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完以后知不知道这个片为什么结尾这么烂这么仓促。
我来告诉你们。
首先,这部电影不能完全算是抄袭,但是起码是算是中国版的山寨电影。
至于山寨那一部,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就是「电锯惊魂1」。
那个什么镜子的信就是电锯1中的录音,算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
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策划者是一开始就以死尸形态出现,而警察变成了捕快还都是辞职了的,我靠。
从中间的情节来看,镜子把电锯1里面很多倒序,插叙的手法,改成正常的铺陈叙述,比如两者都有外遇情节不过一个是回忆讲述的,一个是正常发生的。
而故事情节发展也大多是发现一个事情,怀疑一个人,然后伴随着这个人被杀,然后镜子的信出现而推翻。
那个组织下毒也是比较类似的,还有就是所谓的为自己不得已去加害别人一样屡见不鲜。
所以,看到中间我就很气。
而结局很烂是必然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没有鬼片,必须变成人为事件,中国也不许有坏人逍遥法外的情节,恶势力必须被团灭,这导致了结尾相当一个仓促。
还有个原因是,电锯1不是这样结尾的,感觉导演不会拍了,和中间的剧情有出入。
这个电影我感觉最失败的一点是,高潮没有起来。
应该女主角对着镜子削苹果那一段是故事的高潮,也是前面铺陈的事情,但是,画面完全没有呈现出来应该有的情绪,而且接着就是揭露谜底,这个直接冷到了极点,完全失望。
电锯1是很经典的悬疑片,故事一环接一环,情节跌宕起伏,结局让人啧啧称奇。
而镜子故事情节比较单一,没有很好的调动观众的情绪,冷场太快。
不过,也不是完全的全是坏的地方。
比如说,配乐不错,琵琶声音展现了死镇很凄厉的样子,也推动和渲染了情节。
而且中间尸体转来转去,把女二转没了确实手法不错。
还有就是和前文呼应,有一个传说当铺垫,的确展现了很多中国的情节,让我们确实有种亲近的感觉。
牛导演好像是拍床下有人的那个,我觉得有进步,但是我更喜欢床下有人,起码那个比较自然,情节也很流畅,虽然有很多雷人的台词有点解high。
一、整体评论:作为牛朝阳导演的第三部作品,《半夜不要照镜子》继续走悬疑惊悚的路线,并加强了推理、伪情色的元素(比上一部《床下有人》明显削减了爱情),以图做到更惊悚、更骇人、更情色,换句话说,更“三俗”。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本身国产惊悚片在这几年的发展变化里已经有了一些较为稳定的拥趸者,而牛朝阳是作为歌曲《两只蝴蝶》的创作者成名,如何更俗更迎合类型片观众是本片的显著特点。
所以,影片开场第一段“镜鬼杀人”的序幕便采取了低俗、香艳的方式,随后还穿插了穿内衣的女孩、香艳的床戏等。
因为上一部作品《床下有人》被一些类型片观众诟病不够惊悚、爱情戏过多,《半夜不要照镜子》自始至终安排了多场刺激的杀人场景,并各有不同的特点,如开场时的某香艳女郎在浴室的被“镜鬼”虐杀戏,高潮戏则是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连环追杀,强化了紧张刺激感,很显然是针对于《床下有人》时观众的“不过瘾”的批评(不过可能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段高潮戏太长了,类似于当年的《十月围城》)。
影片适合于华语惊悚片(包括香港的)的类型片影迷。
二、分元素评价:1.声音:中小成本的惊悚片特别需要声音来衬托惊悚场面,这点上《半夜不要照镜子》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比如“镜鬼”杀人前的片刻的宁静,与被害者的瞬间的尖叫,形成了张力,也有所弥补了惊悚场面的不足。
2.画面:影片主要是以民国时代的荒凉小镇为背景,画面的基调较为灰暗,不过几场伪情色的场面都较注重于女性内衣的香艳,而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
3.演员:影片主要是年轻演员,加上影片侧重于惊悚场面的营造,而演员的戏份也较为平均,整体上中规中矩。
4.编导:牛朝阳在之前的两部作品时就已经较注重于细节的铺垫与呼应(如《大玩家》中每一个“变身”都会不经意的做同样一个小动作),在本片也如此,而为什么这些人物一定要来到这个荒凉小镇,并在发生命案后还待在这里,编导也做到了自圆其说。
三、套路普罗普在研究俄国民间故事时曾高度的凝炼出了31种故事功能与7个人物角色(包括英雄、反角、派遣人、假英雄、公主等),而类型片之所以为类型片,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可以不断的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衍变,国产惊悚片虽然发展历程还不长,但也在借鉴欧美或香港、日韩同类型影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套路……而《半夜不要照镜子》便是旅馆类惊悚片的代表。
现代式的旅馆相似于古代的客栈,而以写客栈戏闻名的胡金铨早已将这鱼龙混杂、敌我不清的环境给描写的惊心动魄。
而当代恐怖片也有不少以客栈/旅馆为背景的作品,包括这部《半夜不要照镜子》。
1.引子:镜鬼杀人的故事作用:作为影片的整体铺垫,为正式的故事埋下伏笔。
2.起:主要人物登场来到客栈作用:这一幕介绍了不同的出场人物,包括他们之间的身份、关系,因为不同人物是基于不同的理由来到客栈,如野妹是为了保护女主角飞烟才来到旅馆,而江桓又是另一个目的。
3.乘:发生了命案作用:故事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是在几乎荒无人烟的旅馆附近发生的命案,说明着周围还存在着不明的事物或人物,人物们要追查命案的幕后真相。
4.转:命案继续发生,嫌疑人被洗清关系作用: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方面是命案的继续发生,另一方面则是原本最有嫌疑的人物又被排除了杀人的可能性,再加上细节的呈现而逐渐的接近于幕后故事。
5.合:真相浮现,坏人被绳之以法/死亡作用:追查到真凶,解释了案情发生的前前后后,神勇的公安干警也及时的出现,逮捕甚至是击毙罪犯。
也为了配合当下的审查制度。
——原文发表在2012年6月11日《南都娱乐周刊》。
首先,我承认,我看过很多恐怖片。。。
绝对是恐迷了。
但是,很多国产恐怖片都让我很是失望。
我觉得床下有人啊还有那个笔仙惊魂都给我感觉很浪费时间,但是事实上。
这个恐怖片虽说依旧延续国产恐怖片没鬼的结局,但却拍的没有那么无聊,我觉得故事情节蛮紧凑的,说实话,看到女主时候,被雷到了,这牙好暴啊。。。。
不好看。
挺像我一高中同学的。
但是看下去就觉得 主角什么的都不好看。。。。
除了男主。。。。
那个最后的结局确实出乎意料了。
没有任何多余的角色。
丝毫没有让我觉得无聊。
看完以后,还蛮怕进厕所的。
至于大家所说的什么国产恐怖片不好的话,觉得这部还是蛮耐看的。
个人感觉。
还是推荐的吧
这部《半夜不要照镜子》在我看来,堪称经典之作,先不论结局有多么的狗血,至少从我能剪辑出来13个恐怖桥段就可知这部电影还是有过人之处的。
那“能见鬼的方法”片段让人有种想跃跃欲试的感觉,整部片子在营造恐怖气氛方面还是下足了功夫的,只可惜这音效不是特别的出彩,可能我看的是盗版的缘故吧。
这几天很少能看到足够吓人的恐怖鬼片的,这个可算一部。
不过距离真正的恐怖还差那么一点点。
大陆《半夜不要照镜子》13个经典恐怖桥段 可以移步:http://www.ziye.org/2012/118.html
哪里是恐怖剧?
尼玛倒数15分钟,楞生生把我给逗笑场了!
还情花会,你怎么不是红花会反清复明来的,还老大老二老三,玩个高科技,言情搞笑无厘头通通都有,就是没有鬼!
胡不鬼/文鬼都知道,天朝鬼片里没鬼,这个赤裸裸的真理,除了资深影迷知晓,近年来,也开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
因此当我看到这样一部依然大打“恶鬼害人”的招牌,四处宣传叫卖的低成本惊悚片,我无法自抑地震惊了,然后又着实迷惑了。
这种感觉,有点像看见贪官污吏大谈如何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又像是看见成人用品商店雇佣一群太监,在门口大谈性交的快乐和安全套的使用。
这样一部拿空气当棒槌、底牌其实为零的所谓鬼片,到底要如何煞有介事又让人胆战心惊地铺排鬼戏?
又如何能充分自圆其说地让电影局笑逐颜开轻抚狗头?
在我心里,这样一部电影,其实已经脱离了单纯惊悚片的范畴,成为展现内地鬼片导演与鬼斗、与观众斗、与电影局斗其乐无穷的最新标本,其中展现的各种智慧、机巧、无奈甚至无赖,也许都具有饭碗师范的典型意义。
与鬼斗既然不能真有鬼,内地鬼片就要想尽各种办法,既要满足影院观众对怪力乱神的各种渴望,又要不能被领导抓住把柄,个中乾坤,堪称与鬼斗其乐无穷。
跟同类影片遮遮掩掩,用主人公精神分裂或者干脆不解释等粗劣手段装神弄鬼不同,《半夜不要照镜子》似乎浑然不觉自己身处天朝中,人在菊花下。
从宣传定位到影片叙事铺排,此片完全是按照“真有鬼”的日系恐怖路数玩得不亦乐乎。
这从影片把全部的宝都押在“半夜照镜子会见鬼”这个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日常生活场景上,就可见一斑。
而影片一上来,就是几个打麻将的少奶奶围绕一幅让人头皮发麻的画像,讲述镜鬼的可怕传闻,紧接着主角少奶奶惨死镜鬼之手,并引出下文几位青年男女来此废墟探险遇鬼的主体故事。
其后的镜鬼杀人,基本按照凡是半夜照镜子都无一逃脱的路数进行,有点类似《午夜凶铃》中凡是看过录像带都难逃厄运的套路。
颇为难得的是,在影片最后闹鬼的谜底还未真相大白之前,影片的绝大部分段落都像是一部真正的鬼片。
我的意思是说,编导营造的各种物理无法解释的恐怖现象,各种鬼脸森森的拉风造型,各种让人心惊肉跳的声画手段,都旗帜鲜明地在天朝的红旗下大玩特玩怪力乱神。
与观众斗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唯物主义的普及,现在影院的观众也不是那么好骗的了,看着银幕上煞有介事的鬼影瞳瞳,很多观众心理也会范嘀咕,看孙子你结尾时怎么收场!
看你丫最后如何能自圆其说!
于是乎,现在内地拍鬼片的,不光要和鬼斗,还要和观众斗智斗勇,让其无法一眼两眼看透剧情,只能心甘情愿地呆在影院椅子上奉陪到底。
《半夜不要照镜子》的故事主体,采用了封闭环境内挨个猎杀主角的套路,只不过此处的猎人是“镜鬼”而已,而其间又夹杂着人物间的互相攻伐,其打杀对方的手段,竟是“逼”对方半夜照镜子,然后假镜鬼之手除掉对方。
如此人鬼相杂的套路,确时比单纯被鬼追杀更有看点,也让观众对主角间的关系充满猜度。
其间有效杂糅着推理、悬疑、惊悚的元素,也算是意识到了混搭的必要性。
另外,编导还充分利用青春性感元素招徕观众,片中女角大都身材高挑,丰乳肥臀,且找到各种理由,让她们袒胸露背,春光乍泄。
与电影局斗所谓与电影局斗,其实是个伪命题,如果你的智商比那帮文化官僚高,那就另当别论。
具体到鬼片中,就是如何能让观众看得大呼小叫连呼过瘾的同时,又不触犯我天朝电影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底线,如果还能借此宣扬一番恶有恶报的普世价值观,那更是会让领导微微颌首,赞许“懂事”。
这种无人能幸免的二律悖反纸枷锁,逼得鬼片创作者各出奇谋,八仙过海,希望从中撕出豁口,杀出一条血路。
有时想想,如果哪天天朝鬼禁一开,这种片子掐头去尾(不光此片,绝大部分似乎都可以),直接就可以当真正的鬼片上映了。
钻这种空子的诸多鬼片,几乎就成了随意拼贴、顾头不顾腚的电影儿戏,这既是审查制度看似严格其实荒诞的黑色幽默,也是某些电影人机关算尽、底线尽失的某种悲哀。
希望《半夜不要照镜子》能比它们高明一二吧。
唾骂本片的评论够多了,笔者只想说说这戏里的演员们,当真是世间罕见的顶级阵容,人人都能分饰两角,不带重叠的。
不信你看,这一群俊男靓女,没事儿就喜欢一惊一乍,稍有点风吹草动立刻大呼小叫,像猫尾巴被凳子压了似的闹动静,但一旦真有人在眼前被杀,血溅三尺之际,反而一个个突然变作电池耗尽的公仔,面无表情,呆若木鸡,仿佛杀人之事与他无关,只想等这场戏完了赶紧进下一场。
这岂不是双重人格在一个角色身上的完美体现吗?
恩,说到双重人格,片中的老头老太更有叫人难以预料的秘密身份,构成全片最大的两个包袱,笔者很惭愧,这两位演技如此精深的老戏骨,我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听过,以后再也不敢自称资深影迷了。
强烈建议牛朝阳导演下一部戏必须启用这原班人马,然后给每人安排两个不同角色,物超所值没的说。
演员表演无力...男猪脚实在太不像好人了。。。
还有女猪能被一只老鼠吓成这样。。。。
本来一好好的恐怖片...愣生生成了搞笑片...吐槽无力啊
自农历春节前的《碟中谍4》开始,中国电影票房一直呈现一种如狼似虎状,但是这样的状态却更像是进口片的狂欢,国产电影一般是鞭炮齐鸣高调登场,不过几日,基本都悄无声息的退场。
即使有的华语影片足够热血,最终也只是一种高口碑低票房的尴尬境地。
看着前仆后继的中国电影,难免让人心痛,不是中国人爱看进口片,而是有些国产片确实让人心寒。
个人觉得只要是有进步的中国电影导演,就理所当然的应该得到鼓励。
我想,牛朝阳应该是这样的导演。
日前,有幸观看了他执导的个人大银幕第三部影片《半夜不要照镜子》,尽管当天只放映了75分钟,遗憾未能看到最后的真相揭秘,但是还是不得不说一句,牛导亦愈发的像导演了!
犹记得当年由他作词作曲的《两只蝴蝶》热遍神州,称其为是家喻户晓一点都不为过。
2010年,牛朝阳执导个人大银幕处女作《大玩家》,可惜最后票房差强人意。
随后转战惊悚片市场,一部《床下有人》,摒弃大明星阵容,却取得意想不到的票房成绩,然而影片口碑却褒贬不一。
此番再度出击执导青春惊悚影片《半夜不要照镜子》,很明显的让人感觉到牛导的成长和进步。
这些进步不仅仅表现在对电影拍摄技法和镜头运用上,而更多的是让人看到其作为一名华语电影人真正对电影追求的态度。
《半夜不要照镜子》定位为青春惊悚片,这个定位,也必然是主创团队在对市场做了充足调研后作出的正确选择。
而这两点,在个人看到的75分钟里都被很好的诠释:青春里有帅气和美艳,令人血脉喷张的激情四射;惊悚里有视觉冲击和悬疑推理,让人瞠目结舌的环环相扣。
你不得不承认的是,牛导对于片名有着绝对的天赋,无论是《床下有人》还是《半夜不要照镜子》,首先第一感觉是很接地气,其次,仿佛就像相声里面直给的包袱一样,不用观众花过多的精力揣摩片名的意思,只用安静跟着导演的步伐去一环扣一环的结套解套,深入剧情,揭露真相!
去年初秋,有幸参与过《半夜》的剧本讨论会,当时大家一直对故事应该发生在民国还是现代而纠结,最后为了能够在影片惊悚方面大展拳脚而决定将故事大背景设定在民国。
时代背景的选择也决定了影片对人物服装造型及场景的搭建提出更高的要求。
事实证明,大家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担忧则是多余的,贯穿全片的冷色调和极其考究的演员服饰、场景搭建,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影片的惊悚氛围加分不少!因为剧本还未成型时参与过讨论,所以个人一直很关注这部影片的进展。
记得去年大年三十晚上,《半夜》剧组还在北京的南郊紧张拍摄,我坐在家吃饺子看春晚,当看到刘谦魔术表演的道具是镜子时,我竟然异常激动的赶紧给在跟组宣传的一个朋友打了个电话。
我说,刘谦先帮你们见证奇迹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是在2011年年底北京最冷的那段时间拍摄的,当看到成片里那些演员穿着单薄的衣服瑟瑟发抖的状态,个人还是十分佩服他们的敬业。
也许这种颤抖是影片要求作出害怕的样子,但其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分是严寒之下个人的本能反应,所谓最真实的才是最打动人的,说句不够怜香惜玉的话,正是由于严酷的环境,更加让这部影片的惊悚氛围显得逼真许多!
当然,这部影片也存在其短板,个人认为整部影片在配乐方面的选择略有欠缺。
尽管影片开头讲述了镜鬼女子弹得一手好琵琶,但是后面多次出现的琵琶弹奏确实让人有点恍惚,有些像武侠电影,不能很好的入戏。
当然,以牛导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对于这个问题,或许他有他自己的理解!
对于我这种喜好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来说,电影没看完实在是一件不爽的事情,况且还是惊悚悬疑的影片。
我想,等到6月14号,我非常有必要抽出20分钟时间,到影院看看,最后牛导是怎样用15分钟时间把前面花75分钟挖出的坑给埋上的!
四五月份“第六代导演”集体爆发,试图阻击好莱坞大片的围攻,结果是以卵击石集体自杀,六月《饥饿游戏》来势汹汹,又现《百万巨鳄》、《黑暗中的救赎》、《笔仙惊魂》、《查无此人》、《半夜不能照镜子》等一票国产惊悚片群殴之势。
号称“现象级影片”《饥饿游戏》北美开画票房荣登影史第二,国产惊悚片固然不可抵挡,但其它国产大片纷纷让道,也给《半夜不能照镜子》这样的小惊悚突然闪出了一道靓丽的牙缝。
曾几何时,投资回报比相对安全的惊悚小片成为年轻导演的试验田,相对淡季的三四月份一度是这类影片的狂欢季,但随着惊悚电影扎堆,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回报比数据也越发稀释。
加上不少国产中等投资影片向三四月份进军,惊悚片已然被迫呈扩散之势,一不小心,六月暑期旺季也就成了今年这批国产惊悚片的温床,当然也许极其可能墓床。
《半夜不能照镜子》取材于我们最熟悉的那句话:“半夜不能照镜子!
”老人都曾这么教导我们,我们也曾傻傻地问过:“为什么?
”老人的回答是:“会见到鬼!
”儿时的我们立马被吓到了,并乖乖地遵照老人的教喻行事。
长大之后,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半夜照过镜子,当然也可能有人至今还遵循着老人的教诲,半夜照过镜子的,或许曾回想老人的那句祖训,偶尔要自己吓自己一番。
这大抵就是电影《半夜不能照镜子》的文化和心理背景罢。
《半夜不能照镜子》由新锐导演牛朝阳执导,牛朝阳可谓是个杂家,拍电影前是个音乐人,曾签约鸟人音乐,出过个人音乐专辑,网络上流行一时的《爱情乞丐》就是他唱的,而庞龙的代表作《两只蝴蝶》则是他的词曲作品。
时光进入本世纪,音乐一步步被逼上断头台,牛朝阳开始了他的影视尝试。
先是和刘晓庆合作了电视剧《281封信》等,去年又执导低成本惊悚片《床下有人》,结果大尝甜头,乘热打铁推出了他自编自导的惊悚第二季《半夜不能照镜子》。
《半夜不能照镜子》将故事放到了民国某荒芜的南方小镇,从题材到道具以及画面元素,都大走复古中国风。
古镜、条案、蜡烛、旗袍美女……无不凸显中式氛围,尤其是那个我们熟悉的民间经典传说:半夜十二点,点上两支蜡烛,对着镜子削苹果,只要皮不断,就可以见到镜鬼。
除了这些传统的惊悚元素,牛朝阳还给《半夜不能照镜子》一个“密室逃脱”的框架,尽管故事里的俊男靓女可以在镇上走动,但特定的要素却让他们走不出这个无人小镇,形同密室。
在惊悚氛围的营造上,《半夜不能照镜子》是今年我所看惊悚片里最紧凑的。
影片以一起惊悚的镜鬼杀人案开篇,心跳一跳到底,中间基本没有留下太多喘息的空隙。
而且从悬念制造上,也是一悬到底,中后部分虽然有层层剥离,紧绷观众心头的悬念却非到最后不得释解。
《半夜不能照镜子》没有啥明星,只有几个陌生的俊男靓女,也没有啥花钱的CG效果,只有镜鬼出现时简单的特技,却看得出牛朝阳是个很会开源节流的导演,非常懂得自己要什么,只需要一块钱半的事,他绝对不会多花一分。
我绝非欲在此要推崇这类型导演,只是在想,上半年国产片集体自杀的局势当前,也似乎只有小脑足够聪明的导演能够图存。
当代影坛,花钱不是什么难事,话说有钱谁不会花,但懂得如何花钱却是门学问;对于一心想圈钱商业电影而言,更是只有懂得如何花钱,才懂如何赚钱。
【曾念群/文】
关智斌现在只能演这个了啊……
这意外也太大了点,没有一点提示,有线索的才叫真悬疑!
至于这么低分么 我挺喜欢的 不是传统烂片嘛 除了配乐 镜头剪接 最后警卫出现 演员演技太烂 其他能萌到我的忒多了 细数一下 民国军阀混战的背景 人设 封闭场景 女t 美男 旗袍 西装 。。。
看着看着睡着了
男主还挺帅
在大陆果然是不能有鬼神这种怪力乱神的东西存在啊。
之前很紧张,结尾很无奈~
😱😱😱现在是一点不敢看了
大奶子,麒麟臂。
还行,胆子小的还是别看了
我要笑死了好嗎!!!!電影院裡到處迴蕩著我的笑聲!!!!
还不错 国产鬼片都是惊悚外衣的杀人侦探案 所以我挺喜欢的 而且全片挺悬疑的 不错
那段时间我甚至不敢自己洗澡,我害怕洗着洗着胸口也开始滴血,我还不敢照镜子,我把我房间里的梳妆台挪到了墙角,并且背对着我,但不管用,我还是害怕,最后我直接把梳妆台搬出了门外,我真是又胆小又爱看
我觉得还行吧,和班里同学一块看的
这是一部喜剧--
看的很累
看导演的名字我就懂了
三星,没那么烂,评论里好多国外的舔狗
小学五年级运动会同学放的
国产恐怖片总是那么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