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事情就别看了,基本上就是纯虐杀,故事告诉我们,没事别在荒郊野外买房子,不要让陌生人进房子,不要看到帅哥就跟,微波炉也可以杀人,要嫁个医生,要健身....
这部电影的坏人很坏,但是好人更坏,把人家整瘫痪然后再把头放进微波炉里这种做法一般人还是想不到的。
话说他这样应该也算谋杀了吧囧这部惊悚电影情节处理的是最近看到不错的一部,包袱和伏笔虽然不算太多,但是情节却不拖沓,很自然的一点点发展,也没有什么惊悚电影里常见的脑残情节。
影片里的女主角被人给raped了,这个情节多少还是有点震撼的,恐怖片女主角还没怎么地就给人家强奸了我是没有想到的,不过保存了贞洁的那位没有活下来,失去贞洁的反而活下来了,哪个更重要呢?
有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遭遇危难的一家人在生死关头没有选择逃亡而是选择了去把敌人都干掉。
我知道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汽艇的钥匙需要他们去找,但是面对歹徒时他们表现得像个杀人老手,很不错。
美女 + 吸毒 + 暴力 + 强奸 + 变态杀人狂 + 医生 + 复仇 + 血腥 + 微波炉 + 死亡 + 圆满结局 = 本片---片中的女主角玛丽很漂漂,很性感,很清纯,遭遇很悲惨,不过很命大,有一个很牛逼的父亲,一个很强悍的母亲大反派变态杀人狂极度凶狠淫乱,不过他有一个善良俊美的儿子贾斯汀,如果没有这个反派的善良儿子,玛丽和女友佩基也不会走上这恐怖的死亡之路,同样如果没有这个反派的善良儿子,玛丽及其家人最终也不会圆满的结束这个影片。
贾斯汀是个矛盾体,他是否应该继续存在下去?
而且是和玛丽一家生活?
太难猜测了……贾斯汀的后妈在这里是唯一一个露点的女人,而且经常漏美丽的胸部,直到其最后死亡的时候,也是给了那个胸部一个镜头,看来导演非常喜欢这个性感女恶人的咪咪本片精心动魄,结局尚算圆满。
如果不是血腥暴力恶心的镜头太多,就应该给个100分了,可惜看的让人直反胃,所以还是算了吧……另,这个片子的中文名实在翻译的太烂了,叫了《魔屋》这样一个看似恐怖鬼片的名称……翻译者脑袋进水了。
第一个感觉就是:以后要是我有女儿了,我绝对不放她出去乱跑!!!
看完这个我觉得我还是正义的,虽然在电影里已经没有啥正义和邪恶的区别了,吸毒,杀人,强奸。
还有,任何人都是有底线的。。。
要是我女儿被那样对待,觉不会让他们死得这么轻松!!!!
先。。。。。。
然后。。。。。。
再。。。。。。
最后。。。。。。
省略1万字各种酷刑。。。。。。
我不得不佩服一下那个小女孩,生命力如此顽强,在中枪和雨水的冲刷下还能活下来,看来会游泳真是个重要的。。。
锻炼项目。。。
(囧)还要佩服下她的妈妈,知性的外表下居然有一颗如此坚强的心。。。
能如此快的进入一个复仇的父母的角色。。。
父母的爱真的不能用任何东西来衡量了。。。
整个电影我都是带着压抑的心情看完(基本上从小女孩儿被强奸以后我就在想这些人是怎么死的了)看这电影之前看了两眼评论,最后我还以为错过了大家说的“微波炉杀人法”,没想到是那么最后才演,本以为恶人已经死了,一切over,不过最后那样被弄死的手法我居然想笑。。。
反正报应也是应该的。。。
看上去比SAW里面的手法舒服多了。。。
最后那段音乐是不错,还有那个树枝的远近缩放变焦(外行描述)真的很美。
通篇都欠缺点火候。
这种类型片就不能温吞,坏人得特无耻狠毒, 小萝莉则要很萌很粉嫩。
结果歹徒外型上也不太卦相儿,姑娘连个点啥的都没舍得露,也就接鼻子那镜头够力。
下次观摩老版。
片子拍的还是比较不错的,演员和画面都很漂亮,但内容和思想上不如老版更震撼。
感觉新版改动最大的是受害者玛丽幸存了下来,老版中玛丽被强奸并被枪杀于湖中。
这一改动使片子的本质有了变化。
老版中,医生夫妇知道女儿被害后,将凶手逐一干掉,体现了以暴易暴,以眼还眼的思想,片尾二人面对生日蛋糕的悲凉和凄惨心境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而新版中玛丽受到伤害但幸存了下来,必须及时送去医院救治。
医生夫妇逐一干掉凶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能送女儿去医院而清除障碍,是为了生者为了求生而杀人,是不得已的是被动的。
而老版中医生夫妇是为了死者为了报仇而杀人,是蓄意的是主动的。
个人感觉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新版有点俗套了。
整个片子的压抑感暴力感和真实感新版都不如旧版。
虽然旧版的演员和画面都不如新版精美,但是旧版所特有的灰暗压抑和暴力杀戮有如纪录片的真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许是旧版当年被列为禁片的主要原因。
而新版中除了玛丽被强奸的片段给人压抑不舒服的感觉之外,其余的部分基本就是一部中规中矩没有悬念的恶有恶报的动作片了。
尤其是片尾三个坏蛋被干掉的片段,基本上沦落为一部普普通通的动作片了,没有了旧版中真实凌厉的震撼性。
还记得旧版中玛丽老妈为了为女儿报仇,面对强敌只能智取,因此她不惜色诱凶手,假装要和凶手玩SM游戏,将凶手的双手反绑,然后给凶手口交,进而将凶手的命根咬断,从而为女报仇,也真是忍辱负重、以牙还牙了。
而新版中这一复仇的情节则被修改没了,只剩下常规的打打杀杀了。
但是,无论旧版还是新版,两位受害者都是因为不听大人的话去买(吸)毒品而惹上杀身之祸的。
假如二人远离毒品,或许悲剧可以避免。
由此可见,影片对于要远离毒品的教育意义还是一脉相承的。
另外,得到的教训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讲话,不要轻信陌生人,以免引火烧身。
总之,新版旧版各有所长。
单从好看上说,新版高于旧版,如果从思想上看,旧版又高于新版。
无论新旧,都还值得一看吧,当然,不喜欢暴力血腥恐怖片的朋友除外。
罪犯一家给我的感觉是相当bt竟然可以出手杀自己的儿子,看到自己的亲人被杀时也知道悲伤,我以为他可以冷漠到无所顾忌。
真不明白导演的想法,要表达的是什么????
这片拍的实在太弱了本来期待看到医生夫妇复仇,血腥杀戮仇人的场面,那多过瘾,就像死亡证据那样多爽漏洞太大了本来是当医生的,居然不知道怎样一击致命,连躺在床上的人都不知道怎么杀去库房里有锤子斧头不用,却拿了个细细的小铁棍出来,还不如菜刀或者板砖呢,结果很丢人的几乎连个女的都干不过,要不是勇猛的老婆拿来枪,傻差的大夫就玩完了跟坏人的最终决斗也实在太弱,看的憋屈,坏人甚至都给了大夫几次机会喘气,他都没有拿出像样的杀招,绥就一个字。
又差点被坏人给打死,还不如他女儿显得有智慧后来坏蛋又是靠老婆才打死的,哎,这算哪门子的主场作战等大家上了船开走,还以为演完了呢,没想到过一阵,还来了个最终爆头,搞笑啊,就那么几秒钟就爆啦?
太太容易了吧,不过瘾
标签中竟然有血腥?!
这片还叫血腥?
不会吧。
好莱坞的b级制作cult片比此片血腥暴力的多了去了很好的一部片,不知道那么多人为什么不喜欢。
(不必一直追究于那女儿中一枪了还可以游回家吧)从片名来说只是为什么要取个和影片内容毫无关系的名字呢,不过既然是翻拍片,片名自然要忠实原片了。
那母亲怎么看怎么像越狱中sara。。。
看过此片和之前看过的吕克贝松监制的TAKEN中的一个共同点:女儿们都是被死党们追帅哥的时候牵扯进事件中,so,离那样的看到帅哥就追的发春少女们远点微波炉爆头是一个看点,不过还不够high,还是该学学dexter,杀人那也是一种艺术啊
很长的英文名字,“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原来是70年代同名电影的翻拍,据说当年还是禁片。
中文名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靠谱,楞是给改成了鬼片。
影片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前面讲犯罪过程,后面讲父母发现真相后的复仇。
角色很少,场景单一,全靠表演、灯光、音乐等造气氛。
不过,看多了血浆片,本片里的那些镜头实在是不算什么。
而搏斗的时候,仍然犯了这种类型电影的脑残习惯,歹徒打一拳,然后嘴里开始碎碎念,你讲归讲,手里不要停呀,他不,偏要等人家缓过劲儿再打,这么爱唠叨的坏蛋被人结果是自找的。
结局是亮点,按照一般的想法,警察总会在事后出现,可本片安排了父亲手刃仇人,而且是微波炉爆头,我只想到一个词儿来形容——以暴制暴。
从自卫杀人到主动报仇,思想上的暴力比行为上的暴力更恐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美国的手机信号没中国好,别墅别买太偏僻的,毒品千万不要碰,学个游泳、经常锻炼身体关键时刻能保住性命,家里要有个学医的以备不时之需,最后一点,女孩子要自爱。
只要能狠下心来,任何人都能变成恶魔
就是 犯罪片
老套剧情能演的让人揪心很不容易,最后看的着实解气!
纯粹是满足看众的一种复仇心理的快感罢了.....
2012/6/10.
【唾弃你的坟墓】父母加强版。推荐结尾部分,和片尾音乐连结在一起有一种莫名的舒畅感。
擦,好怂的杀手团伙
演员错了
从头失望到尾~~~那段在房子里面的追打莫名其妙到一定境界~~没觉得有多虐~~一些故意要虐的场景显得巨做作
2009.10.11很难打分的片子,看得人坐立不安。如果导演的目的是想让观众不舒服,那么他做到了;如果导演的目的是想让观众畅快,那么他也做到了。如果心理不够强大,建议不要看这部电影,因为它——真的很变态!
暴力、血腥、复仇,过瘾
翻拍经典,比旧作更好,最后的微波炉很刺激。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幕……把头放进微波炉里…虽然是09年看的电影了,这种新奇的死法让我印象深刻……
不够高潮不够high,要把原作找来看看
除了牛逼的女主角和过分的暴力渲染,没什么可看的。
看的时候被吸引,零点看完,吓得一晚上没睡好。惊悉是十大禁片之三……的翻拍,好在还是同一个导演。玛丽的体能真的很强大,rape的戏份女生看,总是“感同身受”惨不忍睹,而她求生的本能让人佩服。终结boss的方法,大快人心——这才是父亲!
相比原版的黑色幽默 新版严肃得多 也凌厉得多 医生这一家真是快刀斩乱麻 结局更是大快人心
这个~那个~这个~
虽然看的阉割版。但还是看着好紧张。
趣味游戏看的胸闷,可以补这个电影发泄一下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