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町贯多让我想起来很多人,形象可能并不贴切,给人的感觉却如出一辙。
他们已经不相信所谓的励志故事,都遭遇了不幸的童年。
拒绝接受你思想的投入,自暴自弃也敏感多疑。
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拥有的优质条件,在堕落的路上,走起来真的万分坦荡。
不经历到万念俱灰的地步,很难说人的韧性有多么恐怖。
悲惨世界里面的苦役犯,总念念不忘若是有人在当初拉他一把就不至于犯下之后总总罪行,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无人爱护。
觉得自己真心悔改了也无法逃避卑劣的命运。
直到他知道,一再饶恕的人,只能是自己。
能够救自己的人,也只能是自己。
神父是个转折点,就像本片里登上电视选秀节目的大叔,唱歌起来闪闪发光。
能够投身于挚爱的事业,不幸也是种根源。
众多选择里,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模糊的没有道理。
而且误以为身处的一切就是适合自己的,社会舆论已经造就了一批如流水线生产的人。
北町和中二女友见面的那席酒后之言,赤裸也真实。
拥有广泛兴趣的人,也许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风光体面的出现并且活着,似乎就是人生终点。
趋炎附势,蝇营狗苟。
被撮到痛处时无法反驳,那个喝醉酒的人,其实更清醒。
四海为家、靠打零工过活的北町贯多,属于如假包换的日本吊丝:嗜好烟酒、外表猥琐,吃起饭来狼吞虎咽,形似饿鬼投胎;灌了二两马尿,碰到漂亮女生就“我见犹怜”,右手情不自禁地伸向裤裆,任谁见了都想踹他两脚。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被情趣高雅的王国维定为“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
”根据第144届芥川奖西村贤太获奖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苦役列车》,主角北町贯多亦可谓“淫鄙之尤”,取得2012年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五名的佳绩,亦“以其真也”。
日本大正年间(1912-1925)产生的“私小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自我暴露”,郁达夫留学日本期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沉沦》即属此类。
日本评论家秋山骏《私小说这种人生》,把“私小说”称为“日本独特的足以骄傲的文学”。
《苦役列车》被日本学界盛赞达到了平成年代私小说的新境界,是“不顾一切拼命挣扎的文学”。
因父亲抢劫、强奸,1967年出生的西村贤太无心向学、自甘堕落,常因拖欠房租被扫地出门,打工赚来的钱(日本临时工年收入约200万日元,相当于13万元人民币),不是买醉就是买春。
“觉得自己像笨蛋一样,只会写自己的事情,视野非常狭隘”的西村,领取芥川奖时,说他本来正打算出门去“风俗店”,全场为之哄堂。
北町无赖到什么程度?
血汗钱浪掷风月场所也不缴纳房租,为此不惜向房东撒谎、鞠躬道歉、长跪不起,能拖一天算一天,拖到下个月就是胜利。
这么一个烂崽,也有他看不起的对象。
喜欢唱歌的工友高桥,教导北町年纪轻轻切莫丢掉梦想,后者嗤之以鼻:“一个搬运工妄想当歌手,听了就火大。
”我唯一的兴趣就是读书。
这很了不起啊,有心上人吗?
在好友正二的鼓励下,北町开始追求卖书的女孩康子,难得的友情和朦胧的爱情滋润了北町自闭、干涸的心田。
“梦想有屁用,人生就是这么窝囊,你看清了吗?
”因工伤下半生都得和拐杖打交道的高桥,梦想破灭、借酒浇愁,冲到台上抢过话筒,含泪演绎森进一的名曲《襟裳峡》:“也许我很懦弱胆小,襟裳峡的春天空无一物,耐不住寒冷的朋友来访了,别客气,来暖和一下再走吧。
”哀我凄惶少年时:临时工没有奖金、退职金、退休金、医疗费,19岁的北町从高桥身上看见了自己的未来。
“我们上床吧,做了你就会爱上我!
”如同因极度饥渴打翻一瓶牛奶的饿汉,无法用恰当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的北町,把梦中情人吓得鸡飞狗跳。
正二与女友谈论名流、职场、人脉,无从插嘴的北町深感自卑,独自喝闷酒,醉了便粗言秽语、丑态百出,加上借钱不还,唯一的好友也弃他而去。
再次成为没有亲情、友情、爱情的孤家寡人,北町愈发颓废、邋遢,前脚从风月场所出来,后脚便踏入康子工作过的书店,向人家老板借钱。
在酒馆吃东西,赫然发现昔日那个万念俱灰的高桥,居然闯入歌唱大赛的第二关,正在电视上引喉高歌《我不坏》:“其实很想占有自己以外的某个人……人生的欲望无穷,但我只想好好活下去!
我不坏,我并不坏!
”邻桌客人想换个频道看选美节目,几经争执,双方大打出手。
又臭又硬、屡败屡战的北町被打得昏死过去,凌晨醒来,身上仅剩内裤。
《幻想三国志》的插曲《英雄末路》,曲名带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伤感,一听之下,才发觉日本人心目中的英雄,即便穷途末路也充满“虽千万人我往矣”和决一死战的豪情。
在街道上裸奔的北町,一回拖欠房租的陋室便开始奋笔疾书,如同末路英雄,被命运吞噬也绝不向它低头。
逆袭成功的西村贤太,内心世界被严酷的生活打造得无比粗砺。
以前他不结婚是因无钱养家,如今40多岁,功成名就,只想做个单身贵族,不愿养活“别人”。
在他看来,妻子、孩子都是别人。
父爱缺失者真的伤不起!
(媒体用稿)
森山未来演的男屌丝可以说是衰出新高度。
某种程度上说是背离传统。
屌丝男主常有的心灵美、正能量几乎销声匿迹。
完完全全灰头土脸、猥琐龌龊的底层体力劳动者。
家庭变故、辍学打工、郁郁不得志,使得北町异常的敏感、缺乏安全感,因此渴望朋友、性伴侣与认可、尊重,并且都需要用占有、服从、忠诚为保障。
多少有点“民工版手撕鸡”的意思。
(《最后的朋友》)他喜欢康子,是想马上进入男女朋友关系,以性关系、占有肉体来确保确定关系和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满足。
他喜欢和日下部交朋友,要求对方在自己预想的框架内行动,熟识后的谎言、疏远,对北町来说是对北町本身的否定,是彻彻底底的无。
工作上,勤勤恳恳成为仓管,又因为工友的受伤,害怕失去现有的,转而回去做搬运。
对Tenga大叔的梦想也是冷嘲热讽。
长期的压力与困窘,让北町心里不知不觉只容得下自我。
流氓无赖痞子气。
性、酒、书成为负面情绪的排泄口,也是一种个人臆想里自我满足战胜别人的手段。
个人规则下的释放与高潮,大概和村上所说“过单身生活的人往往会在无意中掌握很多种能力,否则便无法将生命延续下去”有点像。
这是北町的咒语。
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报复社会,没有自暴自弃,很简单粗暴地认为自己要生活如意,身边的人要照自己的逻辑规则活动。
北町的故事有浓重的家庭影响。
但谁又不在外因下生活呢?
好也罢,坏也罢,就是这样了。
有可以改变的,也有无法改变的。
这是最大的不公平,也是最大的无常。
人生最大的失望也常常躲藏在里面了。
说到题目既有莫名想到《我的奶酪形状的贫穷》,也是看到Tenga大叔(《我们都是超能力者》)的突发奇想。
脑洞一开,用在这里也是无心插柳的适合。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北町很容易常常陷入到自我满足自我高潮的状态。
和康子说上话,做朋友,和日下部谈天说地,赖掉房租,死皮赖脸地借到钱在他自己的运算规则后面,都指向春暖花开,阳光明媚。
尽管现实中无甚关系。
但高潮过后,幻想被现实撞破,就是汹涌的空虚、寂寞与无奈。
作为一个成名作家的自传,屌丝逆袭当然有励志性。
但作为一个文本自身,却让我感到几乎窒息的绝望。
Tenga大叔一步步扎实的跋涉固然是一丝光明,但北町呢?
敏感多疑无赖不安定暴躁。
“悲剧的童年是作家的摇篮”,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海明威的才华。
不知道原著的结尾是怎样,但电影只有一个逼仄房间里奋笔疾书的背影,像目送一辆破旧年久失修的列车远去。
增加了灰蒙蒙的色彩。
前面是悬崖失乐园,中途是出轨失事还是顺利到达,都是不得而知的事。
不是每一段混乱的人生都孕育着一个雷蒙德·卡佛,即使辉煌,也可能是一个杰克·伦敦式结局。
但多数人,恐怕总归是浑浑噩噩,迷迷糊糊,挣扎过后鼻青脸肿,嘟嘟囔囔地就着Tenga形状的困窘过完一生。
1个月内看了两部同类型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还有这部苦役列车。
一开始本来不准备看,虽然中岛哲也让瑛太充当了整个电影的希望使者,但也无法消除松子所带来的悲伤。
说回这部,改编自芥川龙之介奖得主西村贤太的自传体小说《苦役列车》,依然讲述了一个残酷的人生,主人公北町贯多从童年起因父亲犯罪就开始过上了支离破碎的生活,以至于19岁的他的生活里只有性,他可以撒谎拖欠房租,只是为了去风化场所消遣。
这样一个彻头彻底的"撸sir"孤身一人却有一个喜欢读书的爱好。
也就是这个爱好,让人看到了他的人生还有希望。
贯多和现实中的底层年轻人实在有太多的共性(除去父亲犯罪),他们没有好的家庭环境,没有好的学历,也没有几个好朋友。
他们敏感而矛盾,当贯多第一次和正二聊天时,他说,别瞧不起中辍生,当高桥在他面前说教,他在背后说,不过就是个中辍生,拽什么拽。
他知道自己的处境,也同意高桥的话,年轻人一定要有梦想。
可是他不愿承认,在好朋友也是大学生的正二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败。
从搬运工升为仓管是他灰暗的人生里不多的一次明亮,他还鼓起勇气和康子成为好朋友,这一切都是短暂而美好。
直到高桥因伤从仓管上退下,由于不是正式工,没有保险,现在腿也瘸了也找不到工作。
他找高桥去喝酒,拿了一个信封给高桥,说这是公司给的补贴,其实是自己的工资里面拿出来的吧。
两个星期后他从仓管辞去,重做搬运工。
那个告诉他要拥有梦想的高桥也没有了梦想,同为中辍生的他也不想落到那个下场。
所以安心的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吧。
于是,人生再次灰暗,和正二的矛盾,康子的离开。
又回到以前的生活,打工---风俗店-住所。
直到三年后,再次在电视上看到高桥,那个告诉他梦想没有用的高桥,竟然上了电视的比赛节目。
这让他重拾梦想的信心,拿起笔,写下去,写出一个芥川奖来。
逻辑是这样的,如果当爸的在儿子还上小学的时候就做了强奸犯,当妈的因为这个丑闻抽搐过去了,然后从此以后这个儿子没了社会地位没学上甚至没有了容身之处,那么他一定是个无恶不作吃喝嫖赌不务正业满嘴脏话从内到外都是肮脏恶臭的混混。
他小的时候是小混混,长大了以后是大混混,以后的人生都是黑暗没有希望的,就只剩下装满了苦涩日复一日的单调。
乍看之下电影似乎在传达某种对于身世宿命的无奈与挣扎,而这个价值观在库管大叔的腿被机车压残之后,尤其彰显了出来。
不过电影显然有更多的层次,而这种层次又通过描写主人公外在和内心的矛盾表现了出来。
首先说北町这个人,他对于价值观的理解是扭曲的:他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只有在和别人掏心掏肺的时候,才会别别扭扭害羞无比的说,自己唯一的兴趣是读书;但他对于自己从小出没于风月场所这件事倒是毫不避讳,甚至还略微有些骄傲。
他自卑到极点,觉得所有人都瞧不起他,甚至臭木耳马铃薯外地人穷大叔都瞧不起他,因为他没上过高中还有强奸犯老爸;但他表现出来的不是谨慎或者谦逊,反而是过分的自大,瞧不起正二的女友不是东京人,瞧不起穷大叔捡贝壳,欺软怕硬不付房租。
他最矛盾的地方在于与人的交往。
看上去他是个死皮赖脸没脸没皮不知廉耻的嫖客,但实际上却是因为他太过于单纯,完全不知道社会上人与人相处应有的虚伪。
他甚至知道自己不应该只跟兄弟聊上女人跟女人聊上床,但是他不知道怎么掩饰自己。
他喜欢就是喜欢,赤裸裸的喜欢,每天在长凳上等着,被拒绝也等着,就是死气白脸的等着,不管会不会对对方造成困扰——而这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很不正常的。
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大叔的腿被压了之后,只有他一个人站在一边完全不帮忙,但却是他跑过去跟人家喝酒还给人送钱。
大叔得意的讲自己年轻时代歌手梦的时候,正二懂得笑眯眯的附和,北町就只会讲风凉话然后招自己一身埋怨;但最后却是他不怎么动声色但是很坚定的一句“我想写点什么”“我就是想写点什么”把大叔从切掉了两根脚趾却没有保险金的沮丧里拉了回来,以至于他最后站在了类似于“梦想日本”的舞台上。
所以说北町其实是一个极端理想主义和极端现实不正常的结合体。
然后再说说正二这个人。
如果看这部电影很有代入感,把自己以第一视角套入了北町的话,那么正二绝对是个讨骂的角色。
一个菜鸟,爬的比哥高不说,还搞到了女大学生当女朋友,最后看哥没用了,说绝交就绝交,干脆利索,头也不回,简直就是混蛋。
北町骂他说,凭什么哥要看电影你就不爱看说还不如回家,找了个爱看电影的女朋友自己就屁颠屁颠的成了影迷,我的电影和她的电影有什么不一样?
其实我完全能理解这两个电影有什么不一样。
北町不理解是因为他太单纯,我能理解是因为我也在社会上生活着,为了过得更好我知道怎么见不同人说不同话唱不同角。
所以说正二其实代表了大多数人,“正常人”。
他身上的矛盾就是所有人的矛盾。
他要装作喜欢听别人唠叨捡贝壳之类的琐碎,他要装作不介意借钱给明知道不会还的人,当然他也要装作自己其实很喜欢看电影。
他只有和北町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会说别人坏话会承认初中辍学其实是件很帅的事会脱光了跳到冰冷的海水里游泳。
他似乎是喜欢和北町在一起的时光,他们一起混的时候他笑得非常纯粹毫不做作。
但他同时又讨厌真实的自己,他看见真实的北町就仿佛看到了脱去掩饰后的自己,粗俗下贱,让他觉得窘迫不安。
所以他宁愿远离北町,去所谓的技校的同学聚会去找女大学生当老婆。
这不是一个关于奋斗母题的电影,所以电影最后没有讲北町有没有写完书会不会大卖,也没提正二过得好不好大叔有没有当上十佳歌手,他只是在说,大家都在活着,用各自的方式。
不管你是想活得满身棱角还是想活得圆滑舒适,你总能找到自己的方式。
<图片1>人渣也有悲伤。
负能量也是能量。
——这是比目鱼在评论查尔斯基的小说时写的一句话。
用来形容森山未来饰演的北町贯多,也十分到位。
北町贯多绝对是个人渣。
他早年辍学,离家出走,不仅内心自卑,举止粗鲁,而且还很卑鄙:他说着各种谎话拖欠房租,并视为理所当然,他还喜欢利用别人的善良,比如他想搬去和日下部正二一起住时,以及他想到樱井康子家里“喝热茶”。
一旦不顺他的意,他就反唇相讥,大发脾气,在正二和她女友聊天的时候,他借酒发疯,用“你自慰的时候舒不舒服”这种话来羞辱正二女友。
可是当他碰上前女友强壮的男友时,他却乖得像个孙子,扮演起了猴子来。
最终,正二和康子都离开了他。
他又回到了一个人的颓废和绝望里。
不过,即使在最坏的境遇中,他也没有想过自杀。
他一直怀着希望——或者换一个词:“愤怒”——而活着。
直到在电视里看见了当年被他嘲笑的那个中年大叔站在歌手的舞台上唱歌时,他一路大哭奔跑,释放自己多年来的绝望,带着一头凌乱的羽毛回到自己垃圾堆一般的居室里,扒拉开桌子的一切物品,用一张纸一支笔,开始了自己三年前跟中年大叔倾诉过的梦想:写书。
虽然不喜欢贯多这个人物(如果现实中存在的话),但我却很喜欢这部根据西村贤太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
真实、揪心、压抑。
就算世界糟糕,也不是我颓废的理由。
如果不能勇敢而清醒地活下去,那么,看再多书也只是在麻醉自我。
我想,贯多在最后一定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以前很少看日本的电影,但是最近看了几部感觉都非常不错,日本电影给人的感觉和日本这个国家给人很不一样,提到日本我想起的是抗战、武士道、村上、经济发达、严肃、礼貌、可恨。。。。。
苦役列车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的真实人性化。
北町贯多一直以自己是性侵犯之子而深深地自卑,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归结到这个原因上,都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自己是初中后就肄业的,有时看着北町荧幕中的形象,我都想疏远一些的好。
但是当北町看到了曾经自己都不上的高桥可以再电视上唱歌,他受触动了,于是他最后终于有有勇气拿起笔写一些东西了。
剩下的唯一的兴趣就是读书了,就是想写一些东西,仅此而已无关乎成功,就这么简单。
贯多迷茫颓废,唯一爱好是阅读,没有理想或者说是不敢想,内心自卑。
瞧不起搬运工大叔的唱歌理想。
后来大叔出事,再不说理想,说人生只是吃饭睡觉翘辫子,可能每一个人处于重大变故的当儿都是颓然,恰恰那时贯多浮出想写作的想法并和大叔说,当然被瞧不起。
三年后,贯多一如既往潦倒,失去了朋友,在电视上看到大叔站在歌唱比赛的舞台上,然后开始写作。
理想可能是一个很遥远很可怕的东西,很多人为此折腰,更多人甚至不敢跨出追求的那一步。
而,说真的,什么时候都不晚,看行动看缘分,有时契机到了什么都发生了。
你得追呀,慢慢积累,运气实力都是,你懦弱放弃,几年后你只会想:要是当初如何,我现在如何了。
现在再也不会嫌弃那时的晚,说到底何时都不晚,努力吧少年。
看完除了觉得男主太渣让人无法靠近,童年阴影还有父亲是性侵害犯人对男主人生的影响太大了,生活真的太潦倒了,造成的性格缺陷也太可怕了。
这样的人在现实中会被狠狠的排斥,友情也更显得难能可贵。
有日下部和康子这样的设定真的很温暖,虽然最终还是无法成为朋友。
拿起笔完成自己的梦想让一直苦闷的电影有了意义。
抱怨自己梦想什么的,还是要去做才会圆满的吧。
看之前了解了一下写作背景...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直是用原作作者带入的男主,所以结尾还算是看懂了...男主真屌丝,将中低层小人物的挣扎演绎的淋漓尽致,跟前田互动的戏真的很不错,相当推荐。
另外看森山未来老觉得很眼熟,后来赫然想起来,原来这货在《20世纪少年》里演了一个和将军一起逃狱的屌丝漫画家,咦,怎么又是屌丝?
另外阿酱演技没得黑,角色塑造的挺成功的.算是大大超出期望值了,但是..BLX慎入,探裙底,舔手,湿身,强吻,强推,该有的全有了。
结局很喜欢,戛然而止的感觉非常棒。
这里可没有简单粗暴的角色,被拍在地上锤上千次万次,也能拼命爬起来。看着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离自己远去,还有着一丝不忿在里面。浸泡在雨水中,倒在垃圾袋上,整个叙事也开始失控了。或许是手下留情,还是有了温和的收尾。3.8
剧情太平淡,故事线模糊。
1.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2.屌丝演员选得到位,就是浑身透着一股绝望的气息;3.全片下来只记得三个元素:女性裸体、烟、樱井康子出场时的背景音乐;4.喜欢不起来。
又丧又治愈。但有几个地方看的不舒服。森山未来把屌丝演的太到位了。
我要是原作我也不高兴╮( ̄▽ ̄&#34;)╭ 我对西村大叔对剧本的不满和对想要柏毛出演女主角的愿望表示充分理解【泥垢
沃靠!森山未来演的真颠覆啊
loser的盛宴
完全不喜欢这种电影
2018除了森山并没有什么亮点高良算是个正常的好人,可遇不可求
被嫌弃的贯多的N年。贯多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我也是要避之唯恐不及的嘛。看来四方田犬彦八十年代在日本地位颇高。
主角是一个可怜,卑鄙,无赖的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以这样的人物为主角的故事第一次看到 男主角的表演太入神了
2014.10.27想看 2015.12.28看过 感觉整部剧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似乎没有对错,镜头只是一个观察者。告诉你男主角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男主的确是loser,但是也不妨碍他有自己的想法。最后一定成为作家了吧?
上海电影节的票.不好看
不好意思,我是屌丝.
纯粹为了阿酱看的,真不明白为什么要接这样一部片子。果然不是我的菜。
6.19@大光明 &#34;你只是裝作你喜歡電影,你有什麽了不起。&#34; 森山,你是影帝!
从头坏到尾,丧到尾。。。
深夜在SIFF的影院看这样的片实在有种"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操蛋的生活"的惨烈感。森山必须是最地道的混蛋和吊丝。这种混球到底,他妈的就是英雄主义。台词很给力。
森山未来已然成为屌丝专业户了
男人想做饭的时候就找香香嫩嫩的女人,想聊天喝酒就兄弟,他也不知道爱是什么,事实上就这样浑浑噩噩做着梦一辈子过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