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get到的:①宗教感很强的bgm,出现过两次。
有种震碎脑壳的超脱感。
②充满隐喻的镜头和情节。
列举一点:1)对话:女主为捡对讲机而划伤了腿。
与对讲机对话(对讲机那头兄死,而依旧对话),实则与希望对话(支持女主走出荒原的原因:救兄),与恐惧对话(听见野兽声,与兄对话获得慰藉和勇气)。
女主徒步全程少有言语,实则与自己对话。
具体表现为幻觉(海市蜃楼,巨大兽骨)、梦境(途中旅人尸体复活并与女主对话,死去父兄与女主相处)等。
前者有逻辑顺序地表现女主生的意志和死的恐惧,后者表现女主与死亡与童年伤痛和解,并从中汲取力量重塑生的意志。
2)救人与自救:两个call back:穿越荒原前期,女主引导虫子走出自己收集水源的塑料片;后期女主遇见旅人匍匐的尸体,水源和食物耗尽,捻下指尖的虫子吃掉。
遇见旅人匍匐的尸体,确认他的身份,带走他的日记(推测:希望有人同样能带来她失踪在荒原的父亲的消息,此为将心比心),为尸体披上毛毯,堆好象征墓碑的石头;体力透支到极限,救援车队近在眼前但无法呼叫,女主点燃所有行李,包括那本日记。
3)道路:父兄皆死于同一片荒原,女主在这片荒原求生,有前人替后来者开路、后来者向死而生的意味。
女主一遍一遍求生,也是一遍一遍感受死亡,感受自己也感受父兄。
③辽阔苍茫的荒原大场景,确实非常契合想象,甚至超越想象。
低饱和度的色彩搭配大场景营造出澄澈、静默同时粗犷甚至狂乱的美感。
2.这部片治好了我的荒原情结,美则美矣,看看就好。
3.有一点让我不舒服的设定:厌母,神化父亲,即将神化兄长。
4.警告:情节稀薄,氛围压抑,稍有恐怖。
ps,这个排片也太离谱了。
附近的影院完全没有排片,最近排片的影院在32公里外的县城。
于是从市区坐一个半小时公交去县城小破影院看,包场。
毕竟不商业,看的人少也正常,但确实很遗憾:这部片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
精力有限,只说这么多了,以上。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魏大年(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018086/无剧透,可放心食用。
电影是国内鲜有的女性荒野求生题材,画面很壮美,整部电影几乎都是任素汐一个人出演,宣传主题是一个人的电影,一个人演,一个人看,一个人思考。
电影讲的是女主遭遇突如其来的荒野求生的经历自我救赎的故事,也是失去与得到的故事。
拯救自己从来只有自己,挣脱执念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程。
悼念失去、执着弥补往往会搭进去更多,然而又如何呢,一切重归残酷、平静的生活罢了。
看之前又期待又有些犹豫,男女主的形象气质似乎不搭,海报很有质感。
可能是基本没有什么预期,看的时候比较舒适。
男主时长不多,剧情没有逻辑性问题,不出戏。
而且电影整体质感很好,喜欢西部片、公路片、纪录片、荒野求生、女性主题题材、自我救赎,喜欢ost的,都能找到亮点。
片尾曲一定要听,声音一出来就觉得很有味道,歌词也耐读。
一直在后面找是谁唱的,结果作词作曲演唱都是任素汐,有惊喜到。
get到了任素汐的演技,虽然剧情起伏不跌宕,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枯燥,甚至察觉到了她的性感,哈哈。
在极端状态下对其他生命(包括人类)的共情和尊重,有惊无险后对命运甚至对自己的嘲笑,那种倔强的野性的生命力很打动我。
区别于很多野外求生主题的影视剧,生存是残酷、唯一且必须的选择,这种似乎是更加女性化的视角的讨论很珍贵。
国内对于女演员似乎更加苛刻,这是一部很好的彰显演技的电影,同样的男演员如果出演此类角色一定更有讨论度。
而这么小众的题材,这么小众的拍摄手法,出现爆款几乎很难,拍的人、看的都都知道,可那有怎么样,任素汐多了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多了一部优秀的作品可以看。
看完后去搜了下影片的幕后,任素汐说这个戏对她来说最难的是时间上的跨度,为了追光追密度,不可能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拍摄,所以我需要把还没拍的冒险过程脑补出来,在脑子里形成画面。
因为在每一天的冒险过程中,妆不一样,身体重量感也不一样,缺水程度也不一样,眼睛里的东西也不一样。
为剧组加一星
8.3分。
只说缺点哈。
演技方面,情绪表达有点太过于用力,比如看到她哥给她发的最后一个视频后,仰天嚎啕大哭。
剧情方面,逻辑存在明显漏洞,遇到沙尘暴掉头就跑,跑的时候不看路,野外生火睡觉不注意防火,地图指南针等重要工具不贴身存放,一开始碰到小虫子把它放过等等,这些都不是有10年野外探险经历的人会犯的错;台词方面骂人为了过审太过于节制,不符合现实中人的真实反应;叙事技巧不太够,一开始用很刻意的对话方式把前因都交代清楚,自然一点的做法是逐步阐述,或者配合一些蒙太奇的闪回镜头;角色不算特别丰满。
主题,表现生命的顽强的主题有些陈旧;表达她与父亲和哥哥之间情感冲突的线路又太过单薄,没有很好地抓住。
其他没什么问题。
但我想尤其点一下玛尼堆,在偶遇遇难者的尸体旁边堆玛尼堆是很自然的剧情需要,但前一夜在睡梦时,她身后也堆上了玛尼堆。
这一点小线索也预示了她梦醒后将会下定决心重新上路,因为只有重拾希望的人,才会堆上玛尼堆表达美好的祈愿。
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以上。
可能是想表达的未能尽兴,冲着演技担当任素汐去了影院……除了盼着电影结束,一度很想骂“丛林”,又作又拧,为了心中的结,没找到期待的,又失去了更重要的。
反观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欠抽的任性。
好好珍惜自己,以及你的家人。
这个世界人很多,真正能陪着你“玩命”的仅一二。
或许每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应该更复杂、更多元,懊恼、绝望、撕裂、放弃、重生、矛盾、敬畏、放下、顿悟杂糅……说不好,很想全情代入,很遗憾,没有。
全程一俩次无法压抑地不耐烦,允许平淡,简单,但总有期待,期待看到更多,哪怕再丰富一点,而不仅仅是像绝地求生的纪录片……但极其耐心地听完片尾曲,声音清透,对比“荒原”,感觉更好。
整体虽不如期待,但能感受团队的“用心”……
电影《荒原》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女性户外冒险电影,选材和视角都非常小众,但这也凸显了它类型片的特色。
丛林和她的哥哥为了寻找十年前在无人区失踪的父亲,一次又一次出发探险。
只是这次他们没有那么幸运,在无人区突然出现的大沙暴中,哥哥丛来被一根锋利的树枝刺中了腹部,他再也无法活动和行走。
为了救哥哥,丛林只身前往遥远的补给点和驻扎地寻求帮助,自此,丛林在这布满干旱广袤沙漠的无人区中,开启了一段艰苦而奇幻的旅程。
在干旱的沙漠日行百里,对于丛林来说,是严酷的生存挑战。
她不仅要面临体能上的极限,而且要面临长期的暴晒、干渴的折磨,从最开始充满自信、健步如飞,到逐渐疲惫、沮丧和身心涣散,丛林刚开始喝自己随身携带的水袋里的水,喝光水后,不得不从稀少的植物身上析出一点点水分解渴,最后喝自己的尿液为生,生存的困境逐渐凸显,将她逼至死角。
在看似平静的无人区,丛林在垂死挣扎,这就好似在寂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有要熬过的难关和要咬紧的牙关。
在体力透支、身心崩溃的状态下,丛林出现了一系列的幻觉,而就是这些幻觉,正在直面和解决她最重要的人生课题——她已经失去的家庭、她正在流逝的自我。
《荒原》配乐堪称一流,在看似枯燥、日复一日的徒步行走中,正是这些配乐解析了电影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意像,既呈现出环境那不可战胜的强大和神圣,又赋予了旅途神秘而庄严的、接近朝拜式的气质。
丛林在极度干渴的状态下,幻想出现了一片水草丰茂的绿洲;然而绿洲并不存在,她重重倒在了焦土之上;她见到过奇异而庞大的兽骨,与幽灵对话,听见了已经死去的哥哥的呼唤……终其一生,一直陪伴着丛林的,只有她的回忆和她的自我,她独自在沙漠中挣扎求索。
丛林曾经困顿在自己的执念里——执着地想要找到父亲,想要家庭破镜重圆,直到这执念吞没了她的哥哥和她自己。
在这些幻觉和梦里,她才发现,生死有命、聚散有时,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没有了答案。
它们的重量突然变得很轻,轻得就像一段与逝者淡然简短的对话;在戈壁沙漠这片无情的宏大世界中,生与死、得到和失去都轻如鸿毛;沉重的只有丛林自己,她在自我意识的荒原上举步维艰,心中的执念拖累了她。
绝境中,丛林倒在了地上,濒死之际,远处亮起了车灯,有一排车队经过。
丛林挣扎着起来,开始点火求救,她把衣服一件件脱掉,把自己所有的东西付之一炬,好让火光明亮些。
人只有失去了所有,才能重生;残缺和崩溃时,最接近觉醒。
在熊熊的火光中,丛林匍匐着、摇摆着,像在完成一场祭祀仪舞蹈、一次重生的典礼。
故事在此刻达到了高潮。
生命那不屈的力量在这火光与救赎中燃起和绽现、令人炫目、令人震撼,这也是对丛林身心的洗礼、是一次涅槃、一次昭示和告知——有时你以为自己死了,其实你只是活过来了。
丛林在燃烧中活了过来,得到了救援。
活着的能量如此坚韧、蓬勃而令人敬畏,它来源于死亡,却并不奉献于死亡,它接近神性、爆发出了令人赞叹的意志力和智慧、为自己谋取生路,战胜宿命。
活的本身就是尊严、是如此神圣,就是最值得珍惜和敬重的事。
死而复生,丛林可能到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了生活的意义。
她的父亲和哥哥,用死亡为她铺垫了走出去的路——“活得像蝼蚁,搬空了一生垫她行远方”。
死的意义都是为了活下去。
她之所以活着,不是为了日复一日,在沙漠中自我折磨和追逐死亡;也不是为了在反复咀嚼失去和痛苦中耗尽自我;更不是寻找依靠、寻找所谓的答案和归宿。
神灵点灯星指路,活着本身就是为了独立、它就是恩赐、是体验,是当下的圆满。
当丛林真正经历和明白这一切,她才走出了荒原,开始了生活。
(原创影评,署名党阿飞,转载必究)
听过瓦依那和任素汐合唱的《大梦》以后,才开始注意到她。
《故乡,别来无恙》,看了几集,坚持不下去。
偶然在视频平台看到这部电影是她主演的,于是去看了一下。
整体来说,任素汐饰演的妹妹角色很真实,但故事情节的讲述不够紧凑,人物心理刻画不够细致,感觉不如同类题材的《坠落》。
最后看到演职员表才注意到,哥哥是李晨饰演的。
任素汐唱的主题曲也好听。
任素汐确实是个才女,能演能写能唱,完全符合以前的影视歌三栖明星定位。
首先感谢破浪观影团提供的点映和导演交流机会。
提前欣赏了这部题材新颖的国产电影。
荒野生存主题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保护电影题材的多样性是爱电影的观众义不容辞的责任。
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短90分钟聚焦一个人,讲话一段经历。
很符合一个豆瓣小组的标准,那就是“我们只爱90分钟以内的电影”。
在这个电影越来越长的时代,能看一部只有90分钟左右的电影真的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导演分享他舍弃了很多剧情和桥段。
就结果来看,这样一个慢节奏的故事,这个时长还是很不错的。
节奏渐入佳境,跟随主角每况愈下的艰难独行和层层递进的内心世界,观众也跟着进入一段生命探寻之旅。
几段比较喜欢的画面和情节:1.丛林看到哥哥的视频后拼命奔走气喘吁吁的情景与哥哥视频里沉重的喘息声相互交叠,既凸显了亲情的纠葛,又隐喻了命运的交叠。
2.丛林第二次治疗伤口后,镜头逐渐往上推,直到画面切换,无尽的沙漠并没有出现尽头,展示了一种苍茫无力感。
3.丛林“水分内循环”那段戏,一个长镜头下,人物慢慢消失了沙丘的后面,这个拍摄女性上厕所的镜头非常巧妙又毫无粗鄙感。
(个人比较反感影视作品里出现的很多男性小便的画面,毫不避讳,反而还想以此凸显一种男子气概,展现了男性叙事主体的自以为是,对比而言,这个女性小便的表现手法就含蓄很多,还能显出一丝唯美。
)电影的另一大特点是女主角的独角戏。
敢于让一个女性角色撑起一部电影,导演的魄力不容小觑。
任素汐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不得不说,穿户外服装、长手长脚的任素汐也太美了!
尤其大风吹得衣服贴紧身体,在一望无际的横向空间里,这样一个瘦高的竖向线条无疑与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成为画面的重心。
最后那场夜晚火光戏,把任素汐的肢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rose吹口哨之后,女性求救的又一经典桥段。
昨天看了“荒原”(严重剧透),怎么说呢,结构简单,如果不想的话也能看。
但是吧你风景也没拍的多好看,故事吧也感觉怪怪的不好仔细去推敲。
专业人士看了会不会很无语,我看了就是觉得吧又暗戳戳讲妈妈不怎么样很不必要(什么妹妹跟了妈妈,其实想跟的是爸爸,但是妈妈经常在外面潇洒又去马尔代夫了,妹妹镜头钱还要哥哥给,妈妈都不记得哥哥名字什么的),活着的人无人在意,死去的人拼命追忆,我不懂。
中间妹妹走到第三天,快走不动了,突然哥哥一个留在手机里的定时遗言视频,讲我的伤只能坚持24小时,你不要折返(这里强调我觉得很尬,三天了你叫她折返她得有那个力气回去找你一起死哦),然后食物和水全都给妹妹塞包里了,讲你只能一个人走出去,当时就觉得,本来还能坚持觉得四天能走到坚持坚持能救哥哥,麻蛋现在直接坚持不了了一起死了算了拉倒吧。
不是不能留遗书,但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放在第三天这个时间就是为了告诉女主你还有水吗?
任何一个在无人区讨生活的人不会检查自己行李的吗?
那么小的包,任何一丝活的可能,任何包里的东西有机会都会用上的吧。
全程女主的冲锋服和里面的亮白色防晒服抢镜,真的好白好干净,最后求救烧行李那里脱衣服,真的全身上下里外都特别干净一尘不染的,这是无人区滚了六天的人,咱就是说演员吧多少还是得牺牲一点。
剧组吧你这是拍电影就一个人你都整不像还能整啥也不知道。
这是一部风景写实,任素汐与自然对戏,探究人性、顽强的女性力量的冒险类电影。
冒险类电影国外大行其道,国内特别少,而且通常看到的都是以男性为主的冒险,但这部是以女性串起来的故事,从女性的角度来展现无人区的危险性和生存的艰难,感官冲击性更大。
任素汐饰演的丛林在荒原里从莽撞走向成熟,从身体折磨到心灵折磨,节奏层层递进,虽然剧情设定没有特别巨大的戏剧冲突,但任素汐的演技太自然情绪感染力太强了,我一整个沉浸式观影仿佛也进入了荒原,因为脚水肿塞不进鞋的撒气、掉下裂缝时心里一紧头皮发麻、用酒冲洗伤口时抓骨挠心的疼到吸气、致幻后摔进沙漠抬头的眼神让我顿时无法呼吸,最后被信号灯红光笼罩心里的酸楚全部都感同身受,好几处我都捂住眼睛不敢继续,局外的我害怕能捂住眼睛停止继续,但丛林不可以,即使觉得前面没路了也只能继续走下去,这个女性力量的坚韧顽强太令人动容。
此时觉得荒原意象化,即是现实的荒原也是女主内心的荒原,在艰难中前行,一边崩溃想放弃一边鼓起勇气前行。
导演的电影美学也很绝,无论是无人区的自然风景还是最后那幕像舞台剧的表达手法都美到让人惊叹。
这是一部需要安静坐下来观看的电影,但不用特别费力就能跟上,导演的叙事手法很自然加上演员准确的情绪传达,不经意间就进入了荒原与丛林一块儿穿越无人区。
任素汐一个半小时都在荒漠里走啊走,枯燥,乏味,无聊。
没什么可以看的,包括表演
作为现在大陆市场孕育且上映的作品,还是有特别气质的。
3.8 还可以 任素汐的确和张译有点像😂
信了他说是医生不会把自己弄死,不信他说跟了父亲为了保送名额,断了一根肋骨都能没命,扯了一道伤口却能独自走出荒原。不如有翅膀的飞鸟,会掘洞的沙鼠,能穿行的蜥蜴,在这广阔荒原,人类竟是那最无助的动物。薄膜取水,塑杯接尿,之所以路遥是因为人之肉身的渺小,之所以获救是因为人之精神的强大。
影片整体节奏是比较大的问题,开头和哥哥的相处、吵架有点生硬,感觉还没熟悉两人的关系突然就因伤分开了,后半段女主一直在走啊走啊走,闪回穿插的家庭故事里面又没有哥哥这个人物了,感觉和前半段很割裂。为了寻找父亲尸体来荒原竞走十年但是野外生存技能和体能并没有显著提高(甚至对比都没有出现),服装、道具、空镜感觉各干各的,并没有服务于剧情。全篇叙事非常平淡,倒叙插叙闪回用得不伦不类。荒野类生存佳片还是推荐《127小时》。
好好荒野求生片能拍成这样,任素汐是欠导演什么大人情了接这儿活
你看到的是执着,我看到的是无知无畏。
一部按着任素汐使劲儿“薅”的电影,但它也让任素汐爆发出更强大的戏剧能量,女性、冒险、独角戏组合起来太独特了,更厉害的是任素汐顶住了。
开场衣服上晃来晃去的BMW标也太出戏,导演调度太板正,几场闪回戏硬生生把任素汐年度最佳女主角表演拖下水,好在题材新,演技好,才不至于在荒原上煎熬。
适合代入感强的人看
虽然它台词少,但是它矫情啊。虽然它剧情弱,但是它逻辑硬伤多啊。
探险者专业性不足,导演功力有限。
缺乏真实感是荒漠求生题材电影最致命的问题。有时候,惊讶于国内短片创作者的创意和想象,又常常困惑于长片创作者匮乏的想象力和生活体验。不管是导演、编剧,还是演员,都应该学学张颂文老师,体验生活,否则“真实感”无从谈起,更不要奢望电影有代入感,能够打动观众。
卫生巾真是居家旅游之必备佳品
这个这种单薄的剧本看完是需要耐心的,任素汐的演技是非常有代入感的
还行,可以看,全片95%的戏份由任素汐出演,表演情绪挺不错,如果剧情的情节设定、逻辑交代以及和父亲之间发生的故事再发散发散,不止这个分。
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在国产电影里看到过如此坚韧有魄力的女主,可以说靠一个人撑起了一部电影也不为过,但感觉缺了一点故事性,瑕不掩瑜,给四星!
这要是贝爷,光靠喝自己产的水都能溜达一个月。力荐,得让人知道,这么蛮干,是不对的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大女主电影!任素汐的表演非常可圈可点,塑造了一个在生死关头冷静果断、坚韧不拔、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我殷切地希望能在未来中国的大荧幕上看到更多这样的女性形象。九十分钟的电影体量非常合适,切入正题的速度很快,虽然节奏依旧略显拖沓,意识流部分略不明所以,但仍不妨碍本作成为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