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失去意义后,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
到那时,所有恒星最终都会燃烧殆尽,宇宙渐渐冷却,夜空中的星星一颗接一颗的熄灭,再不会诞生新的恒星了,宇宙的终结不是大爆炸,而是一片鸣咽。
结局不是火,而是冰。
宇宙之初,我们在星辰中彼此相拥,努力地寻找着宇宙尽头,当时间失去意义,时空陷入沉寂,我们或许会氧化为山顶的雾霭,变为宇宙的一粒尘埃,成为拼凑天体的无数原子,黯然地凝视着宇宙尽头。
而当一切美成为纯粹,盘古再次开天地,上帝再次回归宇宙,我们便会再次重逢,彼此相拥。
既知皆会消亡在宇宙尽头,那便痛快地活着。
这片宇宙最不可思议的,那便是我们自己。
一切终将逝去,唯有死神永生。
当人类灭绝后,不一定会有智慧生物再次出现,随之形成的就是断断续续的文明。
人类好像改变不了这世上的什么,只是宇宙在改变人类罢了。
你害怕死亡吗?
一定有不少的人讲过这个问题,人必有一死。
那宇宙会死亡吗?
那时候还有人类吗?
那宇宙的尽头又在哪里,无人知晓。
有限的生命处在美好的年华是值得庆幸的。
所以这个问题不必解答,向前走就好。
我们处在宇宙青春期的时间坐标里 我们等不过时间 无法看到无数亿年后宇宙无声的湮灭在最后的黑洞纪元里 在磅礴宇宙的黑暗 空旷 冰冷里 我们都应当感谢现在的无数原子组成的山河万物 给予我们作为存在者的幸福无疆 我们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 我们知道 但是本就是宇宙里的不可思议 我们的存在即是没有痕迹 即使是尘埃 也可以是自己 作为自己的存在 痛快的绽放光彩
怀着对9.3分的敬畏看完了,发现通篇的音乐很宏伟,特效很通用,很适合公司的几个员工吵架了,拉倒一个小黑屋,轮播一个小时,职场于是安静了。
故事线完整,但理论都靠猜,也没说死,反正得不到验证的纪录片,靠的出品方的背景。
如果是我窝在家里剪辑个30分钟的这样片子,也肯定没人搭理。。。
有个杠精的疑问,感觉这个编剧是个物理老师,用能量的思路贯穿了全片,人类纪、简并纪、黑洞纪。
可是人类是存在宇宙的十亿分之一,为什么还能骄傲的留下姓名?
生命之于宇宙,无论是时间和空间,都微不足道,但皆会因为生存其中而感到庆幸和骄傲,在这里,我们燃烧,迸发绚烂烟火,留下痕迹,带来熵增...难道我们的家园无法逃避最终永远的黑暗和死寂吗?
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沮丧。。。。。。。。。。。。。。。。。。。。。。。。。。。。。。。。。。。。。。。。。。。。。。。。。。。。。。。。。。。。。。。。。。。。。。。。。。。。。。。。。。。。
如果地球真的无法存在了,我觉得汉字非常可惜,文学非常可惜,还有那些努力救治好的病人非常可惜,太多可惜的事情了,真的无法想象宇宙到了最后一个黑洞也消失,时间没有意义的时代。
但是有多个平行宇宙的说法,那样的说法给人很大的安慰。
其他宇宙可能和我们这个宇宙有不同的运行规则,那里也有生命和文明,也许不是人类,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一种生命存在,或者甚至都不是生命,如果可以和他们建立联系,了解到他们的生活,该多好啊。
那时一定会非常有趣,是科技改变生活,希望我能看到世界上发生非常非常有趣的事情的一天。
不要再牵绊于无聊的琐事啦,过好每一天,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理性冷静面对困难,爱身边的人,学习这个世界馈赠的知识和历史,人很渺小,但是可以活很多年,所以珍惜,然后快乐。
一切皆流变,太阳燃尽,星辰寂灭,宇宙将变成墓地,散落着死去恒星的残骸。
宇宙的终结不是大爆炸,而是一片呜咽。
黑矮星,漂浮的致密的尸体,被长眠的黑洞吞噬,或被引力抛出、碰撞、爆发新光。
直至时空膨胀,质子衰变,物质毁灭,黑洞蒸发,消失之际余光如烟火点亮宇宙长久寂静的黑夜。
暗能量加速宇宙膨胀,或宇宙因引力坍缩撕裂。
数万亿年后,宇宙也会熵寂成尸,冰冷、黑暗、寂静、空旷。
哲学家和诗人问:宇宙的终点是什么?
结局不是火,而是冰。
或许多个平行宇宙里存在不同的物理规律,或许生命可以在宇宙熵寂前逃逸,创造一个虚拟宇宙?
或用足够的能量复制同样的宇宙?
用核粒子加速器在一个点上汇聚巨大能量,也许能打开一个出口,创造出一个子宇宙。
也许所有有智慧生命的宇宙里,都会创造出不同的子宇宙,继而子宇宙繁殖进化。
倘若生命找不到出口,最后一个黑洞爆炸将是宇宙中最后一次的光明。
当连残骸也化为乌有,绝对零度冷却,万物同一,时间失去意义,宇宙始入无序的尽头。
正当终结之刻才进入永恒。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宇宙的空间尺度上、在万亿年的时间尺度上,说人类文明是一粒细沙,都显得太过夸大。
科幻小说《三体》中,太阳系生命的最后,年迈的罗辑在石头上刻字,希求人类文明能在宇宙中留下哪怕一点点的痕迹。
石头上刻字——这是信息时代的我们暂时拥有的最长久的信息保存方法,然而在短片中,石刻的抹去,也不过一瞬之间的事情。
人类在这个宇宙中大概是留不下什么痕迹的,越是凝视宇宙的宏大,就越是感叹个体的渺小。
不过,我们还是很喜欢仰望星空,因为领略自己的渺小,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最开始,我们以为自己生活的几亩地是世界的中心;后来以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然后认为太阳是世界的中心,再然后发现世界的中心离太阳系远得很,当我们的视角拉得越来越大的时候,再回看自己,一个在地球生活的,寿命只有不过百年的碳基生物,便不难理解自己的局限性了,我们生于宇宙中,但并非为探索宇宙而生。
我觉得斯蒂芬霍金想多了,他把人类想的太伟大了。
还担心几百亿年后人怎么办。。。。
我晕。
以为是神啊!
其实,人和花花草草所有动物没啥区别,鸟进化出翅膀,鲨鱼进化出牙齿,长颈鹿进化出长脖子,人类,只是碰巧进化侧重大脑而已。。。
就这样把自己和其他生物区分开?
是可笑的!
就好像统治地球的上一任——恐龙,统治了地球1.5亿年,他们就是碰巧侧重进化了体型和力量!
用体型力量的绝对优势统治了地球。
人类,现在碰巧侧重进化了大脑,所以用智慧的绝对优势统治了地球几百万年了。
但,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还什么宗教,上帝,文明。。。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更不要自以为是!
真正成功的物种,是你家墙里面的蟑螂和老鼠从恐龙时代就有了,一直存活到现在,2.5亿年一直不灭!
等到哪天人类灭亡了,蟑螂老鼠还会一直繁衍下去。。。。
他们才是最成功的物种所以不要自以为是地球的霸主,还探索宇宙?。。。
对于存活了2.5亿年的老鼠蟑螂,你这个零头都不到的只有几百万年的人类,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是匆匆过客而已。
之前,恐龙这个过客统治地球1.5亿年,人类呢?
现在这样水深火热的世界局势,人类自己不断作死!
尔虞我诈!
气候和环境越来越差!
还能存在一千年就谢天谢地了,加起来才几百万年,算是统治地球最短命的物种了。
而老鼠蟑螂,对了还有蚊子,那些成功进化了几亿年不灭的物种,他们就好像观众,看着台上一幕一幕的表演从开始,到高潮,然后谢幕。
当然,这些老鼠蟑螂,最后也会随着星球毁灭而毁灭,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反正,最后一定不会是人类,所以,霍金担心几十亿年后的人类怎么办,完全是杞人忧天。。。。
“万物皆奇迹,乃至黑暗与寂静…” 这句话出自海伦·凯勒,也被《宇宙尽头》援引为开头。
原以为是她对自己的慨叹,看了《宇宙尽头》后却有更深的理解。
全片不到半小时,囊括宇宙的一生——包括已经历过的,和通过理论推测得出的。
没有过多的渲染,宇宙本身就是足够绚烂的传奇。
虽然时间不长,但地球在第三分钟就已被太阳吞噬,而太阳最终也湮灭在茫茫宇宙中。
看到地球被吞噬的感觉挺奇妙的,明明那时是遥不可及的将来时,但看到了依然会因那一瞬的寂静感到心悸。
“宇”指所有的空间和时间,“宙”则是古往今来的时间,二者同样象征着世界,合并便有∞不可比的气概。
在浩瀚宇宙面前,自比蝼蚁都略显不足——因为毫无自比的必要。
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震撼,超脱年龄阅历。
我们所处的时间坐标在宇宙的青春期。
它只给生命划出了极短的时间——但对我们而言已足够漫长。
“宇宙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冰冷、黑暗、空旷的”,何其幸运,能够作为有自主思考能力的生物,存在于这小部分时间里,尚有机会一探宇宙,也能作为”自己“存在。
配乐太震撼,虚无到极致就会浪漫的要死,最后就连组成我们身体的原子也会湮灭,一直以来宏达的命题最终都不免牵扯到一切注定消亡,如果让观众感到人类未来注定黑暗,就会陷入虚无主义,但这部纪录片会让观众谦卑敬畏与好奇,会获得一种理智坚强的力量。
震撼…看完宇宙的片子总会思考人生的(无)意义,等这虚无的劲儿过了,只能回到自己的生活
宇宙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绝对零度。
9.3分?是多沒見過世面啊... Journey to the Edge of the Universe 孩子吃點好的去吧... 這豆瓣簡介寫的什麼啊笑死,建議你媽媽呢,不知道有個類型叫紀錄片嗎
宇宙没有尽头,因为根本就没有宇宙。
而我还在一边吃鸡翅,好具体
小行星撞击地球,伽马射线爆发,地球没了,太阳没了,宇宙变成墓地,落满死星,生命的唯一出路是逃出星系,找到最后的白矮星,最后的最后就剩下黑洞和一些光子,然后还会有某种神秘力量推动宇宙膨胀,但你仍然有机会在宇宙熵寂之前逃出去…… 最后引用海伦凯勒意味深长。在油管看了一遍,又在B站看了一遍,感觉还是在第一遍启发更多,虽然速度有点快很多没看懂,但让我感觉恒星、黑洞似乎都有自己的意识,或整个宇宙都是在一个意志驱动下进行的。
这是预告吗
人类在视频中不到三分钟的时间里便已经灰飞烟灭,接下来全部猜想极力放大了人类的渺小感,当宇宙也逐步走向毁灭,连时间都失去了意义。
不可想象
用新买的耳机看的,结果看的自己脑瓜子疼。
是不是得庆幸渺小的人类时间的度量衡是那短暂的年。
拥抱自己的微不足道,即使活成沧海一粟,却还是总想看去宇宙的尽头,即使时间不再是时间,即使一切都不再意义。
没觉得震撼,只说了大概框架,越了解宇宙,越觉得人类的渺小,微不足道
过眼云烟
人类对宇宙的研究连皮毛都算不上,通篇是十万个为什么,连科学家都变成5岁小屁孩了
时间都将变成虚无~for ash
漫长的时间线,太过宏观的视角,超乎寻常想象力,宇宙的尽头和未来到底什么样子呢?……哪怕去想都非常困难!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虚无主义永远是治疗现实抑郁loser的良药----你永远可以逃离---就像逃离到北欧一样。然而宇宙同样被生命拥挤着,生存的话题,永远无法逃离,除非,你永远闭口而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