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邓超在这片子里真的很癫狂,里面很多桥段竟然还看得我挺感动的,不过还没等我感动完,他就癫狂的毁了三观。
虽然吐槽的人很多,但是故事主线还是清晰的,不会给人彻底混乱跑题的感觉。
我觉得邓超是在模仿《变相怪杰》中金凯瑞的演技,真的做的很好。
而影片里面的虐主镜头,给人《火影》里鸣人不屈不挠的小感动。
这种片子在国内挺少见的,大家都还是很内敛,接受起来还有点困难,你要明白《大话西游》当时的情况,那真是和这电影天差地别。
难道我们就只能接受《疯狂的石头》的黑色幽默,接受《小时代》的高端青春,接受冯氏幽默……本片说不上多好,但我要说,邓超,就要这么拍,而且还要这样拍下去,还就不信了……
影片以“超氏喜剧”自居,却是一出活脱脱的闹剧,喜剧的笑果完全由一个个散落的雷人造型、反串女人和装疯卖傻来支撑,而这些手法我们在话剧舞台和综艺节目中随处可见,丝毫谈不上个人风格,更谈不上“超氏喜剧”。
再说影片明明来自于俞白眉的同名话剧,俞白眉还身兼电影编剧和导演两职,明明是“俞氏喜剧”,却偏偏因为知名度贴上邓超的标签,未免牵强。
反正来说,那年我看的时候,其实觉的挺好笑的,也就那么些事。
幽默和笨拙都会引人发笑,但却并不相同。
真正的喜剧大师是不需要扮丑的。
本片和一众廉价喜剧一样。
不是通过人物性格制造冲突产生笑料。
而是硬生生的先想段子,然后用人物去套。
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物性格前后不统一。
“我父母是全世界最相爱的夫妻”,“从那以后他便一直照顾我妈,再也没抽过烟”在这段充满爱、被爱、责任、担当的叙述之后,邓超得出的结论是“所以爱根本没用”。
被一个无赖跟回家,然后男朋友回来,居然瞒着男朋友藏人。
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告诉他吗。
当然这个剧情唯一会合理的解释就是,这小妞是傍大款,怕大款发现以为她偷人。
再加上唐大山的造型,会显得有那么一些可以理解。
但后面发现,居然是真爱。
那这个的合理性就完全没有了。
分手专家这个职业只有在一方想分手却不想伤害对方,或对方是个死缠烂打的无赖的前提下才会有用。
显然叶小春不是后者,而唐大山最初的理由也的确是前者。
但越到后面,需要正反方明晰的时候,越显露唐大山的自私无耻。
可如是这样,他找分手专家就站不住脚。
邓超很卖力。
无论是装疯还是卖傻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但掩盖不了电影本身的硬伤。
他是一个很好的综艺咖,但并非一个好导演。
《分手大师》讲述了“人渣”邓超在做了一系列坏事——帮别人分手之后,最后改邪归正遇见真爱,从而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故事。
感觉题材还不错 就是感觉剪辑很混乱 整体剧情也很乱 也不是特别搞笑而且 感觉邓超的表演台夸张了 有些太低俗了 特别用力恶意的在搞笑 整个片子就像是个低俗的搞笑剧
看完了片子。
回家发现基本没记得啥剧情。
就记得电影里一直出现的“我去”“你妹”“TMD”。。。
第二天回想了一下,怎么琢磨都有点不对劲片名叫《分手大师》,看之前我曾以为真是个高人,能让两个人干脆无痛甚至快乐地分手。
看完发现我错了,所谓的大师,只是在接受了男人的委托后,去勾引女人,等她上钩和男人分手后再脚底抹油人间蒸发。
冒充斯里兰卡国王,这个case里是个爱慕名利极度虚荣的女孩;做一个擦玻璃的猛男,这个case里是个爱色相的女人;甚至为了给客户分手,找狗仔去闯明星房车,找人故意让狗仔拍出误会的照片,给明星泼脏水以达到离婚的目的。。。。
能记得的只有这三个了。
这不是分手大师,这是流氓大师吧。
片子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基本都是虚荣的、拜金的、花痴的、脑残的。
所谓的大师只是为想甩人的男人服务,让他们顺利地摆脱女朋友、妻子。
至于破坏了他们的关系后她们会不会痛苦?
会不会伤心?
那大师才不管呢。
收了客户的钱,就只为客户服务咯。。。。
昨天又在微博上看到说广电菊要求境外剧下架接受审查。
你们禁了美剧,留这种三观不正的片子给我们看。
虽然它只是个没有内涵的搞笑片,但是三观如此扭曲真的好么。
把女性刻画得如此不堪真的好么。
你们真的认为,常年不让我们吃饭,我们就会夸屎好吃么。
PS,玩鲨鱼的那一段真是不知所云,而且特效也太渣了,还不如孔连顺呢。
PPS,去看了看短评区。
还是有不少人打四星五星说”搞笑片能笑笑就好了,那么认真干什么。
“可是如果仅仅把人逗笑是目的的话,我还不如去看小品。
而且这片子的笑点只有看第一遍有效,因为他是靠让你想不到的突然耍贱来逗你笑。
不过只是抱着”我就是来笑来放松的,这种低俗浅显的片子正适合我“这种想法看电影的人还不少,所以这片子看起来还挺有市场。
它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低俗喜剧,低俗到没内涵到让你都不知道要怎么说它更低俗更没内涵。
其实国产电影的渣很大一部分也是被观众惯出来的。
你拍得再烂也有不少人看,你拍得再渣也能赚票房。
那谁还愿意呕心沥血地打造出一部片子,然后被那些去影院只为找乐子的看客评论一句:这说的都是啥,看不懂。
其实这部片子还不错啦,起码我从开头笑到了结尾。
真的很不喜欢豆瓣的风气,一有国产片就各种僵尸粉来刷一星。
至于吗?
至于吗?
就这么崇洋媚外,不支持国产吗?
你们就没在电影中看到邓超的认真和努力吗?
它和《泰囧》有啥区别?
都不是在认真的搞笑吗?
虽然剧情很老套,几乎看开头就知道结尾,但是你们不觉得它还挺搞笑的么?
两个桥段让我觉得邓超很敢玩啊,第一个是邓超黑自己,孙俪出场,恶搞婚外情被媒体抓包;第二个是邓超闻了杨幂的鞋子,然后臭昏过去(PS:当年天涯豆瓣黑杨幂,说她脚臭),就冲着人家敢自黑的精神,你们这些刷一星的好意思嘛?
你们敢这样自黑吗?
暂且不讨论剧情有多么老套,段子有多么荒诞;就冲着片尾的花絮,我都乐了半天呢。
不过里面最想吐槽的是古力娜扎,完全没有演技==她的出现纯粹是为了秀身材和脑残。。。。。
小苹果神马的已经经典一幕,网络上爆红,说明人邓超营销做的好啊,会炒作!
最后说一句,这么支持邓超,完全是因为都是家乡人啊。
更愉快的是电影里面居然出现了家乡话,倍感亲切有没有。
昨天晚上去看的,本来不想评论,但看到好评如潮,我真想说几句…首先,我确实笑了,但是这种笑并不值得回味,因为笑声不是发自内心,而是脚心,仿佛被人搔了脚心,被动的大笑。
如果说“让人发笑”“娱乐大众”就是这部电影的使命,那分手大师的确完成了使命,但完成使命并不能说它是一部好电影,就如同一场让人捧腹的相声,笑点是靠讲荤笑话获得的,能说这是一场好相声吗?
在我看来能被称为人类艺术精髓的一个是建筑另一个是电影,所以好电影一定要具有艺术性,不客气的说《分手大师》并不在电影的范围之内,所以它更不可能是好电影,只能算是小丑搞笑表演集锦。
其搞笑的方式跟《乡村爱情》如出一辙,只不过是邓超比刘能、赵四帅而已,邓超也成功的用他的耍帅麻痹了观众,不像去讨厌《乡村爱情》一样讨厌《分手大师》。
客观的说《分手大师》必定会大卖,这已经是毋庸置疑。
首先,它迎合了大众“减压”的需求,在这个不以耍贱为耻的时代谁会拒绝捧腹大笑呢?
但如果只单单的用票房跟笑声去衡量一部电影优秀与否,那实在是我们太肤浅了。
其次,国内观众观影素质偏差,艺术修养不高,也为像《分手大师》这样的跳梁小丑提供了登上舞台的机会,但毕竟跳梁小丑不可能是主角,作贱自己娱乐大众的套路也不可能是长久之计。
因为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观众也会用正确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超氏喜剧”。
重新审视的结果就是:这是一个极为反面的示范,“投其所好”的追求票房就如同饮鸩止渴,如果《分手大师》成功了,势必会刺激更多电影人去效仿《分手大师》的成功模式,将艺术抛到脑后,只追求一时的情感刺激所带了的巨大商业利益,这样又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同类型影片泛滥,观众厌烦,市场倾向得到改变,该类型电影被淹没在市场的浪潮里。
另一种可能是,为了追求利益,该类型影片泛滥,并霸占市场,观众的艺术修养不能从电影中得到提高,品味更加庸俗,最后进入死循环。
很明显我们不愿意看到后者的出现。
这是一部令人看完就忘的电影,没有值得回味的情感和思想,没有值得把玩的剧情和桥段。
但这同样也是泰囧之后最搞笑的电影,甚至笔者个人以为比泰囧还要搞笑。
笔者完全是从开场笑到字幕结束,就连字幕同时播放的电影花絮和被删掉拍摄素材都能把人逗笑。
这就是喜剧片的功效不是么:让走进影院的观众暂时忘掉生活中的琐事,沉浸在电影的各种搞笑桥段中,没心没肺的狂笑一个多两个小时,发泄掉释放掉积攒的压力和郁闷——你不需要记住电影的什么东西,只需要走出影院后能够大喊一句“爽!
”便忘掉电影的一切,以一种轻松欢愉的心情重新投入烦闷的生活中。
——不能让人笑起来的电影,一定不是好喜剧片。
其实所有电影的功效都是如此,用其营造的电影的真实的氛围,去对观众进行心理暗示,以感染观众的精神和情绪,让他们暂时忘掉生活的现实而全心投入电影真实中。
最后再说回这电影,笔者真不记得什么东西了,只记得本片虽然改编自同名话剧,但我总认为电影和威尔史密斯的全民情敌的剧情布局与套路非常雷同,只不过本片在具体设计时反其道而为之罢了。
电影开篇是最大的亮点,各种明星夫妻真名客串,连孙俪都被邓超搬来调侃。
之后,便是邓超个人才艺秀,他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跳的了钢管舞,扮得了娘炮,充的了爷们,也玩得起柔情;更重要的,走T妩媚同性恋,他也点儿不害臊毫不含糊;最后还大展歌喉。
总结来说,本片没有什么剧情,完全是邓超导演随性而拍随性而演,所以杨幂韩寒等诸多明星也就放开了陪他玩儿。
综上所述,讨厌杨幂邓超的死开,从不看喜剧片的死开,装逼纠结剧情的死开,装纯受不了恶搞的死开,本片就是为星爷式的恶搞喜剧片爱好者准备的盛宴。
国产电影真是每年都能诞生惊世骇俗之作!
没想到,今年这顶“跨时代”的桂冠这么早就诞生了!!
让我们来历数一下《分手大师》这样一部电影创造的多个纪录!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能够在院线上映的“直男癌特摄片”,该片从多个角度,不同维度,展现了直男癌患者独特的审美观,爱情观,价值观,高度统一地概括了这一族群的思维和行为特征。
相传总局以八字箴言批复了此片:低俗下流,粗俗无聊。
如今,影片得以面世,也堪称电影审查史中大逆转的奇迹。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全程由“华夏牌鸡血”赞助的影片,影片中,多为主角在注射了“华夏牌鸡血”后,全程高能,癫狂亢奋之程度远超知名编剧宁财神在密集写作时,吸食的大补丸。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在院线上映的“病毒视频”,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度最大,明星参演度最高,时长最长的病毒视频。
这一病毒视频所宣传的正片的上映日期还未可知。
同时,该片诞生的同时,本年度最佳段子手也已经诞生,邓超、俞白眉先生凭借贯穿该片始终的无数个段子,超越了留几手、天才小熊猫等微博段子手一年的产量,荣膺年度最多产段子手。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的三位女主角杨幂、柳岩、古力娜扎组成的阵容,也堪称中国影史“最胸围”阵容,他们以尖叫派演技,唱响了中国青年女演员最强音。
本来对邓超印象一般,现在不想看他作品了。
第一次写影评,因为内心愤怒实在是憋不住。
本不想去电影院看《分手大师》的,只是朋友听说有周笔畅献歌,才陪她去看,事实证明不看是对的。
因为没有周笔畅,也没有一个喜剧该有的全部因素。
这是一部号称从头笑到尾的电影,但除了开头邓超说的那句“傻逼”我笑了外,剩下的,就只有恶心了。
陆老说得没错,这部电影确实恶心,邓超的男扮女装,浮夸的抢劫、爆炸镜头,醉酒吐、坐车吐、被打吐,在电影院里,我也有了吐的冲动。
影片中,唐大山说小春是个为爱奋不顾身的好姑娘,且不说小春一个花姑娘爱上唐大山那个老牛吃嫩草、令人作呕的形象,单凭为老总出头,替老总挡垃圾,就想突出这一人物形象,是不彻底的,这种事不令人感动,倒更像是员工表忠心。
如果说前面的铺垫是个小状况的话,那后面的故事情节就愈发朝着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了,唐大山找邓超商量尽快摆脱小春,原因是公司要上市,不能让人知道他有情人,我念书少,不知道公司上市和老总有没有情人有多大关系,我的《财务管理》书只告诉我要考察公司账务。
公司准备上市,唐大山大肆演讲,在即将上市的关键阶段,为了不让小春出现,派老六绑架了小春,真是够闹的,还造成一种要杀她灭口的即视感,到最后才发现是为了小春脖子上的一条“大山牌”项链,成本真是高呢,也不知道是真想要项链才绑架,还是想借项链绑架咯吱观众笑。
从老六手里逃脱后,小春和邓超揭穿了大山的伪成功学,随之小春便消失了,直到一年后被邓超找到,正当两人重逢邓超表白时,被大山开了的老六突然串出来要伤害小春,邓超为了保护小春身受重伤,小春很感动,往事一幕幕从眼前浮过,当即答应当邓超女友。
这时!
邓超醒了!
原来这只是他和老六演的一场戏!
看到这,我想,要我是小春,碰上这骗感情的男人,一定会反悔的,但小春没有,因为人家爱得深沉。
影片至此结束,演播厅灯光亮起,没等到周笔畅的陶某人直呼上当,我在心里狂啸全程尿点,心中愤怒无处诉说,故撰此文,顺便问一句,能退钱吗?
ps:原谅我全文用角色名除了邓超,因为我实在是没记住他演的角色叫什么。。。
敢跟变4抢档期,有魄力
挺搞笑的
同場有觀眾笑瘋了,而我卻完全不知所措,那些刻意堆砌的廉價笑料只能讓人一再地翻白眼和豎中指。影片怎一個混亂了得,完全無電影章法可言,敘事、節奏、剪輯、配樂、表演各個層面都一塌糊塗,鄧超已經把放得開和做作地瞎胡鬧徹底搞混了,如果我有藥,我真想死命給他灌上一百瓶。
这是邓超自我疯狂自嗨的最高境界。(没想到有几个角色居然是配音点球。更没想到配音居然是廖菁张伟导的,谁叫他们关系好。)
其实在电影院看的时候还可以,但是不能二刷剧情二刷就会特别没意思,不过总体来说是不错的,有几段特别搞笑。
当时看预告片还是漫感兴趣,考完试就和小伙伴去看了希望可以开心一下。但是成片和预告的差距还是蛮大的,搞笑是好笑,但是是那种笑完之后立马冷场的感觉,席间也几次穿越以为自己在看百变大咖秀……有点一言难尽
恶俗 低俗 无聊 恶心 烂到家了 还真有人捧!
不错了。。看的很舒服。。。夸张,无厘头,前面感觉尴尬。。后面就慢慢习惯了。。。有笑点也有感动。。。
脑残也来捡钱?
不知道为啥我记得我当时在电影院看的时候笑得还挺欢。感觉就是一部闹剧。可能是我笑点低吧
前半小时最搞笑,有了杨幂就不好玩了。
终于洗脑成功!作为喜剧片及格。故事没问题,细节没问题,演员没问题,但给人一种奇怪的呼吸感。大概是节奏出了问题,而且个人喜欢有点留白的电影,就是不需要多么深刻或者多么正能量的台词,用故事本身引导观众思考。演员邓超超级棒,导演邓超要加油~~
其实…感觉…挺好笑的,作为一部喜剧它是成功的,不明白评分为什么那么低…
无下限无节操的搞笑。。。。邓超太敢演了。。。暗讽杨幂脚臭的一段笑喷
不黑主演,实话说最初还期待看个顺眼的爱情喜剧…但真心是玩儿过头了,花絮也能剪成电影?毫无剧情逻辑可言,二逼至死。
我觉得挺好看的 为啥豆瓣上的人给的评价都这么低 我觉得能把全场观众逗乐就是一种成功 难道看个电影还特么要跟看个鲁迅文集似的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吗??
感觉还可以吧,挺搞笑的,不过相对其他的影片而言有点逊色
陆老先生说的很对,这的确不是一部电影。只能说是各种段子的集锦,并非常勉强的将其拼凑在一起。讲述是不顺的,剪辑是乱来的,以至于没有故事没有转场。而在主打的笑料方面也是使劲的咯吱型,不自然很做作。邓超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也称不上喜剧表演,只是说是耍。
以疯戏著称的邓超,在导演首秀中卖命不遗余力,全片笑点奇多,但生硬而缺乏幽默,看后即忘;同时也犯了诸多处女作导演的通病,恨不得将自己多年来对电影拍摄的理解,统统塞在第一部片子里,想要表达呈现的东西过多,但又缺乏娴熟的驾驭手段,于是整部电影杂、散、乱,缺乏流畅。
为啥评分低呢? 调侃的很猛呀,真心挺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