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故事
Historias extraordinarias,Extraordinary Stories
导演:马里亚诺·利纳斯
主演:马里亚诺·利纳斯,沃尔特·雅各布,奥古斯丁·门迪拉哈苏,Raúl Agüero,Alberto Ajaka,Diego Alarcón,Rodolfo Andreani,Matías Arce,洛拉·阿里亚斯,Enrique Boess,Hector Bordoni,Fe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08
简介:本片讲述了三个以字母为代号的男人的神秘冒险经历,时长245分钟,共分为18章节,以魔幻现实的手法表现出阿根廷近代历史文化的变迁,叙事方法新颖独特,长镜头摄影精湛,尽管并不属于大制作,而是小成本的独立电影,但最后的结局却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印象,是近些年来难得一见的阿根廷实验电影杰作。(08维也纳国际电影节) In ..详细 >
奇作无需多言
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但我睡着了,不是电影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有机会补充遗漏的部分。//三个故事的交叉讲述,因为有旁白的缘故,略有点像解谜游戏。一些远景的拍摄都很美,比如泛着晨光点点在河流上划船寻找石碑的人,以及X躲在酒店所看到的对面窗户的光景,每个窗户背后是一段人生。#阿根廷影展
5+ 感觉旁白的重要作用在于拉开叙事距离,同时加入了“观看”这一过程(使之成为“叙事电影”十分关键的一点),颇有阅读式体验的意味。
8+
理解交口称赞的关键亮点,固然也比《一千零一夜》要流畅许多,但依然没有体验到太多,有关这个故事在包罗万象的内涵、层层嵌套的结构以外的「非凡」之处。巨量旁白的信息输出和平平无奇的影像流转(影展修复版大概能加分很多吧...)间配合相对有生硬感,会让人觉得纯文学性的阅读想象,更适合进入这趟南美大地的漫长旅途。这样的叙述形式,或许最引人入胜的是《水浒传》?
一种体验
太太优秀的影像叙事小说,用图像、文字和声音将剧情、对白、思想、影像、风景,风情、历史、政治、情感等各多元素揉在一起,以3个人的活动线串起数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有着强大的可读性,抽出来都可以拍一个单剧集,关键是导演的文字功底太深了(以及字幕翻译太强大了!)看得我忍不住把他的三条故事线索认真进行了文字整理。这以后会是小说的潮流吧?
【大光明阿根廷影展】由三个点而逐渐延展开来,带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各个层面。文字、地点、时间,来回的穿梭,城市与乡村,开阔平原闭塞房间。只有在路上,在不断行进中才能获得更多体验,收获不一样的经历。从未如此依赖过导演的解说,每一次虚焦大特写都异常的迷人。拍摄和叙事手法力求简单明了,但不时显现出来的功力是藏不住的。
掉进叙事与语素的漩涡,找到了十几年前第一次读《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兴奋感。旁白不断调整着观众和角色涉入虚构的深度和反观自视的能力,有时是开放的平静的、有时是裹挟的狂暴的。语言的描述激起想象力和画面互相补充映证,不能忽略台词的信息,更不能听从台词的信息忽略了影像偷偷溜过的细节。
@2023阿根廷电影展。观影前带着些许对博尔赫斯式的期待,意料之外的美式风格和偏阅读的观感。刚开始画外音几乎剥夺了人物自己的声音,随着人物对任务线/命运的犹豫和抗拒渐渐让位,就像哈姆雷特。Z目睹了狮子的死亡后坚决逃离了寻找宝藏的游戏。河流的一条线,剑拔弩张的上一代和下一代如何兼容,一个拍照,一个炸毁。唱歌的老者也像莱昂内执着于刻画的光荣的失败者。想起昨天看的官方说法里老父亲问的:你还会看云吗?故事和歌谣成为了历史的介质。历史是不可追溯的吗?恐怕不是,只是新的一代人不想再被历史“挟持”了,生活可以在此刻,在此处。
千头万绪,自由散漫,效果是魔幻又真实的四个小时。旁白创造间离的迷宫并且承担叙事,画面因此成了更有自主性的组成部分。有趣的是Q&A环节导演承认自己没看过这部片子,因为不喜欢后期 voice over 的效果。
@阿根廷电影展。主线是三个人X、Z、H的故事,再嵌套几个小碎片,有种在看博尔赫斯和波拉尼奥的小说,在迷宫里穿梭和巡游。看似被牵引,实则可以是开放结局。很喜欢lola那段和各种配乐,最后i wanna go home的音乐响起,真的想走了实在坐不住了(其实中场休息回来思绪就很飘)。很好笑的是这次中场休息有点晚,大家都忍不住提前去洗手间了哈哈哈。
如果在阿根廷,三个旅人……讲故事的电影,无需心理的分析,以松弛的精神和身体来踏上安然的旅程,时不时来次紧绷以便享受百无聊赖。不关心所谓叙事的焦点,叙述出现在故事的各个地方,如同野草蔓生,故事发生在任何人与任何人的悲喜离合处。
看第二部分的时候还是有两个精彩桥段的。不是太喜欢第三部分。上完厕所回来就开始走神了。
漫无目的的寻觅,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永远在路上。可惜极富创意的叙事与美学还是很难吸引我看四个小时,后面部分有点坐牢,我的问题
最好的生活就是:不嫉妒别人,不看轻自己,岁月静好,别来无恙
8/10. 从未有过的观影体验,如同阅读一本南美作家的小说,从一个故事进入另一个故事,但是故事总有结局,人生总有下一个故事。
肥皂剧?无空间无调度?时长无意义?都对哈哈哈,但就要吹爆,影史二十佳!是内化的一千零一夜,戈麦斯需要维持叙事距离来突出形式,llinas重视直观视听,景别小也就收缩了观众的关注点,加之丰富的运动,甚至偶会意识不到其不短的平均镜头长度。通常意义上的特写往往在利用景别“压榨”观众对人物的情绪,但在本片中描述其魅力所在似乎是困难的,几乎没有基于具体人物的情绪发散,更没有完整的情境。不过无论指责其没有段落间形式演进也好,展开过于平面也好,都在从宏观上做要求,局部如此精细,当然亦有设计,也只有大局上无序自由才算是为观众留足观看自由,不至为视角所困,造就本片作为“叙事电影”的可反复观看性。请认同大多数符合这一标准的电影都可以归于左岸派在当代电影语境中的演进形态,如果你不是开口闭口Mise en scène那类观众的话
奎瓦斯走私非洲雄狮,凯撒回忆英国大兵,为这个国家不断嬗变的历史和不停嵌套的故事注入不可化约的原力。这两个舶来品,或许加上那些奇特的建筑,诡异地成为讲述终点,讲述者与他们同在时获得一种能量,能量再变成下一次讲述。是《细细的蓝线》和《内陆帝国》一次奇妙融合。
多半没人看系列,叙述性画外音贯穿全片,很适合盲人观看,4个多小时片长,有深度有设计,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这三颗星是打给我自己的,这电影我不配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