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老婆,打孩子的所谓一家之主,被追债的外人打,却不敢吭声,原来也只能在这个家里耀武扬威啊人死多简单,刀子捅,饭里加老鼠药,就是这么没价值的东西啊 小时候父亲打一家,儿子长大了,儿子打一家,儿子讨厌打人的父亲,可是他也只能用打人来发泄 女人,更可怜,却也心善,被打,被两代人打,还要买菜做饭,永无止境,她们又在求什么呢,她们在哪里发泄呢?
情绪上的表达好强烈,拍摄也比想象的成熟,挣扎生活的2小时 两人一起哭泣的感染力很强,至少在我伤心的时候,还有人一样也很伤心,她也很苦啊很成熟,长片里能把故事讲完整,不依靠炫技术,仅仅用动作和台词就能体现人物 绿头苍蝇,围绕着垃圾们飞,依靠着垃圾们活,还能否认自己不在其中吗,结局也是注定的 苍蝇生的还是苍蝇,苍蝇不想当苍蝇了,那还是苍蝇吗编导的功力很扎实,原来还有人能拍这样的故事
随便点开看的电影,没想到劲这么大,简直无法想象当时坐在电影院用两个多小时沉浸式看完全程的人,会承受多大的痛苦和压力,两个小时,我分了三四次才分段看完,每一段都是巨大的暴力和痛苦,像海啸一层一层涌过来,一层比一层凶猛。
电影是穿插着悲与乐的结构,或许是悲得太过剧烈,甚至仅剩的那些温馨和欢乐也被吞噬,反而又衬托出痛苦的剧烈程度。
全片实际上在探讨一个东西,就是愤怒和暴力如何摧毁一个人,又是如何繁殖和传递的,我想到了几年前想到的“盛怒之下”的概念,人在盛怒之下会变成某种东西的奴隶,而无法掌控自己,更无法获得幸福的生命体验。
影片最后山木生命最后关头嘴里念叨着要去看馨一的演出代表与自己和解,但应征了某种宿命,小伙子继承了盛怒,就像山木从父亲那继承的一样。
最后几个镜头,导演打乱时间线,把全片的“悲喜”结构在最后两幕进行微观和寓言式的闪回,分不清哪场戏在前,同时最后几分钟“悲喜”的连环交错更是推到了一个高潮,幸福的生活那么让人舒心迷恋,那为什么又一次次地把自己引向盛怒之下,盛怒之下造成暴力的痛苦,仅剩的温馨快乐也被变得木讷与恍惚。
每一个经历家庭暴力的小孩都是有深深的心理阴霾。
对个人性格与习惯都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不过韩国女性的地位真的不如中国女性在中国柏青哥躺下的画面,蒙太奇的手法让我看的心里发毛无止境的因果循环,戾气是会传染与恶化的。
有个小细节很值得注意,在最后一家催收的店里,老板的儿子也叫相勋,全部的前因后果可能都因为这个名字而发生转折,所有矛盾的爆发点,都在韩英载举起榔头的那一瞬,爆裂,撕扯,悲嚎结尾的悲喜对应,更是突出了导演能准确抓住观众的代入心理与通情心,即使是一个暴力、满嘴脏话、不孝顺的流氓,兄妹间的对视又重新使用了蒙太奇,似乎也为这种无能为力的状况与社会现实画上了无奈的省略号制服暴力的,永远不是暴力本身,以暴制暴只会产生更多的负面因素。
相勋心理状态与心情的转变,小孩是关键,人心都是肉做的,韩国的社会片太厉害了而且还是处女作,爆炸满分
两个毫不了解对方的人,却都懂对方的人相互依偎,依靠。
看似被世界抛弃的男主最终因为自己内心的善良挣扎而濒死前的名字,意味着他并不孤独,有更多像他一样家庭边缘的人在包容他,陪伴他,为他落泪。
这种探究人心模糊人心概念与界限的电影本身就十分合我胃口。
男主的形象也很喜欢,他不在乎做人最表面的东西,他因为自己的遭遇只剩下赚钱来给自己最亲的人。
骂着最脏的话,干着最暖的事。
在他身上我只看到了人的本能的挣扎。
一出充满希望的悲剧,一朵粘这鲜血的玫瑰。
“一个人真正的不自由就是无法摆脱自由”男主就如此,表面看起来自由潇洒,但其实被内心所束缚的遍体鳞伤。
结局角色的悲喜交加的剪辑方式虽然有点突兀,但无所谓了。
最后一幕其实不是女主看到了男主,而是为了体现两人形象的反差,男主一开始的暴力到最后的温柔,变成了女主弟弟一开始的温柔到最后的暴力。
总的来说,非常喜欢。
生命是如此卑贱,快乐又这般难寻,活着不过苟延残喘,那么死去又何足悲戚,不过贱命一条。
可是恩尚死得不情愿,因为有约未赴,有人还需要自己的照顾。
我们那么拼命的拽住亲人、友人、爱人,其实只是需要找到一个理由,说服自己,在这样的世间,苟活下去,再活下去。
悲剧早已在支离破碎的童年就埋下伏笔亲情是个骗局,残留无尽的痛恨你的内心千疮百孔,早已被撕裂毫无快乐可言你只是 苟延残喘的活着家庭暴力,痛失母爱的阴影在你脑海挥之不去你成了一个不合主流的边缘人物你动不动就暴打别人,毫不留情你满口脏话,激烈得一塌糊涂那唯一没有丧失的童真,只有在和侄子,以及延习在一起时才清晰可见当你释怀后 想重新开始可哪里有什么重头来过一切都是命运摆下的棋你不过是身不由己的棋子你不过是任人宰割只是你还有约未赴竟在鲜血淋漓中死去你努力伸手去朝空中抓可什么也抓不住死对你是种解脱,还是遗憾?
尽管你只是电影里一个 与我毫不相干的人但我知道你内心深处的伤痕活着竟是一种折磨,如同行尸走肉这是你,不,这是我们,这是我们所不能预料的人生愤怒,暴力,苦闷,压抑,生离死别这一切,我都看得清楚,明白,真切我流下痛苦的泪水噢,我只能,我只能写下这些只言片语来祭奠你PS:《绿头苍蝇》观后哀伤不已,遂写此小文,以作留念。
三十出头的小流氓,和小萝莉谈了恋爱,想退出江湖,这是影片的故事。
听起来似乎和《这个杀手不太冷》相似。
电影最大的特色是——脏话一箩筐,连谈恋爱都是垃圾话大全。
萝莉是个高中生,上学路上,被流氓吐了一口老痰。
萝莉让流氓把“问题解决一下再走”,小流氓直接上手擦,被女主一巴掌打在脸上,小流氓也没客气,一拳打晕小萝莉——两人都是暴力选手。
这对男女暴戾性格来源于家庭暴力,他俩都有个暴力男父亲——逼死老婆,浑浑噩噩,只会坐在电视机前面看无聊节目,靠着一点退伍抚恤金过日子。
面对暴力老爹,小流氓选择报复他——他把催债赚到的钱仍在爸爸脸上,而爸爸已经老了,刚刚出狱,始终无言承受殴打——他的父亲已经认识到罪孽,正在悔过,而曾经的错误无法挽回,曾经的痛苦无法释怀,小流氓还在暴力的循环中不能自拔。
小萝莉也有个暴力老爹,深夜拿刀捅她,有个暴力男弟弟,只会管她要钱,她连房租都交不起。
在深为暴力所困上,他们是心意相通的。
区别只是男人无法释怀,选择了用暴力方式还击,女人还残留着对美好希望。
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是这对男女在汉江边上喝啤酒。
小流氓的爹终于自杀了,小流氓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和无助,他约小萝莉喝酒,小萝莉则刚刚经历了父亲拿刀威胁。
两个孤独的灵魂吹着汉江晚风,因为年龄,身份,性别的差距,他们无法互诉衷情,只能用阿西巴互相抚慰。
终于男人靠在了女人怀中,无声的痛哭。
就在观众以为小流氓终于改过自新,金盆洗手时,小萝莉的弟弟却加入了打手团伙,最终还是俗套——想做好人的小流氓死在金盆洗手的前一秒,凶手是谁呢?
电影是大众的梦幻,是时代心灵的显影。
导演意识到这种家庭暴力的来源,但他无法清晰的说明,只在两个特写——退伍父亲的勋章中,泄露社会心灵的秘密。
韩国军队曾追随美国参加越战,在战争中,韩国获得了大量外汇,经济上摆脱对日本的依赖,军队实现了现代化,似乎一切都是有利的。
但是社会心灵在扭曲,战争的代价在家庭中暴露。
影片里,小流氓一边蹂躏欠债人,一边喃喃自语“这个国家的父亲都是孬种,在家里以为自己是国王,你是国王吗?
”。
民族的国王,为了摆脱贫困,拖着整个国民做打手。
家庭的国王为了摆脱贫困,拖着整个家庭往前走。
时代心灵的痛苦并非只是因为家庭悲剧,暴力的循环,是因为曾经的落后和贫弱。
我不是说家暴都是社会的癌变,而是说,这部影片,不止于家暴。
男主角终于死了。
其实开始不久就觉得男主角会死。
因为心软。
上了年纪的人会变得心越来越软,因为少了年轻气盛。
其实男主角一直心软,因为自己的心病。
看着年幼的姐姐被砍伤,母亲去世,只能收起自己的软弱:让我们冲动的放肆吧!
然后偷偷买各种零食给侄子,提供生活费,都是在心里想有一片温暖而已。
不敢面对姐姐,愤怒是最好的伪装。
害怕自己重要的家人受到伤害,其实只是太在乎。
所以对出狱的父亲各种怨恨,只是因为太爱了,对亲情太放不开。
被女高中生平静的化解了心中的怒气,开始接受自己的家庭,冰壳被打破,就不再是以前的自己。
不是以前的自己,又怎么可以活着以前的世界?
所以要债才会因为看到小孩不肯打人,才会被手下因为恐惧和面子而活活打死。
死前,也只想着要去参加侄子的演出,真的彻底回归到自己渴望的家庭里了。
只是,没办法实现而已。
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吧?
所以认命吗?
女高中生的弟弟也像他一样开始要债了,只是他的心里对家的概念太淡,太少,才会薄凉,才会狠心。
而不像男主,因为无奈,因为伤心。
也许一开始就错了,大家都错了,找错了情绪宣泄的对象,不然,结果怎么会那么凉…
没想到韩国的独立电影也可以这么出色,有点类似《坏小子》的人物设计,多了一些戏剧化,但还是让人非常震撼。。。
男主梁益俊和女主金花雨的表演都非常棒,也许这就是他们职业生涯的代表作了,梁益俊长相普普通通,小胡子一留,甚至有点猥琐,但这片子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可算是韩国电影界一个奇才,这么年轻就能捣鼓出一部绝对是韩国电影一流水准的作品,对他的作品要继续期待。。。
《绿头苍蝇》是一部描写家庭暴力,更准确地讲是暴力生态的韩国影片。
影片的主人公金山木从小成长在一个父亲施行家暴的环境中。
弱小的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亲毒打母亲,冷漠的外表下积聚着长久的怨恨。
父亲意外伤了自己的女儿,母亲则在慌乱中被车撞死。
父亲锒铛入狱。
长大后的山木在朋友开的(其实是一起创办的)讨债公司干着暴力的行当,算是以暴力谋生。
他无法原谅父亲的过错,时常在愤怒中殴打自己刑满释放的父亲。
故事慢慢在主人公山木、知己永丽(同样忍受着家庭暴力)、父亲、姐姐、侄子、老板朋友之间展开。
每一段关系的刻画让山木的形象显得更加立体。
整个故事中,主人公从暴力的受害者到施暴者再到最后的受害者,在宿命式的循环中展现了暴力的真正本质与生态:暴力会衍生怨恨、愤怒与暴力,无论是代际间还是人际间(山木对待父亲的方式、在任何场景中发泄愤怒时、对待讨债公司小弟的方式等等)。
它像一个泥沼,身陷其中的人只能越陷越深。
被这种愤怒攫住的人心会忘记自己是谁、忽视事态的变化、看不见生命真正的依归,等到父亲只能以割腕自杀来表达悔恨与无望时,山木才从悲悯与痛苦中醒悟过来,但暴力的因已经种下。
等待他的也只是宿命式的轮回,从暴力的受害者到施暴者再到最后的受害者。
这也是影片真正的悲剧性所在。
《绿头苍蝇》中最让我震撼的场景不是金山木躺在知己永丽的腿上,两个人一起失声痛哭;或是永丽弟弟(被山木带着的讨债公司小弟)在愤怒的牵引下用锤子砸死金山木,后者在临死之际仍用虚弱的声音说着带我去看侄子的演出……而是最终成全了的山木的朋友和家人在老板朋友新开张的烤肉店欢乐地碰杯、祝贺之后,永丽告辞出店,见到正在催债砸摊的弟弟的场景。
前后强烈的反差让我觉得,他们之间仿佛隔着银河。
暴力的生态和丑态一览无遗。
执笔至此,突然想到一个题目:一场暴力生态的华丽演出。
走上黑道你就不要回头,一旦回头就是你的死亡之日,这好像也是这类电影不二的结局。
让人难过难受的电影,但是拍得好,演得也好,情绪推进衔接都很好。啊!发现男主角除了是导演之外,还是日本电影《啊!荒野》的男配!演技好牛啊。
手摇+铁拳脏
我从开始就在等他死,后来他死了。
朝鲜半岛总能涌现出此类题材的作品,很喜欢那种内心为之一颤的感觉,更喜欢那种有话想说确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导演自个演的这个流氓绝了。
鲜血与骨肉塑造的土地,种出的粮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我们。初衷应该是希望这世上再也没有枪炮与战火。人们似乎不知道土地的养分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战争是没有了,奇怪的是粮食还是能长出来。电影整体节奏把控的很好,最后的插叙更是点睛之笔,结局在意料之再又在情理之中。世界上还是需要暴力的存在,毕竟让敬畏比人爱戴更安全。
写实的震撼,难以相信这是独立电影,自编自导自演实在是碉堡了
以暴制暴的咆哮派
有些冲突有点刻意,前半部分堪比鳄鱼,后边差很多
造型有点意思
暴力是怎样炼成的。
贼闷。韩国《小武》。一个暴力男的家庭伦理大戏。导演自编自导自演,我却没有从片里看到细节和新东西。男主角全程一个狂躁症患者,骂着脏话。这样的混混真是太图解了。《小武》虽然慢,好歹也讲了一个送红包,一个谈恋爱,一个戒指故事。小武虽然是小偷,也喜欢唱歌。《绿头苍蝇》就粗暴许多,故事看得发困,展现了一个混混和一个学渣少女的家庭,穿插搞了一点暧昧元素。整个故事只有呈现没有推进。最后男主不出意外的死掉,死之前立个毫无价值的flag,一切都很陈词滥调。无聊。
坏就一直坏下去嘛,悔什么悔!悔死了不是。
3.5: 梁演员4 梁导3 故事是cliche了 但那股劲 有种怪不得后来梁益准去拍了啊荒野的感觉//高光时刻:最后女孩见到马路对面自己的哥哥在暴力收数 恍惚中见到死去的男主 那一个对望 oh
晃得想吐,快进还嫌慢
其实这是一部爱情片
7.3
满嘴“西八”的,我都快会说韩语了。剧本还是差了一些,没有做到同时推进剧情和人物性格,显得拖沓。27分钟,弃剧。
什么玩应儿?!
欠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