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你曾经有过多少梦想?
又实现了多少?
往往不是被自己遗忘了,就是被现实掩埋了,像农民这样一生为了梦想努力的有多少?
尤其当这个梦想是有那么点不切实际的时候,你还能坚持下去么?
当你周围都是反对的声音,你还能坚持自己的想法么?
应该都会被同化,会放弃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吧。
不想去考虑太空飞行的可能性,也许本片是想表达,只要能坚持向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就算是飞到太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当然梦想的实现,也少不了身边的支持,农民是幸运的,他有爱他的家人,她老婆对他说,没有火箭就没有这个家的时候我内牛满面。。。
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他是不会成功的。
可惜我们大多数人在坚持自己那有点脱离常规的梦想时,最先反对的往往是身边的人。。。
这样事情大概也只有老美能想到吧,因为在我们这和谐社会,农民早就躲猫猫去了,怎么可能发射火箭呢。。。
这个理想化的影片告诉我们的是:只要你坚持,梦想一定会实现但是,现实是,当你的家庭因为梦想都要断粮的时候,你是否还应该坚持?
追梦要趁早……btw: 从Jason Mraz翻唱的rocket man 找到 elton John的原版,又找到了这个电影,我也是一种强迫症吧,主要是这个歌词比较吸引我
这是我才看不久的电影,非常地感动和敬佩。
我也看过Babel通天塔,两个相比较,我更喜欢这一部,这一部其实也是讲人的,虽然它看起来更浪漫更不现实,但是我觉得,农民宇航员,其实更是我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在重重困难压力面前,人生其实是更加茁壮的怒放,而不是所谓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再。
这个电影,应该是集合了好莱坞的精英阵容,尤其是主演,真的是演活了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幽默自信,他说的每一句话,看似平常,其实都是至理名言,从来没有一句话你可以驳倒。
而且,其他的人,讲的话其实也是仔细推敲,没有一句废话。
但是,在矛和盾的较量中,因为每一个人的人生哲学不一样,所以,矛和盾其实都是胜者,当然,真正的胜者是谁,我想看电影的人,自有自己的判断吧。
这部电影,真的是情节一波三泽,远远不只是一个有理想,有激情的人的冒险之旅,他所面对的,有邻里乡亲的不理解,有庞大复杂的国家政治压力,当然还有大自然的科学挑战,最大最难的,还是最爱的爱人的理解和支持,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无私的理解和支持,我到现在,也还是没有弄清楚。
而这部电影,给所有人的启发,也是远远不止“有梦想,就有成功“这么简单。
主人公对孩子教育的观点,对金钱的认识,对权力的考量,都非常深刻入理。
我想,不看两三遍,理解不透电影里的智慧的。
有这么样的一个人,是所有人类的福音。
能够这么近的去观察,了解这么样的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也是我们这些平常普通的人的幸运。
我相信,农民宇航员,不是梦想,是现实!
如果你热衷于航空航天,那么这将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
电影开场,一个身着宇航服的人骑着马在前行,大气的背景音乐之外是那段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无线电对话“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这里是广袤的德克萨斯州大平原,“阿波罗”11号从这里启程,人类的那一大步由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从这里迈出。
没错,德克萨斯州,一个在美国拥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极为富裕的州,当然,这里盛产牛仔,这里也以航天而闻名,而牛仔精神和航天精神早已如同航天发动机的燃料,混合着、爆发出惊人地动力,因而这部电影所讲诉的故事就是一个德州牛仔的太空梦。
由演员比利·鲍伯·松顿所饰演的查尔斯·法默(Charles Farmer,还真是“农民”)是一名退役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并拥有航天工程学学位,在即将成为宇航员的时候,但因突遭变故,早早地结束了宇航梦。
电影开头也能看见,法默曾驾驶过X-15高超音速飞行器(轨道飞行器和航天飞机的技术前身)。
不过德州的牛仔不会放弃,德州的牛仔精神更不会消失,于是法默运用着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始了自己的“草根”航天梦。
自己设计并制造火箭、动力舱和返回舱,农场的仓房既是生产车间也是发射台,并且动员全家的力量投入进去,法默的儿子不仅帮助设计制造,还是负责发射前后的地面控制。
当然,梦想与现实依旧有差距,家庭的不堪重负,外界的质疑与嘲笑,官方的调查和插手,都给法默带来了非常多的打击,乃至在一次失败的发射并重伤后,想要放弃这一切,但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和整个家庭重新审视了这个“梦想”,“它”仍然值得去奋斗。
其实可以用法默的岳父那句话来诠释“我连组织这个家庭一起吃晚饭的能力都没有,而你却带着一家人实现着梦想”。
的确,这部电影关于家庭和爱的元素非常之多,可以说法默没有家庭的支持他难以完成自己的梦想。
但本片还展示了法默和政府间的“对抗”,联邦调查局、中情局、联邦航空局(FAA)、NASA( 美国航空航天局)乃至美国军方都成为了法默的“拦路虎”。
法默在政府听证会上的一番言辞的虽然没能获得政府的明确立场(因为相适应的法律并不健全)———“我拥有追求梦想的权利与自由”,但其实从这里开始,这个太空梦俨然已是经典型的美国梦了。
电影的后半部分,当“梦想号”从地平线上跃起之时,连追捕法默的警察和特工都和欢呼雀跃,我想那种蕴含着航空情怀的和美国精神的感动也渗透进每一位观众的内心。
美国梦的定义很简单,其实就是梦想、奋斗、自由、家庭与爱的结合。
有人说那些关乎美国梦的电影总是在一开始受人鄙夷的状态下开始,然后以一种令观众认同和感动的方式结束,而我们的梦想何曾不是?
在那块奔腾着的北美大陆上,梦想还会延续。
其实有一部电影和本片不管在情节还是情怀上都很类似———《太空牛仔》,而这部电影也由一位真正的著名的德州牛仔主演———汤米·李·琼斯。
本片中,布鲁斯·威利斯客串扮演一位美国空军的上校,而威利斯和本片的主演松顿曾在早前就有过航天题材电影的合作,便是迈克尔·贝经典的《绝世天劫》(1998),又名《世界末日》。
另外,本片里的运载火箭原型参考自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阿特拉斯”型系列运载火箭。
而本片里,从农场跃起的火箭场景,却和今年下半年即将上映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星际穿越》首张海报、还有先行以及首发预告有着某种意义上的相似。
2008-01-26 昨天晚上看《农民宇航员》,今天火箭也赢球了(1.24),所以主题曲是《ROCKET MAN》。
我们每个人都是梦想家,只是梦想有大有小罢了,有的梦想,隐隐在心底最深处,想也不敢想,但在这部电影里面,那么大的梦想,最后竟然成功了,即使是电影,这样的结局也难得,偶尔有这样的好心,真得感谢制片。
之所以喜欢电影,是因为电影是造梦机,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梦,好的,坏的,高兴的,悲伤的,都不那么重要,我也不会幼稚到认为只有欢乐才值得留恋,藏在雪底的一片枯黄的叶子,书架里的一本破书,梦中的哭泣,小孩子的欢笑,遥远的一个秋天的静坐,都是很可怀恋的。
每看一部电影,都像是过了另一个人生,现实中不圆满的,可以到电影中去补偿,电影又不全是欢笑幼稚圆满的,所以我会珍惜平淡无奇的现实,就像亦舒的小说——人生唯苦为乐。
生命中太多时候我们想要放弃。
太多太多。
这样的欲望,或者说冲动是如此之大,我们都太过于习惯在梦想的东西之前退缩.如果,我们还有梦想的话.农民宇航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梦想,主角的梦想是乘坐自己制造的火箭,飞上外太空.自己父亲的死,让自己第一次在梦想面前退缩,但第二次,他却不愿放弃.不能放弃.不要放弃.有时候,坚持多一下下,再一下下,然后习惯于坚持.最后就会遇见成功.
一个想要当宇航员的美国农民,在自家谷仓造了一个火箭,上天转了一圈又回来的故事。
这梗概看起来好笑,但却是一部让我热泪翻滚,几乎从头哭到尾的电影。
大概是因为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太空梦。
这样一个未竞的太空梦,以及为了实现这个梦你能想象到的所有财务及精神压力。
这个家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源泉。
每天晚饭后的“我要去月球”餐桌游戏,对孩子们融入平凡生活中的科普教育。
他的岳父对他说:”我连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都做不到,你却能让全家人聚在一起编织梦想。
“心理医生对他说:“你承认吧,你并不是宇航员。
当然,你可以激励年轻人去完成你所不能做到的事情。
”他答:“不,我自己能实现它。
”真是奇怪了,人们在小的时候,总是被告知,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能想象到。
然而,这些释放了狂野想象力和梦想的声音,后来却变得冷酷无情,把责任卸个干净。
他在NASA时的同事受命来调查他,他们看到谷仓里的火箭时却惊喜地跺着脚兴奋地大笑。
你看,他并不孤独。
第一次发射,横着飞出去的火箭真是又吓人又好笑,可是看到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一路驾车追向火箭坠毁的地点时,我的眼泪就涌出来了。
儿子去探视重伤昏迷的父亲,第一句话是:“我去谷仓看过了,我们还可以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我发誓,只要你能醒过来。
”妻子说:“少了火箭,我们家就是残缺的。
”我也不知道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至少我仍然认为要为梦想而活。
仅从这一点来说,我就是一个自豪的理想主义者。
I am a dreamer on air, dreaming on air with you.拥抱空中的梦想家。
这部影片太棒了。
它让人们感到为梦想奋斗是都么幸福的一件事。
人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有梦想,一个农庄,一个宇宙之梦,一个为之奋斗的人。
我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部科幻电影看,我认为他是真实的。
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什么农民造汽车,造飞机的新闻。
把梦想放大点,为什么就不能实现了。
影片很棒,我相信它可以鼓励很多人,主人公同样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现实总是残酷的,总是给人们制造出麻烦,然而现实又都是人们创造的。
没有克服不了的现实,只要你一直怀揣着你的梦想,有朋友和家人的支持。
我只想说。。
最幸福的死,就是死在为梦想奋斗的路上!
放着300多英亩的农场不耕,退役宇航员的身份不做,梦想宇宙为家,在农庄里建造私人火箭!
不仅温柔的老婆二话不说嫁鸡随鸡,三个孩子退学跟着瞎混,就连附近小镇镇民也无一“幸免”,被卷进了这场太空梦。
若是现实中有任何人有样学样、照此标准过活,自能送他四个字:痴人说梦!
偏偏这个让妻子在餐馆打工得汗流浃背,闹得所有人鸡飞狗跳,固执得N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偏执狂”,还硬就是排除万难(这万难还少不了无所不在的FBI),除了铁了心追求自己的梦想之外,还能让所有人跟他一起做梦。
也不知是他魅力过人,梦想珍贵,还是米国人民太天真地坚信一切皆有可能?
总之,曾以导演处女作《双子的天空》展露类似科恩兄弟和大卫·林奇的黑色风采的孪生搭档波利西兄弟,以1300万美元的成本和33天的拍摄时间,讲起了这个比神奇还要离奇的励志故事。
遥不可及的太空梦想,竟然吸引了4位奥斯卡得主,就连老硬汉布鲁斯·威利斯,也顺带露脸客串了位英雄人物。
点评: 夕阳西下、霞光万丈,蜿蜒的群山之上,一个孤寂的牛仔身影骑马缓行。
这可不是又一部《断背山》或西部牛仔风云,却是一个成天穿着宇航员服装、“疯魔”到决定在得克萨斯州自家后院琢磨建造火箭的古怪男子传。
“火箭谷仓”、“农民太空控制中心”、15岁的儿子充当控制中心的长官,充斥着太空、牛仔、梦想加个人英雄主义的《农民宇航员》简直就是激励万千美利坚民众的美国梦的完美升级版体现。
这部搞成疯狂喜剧也许会更实在的电影,并不适合任何斤斤计较的吹毛求疵者,它从头到尾贯穿的主线--人活着就当梦想,没有梦想就将失去一切,因此自当穷其一生去追求心中所梦,却多多少少能感动所有有梦之人。
抛开对情节实现可能性的质疑,你不妨把它当作人们在实现人生梦想与财政危机、家庭困难和周遭阻力冲撞时的放大夸张模式。
不管你认可这出格的“农民太空计划”与否,梦想远大并为之努力,总是通往幻想国度的最佳钥匙。
这个片子太适合加入geekdady那个小组收藏了特别喜欢的端子farmer穿着宇航服走进教室,给孩子们介绍宇航知识,孩子们的反应,老师给与的真诚赞许,这可是在一个小镇上.farmer把游乐场的火箭转椅请到了自己的农场上,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在自己农场上坐着火箭飞翔.farmer在孩子们睡前,参观自己设计制作的飞船舱farmer把三个孩子拉回家,并且告诉母亲,这些孩子在学校里学不到真正的科学.farmer的15岁的长子负责火箭发射地面控制和状态监控.只有这样的家庭环境才能培养出真正的scientist(新东方老说说这个词应该翻译成科学工作者,而不是xx家),只有社会上有这样科学梦想的人,科技才能进步.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的那一天,有足够的自信和他一起分享技术的快感.想想神舟n号,真的也没什么骄傲和自豪的,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http://notes.1pencil.cn/2008/07/geekdady.html
梦想永远不要放弃
这实在太不可信了,励志过头就变成了忽悠
太扯了。。。
很夸张的设定,但从各个维度尽量落地了。信则好看,不信则meh。
非真实事件改编。普通励志片,小人物的坚持换来梦想成真。哪怕Billy Thornton把妆化得浓得像个京剧演员也无法改变这部电影的平庸。
虽然剧情扯淡了点,但是仍然是很不错的童话
喂!Vince!喂!Pico!喂!rick!!!!!!!!!!!!!!!!!!!!!!!!!
又一部美国梦的电影,很容易就让我想起世界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相对那个固执可爱的老头来说,这个农民却让我觉得有点可憎,梦想与现实,中间永远隔着一个代价,将自己的梦想置于全家的梦想,当梦想消耗了一切那么实现还有什么意义,或许梦想的注脚永远是孤独。对这样追求梦想的行为,我佩服却
不止关于梦想,还是一个寻回自我的春梦,是一个太空牛仔酷到没朋友的大童话,更是每一个想打破体制都会被视为威胁的人都的藐视,和《十月的天空》一样感动哭,永远对求知对探索对梦想保持尊重。
乏味…假
大平原上升起美国梦,这套路是我小时候喜欢的。
没有信仰一事无成,没有梦想一无所有
特效有点假,说梦想固然好,这玩意自己造的确是对别人安全的危险
理想屹立常在,梦想永远不倒
这不是一部科幻片,是一部励志片,无论里面的的时间是否真实。只要坚定这样的信念:nothing is impossible!
农民爸爸的大梦想,不辜负孩子的期望,奋力一搏,直飞冲天,故事叙事平实起伏。
飞上天的美国梦,关键我觉得上当的是丫根本不是农民
NASA哭泣了吧
有志者事竟成
感动不知道是因为梦想还是支持他梦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