妙的是,这里居然会出现源氏的老态……书里是隐去的啊,否则日本美学里樱花凋谢的美感何在。
总之吧,这部片子其实跟源氏物语一书相去甚远,说的不客气点,简直是大烂片,东宝集如此之多的女星搞成这么一个大杂烩,真是让人想撞墙——想在片中一窥此书奥妙的人怕是要大大失望。
但其中有两个地方让我心中一动。
源氏在书里与藤壶母后至少私会两次以上,当然做爱只有一次。
但电影中两人只是一次碰面,之后便“相逢即别梦难继,但愿融身如梦中”了。
电影里两人确实演出了书中这场不伦之恋的缠绵苦况——源氏毕生便羁绊在这段感情上。
“这样的一男一女,即使是普通情侣,此时亦增添惜别伤离之恸,何况这两个多愁善感的人,其痛苦不可言喻。
”不过电影中高岛礼子的藤壶还有书中所无的一点硬气和勇敢,能坦白说出“罪人笑得更好”这种凄凉的情话,真是让人更添怜惜。
还有一处处理得极好的地方,是紫姬因为源氏的风流韵事伤心欲绝,扑入紫式部的怀中哭泣。
紫式部搂着自己在书中创造出的少女,安慰她,并为她伤怀(话说常盘贵子这长相为毛可以演出源氏物语里几乎是完美无瑕的绝世美人紫姬?
这点真是让我想不通啊)。
真心觉得这一幕太美了,这是把紫式部的这条线和源氏这条线牵起来的神来之笔,女性彼此的悲悯和爱也表露无遗。
看到这里就知道,这部电影其实不是以源氏为主,是以王朝女性对待爱情的心理线索为主的。
有这点情怀,也不算坏了。
我想跟你有段千年之恋。
但我一无所有,只剩下对你的怀念。
-紫上记得大学的时候,就对《源氏物语》早有所闻,曾经也到图书馆借了本来看看。
只是,也许因为很少或根本没有了解过日本文化,借来的那本书,左翻翻右翻翻,硬是没有个头绪。
最后还是半途而废的归还到图书馆。
今天在阅读某本书的时候,“源氏物语”这四个字又出现在我的视线中,距离上次已不知是两年还是三年的事了。
书中花了一章篇幅说到根据那本书改编的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被几张精美的剧照给吸引住。
回到住处后,立刻搜索着看。
所以,有时候,当你错过某些东西的时候,真的不必有过多的遗憾。
如果真的是你的,属于你的,一定会有再出现的那一天。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譬如你曾经很想看一本书,可你找不到或买不到那本书,然后你遗忘了。
可是不知道多了多久,突然有那么一天,那本书不经意的,以一种莫名其妙的方式出现在你的身边。
这时候,你突然想起:我曾经是要阅读它的。
虽然迟了那么些光阴,可终究是重遇了。
书如此、音乐如此、电影如此、人也如此。
消失的,并不是真正的消失。
是你的,一直都属于你。
一部优秀的作品,一部流传千年的作品,一部世上最早的小说。
它能传世,必然有其无法比拟的精髓在其中。
你可以看不懂,但你不可以贬低它。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日本文化没有半点了解的人,去观看这样一部电影,自然有十分迷糊的时候。
可至少,对于这样一部伟大的书籍,我是怀着敬畏之心的。
电影看完后,促使我想重新去阅读那本《源氏物语》。
也许,我的看不懂又会促使我通过其他书籍去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那个时代的文化。
所以,我一直都认为,认认真真的去品味一部伟大的作品,必然会给你留下很多很多。
你会跟随着顺着作品中的某条线索,去摸索那条线索的根源,然后,越多越多隐藏在线索背后的人、事、物、历史、文化、背景等渐渐的浮现在你眼前。
也许透过一部作品,你会去了解一个国家的千年发展史。
要真正读懂这部《源氏物语》,必然要先了解那个平安时代。
光从电影的角度看,这似乎是部不完整的爱情故事。
源氏光,终其一生,遇到不同的女子,与不同的女子发生关系,可他是否有真正的爱过哪一个女子?
是那个继母吗?
还是紫上?
直到最后一幕,我才知道,当光逃亡在外时,紫上写给他的那封信:“我想跟你有段千年之恋。
但我一无所有,只剩下对你的怀念。
”剧中,似乎没有一个女子,能够幸福一生。
她们拥有的,只是他短暂的爱。
抛开爱情的这条线索,这部作品中,留下的是什么?
那个时代贵族们的糜烂生活?
那个时代女子的卑微地位?
又或是些什么?
初看源氏物语,留下很多疑问,给我自己。
源氏物语。
罗马史诗。
寺庙。
熟女。
始乱终弃。
官迷。
美人计。
做梦。
缺布。
水桶服。
胡服走射。
小洋鸡。
再施美人计。
又做梦。
还是美人计。
吟烂诗。
隐忍。
我爱光于是便有了光。
源氏寻欢。
滥交。
一见钟情。
心理补偿。
恋母。
乱伦。
继母意淫。
犯罪感。
快感。
更大的快感。
一枪中标。
弟弟儿子。
儿子孙子。
位元堂,养阴丸,好似太阳咁温暖。
皈依。
半路。
幼齿。
诱拐。
恋童。
哀乐。
小。
小气。
民族特质。
改造。
叔嫂通奸。
位元堂,养阴丸,好似太阳咁温暖。
焚心以火。
呆滞。
大饼脸。
援交。
撂挑子。
一跑就到海边。
回旋余地小。
灾害。
唱山歌嘞。
狗屁不通。
日版沙龙巴斯。
战略投资。
潜力股。
色狗。
矜持一点。
矜持一点。
印度朝贡。
做梦。
中朝朝贡。
更大的梦。
日式官邸。
原木制造。
无砖。
环保。
简陋。
不御寒。
太上皇园林。
街心花园。
御夫无术。
哀怨。
自卑。
位元堂,养阴丸,好似太阳咁温暖。
叔侄乱伦。
兄妹乱伦。
位元堂,养阴丸,好似太阳咁温暖。
离京。
又见大海。
长。
臭。
又臭又长。
凑字。
细腻。
变态的细腻。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12345。
强迫症。
拖沓。
没有道理的拖沓。
源氏物语。
也许不找男人演源氏光是正确的,因为还有谁有这样的面孔,这样的声音,这样的身段,会如此的梦幻.她让我想起了林青霞演的贾宝玉,异曲同工之妙无以言表,喜爱之情无以言表.然而剧里的女性角色,除了小说的创作兼叙事者,几乎没有值得称道的了,常盘贵子不适合演这样优雅脱俗的角色
入职前,在咸猫处暂居,宅。
晚饭后抱着本本看完了两个小时的《源氏物语》电影,本来电脑里是有的,但不幸是火星文字幕,只好去youku上看。
片名是《千年之恋源氏物语》,结构很后现代,插入小说作者的故事搞个戏中戏不说,还经常来一些莫名奇妙的咏叹调。
姓名都没有留下来的紫式部女士(不知道日本人是如何考证出她的长相并印上日圆钞票的)俨然成了女一号,全片一半都是她在讲故事。
原著有如qq好友列表般啰嗦重复(毕竟是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不能苛求)的”光源氏睡过女人名录“也算是精简到让人不至于头昏脑胀的地步,虽然还是出现了不少只报个名字的。
最kuso的是此片成了半部玄幻恐怖片,熟女六条御息所俨然变成了恐怖的女巫,另外就是时不时冲出一个诡异的女人扮幽灵状呜里呜啦的唱歌。
不过拍成这样子应该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而是这种古典长篇要压到一部电影里不动点大手术不行,要严格按原著的叙事观众可能全睡着了,索性本着不破不立的精神给解构一番,兴许还能留下点深刻印象。
作为小说的《源氏物语》是我从初中开始到现在都一直想看但从未看完过的,算下来零零碎碎看了大概四成的篇幅。
没看完的原因一则是篇幅太大,二则就是闷。
毕竟是世界首创连个学习的对象都没有,只能一个女人在宫里由着性子写,又笔涉宫闱忌讳甚多,结果是光看见一堆面目模糊的人走来走去,就算有名字都快分不清谁是谁(原本里面的人物是没有名字的,汗。
不过据说日本人一向有迅速分辨出各人身份地位的本事),闷是没办法的。。。
不过小说还是颇有吸引人之处,有人说源氏淫乱,其实考虑到他想玩谁就玩谁的身份,还算是有始有终的人。
搞后妈虽然劲爆了点,但也算是年轻人真挚恋爱了。
说起来吸引人的还是日本人以不干正事为尊贵的观念比我们还彻底,全书一帮“国之柱石”似乎除了风雅地搞女人也没时间干别的了。
这种西晋式的作风在中国行不通,在日本却还通过管家以及管家的管家(的层层转包大家相安无事下去。
这样的好处是鼓励上下各安其位又不影响身居下位的人谋发展,负面作用么就是外人看来不可理喻但似乎又很理所当然的“下克上”了。
到处都只有丰子恺译本,纵有其他近年重译的,也差了很多。
其实丰译好处在于把和歌都变成七言诗,用语典雅,工程浩大。
但是论语言我还是觉得丰老过于平板,也许这更符合日语的本来面目,但我这样受林少华译本村上毒害的,老是觉得译得要更拿腔拿调一点才好,特别是女作家的宫廷故事呢。
实际上我之所以对这本闷书如此挂念,还是来自于高中时在一本很旧的“外国文学名著选”上看到的第一帖“桐壶”,似乎是民国时的作者,译得有旧小说的味道,似乎更加符合我们心目中那个唐朝翻版的形象。
“是那一朝代来?
后宫众女御更衣中,出了位并非了不得身份,却也出众走时的人物。。。
”我总觉得这个比“话说从前某一天皇时代,后宫有位更衣,她的身份不十分高贵,却容貌秀丽,气质典雅,超凡脱俗”要强太多了。。。
最后来说说电影。
演员阵容实在强大得没话说,可惜女人太多,除了吉永小百合阿姨的女作家的睿智温和形象令人满意外,就只有光源氏一人占据最大戏份。
可nb的是居然演男主角的是个女生,搞得ooxx的场面很像一部百合片。
不过源氏的确很困难,书中的完美帅哥找了哪个来演都会有人不满,那就找一女生,怎么不可能比女的还漂亮吧,结果就有了这个酷似林青霞版东方不败的光源氏。
这毕竟跟贾宝玉不一样,宝二爷基本一直未成年,选演员只要够正太就成。
但大众情人光源氏,在俊美跟成熟之间选,怕不容易。
不过这里的中性化并不令人厌恶,反而英气逼人又暗藏温柔,气质非常高雅。
跟春哥之类没办法比,其实中性化外形本身无所谓,但春哥等带起来的是一派相当粗鄙的中性化,很难让人产生好感。
相形之下,女角都挺让人失望的。
且不说一大堆女人扮相实在太像,几乎分不清谁是谁。
各个主要角色更是令人无语:大概因为东映50周年献礼片的缘故,女主角给了当时红极一时的常盘贵子。
可常盘那张棱角分明的脸显然是日本人审美西化后的产物,虽然气质上努力做足功夫,可再怎么装也装不出人们心中温柔优雅的紫上的形象。
常盘的古装扮相实在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比起那个小紫上的漂亮loli,简直是白糟蹋这个角色了。。。
吉永小百合大妈红颜已衰,余威犹在,作为硬插入的讲述者角色生生抢去了一半的戏份,还要跟藤原道长暧昧几下子,活脱脱一副老牛吃嫩草。
原著里光君比藤壶只小4岁,实际上最多算是姐弟恋,只是旧时常有的一种私情,跟雷雨没太大区别。
可导演显然是动了歪脑筋,电影里高岛礼子的衰老程度跟小百合相差无几,整个就是一大妈,大大强化了”不伦“气氛,看起来好像真得像女儿跟老妈搞蕾丝。
原著中戏份第二的山野美人明石姬,那个丑啊。。。
相比之下,戏里的男人都还很不错,虽然没有天海反串的光君俊美,但都器宇轩昂。
这部电影的结尾可谓囧囧有神。
被男人伤害过,一生都在教女人如何取悦男人的紫式部,在片尾回到家乡海滩,告诉女儿”在你的时代,女人不需要取悦男人就可以生活下去“。
这一段对应着片头的现代京都航拍,生生又搞成了一部穿越片。。。
最囧的是全片最后紫式部与其兄其女一起加入海边渔民拖网的劳作(看起来像是种郊游),脸上露出由衷的欢欣,看到这段我脑子里冒出来的是《日出》那段打夯的结尾(我是从来没觉得”要想吃饭可得做工“有神马自由和进步的象征意义)。
天哪,这种糊里糊涂的“和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在一起”的尾巴,实在太像吾国30年代左翼文学的作风了。
这位导演大概是足够左倾的。。。
ps:令人丧气的是,的确我们对唐代的印象都得去日本找。
这部片子最大限度地重现了唐代画作里的场景。
服饰色彩艳丽却从不触目,景物里的花木建筑丰富自然,显然经过精心设计。
相形之下,让人不得不bs我国某位擅长导演大型团体操的著名导演。
宛如张萱仕女图里的华美服饰,加上直飞檐、灰琉璃的唐式建筑,让人不得不服唐朝那种高贵的华丽,日本保留的最好。
这种沉静庄重的美感,中国似乎也就江南保存的还多一点,唐朝故都早给历次战争烧成了荒原,原来的文化传统似乎也随着运河漂到了江南。
而关中走出来的电影导演也是痴迷于大红大绿大色块的荒原式审美,其实是对自己的力量不自信的表现,想通过几分钟的冲击把人留住两个小时。。
西安近些年来修建大量仿唐式建筑,居然有无聊者指为日式建筑,呜呼哀哉。。。
在斯巴达买的源氏物语的书,高考了还在孜孜不倦的攻读!可是后来看的电影除了海天佑希让人惊艳外,其他的都不好!吉永小百合野不出彩!
看透繁华背后的虚无。2022-12-01重看。当然是有当下的改编,但是现代歌曲加入仍旧和传统叙事没有结合,很分裂,干脆拿掉。
天海佑希的扮相太赞,只是无数次昏昏欲睡之后我还是没有看完全。
日本非常热衷“反串”,比如让时年五十六岁的吉永小百合扮二十多岁的紫式部,比如让从宝冢退下来的首席男役天海女王饰演英俊潇洒的光源氏。可是,老扮嫩、女扮男,总归还是太奇怪了。
渣男和被渣的女子们的悲剧故事。不过,天海佑希反串男主毫无违和感!而且真的很帅!嗷!
是很日本古风 不过太肉太长了...我快睡着了 中间那个歌女太雷人了居然还穿插电子曲子这是要干嘛啊?? 还要写霓虹语观后感好烦
2013-08-23 转眼就到了需要认真面对衰老的时候。这样一部电影,虽然不够唯美,时有奇怪的编排,却真实诚恳将原著最苦涩的一面展现。《源氏物语》只是某个社会某个时期的缩影,却能百读不厌,美和审美的机制实在复杂。
让我很头疼的一部电影,或许也是因为一开始的期待太高了。本身故事的剪接不够清晰,并且我看的那个版本的翻译很不好,这多多少少也有影响,但最要命的是里面三段那个女人唱歌的片段,作为插曲这种形式实在太突兀了!!画面很唯美,天海佑希饰演的源氏光也非常英气但是里面的特技做得并不是太令人满意,非常欣赏吉永小百合的演出!!!!
源氏光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爱情可以分成那么多份~那么他还懂得什么是珍惜么?
女王气势非凡
两颗星给少女们小布丁似的胸部。
美好的平安。但捂了这千年就拍出这。。。
看不下去了------
2.5 好歹比51那版让我眼睛少受一些伤害。歌舞实在是太尬了🆘根本没必要……源氏物语那条线很难评…比如源氏发现紫姬池塘里的鱼都没了,第一反应居然能是问她你怎么都给吃了…啊,离谱😇编导的…算了懒得说了✋🏻吉永小百合演的紫式部显得靠谱一些,虽然她看起来穿得比彰子中宫还要华丽😂
美死了美死了。。。庭院美死了。。。最后还是离开的好
希望與你有段千年之戀 但我一無所有,只剩對你的懷念。
大概很多人都是因为天海佑希而关注这个片子吧~~可是看过的人大概都会为忘记天海,而只记得源氏光~~
彰子父亲得知女儿怀孕时的大喜,背景乐女声进入,一瞬间觉得苍凉无比,不管是故事里还是外,女性的命运就是这么不值一提,卑微如草芥,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筹码而已。
服装布景画面。。。都很美
这这这简直跟书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