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星战的粉丝,零零散散看过的系列大多没留下什么印象,不说索然无味,也就只到聊甚于无的程度。
这部外传倒有别开生面之处,也让我想明白了上部星战大片原力觉醒为什么那么别扭的原因。
因为星战里的科幻是完全不对劲的,以现代眼光来看这些不免荒谬,但又没有荒谬到异端的程度,对我而言是不够有魅力的。
所以这种背景设置一定要有舞台式的失真感来平衡,演员自愿在虚构的舞台上成为祭品,我们就不强求真实了。
不能是现代电影那种利落劲儿,否则解释不通,谁会真相信一个要靠抓娃娃机来取出破硬盘拷贝得这么费劲的黑科技?
所以那种古早失真感证明导演的思路对了,星际迷航和原力觉醒,难看就难看在和别的现代大片一样搞惊心动魄环环紧扣,然而观众一看那个荒谬幼稚的科技感,就紧张不起来了,硬要搞紧张,就没有说服力。
我没有了解过星战的创作背景,应该是参考了阿西莫夫和莎士比亚吧,但前者在科学上的前瞻性是一点都没保留,只留下了宇宙帝国的空壳,而后者,星战里面的爱恨情仇看似对莎士比亚的孩子气模仿,很像童年过度到中二这个时期的一种想象力,煞有其事,不求甚解。
但真正以现代的技术去致敬那种古早感和孩子气,反而变得有趣。
我们看到拐角处镜头一转,反派慢悠悠端着枪走出来,发表一番可以成为咏叹调的豪言,再被男主角射击倒地,全程没有紧张感,一滴血都看不到,这是特别古早的处理方法,导演们还不能熟练运用电影镜头制造紧张感,那种需要转镜头的笨拙,更适合舞台式的表演。
在这部星战里,紧张感被削弱了,好莱坞式的命悬一线被削弱了,打斗和死亡都带有强烈的古早感,我最喜欢的是最后几十分钟,角色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没有现代电影强调的虚无和无常,他们死的很从容,很体面,很充实,很因果,就像古典戏剧那样,呈现了命运对人的尊重。
极端义军领袖的表演出色极了,变态而多疑,面部的抽搐准确传递出这个角色曾承受过舞台才会赋予的、具有巨大悲怆感的命运。
盲武士将信仰传递给姜文,姜文接纳了他的意念,最终望了一眼死去的盲基友,被爆炸的火光吞没。
终局里,没死透的反派醒来,在高台上望向天空,先于所有人理解到自己的命运,这一点很优雅。
男女主角一起什么事都不做连接吻都没有,但是拥抱着成为迎接共同命运的伙伴,这种联系比人和人的关系更紧密,也很优雅。
仿佛那句你看云时离我很近,看我时离我很远。
如果他们在这时kiss,就变成了人和人之间的荷尔蒙联系,失去了不需要任何关系捆绑,只要一起等待命运来临就紧密相连的那种大气,而且这种古早的节制,也和电影的气质相符。
《侠盗一号》终于在大陆上映了,虽然看完首映已是凌晨2点,虽然在去年底的首映式上已经得以一饱眼福,但激动的心情依然无法抑制,对我来说,这也许是30多年来最好的星球大战电影。
多年前有一部叫《星战迷友(Fanboys)》的电影,在星战前传上映前,为了给生命所剩无几已经等不到首映的好友圆梦,一群星战迷踏上了盗取原版拷贝的道路。
片子埋梗无数,而在影片结尾,穿着各色扮装道具的星战迷们迎来了电影的首映,几位朋友坐在电影院里,前奏响起,欢声雷动,而最后一句台词是:“如果这电影烂透了怎么办?
(What if the movie sucks?)"。
是啊,这种心情大抵许多星战迷都懂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一部电影,弄得生离死别好像有些神经兮兮;连看首映这个事儿,类似"过两天看会死啊?
不去看看DVD会死啊?
"这样的评论也是见怪不怪。
但是我一直认为,人总得有点儿爱好,找点儿心灵寄托,没有爱好的人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当然世间的爱好千奇百怪,而我选择了星球大战而已。
那些等待了10多年的星战迷们看到前传时是什么表情呢?
关于前传的议论已经足够多,当然喜好可以各有不同,同时前传上映时,我还远没有这种体会。
不过到了《原力觉醒》时,坐在影院里当星球大战的LOGO浮现时,我脑子里倒一直环绕着扎扎•宾克斯的影子。
所幸还没有到那个地步,毕竟抱着砸锅的心态,我当时觉得片子打个9分没啥问题。
不过一遍又一遍地重温后,对《原力觉醒》的印象却一路走低,直到看完《侠盗一号》,《原力觉醒》在我心中依然是9分,不过已经并非10分制了...《原力觉醒》有着第七部的名号,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最后的结局大家都不知道,却用成熟或者说俗套的手法讲完了故事;《侠盗一号》的全灭结局基本早已注定,不然到了《新希望》可圆不回来,但是看起来却更像是当年的那个味儿。
如果你是星战迷,看到那些熟悉的角色出现大概已经足够欢呼起来了。
做为帝国的死忠粉,塔金的戏份之多远远超出了期待。
同时我也欣喜地看到义军不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完人,他们也做过各种脏活,只为了心中的理念,而这份理念也让他们面对明知不可为之事时慷慨赴死。
义军建立于希望之上,虽然这份希望看起来飘渺无比,但已经足够让人付出一切。
想起那个农场男孩了吗,为了拯救朋友他赴汤蹈火,为了让迷失的父亲回到正途而孤身犯险,卢克的这份单纯又坚定的信念再度回到了星球大战电影之中。
而这次,同强大的帝国相比,义军的无力感显得更为强烈,他们为了希望所付出的牺牲也更加令人敬佩。
每一部都有的例行公事卖玩具的机器人,加上两位似乎和星战世界观格格不入的华人演员,其实还是有点儿令人担心。
但我错了, K-2SO的“你知道那不是我吗”和甄子丹的“你在开玩笑吗,我可是盲人”,贡献了观影中最大的笑声。
只有让你投入了感情的角色,他的命运才能牵动你的关注,这些命运迥异尝尽世间艰辛的人们聚集到一起,也将电影导向了高潮。
虽然元素还是那些元素,但新的角度总会有新的感受。
歼星舰从阴影中缓缓现身,巨大的舰体从整个屏幕压来;转眼镜头拉远,和它身后的死星相比,又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而对于一闪而过的死星主炮,这次从被攻击者的角度,站在地面上观看,这种压迫感和无助感显得分外强烈,所以在看起来像是一群乌合之众的义军会议上,有人甚至要投降也显得很正常了。
承认吧,《侠盗一号》贡献了星球大战历史上最精彩的空间战。
在多年前的一篇采访中,乔治卢卡斯曾经说过想做出一部最伟大的空战片,有工业光魔护体,我信了。
接下来,卢卡斯影业鼓捣出了《红色机尾》... 到了《原力觉醒》,达默龙驾驶X-wing击毁数架TIE战机的长镜头一气呵成,但未免有点儿小打小闹。
虽然星球大战早已不在卢卡斯手中,但我相信他会对《侠盗一号》这场戏满意的。
烟雾中现身的AT-ACT已经足够换来阵阵欢呼,而从超空间跃出的义军舰队简直可以令人尖叫。
呼啸而出的TIE战机机群与势单力薄的义军飞行中队,在《帝国反击战》中擦身而过,这次终于撞了个结实的歼星舰,以及赶来救场势不可挡的Vader旗舰,这才是星球大战应该有的素质。
我不就提Vader这茬了,变着花样虐菜有意思吗?
太有意思啦!
抛开关于镜头补拍的种种传言不提,前后两段节奏的割裂是大家最诟病的地方。
虽然没什么注水台词,但节奏偏慢也是不争的事实,雨夜的父女相见戏份更是对于午夜场的挑战。
而虽说总爱用“没看过星战也能看懂”之类的说辞,但你如果连塔金和莱娅是谁都不知道,那这片子的评价掉个几分也是相当正常的,更别提那个“一看就是要拍续集”的结尾了。
彩蛋总结文章大概会铺天盖地吧,我对《侠盗一号》其中满意的一点就是,遍布服务星战粉的彩蛋,又表现得尽量克制。
想想手法纯熟的《原力觉醒》吧,芬恩到了千年隼上,不小心碰开了全息棋子,镜头定格特写给你鼓掌的时间,一转身拿出一个原力训练球,又是同样的手法,看多了就有点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而在《侠盗一号》里,棋子换成了木头版,在背景里晃动而过,换你会心一笑便已足够。
至于在经典的座舱正视角里插入40年前金色领队和红色领队的存档镜头,这简直就是生怕你一眼看出来了。
对了,在红色五号被击落时,我悄悄喊了一声帝国万岁...2016年星球大战的世界充满了悲伤,当你看到了参演了每部星球大战电影的R2-D2与C-3PO,在演职表里却只能看到C-3PO的演员Anthony Daniels的名字时,当你看到片尾莱娅公主的惊艳亮相,字幕最后出现特别感谢Carrie Fisher时,你知道他们已经永远地离你而去了。
这一切让你心痛,也会让你更加喜爱星球大战,毕竟,它从来都不仅仅是一部电影。
首发于微信公共号/ 快返家注:并不是资深星战粉,结合三部正传和三部前传,随手写了一点自己的理解XD,不对之处还望包含。
「侠盗一号」因为有甄子丹和姜文左右护法,成功上映。
片尾爵爷手持光剑,带着熟悉的性感呼吸声登场,一挥手就轻松甩飞几个义军废柴。
星战粉们集体高潮。
这也是全片唯一一次出现真正的原力。
有人说达斯·维达的出现就是骗情怀,用几个老梗强行与三部正片和前传建立联系。
但是「侠盗一号」真的仅仅只是英雄们的颂歌吗?
换个角度看,我觉得这部外传更像是对天行者的挽歌。
表面上似乎和爵爷没有半毛钱关系,其实处处都在致敬这位孤独而伟大的反派。
「侠盗一号」的精彩之处在于延续了星战系列最关键的内核:悲怆的革命精神。
而这种悲壮感,正是黑武士贯穿始终的情感基调。
女主角琴的整条生命轨迹,与其说是一条全新的,悲情英雄式的故事路线,不如说它只是天行者本来应该要活成的样子。
她有爱她至深的父母,从不限定她做任何事情,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身为汉尼拔却手无缚鸡之力的爸爸一开始就被抓走了,然而被抓之前还不忘给女儿洗脑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保护你。
对比步步紧跟在阿纳金身边碎碎念的欧比旺,琴的师父虽然有半路弃徒逃跑之嫌,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样,没有限制琴的自由生长。
师父对她的唯一一次可以称之为教导的地方,就是被炸死前大喊了一句:save the rebellion, save the dream!
听他讲完这句台词我只想请问这位师父,你有没有听说过,在一个galaxy far far away的地球上,有一个美剧叫Heroes①……而我们的阿纳金,虽然同时身兼“被选中的原力平衡者”、“银河史上最佳飞行员”和“唯一结婚的绝地武士”称号,却一直被束手束脚,一点也不开心。
……琴却可以随心所欲地想来就来,说走就走。
好,你义军不帮忙,我就自己干!
而且厉害了我还有一个帅哥一个话唠机器人和两个关系暧昧的亚洲大叔给我打下手。
她完全活成了阿纳金向往的生活:虽稀有但从未缺席的父爱,信任她的师父,以及忠心可靠的队友。
所有人都自然地把责任交到她手上,对她说:去吧,快带领我们去拯救银河系吧!
琴的革命之路,没有猜忌、恐惧和未知。
英雄的悲歌,伴随着死亡的命运,就赤裸裸地写在她的生命里。
——她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所以一往无前,向死而生(虽然最后还是死了)。
反观阿纳金的成长过程,听到最多的话恐怕就是:不行!
不行!
不行!
正牌伯乐魁刚死的太早,接盘师父欧比旺又是个死心眼的。
加上绝地武士上上下下团结一致,因为一条乌云密布的预言,铁了心要防着这个天赋秉异的天行者。
教条的银河议会,和生性不羁的天行者,注定只能走成一条死路。
共和国期待的是一位听话的继承者,宽厚且包容的绝地武士;而天行者只想搞事情,让生活每天充满冒险和热血。
所以并不是西斯嘴炮能力max,成功策反了共和国的希望之星,而是阿纳金早就已经待不下去了。
他不见得甘心归于西斯麾下,但那却是他可以大展拳脚的唯一选择……此后一别,达斯·维达披上黑袍,带上呼吸器,一手建立了银河帝国。
而失去天行者的共和国也终于开始反省,一成不变的教导方式,古老又迷信的信仰,真的是对的吗?
没有了原力加身的绝地武士,四分五裂的共和国开始了一段混乱的日子。
新的英雄,也在这段混乱的时代里诞生了。
可惜的是阿纳金早生了太多年,错过了一个本该属于他的黄金时代。
也许天行者骨子里是个挺幼稚的人。
一直在等着银河议会和一群绝地武士老家伙们先向自己低头,说一句:“孩子,不是你的错,回来吧”。
为了等这么句话,达斯·维达才没使出全力对绝地武士打打杀杀。
要不然以黑武士的实力,我不信他会让欧比旺和尤达大师躲在深山老林里平稳度过那么多年?
如果真的受原力指引,爵爷早就杀到他们面前收割光剑了。
何况「侠盗一号」结尾,拿着死星设计图那哥们不也跑掉了吗。
只可惜达斯·维达始终没等到那一声肯定,所以只好继续梗着脖子,硬撑在银河帝国皇帝身旁。
直到卢克长大,父子交锋。
知父莫若子啊,小天行者终于喊出了阿纳金一直想听到,这么多年却从来没人说出来的话:“你失败了陛下!
我是一个绝地武士,就像我爸爸一样!
”此话一出,黑武士终于可以卸下扛了几十年的担子,顺水推舟的被儿子打败,推倒(x)西斯,顺便吐露一下自己的心声:There's good in me……星球大战第三部「绝地归来」重制版的结尾,年轻的英灵天行者和欧比旺终于能又一次站在一起。
他微微笑着,就好像在和那个一直说着冷笑话②却极少夸奖自己的老师说:“看吧,卢克做的这么好,不愧是我儿子啊!
”所以「侠盗一号」的结尾维达出现并不是画蛇添足,而是导演对达斯·维达做出了正传和外传里都没能补全的性格修正。
乔治·卢卡斯会对侠盗一号高度赞扬,恐怕也是因为导演做了他一直想做却最终没能赋予黑武士的感情。
对好莱坞来说,乔治·卢卡斯就是天行者。
他厌恶体制,与导演圈格格不入,最终另起炉灶,搭起了属于他的银河帝国——工业光魔。
但是内心里,这位不善于讨人喜欢的电影人又极度渴望被观众、被影坛接受,希望拍出超越「大白鲨」的好莱坞式电影。
他和达斯·维达一样,渴望像琴那样,不用非得离经叛道就可以如众星拱月般被包围,哪怕只是英勇赴死。
也许是旁观者清吧。
达斯·维达,这位倾注了老乔当年全部不得志的帝国统治者,在40年后的一部外传里,终于被圆满了。
他不是一个坏人,甚至不是一个称职的反派。
他更像星球大战系列里原力真正的传承,贯穿了整整七部星球大战前传及主线故事。
——原力也许会变质,也许会消失。
但它终将指引迷失的人,走向他真正的归途:是“阿纳金”引发了银河共和国陈旧的规则土崩瓦解;是“天行者”推动了共和国改革;是“达斯·维达”平衡了原力,催生了新联盟的希望和诞生。
而爵爷一手建立的银河帝国,则一直牵引着义军同盟,找到共和国全新的方向。
天行者带着天选之子的使命出世,被这神秘又古老的力量所累,最终突破限制走向黑暗,却又在最后关头幡然醒悟,转而推动原力迸发出新的生命。
亦如卢卡斯于好莱坞一样。
「侠盗一号」的最后,黑武士静静地看着义军逃离,沉重又浑浊的呼吸声在每个人耳边响起。
他是否在说:联盟,让我看看,你能做到什么样子。
我就在这里等你。
等你带我回家。
注解: ① Heroes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Save the cheerleader, save the world!② 前传里伊万特别喜欢讲类似于“Not too worry. We are still flying half a ship.”这样的冷笑话
可以搜索“快返家”关注我的公共号^w^
虽然因为rogue one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在北美上映了,剧透也被剧透的差不多,但看完这片子国内首映还是让我觉得充满了惊喜,这部星战是我个人认为在EP6后拍的最好的一部星战。
首先在非星战粉的角度说一下这部片子,如果你没有看过之前任何一部星战,也没补过相关背景和设定,仅仅是偶然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之前没有了解过的电影的话,我认为它的分数应该在7/10左右。
侠盗一号是一部比较标准的好莱坞商业科幻片,里面充满了科幻片常见的战斗机狗斗,光枪对射,反派有着不知道为何那么强的武器和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强的boss,主角团一帮弱鸡靠着奇迹般的人品最终有惊无险的达成了目的,虽然这部片子的主角光环开的不够大,没能让主角全身而退吧。
侠盗一号的特效很棒,片子优点是剧情不拖泥带水,打戏非常多,看的很爽,两位中国演员不是来打酱油的而是戏份仅次于主角的重要配角,而且姜文甄子丹英文说的都不错,完全不会出戏。
不过剧情紧凑的缺点就是对非粉丝不够友好,片子里没有交代为何反抗军要反抗帝国,主角成长过程完全没交代,她就是突然从一个小毛孩变成了一个宫二,配角塑造不够完整或者说根本没啥塑造,除了男女主角有着相对多的戏份着墨与他们的过去和身份,其他配角基本就是功能性角色,黑色机器人不用考虑过去不提,片头看起来像是主角良师益友的黑叔叔为毛换个镜头就变成心理脆弱的神经质半机械人了?
甄子丹和姜文的角色在守护着什么,为什么就上了主角的贼船?
反派的黑衣人为什么枪都打不死,还能隔空抓人?
女主她爹怎么就当了二五仔?
提到过多次的皇帝是谁?
这些问题你如果完全没接触过星战是没法得到答案的。
因此背景和角色塑造是这部片子的短板,里面有几场戏比如黑叔叔对飞行员的审讯是比较多余的,可能是重拍的锅。
对于非星战粉丝来说,我认为侠盗一号是一部可看可不看的片子,如果很喜欢好莱坞大片又不是特别介意剧情逻辑的话,它是值回票价的。
如果对星战系列有兴趣但不知道怎么入坑的,这部作品非常适合入星战坑。
下面说说作为星战粉的感受:太TM好看了!!
这才是我想看到的星战续作,我想看的不是小屁孩怎么在沙漠里吃沙子飙车,不是中二青年跟造型诡异的吉祥物插科打诨泡妹子,也不是skywalker家那点剪不断理还乱的破事,更不是非主流EMO拎着光剑砍桌子。
我想看的星战是一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在黑暗中找到希望的故事,是心怀信仰的人为了理想和要保护的东西付出一切的故事,是TIE-fighter和X-wing前仆后继的死斗,是AT-AT像洪荒巨兽一样碾压一切的绝望,是达斯维达伴随着帝国进行曲的屠杀。
而这部侠盗一号有着我想看的一切,在我看来,爱德华斯是比EP123时只会拍沙子的卢卡斯和EP7里完全复制粘贴new hope的JJ更懂星战的。
我认为加里斯爱德华斯清楚EP456为何能成为经典,并且多少在侠盗一号中重现了当年能让星战成为经典的元素。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嘴里从来吐不出象牙的卢卡斯罕见的给了侠盗一号很高的评价。
侠盗一号讲的是一个我们早已经知道结局的故事,它的主线是偷死星设计图,而我们都知道获得死星设计图是星战的开端,所以主角们必然成功。
而因为时间线无法拍续作也无法把主角们放进之后作品,他们也必须团灭,所以怎样把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结局的故事拍的好看,又能给前作擦屁股,是一个比较艰难的任务,所幸侠盗一号做到了。
在我看来,侠盗一号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把当年EP456受限于技术和时代无法拍出来的东西呈现到了屏幕上,首先是对死星的刻画,在456中死星虽然一个比一个大,但根本没有直观的体现出它的体积和威力。
当年那一道绿光之后一个星球boom了的画面很难让人觉得这东西是个大杀器。
侠盗一号中对死星的刻画非常完美,首先是登场,被巨大货船反衬显得无比庞大的歼星舰徐徐驶过,而随着阳光照射它的身后慢慢显示出死星的一部分,视觉冲击力这就出来了。
而在表现威力上片子选择的角度很有趣,它并未像EP4和7一样直接炸掉了星球,而是只给星球炸了个坑,但这片子把视角放在了受到死星攻击的人们身上,从地上而不是太空的角度来描绘了死星的威力。
那种缓慢而无法阻挡的天灾感,在死星攻击下绝望无助的人们,星球上像疤痕一样的龟裂,前所未有直观的体现了死星的威力,也解释了为何反抗军怕它怕的要命。
爵爷的戏份是我认为另一个突出的亮点,首先是露面,穿上维生装置后与Krennic见面这一镜头并未直接拍本人,而是随着帝国进行曲的变奏版响起,在Krennic身后投射出巨大的阴影,之后镜头转向本人,在烟雾中缓缓出现的身影压迫力十足。
而在最后几分钟达斯维达登陆反抗军旗舰开无双的片段毫无疑问是星战系列里最有压迫力的镜头,堪比恐怖片,这段第一个镜头也并未直接拍维达,而是以反抗军视角看着黑暗深处,黑色的阴影慢慢扩大,之后红色光剑亮起,维达就像天神下凡一样出现在了反抗军面前,之后短短几个镜头,维达的经典招式:光剑弹子弹,扼喉,飞剑,穿胸都一一呈现,如果你是个SWBF玩家在这时候肯定会觉得代入感十足。
星战系列一直是大人物的故事,血统和天赋从来都是主角必不可少的东西,而侠盗一号的主角没有一个绝地,甚至原力敏感者都只有一个,而就是这些人挖动了让帝国覆灭的第一撬土,我认为这是比天选之子跟随命运成为英雄要有意思的故事,就像姜文说的,不是原力保护了你,是老子保护了你。
不是原力干掉了死星,而是无数像侠盗一号的船员这样的小人物牺牲自己才毁灭了死星,推翻了帝国。
而作为一个非常喜欢在星战前线里打飞机的玩家,这部的空战让我非常满足,不仅有传统的X翼和原始钛战机,还出现了新的U翼和实验型TIE/sk X1型号战机,帅的飞起,而且在电影中不常登场的Y翼戏份也是很足,最后摧毁两艘歼星舰并解除星球护盾的创意很有趣,不过我觉得是有neta霍斯星战役中卢克干掉两架AT-AT的意思。
角色方面K-2SO这毒舌机器人很讨喜,而且最后的牺牲很有泰坦佛2BT的感觉,我觉得比EP7单纯卖萌的BB-8塑造的成功。
女主角中规中矩,男主角的人设是个亮点,他不再是系列反抗军典型的那种伟光正角色,而是比较黑暗的角色,刚出场就果断干掉了一个队友,之后对Erso博士的刺杀也不是什么光彩的行动,我认为这种角色要比传统的高大全反抗军形象丰满而且真实,就像刺客信条那句话一样:“we walk in dark,service for light.”虽行走于黑暗之中,但一心向光明。
甄子丹和姜文的两个角色主要负责搞笑,但战斗力高的可怕,不知道姜文的那把blaster在哪弄的,火力太吓人了,甄子丹盲人打飞机的桥段逼格也是十足。
最后两人牺牲的场面让我觉得...这俩人之间绝对不止有友情。
麦叔出演的Erso博士是个好人让我不太适应,那脸怎么看都像是boss...CG制作的塔金总督和莱娅公主还是可以看出点破绽的,有些不自然,不过真的是情怀满满。
片子里充满了前代梗,比如K2说了一半的“I have a bad feeling about this.”和打酱油的C-3PO,R2D2两活宝,以及提到躲过66号令的绝地,应该是欧比旺。
目前想到的就是这些,有想到新的东西再加,作为系列粉丝我给这片子9/10分,缺点在于一些镜头显得多余,还有男女主感情进展的有点快,我很喜欢的A翼和钛3型也没登场,不过都是小问题了,这部星战给我的满足感远胜于EP7,很遗憾它注定没续作,而之后的韩索罗外传我也不是很看好。
如果你是SW粉的话请务必看一看这部片子,它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最后希望刚回归原力不久的凯丽费舍阿姨在天之灵得以安息,she is one with force,may the force be with her.p.s.极端主义反抗军偷袭帝国巡逻队那段迷之即视感,在小巷中一群裹头蒙面的人撩开袍子就开始突突突和扔爆炸物,嘴里喊着奇怪的口号,这剧情是不是感觉在哪见过?
政治太不正确了...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观后
午夜十二点的ShoppingMall早已没了白天时的喧嚣,从地下停车场只有一道电梯还在运行,除了KTV的灯红酒绿就只有顶楼的影城还有人影。
排队熬夜观看《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国首映的人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大约坐满了一半的位子。
没有了每一部必须出现的激光剑大战,原力也仅仅是惊鸿一瞥,男女主角连kISS都没有,床戏就更不用指望,同时也没有完美结局,仅仅是相拥着被毁灭,在星战的历史洪流中完成了配角的一次放大展示。
133分钟的电影对我来说谈不上有多精彩,没有了小时候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星战》时的着迷,长大后的我更喜欢那一个个故事背后的含义,纯粹的感官刺激已经无法带来任何激情,联盟和帝国的争端在我看来无非是权力意志的斗争,男女主角以及那些怀抱着解放与自由思想的理想主义战士们,牺牲得毫无价值。
帝国在实验死星的威力时,好歹还撤离了全城所有的居民和物资,而联盟呢?
打入帝国内部埋下后门的科学家盖伦·厄索冒险送出信息,可是联盟的指令是假装营救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科学家,真实指令却是一见面就消灭他。
盖伦的女儿琴·厄索被联盟俘获之后,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被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她自觉投身“正义联盟”一方,体会解放全银河系被压迫人民的伟光正思想,而是赤裸裸的威胁:你要么被我们告知帝国你的真实身份,让帝国把你抓走要挟你老爸,要么和我们做笔交易,交易完成还你自由。
结果呢?
被逼无奈的琴开始履行自己的交易,但毫不讲信用的联盟只想着暗杀。
我最想不通的就是此处,联盟的高层们会干什么?
一群打着正义旗号的政治家一边背信弃义,一边在蛊惑人心,最终只是为了自己的权利欲望能够得到满足,反倒是那些被洗了脑的战士们,自发去完成一场有死无生的图纸抢夺战。
小人物们都成了战争的牺牲品,但他们的信念却是如此执著而简单,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毫不畏惧付出生命,反倒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拿到了用鲜血换来的图纸,除了可以在公众面前表演一下慷慨激昂的致辞,继续洗脑真正怀着理想的追随者之外,无一不暴露了丑陋到极点的肮脏灵魂。
记得以前看《水浒传》,无比讨厌宋江,这位及时雨所有前期的急公好义都只不过是他在位卑时为了向权力靠拢而使用的影帝级表演,因为靠着正常的途径他这辈子完全无法接近大宋顶层圈子,因此当他登上梁山公司CEO位置时,所有的打算都是以此为谈判资本进入大宋那些同样龌龊卑鄙的权力层。
宋江短暂辉煌了一瞬间,又被权贵精英们无情抛弃,就像踩死了一只讨厌的蟑螂。
宇宙间尽是龌龊事,小到宋江,大到整个银河系,个人的理想总是被政治家们的野心无情打压,怀揣理想是个可笑又幼稚的行为,只有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所谓成功人士一边喝着血,一边玩弄着人心。
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人活一世,光明正大的去死也比苟且偷生的活着要来得痛快,那些肮脏龌龊事,总会有一天报应到这些自以为高贵的人身上。
以利益捆绑者,今天能让你登上巅峰,明天也能因为利益把你转手出卖,因为你的价值仅仅只是比你更有权势者们贪婪吸血的利用工具。
常有人问,不了解星战,能看懂《侠盗一号》吗?
答案很简单。
看懂故事的缘起、发展与高潮,看懂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无难处。
因为,本片的主要角色——“侠盗一号”小队,以及反派,都是本片原创的,所以影片势必要把人物互动和由此衍生出的情节交代清楚,不然这就不是一部电影了。
但是,不了解星战,要理解本片中出现的一些非主要但是很重要的角色的意义,以及“侠盗一号”小队所做的事情的意义,是不可能的。
对于不了解星战的人来说,这可能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科幻片。
但对于热爱星战的人来说,这是一部以一种别样的风格使得星战世界更为完整和富有魅力的影片。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不认为看这部电影一定要多了解背景。
《侠盗一号》的自我定位是星战外传,它和其他故事有关联,但是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性。
所以,放空大脑去看,不要让观影成了负担。
如果你对它有感觉,看完自然会去补那些你想知道的事情。
不要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也不要把自己跟星战粉丝对立起来。
没准,你很快就会加入星战大家庭。
接下来,我就对《侠盗一号》的时代背景和关键人物做一些介绍,即使你不了解星战,也可以在看《侠盗一号》时轻松一些。
接下来的文字,会对《侠盗一号》有些微剧透。
1、《侠盗一号》的时代背景在所有的星战电影中,第四部《新希望》(A New Hope)与《侠盗一号》的联系最为紧密,因为《侠盗一号》的结尾与《新希望》的开头是无缝对接的——注意,是完全无缝。
《新希望》开头讲到:“义军的间谍,窃取了帝国终极武器‘死星’的设计图”,这就是《侠盗一号》的故事。
这是义军同盟(the Rebel Alliance)反抗银河帝国(the Galactic Empire)的一段最黑暗的时期,我们的英雄卢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汉·索洛(Han Solo)等英雄都还没有出现。
虽然这些英雄是摧毁帝国的决定性力量,但义军同盟的首场战略性胜利,却是由“侠盗一号”小队完成的。
2、死星“死星”是星战中的明星武器,首次出现于《新希望》中,并于这一部中被摧毁。
它是一座巨型武装太空站,有摧毁一整个行星的能力。
死星是帝国专制恐怖统治的象征,从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其庞大身躯和超强火力极为骇人,所以死星能起到压迫广大人民自由意志与反抗决心的作用。
所以,义军同盟一定要摧毁它,这样既能减轻自己军事上的压力,又能打破帝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侠盗一号”小队的任务由此开启,也就是《新希望》开头字幕中所说的——窃取设计图。
3、雅汶四号卫星《侠盗一号》中,义军同盟的主要基地位于雅汶四号卫星(Yavin 4)。
它是是环绕气态巨行星雅汶运行的丛林卫星,很适合藏匿武装力量。
这个基地首次出现于《新希望》中。
《侠盗一号》对它做了精准还原。
类似的还原存在于《侠盗一号》的每个角落。
在《新希望》中,死星就是在攻击这个基地的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粉身碎骨。
这是义军同盟对银河帝国的一场关键胜利,史称“雅汶战役”(the Battle of Yavin)。
星战年代纪元有很多标尺,其中一个很常用的标尺就是雅汶战役。
雅汶战役前就是“Before Battle of Yavin”,缩写为BBY;雅汶战役后就是“After Battle of Yavin”,缩写为ABY。
然后再在BBY、ABY前标上确切的年数,类似于我们公元纪年所用的BC和AC。
4、达斯·维达如果说在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比帝国的死星还可怕,那就是西斯尊主达斯·维达了。
他不是本片主要角色,但却是非主要角色中最重要的角色(甚至比主要角色还重要)。
他曾是一名伟大的绝地武士(Jedi Knight),信仰原力(The Force)的平衡;但由于自身性格的缺陷与命运的驱使,他倒向了黑暗,成为了一名西斯尊主(Sith Lord),为帝国效力。
在《西斯的复仇》中,他剿灭了绝地武士团(the Jedi Order),只有少数绝地武士得以幸免,隐姓埋名、离群索居、蛰伏待出。
自此之后,维达以其强大的原力横行于宇宙间。
许多年后,原力渐渐变为一个传说;而那些亲眼见到维达大人使用原力的人,则为这种巫术般的力量吓得魂不附体。
见到维达,就等于见到死神。
义军同盟就将面对这个可怕的反派。
虽然他出场时间并不长,但足以让观众感受到那种“一步杀十人,千里不留行”的窒息感。
在星战4-6部中,饰演达斯·维达的演员共有三位:大卫·布洛斯扮演盔甲下的维达,西伯斯顿·萧扮演第6部中临死前脱下头盔的维达,而维达那富有磁性和魅力的声音则来自声演詹姆斯·厄尔·琼斯。
此次琼斯也再度回归《侠盗一号》,为维达大人献声。
6、威尔赫夫·塔金威尔赫夫·塔金(Wilhuff Tarkin)是本片出现的仅次于达斯·维达的非主要但是很重要的反面角色。
他是帝国高级星区总督,最早出现在《新希望》中,并且随着死星的毁灭而死无葬身之地。
他是死星工程的重要推动者,因为他坚信恐怖是有效的统治手段。
他提出的“塔金主义”(Tarkin Doctrine)阐述了死星的作用:威慑。
塔金的故事可以在星战正史小说《塔金》(Tarkin)中读到。
此次他在《侠盗一号》中再度现身,但形象却是电脑合成的,因为当年的扮演者彼得·库欣已经于1994年去世。
7、奥森·克伦尼克与盖伦·厄索奥森·克伦尼克(Orson Krennic)是塔金的下级,死星的直接指挥者;盖伦·厄索(Galen Erso),女主角琴·厄索(Jyn Erso)的父亲,正是他的研究使得死星的实现成为可能。
这两人同为本片原创角色,他们之间更多的故事记载在星战正史小说《催化剂》(Catalyst)中。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恩怨在共和国时代就开始了。
这两个人从最初的朋友,发展为势不两立的敌人。
《催化剂》也介绍了克伦尼克与塔金的政治斗争,因为他们都野心勃勃,希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人。
所以《侠盗一号》中这两个人虽然都要剿匪,但一直互相使绊子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催化剂》还介绍了盖伦是如何与索·格雷拉相识的:是索把盖伦一家三口带出了帝国的魔掌,在偏远行星安顿下来,直到《侠盗一号》故事的引子中,克伦尼克与帝国死亡士兵(Imperial death troopers)循迹而来。
8、索·格雷拉在《侠盗一号》中,我们看到帝国反抗者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派系林立。
在义军同盟之外有一支由索·格雷拉(Saw Gerrera)带领的游击队,在杰达采用极端乃至恐怖手段打击帝国势力,常有附带伤害。
《侠盗一号》没有时间去交代索·格雷拉这种作风的形成过程,但我们可以在其他星战正史作品中窥得一二。
索·格雷拉的背景故事在动画连续剧《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Star Wars:The Clone Wars)S5E2-5中交代得比较完整。
他也是第一个由动画作品进入真人作品的角色。
预告片中有一句他的独白:“如果你继续战斗,你会变成什么?
”这句话揭示了他的过去。
事实上,在克隆人战争中,他就已经是翁德伦(Onderon)反抗分离势力占领军的游击队领袖。
这场战争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妹妹,并且一定程度上也要为此负责。
共和国变成帝国之后,他妹妹的牺牲变得毫无意义,他又继续反抗帝国暴政。
经年累月的斗争摧毁了他的身体和精神,才把他变成这副模样。
除了在《侠盗一号》中登场以外,索·格雷拉还将在正在播出的动画连续剧《星球大战:义军崛起》(Star Wars:Rebels)第三季下半季中登场,这次登场在故事时间上要早于《侠盗一号》。
9、齐鲁特·英威与威尔守卫齐鲁特·英威(Chirrut Imwe)是本片原创角色,“侠盗一号”小队的成员,甄子丹饰演。
预告片中单挑一打冲锋队员时犹如叶问附体。
他是一个盲人,但来历成谜,很可能以后要出衍生作品。
他在战斗中展现出对原力的熟练运用,引得观众们疑虑重重,怀疑他是一名绝地武士。
但影片主创早就说过,这是一部没有绝地武士的影片。
实际上,银河系中的信仰、运用原力的组织并不只有绝地和西斯。
齐鲁特就属于另外一个信仰和运用原力的教团:威尔守卫(the Guardians of the Whills)。
这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组织,发誓要保护杰达圣城(the Holy City of Jedha)中的凯伯神庙(the Temple of the Kyber)。
预告片中桌山上的城市就是圣城,圣城里最高的建筑就是神庙。
杰达是一个盛产凯伯水晶(Kyber Crystal)的行星,这种水晶早年的著名作用是为绝地武士的光剑(Lightsaber)供能,但帝国发现它也可以给死星的激光炮充能。
而威尔守卫的重要职责就是保护水晶不被滥用,于是双方的冲突就不可调和。
齐鲁特是一名忠实的威尔守卫,并且尊敬绝地武士。
这促使他加入到“侠盗一号”小队反抗帝国的行动中来。
10、贝尔·奥加纳与莱娅·奥加纳公主在官方剧照中,我们看到了贝尔·奥加纳(Bail Organa)出现在义军同盟基地。
贝尔在星战第二、三部中就已出现。
他是共和国时期银河议会的议员,也是奥德朗(Alderaan)皇室的领袖,这也是为什么其养女莱娅·奥加纳(Leia Organa)会被称为公主。
事实上,莱娅的生父就是达斯·维达,为了让她不受父亲的影响,贝尔将其收为养女,抚养长大。
银河帝国建立后,贝尔与少数反对帝国的议员一起,筹建了义军同盟反抗帝国,而莱娅公主也加入其中。
贝尔、莱娅公主,连同达斯·维达一起,是《侠盗一号》与《新希望》的直接纽带。
在《新希望》的开场,可以看到一艘小船被一艘超级战舰疯狂追赶。
小船很快被捕获,达斯·维达与莱娅公主针锋相对。
娅公主声称这是一艘去奥德朗执行外交任务的飞船。
达斯·维达则对此嗤之以鼻,并表示她的飞船接收了叛军间谍的信号传输。
《侠盗一号》的结尾时,电脑合成的莱娅公主也惊艳亮相,《侠盗一号》与《新希望》融为一体。
另外,在《新希望》中,塔金为了逼迫莱娅公主交出被盗的死星设计图,下令摧毁了奥德朗。
而此时贝尔正在奥德朗。
随着他的家园的毁灭,贝尔为反抗帝国的斗争献出了一切。
11、帝国冲锋队冲锋队(Stormtrooper),俗称“暴风兵”,是星战的标志性形象符号,是执行帝国黑暗意志的铁血力量,冷酷而忠诚。
当然,在电影中,他们一贯以永远打不中主角著称。
《侠盗一号》中除了这种标准的白甲冲锋队,还出现了《新希望》中的经典冲锋队兵种:沙漠部队(Sandtrooper)。
他们被部署在杰达圣城。
在《新希望》中,这些沙漠部队也被部署在塔图因(Tatooine)。
粗略上看沙漠部队与普通冲锋队并无二致,只不过其盔甲与装备更适合沙漠地区。
另外沙漠部队还有一个有别于普通冲锋队的特征是用肩甲区分军衔。
如上两图所示,黑色是新兵,白色是中士,橙色是班长。
《侠盗一号》还原创了许多其他冲锋队兵种。
如电影引子部分登场的死亡士兵(Death Trooper)。
他们是保卫重要人物的精锐部队。
还有岸防士兵(Shoretrooper)。
他们褐盔褐甲,是银河系中的稀有兵种,因为他们专门保卫斯卡里夫(Scarif)的帝国安全保障综合设施。
还有帝国战车驾驶员(Imperial Combat Driver)。
这些驾驶员负责驾驶地面突击车(ground assault vehicle,GAV)。
驾驶员的轻甲是白色的,车长的胸甲上半部及肩甲是黑色的。
12、帝国步行机星战的另一大传统是,各种不实用但是夺人眼球的步行机。
从共和国时期、克隆人战争时期到帝国时期,各式各样、彼此传承的步行机让人大饱眼福。
《侠盗一号》继承了全地形侦查步行机(All Terrain Scout Transport,AT-ST)。
这种步行机最早出现在星战第六部《绝地归来》中,小巧轻便,适合侦查、巡逻以及攻击步兵。
《侠盗一号》还原创了全地形装甲货运步行机(All Terrain Armored Cargo Transport,AT-ACT)。
它是一种货运载具,但仍旧有凶猛的火力以及坚实的装甲。
它衍生自经典的全地形装甲步行机(All Terrain Amored Transport,AT-AT),它最初亮相于星战第五部《帝国反击战》。
13、必不可少的机器人角色在“侠盗一号”小队中,有一名机器人成员K-2SO,高冷毒舌。
他是前帝国KX系列安保机器人(security droid),如今经过再编程后为义军同盟服役。
机器人角色一直是星战电影中必不可少的,主角不停变,机器人角色也不停在变,但从未缺席。
星战1-6部中,有C-3PO和R2-D2。
《原力觉醒》中,有BB-8。
《星球大战:义军崛起》中,有宇航技工机器人C1-10P,昵称“切宝”(Chopper)。
给紧张的气氛增加一些死理性气息的笑料,是这些铁皮家伙最擅长做的事情。
这就是一些你在看《侠盗一号》之前应该了解的一些背景故事与关键人物,这些信息存在于之前的星战正史作品中,对理解影片的意义至关重要。
不是星战粉,虽然星战1-7看不不下两遍,但这部外传完全超出预期,是2016年最好的观影体验。
剧本很扎实,巧妙地在幽默和悲壮间找到平衡,很多细节的设定和伏笔都非常用心,查了下两个编剧都得过奥斯卡提名,其中一个还是谍影重重系列的编剧。
说是外传,其实更像星战3.5,介于西斯的复仇和新希望之间的故事,这也给电影的制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要在前传三部曲和正传三部曲起到过渡和桥梁的作用,道具服装置景都尽量在这两个系列中找到了平衡。
(达斯·维的初登场就暗合了他在西斯的复仇结尾的形象,而出现在台词中数次的hope也为第四部和片尾的某个人物登场做了铺垫)乔治卢卡斯说过,星战电影是'Soap Opera' About Family Problems ,这部在设定上也不例外,女主角琴和她父亲死星的设计者之间的情感贯穿全片,从开头的父女分别到结尾,男主对女主说你父亲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
也很好地解释了琴参与整个计划的动机。
新机器人K-2SO是本片的大亮点,基本贡献了90%的笑点(剩下的10%由我们的宇宙最强叶问分担),还是比较黑色幽默的笑点。
这种黑色幽默为电影前半部分的冒险到后半部分的悲壮起到了很好的铺垫。
一个细节是电影的前半部分,女主角枪杀了一个类似K-2SO的机器人,镜头给了个枪击的特写,K-2SO说了一个让全影院暴笑的台词。
到了后半段,K-2SO也遭到了枪击,镜头给了个类似的枪击特写,影片的基调也是从那时起急转直下。
关于叶问,之前国内老拿宇宙最强开涮叶问,这回如愿以偿,他真是宇宙最强了, 一次打了十个暴风兵。
叶问的角色太有亮点了,基本盖过了男主,最好的几句台词都给了他。
特别是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以前看星战电影,最烦角色念这句台词,就如终结者里的"I will be back",简直像电影营销的宣传口号。
但这部片里,编剧通过甄子丹的角色,做到了极大地升华,只能说the force真是一种信仰。
马走日真是来配戏的,结尾很出彩,从一个怀疑原力变成了相信原力的人。
再提一下影片的结尾部分,太动容了,特别是女主和男主在讯号塔的电梯里,光影略过的面容,然后在海边“落日余辉"的壮丽中相拥,真是有史以来最泪目的星战场景了。
放映结束后,影院基本一片寂静,那些拖家带口的满心抱着合家欢观影的群众基本都露出一副我刚刚看了什么的表情。
只能说导演和编剧真敢拍,而迪士尼也真敢放,大过节的。
最后I'm one with the Force, and the Force is with me.ps 外网上已有不少媒体开始讨论甄子丹和姜文的角色可能是星战里第一对same sex couple,而导演和个别主演在采访中也对此不置可否。
只求政治正确和腐女们放过张麻子和叶问,挣点美元为国家创收外汇容易吗.
很欣慰地看到达斯米奇没有浪费星战系列的潜能,他们找到了这个系列正确的发展道路:正传延续梦幻的傻白甜风,集合了种种不可思议以及轻松变身乐高版的潜力;外传讲述绝对不可能放进正传的故事,那是内战不为人知的残酷一面,没有绝地武士相助的义军如何与实力远胜自己的帝国展开殊死较量——这些斗争绝不会显得光明正大,也绝不会充满了从不瞄准目标的帝国白兵。
最普通的战士要面对的是战争机器的绝对碾压,背靠一个并不稳固的义军同盟。
这和系列的风格相去甚远。
R1 从一开始就这么提醒你了。
开场杀的画风较前作明显得阴暗了下来,仿若加了扎导滤镜(笑)。
而当男主一边安慰线人“没事了”一边干脆利落地杀人时,还没回过神来的观众心里必定咯噔了一下——这果然是跳脱星战体系之外的电影。
接下来的一切都在显示它和前作有多么不同:对主角有养育之恩的长者并非睿智温和的人生导师,而是一个拖着残缺的身体孤军奋战至精神崩溃的多疑老头,残忍的手段比帝国审讯官有过之而无不及(看过《克隆人战争》502 的朋友们想必会更加唏嘘);精明的男主不像系列中的“好人”一样善良正义,他为义军干脏活,可以毫不犹豫地随手杀人、执行军令;义军的形象不似正传里那么伟光正,领导者不会被情感左右,权衡利弊后可以下达冷酷(却正确)的刺杀指令;反帝国同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矛盾激烈,和同仇敌忾差得远;我方人员可以死于友军火力;联盟领导者也能畏缩不前。
更别提还有限制级的触手play(wait, whattttt这样典型的战争背景是正传三部曲和 TFA 没有详细表现、但观众极其需要的。
它不但解答了延续四部的“死星1/2/3怎么可以这么脆”的问题,也是整个银河内战的缩影。
它告诉我们内战不是光靠绝地武士和原力终结的,在浩瀚宇宙的无数颗星球上,千万无名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反抗。
是他们孤注一掷的奋战奠定了日后的胜利基础。
他们不会像正传英雄们一样受到嘉奖,甚至不会被后人铭记——你这时意识到了星战并不只有高科技武器、活力三人组和萌萌的白兵。
R1 消除了我们和宇宙战争之间的距离感,凑近了看,它和任何一场战争一样,充满了敌我矛盾、己方内斗、互相猜疑,并由牺牲的血肉之躯堆砌而成。
星战观众其实对开场杀和牺牲并不陌生。
战争背景下死亡不可避免。
然而无论是傻白甜的正传、笑点清奇的前传和 ANH 3D复刻版 TFA,其中的死亡多是以“plot device”的形式出现。
死爹死娘死老婆死师父,这些推动情节的悲剧,动机比较明显,且很多时候都轻描淡写(就连 Alderaan 和 Hosnian 星系的毁灭也因缺少前期渲染而只有震惊效果),这让观众很难有肝肠寸断之感。
另外,原力加持的老头子们会以另一种形式回来;最喜欢 Han 的那部分人也会在某个瞬间意识到“这是福特自己想要的结局”;更多的死亡快速而易被忽视。
这些牺牲也很快会被更大的喜悦和无比光明的结局冲淡。
No hard feeling.然而这种之前被忽略的悲怆感在 R1 中被无限放大,让人不得不直面最惨淡的现实。
这是我第一次看星战系列哭到头疼。
实际上我在进影院前意识到可能会迎来一个全灭结局,我自始至终对此毫无怨言。
如果他们要拍的是一部正经的战争片,这支小队必死的命运早就奠定了。
很难说这种牺牲带给观众的体验是“心痛”。
R1 没有其他选择,因而破釜沉舟,心甘情愿赴死。
这样一支 Suicide Squad 带着高尚的目标去执行必死的任务,期间掺杂了一些流程性的说教,却丝毫没有矫情之感——在这个时刻,电影已经很让人信服地展现了,“希望”是他们唯一没失去、还能倚靠的东西。
流浪多年并不想和义军扯上关系的女主、置身事外的 Baze 和 Chirrut、叛逃的帝国飞行员 Bodhi、干脏活的男主和其他战士,他们根本不是成为英雄的最好人选,“but it’s not what you are underneath, but what you do that defines you”,这些人在危急存亡之时挺身而出,就因为他们不愿让希望消失。
Rebellions are built on hope, and now Rogue One brought the galaxy A New Hope.无数人牺牲、无数飞船折翼,情报经过层层传递突破了帝国和达斯维达的封锁,落在了塔图因,被日后最伟大的绝地武士拾起。
它更像是火炬的传递,在帝国的眼皮底下,默默地点燃了义军反击的希望。
你热泪盈眶,却不是因为绝望。
你看着塔金的阴险笑容,目睹达斯维达一路碾压义军战士,心里却畅快地想着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死星会一个接一个原地爆炸上天,塔金会死于他的自负、死于他自己一心想掌管的武器,维达会在皇帝背后捅刀并最终回到光明面。
而这一切胜利的起源都要追溯到一个心怀善念的帝国工程师,和一小队视死如归却隐于历史的战士。
万千孤星隐于寒。
请记住,Jyn Erso 死前并没有恐惧和遗憾。
她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最后时刻置身于希望。
她面对死星的毁灭性能量,看到的一定是自己亲手奠定的帝国末日。
愿原力与 Rogue One 的战士们同在,人类或非人类。
***电影的开始部分场景切换得较为零碎,但是瑕不掩瑜,没多久就用紧凑的节奏和流畅的情节将观众带入了这个故事。
单人动作戏利落、多人对决惨烈且有足够多的细节、炸地标炸星球的大场面也过了瘾、空战的焦灼和刺激程度是 TFA 的 10 倍。
如此顺畅直白的剧情绝不至于看不懂,要是这都看不懂,那你的智商可以去做食死徒了。
自然,文戏比较趋于中庸,几个剧情点都是老梗。
“方便”的地方也有不少,比如女主找爸爸时爬塔楼跟猴子一样快、几方人马恰好就在基地会和……但如果考虑这种细节,估计 TFA 要羞愤至死了。
实际上 TFA 应该感到羞愧。
一部新希望的抄袭作在原创性如此强、角色塑造丰满、有胆走真.现实路线的 R1 面前没什么权利张牙舞爪。
IMDb 的专业评分给了 TFA 81分,R1 65 分,再次体现了影评人的集体智障(上一次是 BVS)。
其中有部分负评提到“电影没有带来希望”,我只能说大概不同的人对希望的理解不同。
我对迪士尼女权不感冒,之前对再次找了女性担当 R1 主角颇有微词,因为上一个 Rey (尽管讨喜)携带的全能属性有点过火了。
可是,Jyn,就是在遍地女打手的爆米花产业里,也是独一无二的角色。
就像看 Mad Max 里的 Furiosa 一样,我忘记了她的性别。
她和男主的感情点到为止,从互相 diss 到互相扶持,再到相拥迎接死亡,战友情谊感天动地。
R1 的其他角色塑造都没拖后腿,首先是人设的功劳,再次是剧情的辅助。
被玩坏的飞行员软萌讨喜、姜文甄子丹腐向出道(wait, whatttttttt)、全部女观众都想嫁的 K-2SO,尽管全灭却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不像很多同类片,多数时候就算有群戏也是让人转头忘。
回想起自杀小队,感觉大家都是给哈莉和死射凑数的。
如果有人质疑剧情太赶导致人物单薄,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正传和前传都有三部来塑造主角,时间充足、不用每句话都聚焦于主线。
这部里的角色 easy come easy go,绚烂地划过星空后急速陨落,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短暂一生中的某几个镜头,但这些镜头足以证明他们的英勇,就算他们大半辈子都在偷抢拐骗。
这样一部影片我找不到什么重大纰漏,观影体验如同情感过山车,这列车还是在最后十分钟一直往上冲并拒绝回到起点的那种,并在莉亚公主出现时逼出了你在内心的尖叫。
看到这位溺在月光里、因胸罩窒息而死的妙人儿以年轻的面孔重现屏幕,你所能做的也只有幸福地流泪了。
愿原力与 Carrie Fisher 同在。
ps.* 接二连三的熟人让我差点把持不住地手舞足蹈,塔金、Organa 议员、Mon Mothma、Yavin 4、最强 droids 组合、达斯维达、Red/Gold leader、找 Jyn 麻烦的(未来被断手)的组合……他们出现得那么自然,比 TFA 就差隔着屏幕冲你吼“看到了吗这里是在致敬!
”要高明很多;* Krennik 总监一袭白衣骚包至极,堪称帝国灾星,想必从前也是走到哪儿炸到哪儿,难怪不得宠。
这位没有眼力的还在爵爷面前告塔金的状,图样啊总监,你不知道塔金和爵爷的关系已经好到后者会动不动就跟他倾诉自己那段刻骨铭心无疾而终的恋情、以至于正传里塔金立刻就能反应过来“你是说 Obiwan Kenobi 在这里”吗?
心疼!
AllKrennik 预订!
* 脑洞:女主养父嘴上让她快走,但实际上一直拽着她的胳膊。
女主:快放手让我走!
* 你们麦子叔终于演了一个不像变态的角色,多么质朴的工程师,我喜欢。
同时其他的工程师觉得日了tauntaun了;* “Father!
” ——银河系,所有人都是所有人的爸爸,我感到心里一阵绞痛。
如果存在“星战世界”,对于每一个 host 而言,every path leads them to their fathers.* 现在已经是 2017 年了,请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嫁给 K2。
* 当时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个好印象就是首款预告结尾处原力主题和帝国主题的交织,影片也如我预期的那样黑暗酸爽但却充满希望还是个 HE ,与 ANH 的衔接天衣无缝,它做到了 TFA 没做到的事;* 标题看似哲学实际是从 Daft Punk 的 Instant Crush 里摘录的:One thousand lonely stars hiding in cold,翻译不来自于我。
前段时间才看了此片,看完之后发现完全就是抗日神剧美国版——帝国的人都是SxB,反抗军全是各路神仙。
这个片子其实从开头就满是槽点,小的懒得写了,写几个突出的。
建议大家没看过的还是不要看了,这种电影只适合10岁以下儿童...伊度(帝国水晶提炼厂)也算是重要的基地吧,轨道上居然连预警和安全检查都没有,就被几个反抗军开着飞船入侵,甚至连重要人物都进入狙击枪射程了。
此时帝国科技简直倒退到19世纪,要知道20世纪70-80年代国外军事重地周边都是各种各样的探测器,靠近发现不了你来找我,谁不信的话现在可以找一个试试,比如北京周边的38集团军驻地。
斯卡里这个存放死星图纸等重要数据的星球,敌我识别探测完全是摆设,连反抗军飞船里有非帝国生物检材都识别不了。
帝国地面主力是装备着小米加步枪、穿着塑料盔甲的士兵,没有火箭筒、没有榴弹发射器。
反抗军开火时,帝国炮灰一排一排倒下,巨型机甲的腿只要机枪一梭子就断了(有这么牛的东西,人手一把岂不打到帝国母星去);帝国士兵和机甲开火时,反抗军像开了挂一样,半天不死一个(尤其是我们的甄子丹同志冒着炮火、念着经文去拉开关那一段,帝国全体单位的精确度瞬间下降99.999999999%,简直瞎了我的狗眼),结果一个基地的帝国部队(起码是几个师吧)居然被几十个(1-2个连)反抗军打成那样。
有朝一日导演也可以尝试带着几十个人去占领五角大楼,完成后我在天安门广场亲自给他发10斤勋章,各种款式都有。
最夸张地是,帝国设计师还给存放那么重要数据的基地安装了超大号wifi(很多公司存放重要数据的服务器都不连外网,更别说这种东西了),也没想过里面的数据需要加密。
他们甚至为反抗军想好了一切方便泄密的过程,丝毫不让反抗军操心。
比如这套wifi能全自动支持/识别对方的通信协议(简直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几乎不需要反抗军设置。
我们的女主角调整天线时,在不看说明书、控制面板没有任何文字标记(有镜头特写)的情况下几秒钟就搞定了(这智商起码有300),而且这套wifi还是圆形定向天线,女主角应该是看天象得出反抗军舰队的位置,否则怎么传输,活脱脱的诸葛武侯再世。
有这种人反抗军还抢什么死星图纸,她一个人就能灭了死星了。
更离奇的是反抗军收到数据后居然可以直接打开,帝国设计师真周到,应用程序兼容性都这么好,跨平台都能打开,导演和编剧是不是经常在安卓手机上打开电脑EXE文件?
紧要关头,我们英勇的维达勋爵带领着舰队赶过来了,本片中智商只有50的他亲自提着菜刀登舰,而不是选择直接击毁反抗军飞船。
登舰砍了半天,就是不知道直接用原力把拿着U盘的那个人拉过来,结果愣是让反抗军把U盘带上了救生艇。
此时该艇瞬间开启了上帝模式,帝国舰队不攻击它也就算了,连追击都懒得去做,结果让一艘救生艇逃离了密集的包围圈,把U盘带到了反抗军手中。
至此,神剧落幕...
太惨烈了,超乎想象的惨烈。
插科打诨、主角开挂的《星战》这次暗黑了一把,结局把我的心狠狠捶了一记。
甄子丹,姜文,谢耳朵似的机器人一个个阵亡时,我虽然满怀对英雄的敬意但依然不觉得意外。
然而 女主角女主角女主角 😱和 男主角男主角男主角 😱相拥便当那一刻我彻底坐不住了!
太惨烈了!
团灭了?!
主角光环呢?!!
请把主角光环还给他们吧!
还给这些为信仰而战的真正的英雄吧!特别是女主角金,这个女战士和《星战7》女主瑞一样眼神坚定,青春洋溢——然而她从生到死都只为了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使命,太可惜啦!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或许她体会到了短暂的荣耀和爱情,与队长在毁天灭地的白光里紧紧相拥。
但她的一生也就结束在这白光里了。
我多么希望她逃出生天啊!
多么希望她和队长携手回到她父亲当年开垦的农场里,隐世而居,生儿育女。
多么希望已经童年不幸、长于乱世的她至少能拥有这么一段安宁幸福的人生!
相比于这些壮烈可敬又可爱的人,片尾一脸云淡风轻的玛丽苏公主简直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她凭什么这么若无其事啊!!
然而现实其实也是这么的不公平,年轻的战士们相继死去,贵族们世代安然无恙——我只愿英雄们的信仰保佑他们灵魂不灭,相爱的人们永远心心相依。
铁血直男特供片了,剧情感觉可以无缝对接国产抗战剧:街头女混混沈星尘(唐嫣 饰)真实身份为归国科学家沈盖伦之女,沈盖伦被迫为汪伪政府研发新武器,实则心系我共,星尘与我地下分子安多(李易峰 饰)及一批民间爱国志士因此展开了壮烈的营救计划……剧名《千金女贼之星尘传奇》
迪士尼堕入了原力的黑暗面,从头睡到尾
k2真的不是谢耳朵的本体吗!!!
特效还是蛮吸引人的,眼花缭乱二个多小时,字幕画面同时盯,有点晕了。
wtf??????!?!!!!!!!这哪是星战 这是血战钢钜岭吧
身在黑暗的末日,虽早已坦然接受于己的命定悲剧,仍心向遥远,熹微,但永恒的光明,这才是真正的“希望”。“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这部片子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星球大战:它真的是一场战争,无数无名英雄为了自由牺牲。
没冲突没转折 我就愣愣看了2小时 连槽都没处可吐。。。
前一个半小时主角团们还开启着光环模式,后面就成为普通人被团灭了,最后比较惨,也比较感人,只不过拔叔死得太快。。。。在故事上衔接得不错,里面还有很多熟悉的角色和元素,一听到帝国进行曲就知道黑武士的光临,莱雅公主,R2,3PO也是悉数出场,还有两个中国角色不违和,很好。
呵呵
最好看真的是甄姜CP
救命啊,完全没想到会这么好看,连姜文和甄子丹都不尴尬。虽然我没看过星战,但真的get到这个系列的热血。希望今年所有的商业片导演,所有人,向本片学习如何拍一部剧情紧凑、逻辑清晰双商在线(这非常重要)、男女主角有火花的电影。ps男主角太太太太帅了,我又相信爱情了。
你们真觉得好看吗?我中途睡着了
愣是一分鐘都沒看懂的節奏,全程睡著十次,而小雨更是從頭睡到底……擦擦擦
姜文英语超溜,战锤造型也非常炫酷,和甄子丹是官配CP有点令人惊讶,本来以为只是好兄弟,但是越看越觉得其实是恋人。机器人萌哭,拔叔制服诱惑镜头如果能多一些就好了。
I LOVE DIEGO LUNA
影院里居然响起了安逸的鼾声,最后的战斗加1星
不知道是不是我脑门温度过高 整场电影下来imax眼镜就不停的冒哈气 我就不停的擦眼镜 星球大战 就是 一群人揍来揍去 突突突轰轰轰biubiubiu boom一下 胜利啦 还有甄子丹枪林弹雨里把开关打开了 自带你来打我呀 你就是打不死我光环 姜文跑过去这段基情无限
近景與臉部特寫多得叫人眼疼,拿越戰電影思維套回太空歌劇仍然只有《鋼彈08小隊》一部能算成功。是說,死星設計圖的來源改成Rogue One,算是迪士尼官方宣告Kyle Katarn成了黑歷史了吧?再一次的。
姜文和甄子丹官配CP,文戏不行,琼斯在这里面是最出戏最怪的。但是后三分之一,真的就能high起来,尤其是爸爸挥着光剑~然后这部其实是披着科技外衣的战争片。最后一个镜头,星战情结的人绝对high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