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奘》是我今年最期待的电影,没有之一。
尤其是写过两部关于玄奘的小说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影像化呈现。
不过这个片子,实在让人失望,作为传记电影而言,是不合格的,又陷入了流水账式的人生段落式表达。
既然说传记,咱们就谈传记。
就要有一点,细节真实,可惜,细节失真的地方太多。
1、石磐陀遇见玄奘,是在瓜州的寺庙里,不是在街上。
他供奉给玄奘的,是一篮瓜果,电影里给的是什么东西?
布料还是大饼?
看不清。
石磐陀杀玄奘,是在葫芦河边露宿,不是在屋子里,荒郊野地杀人,这才符合逻辑嘛。
另外天啊,还挂满了葡萄。
没记错的话,他离开瓜州进入莫贺延碛是在11月份。
2、赠马的胡翁是石磐陀介绍的,变成玄奘偶然遇见的。
这样改是什么思路?
或许是为了加入那个胡人少女?
可是凭空虚构这么个女孩真的好吗?
送别玄奘时还流了泪,什么鬼?
这是传记片啊!
3、所有人种的选择基本都有问题。
蒲巴甲演粟特人石磐陀就不说了,胡人少女是汉族演员,虽然长得很像维族人。
可问题就在这里,当时的新疆西域人血统,跟维族人没有丁点关系啊!
他们应该是介于白种人和蒙古人种之间,如果选择哈萨克那边的人种,或许还能对一些。
4、高昌王麴文泰是纯正的汉人,这点对了。
可他那王妃的语言是什么鬼?
这个王妃有明文记载的,姓宇文,名玉波。
是隋朝宇文氏嫁过来的和亲公主。
当然不是炀帝生的。
5、高昌王写对了,龟兹国统统错掉。
龟兹是印欧人种,当时的龟兹王苏伐叠是白人。
那些个跳舞的龟兹舞娘,基本都是白人,带有一点突厥亚种的样子。
人种我研究不够,可能说不准。
但绝对不是电影里纯正汉人的样子。
6、红马驮着玄奘到了野马泉,玄奘不可能直接扑进去喝水的。
佛家讲究三净水,用滤网滤过浮游生物才行。
这匹马还有一个细节,要认真说,邹静之老师非疯掉不可:红马是留在了白力城,不是高昌王城。
玄奘进入王城是在深夜。。。。
我还是厚道点吧。
7、戒日王当年是50岁,电影选角太年轻了。
他的妹妹罗伽室利是比丘尼,不是珠光宝气的大美人。
戒贤法师和玄奘见面那年是106岁,患有严重痛风,即使拿着拐杖也走不动道。
而且这大胡子虽然很好看,但实在不妥,应该是剃掉须发的。
咳咳。
8、渡河翻经是回国时发生在印度河,不是恒河。
这处细节实在过分,要知道西游记里可是当做一场大难来写的啊!
9、曲女城辩经会上,玄奘贴出来的不是《制恶见论》,那是之前写的,他贴出来的只有几句话:宗: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因: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喻:犹如眼识。
而且玄奘附带了一句话:谁能改掉一个字,请砍掉我脑袋。
10、玄奘在印度参观了不少景点,导演很老实,好像是实地拍摄吧。
但问题是一千三百年前,那些婆罗门寺庙和佛教寺庙是人满为患啊,哪里像如今成了荒芜的遗迹?
11、最后一条,玄奘西游17年,回国是46岁。
17年的时间黄晓明的扮相跟刚出关时几乎没有区别,不得不说是一大败笔。
其他的细节,只看了一遍电影,记忆怕有误差。
但是仅仅这些细节失真,就让一部传记电影失色不少了。
第二个大的问题是故事问题,确切的说是传记电影的编剧问题。
我看的传记电影不多,但是你看莫扎特传,飞行家,甘地传,巴顿将军,哦对了,还有牛逼的莎翁情史。
以及社交网络。
如果说华尔街之狼也算的话,那更是一大突破。
我对传记电影的认知,是用一少部分的掠影看遍人物的一生,重头从一个核心事件入手,挖掘出这个人物最动人的地方。
可是,邹静之老师基本上摘取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和《大唐西域记》里的一些片段,根据时间线索一串,成了。
除了前半部一个核心主题,矢志西去,纵死不回。
后半部完全是零散的风光片。
大唐玄奘为什么不好看:不说黄晓明,说说邹静之昨天看的。
看之前打开豆瓣眼见清一色的差评,原本对于该片残存的一丝微薄的希望顿时堕进了历史的陈年老灰,依稀得仿佛已经是深更半夜梦回唐朝之时闭目所见的幻象迷影,该当和唐僧大师傅从开挂之国千辛万苦背回来的经书一起,存入我佛如来电脑硬盘里那个叫做贞观之治的文件夹。
然而鬼使神差的我,竟不知在何种强大信念支撑下还是毅然买了票,走进了许久未去的前后排座位明显有着阶级差别的黑屋子。
自知身份地微的我,坐在第二排的位置仰望着大屏幕上的圣僧一步步踏上朝圣之旅。
本来对于黄晓明演的玄奘我也像一个正常人一样不抱任何期待,然而,当我发现影片职员表里赫然写着导演霍建起,编剧邹静之时,我便开始变得不正常了。
导演过那山那人那狗和暖的霍建起,编写过一代宗师叶问大侠千里走单骑的邹静之。
毕竟黄晓明在中国合伙人里也有过令人惊艳的表现,没准这一次也能准确地诠释一回大唐和尚呢。
然而并没有。
好了,不说黄晓明,说邹静之。
不过,说邹静之之前还是要先说一说大唐玄奘为什么不好看。
不卖关子,一句话拆穿:没有冲突。
是的,一个和尚立志抵制盗版书籍,毅然决然孤身上路,前往版权所有国力求引进原装正版的故事,在两个钟头的讲述过程中没有呈现出丝毫的冲突。
一个人走一段路,他在中途没有被车撞没有被狗咬,甚至连鞋带都没有开一次,步子也稳健得永远不可能扯到蛋,我们还能看什么,除了看这个人走路的姿势是否堪称潇洒走一回,看他那像花园的花朵一样鲜艳的脸在和暖的阳光照耀下有没有笑开颜之外还能看什么呢。
我们在影院里始终把黄晓明当做黄晓明而没能把黄晓明当做玄奘,除了黄晓明自身的原因之外,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电影剧本没能让剧情成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而没能让剧情成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原因在于,剧情中没有冲突。
有冲突啊,徐峥拦他不让他走,后边的一串武将也在各个关隘对他展开关爱,一片爱心跃跃跳动地要将他送回祖国的心脏国都长安,高昌国国王也肩负起女儿国国王的使命不惜造一座爱的牢笼让这个英俊的光头留下来和自己一辈子在一起,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这些当然是冲突啊!
然而就像干嚎算不得哭,在行路人到来的时候自行挪开的山也算不得障碍,在电影中,打不疼男主角的拳头不算拳头,没能让女主角怀孕的射精不算射精。
大唐玄奘中这些未能从实质上阻滞玄奘一路向西的冲突都算不得冲突。
在邹静之的笔下,整个玄奘偷渡出国的过程是这样的:玄奘:我要上西天官吏:请你回长安玄奘:我要上西天官吏:祝一路平安每一次遇到阻拦,只要三藏法师再坚持一下,真的是一下,从来都用不着坚持两下,守关大爷就会被他那已经十天半月没刮也不曾用过一次海飞丝的光头上随着头皮屑一同发散出来的人格魅力之光所深深地折服,颤颤巍巍地伸手从裤腰带上取下叮铃桄榔的钥匙,冒着欺君罔上的风险,不惜违法犯罪也要为这样一个破衣烂衫残杖败碗的无业游民洞开一扇通往极乐世界的防盗门,身处影院的我几乎忍不住要从座椅上跳起来为诸位开明的封建官僚莫大的勇气鼓掌喝彩了,然而考虑到他们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撑腰,只好脑补一下他们在干燥的气候中开裂翘皮的嘴唇和由于缺水而经年不洗的衣服,以及在夹着沙尘暴的西北风中七里飘香的头油,强迫自己将心头对他们的敬佩之情硬生生斩断了一半,默默地感叹一句世上还是好人多作罢。
然后他与商队同行,他与姑娘同行,他与商队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他对姑娘什么感情也没有生发。
他收了个徒弟,徒弟弃他而去,他得到一匹马,骑着它凌履黄沙,缠缠绵绵到天涯。
终于他遭遇了危机,他看漫地的黄沙被太阳晒得滚烫着实心疼,于是在恻隐之心的驱动下,将自己的口水(请把口水的口按照口粮的口进行理解)洒在沙上供它们暂解焦灼之苦。
激动人心的一刻终于到来,试看聪明的一休将要如何运用他的智慧和勇敢应对这场了不起的挑战,他又能否战胜这场了不起挑战成为了不起的盖茨比呢?
答案是他压根不用去应对,他注定了要不战而胜。
在他万念俱灰之际,他发现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于是哗啦啦啦啦啦一场大雨,哗啦啦啦啦啦云在哭泣,哗啦啦啦啦啦滴入他的心。
对于玄奘的得救我只能说好雨真他妈知时节,当发生时乃发生,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就是杏花村。
然后玄奘又一次干渴濒死,原来上一次的侥幸只是前戏,这才是他运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来战胜困难达到目的的时候,我又一次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态等着主人公游走在生死的边缘战胜阎王获得重生。
然而邹编剧始终不肯满足我的小人之心,让被唐僧骑在身下的老马同志在紧急关头由120急救车灵魂附体,及时将患者送到了急救中心保住了性命。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玄奘和尚走了这一遭鬼门关之后达到了高昌国,高昌国王对他青睐有加,送了他做皇后的福气。
玄奘又一次执意西行,高昌王发了通关文牒。
又一个大唐边境守将的复制粘贴,只不过当时的西域科技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办事效率低下,国王又些许有些拖延症,所以比起大唐戍边将领,耗时稍微长久了一点。
在这之后,我们的旅行家便再未遭遇任何阻碍,一路顺风地到达天竺,研习了佛法,取得了真经,最后背着落水又晒干的经书回归祖国的怀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综上,全片中玄奘为战胜旅途中的困难做过最大的一次努力为面对高昌国王强烈的爱时的绝食抗争。
舍此,他在片中的行为便是积跬步,致千里,无他。
人物过于被动。
人物过于被动的原因在于打过来的巴掌不够响亮不够疼,所谓兔子急了会咬人,此片的问题就在于编剧不愿意把兔子惹急。
在对该片的各种评论中,主演黄晓明似乎成了众矢之的,然而,黄晓明固然演得乏善可陈,问题的根本却在于剧本。
一个好的剧本不一定能成为一部好的电影,但一个差的剧本必然会成为一部烂的电影。
在黄晓明参演的电影中,大唐玄奘并未跌入其作品好评榜后十位,而作为导演的霍建起与作为编剧的邹静之,大唐玄奘却几乎在其各自的作品中刷新最低评分纪录,问题出在哪里,应该不难分辨。
试想,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要怎样表现出正常的喜怒哀乐,将黄晓明换做旁人就一定会药到病除吗。
窃以为,并不会。
说完了片子的问题,当然也应该说一说编剧所面临的难点。
毕竟这是玄奘的传记片,他只能孤身远足,不可能左一只猴子右一只猪地牵着一群牲口上路,路上也没有妄想长生不老等着吃他大腿上一块红烧肉的妖魔鬼怪,没有人物自然没有冲突,就像置身空旷的原野大吼一声,等上一年半载也等不到一丝返程的回音。
杰克·凯鲁亚克所写的穷游题材小说在路上里有一群人结伴同行,像风一样地来来去去,可谓热闹非凡,即便如此,此书也无可避免地沦为了一本空洞无物的流水账。
要改编只有沿途那些不会说话的墓碑见证了主人公的爱情和生命的玄奘独行的故事,难度可想而知。
另外,中国电影人似乎素来不善于创作传记片,中国观众貌似也普遍不愿接受传记片。
即使像创作出亲爱的和中国合伙人这样优秀影片的编剧张冀,写起少年班来宁愿增加各种喜剧元素来冲淡一群学霸故事的无聊,最终搞得人物严重失真,也不敢真正地像欧美影人一样,将神童电影按照传记片的方法来做。
面向中国的电影市场做严肃的传记片,一方面是和自己闹别扭,另一方面是和钱闹别扭。
不清楚这部电影最初立项的经过,无从确认编剧是自发写作还是接手的命题作文,不过无论如何,对于邹静之老师为玄奘取经这样一个过程及其枯燥无聊的故事创作传记片的勇气,我们应当致以真诚的敬意。
对于影片不近人意之处也应当给予理解和体谅。
然而理解归理解,体谅归体谅,对于将本该是纪传体叙事的传记片搞成了编年体的故事大纲,差评还是要给的。
『大唐玄奘』风景美如画,故事散成沙。
全片片长120分钟,却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就描述完了玄藏如何西行到达印度的过程,情节犹如一盘散沙,毫无重点,唯一能让人留下记忆的只有那一处处的美景。
后一个小时主要讲述玄藏抵达印度后的游历,大量的佛理阐述成了唯一亮点。
要问骑白马的是谁?
不一定是王子,不一定是唐僧,有可能是黄晓明!
黄晓明目前的演技实在难以立住一位“大师”的形象,此片中的发型真是死都不剃鬓角,分分钟让人出戏,至于印度语实在说不了那么多用配音也可以,但至少黄晓明你也应该对个口型吧?
实在有些敷衍。
【5分】
<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图片9>
刚看完了大唐玄奘,美轮美奂的文艺片,感人至深的信仰和人生传奇,为一带一路和中印文化年作了很好的宣传。
西域风光,印度风情和宗教圣地都很吸引人,想找点剧照结果看到豆瓣各种奇葩的评论,第n次被知乎和豆瓣的一部分自大狂点燃。
早就知道不能信豆瓣,对他们的骂声回应几点,说说为啥不能根据豆瓣看新片:1“观影爱好者”并不专业,“电影专业学生”可能是学渣。
他们的评价要么只关注演员是谁再进行套路吐槽;要么揪历史掉书袋不明白艺术与现实的区别;要么只关注语文课本上的“情节够不够冲突刺激”, 够不够“细腻深情”,两者没有严苛地合二为一(本来二者有时就彼此矛盾),都没有进行一个统一的赏析。
他们只是对艺术和世界一知半解还想兜售自己的零散三观罢了。
要么没看之前就已有成见,要么看了五分钟就想抖机灵,接下来都准备着攒段子写影评。
世界之大,其心之狭。
不要评论自己看不懂的作品。
2上豆瓣的有一部分是大龄自负文艺剩男剩女,进入了社会,觉得自己有那么点与众不同,但过不好现实人生,就充满戾气。
他们什么都挑剔,看世界都不美,自己除了文艺接触一些,没太多人格修养,要求别人倒是要完美。
他们理性和感性的天平严重不均衡,要么完全无法感动,要么脑残得稀里哗啦。
3黄晓明是法师和局子双重钦点的主角。
青年楷模,影视巨星,票房号召力,出众的形象气质,符合玄奘在人们心中高大上帅气的形象。
他演的很合适。
只是长得帅人又红就招妒了。
4其他网站的喷子联系到少年班我尤其不能忍。
少年班是我心爱的电影,讲述上过交大少年班的导演通过亲身经历,是一部很有内涵的电影,用心体会才能明白其中那些简单却少有人体悟到的道理--①即便智商超群,也不懂人生这复杂难题---曾经是少年,现在是中年,但欲望太多却越活越不如前。
心理健康比智商高更重要,“我们来自小镇小乡村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忽然醒来,只想从无边寂寞中逃出来。
总以为成功之后就能抚平伤痕,欲望边埋着错过的人”。
②成功的人是罕见的,大部分才子都在无情的社会中没落。
正如大唐玄奘的影评,“我的朋友的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优秀的学生,只因为长得不符合当下“鲜肉”审美没被关注。
为符合“美型”减肥到1米9只有120斤。
毕业四年后终于在沙漠当了群众演员,戏份全部被减去,影片最后连名字都没有。
”天才其实面临的人生困难更多。
要么没有良好环境,要么招妒忌被迫害。
片中的懵懂的少年们用叛逆反抗纯属无奈之举,不可与其他青春电影混为一谈。
最终他们也认识到了眼见不为实,长得美对他们好的女神可能是个祸害,对他们严酷无情的老师可能是出于爱,他们没有注意到的平凡朋友情人可能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5题外话,至少这片子再次提醒我要赶快去看佛学(不是佛“教”,从所有其他世界观得到启迪,但不只知道往功德箱扔钱求发财),还有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像高僧一样视之为信仰,如此才能成为最高级别的学霸。
就这么多,豆瓣电影的评论页面只能用来看影片简介。
不要老是骂黄晓明,就论电影本身而言,在国内能拍出这么有故事流程的电影也算是少见了。
至少看得出来很多人用心,包括《凉州词》里面对山形的描述。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精致以为拍的很到位的。
自己看不懂上来就骂的人难免带了很多对演员的情绪?
就我国的水平,能拍成这样。
我点5颗星。
我带着全公司的人看这部电影,这种精神首先感动了我,这样一个迷茫的心。
默默的,不骄不躁的去完成生命的意义。
看到这点就够了。
还有黄晓明在那烂陀那种渴望的眼神,也是很用心的,我觉得明星也是人,看到别人的努力,并给予赞誉。
并不难。
毕竟佛说,你心里是怎样的,看到别人就是怎样的。
半年前,有部挂名王家卫的电影《大唐玄奘》悄然无声地上映了。
它轻轻的来,轻轻地走……就在大家都以为这部电影真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时候,《大唐玄奘》突然宣布它要代表中国冲击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了!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下巴惊飞了一条街——---出家人不打诳语,怎么这部讲述东土大和尚的电影就这么喜欢吹牛逼呢?
其实,这里面倒是有个小插曲。
本来电影《长江图》已经兴高采烈作为种子选手去订飞往美国的机票了,结果却遭遇了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被强行替换成了豆瓣评分尚未及格的《大唐玄奘》。
---哎,《长江图》啊,你拿个柏林银熊又有何用?
文艺船长沿着长江睡人家小姑娘的故事,三观不正,哪怕画面拍得再美,也只能让悲伤逆流成河,眼睁睁看着《大唐玄奘》为国争光……---不过……宣布参加是一回事,能不能入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发现,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共有86个国家选送了作品,其中神作比比皆是。
比如接近满分,谁看谁哭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又比如黑暗惊悚,依旧是谁看谁哭的《踏血寻梅》……总之,你要是没在戛纳、柏林或者威尼斯弄些奖杯回来,都不好意思和人家奥斯卡评委打招呼。
而《大唐玄奘》有什么呢?
神马都木有哦!
作为一部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风光纪录片的《大唐玄奘》,不光票房惨淡,它的海报除了片名之外空空荡荡,简直比和尚的脑袋还干净。
这话也不对…按道理,和尚的脑袋都应该是鲁智深那种光溜溜的卤蛋模样,但据坊间传言,教主黄晓明当时为了和Angelababy的婚礼,就是不肯为《大唐玄奘》剃度,于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有名的圣僧唐玄奘,他银幕上的脑袋从始至终都更像是一颗猕猴桃。
---结婚也算是人生大事,没法牺牲形象我们观众认了。
但去天竺取经的教主,全程对口型,让配音念梵文的声画不同步真是让人忍无可忍。
千万别说梵文难背,人家《指环王》里更大牌的明星还不是老老实实在导演的要求下说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精灵文?!
---其实,说什么语言根本不重要!
只要不是英语,对于评委而言,都是外语。
五花八门的声音下,各路参赛影片关注的都是世间相通的人性和价值。
而《大唐玄奘》却另辟蹊径地讲述了一千年前坚信念经可以救人的故事。
最没有信仰的国家送给上帝保佑的美国一部弘扬佛法的宣传片,脑回路真是惊奇到令人讽刺。
---我真想摇着导演的肩膀大喊,醒醒吧,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同志。
可惜,有句话讲的好,“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自从李安获奖,中国电影就躺在票房上就做起了白日梦。
本可以成为中国电影一枚安利的《卧虎藏龙》,在《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无极》以及《满城尽带黄金甲》身上成了毒药。
看古装片看到吐的奥斯卡评委,好不容易去年收到一部《滚蛋吧!
肿瘤君》,今年又是梦回唐朝的《大唐玄奘》……年年说冲击,年年折戟沉沙。
有人说零演技、零剧情的《大唐玄奘》想要一名金人,注定会成为中国今年在国际上最大的一个笑话。
我当时就一个耳光扇了过去——你忘了中国男足吗?
唐玄奘生平:陈祎,五岁丧母,十岁丧父,哥哥出家,荐白马寺。
聪明英俊,得法号三藏。
三藏者,经藏 律藏 论藏。
向往天竺佛法,去长安讲学,名动京师,有信徒萧瑀。
申请取经,太宗未允,贞观二年,启程西去。
经凉州、过瓜州,遇胡人石磐陀(孙悟空原型),授五戒,收为徒,得老胡人赠马。
石磐陀,前途艰难,起歹念,被识破,后离去。
遇信徒,顺利过五峰。
入戈壁,老马识泉水。
抵达伊吾,被高昌抢去讲学,使留下,决意不从。
拜为兄弟(御弟之名由此),赠金银侍从以上路。
印度性力派,劫唐僧,当祭品,反成信徒。
玄奘西域之行,路途五万里,历时十八年,带回舍利子一百五十粒,真经六百五十七部,名震五印,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大唐玄奘》在叙事方面基本尊于史实,给观众呈现了一个《西游记》之外的唐三藏。
可以看到,真实的唐僧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他以一人之力,历时如弥久,意志坚定地完成前人从未有过之成就。
三藏西行乃贞观二年,适才25岁,彼时已在京师小有名气,生活不可谓不舒适。
但他自学梵文,毅然决然走上求佛之路,一去十八载,历经千辛万苦。
年级轻轻而有此等心性,有几个人能做到的。
十八载内心虔诚,路途中多次面临生死绝境,亦无法阻挡探求佛法之志。
影片交代了故事的整个主线,包括很多细节和谈话都是有史可依的,这一点做得很好。
可对于唐僧内心的描写过于粗糙,真正的佛祖不只在西域天竺,更是在求佛路上,影片对三藏历经万难而产生的顿悟描写过少,抑或是黄晓明的长相缺乏灵性,总之对于心性成长感受过于单薄。
其实,我倒觉得如果让片中的瓜州太守罗晋来饰演唐僧的话应该会比较走心。
另外,影片的画面非常值得称道,绝美景色,实地拍摄,赏心悦目,非常享受。
唐三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西行之路,弘扬了佛法,触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口述经历著成《大唐西域记》,对印度意义重大。
借用东坡居士的一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最后,一句话影评:叙事有余,走心不足,对于想了解真实唐僧的人或者是摄影爱好者,值得一看。
感受到内心的不安宁,不平静,有浮躁,有空洞,觉得应该来相应佛主的号召,于是,借用了很多广告词说动妹妹请客看电影,邀了姐姐哥哥老公妹夫我一行人来到影院取经。
不说观影过程了。
整个过程被黄晓明的川字纹三个字侵占了,久久不能释怀。
你一个修行者,整天焦灼的情绪,哪里来的平静。
你不平静,我看得平静吗?
黄晓明演什么都是黄晓明,看得出他有在用力演,看到他温柔而迷茫的小眼神,我觉得他随时都想逃离那片沙漠,我也担心他走不出去,当大水袋掉落的时候,我看他浮夸的滚下去捡水袋,那种想死的心情,我能体会。
我在想,这下怎么办,没有水的大沙漠,任谁也无法走出。
没有想到有个小水袋,小水袋就算了,自己倒地以后,然后是马倒,然后是马托着小明哥一阵狂奔,我好担心晓明哥被颠下来,可是没有。
这算是开挂吗?
一路开挂有没有?
佛主加持我!
心中有无数个佛主加持我在升起!
看完后, 我大姐说,要不是修养,要不是我的素质,我真的在两分钟的时候就想要夺门而出,想到尊重导演,忍得呵欠连连。
姐夫说,我一直在等待猪八戒和孙悟空出来。
老公说,风景片挺好看的,可是长时间看,有审美疲劳了。
妹妹说,那衣服挺好看的,太销魂了,晓明哥穿起来好像走秀。
准妹夫说,不知道演的什么。
我想说的是:说好的佛理呢?
说好的真谛呢?
导演你都在干嘛,飞檐走壁的追杀,不经皇帝恩准的偷渡,莫名奇妙的徐峥,更莫名奇妙的那个克拉恋人里面那个男二当的那个官员,莫名奇妙的八百里之前的官员,确定不是背背山?
阿弥陀佛,原谅我污了。。。
龟兹的风景不错,跳舞的时候,老公说,阿凡达在哪里?
我说骑白马的不一定是唐僧,可能是黄晓明哦!
玄奘打赢了辩论赛,之后骑上大象就要回去了。
我觉得他真虚荣。
原谅我潜心修炼,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各种思绪混乱。
重点是什么?
苦难?
真谛是什么?
他救了那个面具奴隶,解封以后,奴隶替他救出一本经书。
那一本经书,就是全部吗?
什么叫还原一个真实的玄奘?
菩提树,释迦牟尼,佛主,原谅我吧!
晓明哥到了圣地仍然是眉头紧锁的川字纹,他是有多焦虑呢?
取到真经又如何,还是焦虑。。。
<图片1>每到周五都是众片云集的日子,也是吾等压上人品和审美用绳命去看片儿的日子。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烂你为何看?
我的回答是,我不看难道等着你们去看?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我们电影咖对大家做出的承诺!
这部深深伤害我的烂片叫《大唐玄奘》,再次强调,要不是为了让大家识破它的真实面目,骂我懒得骂它。
下面我们就来解答一下大家最关心的一些问题:▽ ▽Q:《大唐玄奘》好看吗?
A:这个问题比较泛泛,如果泛泛回答就是不好看。
细致点儿说:人物、悬念、情绪、剧情统统平平。
人物上只有一个玄奘,没错,没有白龙马,没有孙悟空,没有八戒沙僧,什么都没有,人家本来就不是神话片嘛。
但一个真实玄奘,却怎么也不能让人感受到血肉丰满,不管是他佛教徒的身份,还是他旅行者的视角,你让一个个灯红酒绿的现代男女如何理解一个远行的和尚。
至于悬念,我们都知道他成功了嘛,结果悬念是没有的,过程悬念相对也就被削弱了很多。
情绪上,黄教主的表演细腻不足,使得情绪爆发力衰弱,豆瓣上已经就这事儿骂开花了,不多说了。
最后是剧情,剧情原本是有希望扭转人物疏离这个问题的,因为我们也许很难理解玄奘,却可以在他徐徐展开的经历中印证什么,获得平静、感怀信念、慨叹旅途……但是,空洞贫乏的剧情除了让你睡个好觉,真的不能帮你更多了。
▽ ▽Q:我听说这片场面很美丽,很壮阔,很值得一看?
A:场面的美丽呢是一点点,更多是无聊。
毕竟你不是想看风景片对吧,毕竟新疆人说汉语也没有很少见是吧,毕竟这儿有3D长安人家狄仁杰系列电影还有3D洛阳呢!
所以,大家要注意,如果想看场面,看看预告片就好了,反正好看的场面都剪进去了。
还有就是五分钱的特技,反正片方都没猛力宣传,咱也就别重点批评了。
▽ ▽Q:有没有很深奥,唐僧是不是经常谈佛理?
A:并不深奥,里面勾勒的大唐高僧玄奘,看起来也不比朝阳鸡汤仁波切高明多少。
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 ▽Q: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是不是特别感人至深?
A:没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没有妖怪想吃他,没有女妖怪想睡他。
路程挺艰难的,但基本艰难在自然环境,碰见的人都是大好人。
唐人不用说,就连高昌人都特别善良。
殷勤挽留玄奘,玄奘执意西行以绝食明志,高昌王也就哭着忏悔放行了。
总是天灾,没啥人祸,这么单调的套路你猜能有多感人呢?
▽ ▽Q:这电影是不是有浓浓的文化气息与精神内涵,我看了逼格能平地起高楼吗?
A:这些都没感受到。
精神内涵上,有一段似乎在说佛让大家停止争斗,过上美好生活。
这话没有错,但电影同样说佛教大家解脱。
这个停止争斗,过上美好生活,应该是修习佛法所能得到的结果之一,你在精神世界解脱了,自然不会再去热衷穷争恶斗。
直接提炼出一个结果来代替众多结果,这精神内涵有点儿不圆润。
文化内涵上,蒸蒸向上的盛唐风情展示有限,影片着力勾勒玄奘西行的地理发现与记录意义,却有意忽略了一个问题,玄奘本人是虔诚的佛教徒,除了地理风貌也会记载一些“怪力乱神”的故事,这些都没有表现。
我们感受某种文化的魅力,一定是尽可能全面的去了解体会之后做出的判断,这样直接吃嚼剩馒头的事儿,没什么值得欢喜的。
▽ ▽Q:听说电影音乐很好?
A:主题曲是韩磊演唱,片尾曲是王菲演唱,两个人唱得都很棒。
可能是片尾曲太长了,足足6分多,为了让屏幕不至于空白,片方把会计的名字都挂上去了。
▽ ▽【总结】1、都没人看,就我自己一个,享受了包场待遇。
2、可能是因为我心存轻慢,手机差点儿丢了,散场后我自己傻呵呵的找了好久。
3、我真不想对这么“神圣”的片儿说三道四,可看到那些人五人六的桥段,就想把它手撕得七零八落,可能是这股气儿太强劲又无从发泄,于是反逼肠胃,刚散场我就拉肚子了。
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了等于没看。
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实在要看就看吧。
6、个人评分:一星(实在找不到多给一颗星的理由)▽ ▽【适合谁看】唐僧粉,小明粉,风景片爱好者,新疆口音恋声癖,长期失眠患者。
▽ ▽【不适合谁看】除以上人群,都不适合。
祝大家观影愉快,白了个白!
欢迎关注“电影咖”公众号
其实我觉着他演的还是不错的,那个眼神,透露着沧桑,感觉到玄奘对西去取经的执着与偏爱。
没有什么可以退缩,一路走来的沧桑都挂在脸上,服装道具化妆也挺好,其实黄晓明演一些比较不是那么装酷总裁型的人物都很能刻画出人类本来的样子的。
之前记得他在中国合伙人的人设跟造型,虽然土的掉渣,但却符合了那个时代的人物特点,很是让我印象深刻的。
救救我的眼睛
周五下午四点多的场次,独占整个影厅。因为霍建起,因为玄奘,观之。画面观不如以往的影片似诗画,而更像照片。男主有些景头很出戏,有些还是确实不错。内容时而潦草。在随众的一大片影片中,有人肯为如此一部题材电影去努力,就值得致敬的。
黄晓明的面相不适宜演僧人,出家人四大皆空心无杂念,更何况是玄奘这样的高僧,应早已摒除贪嗔痴慢疑,又怎会常常眉头紧锁。画面虽美但无禅意,剧情发展得有些急促,但即便如此也并非一无是处,打一两星的又是何心态?
基友拉去看的,呵呵,要去看看动画片洗洗眼了
关于佛教电影,韩国、日本、不丹都拍过不好好片,而华语佛教电影,基本还停留在积德行善的层面,再就是些打来打去的少林武打片,跟佛学扯不上丁点关系。这部单从佛教电影的角度看,已经不错了,只有结尾处玄奘见到长安的瞬间,泪流满面,似有不妥,高僧修定,不至于像普通人一样情绪上有如此大的起伏。
定位太奇怪。虽然制作很用心。但是在院线上画却不肯找个好点的编剧。就是一部流水账,如过不是对相关题材感兴趣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 其实小明真的一点被黑过头了。回到长安流泪那一幕还有丁丁被感动到。除了色彩过于艳丽的毛病外剧组场景道具甚至图形特效都做得蛮认真的。王墨镜做艺术总监的关系?
1.文艺大片啊,我艹,难得;2.本片该拿去申奥啊,我艹,太tm有人文关怀了,阿弥陀佛!3.黄晓明真是不辜负大家的偏见,用生命在证明观众对他的偏见是正确的,但是玄奘这角色不好演啊,毕竟玄奘不是凡人。不知换年轻些的梁朝伟演是何光景。
黄晓明演玄奘是谁的馊主意........看的我一言难尽的尴尬脸.....
比想象中好多了拍的好不好不想讨论只为玄奘的人生感动
看到好多人为黑而黑真是醉了,敦煌前不久才去过,特意来看看这部电影,光看前半部分甘肃新疆的壮美风光我都觉得值回票价了,马驮着玄奘那一刻场景真是记忆犹新,题材原因很小众,不要抱着看美国大片,爱情片的心态来看此片,看完这部电影内心很是平静。
黄晓明的演技给人的感觉就是装B 不是说他演技不好 而是表演方式不对 角色不适合 其实黄晓明适合作男二 不适合男一.....
晓明呐,漫漫烂片取经路.....
习惯性一星,你懂得
就俩字儿,坚持。撇下佛学这么圣的学问我不敢妄评外,看到评分这么低,好心酸,虽然故事不引人入胜,人美景美你们都瞎么!晓明真的有一副好下巴,路转粉。冲着取景供人赏心悦目这份精神,给三星。多加一星是我愿意,就是这么感性。
《大唐玄奘》注定是一部高冷的电影,拥戴它的人会奉之为经典,而绝对大多数的人会认为,观影体验与玄奘取经一样难受之至。
何苦呢
看到今天这片被选送奥斯卡,哈哈哈,广电也是何弃疗了吧,反正也不鸟那美帝的鬼,就选送试一试,说不定评委眼瞎了呢?不过今年的国产电影也是放弃治疗了呢! @2016-10-05 20:15:11
五星 有一星給了驚喜 可能我沒抱希望看的情況下反倒是沒了偏見 黃曉明蠻好的 不是原來會說他演技假嗎?表情僵硬嗎?哦絲毫不會 他應該很努力吧 我覺得蠻好的 超出預期 劇情也很平實 沒有那麼誇張用力過猛的去表現 我真覺得挺好的 雞蛋挑骨頭我也不想挑 那你們這麼挑的話 實在是過分了
骑过长途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辛酸
作品太纪实了,虽然是好片,但是注定票房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