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挨过了烂片横行的“金酸梅月”,久烂成疾的华语片巿场终于迎来了第一场“萧敬腾”,巧的是主演和<叫春图>是同一个人,半个月前刚骂了个狗血淋头现在又要来跪舔脚后根,搞的我整个人都快思密达了!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欢乐,看完片后伦家就陷入了深深的肚饿!
幸福来的实在太过唐突,我这被地沟油和苏丹红锻炼出来的"中国好胃口"体验到了前所胃有的无话可说,看来果真是逆境造就人才,烂片逼出文采啊!
比起那些"剧情不够乳量补,实在不行卖卖腐"的所谓斥资巨作,情节连贯人物丰满的<盲探>反倒成了奇葩异类———既不用搭个迪拜塔上下爬,也无需露胸大肌洗刷刷,即便你们有风骚的巨乳,我们还能露性感的锁骨呢!
虽然也是辑凶辑到了天南地北,但不同于<中二神探>的"五湖四海大乱斗,边斗边把主角丢",该片无论怎么乱如何散,主线却始终没有变;哪怕演绎推理确实有那么点经不起推敲,但港味十足的无厘头搞笑也总能搏人一笑。
一连看了几场烂片,我都快找不到自己的笑神经了,这一次总算成功实现了"与民同乐",不用再成为影院里一道亮(面)丽(瘫)的风景线了!
除了大牌主演与金牌龙套的片酬之外剧组的大部分预算似乎都烧在了伙食上(他们应该是全世界幸福感最高的剧组了吧!
)华仔演的吃货神探从九龙吃到了元朗,由香港吃到了澳门,从路边滩吃到了官府宴,从小吃特产吃到了日式铁板:一路破案一路解馋!
如果你是个十足的吃货,看了<痩身男女>刚发誓从此振作,那<盲探>铁定要把你打回堕落!
“演绎推理,神探助手”———傻子也能看出套的是卷福和花生的原型,不过经过港片的本土化改良,这土洋结合的混血儿居然还挺中看!
吃货神探既延袭了卷福的天才与毒舌,又兼容了小市民的贪财和好色,而且更狠心更嘴贱更民间!!
而我们“傻大姐”牌花生也是更加的忠心耿耿言听计从:让割手就割手让滚梯就滚梯,哪怕被骗得倾家荡产伤得体无完肤纹身还主动纹了个"我爱庄士敦"简直堪称是"HongKong好狗腿"!!
最后吃货神探经过一番“舔”索,从片头嚼至片尾竟也嚼成了人参淫家: 身边一个维基百科 钓了一个憨傻富婆 一天到晚吃吃喝喝 闲来无事出趟小国 轻轻松松案子照破 ———还不用亲力亲为便"生"出了个小吃货!
PS:1,高产的华仔一月之内两部大作:一部世纪之烂一部交口称赞,老刘的粉丝们就别再试图打捞<叫春图>的烂口碑了,阑尾这东西咱该割就得割!
<叫春图>板上钉钉就是一坨翔,哪怕你告诉我它是奥尔良烧翅味的,我也不能就为了尝点香精色料而去以身犯翔吧!
2,<盲探>的成本应该不会过亿,但小成本却有大诚意!
其实俺们观众要求的很简单:只要人物够丰满,故事能说圆,再有那么一两个小亮点,又何需你砸老人头砸的辣么欢?即便你造了个迪拜塔出来,我只想问一句———那能吃吗?3,吃货神探对忠犬警花肿么看肿么都像是吃出来的感情,这也提醒了普天之下的茹凉妹纸们:要想抓住一个吃货的心,就算你不会厨艺十八般,起码也要买得起一桩单!!
4,杜导你和出租司机到底多大仇!
———不是杀人越货,就是疯癫成魔伦家本来还想报个“港澳游”实(吃)地(吃)考(喝)察(喝)一番如今还得权衡一下就为了口舌之快到底值不值当拿命去搏!!!
PS:以前的公号因为不可抗力关了,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怀孕、生女,以及仍然是未婚,并且亲手撕渣男。
两年前处女膜都要长茧的我,一定想不到自己会经历这么多泼天的狗血,于是乎,我又砍号重来了。
为了我那“睡遍人间花美男,操尽世上小狼狗”的伟大宏图,我要做一枚富婆。
为了让我女儿吃最贵的奶粉,上最壕的幼儿园,我要变成一个富妈妈。
新公号名字叫“老母亲渡劫日记”,主要关于养娃,但也会有正经的剧评,和不正经的小黄文流出。
哭着喊着求大家关注了,二维码在下方。
第三次進電影院,我算不上看得最多的,我知道有人看了七場,看七場的人快樂麼?
我想未必,心痛麼,一定有!
為什麼用看演唱會的節奏看電影,不是心裡不甘之前落敗的金像獎s,而是心痛付出再次成流水。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內地的電影市場變得很瘋狂,有時候連電影人自己都覺得不報希望的電影最後可能會大賣,市場的脈搏真叫人摸不清。
特別是港產片,為了不佔引進片的配額紛紛屈服於廣電總局的限制,珠海、高圓圓、郭濤便是這樣環境下的產物。
有人嫌棄高圓圓那條線,可是沒有她你讓杜sir如何去內地市場收回成本,如果占了引進片的配額,沒有絕對的勝算,電影公司是不會冒險的。
只是高女神這部戲實在不女神,第一個大頭特寫我想電影院裡的人的心都碎了一地。
郭濤在電影裡完全沒有違和感,就算在別人激贊麥包粵語配音出彩的情況下,我依然覺得國語的聲音更贊更出色,算是近年來合拍片中難得不讓人覺得突兀的演員。
不得不佩服韋家輝的天馬行空,很多想像穿插在裡面,不混亂不零散恰到好處,也不是誰都能駕馭好的。
而影片中不斷出現的老戲骨們更是給銀河粉絲們的bonus,小時候害怕的梅超風現在還是那麼可怕,你驚未?
好連戲的感覺。
ps:韋sir不講,不過我是真不知道婆婆的鈴聲是神雕俠侶的《癡情》。
其實演盲人真是不討好,珠玉在前,再去演估計都不會太有好下場,所以劉華還是有勇氣的,吃貨這個設置很好,會讓觀眾的集中力放在吃上面,而不是去對比哪個瞎子演技更好。
盲探未上映的時候,我一直很擔心。
嘎納的評價好多都是女演員的體力很好,這讓我想起07年show mi最後收錄的聲嘶力竭的聲音,過分用力有時候並不是一個優點,特別怕打擊多了(不得不承認,金像獎對sammi不公平,演得好的時候排資歷,演得一般的時候流行低俗,時不我與的感覺),找不到自我,不過看到吃飯那場身手敏捷洋洋得意的狡黠小笑容之後我就徹底放心了,這就是鄭秀文呀,她是特別的,獨一無二的。
裡面有kinki、mimimo、何麗珠。。。
可能不是故意的,但大腦就禁不住去聯想。
等到第二遍,每次別人笑的時候我就開始心痛,要不要這麼賣力,要不要這麼辛苦,分身飾演那麼多角色剪輯出來才這麼短。。。
特別是割手那段,我只有第一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看了,之後我都無力欣賞,這一刀一刀下去到底是再割誰的心!
這電影絕對是各種虐鄭秀文,這要不是每天跑八公里估計拍完這部戲就廢掉了。
我相信每一步的積累都是有用的,每一個讚賞的影評都是回報,而這世界上並非只有一個金像獎,每一個走進電影院的人真心笑過,覺得不枉票價,付出便是值得的,畢竟電影是拍給觀眾看的,而不是評委看的。
你說我想不想她拿金像獎,當然想,但如果金像獎是低俗戲劇的level,還是算吧啦。
今天是盲探票房過2億的日子,回歸以來香港電影一路走來不容易,今天國產片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不如廣電總局你放過香港電影一馬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看了点映的盲探,一直想着回来怎么交作业,怎么评价怎么形容,最后脑子里一直是这一句话,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宝刀未老。
是的,华仔五十岁了吧,sammi也不年轻了,两个情侣档九年不出山的经典组合终于重出江湖,给这个蒙了一层雾一样的夏天狠狠下了场雷阵雨(现在当下外面刚好是大雨滂沱,吼吼)。
一晃我自己都不小了,再看看常看常新的瘦身男女,好像昨天一样。
瘦身男女是最爱,不能承受的感动也是单曲循环的常客。
最近在电影院看的片子总是找不到感觉,总是懵懵懂懂好似还没进入状态,又恍恍惚惚突然就全剧终,让人搞不懂是自己入戏不深还是戏本身拍的太淡。
是的,最近看的每部片子都让我觉得味道很浅,不用重复某些台词,不用再现某些画面,更不用琢磨某些情节,就这样吧,就过去了。
以至于半年来我都没留下一张票根,我是有攒票根习惯的呢。
今天本是很不想出门,北京闷热得很,还是想看一眼我的偶像们,这次还是不是胖子和mimi的组合。
还好,没偷懒错过。
下面说说故事吧,剧情但不剧透。
整部电影好似一顿港式宵夜,庄士敦的卖力狂吃,美食让这部片子不乏味,各种小吃大餐混合在浓重的港味大背景下,一度涌现出很多向过去致敬测影子。
尤其是郑秀文演绎十个失恋女主角的时候,仿佛看到了瘦身男女、龙凤斗、嫁个有钱人等等,经典形象的缩影,还有华仔,那起殓房谋杀案,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大块头有大智慧。
两人最后的桥段,有点像龙凤斗。
故事一开始有点意思,一个跟踪的不打不相识,马上又有了点恐怖,要找一个失踪了很多年的小女孩。
再往后,每次看到何家彤和庄士敦站在那个路灯下的时候,我都有点怕,好吧,感觉阴森森的说。
在寻找小敏的过程中,夹杂着小插曲小状况,老搭档默契十足,港式幽默轻松给力,不知这算是喜剧片不,但可以肯定的是,电影院里时不时爆笑全场,不是故作开怀。
案子挺琐碎的,每个都是看似悬疑神秘,但总不会喧宾夺主,实则理所当然的破了。
这不是破案剧,不是少年包青天,港片不是TVB的刑侦剧,不讲案情,讲故事。
所以故事是这样的,在相处中,我们会日久生情,而执念于某件事某个人,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看不透,只看到自己想看或者理所当然以为的那一面,潜意识的掩盖了真实面目。
爱情也是,案件也是。
庄士敦不是神探,只是还原当时的场景,再去猜就好,这也是为什么一部侦探片变成喜剧片也不觉得难看的理由,也是为什么我看完还愿意半夜交个作业。
说到这儿,不能不提里面的两位女主角了,一位是苏珊式的何家彤,一位是女神范儿的丁丁,就是高圆圆。
我能说我喜欢何家彤吗,郑秀文是我的女神啊,印象里永远是高颧骨,瘦成一把骨头的身材,军绿色风衣,红色短发,背一只超大的港式皮包,裤装比裙装更多,说起话来风风火火,傻到不会隐藏一点儿情绪,何家彤就是如此。
她看见庄士敦和女神跳舞的时候,问自己,我要去哪儿。
高圆圆还是那么美,怎么看怎么美,尽管这角色也有点喜剧效果,依然美得不像话。
可是没有了单身男女里的人气儿,显得单薄。
还好这是港片,没有狗血的时间和传统,也不用忙着背叛扇耳光反目成仇,一笔带过,朋友和爱人都可以拥有的。
除了大杂烩一般的喜剧惊悚,还有一点寓意。
近几年评价最好的港片是寒战吗,我记得有人说是最近最好的,我心里想,比伤城差远了,比三岔口差远了,差远了。
还好我儿时的银幕偶像这次没让我失望,总算有一部片子,看完之后心里满足的像吃了整条街的夜市小吃,眼睛解馋了,肚子也饱了。
庄士敦真可爱,司徒法宝真可爱,何家彤傻的可爱,丁丁花痴的可爱,有爱的港片啊,少点高科技和重口味,留一点回忆吧。
港片最好看的是干脆的表达,明了的关系,潇洒的释怀,还有寓于其中的小小的观点传达。
不执念于不属于自己的,不勉强做不到的,不错过该珍惜的,不放弃该努力的,最后,不能忘记接受的温柔。
杜琪峰在我眼中,其实一直是一个专一的厨子。
专注港味三十年,虽然偶尔做点女生喜欢的玫瑰味小甜品赚点闲钱,但总体来说,他是一个国际化全球化浪潮中,逆流而行的人。
《盲探》并不是一部差劲的作品。
但是《盲探》是我看杜琪峰的作品以来,第一次不断地串线到别的作品里,这就有点诡异了。
就像吃着吃着肠粉,突然发现了其实那是煎饼卷大葱,或者吃着吃着烧鹅,突然觉得怎么这么像四川口水鸡。
这就是我对《盲探》的感觉。
在我观看的全过程中,从开场投强酸我想起了《七十二家租客》,从男主人设我想起了《legal high》,从盲眼探戈我想起了《闻香识女人》,从连环杀人司机我想到了《神探夏洛克》,然后男主的脑中世界,我想起的是杜导自己的《神探》。
五味杂陈的一部片子。
口感基调的不纯粹之外,这片子还让人略感不适的是节奏。
特别是高圆圆部分以及连环杀人司机部分。
高圆圆对郭涛一见钟情无可厚非,但是这个安排和故事略有格格不入感,且让整体故事的节奏为之一滞;连环杀人司机的部分就更有些莫名了。
列出了五个嫌疑犯,去当面调查的第一个人就是凶手这种概率我也就算了,凶手毫不避讳地领着他们参观尸骨藏品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最后,郑秀文在距离凶手一米的距离开了那么多枪凶手都如有神助安之若素,刘德华找到枪一颗子弹便送凶手归西,而且在刘德华找手枪的过程中,谁都知道他会找到枪然后挽狂澜于既倒地干掉凶手,感觉以前的杜导,是不那么屑于使用这种大俗桥段的。
其实我觉得最带感的设计,是那个一家四代女子,个个都天赋异禀死了都要爱的状态。
可惜放在港味的调剂里,反而呈现出某种不为人理解的疯癫,而少了偏执本身的戏剧味道。
杜琪峰曾戏言,他本人不懂爱情,缺乏情趣,所以他的爱情喜剧要由韦家辉等银河创作团队来打造剧本,帮忙完成。
现实中的杜琪峰是否如此,无可考据,但他的匪徒帮派电影经常抽离日常现实,大多聚焦于男性角色,注重表现他们之间的友情和角力,这点不假。
至于女性,她们往往是麻烦的肇事者,要么就是比较中性跟符号化的存在,不痛不痒(参见《枪火》等电影)。
当然,由银河映像出品的爱情喜剧可能是例外,在这些浪漫故事里,男女主人公会上演都市里的求爱追逐,幽默搞笑、癫狂夸张,又不乏煽人泪下的生离死别,收获更多观众的认同。
《盲探》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可光从片名,它会让人联想到《神探》,就连盲探庄士敦的破案方式也与“神探”有相通之处。
可是,此番杜琪峰和银河兵团玩得更嗨:在接连不断的惊悚和悬念下,《盲探》不忘打情骂俏,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喜剧片。
其实,如果熟悉银河创作,一见刘德华和郑秀文的经典组合也会知道,它是一部商业取向的电影,绝对不同于高度风格化的《黑社会》等作品。
电影开场,杜琪峰立即把观众带入熟悉的都市场景中,熙来攘往的旺角街市,有人正在预谋犯罪,而庄士敦也在行动,在他后面则是女主角何家彤的跟踪(保护)。
如若对比前作《毒战》开场的内地城市,《盲探》就是回到了杜琪峰最熟悉的环境当中。
在与侦探破案有关的故事情节里,《盲探》依然保留了银河映像的风格:香港闹市的人群,已成特色的天台楼道,跟现实法律隔离开来的偏远郊区,对香港近邻地域的提及表现(澳门和珠海),加上围绕饮食、服装和汽车的文章,关于赛马、赌博和移民等细节,低调布光,突如其来的惊悚暴力……这些内容足以让银河迷过足瘾,更何况银河的御用配角们依然鬼精得很,超级好笑(澳门的林雪段落)。
与此同时,杜琪峰又主动打破这些东西,那表现为惊悚氛围的主动消除——它一次次被庄士敦的情感私事所瓦解。
更有甚者,在模拟现场和超现实手法表现的凶杀现场,庄士敦和何家彤会制造一连串的搞笑举动,接二连三的破坏情境,很不严肃。
随着案子转移和案情深入,他们的“表演”会不受控制地掉进“真实”当中,像何家彤会完全变成一个伤心欲绝的女子,忘记自己只是在模拟而已。
这种情感真实反应了观众在电影院里的情感投射,也令电影慢慢掉进一起悲剧当中,并最终祛除了何家彤的成长阴影:一个失踪好友的不解之谜。
那是一段被压抑的情感经历,而当事人小敏则是一个悲剧家庭成长起来的受害者。
在她身上,韦家辉擅长的极致宿命论一览无遗,一家四代,无一逃脱。
表面上,小敏的爱情悲剧只是众多案件中的一起,但由于是因爱杀人,它跟电影的爱情主线有所呼应(开头泼洒通渠水泄愤亦是)。
庄士敦自我感觉良好,即便瞎了眼,依然以警界偶像明星自居,接受何家彤的爱慕和膜拜。
然而,他在感情上却遭遇挫折,心目中的女神被人捷足先登。
好在,他懂得断了念想,不像小敏一家那样,执迷不悟,一错再错。
电影仿佛告诉观众,强扭的瓜不甜,强求的爱会遭殃。
爱情的真谛不在找一个多好的神,而在正确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就像片中的犯罪既有男性连环杀害女性的疯狂,也有女性不愿放过猎物的恐怖疯狂,描述及庄士敦和何家彤的爱情,《盲探》有正写也有反写,互为镜像。
影片提到了男人和女人的思维差异,何家彤所能想到的犯罪手段只是下老鼠药,并不具备庄士敦的举一反三,当真是傻得可爱。
而在多数电影里,男主人公要用精准的枪法和宽厚的身体来保护女主人公,《盲探》则反过来写,何家彤多次救了庄士敦,又是挡硫酸又是挨刀砍。
在我看来,何家彤已经甩掉了十年来同质化的港女和中女形象,在傻大妞气质的基础上,多出了纯真、朴实和可爱,有血有肉有韵味,足可列为银河映像作品里最有爱的女主角。
作为香港电影的最后荣耀,面对充斥内地市场的垃圾电影,《盲探》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告诉所有人好故事应该怎么编,好电影应该怎么拍。
【南都周刊】
严格来说,《盲探》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犯罪推理片,片中甚至有些线索缺乏逻辑,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近年来难得的好片。
昨日,该片在南京首映,杜琪峰在片中一改以往的阴郁严肃,延展了杜氏的黑色幽默,从而令整部影片更具感染力。
开头有些无厘头 影片以小敏失踪案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同时穿插多条案件线索。
开头显得有些无厘头:郑秀文扮演的女警何家彤被派去给同组成员买冰沙,顶头上司却突然要求她跟踪一位盲人。
于是刘德华扮演的“盲探”庄士敦闪亮登场,用近乎警犬般灵敏的鼻子和耳朵,找到了香港“楼顶泼浓酸伤人案”的真凶。
此后,故事情节开始快速发展……影片前半部明显好于后半部,中后段进展有些拖沓和凌乱,盲探的几处推理也略显突兀生硬,好在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
《毒战》刚过,《盲探》即至,想想时间仓促,所以下意识的就没对这片报太大希望,不过杜琪峰、韦家辉、游乃海等几个名字还是为片子质量提供了一个基本保障。
豆瓣上把影片类型归位喜剧 / 爱情 / 悬疑 / 惊悚 / 犯罪,我觉得这个顺序很合适,披着一个推理侦案的外衣,其实片子还是延续着《瘦身男女》、《孤男寡女》等片的路子,所以对于一些情节推理上的不合理性也就不必深究了。
片里两位主演过足了瘾,角色来回穿梭于虚实正邪悲喜之间, 但也再一次暴露了华仔戏路的狭隘,对于这样光伟正的一张脸,演反面角色,甚至搞搞怪,都有些难为他了。
而且在片子开始时男主角总是一副诸葛再世的模样,让我对后面的谜底有了过大的期待。
另外,我最后对杀人狂真的很同情,加上女主角一厢情愿的找人家那么久,我真希望这个为爱情牺牲这么大的女孩能够打破一次她的宿命。
为啥杜导总是喜欢在片子融入那么强宿命感呢?
另外,我觉得最后加一个用那个杀人的刀子隔断脐带的情节是不是更好一点呢?
郑秀文在电影中成功地被刘德华洗脑了,从见识到刘德华破解了泼硫酸男开始崇拜他。
整个小敏事件作为推进2人的感情,从崇拜开始以圆满结尾,只是硬性安排2人住在一起,又没有太多住在一起的细节展示,这条线有点浪费了。
2个人接下来合作破解了砸头案、杀少女案、小敏案。
部分推理的镜头还是有些诡异恐怖,港片的味道因为镜头感这么奇特的穿插表达也被削弱一些。
郑秀文在陆续的案子中,成功扮演多个角色,在精神病人与失恋女子中来回穿梭,她甚至拿着小刀割着胳膊进入角色到停不下来。
她被带入进角色?
也是被刘德华的心理暗示给带入的。
你也是这样容易被心理暗示的人吗?
是好,是坏呢?
有人说,拒绝接受心里暗示的人可以更坚持地走在自己的路上,也有人说,太执着地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或许他人的心理暗示还是拯救自我的办法。
电影里,两位警察有了好结果,因为郑秀文将永远接受刘德华的心理暗示下去。
可是他们抚养的女儿却很固执地不受他人影响,像她生身母亲一样,看过电影,回味到这,有点悚然。
吐槽一下,高圆圆在这里显得好老,她不适合有刘海,几个近景镜头把她的法令纹和厚粉底衬托无疑。
第一次听说《盲探》这个名字,我的第一反应以为会是像韩国的《盲》类似的故事,利用主人公因盲而听觉嗅觉灵敏的招数去破案。
可看完之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一部爱情喜剧片,就好像每次意外之后,刘德华都会狼狈的大喊着“救我,何家彤”一样,刑侦破案只是男女主人公的一个情感催化剂而已,而破案手段也不是利用眼盲这个残疾缺失,而是用犯罪心理代入法,所以主角即便不是盲人,故事也说得通,这个人设也只是为突出“眼盲心明”这个观点而已,这是跟最初我以为的俗套剧情所不同的,是一大惊喜。
惊悚气氛的案件重演,鬼马搭档的爆笑演绎,杜琪峰和韦家辉两种风格的融合,两种情绪的快速转换,节奏把控的超到位,殓房悬案一节,案情分析抽丝剥茧,逻辑严谨,郑秀文饰演的菜鸟女警何家彤“凶手附身”抡锤直击一段可谓是让人拍手叫好,不过开场半小时,强情节的故事让观众在情绪上已经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刘德华和郑秀文这对情侣档一如既往的熟悉又亲切,中间两人的探案百变秀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瘦身男女》一样,令人瞬间感怀,对本片又徒增了几分好感。
郑秀文这个人物由于还是老本色,演技发挥正常,所以这个傻憨小女人并无特点,倒是凸显的华仔这个贱嗖嗖的“小人”愈发的可爱,小气、傲娇、花痴还诡计多端,但是该霸气的时候也爷们,该温柔的时候也感人,结尾为了救人盲眼开车一段,好几个女观众是一边啜泣一边笑,估计华仔在《富春山居图》上丢掉的粉丝,看完《盲探》又会继续脑残的支持他了。
探案情节虽是都以喜剧演绎,但是逻辑却一点也不含糊,当然除了的士色魔这个有点摸不着头脑的设置,花了大篇幅去细说详解,但结果实在是有些含糊潦草。
精华细节都在殓房悬案一段,从分析现场环境,人物心理,杀人动机到怀疑第三者存在,细节到位,合情在理,紧扣人心,再到最后巧妙反转,引出金牌绿叶林雪这个真凶,脱离了内地局限的杜琪峰终于正常发挥,让人大呼过瘾。
缺点是从少女失踪案开始,故事就开始略拖,穿插的高圆圆那一段还有些脱戏,周围一下子从迷离案情转换到了讨论高圆圆有多少皱纹这件事上了,不过这绝不影响对本片的好感度,鬼马黑幽的气氛很容易就会把这些缺点分散掉。
另外高圆圆的违和感可以再从郭涛身上找补回来,《毒战》之后,郭涛又一次完美融合到了杜氏电影里,完全没有内地演员在港片里的那种隔阂感,说不准以后他也会变成港片里常见的一枚经典绿叶也说不定。
电影风格有些杂,很多细节会晃神看到了《神探》或《瘦身男女》的影子,结尾不算精彩但又在意料之中,欢乐温情的结尾放在暑期档也算应景,好感就在喜剧的大框架里穿插惊悚的悬疑推理,冷热情绪的交替转换是这个夏日里刺激的一次观影体验。
文/时漆杜琪峰这把牌的确玩得蛮大,编剧韦家辉几乎是要坐上导演的交椅了。
基本就是六分韦家辉,三分杜琪峰,剩下的一分自由发挥的节奏。
打着探案的标签,究其本质则是小清新与重口味相互穿插的爱情喜剧。
完全可以把罪案、悬疑等元素抛在脑后,单看刘德华、郑秀文两人一唱一和,郭涛、高圆圆插科打诨,处处都是致敬、恶搞、映射的痕迹,中枪的国内外作品不胜枚举。
反正我是没见过,能这么处心积虑、煞费苦心,只为讲一个爱情故事的导演。
刘德华身为天王级巨星,近些年来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聊胜于无,即便是口碑溢满的《桃姐》,封后的也是人家叶德娴。
这厢《天机•富春山居图》的那股酸菜缸子味儿还依旧弥漫在国内院线中久久不能散去,《盲探》的开画正是及时雨,着实是需要好好净化一下污浊的空气了。
影片最出彩,也是最不顾及观众感受的莫过于是那些无穷无尽的吃东西场景。
华仔饰演的盲人神探庄士敦,整场下来,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
如此的排布,从开始的喜感,到中途的刻意,最终变为自然而然,全然就像是不吃东西就没灵感,线索都在美食中一样。
这叫那些恰巧饿着肚子的观众情何以堪。
拿“瞎猫碰死耗子”来说明庄士敦探案,那都算是抬举他了,简直就是开启了上帝模式的外挂,想到哪里,哪里就是至关重要的突破口;偶尔的偏颇与疏漏,那更感情好,顺便解决另一件悬案。
这种美食创造逻辑的技法,实在是高端,也难怪菜鸟何家彤会被迷得死去活来。
老杜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认真细致地向咱们解释了,所谓的神探,那就是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剩下的140分,没有美食那就真没办法了。
估计为数众多的观众都会为“罪案重演”的一系列桥段拍案叫绝,个人觉得看个热闹就罢了,真心没多少料在里面。
一来,同类型的手法早已屡见不鲜;二来,还是明显有着开外挂的嫌疑。
不过这确实并不影响它的戏剧效果,因为郑秀文完全把人物演活了。
模拟的几场戏中戏,倘若不是她入戏的时机恰当好处,情感爆发把握地格外自然,决计不会让人觉得这些都是庄士敦“催眠”之后的效果,而是傻了吧唧的二愣子。
影片有种把《我的野蛮女友》给彻底反转过来的意味,刀划在何家彤的手臂上,殊不知那其实是割在观众的心上呐,虐心虐得满足到有点邪乎的境地了。
在看《盲探》的过程中,我不停在两部戏中瞎转悠,倒不是《暗战》、《枪火》、《大只佬》、《瘦身男女》、《神探》等,而是《大魔术师》和《听风者》。
前者是“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基调,后者是以盲人为主角的完全相反的一个极端。
我总觉得老杜有些调侃《听风者》的意味,可不是嘛,人家拼死拼活,甚至不惜再次弄瞎双眼,为劳苦大众谋福祉;庄士敦倒好,吃好喝好,破破悬案,拿点悬红,还抱得美人归。
好在高圆圆的审美口味比较重,要不然真是什么好事都被庄士敦白瞎了。
影片的一大重点悬案“失恋=失踪”,它的谜底是一个出租车司机。
其中的推理线索繁琐杂乱,基本是东一锤、西一棒,还牵扯了全片的重心。
这里所有的谜团,我看应该都是源自英剧《神探夏洛克》的第一季第一集,比之其他零零碎碎的案件,我最心水这个。
庄士敦单个人在自我意识里演绎犯罪场景,同失踪的女孩对话,其中透露出的带着浓郁恶趣味的惊悚,有着在最紧张的高潮下还能大笑而出的奇葩效果,相当不错。
总得来说,《盲探》的趣味性明显超出了杜琪峰先前的其他作品,闹腾得过火也过瘾。
“盲探”其实名不副实,不如叫“盲谈”来得实在,“盲人谈恋爱”嘛。
舌尖上的港澳珠海,不是在吃东西,就是去吃东西的路上,从头到尾各种美食,真是丧心病狂。杜琪峰把他的爱情喜剧与风格罪案元素相结合,几处案件重演很有趣,又有案件作为悬念调动情绪。不过盲探这个角色挺多瑕疵的,刘总是缺说服力。一身坏毛病的天才,还是更喜欢古美门。娱乐性还不错,三星半
哈哈哈港片嘛,不要太认真了。
不好意思,比以往的来看只能给三星了
刘德华摸完郑秀文的五官放心的笑了的时候小C说:“幸好没往下摸到胸。”……
果然很不错!简直是一部喜剧版的"神探"!虽然2个多小时但是通篇节奏紧凑笑点不断.只是最后的真相略微让我有点失望.好吧,或许是因为它更像是爱情片吧...P.S.郑秀文的表演实在是令人难忘!
近期最惊喜
虽然没有神探好看,也有抄神探的嫌疑,但是看到这些老面孔,连老牛也不那么讨厌了。
杜导拍片开始走神棍路线么...秒生孩子和被砍成那样了还没事是闹哪样
郑秀文演女汉子真是得心应手,整体很港式结局加分。但是高圆圆到底怎么回事?
好看。但杜Sir每部电影都有必要拍这么长吗....
包装了推理外壳的瘦身男女
被第一版惊悚的预告片给骗了
强烈内心怒嚎,快给郑秀文办法影后!!高圆圆最后一次出场真的好难看。。。好难看啊。。。老相毕露,第一次见到她最难看的造型啊。。。
果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甚至很難定義到底算是喜劇呢,還是算做懸疑呢,反正我是始終沒有笑過,以後就算黃金搭檔出來,我也沒了期待
戾气太重和做作耍宝,味道糟乱了,到底想搞什么?老刘夸诞娘炮,也拖累了郑秀文。有执念狂乱没救赎点睛,本来三星,看在老杜份上,减一星 ~
这么恶心的片子,一星都嫌高
怎么有种用力过猛的感觉,还是舌尖上的盲探有亮点。
靠脑补的破案 有点瘆人……
还可以的说,本来以为会变成第二部大块头有大智慧,还好结局不错。里面闫妮有露bra的说,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