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芭比

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海德薇格愤怒的寸茎,妖型乐与怒

主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米利亚姆·肖尔,安德列·马丁,阿尔贝塔·瓦特森,迈克尔·皮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01

《摇滚芭比》剧照

摇滚芭比 剧照 NO.1摇滚芭比 剧照 NO.2摇滚芭比 剧照 NO.3摇滚芭比 剧照 NO.4摇滚芭比 剧照 NO.5摇滚芭比 剧照 NO.6摇滚芭比 剧照 NO.13摇滚芭比 剧照 NO.14摇滚芭比 剧照 NO.15摇滚芭比 剧照 NO.16摇滚芭比 剧照 NO.17摇滚芭比 剧照 NO.18摇滚芭比 剧照 NO.19摇滚芭比 剧照 NO.20

《摇滚芭比》剧情介绍

摇滚芭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汉塞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 John Cameron Mitchell 饰)从小就被摇滚乐吸引,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名摇滚乐歌手,某日,他遇见了美国大兵卢瑟(毛里斯·迪恩·温特 Maurice Dean Wint 饰),卢瑟答应带他去美国,但前提是汉塞尔必须和他结婚。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汉塞尔毅然进行了变性手术,虽然手术给他带来了永久的创伤,但汉塞尔总算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两年之后,卢瑟抛弃了汉塞尔,在这片举目无亲的土地上,汉塞尔顽强的生存着。他为自己找了一份看护的工作,还成立了名为“The Angry Inch”的摇滚乐队,在此期间,汉塞尔遇见了名为汤米(迈克尔·皮特 Michael Pitt 饰)的年轻男孩,殊不知这个男孩将会成为他日后的噩梦。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犯罪心理第三季圣诞节的大冒险牛仔裤的夏天2爱很美东宫最美的岛屿最完美的女孩火线干探之毁灭南部僵尸来袭病毒禁区贞子3D见鬼野夏天车在囧途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废柴联盟第一季童梦奇缘带着魔术盒的男人危险关系奥兰多·布鲁姆:边缘行走我叫郝聪明寻找埃里克欢迎来到瑜伽村回来吧大叔35米厘:凶心人塞文山脉的安东万火线警探第三季明天也有好吃的饭萌犬好声音欢爱小屋

《摇滚芭比》长篇影评

 1 ) The fall and rise of 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这个名字有点像Ziggy Stardust and Spiders from Mars,开始我也是当另一部天鹅绒金矿来看的。

主唱Hedwig打扮妖艳、声音中性,整一Glam Rock范儿。

故事也比较清楚,讲主唱Hedwig如何从一个东德爱乐青年变成美国摇滚巨星的历程,并以Hedwig的三段爱情为主线穿插其中。

第一段爱情是Hedwig小时候遇到的美国大兵,诱拐了这个纯真的美丽男孩,让他成了异装癖,Hedwig着女装画淡妆时真的挺漂亮。

第二段是Hedwig在演出时遇见的年轻人Tommy(Last days里演Kurt的Micheal Pitt,这家伙演技真不赖,这里演个喜欢摇滚但屁也不懂的傻孩子,惟妙惟肖),这一段爱情里Hedwig母性的一面尤为突出,他(?)像个大姐一样告诉Tommy 当年Lou Reed,Iggy Pop和David Bowie三人的事情,教他如何创作自己的曲子,并且赋予了他额头上标志性的蓝色十字架。

可这个小狼崽子辜负了Hedwig姐姐的一片好心,在发现Hedwig性别后立马离开还偷了Hedwig的曲子自己成了个摇滚明星。

Hedwig姐姐后来只能沦落街头,两人竟然再次相遇,并且原谅了彼此,然后Hedwig姐和乐队也红了。

第三段爱情是Hedwig跟乐队吉他手,两个人在台上的激情表演跟David Bowie当年跟Mick叔叔的如出一辙。

后来我才发现这吉他大叔是姑娘扮的,这电影真是颠覆性别啊!

但最让我吃惊的是这电影是导演John Cameron Mitchell自编、自导、自演、自唱的,这么妖艳的导演,这么有才的演员,真TMD太牛比了!

穿插于这部电影始末的歌曲《Orignin of Love》取材于柏拉图的《飨宴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wiki一下。

并且从电影中配合的动画可以看出导演始终想要探讨性别的意义。

此人另一部作品《性爱巴士/Shortbus》似乎更为人们所知,音乐品位和性别意识的探讨也继续发扬光大。

PS: 我看的是英文原版西班牙语字幕的版本,可能有很多地方没看懂,如有错误还请多多包涵。

2007.1.10 傍晚

 2 ) 扮相有点像Placebo里的Brian

My Rating: 8.2一部匪夷所思的音乐影片。

一个东德少年Hedwig,沉溺于与美国大兵的同性之恋。

为了爱情,更为了自由,经历了一次不成功的变性手术,终于和大兵一同来到了美国。

不想大兵很快移情别恋,Hedwig绝望中只能从音乐中去寻找慰籍。

偶然间他邂逅了青涩少年Tommy,只可惜不完整的Hedwig命中注定难以拥有完整的爱情。

他曾经绝望地寻求机会报复背叛他的Tommy,却在最后得以感悟。

当一切喧嚣归于沉寂,他赤裸着在黑夜中走向远方......《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其实改编自Broadway的歌舞剧,所以影片的结构并不严密,有点歌舞剧的那种随性,不过倒是突出了音乐在片中的作用。

几首歌曲的叙事性很强,完全就是主人公一生的写照。

片首主题曲《The Origin Of Love》伴着那段动画,让我想起迷笛时候崔健的现场表演了,不过比起老崔的那个鸡蛋的创意,《The Origin Of Love》的寓意可就深刻得多了。

歌词取材于柏拉图《飨宴篇》,大概就是所谓的柏拉图式爱情的出处吧,“真正的爱情是诞生于不变的灵魂之中,爱上心灵之美的人才是爱上了永恒”。

影片的音乐有着明显的Glam Rock的色彩,主人公几乎每一幕都要化妆换装,把阴柔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不断地在片中像Lou Reed,David Bowie等人致敬。

比较让人吃惊地就是影片里演员性别的错位,饰演Hedwig的John Cameron Mitchell自然不用多谈,片中那位胡子拉碴的老兄(有点像《大话西游》里的瞎子...)居然是女性,真是惊为天人。

John Cameron Mitchell真是个天才,居然可以自编自导自演自唱,褪去假发的他扮相有点像Placebo里的Brian,真是够阴阳人的。

顺便说一下,片中扮演Tommy的演员Michael Pitt几年后在《Last Days》里成了Kurt Cobain...很意外。

现在在欣赏该片的OST,的确很出彩......影片我给7分,音乐我给9分。

 3 ) origin of love

喜欢他讲故事时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喜欢每一首配乐,以及他唱每首歌的神情。

喜欢他每一个装扮,年轻时清纯的样子,以及之后越来越冲击的造型。

喜欢他给他看大卫鲍伊,两次对他的致敬。

喜欢他一开始阴阳两极的刺身,以及结局他腰臀间意为合二为一的刺身,从片头origin of love响起就有想要哭的冲动,难过到结局,看着他赤身裸体走向黑暗的样子。

“他们从未知晓什么是爱,因为爱的起源,从未出现。

 4 ) 《摇滚芭比》小哥哥为了嫁人去变性,却被狠心抛弃!

今天推荐一部欧美电影,一个疯狂爱摇滚的男孩为了一个男人去变性,却被狠心抛弃,后来又遇见一个男孩,但是男孩窃走了他的作品...片名《摇滚芭比》一部高评分的同志影片,以音乐为媒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男孩坎坷的一生,从小到大他所经历的一切在我们看来是事故,但在他顽强的意志下,所有一切更像是故事。

男主从小喜欢摇滚,在他很小的时候,被继父占有了,但也没有阻挡他想要去美国,想要学摇滚的心。

长大后,他认识了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承诺带他去美国,但前提是跟他结婚。

男主为了爱情,为了摇滚,去做了变性手术,但手术失败了......男人带他去了美国之后,很快抛弃了他。

没有亲朋好友的情况下,为了活下去,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

这期间,他又认识了一个男孩,年轻有活力,跟他一样喜欢摇滚。

两个人很合拍,在慢慢的相处之下。

两人互生情意,但在最紧要的关头,对方发现了男主的身体不对劲。

男主坦白后,对方逃跑了,带着男主的创作跑了......

他把男主的心血带走后,一炮而红,男主却产生了报复的心。

当我们全身心寻爱的时候,会沦为爱情里面的棋子,当我们不想爱的时候,往往伤害了值得守护一生的人。

文章出自公众号“彩虹有点腐”一个有上千部腐片的地方,专门写腐圈的影片,转载请说明出处.

 5 ) 海德薇格 爱的起源

海德薇格 • 爱的起源文/WiTSEvil is the vulgar lover who loves the body rather than the soul, inasmuch as he is not even stable, because he loves a thing which is in itself unstable, and therefore when the bloom of youth which he was desiring is over, he takes wing and flies away, in spite of all his words and promises; whereas the love of the noble disposition is life-long, for it becomes one with the everlasting.——— From《Symposium》By Plato 被肉体的色泽所困惑是愚蠢和可鄙的,肉体相对灵魂而言是可朽坏的,所以基于美色的爱情是转瞬即灭的,在欲望之火的燃烧后肉体的幻灭将更加迅速。

而真正的爱情是诞生于不变的灵魂之中,爱上心灵之美的人才是爱上了永恒。

——— 选自 柏拉图 《飨宴②篇》爱情是什么,爱的起源在何处,为了什么要去爱,爱要追寻什么……Hansel(韩素),一个生活在冷战时期东柏林的小男孩儿,因身为美国大兵的父亲对其性虐而带来的家庭的破碎并没有抑制住Hansel对来自美国电台那些激情四射鼓舞人心的摇滚乐的热爱。

痴迷Lou Reed,Iggy Pop,David Bowie 和那时候的一切美好音乐使得将来做摇滚巨星成为了Hansel 心中的一个梦。

少年的Hansel 遇到了在德国的美国大兵Luther(路德),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了和自己心爱的男人一起,Hansel 做了变性手术。

“追求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手术并不成功——Hansel 缺失了阳具换回的不是一簇阴柔的花朵——那下体因手术失败而多余的一英寸无法定性的赘肉成为了让Hansel最恼怒的The Angry Inch(愤怒的寸茎)。

肉体的残缺和性别的模糊并没有阻止Hansel 追求自己所要的爱与自由,他/她 戴上金色的假发,改名Hedwig(海德薇格),义无反顾的漂去了美国。

然而,好运却不青睐Hedwig,到达美国后,丈夫为了追求其它男孩儿将Hedwig抛弃在堪萨斯州的一个拖车房里。

穷困潦倒的Hedwig忍着被抛弃的剧痛重新上路,为了音乐的追求亦为了爱的搜寻。

为了生计Hedwig成为了一名婴儿保姆,身体的共鸣让少年Tommy(汤米) 走进了Hedwig 的生活,爱和对音乐的狂热使得两个清纯的男人走到了一起,他们一同演出一同快乐。

可是,性的亲近却使Tommy无法接受Hedwig是变性人这一事实,这大大的超出了Tommy所能承受的范围。

Tommy的离去没有使得 Hedwig愤怒,但Tommy将俩人合作的歌曲据为己有并且借助这些歌曲成为了名噪一时的摇滚歌星,这让Hedwig开始了无力的却是偏执的报复,他/她自组了乐队The Angry Inch(愤怒的寸茎)并跟踪Tommy的演出,Tommy在哪里演出Hedwig就在附近的小酒吧或者小场地进行演出,不停地用执意的扭曲的行为和举动来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恨。

终于有了结果,但已物是人非。

《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海德薇格和愤怒的寸茎)》原本是一出上演于外百老汇①的摇滚音乐剧,主创人员为 John Cameron Mitchell 和 Stephen Trask,此剧在其舞台剧时期已成为与外百老汇名剧《Jesus Christ Superstar(万世巨星)》、《Tommy(汤米)》、《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洛奇恐怖舞会)》相提并论的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

曾经制作出品《I Shot Andy Warhol(我枪杀了安迪沃霍尔)》和《Velvet Goldmine(天鹅绒金矿)》的著名艺术电影公司Killer Films在2001年将《海德薇格和愤怒的寸茎》搬上了银幕。

电影中无论是从服装还是歌曲的编排抑或是演员的表演,都达到了值得异常瞩目的程度。

不仅舞台剧的原班人马统统上阵,更有著名设计师,摇滚乐手参与演出和制作,影片还在圣丹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旧金山同志电影节上获得多个奖项。

影片的整体观赏效果就像是一部超长的Music Video作品,倒叙正述,听主角——坚强寻爱的Hedwig——讲述自己的故事,心酸,震撼,热泪,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把音乐剧的歌曲基本全盘翻出,这些歌曲全部由Stephen Trask(愤怒的寸茎乐队中那位歌特造型的乐手)谱曲和填词,并由John Cameron Mitchell(即主角 Hedwig,他还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演唱,从开头《Tear Me Down》的愤怒、质疑传统和真理到追寻爱的起源的小品《The Origin of Love》再到钢琴主打渲染天涯沦落人的《Wicked Little Town》和向诸多女性摇滚艺人致敬的《Midnight Radio》,首首令人深思,首首沁入肺腑。

电影中的音乐还涉及到了许多旧时经典曲目,如Lou Reed的《Walk On The Wild Side》和大家耳熟能详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

音乐剧时期此剧的戏剧原声专辑就成为了摇滚乐迷和音乐剧迷的必收CD,之后的这张电影原声专辑更是好的有过之而无不及,03年John Lennon(约翰列农)的遗孀Yoko Ono(小野洋子)又请来如Cindy Lauper、Frank Black、Rufus Wainwright等大牌歌手将此电影原声中的歌曲重新演绎,并将唱片所售的利润捐献给了纽约专门为同性恋少年开设的Harvey Milk中学。

值得一提的是贯穿全剧主题的眼曲《The Origin of Love(爱的起源)》,此歌取材与柏拉图的《飨宴篇》中非常著名的故事,而《飨宴篇》也是柏拉图极其少有的故事性极强,并富场景化和连贯性的哲学作品。

这个故事有些地方有个别称,即“阴阳人”的故事:亘古之时,世界上存在着三种性别,男人,女人和阴阳人,他们都有两副面孔,两对眼睛,两个鼻子,两对耳朵,两张嘴,四只手,四条腿,四只脚;男人是太阳之子,女人则是大地的孕育,阴阳人是月亮的后代③。

因为具有特殊的优势,人类不同于其他地上的生物,他们可以一边干这一边干那,走路的时候又可以八肢前后游移,行动迅速。

人类凭借自身的优势不断壮大,冥冥间形成了对天上诸神的威胁。

于是,宙斯就与各位神祗讨论如何处置人类,最后定下方案——将人类截开,一分为二。

实施后,宙斯又命日神阿波罗将截开的人缝合好,于是,裂开的皮就形成了面孔和脖子,还有肚脐——多余的皮的最后缝合点,用以让人类记住自己疯狂的代价。

人类被分开之后,原先的两半互相思念不已,并妄图再次重聚,他们纠结在一起,不停的挤压,想要进入对方的身体,合二为一(做爱的由来)。

因为从个体被强迫分离成两半,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爱恋便超乎寻常的刻骨铭心。

原先的阴阳人就是现在的异性恋者,而太阳之子和大地之女就演变成了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群体。

这就是《飨宴篇》中关于“爱的起源”的故事④。

在电影中,Hedwig的现场演唱加上动画手段讲述此故事的表现手法,使得这首歌异常的丰满和神奇,透过Hedwig的时而忧郁时而迸发愤恨的眼睛,爱的彻入心底,爱的悲壮离合,爱的心酸快乐,随歌曲在幻想和现实中来回游动,让人久久不能忘却。

福科在《性史》中对柏拉图爱情观的诠释是这样的:“真正的爱的基础并不是排斥肉体,而是超越对象的表象,是对于真理的追求。

”所以,时下很多对于“柏拉图式爱情”的理解是有所偏差的,柏拉图只是说明精神之爱的高贵但没有否定追求肉体的欲欢。

想想我们的分离,不管你是太阳之子还是月亮之女抑或是象笔者这样的“阴阳人”的后裔,我们都没有停止对肉体的向往,也没有间断过对精神之爱的追求。

爱情,不是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来自本原的追求。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柏拉图那个经典的关于“爱情”的故事: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也许追寻是渺茫的,可是不做却又是遗憾的,本原的驱使也许就是爱情的源头,可如何使得追寻有明确的奔头呢……① 外百老汇音乐剧:小成本制作,实验性强,上演于小剧场、酒吧等小型场地,区别于大成本制作,布置华丽,道具丰富,美女如云的百老汇音乐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趋向于商业化,实验性基本殆尽。

② 飨(xiang,三声)宴,原指用美酒美食招待宾客。

在古希腊时期,飨宴多指重大事宜(如婚礼,生日)后的酒会,不包括餐会,席间主宾众人畅谈艺术与哲学。

③ 在古希腊,太阳和大地是阳和阴的极端,而月亮则具是阴阳的双重性格。

④ 这个故事可以基本确认是柏拉图杜撰的,用以表达他的爱情观观点。

PS:1。

柏拉图式恋爱 - Wikipedia 维基百科对于“柏拉图式恋爱”的解释,和目前大众的理解相同,不过我看过的一些文章中都指出的是我在文中的诠释。

2。

异性恋/同性恋都有归宿了,关于双性恋,鄙人才疏学浅解释不了 The Origin of Love 爱的起源转贴DVD中繁体中文歌词翻译:遠在地球還是扁的時代 雲是火造山高的直抵雲霄有時比天還高 地上出現的人像個大桶 有兩對臂兩雙腿 從一個大頭凸出兩張臉孔 於是他們可以四處張望可以一面講話一面閱讀 他們不知什麼是愛 當時還未出現 愛的根源 當時有三種性別 一種像兩個男人背對背黏在一起他們叫太陽之子 跟他們外型相似稱之為大地之女他們像兩個女子 合而為一 然後是月亮的子女像叉與羹的合體一半太陽一半大地 一半是男一半是女 愛的根源 諸神對我們的力量與不羈越發忌憚 雷神說我要用錘頭捶死他們像我捶死巨人般 但宙斯說讓我出手我要用剪刀似的電光剪下 像剪斷鯨魚的腿像把恐龍剪成蜥蜴 然後他抓起電光笑說我要從正中將之一分為二 於是天上烏雲密佈雲團變為火球 火球化作電光從天劈下像閃亮的刀鋒 一插插入太陽之子肉體中然後是大地再來是月亮 某位印度神祇將傷口縫合成洞拉入我們肚中 用來提醒我們所付出的代價 奧西里斯與尼羅河諸神 大施法力招來颶風吹散我們 呼風喚雨捲起巨浪沖走我們 假如我們不聽話會再斬我們 斬得我們只剩 一腳拐著走 一隻眼來看 上一次看到你時我們剛一分為二 你望著我我望著你 你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 你臉上有血我眼中有血 不過從你的神情我確信你靈魂深處的苦楚 也是我靈魂深處的苦楚 那種直插心臟貫穿心臟的苦楚 我們稱之為愛 我們相擁相抱 設法二合為一 我們做愛 做愛 那是個冷又黑的夜晚是許久以前的事 丘比特強壯的手塑造的悲劇 我們就這樣變成孤獨的兩腳動物 那就是愛的根源When the earth was still flat,And the clouds made of fire,And mountains stretched up to the sky,Sometimes higherFolks roamed the earthLike big rolling kegs.They had two sets of arms.They had two sets of legs.They had two faces peeringOut of one giant headSo they could watch all around themAs they talked; while they read.And they never knew nothing of love.It was before the origin of love.The origin of loveAnd there were three sexes then,One that looked like two menGlued up back to back,Called the children of the sun.And similar in shape and girthWere the children of the earth.They looked like two girlsRolled up in one.And the children of the moonWere like a fork shoved on a spoon.They were part sun, part earthPart daughter, part son.The origin of loveNow the gods grew quite scaredOf our strength and defianceAnd Thor said,"I'm gonna kill them allWith my hammer,Like I killed the giants."And Zeus said, "No,You better let meUse my lightening, like scissors,Like I cut the legs off the whalesAnd dinosaurs into lizards."Then he grabbed up some boltsAnd he let out a laugh,Said, "I'll split them right down the middle.Gonna cut them right up in half."And then storm clouds gathered aboveInto great balls of fireAnd then fire shot downFrom the sky in boltsLike shining bladesOf a knife.And it rippedRight through the fleshOf the children of the sunAnd the moonAnd the earth.And some Indian godSewed the wound up into a hole,Pulled it round to our bellyTo remind us of the price we pay.And Osiris and the gods of the NileGathered up a big stormTo blow a hurricane,To scatter us away,In a flood of wind and rain,And a sea of tidal waves,To wash us all away,And if we don't behaveThey'll cut us down againAnd we'll be hopping round on one footAnd looking through one eye.Last time I saw youWe had just split in two.You were looking at me.I was looking at you.You had a way so familiar,But I could not recognize,Cause you had blood on your face;I had blood in my eyes.But I could swear by your expressionThat the pain down in your soulWas the same as the one down in mine. That's the pain,Cuts a straight lineDown through the heart;We called it love.So we wrapped our arms around each other,Trying to shove ourselves back together.We were making love,Making love.It was a cold dark evening,Such a long time ago,When by the mighty hand of Jove,It was the sad storyHow we becameLonely two-legged creatures,It's the story ofThe origin of love.That's the origin of love.

 6 ) 社会认同很难,自我认同其实更难

看《性爱自修室》有一集背景大段说道这片子,找来看了看这部“邪典经典”。

说实话歌舞的部分有点失望,表演爆发力真足,导演啥的也确实有才,但是音乐我都没感,故事讲得也不是特别流畅,或者说视觉语言运用一般吧,音乐剧改的可能有关系。

故事内核还是很牛b的,否则也不会这么高分数了。

看了看评论几乎都没说到点子上,也不是“一生唱给你”这种传记性,主旨也不是讲悲惨故事先愤怒后来平静,这片子讲的是身份自我认同。

为什么Hedwig要神经病一样追着汤米,俩人分手的时候说了一句,It ‘s what I have to work with。

话是这么说,但他大喊爱我前面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接受自己,追汤米的过程看上去是找公道,其实是找自己,这也解释了找回公道后自毁长城。

直到影片最后,Hedwig不是“平静”了,而是回归本原了。

内心接受了自己也就不用压制别人(不让戴假发)了。

《性爱自修室》里小黑从迷茫到觉醒也是这个过程,看过这片子之后觉得这背景用得真是绝妙。

想想同性恋者受到的家人、社会的压力也很容易明白为什么这片子被奉为经典。

社会认同很难,自我认同其实更难ps.本人100%直男,囧

 7 ) Hedwig

东柏林,被赶走的父亲,Hedwig就被安排到了这么个畸形的环境。

但我很惊奇的在他身上看到了自信,梦想的执著,在我看来电影看的就是人。

所以i like it

 8 ) 那一场腐烂与燃烧

我是先听OST后看片子。

听的时候掉过一次泪,片子看到最后我却笑了。

他叫Hansel,他小时候爱听美军电台,他和我一样喜欢听Lou Reed和Iggy Pop,他喜欢吃五颜六色的小熊软糖,他遇见了一个承诺要娶他的男人,他为了跟他在一起从男孩变成了不完整的女人,Hansel从此叫做Hedwig。

Hedwig随他的男人一同远走却被抛弃,柏林墙倒塌后他四处为家,他和他产生共鸣,他开始另一段爱情,他再度被弃而不顾因为他无法接受他的性别,他夺走了他的歌而且成了名,他开始报复,他执拗地唱歌,疯狂而扭曲……只是有些离开再也回不来。

手术的切除不能复原,一英寸横亘在沟壑之间,无论男女都无法逾越。

柏林墙很荒芜,阳光下的断壁残垣,没有树却布满弹坑的路。

天空很大但没有云,看得清楚却依然让人恐惧。

年轻时在柏林墙周围的弹坑里赤裸着晒太阳的他,手术失败后变得既男又女却非男非女的他,和韩国女人们组乐队在餐馆演奏的他,结成正式乐队开始巡演的他,或者他们。

在酒吧里和看客们厮打在一起的他们……Hedwig环顾四周,他的表情有一点酸楚。

那首《The Origin of Love》毫无疑问是全片的点题曲,不晓得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它一听钟情。

歌词典故取自柏拉图的《飨宴篇》,这里不累述,这个故事唯美地诠释了做爱的缘由,以及人与人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恋的原因。

Hedwig的右腰侧有一个一分为二的小小刺青,象征着阴和阳。

在The Origin of Love的音乐声中刺青活动起来,用小动画的形式演绎出歌词中的种种神话场景,“比北野武在他的片子里搬上自己的画还要空灵(张辛欣, 2007)”。

或许我们真的曾是各种天体的子民,在阴阳混沌的年代于罡风和乱云之上建立起没有爱的乌托邦,神和人为彼此上妆,后来祖先们被一分为二,流出的血液却有着同样的温度,相互思念相互找寻。

但爱情和音乐谁比谁宽容?

两个人相爱,原本就不需要局限在性别条件下。

相同的喜好和理想能让人与人产生共鸣甚至情感,情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Tommy的虹膜澄清眼神深邃,他是没有担当的少年,是年轻的基督教徒,没有勇气面对Hedwig的变性身份。

圣经到底没有为他开出鲜花。

可Hedwig既是亚当又是夏娃,造物主把他抛到一个需要竭尽全力生存的境地,前后左右都是海市蜃楼。

就在乐队成员间出现分歧,Hedwig拮据到走上街头和妓女抢生意的时候,Tommy回来了。

他们开一辆车唱一首歌出一起车祸,他懦弱到不敢承认他认识他,即使他们曾经爱得刻骨。

最后的最后,到底谁才是那个念念不忘的人?

张扬而隐忍的歌声,挑逗的肢体语言,霸道的,无助的,不甘的,酸楚的,却没有绝望,或者说我相信他从未绝望。

无论是开场时冶艳到夸张的妆容还是结尾时赤裸着不施粉黛,Hedwig自始至终都是他自己。

意外出名后的那场演出上,Hedwig砸了吉他砸了设备撕扯了自己,过往画面铺天盖地涌过来,伤口炸开,没有眼泪但是撕心裂肺。

“When you've got no other choice,you know you can follow my voice through the dark turns and noise of this wicked little town.(若是你别无选择,你可以跟着我的歌声穿过这个邪恶小镇里黑暗的巷子,远离喧嚣。

)”当Tommy唱起Wicked Little Town,我和Hedwig一起被打动了。

所有的痛苦与不甘全都褪成浮光掠影散落身后,Hedwig终于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哭了。

眼泪冲刷掉滴水不漏的伪装,泪光里等待拯救的脸已然多年。

已经过了在梦想泥浆里打滚的年纪,于是长时间地听一张专辑,或是对一个乐队固执和钟爱,于是把着手里的东西反复抚摩和疼爱,喜欢被自己所熟悉的气氛包围,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尝试。

而Hedwig永远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向世人剖析自己的过往,不污秽不虚伪,在看客的不屑中也依然笑着唱歌,受挫了也能蹒跚着继续走下去,看似是偏执狂的执拗报复,也曾因为筋疲力尽和无能为力感到委屈,却有着草根般的无所畏惧。

只这一点就让我近乎羡慕地欣赏他。

是他教会我,哪怕一无所有也可以挑战全世界。

赞一下集编、导、演、唱于一身的John Cammern Mitchell,“出卖相,出卖色,出卖自歌自舞(张辛欣, 2007)”,全才到让我惊叹。

再赞一下片子原声。

John Mitchell的片子我只看过两部,但OST都像神作一样动人。

镜头的最后Hedwig赤裸着渐行渐远,直到融进这个世界的黑夜,似乎一切紫陌红尘人间烟火都与他再无瓜葛。

Goodbye,the wicked little town。

腰上破碎的刺青终于合二为一。

 9 ) 摇滚精神

曾经半夜,有一好友问什么是摇滚精神.我当时愣了.他不是听摇滚的,我更不是.他说,摇滚精神是对于现实的一种控诉,控诉着社会,控诉着自己.为着只为认清与理解自己.不说这才华横溢的卡梅隆.就说这电影带给我的"触感".确实是"触感",因为这电影不仅是在听觉上的一次遨游,更是一次实实在在摸得到的体验.我摸得出Hedwig那弱小与坚强的心,摸得出他愤怒与悲伤的内里.一生中寻找着被砍开的那一半,跌跌撞撞.我们只想交融为一个圆,可总是不能融合.在面对爱时,我能付出多少.

 10 ) 通过那些缺失的 让你找到完整的自己

看完这部影片,最强烈一个直感是:这个导演+演员+编剧+摇滚歌手是个惊世天才!

浑身上下散发出令人惊讶惊叹惊恐的魅力与才气。

于是赶紧搜索他的相关信息,当我看到他生活照的时候,马上会心一笑:果然是个相当闷骚的人,一脸温和的洒满阳光的笑容,干净的短发,白净的脸庞以及清澈的双眼。

谁能够在一部电影当中如此老道霸气的演活一个变性未遂充满屈辱与愤怒的摇滚歌手?!

乔纳森梅耶?

杰克布莱克?

马克沃尔伯格?

他们的演出都相当出色,但是在John Mitchell面前,太过耀眼纷呈的光芒恐怕会将前者遮蔽些许。

很明显,这部精致细腻的影片是导演竭尽全身心血的伟大结晶。

全片色彩强烈饱满,但又温润宜人,不是刺激视觉的搭配而是一种高度和谐的全色彩展示。

孔雀蓝眼影和金属红唇色,即便不动声色,眉宇之间也是无尽的悲凉与无畏,这是主人公赫德韦格最经典的妆容,一抹腮红跟镁光灯之下的闪粉不仅让我联想起“红颜薄命”四个字儿。

赫德韦格带着改造失败的身体,勇敢的走在大街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路。

这一路,历经人心艰险,世态炎凉。

那些“正常”的人们,初次见面就用排异的作呕的或者猎奇的眼神打量他,当他在舞台之上完全绽放的时候,恣意狂烈的将所有关于自己与世界的真相撕裂开来给你们所有人看,这些人立刻在他强大的小宇宙之下别过头去,甚至连直视的勇气都没有。

而这两者的互动关系,又与他的妆容相呼应,极致的耀眼的蓝代表忧伤与沉寂、漂浮,极致的闪亮的红代表炙热与出挑、放射。

而我们的主人公,正以这副性别不明的身体,逐渐走向矛盾重重到无法调和的两个极致。

片中所有音乐都由斯蒂芬·塔斯克 Stephen Trask 所作,但凡看过影片的人都会被原声深深震撼。

音乐电影中的音乐多半分段落展示出主人公的人生,此片并不例外。

例外的是所有歌词的思想之深与信息量之大,力道之强劲,旋律和声之悦耳,风格流派之纯正……与赫德韦格时而妖冶绽放,时而忧伤沉静的歌声舞姿交相辉映,令人无比惊艳,牢牢抓住我们所有人的各种感知,心肝脾肺肾,每一个毛孔,每一簇发梢……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影片其实讲述了一个关于通过缺失,找寻自己的艰难过程,而且远远不止这些。

当所有人的真面目正式展现在主人公眼前的时候,他终于看清了所有的疑惑,于是也终于能够真正的撕去所有表象的外皮,坦诚的对待自己。

那一刻的他,清浅的脸庞,深沉的眼窝,幽蓝的泪光,凌乱潮湿的短发,苍白纤细的身躯,是片中最美丽的形象。

《摇滚芭比》短评

打1⭐因为我完全找不到资源!!!

7分钟前
  • 旧日的记忆_
  • 很差

看不懂

9分钟前
  • 暴风雷霆点播影
  • 很差

2010.11.06 @ Home感谢Rick同学,这个是看过的最给力的伪娘片了!原声必须下,可惜的是没有英文字幕。Six inches forward and five inches backI got an angry inchMark下 看这片声音太大被楼上投诉了

14分钟前
  • C.
  • 力荐

摇滚MTV大串联,十分大胆的跨性别影片。生为男儿身,却有颗柔肠百转的女儿心,为爱遍体鳞伤,终学会告别过去面对现在。

17分钟前
  • 瑶瑶
  • 还行

对抗装修声养神的一部。妆挺美,歌不太行,这爱也太小。译名差。

21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今后再不看这类电影了

24分钟前
  • sesame
  • 还行

怎么说………其实剧情挺弱的,胡须伴唱的各种动机都显得太突兀了,最后的大结局的圆满也让人觉得很奇怪,甚至想说,要是这样的he不如就让hedwig孑然一身重新开始自立一户算了。看,这就是不塑造乐队其他人的劣势,让人完全摸不清楚为什么hedwig还要和这一帮人黏在一起。不如只把它当成一场摇滚变装皇后喝醉了絮絮叨叨的没有逻辑的醉话。

26分钟前
  • treacus
  • 还行

John Cameron Mitchell,一人包辦编、导、演跟唱!这本來是一百老汇的音乐剧,因此片中的曲目都很赋画质、很戏剧化,非常有glam rock的氛围,悲伤中深深被感动!

28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b站有!真残酷,喜欢其中的几首歌,结尾感人

32分钟前
  • 噼里啪啦砰砰砰
  • 还行

易装、变性、华丽摇滚、大卫鲍伊,原声很强,不过也导致电影本身就像是MV的拼接。

33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还行

不看

38分钟前
  • 游走精灵
  • 较差

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歌曲,欧美人会用最直接最露骨的方式冲击你所有感官,而亚洲人呈现出来会收敛温润很多。

42分钟前
  • Aida的玩偶
  • 力荐

the origin of love

47分钟前
  • pinkjar
  • 力荐

Rock 'n' Roll should burn in hell, so should the ignorant yet arrogant Yankees.

52分钟前
  • 科西嘉前流放犯
  • 较差

爱情和音乐,真好。

54分钟前
  • H.K.X.L
  • 较差

男人演女人,女人演男人,这可比《新白娘子传奇》惊艳多了。

58分钟前
  • 麻子
  • 还行

我好喜欢这个电影😭😭😭感觉每一首歌都那么用力那么用力,海德薇格好美😭😭😭听着听着就哭了😭😭😭《性教育》里Eric每年生日都要盛装出席去看的电影,16年忘了为啥标记的想看,今天终于看了。导演真的是好有才华,发现好久之前看的《性爱巴士》也是他的作品,那个电影我也好喜欢,尤其停电时大家一起唱起歌的片段,我还特意截了下来,反复看过好多好多次。啊要去听《摇滚芭比》的ost了,真的是太喜欢了!!!

59分钟前
  • Hi Friday
  • 力荐

+0.5如果说格斯范桑特是新酷儿奇才,那我愿称约翰卡梅隆米切尔为新酷儿鬼才~!在疯狂与迷离中的涅槃,可惜展翅的鸟也有被气流禁锢的一天。从sew up开始神作——本以为是跃过LGBTQ的音乐电影,但却有卸下glitter的全新视角。摄像欠费化妆来补。天啊我知道这句话很蠢,但我还是要说:我永远爱摇滚乐(ps我也永远爱课本老师ppsPitt再看多一眼镜头观众就会怀孕

1小时前
  • 鬈大毛毛
  • 较差

前六寸,后五寸,愤怒的一寸。这种前卫的音乐,变性人的生活,实在欣赏不了

1小时前
  • 阅片无数
  • 还行

John Cameron Mitchell 原来是毛蛋之家里基佬们的命名之源,我一开始还以为这片儿是擦姐演的

1小时前
  • The 星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