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不是一部完美的片子。
如果愿意,我们可以找出N多个理由来批驳它,当然其中最好用的即是对中国队的丑化,十三亿中国人的唾沫足以将这部片子淹死在网络里,但我,依然要推荐它。
这是继《梦想成真》之后,又一部以体育为载体,传达民族情感的电影,我甚至怀疑它是《梦》片的姊妹篇,前者是谈足球,男人的运动,后者是讲乒乓球,讲述两个女人的情感,共同点是讲民族大义,讲血脉相连,讲同祖同根。
相较于《梦》的虚构,《朝韩》一片有一个相对真实的故事框架,是的,那一年,朝韩两国的确组织了共同的比赛队伍,他们也确实取得了冠军,这些真实的东西让片子更有了说服力,同时,也让中国,这个假想敌更加生动,而面目可憎。
没有人愿意被丑化,我也相信这一次中国队其实是躺着中枪,但从片中我们至少可以了解一部分韩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仔细想一想,在朝韩两国的关系中,我们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亲兄弟打架,打是再狠,也有和好的一天,而横在中间的我们,有一天,会以什么面目出现在朝鲜人的心中呢?
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支持别人兄弟反目的邻居,他的利益,能维持多久呢?
朝韩的关系会引发很多国人的情感,因为,我们也有台湾。
这个一水相隔的小岛,正在默默地进化着,他们有了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有了较高的公民素质,有了民选,这些进步,有时候让我们心里酸酸的,曾几何时,我们叫喊着要解放台湾,可是现在,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自己的同胞抛弃一个民选的政府,重投在专治的门下?
难道仅仅为了一个虚名下的统一,就可以置别人的幸福于不顾吗?
虽然韩国人的片子喜欢意淫,但至少有一点,他在讲述民族情感的时候,是真诚的,虽然他们丑化了中国人,但对于他们的朝鲜同胞,他们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他们并不隐晦朝鲜人的拘紧,有时也会调侃一下对方的主体思想,但对于对方每一个普通队员,他们都尽量地表现出人性和善良,这些细节,成就了一部温暖的电影,所以,在朝韩联队打败中国队的那一瞬间,其实,我也挺替他们开心的。
这两部片子都强调了体育精神,在《梦》中,班长教育自己的战士说:足球没有国界,足球,没有意识形态。
而在《朝韩》一片中,双方队员最终也冲破了组织的管控,走在了一起,我想,这些也契合了我们日渐清晰的一些想法,在意识形态之上,应该还有更多握手的空间。
我不知道大陆什么时候拍出一部类似的电影,不谈TM的主旋律,只谈人性,我想,我不会等太久吧。
对中国的丑化我觉得可以理解,励志片里的强大对手都是这样的,我们的励志片也没少丑化别人,片子里都说了,中国,大国。
有点容人之量嘛。
片子还是很振奋人心的,很喜欢里面朝鲜的那个男队员,很帅啊。
还有一点,演中国人的都不是中国人,很高兴,要是看到一个中国人在演被丑化了的中国人,那才郁闷
在飞机上看的,虽然某些地方很恶心吧,但是还是看哭了。。。
也许是因为离开家的原因。。。
那个,里面中文都说不好的中国运动员啊,播音员啊,只能用呵呵呵来形容了,描述你们国家运动员的好也不用贬低别的国家的运动员吧。。。
不过抛去这个的话,电影的煽情啊什么还是挺能打动人的。
毕竟国家分裂还能以一个团队打球也挺不容易的。
在国家啊政策啊的影响下,个人很容易成为炮灰。
1. 1991年千叶世乒赛比赛结果1991年4月24日至1991年5月6日,第41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千叶市日本展览中心(日本コンベンションセンター,现幕张展览馆)举行,各项比赛结果如下:(1)团体赛:① 男团:金牌——瑞典队米克尔·阿佩伊伦(Mikael Appelgren)、彼得·卡尔松(Peter Karlsson)、埃里克·林德(Erik Lindh)、约尔根·佩尔森(Jörgen Persson)、扬·奥韦·瓦尔德内尔(Jan-Ove Waldner)银牌:南斯拉夫队佐兰·卡利尼奇(Zoran Kalinić)、伊利亚·卢普雷斯库(Ilija Lupulesku)、佐兰·普里莫拉茨(Zoran Primorac)、罗伯特·斯姆雷卡尔(Robert Smrekar)铜牌:捷克斯洛伐克队米兰·格曼尔(Milan Grmanl)、托马斯·扬齐(Tomas Janci)、彼得·亚武雷克(Petr Javurek)、彼得·科贝尔(Petr Korbel)、罗兰德·维米(Roland Vimi)② 女团:金牌:朝韩联队洪次玉(홍차옥/Hong Cha-Ok)、玄静和(현정화/Hyun Jung-Hwa)、李粉姬(리분희/Li Bun-Hui)、俞顺福(유순복/Yu Sun-Bok)银牌:中国队陈子荷、邓亚萍、高军、乔红第三名:法国队艾曼纽尔·库巴(Emmanuelle Coubat)、桑德琳·德里安(Sandrine Derrien)、王小明(Xiaoming Drechou)、阿涅·勒·拉尼克(Agnes Le Lannic)(2)个人赛① 男单:金牌-[瑞典]约尔根·佩尔森(Jörgen Persson);银牌-[瑞典]扬·奥韦·瓦尔德内尔(Jan-Ove Waldner);铜牌:[朝韩联/韩]金择洙(김택수/Kim Taek-Soo)、[中国]马文革② 女单:金牌-[中国]邓亚萍;银牌-[朝韩联/朝]李粉姬(리분희/Li Bun-Hui);铜牌:[香港]Chan Tan Lui、[中国]乔红③ 男双:金牌-[瑞典]彼得·卡尔松(Peter Karlsson)+托马斯·冯·舍勒(Thomas von Scheele);银牌-[中国]吕林+王涛;铜牌-[瑞典]埃里克·林德(Erik Lindh)+约尔根·佩尔森(Jörgen Persson)、[苏联]安德烈·马祖诺夫(Андрей Мазунов)+德米特里·马祖诺夫(Дми́трий Мазунов)④ 女双:金牌-[中国]陈子荷+高军;银牌-[中国]邓亚萍+乔红;铜牌-[中国]胡小新+刘伟、[中国]李隽+丁亚萍⑤ 混双:金牌-[中国]王涛+刘伟;银牌-[中国]谢超杰+陈子荷;铜牌-[朝韩联/朝]김송희(Kim Song-Hui )+李粉姬(리분희/Li Bun-Hui)参考资料:国际乒联资料库:http://www.ittf.com/ittf_stats/stats_by_event.htm、维基百科条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1991_World_Table_Tennis_Championships(2)朝韩联队队员情况:① 朝韩联队队员名单:韩国:(女)현정화(玄静和/HYUN Jung Hwa), 홍차옥(洪次玉/HONG Cha Ok), 홍순화(HONG Soon Hwa), 박경애(PARK Kyung Ae), 박해정(朴海晶/PARK Hae Jung) / (男)유남규( 劉南圭/YOO Nam Kyu), 김택수(金擇洙/KIM Taek Soo), 박지현, 강희찬(姜煕燦/KANG Hee Chan ), 추교성(CHU Kyo Sung ), 이철승(李哲承/LEE Chul Seung);朝鲜:(女)리분희(LI Bun Hui), 유순복(YU Sun Bok), 안희숙(AN Hui Suk), 김혜영(KIM Hye Yong), 한혜성(HAN Hye Song/(男) 김성희(KIM Song Hui), 리근상(LI Gun Sang), 김국철(KIM Guk Chol ), 리승일(LI Sung Il), 김명준(KIM Myong Jun), 최경섭(CHOI Gyong Sop)② 女团决赛四人:玄静和,韩国乒乓球名将,1969年10月6日生于釜山,主要荣誉: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单铜牌、女双铜牌,1988年汉城奥运会女双金牌;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女单金牌、混双银牌、女团铜牌,1991年千叶世乒赛女团金牌,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赛女单铜牌、混双金牌、女团银牌,1987年新德里世乒赛女双金牌、女团银牌;1992年拉斯维加斯世界杯女双银牌,1990汉城世界杯女双金牌,1991年巴塞罗那女团世界杯银牌,1990年女团世界杯铜牌;1990年吉隆坡亚锦赛女双铜牌、混双金牌、女团金牌;1988年新泻亚锦赛女单铜牌、女双金牌、混双金牌、女团金牌;1986年深圳亚锦赛混双银牌。
1993年哥德堡世锦赛女单夺冠完成大满贯。
首位进入国际乒联名人堂的韩国乒乓球选手。
1994年退役。
曾任韩国国家队主教练。
洪次玉,韩国乒乓球名将,1970年3月10日生于庆尚北道军威郡。
主要荣誉: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双铜牌;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女团铜牌;1991年千叶世乒赛女团金牌;1990年北京亚运会女双金牌、女团银牌、混双铜牌。
李粉姬,朝鲜乒乓球名将,1968年12月29日生,主要荣誉: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单铜牌、女双铜牌;1985年哥德堡世乒赛女团银牌,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赛女单银牌,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女团银牌,1983年东京世乒赛女团铜牌,1987年新德里世乒赛女双铜牌,1991年千叶世纪赛女团金牌、女单银牌、混双铜牌;1990年北京亚运会女双铜牌。
俞顺福,朝鲜乒乓球名将,1970年8月2日生,主要荣誉: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双铜牌;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女团银牌,1991年千叶世乒赛女团金牌,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混双铜牌;1990年北京亚运会女双铜牌。
参考资料:1. 国际乒联资料库:http://www.ittf.com/ittf_stats/stats_by_assoc.html2. yhyoung31的博客:http://blog.naver.com/yhyoung31?Redirect=Log&logNo=1401590012563. 相关维基英文条目(3)朝韩体育代表队共同组队史朝鲜和韩国曾计划联合组团参加1964年东京奥运会,为此,1963年在瑞士洛桑举行了以制定联合代表团团旗团歌为目的的南北体育会谈,但最终没有达成共识,联合组团一事作罢。
之后,南北双方又计划联合组团参加1990年北京亚运会,1989年南北体育会谈重开,目的还是讨论团旗问题,最终会议决定使用白底中间印有蓝色朝鲜半岛图案的朝鲜半岛旗(统一旗)为团旗。
但联合组团参加北京亚运会的计划依然没有实现,直到1991年千叶世乒赛才实现朝韩联队的组建,队名为코리아(Korea United/KOU),团旗为统一旗,团歌为阿里郎。
① 共同组队参赛1991年4月24日至5月6日,共同组队参加在日本千叶举行的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91年6月14日至6月30日,共同组队参加在葡萄牙里斯本的国际足联U20世界杯足球赛(这个简单说一下,1990年亚青赛上朝鲜队和韩国队分别以冠亚军的身份获得了参见葡萄牙世青赛的资格,第二年组成联队与叙利亚国青队代表亚洲参赛,小组赛与葡萄牙、爱尔兰和阿根廷分在一组,以小组第二名出线,第二轮即5::1惨败于巴西队出局,最后拥有“黄金一代”的葡萄牙队夺冠。
)② 共同组队参加入场式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都灵冬奥会;2006年多哈亚运会。
参考资料:1.朝韩统一旗英文维基条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Korean_Unification_Flag2.91年葡萄牙世青赛英文维基条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1991_FIFA_World_Youth_Championship3.90年印尼亚青赛英文维基条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1990_AFC_Youth_Championship4.朝韩统一旗日文维基条目:http://ja.wikipedia.org/wiki/%E7%B5%B1%E4%B8%80%E6%97%97(4)关于电影:①1991年千叶世乒赛女团冠军四人组中的洪次玉没有出现在电影中,却而代之的是一个叫최연정(暂译崔妍贞)的角色;②朝韩联队的教练没有找到确切的资料,电影中给的名字是이은일코치(李银日教练)和조남풍감독(赵南风监督)。
③电影中玄静和、李粉姬、俞顺福和최경섭(暂译崔京燮)确是联队队员,但另外一个戏份较重的角色오두만(暂译吴斗万)却是虚构的,名字被拿来开玩笑的추일성(暂译秋日成)亦无此人。
④电影开头北京亚运会女单颁奖邓亚玲(影射邓亚萍)与玄静和、李粉姬分或前三名,实际上90年亚运会女单前三名是邓亚萍、高军和陈子荷、乔红(并列),而女双前三名是玄静和+洪次玉、邓亚萍+乔红、陈子荷+高军·李粉姬+俞顺福(并列),女团前三是中国队、韩国队和香港队。
⑤俞顺福之前参加过北京亚运会并拿到铜牌,并非电影中所说的初次参加世界大赛;⑥朝韩联队在国际乒联资料库里的英文缩写是KOU,朝鲜是PRK,韩国是KOR,电影中所有的缩写都是KOR不知何故,实际是否如此需要找比赛资料画面确认;⑦电影中表现的女团前三名是朝韩联队、中国队和英国队,实际上第三名是法国队。
⑧维基百科里说现实中李粉姬后来和김송희(一同获得千叶世乒赛混双铜牌的搭档)结婚并育有一子,不知是否属实。
以上。
图文完整版:http://i.mtime.com/esunchien/blog/7428554/
对KOREA产生观看的想法很突然,其实是想看硕妹子呆蠢的样子,但是看到海报上,主角是河智苑和裴斗娜两位,自然而然地就觉得这绝对不会是一部令人失望的电影。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表达”好电影不该被立场影响“这样的内容,但是在豆瓣上大致阅读了一下其他影评,突然觉得有些失望。
我从不认为KOREA的立足点是在宣扬韩国的“大国实力”,开坏中国和中国国球。
虽然说只将它作为一部单纯的电影、撇去政治因素来评判确实有些理想化,但是KOREA的目的,我相信是对于南北韩紧张关系和命中对于同胞兄弟姊妹融合一体,此种诉求的表达。
所以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很伤感,很动容。
韩国的大国思想想来是根深蒂固的,他们特别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且以此为荣,在中国人看来自然是愚昧无知,甚至可笑的,由于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扎根在韩国人的脑海里,所以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表达、艺术作品中自然而然会携带着,并表现出来。
请问这和我国日益泛滥的抗日题材影片有什么不同么?
不同点在于最终单打依旧输给了邓亚玲,可在中国抗日的过程中,八路军简直可以手撕日本鬼子。
我觉得这简直就是神话。
可是,却偏偏有很多观众,将邓亚玲的人物设置全然等同于我们的邓亚萍。
邓亚玲只是一个改编的人物,即便韩国真的把邓亚萍想象成这样傲慢无礼的也很正常,我们是两个国家,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敌对地位,通俗来说,就是相互看不顺眼的两个国家,让韩国像我们一样把邓亚萍当做典范一样膜拜根本就是强人所难,更加体现不了朝韩联队团结一心所要达到的战胜乒乓强国中国的目的和效果了。
买通裁判、踢开围板、傲慢无礼、踩瘪乒乓球,并不是一式一样的情况,而是类似的,等同的,甚至是更加过分的情况,难道以为在中国的影视作品里没有发生过吗?
岂止是发生。
是层出不穷。
只是对象变成了日本鬼子,八国联军,甚至是国民党。
事到如今,再用立场去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真的是可笑至极。
KOREA并不是一部多么有深度有内涵多么了不起的电影,但是它所想要表达的情怀,我相信所有人都能轻而易举的感受到、获取到,就是对于割裂的南北韩,迫切想再度统一融合的梦想。
同根同源的兄弟姊妹,却硬生生分割两地,良师益友、战友、朋友、还有互通心意的恋人,都因为国家的原因,此生再难相见,这和当时的西德东德的分裂情况几乎一直,重点正应该凝聚在这点上。
可为什么在中国观众的眼里,我们的大国形象却变得那么重要,一点点的轻弹都要崛起反击?
我们是天朝大国,瞎折腾什么。
要说真有隐含的“诋毁”,不如说是韩国对朝鲜的态度。
“他们的脑子和我们不一样”,这样的台词都出现了,虽然我个人以为这只是一个很纯粹的笑点。
然后京燮因为“伟大领袖”日成的名字,而跟韩国队成员大打出手,那种迂腐封建的表现,不才是含沙射影的“侮辱”?
一张口就一个个同志往外蹦,真的很好笑,有想过朝鲜人民的心情吗?
啊对,这样的电影,估计朝鲜人民这辈子都看不见吧。
但即便这样,为什么我笑过之后,依然觉得悲伤,依然觉得感动呢。
“美国更好,比韩国的生活水平更好,但是你怎么没有去美国生活?
就算韩国再怎么好,我依然要留在祖国生活。
”就是这种老套的话,这种话是其他国家的人民随随便便就能出口的话吗?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辈子几乎不会了解到这样的句子需要在什么样的心情下才能说出来。
还有京燮说的,“我并不是不喜欢妍贞同志,只是比赛之后我们将各奔东西无法见面,留下情义的话,留下情义之后今生又将如何度过呢?
”为什么会这样?
我实在不能理解怎么人能活成这样,连人与人之间都不能自由的陪伴左右,朋友也好,恋人也好,那相比之下,因为其他原因(父母阻碍,异地恋爱什么的)到底算是个什么难题呢?
横在面前的难题是国家,是你根本不用想去突破的难题。
赢得了金牌(虽然乒乓是我们的国球,但是因为别人赢得了一次金牌就看不过去的人们,我是没办法理解了),朝韩联队就要解体,各回各国,那时候玄静合对李粉姬哭道:“写信也不可以,电话也不可以,以后我们无法联系,要怎么跟你问好呢?
”李粉姬说:“傻瓜,多吃饭,多睡觉,只要健康就行了,干嘛还要相互联系互相问好呢?
”那刻,心很酸好吗。
还有没有开始就宣告结束的朝韩之恋,最终的告别只能以“祝你身体健康”作结,这样的痛心,难道是除了朝韩两地以外,还能有其他国家,其他人民能感觉到的?
我相信拍摄影片的原因,就是这样。
为了表达南北韩分类的残酷现状,而选择了孕育这部影片,而不是以黑化其他国家,达到政治目的来拍摄的。
所以目前为止,在我个人感情上来说,KOREA是一部好电影。
我对演员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导演未免太无知了吧!
这部电影还怎么走进中国市场?
就南韩北韩的运动员讲素质?
中国队就靠的是黑幕?
这也太能扯了哇,就我目测而言,2012年棒子推出这部电影莫非是要向2012伦敦奥运会致敬,向朴泰桓致敬,真有你们的!!!
荣誉、付出、艰辛都是你们的?
我只能说故事很精彩。。。。
期待你们日后在乒乓球坛的“优秀”表现
首先,我听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其次,你知道所向无敌的邓亚萍也曾经输过吗?
是的,那就是这场比赛:1991年在日本千叶县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史无前例地由朝鲜和韩国联合组成的史上第一支乒乓球南北联队在女子双打项目上击败了中国选手艰难取得冠军,《朝韩梦之队》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这个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
描写了23年前韩国和朝鲜历史上首次组成的韩朝联队,在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一举击败了乒坛霸主中国队,夺过了由中国保存了16年之久的考比伦杯,在世界乒乓球史上写下了一段惊世传奇故事.…我经常去的韩国文化院,现在做的越来越好了,基本上每个月放映的电影都会有个主题,而这次的主题貌似是运动,所以,在整个月里,看到那些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向很多运动员致敬的片子。
这次的兵乓球战役也是如此,故事的主角玄静和至今还是南韩兵乓球队的主教练。
(【玄静和简历】玄静和(현정화)1969年10月6日出生于韩国釜山市,著名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韩国女子乒乓球运动辉煌时期的代表,韩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惟一一个实现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大满贯(女子单打、女子双打、男女混合双打和女子团体冠军)的人。
1993年,玄静和在瑞典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女子单打冠军,在当年国际乒联公布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世界排名中名列第一。
退役后担任韩国乒乓球队教练。
如果说中国队是乒乓球的梦之队的话,那么中国女乒则是完全称得上是神之队了。
因为虽然从整体上看中国队是一直辉煌的,但熟稔乒乓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男乒常有大起大落,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男乒一度陷入低谷。
而中国女乒却极尽登峰造极之能事,从70年代中期以来(当然此间中国女乒也曾多次获得冠军,中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队有些届次未参加,故不再记录在内)几乎包揽了所有占有女字边的冠军。
)但是,就是因为玄静和的存在,恰恰使中国女乒在四个项目上被拦腰截断,实现连霸的大业无法得逞,令人扼腕叹息。
她是我们最可尊敬的对手。
一直到今天。
(具体数据可参见玄静和的百度百科)另外,玄静和还获得过亚运会、世界杯、奥运会的女双冠军。
她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满贯冠军,考虑到兵乓球在中国的垄断地位,某种意义上来说她这个大满贯更加来之不易,含金量也无疑更高。
目前来看,《朝韩梦之队》可能是难得的朝韩为统一所作出的努力,放到目前的局势上来看,更是难得之至。
虽然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不过里面的北朝鲜球员也全部是由南韩演员所饰演的,当然,就连里面的中国队也都是由韩国演员饰演,当然,你不应该期望会有中国人来出演这部片子,也许是为了充分反映出这块金牌的来之不易。
影片中的中国队不仅说着蹩脚的普通话,还处处显出狂妄自大的样子,不知道如果这部影片让邓亚萍和乔红(片中中国队的原型)了看到后会怎么想。
影片的另一抹亮色就是把长腿帅哥李钟硕安排成拘谨又爱国的朝鲜选手崔京燮,让他与南韩女选手妍贞之间展开了一份若有似无的心动,片中的崔京燮起初面对南韩女选手的大胆示爱惊慌失措,竟然说出自己在平壤已经有爱人的谎言来,但是在队友的大力支持下,他也逐步打开了自己的心防,但是在难得的南北韩选手外出放风的半天内,崔京燮对爱慕他的妍贞说出:“并非不喜欢,只是比赛结束后,我们还要各奔东西无法再见面,心中留下情分的话,留下这样的情分今生该如何度过呢?
”简单的语言和深情的拥抱,让观者为之泪下。
到最后分手的时候,编剧为了增加更多泪点,安排崔选手勇敢地主动拥抱了妍贞,只留下一句:“一定……要幸福,妍贞同志”,久违的同志称呼让我们再次笑中带泪,但是也能理解编剧在这里暗暗点出南北韩多少亲密爱人被迫分离的现实。
撇开对中国队的拙劣模仿和污蔑来看,《朝韩梦之队》不失为一部有POWER的影片,唯其残酷,才更显凄美。
韩国人在拍运动题材的影片的时候一直不乏煽情之作,前一阵看过的关于举重运动员的《举起金刚》也是如此,【影片主人公原型郑寅荣是曾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夺得铜牌的举重运动员,后因伤病不得不放弃运动生涯,从选手转型成教练,影片讲述了他把农村女学生培养成举重冠军的感人故事。
这群女学生曾在2000年韩国国内举重赛场上创造奇迹:15个项目中夺得14金1银,获得团体MVP这一空前绝后的成绩。
郑寅荣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简陋环境中孕育举重奇才,而他在书写奇迹的翌年就因过度操劳造成急性脑出血殉职。
】一样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让观众潸然泪下。
简单推荐这两部关于运动的影片,不多说和剧透,主要还是因为片中的视角和细腻的感情把握非常出色,不仅让我们看到运动员其实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更因为南北韩目前的形式,以致这部影片在今日来看更具有别样的况味。
最后补一句,本片拍摄于2012年,当时正值伦敦奥运会,本来想安排玄静和李粉姬的朝韩乒乓女王21年后的重逢,却因二人事务繁忙无奈错过,电影和现实都是那么令人扼腕。
丑化中国 开头亚运会历史常识错误除了这些 电影本身还拍得可以本来可以很好的电影 非得去小心眼 丑化中国运动员和教练即使当时当时中国女子乒乓球当时胜过你们,作为你们的“敌人”,他们确实强大,难道没有值得你们学习和敬佩的么?
你看你们电影拍得那个恶心。
搞什么政治在里面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前三名:冠军:邓亚萍(中国)亚军:高军(中国)季军百度资料没有找到 知道的说下 你们YY成韩国第二(这个真心不是你们第二) 朝鲜第三(这个是不是第三不确定)
刚刚看过这部电影,本来想来豆瓣讨论一下,结果发现影评里全都是斥责棒子别有用心贬低天朝的。
做为一个潜水了四五年的老豆油,实在气不过去,人生第一帖献上,请随意喷。
首先声明,我是抱着天朝上国关心臣属国的角度看的这部电影。
朝韩两蕞尔小国,狗咬狗窝里斗成一团,我泱泱中华应对其抱有同情弱小的心态。
如果您能有这样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再去评价打分,那么相信分数绝不止6分。
运动题材电影除了励志,拍出政治愿望的也有很多。
伯尔尼奇迹有点这种的意思,不过估计匈牙利人的豆瓣给这部电影的评分也不高。
另外有个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曼德拉的一个橄榄球电影,实在想不起来名字了,也是体育政治题材中不错的电影。
既然这两部电影都能获得高分,那么朝韩梦之队大概评分也不应该这么低吧。
回到这部电影,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朝鲜半岛队勇夺乒乓球团体冠军,做了极大的改编。
单论事件本身,任何一个爱好和平的人都会觉得感动,南北棒同种同源,只是因为阴谋家的政治利益而一分为二。
或许只有在体育运动中才能消除这种隔阂,建立一个统一民族的身份。
从棒子人民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涉及利益,南北朝鲜绝对应该统一,至少应该做到三通与互访。
当年划分三八线的时候,拆散了多少的家庭。
造成这种局面的,南韩不全对,北韩不全错,但是无论如何,北韩目前断绝通信与互访,是有悖于人权的。
造成电影里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北韩的不开放。
电影的套路还是比较老的,但是贵在真实的表达了南北棒目前的困境。
南棒人自由的散漫,强烈衬托了北棒的高压控制。
即便如实,20多岁的年轻人掩盖不住朝气,同样的青春热血流淌在同样的种族之中,这也正是双方关系改善的前提。
片中用男男之间的不打不成交,女女之间的羡慕嫉妒恨,以及男女之间的一定要幸福啊,剧情虽然狗血,但是恰如其分,似乎让人觉得,南北棒本是一家,是兄弟,是姐妹,是恋人;奈何兄弟阋于墙,好好的一家人被三八线划开。
导演似乎想表达一种强烈的民间求合体的情绪,政府的那些政策,那些宣传口号,离老百姓的生活实在太远。
一直被宣传的敌人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一家人的亲情却是实实在在流淌在每一个棒子的心里。
而这种矛盾,这种青春热血掩盖不住的无奈,无法挽回的亲者痛仇者快的结局,我认为是本片最大亮点,也是它应该上七分的最大理由。
导演与演员很好的表达出了这种情绪:同样的人在两个世界长大,一个刻板贫穷但自强,一个自由富足却温柔,但在这里却一般的刻苦,一般坚忍,一般的热爱生活,一般的渴望胜利。
有什么理由阻止他们成为兄弟,成为姐妹,成为朋友,成为恋人,可笑的对立的意识形态在这些面前不堪一击。
片中让我加分的地方就在于,并没有刻意宣传北棒的坏,也没有鼓动北逃,而是一再的强调南北之间的共同点。
正如周总理说过的,我们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我们是来交朋友的,不是来吵架的。
北棒也是棒,如果不是因为可悲的主义,北棒人同样的热情,友善,即使他们不善于表达情感,他们被洗脑又被严格管制,但一家人毕竟就是一家人,找到共同点才能缓和关系,相互揭短嘲讽谩骂只能加深仇恨。
片中演员的感情戏拍的都很到位,不愧是棒子剧,感情牌打的飞起,加一分。
演员长得漂亮演技也不错,配角形象选角不错,加一分(如果小时代能有3分,我给这个加一分不算多吧?
)。
真实事件我喜欢,加一分。
改编工作量极大,但是突出矛盾反应问题,辛苦分一分。
加上基础分三分,7分正好。
但是不得不承认,本片有许多极为严重的问题。
从大的方面来说,后面的情节太拖沓,前面描述双方相亲相爱的戏份不够。
作为一个体育题材的电影竟然有两个小时,大可不必。
其中应删掉与中国的矛盾(夫妻吵架碍着邻居神马事了),团体赛单打应该更简略,北棒女二与南棒女一的感情戏可以适当删减(这里有点鸡肋,没什么亮点,不知道要表达神马),中国解说跳出来也没什么必要。
个人认为导演在后期背离了大方向的统一,过于注意情节的推动与呼应,用过长的篇幅来给故事推向高潮,但却丢失了隐藏在背后的无奈现状与统一的愿望。
最后应该再加一些真实录像或者事实说明,打出“真实”这张牌。
细节上的缺点就更多了。
首先故事细节胡扯的太厉害(裁判不公这个事情,棒子做的最过分,却还说别人,真是臭不要脸)。
另外完全没有找乒乓球相关人员来指导,那球打的完全没有架势,比分也完全不对(计分板没有显示大分),规则似乎也不对(北棒女二连发了三个球???
两个人好像还交换位置了?
)最后一个高抛似乎阻挡视线了,动作很诡异。
每个反手打的都无比的蛋疼。
似乎用了大球(当时还应该用小球)。
丑化中国只能让棒子同仇敌忾,但是从电影本身来说却是彻底的失败,丑化对手不但是贬低自己,更是小家子气的体现。
更多细节错误就不一一指出了,总之充分体现了棒子电影的水平:超一流的编剧与舞美,准一流的演员,弱智的真实感与大局观(个人感觉是导演的问题)。
可能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觉得打分太高,或者瞧不起棒子剧和棒子片。
放眼我大中华,体育片几乎是一个空白。
我们不缺乏励志的体育故事,每年奥运会都有人能感动中国,为什么文艺工作者拍不出来这样的电影?
看人要看长处,棒子拍的片就是能让人感动,棒子的服装道具制作就是更精细,有空骂人,还不如提高自己能力,拍出你觉得能7分的片子再来批评别人。
还有,请不要嘲笑剧情低俗,您明显是吃不到就说酸。
神马时候大陆和台湾能组成联队,拿下团体金牌?
我们的关系比棒子更亲,完全是国家内部事务,为什么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如你鄙视的棒子?
从这一点来看,每一个中国人都没有资格去评判南北棒的问题。
攘外必先安内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一个意思,自己的屁股没擦干净就说别人放屁臭,是不是sb了一丢丢?
真心的希望北棒能顺应局势,实现南北三通与互访,不要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牺牲居民。
即使不能统一,也不要类似的悲剧再度上演。
有时候想想,如果二十年之内再不统一,基本就不太可能了,原来的那些老人都去世的差不多了,新一代的人自然没有统一的愿望了。
每当想到这里,抑制不住的悲伤。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总之,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如果您抛开中国人民情感来看,给中国换成日本,这部电影其实可圈可点,不失为政治体育题材的一部佳片。
闲暇午后,泡上一杯清茶,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口撒满半个房间, 惬意之极,翻着豆瓣上的电影影评,发现了这部《朝韩梦之队》。
想来也是无趣,于是抱着休闲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片子。
因为关掉手机,所以这部片子可谓一口气看完。
从整体的电影情节和拍摄方法以及剧情来说,整部片子可以说的上是上乘。
但之所以对它的评价是“还行”也是因为这部片子的其他影评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于中国队的偏见。
但是仔细想来,也不尽然。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部片子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是蹩脚的中文和中国队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
在这,我不想和之前的影评一样,吐槽导演对于中国的偏见。
我只是想谈一下,这个“梦”之队。
朝鲜和韩国,一个民族两个主义,导致了这么多的年的分离,其实关于朝韩之间的电影还有很多,比如《梦想成真》、《朝鲜男人在韩国》等等。
因为政治形态的不同导致产生的这两个国家,我们不用政治方面的眼光看这些,仅仅从民间的态度来看这个“梦”之队,而我们看到的是些什么呢?
是韩国导演对于中国的偏见?
是朝鲜的先军政策和全民军事化?
而是通过“梦”之队看到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对于朝朝韩共同的”梦“。
在韩国,称朝鲜为北韩,大多数韩国人对于朝鲜的人民并没有带有色眼镜来看朝鲜,记得我在韩国的时候,曾经和一个韩国大叔聊过关于朝鲜和韩国的事情,大叔只是淡淡一笑,浅浅的说了一句:那是大统领(韩国称总统为大统领)的事。
许多人们都感觉韩国棒子很不要脸,什么东西好,经过韩国所谓的专家一调查,就说其实是他们国家的。
但是在民间,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每次和韩国人聊到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时候,他们总是很尴尬的笑笑。
其实,导演对于中国队的偏见,有可能只是电影手法的表现,更加突出主题,也有可能真的具有一些“小国意识”。
关于小国意识,韩国人竟然是相当的一直认为,如果他们不提倡使用本国物品那么祖国的经济就会严重停滞。
用韩国人的话说,我们的产品比不上美国和日本,价格比不上中国和印度,那么只能用有限的购买力来带动自己国家的经济。
所以韩国的产品上都会在醒目的地方写着四个中文“本土不二”或者“本国产“。
我想,我们泱泱大中华的人们对于导演对于中国队的偏见,可以理解称为对于电影手法的表现,是为了突出主题,并不要因为一处小小的瑕疵来否定整部电影。
我们看到的,还是那浓浓的亲情。
朝韩”梦“之队,希望真的成为梦之队
运动励志类总要有几个讨厌的对手,关于乒乓球的故事则只能是对决中国,所以中国队员就要傲慢甚至有些卑鄙,戏剧化的处理。除了打球,真正的重心还是韩朝问题,合作一次便永远无法再见,这个有点悲剧。有一个细节很好,一排朝鲜保安听到胜利的欢呼都有些激动,又马上恢复正常,蛮人性的处理。
得多虚才能这么色厉内荏,女子乒乓球你朝韩合并了也打不过啊!
1、斗娜太帅了,动作也那么帅,几个定格镜头好有漫画感,看她国的竞技体育拍摄总是不用担心本职技能的演绎(花絮也好看)2、夺冠和送别时真挚的真情实感已经抛开了演技,太打动人了,看的流了很多眼泪3、解说男的中文相比之下不错4、多次证明某瓣评分不可信,请不要被带着偏见的评论误导。另,所有不让说的,连同另一部无处标记的“一九八七”一并,用五星的满分来记录。
这种主旋律要是放在中国怕是要被喷死,歪曲现实、丑化中国不说,摄影、导演都很差,浮夸至极,韩国人是在黑朝鲜吧,无限意淫,果然韩瓣惹,结合实事看了下,烂片
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乒乓球在东亚背负了太多。想起一些今年巴黎奥运会中朝韩混双运动员一起在领奖台上自拍的美好瞬间。为展示韩朝联手抗敌,使劲黑邓亚萍,格局小了点。竞技体育有的只是对手,不该有敌人。乒乓球运动员裴姐好帅,还为此专门练的左手打球。结尾很好哭,婚戒都戴上了。搜了下,裴姐演的李粉姬回了朝鲜之后,过得非常不好,丈夫车祸、儿子脑瘫、自己还出意外脖子骨折。我好恨。我常常觉得这一切像个大型的社会实验,同一民族同种语言,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神情举止。
體育也是yy政治...
这部戏充分展现了韩国创作者的局限性,一部表达渴望和平统一的体育励志片,却时不时黑中国、黑裁判、并充满对朝鲜人的刻板印象。这样的电影也就局限于韩国本土自high。真正对世界报以善意,渴望打动朝鲜观众以及全世界观众,应该放下心中的那点芥蒂。描述戏剧冲突,并不一定需要塑造刻板的反面人物。女主真正面临的外在困难和内在困境是什么?两位女主之间真正细腻的情感过渡是什么?很遗憾电影对此描述都过于流于表面了。
要不是为了裴斗娜我也不至于秀逗到看棒子的体育电影 棒味十足 贬低对手抬高自己不能更难看 赢可以好好的赢 棒国人的小肚鸡肠 狗血作风 此电影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跪请求朝鲜出战 决赛场上肝炎昏倒 槽点无数 简直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 也许不这样就没的拍了 哪来的戏剧冲突 哪来的感情升级 但还是太假了
除了吧中国损的不像样以外,感情还是超真挚超感人的
80年代出现了澳门特区区旗,高
这个片子好神奇,随便单拎出来一个演员基本都是大势,千禹熙在里面甚至还有个五分钟的镜头。片子有点刻意煽情,而且矮化丑化中国人,不过这事儿咱们的电影里面也老干也干所以只能呵呵一笑。一般的片子,纯粹看了消磨时间。
裴斗娜和河智苑的搭配很棒...剧情充满了韩国式的民族主义,在本土的票房应该不错,邓亚萍真的是躺着也中枪...
过渡煽情了喂,亲~~~咱们的亚萍姐被长高了~~还被大姐头了~~不过看在奥林匹克的份上,不计较了思密达~~~~以及她们皮肤怎么那么好?@老喵喵
剧情是朝着励志的大道上走的,但是导演貌似有被害妄想症,感觉加工的有点过头了。不过,朝韩两队的感情,全世界都懂。
看到有裴斗娜就看了。。。还蛮好玩的
棒子还真喜欢yy历史来取悦自己那渺小的虚荣心,找个标准的北朝鲜脸来演邓亚萍就算了,角色设定为什么超傻逼?天朝向来以谦虚过度自称,为毛在这部电影里表现的像个开了挂的三炮。最搞笑的是87分26秒,棒子找的二逼解说居然胜败都能说反,你他妈的太搞笑,我实在忍不住给你个1分了。。
体育题材总是能让人看得又哭又笑。对中国形象的丑化还是能理解的,毕竟是作为对手来刻画的,只是如果演员的中国话能更标准就好了。河智苑和裴斗娜的演技都相当不错,形象也很好。韩朝联队从互相看不惯到成为并肩作战不舍分离的战友很是煽情。部分剧情戏剧性略强。再次感叹朝鲜的控制,荣誉都抵不过怀疑。
好好的一个故事,非胡编不行。
没人喜欢那个谈恋爱的女N号么?好有爱啊
中国队员包括解说员是这样盛气凌人,狂妄自大的形象吗?在决赛中,把中国队描绘成与裁判互相勾结的球队,中国乒乓球队的实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需要靠裁判帮忙?裁判不黑中国就算好的了.说什么根据真实历史改编,根本就是棒子们极度意淫的产物.阿西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