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奋向笑笑求婚成功,但两人决定先试婚,经过一番波折分分合合后,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其实看完还是有些感触的,尤其是李香山走向死亡那段,其实人到最后都逃不过死亡,所以就要在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心态要放宽,要开开心心的面对生活;可能近期受到感情困扰,秦奋和笑笑的感情戏还挺触动的,尤其是在海边的那句谁动感情谁完蛋,莫名心酸,愿天下每个善良的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因为刚去过三亚,所以决定看这部电影,实在是太美了!
这是一个9分尖果儿和6分苍孙的故事。
尖果儿年轻没有太多经验,被一个嘴上说爱的男人圈住了心,想不开的时候就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
苍孙动了心,花招百出想抓住这个天仙儿,同时又觉得不能太宠女人,时时不忘嬉笑怒骂着找回场子。
尖果儿说自己可以跟苍孙在一起,但心里装着别人,苍孙不同意;回过头,苍孙揣着对尖果儿的爱马不停蹄的找着别人,一边儿也不忘记偶尔撩拨下尖果儿。
这两种所谓爱都让我哭笑不得,经历了诸多互相折腾,两人最后貌似是走到了一起,我却没有看到美好结局的感觉,是凑合在一起了呢?
还是9分女被时间拉低了分数所以两人匹配了?
是两人互相折腾太久已没有精力去找其他人了呢?
这两人之间是真的爱吗?
苍孙欲擒故纵的套路被当做成熟和幽默赞扬,尖果儿爱的认真却偏执的傻,我们都在感叹这世界套路太深,已经没有人会认真去爱去追寻去等待,却忘了这世界正是我们组成的,我们一边希望获得真挚的爱,一边自己用着各种套路。
我们经常迷茫,经常觉得自己不要这个不要那个,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其实不过是拥有的太多想要的太多。
平常的生活让我们看不清自己的欲望,若把把其中一点放大立即就看得很清楚:得了癌症的人只想要健康而顾不上金钱,打工的农民工只想多赚点钱给儿子交学费而顾不上健康和团聚……我们常说要想明白自己要什么,这不是简单的分辨有没有拥有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为了拥有这些我能付出什么。
作为一部续集电影,作为一部冯小刚和葛优的电影,可能会有很多观众已经习惯要在年底去电影院享受他们给大家带来的欢乐。
但这次的《非诚勿扰2》因为王朔参与了编剧,所以整部电影的气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那些想要去电影院享受欢乐的观众可能会有些意外地撞上一堵冰冷而坚硬的墙。
作为一部很认真地去试图思考“生与死”这样终极话题的电影,《非诚勿扰2》可能会是不错的小说、话剧,甚至是电视剧,但它不是一部好的电影。
如果偏激一点看,这部电影其实靠听也能“看完”。
无论是视听语言还是叙事技巧,《非2》在形式上的轻飘和话题上的沉重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对于那些抱着既定期望值的观众来说,这样的电影可能会让他们有些消化不良。
如果我们还把它看作是一部电影的话,那么这部电影的创作者实在是太偷懒了。
故事根本无从谈起,就是摆出一幅我要和你们丫聊聊的姿势,最后其实也没讲出个什么道道来。
其实,1就是1,2就是2,要是躺着挣钱都嫌太累,那就改趴着吧……实在懒得多说了。
2010年的中国电影,基本上就这样结束了。
从现在可以知道的影片消息来看,我不觉得2011年的中国电影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
如果不知道《让子弹飞》有多好的话,可以看看《非诚勿扰2》;如果不知道电影什锦拼盘儿是什么样的也可以看看《非诚勿扰2》;如果我不是在早晨洗澡的时候突然间回想了一下《非诚勿扰2》的情节,实在料不到我会一下子想到《大腕》。
冯导换汤不换药地重新导了一部《大腕》,不是说植入广告这回事儿,实在是那个离婚典礼和人生告别会让我想到的。
就像是泰勒变成了孙红雷,葛优还是那个葛优,其他人也各司其职把追悼这事儿弄得很逼真!
贺岁档,冯小刚完败姜文!
不过我想,从全年的电影票房看,冯小刚还是胜的,毕竟有一部《唐山大地震》,从我自己的角度看,那确实是一部好片子,我就当冯导为了大地震呕心沥血,把贺岁档放弃了!
冯导也不容易!
姜文《让子弹飞》中为了不植入广告而与制片人翻脸,冯小刚《非2》植入20个广告。
就这一点,还怎么比。
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小刚啊,你输的不是你那毫无主题的剧情,不是大杂烩的制作方式,输的是你对电影的态度和对影迷的态度。
试问小刚,你一部影片植入20多个广告,你把你的影迷当成了什么?
我们可以容忍你的半生不熟,可以谅解你的粗制滥造,但是我们却不能容忍你为了挣钱糟蹋电影,糟蹋影迷的行径!
新浪博客两年来,一直用《非诚勿扰》的剧照做头像。
因为喜欢,我看到秦奋和笑笑对感情都极有诚意,即使笑笑爱上的是个有妇之夫,即使秦奋相亲认识了笑笑,一旦确定是爱,就爱得直接猛烈。
看了《非2》,表情,情不自禁的沉重。
这是部太生活、太现实的剧,是有着喜剧基因的悲剧。
不是不好看,只是看完有点儿堵。
把我深沉了。
把我堵住了。
其实非2比非1更真实,更贴近生活。
看完电影出来,我没开电脑,没开电视,拖了鞋,穿着衣服,在床上蜷着呆了半个小时。
就是很想给《非诚勿扰》留下个仪式感。
我有点难过,笑笑遇见了一个有诚意的、反复求婚、愿意相守一生的秦奋,但她非拧巴的要个坚持的理由——爱。
也许,笑笑是对的,如果只是好感,怎能相守一生呢?
爱是一瞬间的,是美妙的,是美的。
婚姻是一辈子的,是相守坚持的,是一种美德。
爱是什么,爱是宽容。
(赵宝刚客串的角色,说出了本剧我最钟爱的三句话之一。
)爱了,才能坚持、才能相守。
激情退去,才能不离不弃。
生活需要诚意,更何况婚姻?
李香山说得更现实“婚姻怎么都是错,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拧巴的人一直在纠结。
纠结于爱与不爱,纠结于能否善始善终,纠结于永远。
过去,王冉写过《结婚这点事儿》,里面说“结婚更像是喝大。
先把自己调整到位置,喝一杯就能美起来。
”我是一直预备蹦极的那个人。
我一直都预备喝大。
我是一直在调整位置的那个人。
一辈子是很短,可我非就不能不真诚的就把自己婚了。
将错就错,我也得精挑细选一个错,让自己能坚持住这个错。
这是我给婚姻的一份诚意。
感情,谁认真谁就玩儿完。
(秦奋看着笑笑无奈地说出了本剧我最钟爱的三句话之二。
)可如果不认真,还叫感情吗?
这是我给爱情的一份诚意。
你要的是感情,我要的是婚姻。
注定不是一条道儿上的。
(本剧我最钟爱的三句话之三。
)如果这是一早就注定了的,那么,读懂这句话,是我们给彼此的一份诚意。
北京,夜里灯火璀璨,感受着大都市的繁华,也会油然而生一股寂寞,顾影自怜。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如果一辈子很短,究竟要做点什么?
我们一起抬头,看天窗映着两张脸,像一张相框,像一张合影。
我想问,是不是所有错,都可以将错就错?
如果不行,那,让错飞会儿。
如果爱情本身是一种错,那爱情之所以美丽,也就在于将错就错。
错下去,是万丈深渊,也前途无量。
会审美疲劳,会七年之痒,会中年危机,但也会相依为命,不离不弃。
如果非要收藏2010年的一张珍藏版的光盘,我想,不会是《让子弹飞》,而是《非诚勿扰》。
有时候,我们需要再多点诚意。
为了生活。
有王朔,的确有深度。
相比于前一部中略带轻松的过程(或许是与金融危机的大环境有关,最后的结局是修改过的),这一部“苦”的含蓄、深沉、内敛,仿佛一杯苦茶,品茗得时间长了,就能从苦中品出那种“甜”。
每一次的婚姻都是一场错误,而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这句话,让这部片子有了很多对于人生的感悟。
没有王朔,冯小刚再挖空心思,也想不出这样的句子;没有王朔,这部续作不会有超过第一部的水准;没有王朔,就没有这一部场景中时常能让人冥想、体会的片子。
人生真的是一场修行:每一个爱你的人,每一个恨你的人,每一个你爱的人,每一个你很的人,无论是爱之深,抑或是恨之切,他们都是你人生中的一段经历,他们都在“帮助”你成就、完全你自己。
修行是痛苦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更何况修行本身这个概念就足够痛苦了——因为它意味着你不得不自己去面对种种“不愿意去接受”的局,并咬牙去接受,经历拷打,完成自我的升华。
修行的道路上,没有失败者也没有成功者,只有一段又一段各式各样的人生,无论哪一段,都足够绚丽多彩、苦乐参半。
当两个人真正在一起的时候,什么最重要?
这个问题很难去回答,毕竟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纽带;绳子断了,纽扣松了,家也就没了。
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都是这一生的佐料,他们不是正餐;能够找到一个相知的人,分享快乐、喜悦、悲伤、痛苦,每一个人都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坚持和信赖的力量,这才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主食。
每个人的一生,既是为自己而活着,也是为别人而活着。
为自己活着,看得到的是自己的艰辛和苦难;为别人而活着,看得到的才是生活。
分分合合,人生中总是充满了这种悲喜交加的场景,只是我们驻足停留,自怨自艾的时候,前方并不是更坏的结果,而是一段需要继续探寻的未来。
非诚勿扰,“诚”字最真。
今年平安夜的唯一节目是去看了《非诚勿扰2》,看完之后,竟然异常难过。
在影院抽奖得来的爆米花儿和台历也没有弥补我内心的忧伤,因为一等奖的奖品是人人喜欢的iPad,而末等奖爆米花的中奖率则是100%。
毫不避讳的说,自从看完《唐山大地震》之后,我对冯小刚的印象马上回到了很久之前对《甲方乙方》的喜爱程度。
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导演,无论别人怎么看。
即便是最近几年做出来的电影越来越商业,片中的植入广告越来越多,在我看来也不至于受到那么多的侮辱与谩骂。
所谓“在商言商”,把电影拍的舒服一点和吸引的投资再多一点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因此,当我在豆瓣的《非诚勿扰2》电影短评页面里看到类似“尽管还没看,但不妨先打上1星给丫来个下马威 ”这种不负责任的短评时,便自然生出了一种花钱去电影院支持冯小刚的念头。
到了电影院,才发现这部电影居然比《让子弹飞》还要火(当然也有可能是买不到后者的票了才选择了前者),看来首日票房高于《子弹》的言论也并非谣言。
所以,我想在尽量不剧透的前提下,认真的说说这部电影。
以及,随便聊聊这无法控制的爱情与人生。
整部电影基本上可以通过孙红雷的第二次出场被完整的分成了前后两部分。
在前半部分,贺岁的喜剧效果完全沿袭了冯氏幽默以往的路子,充满着生活里随处可见却极富创意的人情味儿,那种男人犯坏与女人可爱间的斗智与斗勇逗得所有观众无数次会心大笑。
葛优确实是万金油,搁哪儿都好使,舒淇的妩媚也在美丽的海南岛小木屋里发挥的淋漓尽致,看得人心慌。
虽然电影的色彩与光线暗的有些让我不适应,但我姑且认为这是冯大导演初次尝试小清新的LOMO效果,当然也有可能是影院放映机的效果,所以意见暂时保留,待到有机会再看时便可见分晓。
果不其然,乐极生悲,在笑完之后,随着情节的急转直下,心里开始有点儿堵。
到这儿,就该谈谈爱情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了。
两个人能一辈子相爱么?
不能。
如果有哪个男人会对一个女人轻易许诺爱她一辈子,那么这个男人一定是个说话不经过大脑的骗子。
我承认爱情是世上最美好的存在,但它是根本无法受人的主观意识去控制的。
当我突然爱上一个人,我一定会小心翼翼的努力使她高兴,并且打心底愿意跟她上床,但这种话实在是羞于启齿,所以只能慢慢来。
在此期间,如果不告诉她我爱她,我一定会备受煎熬;如果在表白之后而不和她上床,我一定会倍受煎熬,是的,这就是“备受”与“倍受”之间的差距。
——我相信这是每个男人在前三次求爱时的必经之路,当然这不包括那些只为了解决生理需要的潜在性病携带者。
而这种拧巴的心态,也正是葛优扮演的秦奋在片中所倍受煎熬的。
说完了关于爱情的加法与乘法,再来说说关于爱情的减法与除法。
如你所闻所见,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的爱情在并不算漫长的岁月中早已香消玉殒,大多都悄悄地变成了惯性与亲情。
所以,这个悲哀的事实简直是一条铁律,我永远也没办法爱你一辈子,我只能非常努力的爱你很久很久。
就像片中的经典台词说的那样,“一辈子很短,我愿意和你将错就错。
”——起初没觉得这句话多么有深意,但细细体味其真意,却觉得这句话用简洁的方式间接的总结了爱情的真谛。
但如果你不愿意,那我也没辙,只能悲哀的感叹一句“谁动感情谁完蛋”。
爱情固然是可以保留的,但保质期一过,重新恢复到以前的饱满状态可就难了。
因此,对于那些所有刚刚分了手或者离了婚的可怜的人们,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马上从这段早已不再的爱情中解脱出来,再找一个,从此以后好好过。
“人生 ,就是一场修行 。
”剧情发展到后面,我除了感到堵心,连嗓子眼也开始堵了起来,心里很难过。
在看到孙红雷红着眼睛告别诸位亲友的那一段,甚至还悄悄的流了几滴泪,因为我实在是难受坏了。
我害怕目睹各种追悼会的场面,尤其受不了的是听到各种关于生离死别的伤感遗言。
我偶尔会相信命运,一直畏惧并且尊重死亡,很欣赏孙红雷在片中的两句台词,一句是“死是另一种存在,相对于生,只会生活是一种残缺”,另一句是在有人问他怕不怕死时,他的回答——“怕,像走夜路,敲黑门,你不知道门后是五彩世界还是万丈深渊,怕一脚踏空,怕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对了,还有一句提到了自己的女儿——“人生很短,我决不让她为钱操半点心,让她不爱干嘛就不用去干嘛,畅快的过她的一生。
”我相信关于人生的这一段应该是出自编剧王朔的感悟,虽然有些悲观,但精彩绝伦。
所以,都要好好活着,那一颗灵魂用几世才修得一场人生,相当的来之不易。
除了认真的用生命去体会,去享受,谁也没有权利将它放弃,假如老天爷不想主动收回的话。
说得有点乱,像这部电影的剧情一样糟糕,但电影里得到的一些启迪却让我非常满足,并让我再次体会到了“电影就是人生”的含义,尽管这是一场并不快乐且留有太多遗憾的人生。
因此,推荐去看。
欢迎关注:@天亮天黑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看《非诚勿扰2》的过程,就像面对着冯小刚的龅牙,葛优的光头,孙红雷的小眼,姚晨的大嘴以及廖凡的娘娘腔,两个字:倒胃。
当然冯导显然不这么想,在他眼里,龅牙外凸是一种霸气外露,额头光光是一类聪明绝顶,眼睛小则能聚光,嘴巴大则别有趣味,脚跟上的茧皮似乎是舒淇姐姐身上的唯一瑕疵,电影一样不留情面地给个特写,这不是怕丑,而是变相突出一下人民空姐的辛劳。
所以你不要跟冯小刚拧巴,因为他是真正懂得环保的人,不然也不会把电影的主场景安置在那么一个鸟儿生蛋的地方;你也不要斥责他丢丑,因为他不但弄得废物利用,还能引领一种新时代的审美观——看上去丑并不是真的丑,亚健康并不一定是不健康,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苍孙”,苍孙无限好,油嘴滑舌的老男人就是块宝。
都说电影是人生的写照,这话一点都不假,冯小刚是这部电影的作者,里面必然附着他的影子,流淌着他的价值观。
每个人看问题都会拿自己当参照物,所以你永远不会在冯小刚的电影中看到玉树临风、面若冠玉的男青年,而俱是腰板孱弱、年老貌丑的苍孙,这并非是在辱没葛大爷,而是实话实说,至于意外出来个穿着海军服、腰杆笔挺的型男邵兵,只是个拎包打酱油的,对葛大爷构不成丝毫的威胁。
苍孙们虽然体弱,但脑袋精明,亦沉得住气,所以总能吃得上热豆腐,他们最擅长用一张嘴来泡妞,先用死缠烂打、软磨硬泡,再来后发制人、欲擒故纵,所以即使你是梁笑笑,你也会不幸儿着了道。
《非诚勿扰》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完全虚构的,而是掺杂了冯导情感生活的某个部分,如有兴趣可以品读一下他的著作,便知他当年是怎样把徐帆泡到手的了。
在《金瓶梅》中王婆向西门官人阐释了成为花花公子的五个条件,那就是“潘、驴、邓、小、闲”,苍孙们果然没有潘安的相貌,也没有驴子的功能,但后三者诠释的炉火纯青——有大把的钞票,生活无忧;善解人意,尤其会体贴漂亮的女子;不用工作,总有大把的空闲时间。
时代已经变了,潘驴已经不重要了,邓小闲才是真理,健康也不重要了,亚健康一样牛逼,只要深蕴其道,苍孙照样可以成为花花公子。
不过冯小刚显然不认为这是天生得来的,而是经过了若干年的努力,所以男主角才起个名叫“勤奋”,练功练了几十年,万事具备只是近黄昏,才起了畸形的补偿心理,这跟太监娶老婆是相同的道理。
亚健康也给了这些苍孙矫情的资本,背着美人爬几层楼就气喘吁吁,然后就把腰扭了,顺理成章地开始享受按摩服务。
他也可以玩“瘫了”,从淘宝网上订个轮椅道具,来诠释什么叫做同甘共苦的日子,目的就是让你内疚,然后投怀送抱。
这其实与早年流行的某种“颓废美”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不过冯小刚显然看不起那种意识观,不然也不会管798叫897,或者管艺术工作者为“伪艺术家”。
冯小刚赞成的是一种“实用主义”,哪怕是亚健康的,只要无害社会,又能变相敛财,就乐此不疲,这亦可以解释他为什么敢明目张胆地在片中植入奔驰车、朵唯手机这种广告了。
甚至是给李香山和芒果搞的那场隆重的离婚仪式,双方都是赫然摸着钞票发誓,拜金主义的错乱观声声在耳,这绝对是时代流行的意识,虽然在本质上仍是“亚健康”的。
当然,作为一个健康且清醒的人,梁笑笑没那么容易上当。
她近似于倾国倾城的那款,绝对不想便宜了老苍孙,而是幻想着那个体格强健又儒雅成熟的男人,只可惜人家已有了妻室,这便是“欲嫁苍孙心不甘,不嫁苍孙又孤单,嫁与不嫁间,思绪千万难”。
正是这种硬生生的烦扰搞得她痛苦,所以才急需散心,某日喝个酒就不幸hang over了,脱了鞋就直奔水里去。
按《立春》中蒋雯丽的说法那边是“宁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不过人家王彩玲是个孤单的理想主义者,梁笑笑是个有需求的现实主义者,两者不可一概而论,于是最后就慢慢地给苍孙洗了脑,开始认定那筐“烂杏”真是好东西。
当梁笑笑被套住了,故事也就成了杯具,无疑《非诚2》就是一出杯具,不但跟你玩离婚,还跟你玩追悼会和葬礼,为了让梁笑笑认同苍孙的美好,冯小刚甚至出了最损的招——把李香山给弄死,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跟你玩感情,虽然你知道那是奸猾的小聪明,可是招都用到这份上了,我们只能当这是真性情,眼里夹着几滴泪去看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
孙红雷是个抢人戏份成瘾的家伙,不过这种场合可以独当一面,不晓得他这病是个什么性质,怎么来的,反正在紧要关头就那么等死了,临死前还喋喋不休地嘟囔着资本论有理、一心赚钱人生有愧,进而就顺理成章地开始拥抱主旋律了。
不过也幸亏这场人生告别会,让梁笑笑最后飞过来上了贼船,都说拍电影赚死人钱是不地道的行径,那么拿人死来铺展剧情去追妞,到底又算不算一种道德上的“亚健康”呢?
我们不用去质疑这些,因为冯小刚已经掰弯了我们的价值观,好的未必是好的,不好的未必是不好的,正如这部电影,你可以指责它情节散落、拼凑感太强、笑点不多,反过头却要称赞它情怀满载、感人催泪,夹杂着人生感悟和岁月沧桑。
我个人当然不承认后一种观点,因为那都是假象,都是铺展,是装了副哭脸跟你玩人生事故,这就一如葛优在片中的一句台词“谁动情谁完蛋”,你动情便认栽了,即使你还不动情,冯小刚也会全方位地折腾你,甚至为此来矫饰自己的音乐品味——《天下无贼》里只是小野丽莎的《玫瑰人生》,《非诚2》里赫然是胡德夫的《匆匆》,看来装逼也得装得像才行,至少比朱延平明目张胆地用上两首陈升的芭拉歌有技术含量的多。
这部电影好不好我不想去判断,我只想说,冯小刚好比是秦奋,观众就好比是梁笑笑,哪天冯导要哄你开心,图的就是你的钞票。
没多好,没多坏,癌症那段太俗套了。 离婚那段有创意!
还得说是有钱才能去住那亚龙湾的树屋,开50万一瓶的酒,弄喝香槟的离婚礼和人生告别式,让孩子一分钟都不为钱发愁,虚度年华,《资本论》和仓央嘉措的情诗岔着读,我也对钱发誓,我被感动了。
冯小刚的笑笑~- - 房子不错
台词真的太……
印象最深的是姚晨冷艳的离婚典礼,舒淇的湖蓝色连衣裙,孙红雷的人生告别会,葛优的瘫痪。。。。也许,我喜欢的还是和你一起去影院的feel
第一部还讲得过去,起码情感的发生还算合理,第二部什么鬼???
广告也忒多了。。。。。
从八点档调到了十点档,冯小刚推出了新一集的电视剧。死了还能挣钱,厉害。难怪《让子弹飞》说,死人比活人有用。
冲着葛大爷冲着那幕绝望地依偎 就给个四星吧
比非诚1好看。对于台词方面,故事情结上,比1都下功夫了。几个看点:1、离婚仪式。搞笑。2、给活人办告别会。搞笑。3、有跟非诚1呼应的地方。比如:建国、比如一年一次的内个。4、有句台词严重讽刺了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5、葛优真的老了。但还是爱他。爱冯小刚。
说实话,王朔把剧本接得有点变味了
很难专心
喜欢舒淇。但是1的情节更好。
见与不见
总有那么一丝淡淡的压抑。。。不像非一
老爸講話了,第二部永遠就是個老二。。
有哭有笑,幽着淡着,不玩噱头,不搞暗喻,不减水准,不缺情怀,淡化了冯小刚的风格,却有了文艺片的质感,素颜的舒淇素出了电影的美,逗贫的王朔逗出了电影的好。喜欢80%的台词。延续对非1的爱,依旧会打五星。真心奉劝喜欢子弹的朋友慎看,你们没必要花了钱还给自己“添堵”。
创意不错,给活人办葬礼,给夫妻办离婚典礼,姚晨好美
就不说那个万年不变的字了~~
我倒觉得续比一拍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