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
Out,阿爸的奇幻漂流(台),出
导演:戈尔吉·克里斯托弗
主演:山大·特赫斯,伊娃·班多尔,朱迪特·巴多斯,伊娃·诺维勒,古娜·扎丽娜,维克托·奈梅茨,伊娃·亚历山大洛娃·厄克隆,蒂伯·加斯帕尔,阿提拉·伯萨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斯洛伐克,法国,匈牙利,捷克语言: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拉脱维亚语年份:2017
简介:阿格斯顿年过五十,在工作了半辈子的能源工厂大裁员中,不幸失去了饭碗。怀着渺茫的希望,他悠闲的穿越东欧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并实现自己想要钓到大鱼的愿望。然而在波罗的海边,他发现:自己除了被裹挟着海盐的风吹透的寒冷之外,一无所有。在异国的旅程里,他深深陷入充斥着怪异事件的海洋。一路皆是萍水相逢:友好的人、钻营的人、诡异..详细 >
片子政治隐喻很多,但整体的剪辑出了问题。
导演的镜头和构图每个基本都完美和有欣赏性,取景都挺有意思的,就是整体可能会完全忽略掉剧情,不太能理解到
难看是真的
哦,来一杯伏特加配酸黄瓜!
有点看不懂,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男主角帅!
“快乐是稀有的,真正的悲伤更稀有”。用反鸡汤的钓鱼竿勾钓所有向往“诗和远方”的东欧青年、中年、与老年吧。比荒诞的差荒诞,比现实的少现实。于是电影就成为另一种待捕获打捞的载体切片,内容、形式,成为标本似的干尸,它呈现腐坏,但不指向当下和未来。
太悲凉和绝望了,最难过的是妻子女儿好像一点没受他离开的影响,反倒是生活的更加愉快,画面很有趣,害怕是经济衰退的未来
不把小鱼放回去以后就没鱼了,东欧真的这么萧条了嘛。。
大多数人的远方都来自于他们对平庸的当下的不满,当他们真的去了他们想去的那个地方,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被一个巨大的平庸所吞没,无法逃脱。
乏味
斯洛伐克下岗老工人前往拉脱维亚再就业并遇到形形色色奇怪人和事的故事,较之于同样反映东欧社会创伤性现状的作品,略带荒诞色彩的人物和情节设置让这部去戏剧化的现实主义作品笼罩上一层神秘象征主义的光环,摄影构图和镜头语言精巧考究较为出彩,整体在有些心酸的有趣中透露出让人回味的韵味。(72)
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我打算睡前看一部电影,在视频网站上翻来翻去,被这部电影的海报吸引。一个中老年人抱着一个小动物在寒风里,还没看清脸,就感受到那种独处异乡的萧瑟和彷徨。果然,那是一个漂泊远方的故事,求生存的问题在本应退休的年纪突然出现,然后机会一个接一个艰难地来,又一个接一个荒诞地去,只知道,眼前的混乱总会过去,坚持挺到下一步,自己无法掌舵,只好等等看命运是否还有眷顾。
男主角在他的年龄段中具有一定魅力,喜欢开场不久突然的亲热戏。
2.5
跟着人人看小众电影系列。不过确实也没啥意思。
2017欧盟电影展。以非故事性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标的镜头」来反映世界的「残像」,「远方」在传统意象中的「希望」意义被完全消解,行尸走肉般的人群无意义的娱乐、迷信、愤怒……主人公最后来到大海上工作,然而渔业不久后也将终结,当随身携带的「鱼漂」被扔进大海,冰冷而绝望。
今年卖命到处跑影展看了一圈大大小小的欧洲小国困局片,但还是对这部电影印象最深刻。除去政治隐喻、对话暗示以及环境(报纸、电视等)烘托的老三样,在摄影以及用公路片的形式上有点新意。故事在主人公去了拉脱维亚后彻底崩坏,应该改成周游列国的。
开片的工厂让人想到《我们》…老头儿太惨了,自己的时代过去了,为了心中的一份责任出国打工却不停受挫,一离开家老婆就变卖自己喜欢的东西,女儿的生活发生变化无从得知、无话可说,生活只剩下自己和惨淡的人生了。看起来像海鸥,最后却其实是海里的鱼。
戛纳的口味还真是独特“你见到大海了吗,海水是咸的吗”“当然是咸的”舔海水的镜头很感人
导演真是贝拉塔尔粉丝啊,剧作虽然神经刀但是视听想法真是不错。后社会主义。匈牙利下岗职工去了……拉脱维亚?反正后四十分钟简直是脱线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