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完全没想做成推理剧的刑侦剧!
编剧金城先生一直说想要制作一部不一样的刑侦剧,我觉得他做到了,这部剧的厚重来自于对人性的拷问,而不是推理的严谨。
就像这个剧名一样,BORDER,边界,这一部的每一集都在不断的探讨着这个问题:边界,生与死的边界在哪儿?
警察在法律范围内的边界在哪儿?
真正正义与司法正义的边界在哪儿?
人心善恶的边界在哪儿?
理由正义与手段邪恶的边界又在哪儿?
凡此种种,才是编剧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吧,也是这部剧真正吸引人思考的地方。
不知道石川何时会跨越心中的边界,从一个漠视生命,期待案件发生的警察,变成一个珍爱生命,拼命为受害人查找真凶的警察,到跨越了司法边界,为了正义的目的采取非法的手段的黑警呢??
剧中的每一集都是不断的给出伏笔,第二集他偷取了证物,但找到证据后可以无声无息的还回去,第三集他非法跟踪、窃听,但面对是否查询更多户籍资料和是否每家都安装窃听器时他收了手,可是下一次呢,当明知凶手是谁却无法找到证据将其绳之以法时,他,还会收手吗?
面对第三集的“连锁”,我是深深佩服编剧金城先生的。
宽恕不是对加害者的救赎,而是被伤害者的自我解脱。
陷入仇恨中的人住在了心灵的牢笼,比服刑的监狱而加悲惨。
剧中被害人的丈夫选择了远离向前走,就是在切断复仇的循环伤害链条。
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不管依附于这条生命上的人性多么恶劣,做为同一生命体的其他人,没有权力剥夺其他人的生存权。
人类应该敬畏自然,敬畏孕育出生命的这个自然。
当能够抚慰受害者的是宽恕、忘却,而不是对加害者的回击、复仇,人类才能从自身的劣根性里真正的解脱出来。
我们的本性可以不够善良,但却不能蔑视善良的意义。
与其在善恶之间挣扎,还是相信会比较幸福!
刚刚看完BORDER,感觉这应该是14春夏季水准最高的日剧了。
初看第一集,老实讲,这样的剧情安排和人物设定其实是非常老套的,一个能通灵的正义刑警,正义战胜邪恶的理念很容易让该剧烂尾。
这时候就很疑惑,为啥剧名起的是叫BORDER(边界)呢?
庆幸自己业余时间太多,没有弃剧而去,随着剧情的进展,这才发现导演编剧们的用心安排。
随着一起起杀人事件的发生以及告破,栗子的通灵本领便一直令其徘徊于生死边缘(即BORDER),他通过与亡灵的对话来侦破案件,虽然这样能够快速准确地缉拿凶手,但是由于自己的感同身受,自己的身心亦遭受严峻考验。
假设栗子没有这样技能,就和他的同事一样能够置身事外,就像班长说的“有阳光的地方则必有黑暗。
”但是栗子做不到,就因为能够对话,他内心本就强烈的正义感更加的浓烈。
正是这样的安排,导致了到第7、8、9集的时候,栗子越过了理智与冲动边缘(即BORDER),至法理于不顾,开始动用所谓“私刑”来惩罚罪犯,满足自己强大的正义感,填补自己内心由于痛苦不安带来的巨大空洞。
由于自己是因为和死者对话才得到的破案线索,通过结果去倒推,去论证罪犯不是不可以,但这样做毕竟要冒着重大的风险(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如何取证),更何况如果面对的是背景强大的罪犯。
(7集的官二代、9集的完美犯罪)所谓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体现的是一种结果,而不是过程。
而过程中正义为了战胜邪恶,是否能够与邪恶为伍,正义的实现是否一定要程序正义、法理正义呢?
这应该是这部剧讨论的重点问题。
栗子在第9集做出了选择,且不管他是否真正将案犯推下大楼,(有豆油通过分析觉得这只是他的幻想)长期游走在BORDER的他难保哪一天会犯下什么罪行。
班长作为过来人,肯定发现了栗子在办案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他也经常提醒栗子要注意,(很怀疑班长是否也曾经有过通灵的经历)但这时候的栗子已经被痛苦和内心的无限正义所吞噬,这也导致他不敢去取出脑中的弹头,虽然那个案件已经告破。
私以为,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绝对正义和绝对邪恶。
绝对正义的是上帝,是神;绝对邪恶的是撒旦,是魔。
就像Legal High里面古美门所说的“正义是随立场改变的,获胜的才是正义。
”栗子在剧中一以贯之的正义只是他理想中的正义,这种正义是绝对的,但也是最经不起敲打的。
现在的法制社会要求的是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来实现对罪犯的惩罚,它可能是死刑也可能是无罪。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疑罪从无,而不是通过屈打成招。
所以,在日本这样一个法制社会中,栗子这种绝对正义观是没办法保护任何人的。
第9集的天台场景让我回想起神夏的剧情,这要是真摔死了估计就不会有第二季了吧?
所以还是希望那个桥段只是个幻想,BORDER第二季真的可以有!
好像很多人因为第一集略显平淡而毅然弃剧。
估计第五集出来又有很多人因为风格突变而嚷嚷不给力。
其实在我看来,整部剧的节奏倒是恰到好处呢。
再试着琢磨了一下各集案件本身,可以看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
真不知是编剧和制作人的无心插柳,还是精心策划的结果,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得不大大点一个赞。
貌似有“灵力侦探”这么个略接地气的译名,也是,谁叫这剧的设定如此“出类拔萃”呢。
(笑)作为一个刑侦剧,主角开个和死人对话的外挂,那要还需要破什么案推什么理?!
……大概不少人都是这么想吧。
我估计主人公石川安吾同学也是这么想的……我们都想得太简单了。
试想现实中若真有和死者对话的超能力,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更不是每个拥有这个能力的人都可以驾驭它的。
参见美国诸多人类变种大片的反角儿们……但石川没有美国人民的强悍适应能力,他从学会走路到开战斗机是需要适应过程的,所以开头才会这么平淡。
第一集,从无辜的被害者(死者)口中得知犯人(活人)真面目,然后一举抓获宣扬正义。
一切按部就班,简单得可以用粗暴二字形容。
第二集,和变态犯人(死者)斗智斗勇,争分夺秒地拯救受害者(活人)。
虽说死者的角色立场发生了变化,仍然是正统的绝对正义vs绝对邪恶。
第三集,一句“没有人是死有余辜”,模糊了正义和邪恶的BORDER(界限)。
群哄而起对凶手喧嚷着“死有余辜”,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对于这句话的正误,我不给予评论,毕竟世上没有绝对,但个人理解,石川说这句话,是基于他的经历和立场而有感而言的。
若是中弹前的石川一定会说:“他是罪有应得的”!
或许是能看见逝者这一变化,才让石川意识到他每天接触的不仅仅是一具具死去的尸体,而是一个个曾经也鲜活过的生命。
所以他的破案手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点以后有空再写。
人的一辈子可能做尽错事,但我们依旧不能否定“生命”本身。
第四集,“真正的英雄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
前一话中凶手为了宣扬自己(有待争议)的“正义”而杀了一个(姑且算)“有余辜”的人,那么第四话里,凶手则是为了一己私愤而伤害了多个100%无辜的人,简而言之就是报复社会。
当然,若从凶手的角度来看,他一定也认为自己是在声张正义的……于是,提问,和第三话的凶手相比,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么?
这也算是一个BORDER。
第五话,“这不是案件,是你自己作死”。
说好的凶手,说好的正义与邪恶呢?!
朋友吐槽这集是“脱了裤子你让我看这个?
”(爆笑)其实,谁说一定要是惊心动魄的杀人案呢,这个世上也并不是所有的死亡都充满了阴谋,也不意味着那些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啼笑皆非的死亡就不值得书写。
还是那句话,死亡的背后,是一条曾经鲜活过的生命。
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经历,就连死亡的方式或许也有不值一提,可是依然能够让人有笑有泪。
如此平凡的一生,最后带着一点点的留恋和满满的幸福离开这个世界,其实这才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写照。
在我看来,第五话不够劲儿,但是很有味儿……不知道后半程又会有怎样的发展……期待 -V-
ep4中医生说趁这奇迹还在,请早下决定。
他对动手术取出头部的子弹有了犹豫,尽管一开始他就知道这样做的风险,但时至今日他更多地是感到了生命的负重,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膀上,这像是一种使命,而他无法向旁人诉说。
他笑着对失忆的死者说自己好像已经习惯了被鬼魂跟随,而结局处当转过头发现死者之灵已然离去时,他独坐空荡荡的房间中,眼含泪水的神情看上去又是那样的寂寞。
死而复生带给他与死者交谈的能力,让他得以知晓案件背后那些也许永远不会为人所知的故事,而这也意味着他要承担知晓真相的代价,真相无论沉重亦或是荒诞,于死者而言是无可挽回,于旁人则是难以触及,唯有他站在这一生死界限之上,承担着那种非他不可的责任。
当一切尘埃落定,死者愿望终了离去,生者努力重归平静生活,而他又该以何种形式来消解那些积压在他心底的复杂情感,若有一日他明知真相却无法改变事实,他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嘛,这大概就是该金城考虑的了。
所以看到现在再回想第一集开篇的独白,他曾是个普通的刑警,因生活的无趣而渴望命案发生,对他人生死并不在意,才会在中枪之前想到这大概是总期盼别人死亡而带来的报应。
不得不说初看平淡的开场现在想来也颇具深意,一集集看来,那些细微的转变也着实令人感到唏嘘。
ep5像是小小的过渡,有笑有泪,一场荒诞的意外之死却让人感受到平凡生命里亲人的相互支撑,这便是我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谋杀,却依然有很多离别,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珍惜家人。
保持期待,总之这是个不错的作品,希望能有更多人静下来欣赏它。
--Ep6哥哥的自杀给石川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从他在墓前的话来推想,他不愿放弃能力的原因之一也许是想再见到哥哥,想亲口问他为什么要自杀(好虐…)因为急于挂断最后一通电话让他对哥哥的死有了负罪感,他向死者承诺一定抓住犯人,却又眼睁睁看着犯人从自己眼前跳楼自杀,这样的轮回无疑成倍放大了他内心的痛苦,而他的能力显然不能排解,甚而让他陷入得知真相反而更无助的境地。
结尾的眼神,离开的背影,自暴自弃的“没用的能力”,都像在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
石川压抑了太久,正如他形容哥哥的那样,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巨大的空洞,而他最终是会被这空洞所吞噬,还是会有谁来填满这一空洞,弥补他的遗憾,一切都拭目以待。
又是一部小栗旬主演的电视剧,这次小栗旬带给我的是有关于正义与邪恶的思考。
小栗旬扮演的石川警官由于一次意外事件,脑部中枪,子弹停留在大脑中,却也因此开启了石川警官与死者对话的能力。
在电视剧的开头,我以为这只是一部传统的悬疑侦探电视剧,男主角的特异功能能够协助主角尽快破案,甚至我一度认为男主角已经从死者的口中知道了凶手的身份,使得每一个案件在侦破的过程中少了缜密的逻辑推断过程,这样就失去了侦探片的一大看点。
直到看完整部电视剧,我才发现在这部戏的重点不是在与解密凶手是谁,而是在于描述石川警官在拥有特异功能之后的心理变化,并进一步探讨正义与邪恶。
在第一集中与凶手母亲的对话中,石川警官讲述了经历了死亡时的体验。
“从现场送往医院的途中,总觉得被某种恐怖的东西一直盯着,过去的美好回忆,并没有像走马灯一样浮现,为了不输给那个恐怖的家伙,我一个劲的拼命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但是失败了,那个恐怖的家伙伸出了魔爪把我拉进了黑暗之中。
逐渐沉入黑暗中的我并没有感到从伤痛中得到释放的安宁,而是感到生命被剥夺的悔恨。
”这段对于死亡过程中的描述,就想一把刀深深的刺穿了凶手母亲的防备,我也被本部剧作者对于死亡的思考所震惊,我一直认为生命走到尽头时,所有的欲望以及不甘都会剥离,只会保留一个最原始的自己与这个世界告别……可是对于被别人无情剥夺生命的人来说,在最后的时光中他能够这么平静吗?
他真的能够不怨恨这个无情的现实,这个残酷的世界吗?
我想也许就是因为石川警官与冤死者拥有相同的体验,所以石川警官才会如此执着于案件的真相。
而电视剧的第七集败北中,就更加鲜明地展现出于传统侦探剧的区别。
第七集是一次意外车祸肇事逃逸事件,这次案件的行凶人是宇田外务大臣的儿子。
按照传统破案的套路,虽然因为凶手显赫的身份必定会使破案的道路充满困难险阻,可是经过主角的不屑努力必定会在案件的最后关头找出凶手的破绽,将其绳之于法。
可是这一次的石川警官却失败了,凶手飞到了加拿大,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这个结局叫人意外,却更加真实,石川警官仅仅是以普通刑警,虽然拥有与死者对话的能力,可是如何能够撼动政界大鳄的地位。
在凶手逃离加拿大之后,石川警察希望利用社会舆论让凶手伏法,或者说是利用另一种方式来惩戒凶手。
我想这时的石川警察已经渐渐偏离原本纯粹正义的道路,这个世界原本就不是绝对公平的,不是所有犯错的人都会接受惩罚,可是正因为这个灰色地带的存在,才使得石川警察对于正义的坚持显得弥足珍贵 。
既然是一部反传统的电视剧,最终的结局当然也要吓观众一跳。
石川警官遇到了一个绝对邪恶的对手——藤岗,藤岗为了实施儿童绑架死亡案件,精心准备,没有留下任何的疑点。
因此即使石川警官通过死者确定了凶手,却无法证明,为了让凶手伏法,石川警官不惜做伪证,诬陷藤岗妨碍公务,可以说这是的石川以及彻底背离了警察的身份,可是就算石川抛弃了自己信仰与承诺,也没有让邪恶收到制裁。
电视剧的最终,石川与藤岗在天台进行最后的对决,藤岗说自己可以为恶杀人,可是石川却无法做到,因此石川是无法将藤岗从天台推下去,因此石川是无法战胜自己的。
可是最终石川警官从容地放了手,藤岗因此丧命,在杀了藤岗之后,小栗旬的表演让人惊艳,将石川为了正义牺牲自己,远离自己的正道的复杂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藤岗最后说的一句欢迎来到我的世界,也让观众困惑不已。
战胜绝对的邪恶有两种方法:1、成为绝对的正义,石川警官最终也选择的这条道路。
2、耐心等到对方的失败,我想着也许是石川警官班长所选择的道路。
藤岗其实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杀人没有任何理由,他作案更像是完成一次挑战,因此为了挑战成功,他可以计划几年的时间,他可以改变自己的职业,身份……他并不是常规意义的凶手,对于这种案件,常规的办案方法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藤岗说石川警官太过稚嫩……而最终石川警官的选择打破了常规,虽然藤岗在最后说欢迎来到我的世界,但是我认为石川警官是不一样的。
因为他是为了抚平死者的创伤,他对于死亡有过深刻的体验,因此他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剥夺他人的生命,而藤岗从根本上轻视生命,这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期待电视剧的编剧给我们一个答案。
关于剧情:我们帅气的石川警官一开始的想法肯定也是对的,因为那颗打入脑袋的子弹,他那冷漠很久的心又再度热血起来。
就连我们观众都以为,这会是一部爽到底的探案戏。
整部剧基调昏暗,氛围安静甚至是凝固,BGM倒是很燃。
看似热血的表皮下散发着彻骨的寒冷,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冰冷,就连主演们的表情也是冷的。
拥有超能力了,也并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即使能与死去的被害人沟通,即使提前知道了凶手,却并不是都能将其绳之以法的。
一步步滑向深渊的石川,最后终于越过了那条界线……死去的凶手灵魂轻轻地在耳边说:“欢迎来到这边的世界!
”关于主演:当年有段时间很迷建国,于是找了片子下到网盘里看。
出名的那几部比如《热血高校》、《无间双龙》、《富贵公子贫穷女》等都没有看,反而是比较冷门的一些片子,比如这部,还有《代价》、《机动特搜队》等。
一直感觉他很适合演这类基调诡异、人物内心冲突大的角色。
也是年轻时怎么也get不到的颜演,等到长成本山大叔了才get到(这审美真的是orz)。
这剧,适合我每次剧荒,拿来重刷!
我看完后,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
男主苦恼的“正义”与“邪恶”的border(边境),其实在信奉“我本位主义”+“混沌永恒”的人看来,都是正义的一体两面(他坚守的是法律正义,他干的事是事实正义)。
男主苦恼的根源就是眼界太窄,心眼儿太死,不会用更广泛的逻辑论来给自己开拓思路到逻辑自洽😂。
好了,不开玩笑了。
其实,男主在想惩罚肇事逃逸+安全脱罪的官二代时,就已经有奔向“邪恶”(事实正义)的苗头了,最后一集杀人魔杀死小孩子却逃脱法律制裁更加重了他的心病。
虽然说,普通人最好不要逾越人与神的界限(border),去干只有神才能干的事情,比如审判罪人+施刑。
但是,男主已经脑子里有子弹,并且能见鬼了,已经不是普通人了,所以暂代神职,也不是不行。
所以,看来看去,还是编剧思维太狭隘,把法律正义当成了绝对的正义,把事实正义丑化成了邪恶。
😂编剧们可能不知道,自从超英横空出世后,已经不流行绝对法律正义了。
超英都是因为有超能力,所以暂代神职,在干神的事情,审判罪恶,拯救人类。
目前看来,这一套,还挺受人类的欢迎。
男主获得通生死的能力后,其实就是一个超英,在西方世界观里,他是完全不会有剧里这些苦恼的。
最后,小栗旬的大长腿真长。
我一开始没认出来,最后越看腿越眼熟,才发现是小栗旬。
我觉得这部剧的价值观,是有点过时了。
还有,隔壁《相棒》里,三代享也和男主一样,在执行事实正义,用私刑惩罚法律无法治罪的罪人。
对于三代享执行私刑,我是深恶痛绝的,对于男主执行私刑,我是持中立态度的。
为什么?
因为设定啊,三代享是普通人。
男主有超能力,能通生死。
普通人不能代神职,因为他不具备判断和执行的能力,容易出错。
超能力者可以,因为他本来就不是普通的存在,他的超能力是可以让他承担一般人不能承担的工作的。
编剧想探讨法律正义和事实正义,却设定出一个获得超能力的男主,命题就是有问题的。
😂
想去看2017SP的都是第一季的忠实拥趸吧。
第一季的故事简洁明了发人深省,原来善恶的边界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小。
小栗旬饰演的是一位热血警察,在一次意外中他有了和灵魂沟通的能力,流淌在骨子里的正义感和使命感使他将这种异能用于破案、逮捕凶手。
可是逮捕凶手有时凭正常的流程是无法办到的,于是他踏入了善与恶的交界,回不了头。
这是我第一次在影视剧里看到如此矛盾而真实的警察形象。
刚完结的由小栗旬主演的日剧《border》,以9集的内容讲述刑警石川在调查犯罪事件时遭遇凶手枪击,奇迹生还却因子弹留于脑中造成能与死者对话的结果,并借此力量抓捕凶手的故事。
正如动漫《钢之炼金术师》和《黑之契约者》,使用异于常理的能力需要代价。
石川的代价,则是独自承受死者的悲恸与对人与世界之有限的无奈。
不要被痛苦支配、不要越出社会的界限,这是那些光明(照顾他的上司、看似鄙视他却无不关怀他的同僚和学识渊博的特别女法医)与黑暗(提供情报的黑社会大叔、执行暗黑活动的男人和与世隔绝的黑客)的人们一再提醒石川的两点,但他内心那日益积累的悲伤、愤怒、无奈与正义感,使他最终跨越了社会可以承受的界限。
所以,比起实体性的代价,心灵的代价应是更为沉重的。
在第8集找出枪击石川的凶手后,若作为一部仅供娱乐的剧集,《border》可以完结了。
不过从此前的剧情可知,此剧不止此水平。
于是,有了第9集。
在那种能力的引导下,在光明与黑暗强大力量的支持下,石川几乎在每一集里成功抓获犯罪者。
如果剧情一如既往如此发展,那么虽然背景是令人悲伤的,但结果又大快人心,犹豫《柯南》。
可惜又庆幸并非如此。
转折是某一集,政府要员的败家子开跑车撞死品学兼优又孝顺的小百姓,最后因被“清理者”清理了所有的证据,犯罪者逍遥法外。
这是9集中第一个没有被成功抓捕的一个罪犯。
另一个未能通过被社会认可的方式抓获的罪犯,是最后一集那个宣称绝对犯罪的男人。
也是这个男人、这一集,把《border》推向了高潮以及更高的境界。
第9集这个男人,使人想起动漫《心理测量者》的反派白毛;石川从得到力量申张正义,到在社会认定的正轨上无法实现正义后,运用越界方式欲达成目标,这又使人想起动漫《死亡笔记》的夜神,虽然后者是从得到力量申张正义,到后来为避免被发现而逐步远离初衷。
这些人,这些事,令我看到那些想成为神的人如何步向绝望与死亡,那些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天使如何变成恶魔。
他们和它们,都展示了绝对的善就是绝对的恶。
那个提供情报的黑社会大叔所说,绝对的正义与绝对的罪恶,就如人们以为的,像钱币的两面(我认为他的意思是,其实并不是两个面,而是一体的),他建议石川耐心等待罪恶自显的错误,放下这期间罪恶带来的逝去。
我认为,看多了人间炼狱的黑社会大叔看到了世界的本质,看到了人之极限,说出了作为人的大智慧。
我认为,一个影视作品,有引人入胜的剧情、优良的制作手法和精湛的演技,已是一部令人称赞的作品。
若超越娱乐休闲的属性,能引发人对生命对世界的共鸣与思考,那么这部作品是值得推荐的。
所以我推荐《border》。
我们也算是一起度过了一段浪漫的时光2014年5月31日当日剧《BORDER》EP07里,男主角石川安吾到目前为止遇到的那位最强劲对手,那个拥有曾做过海外间谍特工的神秘背景、如今正从事着类似于美剧《清道夫》那种为权贵们处理麻烦事工作的男人第二次说到“浪漫”这个词时,我不由想起自己之前曾用《当浪漫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这个题目为美剧《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S02写的那一系列评论,也想起了最近读过的日本作家太宰治根据日本传统民间故事改编的故事集《御伽草纸》(其中有两篇改写自我国清代短篇小说大师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太宰治在那些民间故事里喜欢用“现实”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和定义那些成熟世故的人,很显然,这一类人的生活态度,正好与“浪漫”这个词所表达的那种在任何环境和背景下都愿意相信并且努力追求美好、善良、正义的人生观截然相反。
就我看来,《BORDER》里的年轻警员石川,确实配得上对手反复用“浪漫”这个词或讽刺或真心地定义他。
尤其在EP07里,看到他为了帮那位英年早逝的大学生讨回公道而不顾一切地对抗处于黑暗中的敌人以及他身后的强权,我不由很是感动。
说起来,这一集的故事,身处在当代的中国人看在眼里肯定会觉得很熟悉,或许还会承认,我们相似的现实可能更加地复杂难言。
所以,看到豆瓣里一位剧友说“就算开了上帝视角的外挂,终究敌不过‘他爸是李刚’”时,我心中惟有叹息。
在这一集的最后,尽管石川和他的同事及朋友们倾尽了全力,还是让代替强权出面的清道夫占尽了先机,不仅步步受制,还让无耻的肇事者轻松逃到了国外。
不过,在结尾,看着流泪向受害者的鬼魂道歉的石川以及含泪道谢的的后者,我知道,不单单是他们互相达成了谅解,其实,就是故事外的我,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救赎。
没错,活到今天,我已经清楚地知道,在这个灰暗现实的世界里,甚至都不可能存在着像剧里那样的、就算畏惧正常生活被毁灭也仍旧保有善良和正义感的证人,更别说是是像石川这样的肯为普通受害者辛苦奔波的英雄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即便就是编剧、演员或者观众们,都只是在某个瞬间暂时性地相信这种“正义必须得到伸张”、“正义只会偶尔缺席”的浪漫情怀的存在,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可能我还是太悲观了,毕竟,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而且似乎还在继续往更文明的方向进化,这本身就说明了,这并不是一个非白即黑的世界,又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理解剧中那位一流清道夫最后对石川说的那番话: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既然像他这样的人能这么现实地为或黑暗或强大的势力存在和活跃着,那也就表明,那种心怀浪漫主义的人肯定也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像石川那样或悲情或低调地存在和活跃着……这才符合逻辑啊,不是吗?
看完每集的时候那种强烈的依依不舍感是怎么回事儿!这样的剧,久违了。
三集弃,据说最后一集为正义警察杀人啦,嗯,,算了
人物黑化暂时没痕迹 画面处理倒是黑化不少 但有电影感的只是画面没什么意思
灵异探长之头痛之后能见鬼II :真正的犯人。
简直尼玛!!!!!!!这结局!!!
平平
风格独特的刑警剧 所谓超能力就是看到亡魂 很正的剧 小栗旬演技点赞 不过不是我的菜 再看一集决定追不追
日剧近来很疲软啊,编剧们都怎么了?
小栗旬成功地诠释了一个典型的摩羯座大帅哥儿 就是 沉闷加苦逼 但是关键在于 他长得太帅 以上。本季黄金档最佳。
一部令人称赞的作品
案子平平无奇 大boss也平平无奇 最后一集 更是为了强行升华而结尾
很牵强。男主只会一种破案方法,就是死者直接告诉答案,最后还自己心理全面溃败。
霓虹这种剧真的太一般不是强迫症真心不会追完
才不会说是因为逗比照片才看的剧呢!拜倒在小栗旬的大长腿下
前几集渐入佳境,后几集难看得要命画面还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我有个疑问,宫九为什么要在这里面的某一集演个身份不明的尸体……
难看
没劲,滤镜太黄伐色一
两集弃,真的没什么吸引我看下去,而且小栗旬也老了。以前看过不少建国的戏,特别喜欢的也有。只是这部前两集过多的心理活动,两句话概括的剧情,过于超现实的情节和自相矛盾的设定都是问题,加上确实不怎么吸引我看下去。
这能力对一个警察来说,真是开挂了一样。拿到结局去找线索的过程。有几集无聊些。甚至制造证据去抓就有点……边缘了。不过总得来说是正义一方。设定和案情还算好看的。不过也为剧场版埋下一点伏笔,就是在边缘游走。
本季最爱 结局虽然堵心但是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