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台看到30集了,我觉得可以给评分了。
这个剧真的是被豆瓣埋没了的好剧,豆瓣评分4.4分真的是很无语的。
如果这样的剧只有这个评分,那么其他高于这个剧评分的都应该是9分以上。
这个剧在剧情和演员表现上分毫不差于琅琊榜,天盛长歌等精品剧,应该是最近几年里最好的古装历史剧了。
豆瓣评分多数时候是反映电视剧质量的,也有少数时候是不能反映电视质量的,燕云台明显就后者。
这部剧大场面气势磅礴,祥古山和黑山两次宫变,漫天飞雪,烘托出悲壮苍凉的气氛。
各种少数民族文化服饰风俗让人大开眼界,第一次见到辽国上朝,契丹贵族竟然人手一个棍子,南臣手里倒是和中原王朝一样手捧玉芴。
剧的人物众多,各种人物关系复杂,剧情设计清晰合理,看起来很是吸引人。
剧里基本围绕辽国的汉制改革展开,没有涉及到和北宋的民族矛盾的镜头,也避免了观众对历史问题的所谓民族团结的争执。
一个电视剧的好坏,大家也都明白是由哪几部分来体现的。
剧本,演员,导演,服化道,剧组缺一不可。
剧本之好,看剧就知道。
剧本好,首先在立意。
这部立意很高,抓的很妙。
这部剧没有在民族矛盾上下功夫,而是选择了辽国内部的历史,反映了辽国的汉制改革之路,由肖家三姐妹在汉制改革过程中的曲折复杂的悲剧表达了改革的血与火。
历史上的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和和气气的,从来都是伴着血与火的残酷。
亲情,友情,爱情,种种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历史悲歌。
这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付出的代价。
所以,这部剧没有在小情小爱上打转转,也并非常见的古装爱情偶像剧,而是在历史大背景下的人的成长及成长所付出的代价。
其次,剧情好,内容之丰富,人物之众多,为古装电视剧之罕见。
虽然有这么多的人物,整个剧情也没有显得杂乱无章,而是井然有序。
目前看了33集,分为两个部分是前面15集,从祥古山之变开始到黑山之变结束,是以韩得让,明扆,萧燕燕等同皇帝斗智斗勇,夺取皇位的过程。
第二部分,从16集到33集,是明扆登基后,同喜隐,太平王斗智的故事。
故事讲的实在精彩,就不说了。
再说演员。
看了电视剧的人,都会被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吸引,演员们都已经不年轻了,看一批实力派的演员飙戏实在是过瘾。
先不说主演们,就说配角,那更是精彩纷呈。
首先被吸引的是演皇帝的演员,演的太精彩了,那台词,那表情,动作,小细节,都表现的精彩无比,把一个暴虐的有心机,疑心重的暴君演的淋漓尽致。
虽然看起来很暴虐,让人恨的想让他早领盒饭,但是又想看他多演一会儿,这心情患得患失的。
第二个,太平王,前面对大姐的深情估计是骗了不少人的同情,后面又让观众恨得让他赶紧领盒饭,但是在领盒饭的那一刻,大家都为太平王对大姐的深情而感动。
太平王的狡诈,狠毒,深情,果断,刚毅,演员演的极为到位。
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就这样诞生了。
还有可爱的国公,剧里的丞相萧思温,演的四平八稳,老谋深算,虽然没有高光时刻,但是表现非常好。
躺在躺椅上演完角色的演员演的物质大王,深沉睿智,从容不迫,演的也非常好。
重要的女配,李思小姐,演员演的也是非常好,完全体现了大家闺秀的优雅,聪慧,对爱情的执着。
喜隐,一个以总说好姑娘 为标志的有点小聪明,小心机,却十分愚蠢的有野心的人物,演的也是十分的好,他有巨大的野心,却没有与之相配的能力,注定了他必然是一场悲剧。
其他的配角也都是可圈可点,就连一个小小的宫女都演的非常出色。
配角们的光辉,让整部剧奠定了精彩的基础。
主角们,肖家三姐妹,男一韩得让,男二明扆。
大姐演技最好是应该的,佘诗曼在延禧攻略里的精彩表现,在剧里仍然演技精湛,就不说了。
二姐的演员,演的也很好,这个人物完全站得住,有点自私,看着聪明,经常糊涂,在爱情和亲情间来回摇摆。
唐嫣演的老三萧燕燕,应该说表现的不错,前面少女时期的对爱情的懵懂,性格的莽撞,又聪慧过人,对政治的敏锐天赋,到后面当皇后后,初登朝堂变得沉稳但是又缺乏经验,都演的很有层次。
如果后面在执政多年后,能表现出老辣沉稳,帝后之威的话,演技就相当厉害了。
男一和男二的表现应该是不相上下,相对来说男一的高光时刻更多,也更体现演技。
窦骁在楚乔传里演了一回悲伤的燕洵世子,这次怎么还是这样的悲伤角色?
不过,这次的角色比楚乔传的要好,演的也更精彩。
窦骁的身姿真的很好,看起来很悦目,挺拔飒爽。
导演,没有看,但是,不论以前有没有好作品,这回肯定是有了。
服化道,各种场面,大开眼界,加上细腻的画质,很出色。
我相信,这部剧明年一定会得奖,如果这么精彩的剧都没有获奖的话,那么那些奖项也没有什么公信力了。
这部剧,五颗星值得。
时至今日 2020年啦 这种古装偶像剧能不能也进步一些?
还女未必不如男呢 就是萧燕燕日后是大辽的太后又怎么样?
就必须是个女未必不如男的人设?
而且第一集里就出现啦剧情非常大的问题,女主对辽穆宗说述律太后说啦,所以自己要证明女未必不如男!
我的天啊,导演和编剧知不知道辽世宗与述律太后争权的事情?
辽穆宗是著名的睡王,他杀人跟玩一样,你安排说那些有个什么用?
不说历史!
就是这种类似孝庄秘史的剧情我也是醉啦,前面有个类似的长安诺,这又来个燕云台,真当观众是傻子?
真当观众没有了解辽历史的?
就是偶像剧 节奏也算慢的 8集啦 辽穆宗还没有死 8集啦 剧情主要的还在萧家 而核心剧情想展现什么?
以历史上的萧燕燕为主,却把人设弄的跟孝庄秘史的差不多,在设定一个情人韩德让(多尔衮) 古偶剧的层次现在也有高端一些的,比如琅琊榜,比如天盛长歌,比如庆余年!
现在已经不断出现啦不少不错的古装偶像剧,而还只以感情为主的古偶剧我觉得要想拍好的话,要不弄点新意出来,比如减少传统套路,给路人观众一些清新感,要不就来点不一样的,比如现在很多古偶剧里,要不玛丽苏,要不杰克苏的,那就把男女主弄的聪明且不莽撞,尤其是女主!
要不然女主还是这种套路,现在真的无力吐槽(剧情人设太老套) 关于杨家将这个我都不较真 但是以古偶剧来说这部剧也是属于不入流的 不说跟琅琊榜和庆余年比啦 就是跟以前的还珠格格比 这剧感情戏也没看头 1按照现在标准来说不够甜 2不够虐 3不够有新意 往历史剧上靠这剧更完蛋 人物的性格都把握不住 拿辽穆宗来说 历史有名的睡王 女主敢在这样一个人物面前辩解 真是寿星公上吊啊 嫌自己命长?
而且还动不动就表现什么女未必不如男这种烂大街的话 实在是无聊到极点 要不是因为有佘诗曼和谭凯 我都真不会看一眼这剧 看啦这几集我是忍不住啦 就说一说 二不该的就是设定韩德让和萧燕燕是青梅竹马,这样的设定注定啦是个古偶剧的开端!
强行让萧燕燕一开始就对韩德让芳心暗许,但是这对男二这个角色不公平!
这样的做法使得男二在感情线上就变成啦第三者,不符合历史上的记载,听说也不符合原著小说上的安排?
我个人感觉男主主的感情发生于男二死之后会使整部剧看起来更符合历史发展,也更符合人情逻辑!
如果男二与萧燕燕的感情不是真的,男二会让萧燕燕监国吗?
如果没有那段青梅竹马,从古偶来说男二和女一的感情戏可以够甜,从权谋来说可以呈现一个男女政治家相辅相成的看点,而现在呢?
我一个陪看的(陪老婆大人观看)一看到男主与女主的爱情戏老是忘不了历史上的辽景宗,他和萧燕燕本身一堆男才女貌的佳偶吧,却为了古偶情节被写成啦个第三者,唉!
唐嫣我倒是觉得挺漂亮的!
但是这剧的剧情和人设实在是一个低级古偶剧才有的心疼一下佘诗曼 唉!
你为啥就不能找个更好的剧本啊
为什么窦骁演的韩得让越到最后越像个阴险小人?
为什么唐嫣演的箫燕燕越到最后越觉得奸诈虚伪?
看看演技好的比如谭凯佘诗曼经超,明明谭凯演的太平王是个大反派恶事做尽,却不想他下线还想看?
明明佘诗曼演的胡辇到最后造反了,却为她的失败意难平?
经超抢了功臣媳妇儿竟然不讨厌他还觉得帝后CP不错。
演技真的太重要了。
为啥,这么多刷一星的,看剧了吗,文案啥的一模一样,真难为你们金主了,说傻白甜的更可笑,明明糖糖演的有点傲慢无礼的宰相千金,你们说傻白甜,给我扯历史的那些真懂历史吗,历史上杨家将是虚构的知道吗,文盲,北宋历史上的杨家将,有史可查的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三人。
杨业本为北汉之大将,宋一统天下后,杨业归降宋廷,常年守护边疆,累因军功升至云州观察使,辽军一看到杨字旌旗,就心惊胆战,不战而走。
在大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下决心讨辽,兵分三路主动出击,结果中路和东路都战败,导致杨业率领的西路军直面辽军主力。
杨业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主张暂避辽军锋芒,但是监军王冼不怀好意,不仅冷嘲热讽,还污蔑杨业有贰心,杨业一怒之下率军出击,而后中伏被围,从将潘美也没有驰援,最终杨家军大败,老将杨业被俘,后绝食而死。
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一战中为国捐躯。
以上是杨家将第一代的故事。
第二代的杨家将,以杨业儿子杨延昭为代表,杨延昭多次随父出征,作战勇猛,父亲阵亡后,他在河北边防任职,多次立下战功。
后死于任上。
杨家将的第三代传人,是杨延昭的三儿子杨文广,将门之后的杨文广,也是多立战功,在讨伐贼寇张海,南征广西,抵御西夏等诸多战场上,都有杨文广这个名将之后的身影。
这是正史中的杨家将的简单事迹,至于戏剧中的杨宗保、穆桂英等人,在历史上并没有这些人物,只是为了增加杨家将故事的生动性,作家虚拟的人物角色。
最后感觉唐嫣演的萧燕燕挺好的,前期演出了萧燕燕的天真,后期演出了霸气,爱情事业双丰收,会一直看下去的。
平时都不爱看这种古装大戏,唐嫣的剧也没看过,以为她是个花瓶,没想到这部剧居然花钱追完了,挺好看的。
豆瓣评分居然这么低?
后面燕燕和德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很圆满。。。。。。。。。。。。。。。。。。。。。。。。。。。。。。。。。。。。。。。。。。。。。。。。。。。。。。。。。。。。。。。。。。。。。。。。。。。。。。。。。。。。。。。。。。。。
我挺喜欢罗永浩老师说的“大局观” 。
看待一些事情 置身事外 看得才更清晰 不要非把自己放在一个立场上 就只是欣赏和包容,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
燕云台就是讲述了在草原上的一个民族,他们生存在草原上 放马牡羊,他们希望自己坚强如铁,希望自己能生存下来。
他们也经历战争,也被改变和发展,在你的角度是坏人,而对于他们来讲 就是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儿。
人们能不能多点包容多点理解。
喜欢燕云台,想要听这个故事,了解那个文化。
继续追剧了……
唐嫣久闻其名从未看过她的电视剧,只是听说过是和赵丽颖杨幂是同期的所谓四小花,想来年纪也不小了。
近期热播榜上燕云台迅速上到前5名,很是好奇,就点开了看了下。
看了两集,有了些感想,就顺便写写。
这是个历史剧,按一般的定位,还应该是古装言情偶像剧。
但是从前面两集来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言情偶像剧,倒是历史剧的成分大些。
剧里没有太多言情偶像剧的玛丽苏情节,满满的历史剧的厚重氛围,开头的烊古山宫变展开了血腥之路的开始。
这剧特别之处还在于是一部少见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主题的历史剧,清宫剧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一般都把清朝视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正统王朝,是改朝换代的之一。
辽国虽然在历史书上有辽史同宋史并列,但是从来不被视为中华民族历史的正统,只有宋朝被视为中华正统王朝,辽国和金国一般是视为少数民族政权。
历史问题从来都是敏感的,拍历史剧从来都是要拿捏分寸,很容易被某些人批评为影响民族团结。
民族融合,这是个高大上的词。
民族融合从来不是字面上这么其乐融融的意思,我们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从来都是血与火的,是充满痛苦的融合。
某些专家觉得民族融合是个好事,就觉得历史上的那些血与火就不存在了,这实在是肤浅的很的认知。
本剧也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少数民族接受中华民族文明进而融合是付出血的代价的。
民族仇恨不需要继承和散布,但是血淋淋的历史不能忘记。
对于历史上那些残暴的行径,我们必须要痛恨和批评,民族融合不是他们解脱的借口。
电视剧见到了传说中的金钱鼠尾辫,在烂大街的清宫剧里应该出现的却没有见到,在不是清宫剧的电视剧反而见到了,这真是讽刺的幽默。
就这一点,就值得点个赞。
虽然,金钱鼠尾辫果然很丑。
里面不少的老戏骨,就是主角们都已经不年轻了。
演技自然是不成问题,但是年龄还是违和。
三姐妹按理是妙龄少女,可是剧里估计加一块都过百岁了吧。
唐嫣看起来还好点,年轻点。
但是,也没有了少女的那种青春。
美则美已,青春是演不了的。
整体的剧情架构还是比较清晰的,故事也很好,演员们演技也是在线,期待后面能保持水准。
如此,四颗星可以期待。
首先,我是很早之前看了燕云台的原著,特别喜欢,所以知道要影视化后期待了很久,从暑假等到冬天,昨晚守着腾讯开播,但看完开播的八集以失望草草收场,烂到了方方面面。
下面就来说说到底失败在哪些地方。
1.剧情改编几乎每一部小说影视化都是要改编的,所以我不是不能接受改编,包括之前口碑非常好的琅琊榜,剧版也是改编了很多。
但就前八集来看,改编过后的剧情非常混乱,并且把许多原著里优秀的情节改的四不像。
首先是第一集开头的祥古山事变。
祥古山事变(察割之乱)可谓是改变辽朝历史进程的大事件。
倡导汉制改革的辽世宗耶律阮及他的妻室、子嗣在这次事变中被杀害,当时侥幸存活下来的只有躲在厨房柴堆里的耶律贤(后来的景宗皇帝也是我们的男二)和甄皇后所生的宁王只没。
原著中对于祥古山事变前后做了大量铺垫,可谓是看点之一。
但在剧版里,祥古山事变被匆匆带过,甚至以回忆的形式零星地闪现在后来的回忆里。
撇开时长不谈,剧版直接篡改了历史以及原著情节,改成了是进祖庙祭祀时被杀,大大削弱了真实性。
但实际上,世宗皇帝等人是在夜色笼罩下被察割手刃于大帐中。
试想这一场惊险的夜戏如果能被搬到荧幕上,对于电视剧开篇烘托气氛,奠定整部剧的主基调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剧版将这一重要情节草草带过,导致后续剧情的矛盾冲突被弱化。
除了祥古山事变这一处情节处理不当,感情戏也被改编的莫名其妙。
原著中韩德让和萧燕燕是青梅竹马,多年的感情,韩府和萧府更是多年的挚交,韩氏父子也在后来帮助耶律贤联络萧府中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但只看剧版,根本无法展现这两家的莫逆之交。
诸如此类莫名其妙的剧情改编还有很多,(燕燕参加射柳大赛、乌云盖雪的故事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就是,剧版的剧情改编有很多不合理之处。
2.糟糕的节奏处理和场景布置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应该让观众感受到剧情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但这些在剧版里统统消失不见。
剧版拍摄要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大量的草原戏份。
和中原地区不同,草原上没有那么多的酒肆、茶馆、集市、亭台楼阁之类可以为主角提供互动、制造矛盾的场所。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虽然辽阔壮美,但很难给观众制造记忆点。
八集的剧情看下来,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逻辑混乱”。
上个镜头还在大草原上策马驰骋,下一个镜头又瞬间切换成中原式的流水庭院。
几个小时的剧情下来观众甚至还不知道开展剧情的地理位置。
辽有五京,草原也是有它自己的名字的。
比如上京是以牧业为主、农业为辅,而靠南边的南京是汉人聚居地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因此在场景布置上应该有所区分。
但我看下来的感觉就是,导演随便搞来了一群羊、几匹马往帐篷旁边一放就开拍。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大问题,当时还是穆宗统治时期,汉化不深,除了汉城,其它大部分辽贵族其实是住在大帐里的,但剧版里过分精致的亭台楼阁让人瞬间串戏。
这也导致很多人觉得,“我根本看不出来她(他)们是契丹人,是游牧民族”。
3.死亡滤镜我昨晚刚看到第一集开头几分钟,心里就是咯噔一声。
这鲜亮的死亡滤镜,感觉拿来拍现偶都接受不了。
一个常年待在军营练兵的汉子,居然脸抹得那么白,(白瞎了窦骁的原生肤色);女性角色的妆面也是过于现代化。
4.演员表现参差不齐唐嫣就不说了,我一直对她的戏没什么感觉。
(不是说不喜欢,但就是get不到)。
窦骁我原本是对他抱有很大期待的,毕竟有楚乔传的滤镜在,而且他的形象也很符合我对韩德让这个能文能武的汉臣的想象。
但是就目前他的表现来看,演绎得非常“平”。
说不上是演技烂,但就是无法把这个人物展现的鲜活。
面部表情太单一,要么是绷着不动,要么就是边笑边露出一口大白牙。
他和刘奕君对戏的时候,这种对比就更明显了。
二姐夫喜隐,原著中是一个让人恨得牙痒痒、让人反胃的这样一个反派。
但饰演这一角色的男演员的演绎给人的感觉是,“油腻”,演的痕迹太重了,以及配音也是怪怪的有时还对不上口型。
我觉得演得不错的是男二经超、大姐大姐夫、以及老一辈演员们。
尤其是经超,演出了耶律贤体弱多病,机智善谋,心思深沉的感觉。
我甚至觉得他和女主的互动比男主的更有看头,表演明显更有层次感。
(饰演大姐夫的演员谭凯真的帅)这部剧要真说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服化道和礼仪指导真的做的非常好,值得其它古装剧学习。
另外,原著本来就是站在契丹人的角度创作的,所以关于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再争论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另,石敬瑭他是沙陀人,所以也不能骂他是民族叛徒)目前播出的八集槽点就已经不少了,希望后面的四十集能有所改善。
最后,评论区请友善讨论哦。
本来没有想打分,看了几集之后就弃了,大女主戏,本身就不是很喜欢。
然后逛豆瓣看到大家关于历史的讨论,就参与讨论了起来,只是没想到这一参与,感觉战火就蔓延了开来,所以也就单独开一个来聊一聊,想要了解剧情的大可不必看,因为跟剧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一个争论的观点:萧燕燕说护卫燕云十六州是不是篡改历史,美化侵略?
我觉得一个真正看过历史,了解历史的人,不会拿这个点翻来覆去的说。
其实在唐朝时,燕云地区已经基本上是北方归化的少数民族生活地区,在安史之乱爆发前, 大量的北方游牧族群人口不断迁入中原,唐朝将这些来自北方的“归化”人口安置于幽、蓟、云、朔等边州 ,这是唐朝时期燕云之地主要的民族成分。
再就是后来沙陀人李存勖建立后唐统治这里,同样是沙陀人的石敬瑭为了窃取后唐政权,向契丹求援,以燕云十六州做筹码,并自称儿皇帝,建立了后晋。
自公元937 ,燕云十六州归辽国所有。
二十三之后的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窃得后周政权,建立宋朝!
所以,无论从民族成分还是法理上,你都不能说燕云是宋国的固有领土。
这时候有人跳出来拿香港割让给英国,台湾割让给日本,我们没有道理收回来云云。
我们现在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说,辽宋之争是内部矛盾,日本和英国这是外部矛盾。
将他们等同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宋灭北汉之后979年,宋太宗亲率10万大军出镇州北进,突破辽军阻截,进围幽州,这是宋对辽挑起的第一场战争,最后没有成功。
982年辽景宗病逝 , 12岁的辽圣宗继位,居中女主角萧太后摄政,宋太宗纳知雄州贺令图建议,以辽帝年幼、承天太后萧绰摄政、内部不稳为可乘之机,在986年对辽朝又发动了战争,不过最终还是失败。
所以,站在当时的辽朝角度,剧中所处的时代正是宋对辽发起战争的时候,她抵御宋朝侵略,守卫燕云,怎么就变成了美化侵略呢?
第二个争论的观点:辽朝,契丹族到底属不属于中国?
这个点的争论其实蛮搞笑的。
首先,在中国二十史中,《辽史》、《金史》《元史》,这些都属于中国的历史其次,我们来看看契丹族。
辽国灭亡后,契丹人逐渐融入了其他各民族,还有少部分演变为今日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本人。
这也是反驳那些说现在不存在的民族就不属于中国。
当然,针对这些还说辽国不属于中国,那也没办法,就等着你成为中国的领导人,然后摘除这些异族历史了。
最后想说一句,不要用什么自古以来燕云十六州就是宋朝的来做论点。
如果算起自古,给你看看华夏族起源应该待的地方在哪里。
没有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交融,哪有现在泱泱中华?
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不只是汉人的中国!
再给那些根本就不知道宋朝在哪里的宋穿小说爱好者们看看宋时的地图,你们不仅仅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大理、吐蕃、西夏、回鹘都需要你们去收复
第十七集韩德让萧绰私奔被抓包,强迫他俩分开,网友的评论如下:
我也是迷惑啊,虽然是韩德让先动手的,但你们也真是把人往死里砍啊,砍完了还包扎都不包一下一路血了呼啦地就给抬回家去了?
————————————还有耶律喜隐,全程就一句“我的好/傻姑娘”,都临死了还啰哩啰嗦念叨这句呢。
现在知道这位名编剧水平了吧,有幸看过她写的芈月传剧本,难怪当时剧方找人重写,本来题材就不怎么样根本就不该趟那趟浑水
超级期待!!唐嫣终于有新电视剧啦看起来!
色调很舒服,服装也很前卫,唐嫣还是适合这种御姐类型,窦骁也很帅,三姐妹都很漂亮
唐嫣很适合这个角色
一星给女男主,一星给佘诗曼,一星给制作,一星给海报。话说开二倍速的剧情可真爽啊,,,
这就是S级的制作?唐嫣这样的脸蛋就应该演御姐啊,为什么要演这种脑残玛丽苏剧?
养胎剧罢了 还是那一套
.客观的说 剧情一般 演技一般 男女主毫无cp感我的天!不得不说生完娃 唐嫣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看了两眼,吓人,尬得一激灵,赶紧进屋了,老妈原本在看,后来也换台了,可见有多难看了,我家常年固定北京卫视,轻易不换台(我也不知道为啥)。
剧情非常老套,还披着历史的皮,养胎巨制。配角口型都对不上。摔跤摔出吻戏,玛丽苏,低智。第3集唐嫣和经超那段马戏太假,辣眼睛!因为编剧想给负分,为什么没有负分
作死的乌骨里看得我好着急,怕不是嫌事儿不够大,非要害自己家破人亡不可。看她偷父亲的通关令牌给喜隐还一副为爱走钢索的大义凛然、感天动地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喜隐看着就油腻阴暗,心术不正,令人厌恨,可见演员演技不错。
三星足够,一二星的有点过之了,大部分演员都还演技过关的,加上场景道具也说得过去,只是对主角不能没有要求,毕竟是撑起全剧的重点,女主还是带有一些以往角色的影子,可能一个人的固有模式很难摆脱,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佘诗曼的,从年龄来说这个状态很不错了,演女一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发现台词的声音与她的口型有时对接不上,那些拿年龄来喷的完全没有必要,这一点没有违和感,说男主窦骁古装装扮还是可以的,但总给人缺少主角应有的气质,常常会让人忽略他主角的存在。剧情有很多借鉴一些著名的 历史典故这一点有点太牵强,也有很多突兀让人觉得不适,总体来说及格是可以的。
萧燕燕的一生真的是为了大辽付出了太多,失去了太多
挺好
女主跌下马,男主飞身救起,全景切特写,神情由震惊转深情对望——无数古装剧的copy paste套路
杨业,杨延昭请求出战,斩辽寇萧燕燕、韩德让于马下!
这都是什么鬼?在这里大宋成了反派?杨家将成了反派!?恬不知耻的洗白,是你的十六州吗谈守护。这种剧是怎么通过审核还能上星的,北京卫视脸都不要了。再说这演的是啥,女主演技几年如一日,毫无进步,抠图配音玛丽苏,太废了。
第一集已看!!!!呜呜呜剧情好紧凑我爱了!!燕燕子好特别!!!哎呀无法形容我现在好激动!好看!!
这部古装剧很唯美,人物角色都特别符合剧情需要,觉得很不错
先弃,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