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更新到现在,整体是张力十足节奏紧凑,特别是前两集。
虽然有回忆镜头穿插,但是不像拆局专家那种总是重复镜头和内容而是新的故事来丰富背景,所以都可以接受。
不是特意去对比深宫计,但同一时段播放难免会拿来比较。
天命虽然陈自瑶穿的尔淳的衣服,但是整体颜色厚重充满历史感;不像深宫一般色彩过于鲜艳引起眼睛不适。
卡司上其实两边都是大制作,深宫有马浚伟马国明萧正楠胡定欣;但天命是视帝视后组合:陈展鹏唐诗咏(封后前拍摄,女二号)。
另外,张国强罗乐林等老戏骨表现都很出众。
杜燕歌是配音组的,只出现两集(活了一集)演技都很棒。
李成昌难得演好人了,刘墉哈哈。
丰绅殷德的扮演者何广沛是tvb最近力捧的年轻男演员,清装扮相意外的好啊!
而且演技在年轻人里还是不错的。
谭俊彦有些用力过猛了,不过哭戏还是不错的,清装扮相很有帝王相,和李施嬅对手戏很到位。
台词不是四字成语有意押韵听起来也舒服多了。
故事讲述和珅的最后28天,一天一集,这个设定也不错,会让情节推进的比较快不拖沓。
另外对陈自瑶和姚子羚的颜都很喜欢。
李施嬅一直做主角,不过好久没主演tvb剧了上次在tvb做女一还是寒山潜龙,之后客串纯熟意外没出现几集,气质很适合演皇后,发现嘉庆杀人后的表现从恐惧到以自杀自保(猜测的)都演的很到位。
反而是新科视后唐诗咏表现是几个重要女角色里最差,和谭一样都缺乏表情…当然比流量明星还是强的。
外形也限制唐更适合小妹妹,缺乏气场。
还有就是没觉得这个剧洗白和珅,反而符合历史上文武双全美男子的人设,陈展鹏带和珅邪气演贪官很适合,把贪欲和恋权都表现的淋漓尽致,眼神里全是戏啊。
而且一开始就表明了他是贪官。
唯一不足就是雪景的特效太假了。
期待后面希望不要烂尾,爆炸庄监制的古装剧通常不错,味想天开是个意外吧……这次回复水准,希望可以保持全剧。
看到17集补充:陈展鹏演技炸裂啊,谭俊彦完全被压制,和琳这条线这几集陈展鹏几场戏眼神仪态台戏都完美。
豆蔻这个角色真是圣母啊,而且办不好事情,证据也抢不来,真叛徒没认出来不说,还把叛徒当好人…李施嬅的皇后反而形象越来越丰满,端庄大气。
和二夫人也是特色鲜明聪明智慧秀外慧中。
白莲教的卧底(胡诺言)好烦啊,虽然按理说他算是正派那边的无间道但总觉得这个角色奸诈阴险希望他早点挂怎么破……他在点金胜手里陷害陈敏之那个角色也很讨厌……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第十放映室】。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顺便关注我吧,不定时会发布影评呦。
说到和珅,估计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狡猾中带着萌点的胖贪官。
其实历史上的和珅远不是王刚老师塑造的,只知阿谀奉承的油腻形象。
史书记载和珅“相貌白杳而英俊”,人称“满洲第一美男子”。
说白了,人家是帅哥。
重点是不仅帅,还有才,文武双全,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
终于,这桩影视史上对历史人物的最大误解,在TVB新剧《天命》中翻篇了。
该剧形式新颖,讲述和珅倒台之前的28天,一天事件凑出一集内容。
因此剧情紧凑,节奏明快,毫不拖沓。
豆瓣评分也很给力,开播以来稳定在8分左右,75%的豆瓣鹅们给出了四星以上的好评。
《天命》是少有的双男主设定,让和珅和嘉庆在28天内斗智斗勇。
视帝陈展鹏出演和珅,年龄、相貌是合适的:
另一男主嘉庆帝,由狄龙之子谭俊彦饰演,眉眼继承了狄龙的帅气:
本剧并未洗白和珅,或者黑化嘉庆,而是重点展现两人权弈的过程。
故事开篇已是嘉庆三年,乾隆还是太上皇,嘉庆并未掌握实权,朝中大小事务被和珅把持。
和珅既要保护乾隆,因为这是他最大的靠山。
乾隆不死,他就不会出事。
还得联手有谋反之心的八王爷,因为当初一手扶持的嘉庆上位后不受控制。
利用太后想要另立皇帝的心思,和珅决定为自己谋条生路。
嘉庆一心要落实权力,不惜在他皇阿玛的药里加了慢性毒药,只等乾隆撒绝人寰的那天。
他还盼着有朝一日除掉祸乱朝纲的和珅,公审治罪,肃清朝廷官员风气,顺便为自己立威。
已经老迈且处在争斗中心的乾隆朝不保夕,第一集除夕夜便经历了刺杀、中毒双重刺激。
乾隆深谙帝王权术,他大概猜出幕后主使是亲儿子了。
愤懑之余,便让和珅带着出宫散心。
太上皇还来到和家探亲,乾隆最宠爱的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长子。
嘉庆得知后,立刻尾随其后,连哭带跪请乾隆回宫。
乾隆不傻,回宫越早命就越短,但他的心情很微妙。
要知道选储君时,乾隆哪个皇子都看不上,嘉庆不过是矮子里拔将军,勉强坐了皇位。
现如今,自己懦弱的儿子不甘居于之下,开始反抗了,还能下狠心毒杀自己,也代表他已经具备做帝王的能力了。
够狠、够强,才能继承大清的江山。
所以他开始为儿子铺路,先警告了和珅,不准再查中毒之事。
接着打算亲手活埋和珅,为嘉庆掌权铲平最大的绊脚石。
和珅当然没有死在乾隆手里,老皇帝实在下不去手。
因为和珅虽然贪,但对乾隆一片赤心。
几十年来,和珅献计献策,承圣意创办“议罪银”制度,为乾隆扩充小金库。
如此一来,十全老人才有闲钱和闲情,从事业余爱好。
集齐乾隆印章172枚的《快雪时晴帖》,最近在《延禧攻略》中也有出现况且,身边人里,和珅一直最懂乾隆心思。
在这点上,和珅比嘉庆真的好太多。
比如,大年夜拜年,嘉庆送给父皇一个汝窑天青釉的杯子:
喜欢附庸风雅、收藏奇珍异宝的乾隆当然不缺杯子,所以,他很快就放下了。
另一边的和珅,人都没来,就这么一只小袋子让太监送上去,乾隆立刻乐了:
和珅摸准皇上喜好,知道乾隆处理政事之余喜欢和太监们玩色子,就送了色子:
再比如,乾隆觉得大年初一就喝药太晦气。
嘉庆连称“苦口良药”,这话其实没毛病。
但和珅则拿出乾隆最爱的甘草梅,说“苦尽甘来”:
投其所好,察言观色到如此程度,让人怎么讨厌。
更何况,晚年的乾隆不忍心伤害老臣和故人了。
纠结的乾隆帝总想两方保全,让和珅和嘉庆共生。
乾隆明知道和珅贪念重,却还是劝他“知进退”。
长城上,他给和珅举例张廷玉因为贪念晚节不保,明里暗里劝诫和珅。
万不得已时,乾隆还给和珅留了最后一条生路。
老皇帝的动静怎么瞒得过小皇帝的眼线,嘉庆得知皇阿玛又放掉和珅,暴躁异常,大砍宫门。
还发出了灵魂一问:“朕有什么比不上那个狗奴才?
”比不上的地方真不算少。
但不讨欢心、资质平庸,其实都不算主要原因。
最重要的是乾隆根本不想放权。
本来乾隆在位60年退居太上皇,只是出于登基之初在文武百官前许下的誓言: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天命》里,玉玺的交接仪式都进行了,乾隆又舍不得了。
还是和珅“深明事理”,用一句话宽慰了乾隆:
言外之意,我还是忠于您。
命格不合的和珅和嘉庆也注定无法共生。
对于嘉庆,和珅尝试过努力,只是嘉庆病态的厌恶杀死了他的尝试。
两人平时便话中有话,绵里藏针地警告对方。
比如两人在宫中讨论起“规矩”时,和珅暗讽嘉庆为上位,不惜下毒谋害太上皇,乱了亲情纲常,不懂规矩。
嘉庆立刻反击和珅不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乱了君臣纲常,也是不懂规矩。
除了打嘴仗,还智斗。
嘉庆得知八王爷准备夺位,偷藏一批军火。
就命和珅的耿直儿子丰绅殷德,去八王爷府里“抓贪官”。
丰绅殷德搜不出罪证,就是有违圣命,办事不力。
要想搜得出罪证,就只能和珅自己告诉儿子军火在哪了。
无论丰绅殷德怎么做,都能对和珅造成打击。
嘉庆生性多疑,耳目遍布朝廷。
臣子无论忠奸,都在他的监控之中。
监控和珅自然不在话下,可他连站一队的刘墉都派心腹悄悄跟踪。
难怪和珅断言嘉庆“独断行事者,大事难成”。
但历史无法篡改,嘉庆毕竟干掉了和珅,还做了25年皇帝。
所以老谋深算的和珅在最后28天如何苦苦挣扎?
明知道这个角色逃不出生天,还是幻想还有可能逆风翻盘。
上一个如此揪心的角色还是《纸牌屋》里的弗朗西斯·安德伍德。
说实话,TVB很久没出过这种节奏快、反转强,还言之有物的电视剧了。
编剧带脑写剧本了。
开篇“解惑设疑”的双重设计很有深度,片尾带着“历史讲解”便于观众更好理解剧情。
演员班底也好——陈展鹏演技不错。
既表现出了文武才子的意气风发:
还展现了一代权臣的威严:
对夫人和红颜知己们,柔情似水:
相比之下,谭俊彦演技略差些,走了马景涛咆哮式老路,剧中他最多的表情便是呆滞和瞪眼。
不过还是比内地鲜肉强啦。
而且这部戏的女性角色真的惊喜,不再执着掌掴、打胎、争宠戏码。
和珅身边主要的两个女人,一个是替他府里府外打点一切的二夫人,姚子羚扮演。
精明能干,为和珅躲避嘉庆追杀出谋划策。
另一个是和珅的江湖外援,知音豆蔻,唐诗咏扮演。
左右逢源,黑白通吃。
宫里的皇贵妃,嘉庆的妻子,和珅的初恋,由李施嬅扮演。
她也是激化嘉庆和和珅矛盾的导火索之一。
三位女演员都是演技派,和男演员搭戏相得益彰。
场地上也破费心思,不仅去了万里长城,还在横店取景。
富可敌国的和珅有了尚算精美的亭台楼阁,嘉庆的皇宫也有威严气势。
就是妃子们的衣服、头戴很眼熟,该不是14年前《金枝欲孽》剧组留下来的戏服?
当然,这部剧的毛病也不少。
第一集里的章佳·阿桂,历史上他在嘉庆二年就去世了,是不可能在电视剧标注的”嘉庆三年”出现的。
作为一个皇帝,嘉庆都能指示御医、御膳房毒害太上皇,在编剧的安排下还得亲手去杀个小太监。
由于要一集集地讲完和珅倒台前的28天,所以很多剧情铺垫是通过闪回形式补充的,闪回多了,剧情就不太连贯。
尽管如此,《天命》在当下一水的宫斗剧中,仍是一股清流。
这部剧的看点不止男人间权力的游戏,它把历史聚焦于人,所有人的宿命早已写死。
和珅的“天命”,是他摇摇欲坠的人生。
虽然命定是悲剧,但和珅最后28天,每一天都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浓彩。
嘉庆的“天命”,是帝王孤寂冷清的人生。
清朝颓势在乾隆后期初显,嘉庆时代便开始了下坡路。
这是志向远大但资质平庸的嘉庆帝扭转不了的历史走向。
你看,输的人不见得惨,赢的人未必笑到最后。
爱新觉罗·永璇:道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薨,年八十七,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谥号曰慎。
爱新觉罗·永瑆: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永瑆薨,年七十二。
爱新觉罗·永璘:和珅诛,嘉庆帝将和珅府第赐给他作为庆王府。
孝和睿皇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生皇七女,幼殇。
乾隆六十年生皇三子绵恺。
嘉庆十年二月初九生皇四子绵忻。
和裕皇贵妃: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生皇长子穆郡王;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生皇三女和硕庄敬公主。
嘉庆元年正月册封諴妃。
忍过了宫心计2的荼毒,《天命》终于给tvb扳回一点面子啦!
首先剧情结构就很惊喜了,集中写和珅嘉庆互放大招斗法的28天,一集交代一天中发生的事情,节奏紧凑不废话,作为观众也感觉自己的智商得到了尊重(此处顺带吐槽下反面教材,宫心计2的剧情,女主除了找橘子还干了什么正经事吗…)更难得的是,编剧并没有试图把和珅或嘉庆任何一方洗白成杰克苏,而是原原本本的展现了和珅权势滔天的贪婪与傲慢,嘉庆平庸温吞的外表下弑父夺权的狠毒。
这两人之间对至高权利的争夺也是大神互砍,拳拳到肉,不死不休。
这一回我们的和大人终于摆脱了大家印象中插科打诨的活宝形象,恢复了心狠手辣文武全才贪赃枉法风度翩翩(咦)的权臣形象。
陈展鹏来演真是太合适了,既狠辣骄矜,又魅力爆表,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被和珅这个大奸臣圈粉(捂脸)以往同题材作品中的嘉庆往往面目模糊,而这部剧里的嘉庆终于走到了舞台中央,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乾隆临死时眼前渐渐发黑,在恐惧中连连大叫让人把蜡烛点亮,这时嘉庆却一边流着泪一边把蜡烛全熄灭了。
傀儡皇帝压抑多年后的疯狂反扑,内心的狭隘、阴鸷一览无余。
乾隆爷张国强也是演技大爆发,既表现出了乾隆对权势的贪恋,对儿子嘉庆的冷漠,又表现了他在大限将至时作为一个老人的孤独无助和无限凄凉。
每一条皱纹每一个眼神都是戏,这才是tvb老戏骨嘛,年轻孩子们赶快学学!
在得知下毒弑君的人就是嘉庆的时候,他甚至感到一丝欣慰,欣慰于一向庸碌温吞的嘉庆终于学会了心狠手辣的帝王心术。
如果非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一众女性角色戏剧张力不太够,尤其是和珅在宫外的消息来源豆蔻姑娘,完全没演出那种风姿摇曳八面玲珑的老板娘气质来,反而像个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算是个小小缺憾。
此剧的服化道也非常良心,妃嫔国丧期间的服饰钗环皆做到了精致素雅、做工细腻;画面颜色也厚重文雅,看着很舒服。
(忍不住再次吐槽宫心计2!
那大坨金灿灿的头饰和浮夸的假睫毛… 还有后期调色也太可怕了,工作人员怕不是色弱??
大粉大绿的快把我眼睛晃瞎了…)
目前看了11集,对后面的剧情表示期待,希望tvb保持水准,再接再厉~2018July9
天命这部剧真的算是TVB近年少有的优秀古装剧集了,尤其是在热度极高的《深宫计》低于预期之后低调出场,剧情节奏不拖沓,演员演技及台词过硬。
一天一集这个设定很有新意,选择和珅作为主角也是少有,王刚饰演的和珅印象已经深入人心,大家对和珅这个人物已经有了刻板的印象,即印象狡猾又谄媚的小人。
这部剧对和珅的刻画改变了大家对这个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
这不是洗白和珅这个人物,就像《苍穹之昴》不是在洗白慈禧,是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多面的人物。
陈展鹏演技让人惊艳,赋予了和珅这个人物更大的人格魅力,历史上的和珅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不然也很难平步青云并在后期取得乾隆极大的宠幸。
简单说对几个剧中人物的表现的感受。
饰演嘉庆帝的谭俊彦,个人不喜欢他的表演方式,尤其在表现嘉庆帝的愤怒时的低音炮怒吼(粤语原因)让人无力吐槽。
但是在表现嘉庆对和珅的厌恶以及痛恨但很多时候又无能为力这方面还是很到位的。
颖贵太妃,老戏骨,表演张弛有度,台词铿锵有力,表现出了太妃的城府和心计,也有爱子情深。
固伦和孝公主,这个人物是乾隆、嘉庆和和珅的纽带,和珅与及嘉庆的斗争必须要顾及的一个人,可以说和孝公主是个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剧中把她设定为一个单纯的贤妻良母,让这个角色失去了该有的光彩。
乾隆曾说如果和孝公主是男子,便要立为太子,可见和孝公主是才智过人的又有胆识的,至少二夫人身上的这种侠女豪情和见识应该在公主身上得到体现。
编剧应该给她更多戏份去表现她夹在中间的两难处境。
另外比较喜欢的是皇贵妃(孝和睿皇后)以及和二夫人这两个女性角色,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又有甘愿为爱牺牲的大爱精神。
尤其是二夫人,编剧设定的人设很好,演员的演技也很圈粉,二夫人第一次向和珅问询对方是否还当其实夫人那一段印象深刻,和夫人很好地表现了在爱的私心以及和珅之妻的身份中间的煎熬,还有和珅因弟弟死了绝望走向河水中引来豆蔻不顾一切上前劝慰那一幕也同样感人,和夫人眼中的千言万语,不用台词已经让人感同身受。
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看的清宫剧了,真的有点男版金枝的感觉,一集一天很有新意,反转再反转,离间再离间,虽然剧情和史实有许多出入还是看的很感动。。
一说到和珅,大家都会想到王刚演的那个油腻中年胖大叔,历史上的和珅可能并没那么油腻传说长得像乾隆的一个已故妃子,世上有谁会不喜欢长得好看还很会说话的美人呢,看了这剧已完全被和珅圈粉,不仅仅是人美还智勇双全,才高八斗,权倾朝野,富可敌国,家有贤妻外有红颜简直是大神一般的存在。
有人说这剧太美化和珅了,和珅完全不需要被美化洗白啊,陈展鹏演的很好,演活了一个立体的和珅,既心狠手辣又柔情百转,嘉庆其实也没被黑化,只是演员演的太过用力总是一副分分钟气炸了的样子有种被黑化的反派错觉吧。
和珅自然不是什么好人,嘉庆当然也不是,乾隆更不是,一部好剧里怎么会有忠奸之分呢,更不会有真正的赢家,更何况是在宫墙之内,在此只能说乾隆是剧中最有智慧的一个,和珅是败给了乾隆败给了血脉,虽败犹荣。
天命一词贯穿全剧,那么,何为天命,天命就是人心啊,得人心者得天下,如何得人心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人心是复杂的随时会变的,剧中的傅恒之子福长安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一会儿站嘉庆一会儿站和珅一会儿又想坐收渔翁之利,还好最终嘉庆没有杀他,毕竟是乾隆的私生子,历史上也确实有传闻说福长安哥哥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但也只是传闻。
再说嘉庆,天选之子看似正义一心想除掉和珅再创盛世,可为了杀和珅又牺牲了多少人甚至为了不做傀儡不惜弑父,到最后又有几个人留在他身边真心为他做事 ? 历史上的乾隆是自然死亡,但嘉庆确实做了好几年傀儡皇帝,最后也是被雷击中挂的,他是不是悄悄做了什么坏事呢,编剧这个脑洞也还算合理。
和珅之所以扶植永琰当太子当然因为他好控制,然而人被压制久了肯定是要爆发的。
单纯的嘉庆单纯的以为杀了和珅就能肃贪腐创盛世他又怎会料到最后贪腐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和珅在时严重的多,而且镇压了白莲教并不能阻止其他各种教的壮大,最后自己依然是孤家寡人,江河日下,这孩纸比乾隆差的太远太远,但又是乾隆儿子中的最佳人选,因为其他儿子还不如他啊,封建社会的悲剧果然都是注定的。
乾隆说嘉庆是火和珅是水,水火本来不相容,如果嘉庆聪明一点为什么不火与水互利互惠呢,和珅就特别懂得互利互惠,黑白通吃,有情有义,但在嘉庆眼里和珅却是个只会用金钱收买人心的奸诈之人。
和珅呢,他身边的人都甘愿为他奔走为他牺牲,朝中大多数人也都是他的,就算最后他被赐死了他的那些小妾都跟着自杀,可见和珅童鞋是多么会洞察人性,驾驭人心,不仅会讨好乾隆帝还很会讨好夫人小妾们。
厉害的乾隆爷作为帝王也正是知道和珅有这个能力才让他成为别人眼里的二皇帝帮他打理各种事务,他能让和珅上自然也能让和珅下,和珅最后还是高估了自己,想用弑父之罪拉下顒琰,可和珅童鞋毕竟不是爱新觉罗啊,这江山只能是乾隆儿子永琰的,外人就是外人。
要说剧中最单纯角色应该是和珅儿子丰绅殷德,从小生活太好没有接触过什么阴暗面,也可能是他父亲不想让他知道太多肮脏的东西,所以丰绅殷德总是一身正气要大义灭亲。
剧中比较蠢的角色应该是那彦成,牺牲全家人性命最终不过换来一道圣旨,然后是王聪儿,内奸都分不清智商堪忧难怪成不了事。
最后,不是特别喜欢皇贵妃人设,全剧都表现的很善良啊,虽然与和珅是旧相识但一直都站嘉庆,感觉后期应该会黑化,毕竟会有人老色衰的一天,不过那是后面的事了拍不到了。
和珅的二夫人长媚还是比较喜欢的,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家世不差又懂得西洋文化,她爱和珅比和珅爱她多一些,和珅宫外的助手红颜豆蔻智商一般,虽然她的家人曾被和珅手下误杀还是心系和珅,和珅爱她多过长媚,但历史上和珅好像最爱的是原配冯氏,也就是丰绅殷德的亲妈。
和珅的最后28天,失去了靠山乾隆爷,就算注定失败也从没放弃过与命运抗争,那些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相继离去,和琳,福恩,二夫人长媚,刘全叔……那些曾经的故事也留后人评说罢。
2017年有《迷》,2018年有《天命》。
碰巧每年都能在TVB找到合我口味的剧。
关于演员陈展鹏演技很好。
以前看《天眼》的时候发现的,弟弟在临死前一刻的眼神又绝望又伤心又迷茫。
陈展鹏很适合演和珅,就是天生一副心机boy的外表(*^__^*) 。
他眉骨真的很高,而且鼻头尖,整张脸比较锐利、有棱有角。
由于他眉骨高,反而第一眼就被注意到;但仔细看他的眼睛很好看,就是被眉骨档了下。
个人认为陈展鹏的最佳场口是:被太上皇封棺一刻,眼神太赞,难以置信、恐惧又不甘;假和珅之死,中毒颤抖的状态演得很好; 朝堂上扳倒刘墉儿子,反败为胜,表情志在必得,演得好。
其他我认为比较好玩的镜头是倒福寸嘉庆,反正就是一幅你对我无可奈何的表情(*^__^*) 嘻嘻(嘉庆心里已经打了他千百次了);英文骂洋人(Nicholas Willson钮钴禄氏和珅的英文名太搞笑了);搂着豆蔻手掌拍了拍(表现出一种宠爱的感觉)等等,另外,我忘记了哪一幕,陈展鹏笑的时候声音太攻了。
反正就是陈展鹏在戏里全方位展示了他的演技,大方向对,也兼顾了细节。
谭俊彦,一开始是觉得很有新鲜感,加上仪表不错,某些镜头像林峰,大家都是容长脸。
五官脸型搭配很和谐,比较端庄。
五官脸型搭配足够好,身材高大气势足,身板正,所以动态的时候是不会注意到他的眼睛其实一般般。
(但《特技人》的人设是不修边幅的大叔,同雍容贵气的嘉庆相去甚远,就是说谭俊彦演嘉庆是帅气的,所以觉得演员也是帅气;演《特技人》是大叔,所以觉得谭也是大叔了。
(*+﹏+*))谭俊彦成功把眉毛倒竖演了出来,这个表情真的挺凶残的O(∩_∩)O。
其实,他的其他表情演得还可以的,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常冬指正八王爷的一幕,嘉庆一脸惊讶扮无辜的模样,够黑!
又例如演纯良的嘉亲王的时候,一幅言听计从的乖巧模样。
最好玩的是,让和珅煮面,本来等吃面的大爷,转头又被和珅气到了;还有踩和珅画像那一幕,让我联想起街边打小人(*^__^*) 另外,杜大伟演十一王爷其实不错,表情沉静、眼神有力,本来看好十一王爷HE,结果连韬光养晦的十一王爷依然不能幸免,BE收场。
戏里的和珅语言太具有煽动力了:诱使白莲教齐林自杀;唆摆八王爷;策反福长安屠杀手下;煽动十一王爷谋反;诱使颖贵太妃自尽。
真真担得起“妖言惑众”!
张颖康演的十七王爷也算可以。
其实张颖康的演技还是需要提升,有点表面;但刚好十七王爷的设定是忠诚、纯品的,所以演技与人设可以匹配。
其实,印象最深刻的是萌萌的范根。
另外,十七王爷加了胡须,真不错,向成熟靠拢,掩盖了演员原有的一点稚气。
李施嬅饰演的贵妃很不错,很端庄大气,角色和演员都非常匹配。
至于颖贵太妃,如其他评论所言,演员与角色不大匹配。
我认为小表情和动作多了点,不够稳重,演绎得有点飘。
的确,陈秀珠演更适合;或者谢雪心也好。
她们演宫廷戏更有经验。
我以前一直想看无线拍一部男人权谋的戏,希望是康熙和王子们。
王子们由小生们出演,帅哥们之间互相斗戏(类似《少年四大名捕》既是剧情片,也是偶像剧)。
《天命》多少是实现了我的愿望。
(但《天命》只是剧情片,不是偶像剧)关于争议《天命》真的不错,其实也有很多东西可以去讲,剧本还可以再完善。
TVB吧里有很多提建议的人,也有不讲道理的人。
TVB吧经常有人吵架,其实也有点佩服网民们火气这么足,乐此不疲(*^__^*) 。
我则非常不喜欢跟人吵架,所以也不愿意主动发帖,因为总会有不相干的人自动对号入座,然后无端指责。
我在贴吧里指责了网民的一些问题,结果有个叫“老鸡”还是叫“老鸭”的网民(后来“它”改名了,可能名字是“鸡”或者“鸭”难听),用一件与我的问题毫无关系、也与我本人毫不相干的事情指责我。
我本人感到十万分莫名其妙。
我反驳,它的事情与我毫无关系,谁骂了它本人找谁去。
反正我现在不上TVB吧了,虽然精彩的言论有,但像“老鸡”“老鸭”等不讲道理的动物,看到就觉得恶心了。
(不过其实在豆瓣也遇到过无事生非的动物。
)关于收视和剧集题材建议 《天命》收视不理想,非常反映问题。
好的题材但是同受众口味不一致,结果真的不太好。
例如,口碑极好的《大明王朝1566》讲的是政治,尽管放在芒果台这样平时有着极高收视率的电视台,剧集的收视却是惨淡。
尽管我非常希望看到各种题材的好剧集,但是不匹配受众口味,收视率低对电视台也是打击呀。
我能希望电视台能当作做公益,每年制作一、两部有深度的电视剧吗?
(*^__^*) ;最理想的当然是题材又好,又能匹配受众水平和口味了。
最好TVB做下观众特点、口味、水平等的调查,再对应拍好电视剧吧。
我认为宫斗戏收视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能让观众有代入感。
宫斗戏是女性题材的剧,而观众又以女性为主,女角色的打扮足以让人评头品足,甚至有观众会代入某个角色推测这个角色的行为,所谓感同身受。
而另一种收视高的剧集是贴近生活,例如《BB来了》,这个题材真的选得很成功,同样道理,感同身受。
现在看来男人戏真的不怎么受小银幕的观众欢迎。
话说90年代的《三国演义》和《雍正王朝》也是男人戏,香港收视有19点同16点,不知道这个收视是算低还是算高了。
开个脑洞,如果有一部戏,既是男人戏、又满足受众是女性、且极为受欢迎,我只想到一种可能,这部戏是耽美剧(*^__^*) 。
开玩笑,即便是这样的剧,受众也是特别群体女性,不会是大众群体。
下面我开个脑洞。
既是受女性欢迎的女性题材,剧情又不婆婆妈妈,真的是极力希望TVB重开《吕后》这是个现成的、内容又丰富的题材,只要剧本编得好一点就可以开戏了。
之前《深宫计》的陈炜大受欢迎,TVB吧就有网民提出“给她一个吕后,还你一个视后”的建议,深以为然,严重附议。
几年前据说是找不到人演,现在有一个陈炜了,希望TVB不要放弃这么好的题材。
《吕后》作为大女主戏,非常符合观众口味,而且吕后一生精彩,打仗逃难,被项羽俘虏,与戚夫人的矛盾,如何保住儿子继承人的位置,杀韩信,同儿子的矛盾,吕后掌权,同诸吕的联盟、同大臣的矛盾等等。
有观众们喜欢的宫斗,也有我想看的权谋。
我连演员都想好了(*^__^*) ,蔡思贝演少女时代的吕后,陈炜演成年后的吕后。
以上。
如果没有看《大内低手》,可能我会再给高一星。
同样都是讲乾隆、嘉庆与和珅的故事,两部剧我是先后看的。
《大内低手》的制作要差一些,明显没钱,《天命》制作挺好,在横店跟长城取了景,只不过可惜是在夏秋天拍冬景的戏,背景里植被绿油油的,跟飘着雪花的大雪景,实在是让人容易出戏。
《天命》放在TVB算是很工整的一部宫斗(宅斗)剧了,之所以加上宅斗,是因为,这剧的格局还是小了点,更像是TVB溏心風暴那种家族剧。
和珅更像乾隆的养子,嘉庆是亲儿子,老子死后,养子跟亲儿子争家产,斗法的剧集。
TVB拍这些,真的是信手拈来,剧情也蛮紧凑的,感情线,宫斗戏,多线并进,一样都没拉下。
不过《天命》与《大内低手》相比,唯独输在了立意下,和珅已经被乾隆赐死过一次,却仍然坚持“忠”,就没有跳出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的那一套东西。
《大内低手》到结局那里,和琳跟和珅终于清醒过来,皇帝对他们再怎么宠,他们也不过就是个玩意儿。
最后,只被当成一份“家业”给留给儿子去收拾的。
李传卫也看明白了,不在皇宫里混,还是无官一身轻。
就这么一点,让我觉得,《大内低手》看的要更通透,《天命》还纠结于“斗”,所以给《大内低手》评价高了些。
《天命》看的出来,编剧做了很多功课,把很多史实都串进了剧集里面,比如乾隆死以嘉庆四年的正月,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很多文书的撰写工作,他都很能胜任。
这个人的能力还是挺强的。
十公主跟丰绅殷德这一对,《大内低手》更佳,史料记载,和孝公主“性刚毅,能弯刀弓,少尝男装随上狡猎,射鹿丽黾,上大喜,赏赐优厚”,她虽是女儿身,却浑身散发着英武之气,酷爱骑射,经常一身戎装陪伴乾隆驰骋在大草原上。
而且,乾隆曾说在众多子女中,和孝最像自己:“汝者为皇子,朕必应汝储也。
” 《天命》的十格格几乎都只出现在后宅,最后还疯了。
不太像飒爽受宠的乾隆幼女。
《大内低手》的十格格身处旋涡之中,则更加主动地去做一些事情,试图挽救自己与丈夫。
《天命》用了白莲教,这个的确是在乾隆末年,嘉庆初年,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大内低手》则用了莫明奇妙的明教,这两个教在剧集里,感觉都有点扯,不分伯仲了。
能看到不同的制作班底,对同一段历史故事做出改编,对比起来看,也是挺有意思的。
不得不說確實是最近幾年的佳作之一,快速的節奏,沒有感情線水劇情,在長城跟橫店拍攝也極大的縮小了與內地劇的差距,剩下的只是編劇拍攝水平的比拼。
不得不說劇本嚴謹程度還是跟延禧攻略沒法比,但考慮本劇是完全原創而非小說改編,難度比攻略瑯琊榜都要難多了,還是可以的。
看多了王剛的和紳,其實劇中和紳更符合歷史上形象吧,展鵬又帥又能打,跟歷史上和紳帥哥相符,至於這段歷史確實個人不太了解,很難評論改編是否符合。
中後段頗有點劇情殺味道了,和大人所有的反擊都失敗了,確實大家都知道歷史上嘉慶贏啦怎麼也不可能改寫歷史,但故事而言和大人僅僅靠幕僚跟兩個女人跟擁有朝廷廣大網絡人脈資源的皇帝對抗,已經很強了,而且本部和紳更像正義之師,討逆為名聲討毒死乾隆的嘉慶,對親人自己人絕不狠毒下手,反倒皇帝無節操為贏兄弟都殺比較可怕,人設上和紳比較討好。
劇情不足的是,和夫人向嘉慶假意投誠之後嘉慶好像完全沒管了,任由長媚繼續出謀劃策暗中幫忙和紳,不太合理,其他的點個人覺得都解釋了,假如這個處理好分數可以更高一些。
另外就是回憶穿插過多了,一天一集的設定很創新,不加回憶觀眾又看不懂,加的過多有點混亂,不太好弄,這點比起別人講幾十年的故事難度大不少,也諒解。
这部剧以嘉兴与和珅的斗争为背景,一部围绕着皇权而展开的男版“宫心计”,但从第一集开始,她的气氛营造和故事铺垫,就已经将权力争斗的波谲云诡渲染得非常刺激,还有其他诸如场面、格局等,都是完胜另一部正在播放中的《深宫计》。
而这部剧也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部《紫禁惊雷》,也是写清朝的皇权争斗故事,但那部作品还是属于人们常说的“小格局”,而这次的《天命》则因为资金宽松,而打破了这一限制,再加上金像编剧叶天成操刀,让这部古装大戏,生色不少。
“天命”既指天命所归的皇帝,也指天命难违的臣子。
谭俊彦首次出演TVB剧,他父亲狄龙也演过皇帝,他这次演绎的是一个被君临天下的太上皇和嚣张跋扈的霸道臣子前后压逼,不得不图穷匕现的嘉兴皇帝,虽然有人认为他演得表面,但我倒是觉得这只是角色需要,而他也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角色的演绎。
至于陈展鹏,他演绎的和珅,跟我们看惯了“王刚式”的和珅有很大的不同,当然每个人的演绎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是因为角色的描写和刻画而致,所以我们没必要拿来作比较,但这一版的和珅,从形象上来说,还是比较符合正史里和珅的形象。
毕竟正史的和珅是高大威猛的人物。
陈展鹏亦将和珅的跋扈和狡猾的一面演绎了出来,只是同时因角色的描写刻画不同,而让这个和珅更多了柔情和人性的一面。
还有张国强饰演的乾隆,作为一个已经年近九旬的角色,张国强还是很用心地将其老态表现出来,但同时也没有失却作为君王的气度,是最为出彩的配角。
还有演刘全一角的鲁振顺,他以前也是演过和珅的,他这次演和珅的忠仆,同样可圈可点。
女角们也并不示弱,既有视后唐诗咏,演绎外柔内刚的风尘女子豆蔻,可说一改了之前《栋仁的时光》中那种类同的角色演绎。
还有最佳女配姚子羚,饰演和珅的二夫人,作为成功男人背后的那个女人,她演出了这个角色的气度。
还有TVB里面的“沧海遗珠”李施嬅,她的演技一直很好,可惜因为低调,而总是与奖项无缘,这次她演嘉兴的皇贵妃,她在发现嘉兴下毒弑父的真相,并在夫君逼迫下想自杀的那一幕中的演出,绝对是视后级的表现。
这三位都是和胡定欣同龄的昔日“无线四小花”,三位都是有戏之人,她们也有一台好戏上演。
至于剧集的硬件方面,也已经是港剧近年来非常罕见的“棒”了。
实景拍摄,虽然雪景是电脑造的,并且有些场景不像冬天的景象,但是无论从画面的色调还是服装,都做到了厚重的感觉,所以那些小瑕玼就无所谓了。
监制庄伟健毕竟是拍过《寻秦记》这样大制作的金牌监制,还有编导姚天堂是近年来TVB新一代编导里面的佼佼者,加上叶天成的剧本功力,所以才能将剧情的节奏写得如此紧凑。
虽然有些观众煞有介事地指出,阿桂之死与历史不符,但还是请大家冷静地看清楚,这不是一部历史正剧,而是戏说的作品,“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难道大家没看过《神雕侠侣》吗?
蒙哥大汗也从四川死到襄阳去了,所以别太较真了。
其实以戏说历史的作品中,这算是一部上乘之作。
剪切的手法有点睇头,对白台词都比较考究。
TVB也算是尽力了。本剧的前半段远胜后半段,后面加入漕帮等因素,是香港人一贯的江湖想象,热闹但无力。乾隆一道圣旨两个版本,背后还是编剧对“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的粤剧残片回忆。本剧其实是张国强饰演的乾隆最佳,帝王心术,虽有香港人的取巧但也合适(他终于从慕容复走出当了回皇帝,哈哈),我非常欣赏。谭俊彦为狄龙子,声音有虎狼之势,饰演力不从心的嘉庆倒也合适。陈展鹏的和珅值得玩味(很多人已经记不得《冲锋队之怒火街头》里的那个年轻人)。聪明如何,机关算尽如何?「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唯口安澜日,记取香魂是后身。」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一个痴人
哈哈哈唔记得mark翻,都算系一集冇漏咁追晒。都OK好睇啦。冇宫斗但都算紧张
我还猜结尾会不会搞个和珅假死逃出生天的剧情,结果真是按史实白绫赐死了。
看到评分高才看的,TVB古装剧已经不行了。谭俊彦这夸张的表情,眉毛都能上天,实在接受不了。两星给陈展鹏。其实拍20集应该节奏和叙事会相对紧凑些,28集实在拖沓了,有种为了悬疑而悬疑的造作,不好看。
我是想给3.5分,演技可以。编的离谱……
能理解为了增强剧情 制造很多故事重复人物矛盾 但是为啥把和珅的贪赃枉法变成不得已而为之,把嘉庆到成了反派杀个谋逆之人都被描绘的冷血无情众叛亲离。。。
哇噻!好看好看,深宫计完败!全部演员演的好好,比深宫计好看多了!看网友剧透这部剧是杀和珅前的28天....天呐,我也知道和珅是贪官,可是里面的角色很讨喜啊,居然不想他被杀.....PS: KK 与嘉庆关于‘双日映辉’的对话 硬是把握鸡皮疙瘩说起来了,里面所有角色都讨喜
哦我居然看过这个。。
虽然用了一些小心思(比如每集结尾的子时牌牌升上来,每集开头又会倒带回去补充一些内容),但是真的太乏味了,尤其是大家都知道最后结局是什么。。。还有,谭俊彦的脸也很乏味,一副没睡醒的样子。还有剧中的人,好像都是坐飞机走高速,全国各地当天往返
哈哈陈展鹏、陈山聪最佳基友组合,这一次一看就是行家老手,男演员们的细腻表演相当出彩。张国强终于熬出头了,我可以这么说吗?
最后两集把我看傻了,本来以为和珅杀错人,结果反转再反转。关键是你让和珅自己抓主意别只说一句啊,多说几句和珅也不会误会。这部剧就是乾隆坑完嘉庆坑和珅,真的前面书立枭雄的形象,结果给坑死,星二代的演技也不行,至少和陈展鹏比起来差远了。和珅一直都是被压迫的弱者形象,嘉庆奸诈阴毒,我还以为最后会两败俱伤什么的,结果TVB的编剧这次居然循规蹈矩,按历史写。乾隆去世后20多天的事我一集集看觉得过了半年一样,服气了,辣鸡编剧。PS:所以全叔到底是为啥死的?和珅告的密?
2018年的剧,TVB的表演方式还是把大奸大恶,角色内心的一切都写在脸上,这种京剧脸谱程式化的表演方式放在这上真的是很低级的表演方式。
嘉庆杀和珅是39岁,和珅49岁,年龄相差不算大,而且皇帝活的多辛苦,自然显老,所以演员选的一般大又如何,打一星的脑残!
虽然是戏说,很多内容不符史实,不过真的是挺好看的,陈展鹏帅呆了,头一次觉得他古装扮相这么man,这样的和珅真是恨不起来啊,难怪豆蔻姑娘执迷不悟……希望今年能拿视帝啊!
哇,皇上竟然亲自下场杀一个太监!!!让我长见识了这部剧
形式大于内容吧,一集就是一天,其实很多回忆,谭俊彦的演技真的不敢恭维,丰绅殷德真的蠢死了。
看了几集看不下去了,这里打分的肯定很多托。谭俊彦的演技都不如路边随便抓来的,表情南辕北辙
史上最帅和珅!!!!陈展鹏666
完全看完 剧情方面有不错的地方 比如节凑感不错 不是非常拖泥带水 但是嘉庆的人设实在有点设定的极端了些 总体来说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