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就炸裂,农民工受伤来医院,大夫见惯没钱的人治疗后跑路的情况,所以要求先付钱再治疗。
四个人在外面对着神明许愿,对着佛祖这个打工人诉说着各自的美好期盼。
台剧真的是懂讽刺的,西装革履的白领在对便利店新人寻衅滋事,却被四个民工装扮的大叔们仗义帮忙!
马华这个时候就这么帅了!
李铭顺老师老戏骨很敬业啊,饰演工人,胳膊晒得跟肩膀色差很大,很真实!
虽然生活很苦,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希望,没有放弃善良,家人三观也都很正,弟弟的初恋人也好nice啊!
让前男友当孩子的干爸,弥补了以前的遗憾,放下了当年的隔阂!
看到结局真的是惊呆了,脑出血落下残疾,为了不连累家人,希望弟弟送自己一程,这剧情放在内陆肯定是各种励志,各种对抗病魔最后坚强的活下去了!
但是这个剧给了故事人物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局,哥哥去了,弟弟了无牵挂随哥哥去了,剩下的人都安稳的活在世上,虽然全程乐观,最后一幕变为悲观,但是这个结局又是多少人心中所愿呢!
最后的结局很令人唏嘘。
弟弟选择和哥哥一起,这是意料之外的结局——在传统观念下,他总应该要继续忍辱负重,为整个家庭经营。
做着发财梦的阿祈有点可笑,总是白日幻想,作为旁观者,或许觉得他很可笑,但是如果身为他的家人,多少有些可怜——甚至要向儿子要零花钱。
做工的人,活得真的很艰难。
这也表示了一个普遍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工人以及底层群众,因为生活所迫,没钱去看病,不敢去看病。
幸运者能熬的久一点,或者直接一命呜呼,也就没有烦恼,而阿祈的命运算是较为不幸的——要不是还有弟弟给他兜着,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境地。
当然,可以向诺贝尔经济学家所讲的,将贫穷人的困境多少归结于贫穷的陷阱,但这样多少是站在理性人的视角脱离现实。
在他们辛苦的生活中,只有喝点小酒,吃点槟榔这么卑微的快乐之后,将其武断地剥夺,虽然很理性,但也很残忍。
做工的人盖了这么多房子,最后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
贫者无立锥之地,到处如此。
美国有无依之地,到处漂泊之人;台湾则有睡在卡车上的人。
因为贫穷,难以拥有自己的爱情,消费自己的健康,贫贱而百事哀。
這部真心推薦,集數不多但把很多台灣底層勞工被漠視的權益和心酸血淚揭露出來給大家知道,但又不會賣慘,用喜劇的態度講述很悲哀的故事,這才是我最大的哭點。
當然工人一點都不可憐,也不是可憐才去做工人,只是這確實是一個比較會被社會歧視的職業。
雖然工人的薪資普遍蠻高的,也伴隨著高風險,往往一個岔子就可能造成永久的傷害。
但是現今社會其實不需要事事都體諒,相信這也不是本部劇的初衷,畢竟這個繁忙緊張的年代誰不辛苦呢?
大家要的僅僅是彼此的那一點尊重罷了,而這部劇替他們發聲了!
對了,裡面都是很優秀的資深演員和有潛力的演員,像演阿全的薛仕凌之前在《前男友不是人》的時候就已經很討喜了,揣摩角色的能力很強,真的很喜歡他演的阿全,得獎實至名歸👍哈哈哈偷偷告白,小時候超喜歡柯叔元,鄉土劇裡面都演那種帥叔叔哈哈哈哈雖然現在都演阿伯了但還是帥啦哈哈哈😂😂😂😂😂
或许是讲着与家乡话相近的闽南语,对于人物的共情也感觉更为深刻。
被工友称为三傻的三兄弟,三个勤勤恳恳在工地做工的工人,一直渴望着赚钱致富,但没有生意头脑一直没能赚到钱,反而亏钱。
从买佛像被骗,养鳄鱼死亡,挖到“文物”实则是假的…….
让我不禁想到“命运”二字,有些人想翻身太难了,没有丰富的知识,没有人脉,没有机会。
确实,这个时代没有怀才不遇,给了许多人机会,但人才也太多了,趋于饱和。
这样一群工友,也是抽象的众多普通人,或许有人认为工友的方式是投机取巧,是的,现实生活许多人也如此,为了赚钱,做很多工作。
怀着一颗蓬勃的热血赚钱之心,做着普通的工作,也常亏损,赚不到想赚的钱,到头来还是被迫做着让他人看起来似乎不太体面的工作。
剧中三傻呐喊着,不想被他人看不起,但兜兜转转,还是没有多大变化,命运将他们捆住。
这也是大多普通人的现状,一生做工,“还债”。
钱赚不到,日子苦些。
但他们的本质是高尚的,这样的人生依旧值得敬重。
阿祈,是三傻之间,最渴望赚大钱的人,带着两兄弟捣鼓一大圈,还是赔了,幸运得到一张儿子给的彩票,两百万。
两百万对于他们家子而言,简直是巨大额度的奖,昌哥想买房借十五万毫不犹豫答应,毫不犹豫,但后来得知去世工友,家中困难,妻子没工作,还带着一个唐氏症的儿子,瞒着家人将彩票赠予工友妻子。
这是莫大的无私、善良品质。
两百万很现实,称他们为三傻的工友,瞬间变脸称他们为“哥”,也变相的表示了社会隐形的阶级,面对越有钱的人,许多人的嘴脸与姿态是点头哈腰,吹捧。
所以儿子也是个有教养、善良的男孩,儿子在得知女朋友妈妈是妓女,帮女朋友解难,当舅舅问到“不怕被朋友嘲笑吗?
”,他回答“要是他们嘲笑就不会是自己的朋友了。
”当女朋友假装看不见母亲时,他背着女朋友回去打招呼。
昌哥虽然没什么钱,但对家人是很好的,老婆生气时候扮丑装怪来逗老婆开心,什么都听老婆的。
后来在工地上给老婆办了场婚礼,不盛重,但独一无二。
生活普通,但有滋有味。
也窥见了做工人的不容易,为了多挣几个钱,带着侥幸心理多做一些工却去世的工友,得了无法扭转的重病让弟弟帮忙结束生命的阿祈,因为穷娶不到一生所爱的阿钦……经济引导的社会,穷是很多时候的限制,很无奈也很现实。
阿祈常常犯错,永远是阿钦这个弟弟,为其擦屁股,在身后挺着,所以他家子的人也是重情重义。
生活普通,不算是多么多么有钱的人,但这样质朴的生活重情重义,有滋有味有爱。
其实普通的日子也挺好。
製作人林昱伶親自揭秘這群演活了平凡小人物的主角們當初是如何出線的選角秘辛!
林昱伶表示,鄭芬芬導演的劇本特色,就是導演設定的形象很清楚,讀本時人物都已能清晰浮現,例如哥哥「阿祈」就是要有點可愛,才會讓人打不下去,不然可能第一集觀眾就想打死他了,弟弟「阿欽」要有點憂鬱,「阿全」則是瘦高年輕人。
她坦言整部劇最難產生的人選就是「阿祈」,其他選角過程都沒那麼痛苦。
***游安順、苗可麗「昌哥」游安順與「阿欽」柯叔元是全劇最早確定的演員人選,因為「昌哥」角色形象就是要微胖、不是很高,游安順本來就滿適合,「有些演員第一眼就讓人很有信任感,覺得他可以做得到!
這角色一直都沒有變過」,而「昌嫂」苗可麗也是如此, 她本來因為有部歌舞劇要排練沒時間接演,但看完劇本後,愛不釋手的她決定想辦法,「我們見第一次時,就覺得昌嫂就是她了,沒有更好的選擇」。
***柯叔元至於也是最早進入演員名單的柯叔元,則牽涉到「化學反應」,林昱伶說,當時見的演員裡,柯叔元就是他們滿想要的演員、心裡也已經決定是他,只是最後還是要看搭配的哥哥「阿祈」是誰。
***薛仕凌薛仕凌顛覆以往形象,演活以貨車為家的怪手司機「阿全」,令人眼睛一亮。
林昱伶說,薛仕凌是她公司的藝人,他本身就非常關心工人議題,知道公司買了這本書時非常高興,因為他早就已經看過這本書兩遍,甚至主動拿其他移工相關書籍跟她交換書單,「他非常想爭取參與這部戲,演出任何一個角色都好。
雖然內心很想要,但他並沒有做任何事,也沒給任何人打電話。
那時我們公司辦跨年派對,也是快正式決定演員名單的時候,他很緊張又不敢問,唐老師看到他整場都很緊繃,只是安慰問他一句『仕凌你還好嗎』,他就哭出來了!
」「有時演員就是缺一個機會,凸顯他真的做得到。
在此之前,他總是演男二、男三,或可能PK到最後因為外型無法出線。
當被經紀人通知確定他是阿全時,他在電話裡就哭了,真的好愛哭!
其實導演第一次跟他聊完後,就覺得他滿適合,只是當時還想多看一些演員」。
***曾珮瑜、曾敬驊曾珮瑜飾演的「地方媽媽」美鳳,角色性格也清晰鮮明,製作人與導演面談後才發現她台語說得很好,她需要練的就只是台語的直覺反應以及說話速度「快快快」。
飾演兒子的曾敬驊,林昱伶第一次跟他聊天後就覺得他就是「小傑」,滿像現在很多高中生的樣貌,敢講也敢嗆爸媽。
***李銘順至於最難產的主角「阿祈」,林昱伶回憶,當時他們看了一些人,但腦子裡還是沒有覺得百分百「就是他了」的感覺,那時導演都快瘋掉了,對她講了一句:「如果阿祈找不到就不要拍了!
」她聽到這句話腎上腺素就衝上來,當晚馬上就想到李銘順,「我突然想起,看過他演過一部戲《綁匪》,飾演社會底層的計程車司機,小孩被綁架,他獨自去營救。
因為當時就希望這部劇可以往國際平台前進,覺得也許來自星馬的他是可以被思考的」。
「當我跟導演提了人選,講完後,導演沒發出聲音,只是繼續用她的電腦,後來她把電腦轉過來,原來她抓了兩張圖,把李銘順和柯叔元配在一起」,導演問她:「妳覺得他們這樣帥嗎?
感覺怎麼樣?
」她回「很帥」,覺得這兩個人站在一起,說是兄弟完全可以說服人、也是能被接受的。
不過當時他們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不知道李銘順能否做到台語演出,雖然林昱伶內心深信他絕對有能力做得到,因為她知道李銘順除了有演技,也非常把自己當演員、對角色容許度很寬,可以在《綁匪》中把自己搞得不像大家印象中的李銘順,更曾為了《目擊者》把自己增胖20公斤!
結果雙方視訊聯絡後,一開始李銘順不願意,後來看完故事大綱,他很喜歡,卻又不確定自己能否做到,因為過去曾有很多閩南語劇找他,他都不敢接。
李銘順說他很喜歡這故事,還主動分享包括他自己和父執輩都曾在工廠做過工,身邊更真的有像阿祈這種很愛做夢、幻想會中獎的一起打工的朋友。
看過劇本一、兩週,他正式回覆真的很有意願,但也很恐懼,提出的條件是希望能有台語老師24小時跟著他、有任何台語問題都可以幫他解決,也先表明現場拍戲時可能會因此有所延誤,希望劇組可以接受理解。
雖然戲播出後,觀眾一開始的確會覺得阿祈講話有一點腔調,但整個觀戲過程,因為他演得實在太好,觀眾自然忽略了他的腔調 ,「後來網友完全不care口音,誇他演技真的滿可怕,完全可以cover,實在太強大了!
我們最後也真的不覺得語言會是個問題,重點是演員的演出能否打動觀眾!
」林昱伶表示,她原本就知道李銘順很好、一定可以做得到,但「阿祈」還是好到超過她的預期、讓人驚艷,有些阿祈的小動作甚至連李銘順本人後來看了都嚇到驚喊:「天啊!
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你看看我那是什麼德性!
」
***方宥心另一個讓林昱伶驚艷的演員是方宥心,「好演員的爆發力就是可以做到讓人覺得:她就是珍妮花、小玉的媽媽!
」她特別誇讚方宥心,是過去嚴重被市場低估的好演員,「希望更多劇組看到她這次的演出後,多找她演戲,她是可以做得到的!
」她坦言以前對方宥心不熟悉,試鏡時也沒有預設印象,但聊過後發現她身上有種很真的特質,「這是個從事性工作者的角色,卻又要保有一點真,是那樣的真,讓阿欽願意親近她,甚至最後好像變成是朋友。
珍妮花原本就不是典型大家想得到的性工作者」。
她說,苗可麗、曾珮瑜等其他演員,對很多觀眾而言,早就知道他們演技不錯,只是這部戲又讓她看到了以往被忽略、低估的方宥心及薛仕凌,「但他們都證明了自己可以做得到!
」她坦言在痛苦的剪接階段,每次看到「阿全」的戲都是非常享受的,看一百遍也覺得很舒服,可惜他以前沒得到那樣的機會,只要給他機會,他也能證明自己可以,「這是最棒的事,也是我們做戲希望讓大家看到的,台灣真的有太多好演員!
」
李铭顺 柯叔元 神 视如珍宝的白日梦
看前四集都还觉得是一部喜剧,觉得他们虽然好像在做工,但是也都还在努力,还有梦想,很励志。
昌哥昌嫂作为包头,真的是很好的人,家庭也很幸福,昌哥会在惹老婆生气的时候穿上老婆原谅我和爱妻守则的T恤哄老婆开心,一直念着没能给昌嫂的婚纱终于如愿以偿,爱是常觉亏欠。
阿祈虽然一直作为三傻中的领头带着大家越过越穷,最后还是把儿子中的两百万给了工友,再加上弟弟对他的描述,真的是虽然有些事不靠谱但本质还是靠谱的。
看着他的老婆对家庭的付出,仿佛看到典型的老一辈的中国女人为家庭的付出。
阿钦在我看来一开始是塑造得比较典型的朴实的工人形象,从以前的打架斗殴到安心打工再到父亲离开后的吸毒,每次都帮哥哥,甚至还能做前女友女儿干爸(人品可见一斑),最后还给了美凤一笔钱重新开始,完美却又有点小瑕疵的人物。
阿全恋爱脑(褒义)最后也如愿以偿。
小杰和小玉谈恋爱真的,纯爱战士应声到底。
后面几集真的绷不住,喜剧的内核就是悲剧,在阿钦带阿祈出门的时候,我以为会是在试图带他领会世界的美好,挽留他,他们也是希望留下来的吧,可是穷才是真正的病,哥哥真的可以说是弟弟的精神支柱,所以最后才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吧。
留下来的人还在努力生活,他们那么努力做工也寄希望于下一代不要再做工了。
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利用3个晚上,追完了短短6集,每集仅40多分钟的《做工的人》。
对于做工的人:只是记录、讲故事,让有别于这个工种的人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在现在的社会中,还有那么一小撮人,他们不甘人后,他们也有闲鱼的梦想,他们穷开心,他们瞎折腾。
不回避他们文化程度低但是会教育子女好好读书,不回避他们脏兮兮但是他们进入便利店会主动脱掉脏靴子,他们可能活的没有那么光鲜却还有尊严;可能没有那么多资源门路,却有那么情真意切的兄弟和朋友。
他们三观超正,感情超真挚,虽然有各种荒诞的想法,从起初的捧腹和嗤之以鼻,看到最后不是咄泣而是痛哭流涕,真的有被感动和触碰到。
再来说片子: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不刻意卖惨,也不会有喜从天降,真实的反应这样的人群最后的终结大概率会是什么样。
很敢拍,演员演技也非常到位,继俗女之后又一必须5星的力作,不同的是,俗女还想再看,做工的人却不想他们再遭罪了。
插科打诨,嬉笑怒骂间,谱写了一首属于做工人的哀歌。
难怪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啊。
体力活有多苦,阿祈太懂了。
虽然他总是好像做着发财梦,但他的生活也是泡在苦水里的。
他说,医生都让我们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怎么可能吗。
饭拿到手里就是冷的,三两口吃完,身体能好才怪。
这些拿命在搏生活的人,却又是最不受人尊重的那群人。
不断地做白日梦,不断地梦破碎。
都让人忍不住想,他们是不是没脑子啊?
是的,他们的确是没脑子。
可若换做你我处于这样的境地,都是一样的。
你以为自己接受了文化教育,过上了仿佛中产的生活,像白领一般坐在办公室吹空调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吗?
不是的,有时候只是巧合或命运罢了。
阿祈阿钦兄弟俩在最后的日子里,看着远处的高楼,真的感慨,也有些不可思议。
为什么自己造出了这么好的楼房,却连一片屋檐都不存属于自己。
为什么明明相爱,却偏偏因为做工这件事而不能在一起。
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了,拼上性命,还是赚不到什么钱。
没有什么原因。
对兄弟俩来说,我不觉得这一定是个不好的结局。
因为他们都解脱了吧,不用每日处在对妻儿的愧疚中,不用沉浸在上瘾的苦痛中。
很多人觉得阿祈把钱送人非常的不合理,不可思议。
对常人来说,对我来说,大不了给一半就很好了嘛!
可是啊,这才是阿祈啊。
这么天真,敢做梦,没什么文化,但仗义善良的阿祈。
可惜,我们不容他。
很早就在豆瓣刷到这部剧,惊讶于他的高分,但没看,可能是觉得讲的大概是工地人如何如何辛苦,然后再加点荤色,这两天重新翻到看了一遍,真的很好,好久不哭的自己最后一集哭惨了。
我们姑且称男主是大傻,工头是二傻,开车的小年轻是三傻。
大傻不爱工作,天天做着不切实际的发财梦,是三傻中几乎所有白日梦的发起者,买佛像开寺庙,养鳄鱼做名牌包包还有等等,刚开始觉着这人好傻,明摆着是骗局,为啥还往里面跳,大傻弟弟还说羡慕他哥,后面我有点明白了,作为一个金字塔底层的人,大傻是不同的,他不但没有放弃做白日梦,还非常有执行力地行动了,在一次次地失败后他还一直保持着自己对暴富的渴望和行动力,有点像热血剧中的男主,虽然一直失败,但这个过程中他们三个人获得了一种不一样的快乐,因为做工人的生活真的是太累太苦太枯燥了,但为了家庭孩子老人,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用,而那些离经叛道,偶尔的脱轨时刻就是他们灰色人生的一抹炫彩,能够苦中作乐其实是一种很强的能力!
特别是最近工作很烦,互联网上都是炫耀攀比的,很容易给人造成焦虑,这剧感觉让我悟了点,再平淡枯燥的生活中都会有有趣的东西,重要的不是事是人!
大傻的弟弟其实也是痛苦的,灿烂的爱情被无情抹杀,光彩的人生被无情摧毁,不知道他有没有向生活喊痛,但他在我们面前总是诡异的可怕的沉默,大傻面对痛苦选了苦中作乐,弟弟则是在沉默中用毒药麻醉,最后在沉默中死亡。
大傻的儿子真的被他培养的很好,你妈卖肉包又怎样,你是你,很戳人,后面他背着女生和妈妈擦肩而过时,女儿不敢当众认妈令人伤感,让我想起有个新闻农村的孩子为了面子不让父母去学校,或者不在同学面前认父母的事情,孩子无法选择父母,父母何时又能选择孩子了?
然后他背着女孩跑着到她妈妈那儿说的那段话真的戳到我了,人生而平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戏子歌妓,有何卑哉!
关于卖肉包,其实从最初的自由和平等来说,两情相愿,没有什么好禁止的,但现在不是乌托邦,不是理想国,不能鼓励骄奢淫逸,还是要勤劳奋斗,国际形势风云诡谲,你堕落了,你放弃了,你躺平了,你就很难起来了,你就可能就要长久地被别人踩在脚下,然后他们用鞭子叫响你,为他们工作,但压榨肯定也是不对的。
如果到了真正的理想社会,我想婚姻,国家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卖肉包也就无所谓了。
最后一集哭的很惨,导演终究把残忍给了那些醒来的人,给宽容给了他身边的人。
二傻真的很幸福,疼老婆,能干,女儿懂事,三傻感觉有点不真实,可能是结局太惨,给点温柔吧。
悲剧其实不一定是真实的人生,但悲剧确实更打动人。
我想为何不给弟弟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可能是因为沉默的他才是最痛苦的,因为他不像哥哥那样可以在白日梦中蒸发那些痛苦,所以不如给他解脱。
最后,安乐死真的很有必要。
我们都是牛马一员,最希望的是富贵健康,最现实的是平凡坎坷。这个哥哥蛮自私的。
依托于演员的演技,让笨拙老土的剧情依然可以狠狠打动观众,确实了不起。
说实话男主人设很差,真的,不要扯那么多理由了,让我高血压跳的那集他把两百万送人了,我就猜到不会那么he,果然病就来了,,,我真的会谢,这种人大概觉得自己是个英雄吧,反正到最后替他买单的是他的家人,就像前面好像很开心一样,他当然开心了,负重前行的是他老婆和弟弟以及儿子。看的就很无语。剧里貌似很赞扬这种送钱的作为,我觉得怎么说呢,这种人对外人挺好的,对家人就真是很倒霉了,他的人设还比不上结尾办婚礼那个。要是有那笔钱他们一家会轻松很多,尤其是他知道自己身体情况,自己活着和家人在一起不好吗?别人会因为本来就不属于他们的钱而有什么改变吗?到这把年纪了还没有认清自己不是救世主吗?先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吧,别什么都让你老婆干。
差点忘了以前被台剧诈骗得更惨。把剧情搞成这样生硬到不知道从何讲起。唯一可爱瞬间是男高中生背着自己喜欢的女生去追她擦肩而过的妈妈问候。
烂尾严重
虽然扯,但,真的悲哀
评分虚高,片中内容浅显
安全帽帽带要系!
可能是豆瓣评分太高而抱有过高的期望,从第5集才开始喜欢起来,前面几集让我无语,底层的艰辛和追梦不是弱智与圣母,追梦可以,不要拉家庭妻子朋友做垫背。
个人觉得很一般,没必要因为是台湾拍的就给高分。
选题很好,剧情稀烂,就这剧情放到五十年前勉强还能看,这评分真是看不懂。完全没有任何悬念,也没有任何吸引力,题材挖掘的很差。评高分应该是没怎么看过这类题材,就觉得“真实而深刻”了吧?真想看看真实而深刻,自己去家附近找个工地观察一天,比看什么电视剧都真实。
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还有拼了命都不能及的发财梦。
前面几集觉得阿祈、阿昌、阿全这几个人真的没能力还爱做白日梦,可神奇的是身边的人都包容他们。以为阿钦是最靠谱的,大哥阿祈最不靠谱,结果这俩反着来。做工的人难出头,其实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如果没有最后一集,恐怕就不是这个评分了!也许苦中作乐,也许穷则思变,也许不甘永远生活在艰难困顿中,但那些举动真的是又蠢又无能。另外,发票的部分完全脱离现实,穷则独善其身,人人都懂!
看了一集多点 真的看不进去。。。
看不下去
越看越上头,越看越泪奔的电视剧,太真实了,拍的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是打工人的大家,他们的职业是建筑,而我们是从事医药,收费,设计,电脑等等,都是打工人,不存在谁高谁低,要尊重人。剧中他们三个大老爷们就是要折腾,苦中作乐,这有这样才能证明活着,就是要有梦想,哪怕不可实现,也要有,不愿做咸鱼,要不然真的要被生活打倒,世界好像没有我这个人。我们自己人要联合起来,自己人要把自己当兄弟。电视太真实,实在太真实了,生如阳光,温暖他人。
太假了
底层人的乐也是底层人的悲。活着太苦,或许他们只有这么乐观才能活下去
对不起 看了三集被李民顺的智商弃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