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的妻子是伊战的一位士兵,斯坦利年轻时本来也在部队里,却因为视力问题被迫退伍,无缘为国效力。
斯坦利在一家小超市做销售经理,底下管着几名小职员。
40多岁的人,身体已经发福(库叔特意增的肥),戴着一副大而蠢笨的眼镜,似乎永远系不上扣的邋遢衣领,两条长的吓人的腿迈着滑稽的步子-不能不说,斯坦利活得并不怎么顺心--再加之妻子不在身边,在参加军属交流会时,他不得不与一群妇女坐在一起,很无奈地听她们讲与丈夫电话(百度)做(百度)爱,这种琐碎平庸的生活让他显得更加失意和落寞。
然后,就连这看似不怎么如意的生活,也被无情的击碎了。
站在门口接到妻子去世的消息时,斯坦利完全懵了。
接下来他几乎像神游般听着两个军官给他讲各种善后事宜。
神游过后是清醒的悲凉和伤痛,他该怎么告诉女儿这一切?
随后的故事更像一个公路电影,斯坦利开车带着两个女儿去游乐园。
一路上,斯坦利的忍隐、悲痛和在女儿面前的强颜欢笑,与大女儿早熟的敏感和洞察,小女儿不经世事的天真烂漫交织碰撞,牵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时时撩起我心中的泪水。
这其中很多场景都让人难忘,比如斯坦利倒在床上掩面痛哭那一幕,在此我真的不得不叹服john的演技,失去至亲时的哭,也许由于太痛太彻底,反而不会是那种撕心裂肺、哭天抢地,而是安静的、一点点的宣泄。
真实生活中至悲的伤痛,往往都是安静隐忍的。
还有斯坦利的大女儿,早熟敏感,已经察觉到了父亲的异常。
但她终究猜不出背后的真相。
由于担忧,她不断的失眠。
我喜欢这个小演员,眼神总笼着一层淡淡的、难以消散的忧郁。
很喜欢斯坦利想办法让女儿戒烟那段,斯坦利装被烟呛到,吓到了女儿,却在女儿转身时偷偷吸两口,那表情可爱至极,也突然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多么聪明又慈爱的父亲。
片子还借斯坦利之口. 讨论了战. 争的问题,斯坦利执着的相信战. 争是正确的、正义的,尽管他在得知妻子去世的消息后开始质疑,可是他逼着自己坚信这个信仰,因为他一旦开始质疑这场战. .争本身,妻子的死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他绝不能接受的事实,甚至会比妻子去世本身对他打击还大。
看到这再联想john的博客,就很明白他为什么会让斯坦利说这样的话。
John总喜欢在电影里表达自己的政. 治. 观. 点,对此我就不多做评价了。
斯坦利在途中总是给家里打电话,答录机是他唯一再能听见妻子声音的方式了,他在留言里无助的问妻子,我该怎么办?
我该怎么面对女儿?
我该怎么继续生活下去?
当然他永远也得不到妻子的回答-然而在影片最后,他和女儿一路的旅行结束时,他已经找到了答案。
在海边,斯坦利终于鼓起勇气告诉女儿们事实,此时对话被背景音乐所替代,三人相拥痛哭,电影将悲伤推向高 潮。
很喜欢这段使用背景音乐的处理,将直剌剌的话语化作流水般伤感的音符,随着画面一起涌入观众的心中,勾起每个人心中相关的隐秘伤痛。
影片在小女儿手表“嘀”的一响中结束。
Grace已去,但女儿每天都会在同一时刻想念她。
在没看这个片子只看了简介之时,我以为这是一个煽情的悲情电影,可事实上直到影片结束,我甚至都没怎么哭(我是那种看到煽情处必然泪奔的人)。
整个影片色调很明快很温暖,丝毫没有那种渲染悲伤的刻意,所有的情绪都通过演员的互动传递,(当然最重要的就是john啦),里面人物的喜怒哀乐都有种厚实的存在感,斯坦利一家就像邻居一样的亲切真实,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人。
凭借这一点,影片情节虽然极其简单,却被这种真实可信的细节填补的很丰满,丝毫不觉拖沓或者单薄。
这种感觉很像巴西的一个很有名的电影中央车站,也是像一个公路片,一个被鲜活的细节充满的温情小品。
所以这部电影结束时,虽然我没真正哭出来,心里却被电影里哀伤的情绪感染的哽咽。
片子被翻译为“幸福已逝”,然而Grace离开了,这个家就真的没有幸福了吗?
斯坦利在旅途中第一次深入了解了女儿的心事,真正明白了作为一个父亲的担当和责任,真正懂得了如何表达如何珍惜自己对家庭的爱。
一个失去妻子的家庭注定是缺憾的,但并不妨碍他们继续拥有幸福,也许这幸福再不像原来那样明快亮丽,却有一种沉静的积淀,一种失去之后方能领悟的释然和通达。
幸福依然存在,只是转了个身。
当深爱的那个人去了,却还有两个深爱着的人需要你,你该怎么做呢?
你无力告诉她们真相,因为连自己都不想待在那个曾经充满欢笑而如今却只能勾起悲伤的家里,电话答录机一次次响起,爱人的声音一遍遍重复就像她仍在身边,电话机旁那幅画中的猫咪一直一直沉默,那个人,却永远不会回来了。
该怎么做呢,这个想要逃避却必须坚强的父亲,选择了放纵自己一次,放纵自己的女儿们一次,带着她们,去做她们最想做的事,最想去的地方,工作有什么重要呢,学校有什么重要呢,最最珍贵的已经失去了,连父亲都说自己在“卖一些垃圾”,看着忧郁而隐忍不发的大女儿和无知无虑憨实可爱的小女儿,他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地满足她们的愿望,大女儿抽烟,他陪着她抽;她们要穿耳洞,他没有忍心多加拒绝;小女儿因为想念妈妈钻到玩具房子里面不肯出来,他也躲进那个温馨的小房子;她们兴致勃勃地试穿新裙子,他用充满哀伤和爱的眼神,说,真漂亮。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不被悲伤淹没,而小孩子的愿望,是多么容易满足。
魔法花园变成了他的一个任务,当到达的时候,他如释重负地说:任务完成。
仿佛卸下了负载在心上的重担,同孩子们尽情地在各种玩乐的工具上大声呼喊,就当自己是一个小孩子,虽然已经没有人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终于在归途中,在大海前面,他有了勇气告诉她们真相,也有了勇气面对真相,在她的坟前,当小女儿手上的腕表响起,他们手牵手,一起想念。。。。。。
上帝虽然不能满足我的愿望,但我们一定会再相见。。。。。。
片子很短,故事很简单,节奏舒缓但是把握到位,没有过激的情绪,没有极端的表达,一点点的,让我们难过也要接受现实,哭泣也要微笑着走下去。
其实坦白地说,因为自己和片子里孩子的经历类似,而且当时我的年龄也和heidi差不多,看的时候,变多了些自己的感伤。
看着他女儿晚上一个人无助的坐在马路边,那份心疼从心里很自然的迸发出来。
当听到那份悼词时,泪怎么也停不住。
简单更能打动人心。
侄子只有7岁,比Dawn更小,小得不晓得现世的残酷Dawn是在事后听她父亲讲述;侄子是在万众团聚的喜庆之夜,目睹他父亲的离去侄子还太小,小得不晓得应循的规矩Dawn坐在教堂里,专注地听姐姐Heidi念诵悼词;侄子在父亲的灵堂前到处打滚,大叫大嚷,干扰居士们念佛侄子还太小,小得不晓得祭奠的礼仪Dawn站在坟前,虔诚地打开与逝者沟通的“专属时间”;侄子在父亲的香案前,跑来跑去,香未住,已然喊着要走侄子还太小,小得不晓得感情的掩饰当奶奶和侄子提到爸爸的事情,侄子会泪流满面…… ……
这样的一部影片,并没有像其他以伊拉克战争为题的电影那样,宣扬一些大而宽的泛泛概念。
相反,对战争所带来的残酷只是一带而过,却在那看似轻松愉快的旅程中带来丝丝的心疼。
一个士兵因为国家战斗牺牲了,这样似乎每个人都能预料到它最悲壮的结局的事情,真正到来时却也还是那样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所谓伟大的正义的代表真理的美国来说,就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士兵为国捐躯而已。
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失去了母亲、妻子、情感的支柱。
父亲对于这样的结果感到难以启齿,他痛苦,也羞愧但是我想最多的是懊悔。
如果当初上前线的是自己,如果不是自己的眼睛不争气。
那么如今这一切是不都不会发生,孩子们那清亮的笑声就像真的被上了魔法一样永久的保存。
但现实总是残酷,该来的还是会来。
纵使再难过,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于是只能带着永久的缅怀,坚定的继续走下去。
不彷徨,不犹豫的走下去!
一个人的晚上.安静的看这部片子很长时间没有安下心来完整的看东西.夏日,浮躁,零碎,搅乱的心绪.喜欢那股淡淡的背景音乐.始终贯穿着,萦绕着,抓住内心的防线,软软棉棉的沉浸,感怀,细腻而又温情.一直喜欢心绪温情的片子,那股温宛的力量却总是能把装的最坚韧的外表毫不设防的打碎.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丝属于自己的温暖与脆弱与善良.喜欢海蒂.内心敏感的小姑娘.似乎早熟似乎冷静.而其实是那样一个内心脆弱的孩子.令人心疼而喜爱.失眠的夜晚,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把头深深的埋着,油然让我想到落寞这个词语.突然感到那样的似曾相识.失眠.似乎是我们前进路上必须的关卡.那个姑娘装能吸烟,却没吸上一口时的咳嗽,让人心怀温存,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包装为那样坚定强大而却独自默默独立承担那丝艰辛,年少的我们总是希望能成为一个强大的自己.女孩子的心细腻的像层层叠叠的花瓣,细细微微,敏锐却也是那样聪明.感动.感动那个伟大的父亲.坚实,睿智.生活是场戏剧,只有努力经营才能永不落寞,生活永远在继续,需要的只是跟上步伐的人们.记住,我们身边永远总会有人爱你,默默的.
这部电影刚出时就看了,很喜欢这部影片的电影原声,在儿童乐园的笑声配上淡淡的电影音乐让人不禁落泪,看这部影片时正好一个朋友去世了,看的时候常常思考生命,记得有句话是: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现在想想,依旧伤感。
这是一个隐忍男人的故事,一面背负妻子离去的悲伤,一面还要微笑乐观的面对孩子们,约翰库萨克诠释了这个男人内心的无助与挣扎。
一部几乎从头哭到尾的片子,怎么办呢?看到男人不知如何面对那两位军人时,我们的心被揪着看到男人不知该如何再从家里呆下去时,我们的心揪着看到男人带着两个孩子去魔法乐园时,心已经生疼没有什么正面的反战、呼吁和平直到孩子问起爸爸为什么电视上说那场战争不应该进行,妈妈应该在家里时,爸爸依然很冷静的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只说要有自己正确的判断,世界上就是有些地方发生了不安全的事情,而军人就是要去维护和平妈妈从头到尾都在他们身边,那清晰欢乐的电话留言爸爸拿起电话给妈妈在录音里诉说心理的伤痛三个人在那间小小的房子里拥着,小熊说:我想家了,想妈妈爸爸给孩子们说出真相的时候,导演让声音消失了只有爸爸的解释,大女儿的抗拒,小女儿的惊慌失措然后故事在大女儿对妈妈的幸福追忆中美好的结束了音乐棒极了
很久没有电影让我看到要哭了,这片 《Grace is gone》做到了。
一开始想看这片是因为这个片名,非常敏感的一个片名。
可是内容和我想的是截然不同的,这是讲述一名男子在得知妻子在伊拉克战争中牺牲后带着两个女儿做短途旅行疗伤的故事。
John Cusack演得真好,让我看到了父爱的伟大。
全片最触动我的就是最后他和两个女儿在海边,他对她们说出妈妈已经不在的事实后三个人抱在一起哭的画面,真是让人揪心啊。
我们要珍惜自己身边的亲人,没有什么比他们重要的了。
电影原声超好听!
非常简单的故事,老爸Stanley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告诉孩子们Grace is gone,可以看得出Heidy隐隐中都知道了发生了什么,毕竟已经是12岁了,已经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有了判断力,可怜的女孩跟她的老爸一样,一直处在一种苦闷中,看,8岁的Dawn多好啊,至少大部分心思都在游乐园中。
去打一场根本不在自己本土的战争带来了什么?
得问当官的,不要问当兵的,问当兵的就像Stanley所喊的口号一样,give me a H O M E S T O R E,连起来是什么?
Nothing!!by the way,Heidy is lovely with glasses
一个人的电影....独自欣赏...独自感受...独自一个人忍受伤痛...一个人的哭泣...一个人面对痛苦的过程....库沙克的真实...让我不得不感动....只有懂得...才会那么真...不刻意..不做作...那么的真实....
我想爸爸妈妈了。。。
好闷啊………………%%……奴家现在的浮躁心境能看完这部家庭片尊素奇迹了梭~~
3.5
插曲更吸引我
淡而无味
沉静而哀伤的父亲
这片名翻译得太错了
看
平淡的剧情缓慢的节奏,只记得库萨克略显臃肿的身材,和他打电话回家一遍遍听答录机里妻子声音的细节。悲伤和感动,都是淡淡的,却缓缓渗入你的心里。
级市场工作,带着两名女儿海蒂与朵儿一起生活,妻子格雷斯是名士兵,此刻正征战沙场。 斯坦尼的生活平淡,对女儿们十分关怀却要求严格。妻子不幸
男人的温柔来自于坚忍,过于慈爱会失去威严,因此父亲永远不能像母亲一样成为儿女的亲密伙伴,他应该是一座高山,一座灯塔,一个守护神。但唯一不变的是绵延不尽的爱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ZiXLbLizbI/
对伊战的另一层面的展现,像是以拉谷的姐妹篇。Cusack的表现可圈可点,剧本确实十分重要。一部有关回忆、疗伤、亲子的故事。
John是那种天生有着忧郁气质的演员……算是部反战电影吧,至少是对战争的反思。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what if u can't? then we will lost...
单亲老爸不容易~~
一部默哀式电影
一个关于男人治愈的公路电影,爱永不止息。
战争给家人带来的伤害比对参加战争的人还多。
JohnCusack ,这个傻男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