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一般不冒泡,这次是真的被雷翻了。。。
首先演员的选择上就让我不能接受:陆涛——一绝对的理想主义青年硬是要个中年农民工去演;杨晓芸——一时而野蛮时而娇嗔的小姑娘硬是被弄成了男人婆,初一看我还以为是何超仪呢,呃,但仔细一看何超仪比那个演员漂亮得多,有气质得多;米莱——我最爱的王珞丹啊,一富家女硬生生要一长相市侩的女的演,真是让人吐血;夏琳和向南的选角还是相当相当合适的,我给影片打的一分just for 董璇。
其次,编剧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我个人认为硬伤颇多:对陆涛一往情深的米莱竟然在大庭广众下奚落陆涛,旁边还配以女伴的白眼,说实话,虽然后面追出去了,虽然米莱抱着陆涛露出了不知是哭还是笑的表情,(跟大S的演法一模一样,还有夏琳的那条紫裙,是不是个WS婚礼上被风吹得凌乱的裙子也一样?
)但是,真的,我只看到了假惺惺,丝毫看不到内心的纠结与心疼。
而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陆涛居然在职场、情场都失意的情况下,去求他那老爸,还说“如果我叫你爸呢。。
”(好像是吧)这个,人物性格激变啊!
还有那说会尽一切努力补偿、没有教子经验的陆涛爸,为了弥补,送了一玩具东风车而不是BMW或法拉利我就不说了,在面对儿子求助时居然没正中下怀地出手,还惺惺作态地说要儿子靠自己,无语。。。
还有细节,开篇整个一“三俗”啊,有必要么?
还是《里约大冒险》好!
呃,还有,忘了,总之我被雷得外焦里嫩,整个故事就是一个中年市井男人的YY。
不同于《将爱》的是,电视剧版本深入人心时,本剧大胆启用新人全部换血,以至于当李晨出现在画面时,会短暂的无法把《唐山大地震》中的方达形象切换到佟大为扮演的陆涛形象。
有时候也会觉得暴躁、功利的陆涛,并不能代表正面的奋斗青年。
郑恺扮演的向南生动、活泼,是亮点。
电影版少了华子、露露、灵珊的角色,但又增加了胖子吴旭和胖子深爱但不幸死掉的豆豆,大家聚在一起还是一样热闹,但这个悲剧爱情桥段对故事主线并无补益。
刻薄的说,王东方扮演的吴旭形象让本来还算得上的青春偶像剧显得油腻了些。
6个人读愿望瓶的情节,4个人的愿望已经实现,吴旭的愿望没实现,夏琳的愿望是其他人的愿望都实现,结论可以是6个人中只有吴旭的没有实现吗?
向南坐飞机去甘肃,到了登机口又鬼使神差的回到值机柜台等杨晓芸的口哨,咋回事,不能细琢磨。
但夏琳选择芬航去巴黎,经济实惠,又很靠谱。
植入式广告在商业片中恐怕再无可能避免。
联通、本田都还不算离谱,可当来自美利坚合众国的老爸徐志森面对陆涛没有掏出花旗也没有掏出运通,而偏偏掏出一张哈尔滨银行黑卡的时候,嘘声和笑声再也无法抑制的响起来。
说了很多负面意见,但卫生间里的xxoo、制服诱惑、SM,也是本剧的看点哦。
那些打着80后旗号的导演们 你们是被现实打击得只能在电影里yy了么?
拍这些小情调糊弄制片赞助商们赚钱 你们不担心自己的口碑么?
眼看80后的先头部队即将而立 你们起码得对得起自己当年为了理想的辛苦奋斗吧随便拍一部这种片子的成本不知能供多少如我的黄口小儿赴美利坚学习求教 也算是为未来中国电影良性发展投资了 那些绝症 邂逅之类的新插入的桥段就不吐槽了 因为在如此苍白得连基本故事都讲不清的剧情框架下 这些无病呻吟的胡闹倒能起到豆腐渣工程里的胶水粘合剂的功效要我说应该删掉那些不清不楚的插曲 把重点放在陆涛的青年公社文案上 找一家房产公司作赞助 把主要矛盾变成奋斗过程中感情联络的缺失 然后在那段总结升华性质的演讲之后 大手笔地把户型理念介绍一番 最后功成名就的各位成了社区的邻居 结尾一块歌颂感慨一下这种生活方式的伟大 不比那些扎眼的专门让人从剧情中脱线的logo们有效果?
对于这种95分钟的商业广告 还是这么简单直接一点好
电影版的奋斗着实独立于电视剧存在着,也没有了电视剧版的一口熟悉的京片子。
算不上时装片,情节零散,帅哥美女不多,也没有像样的外景。
如果要说不错之处,青春和爱情倒是各有一些,以及欢乐地卖腐,当然卖腐再多些会更好。
大学毕业后的奋斗不可否认地是很多人心中的暗伤。
电影里的传统招式就是被嘲笑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于是观众从一开始就是安心的。
可是的可是,生活中到底是实现的多还是虽然努力但是无法实现的多?
广大被现实各种折磨还实现不了理想的青年你伤不起啊。
爱情部分很狗血,真的每场感情戏都要出现:去机场挽留、声泪俱下、最后皆大欢喜一起回家的桥段?
答对了,真的都出现了!
朋友仨一起进了候机大厅,找不到也好,擦肩而过都强挺着忍了,可就那么找着了!
然后就那么回家了!
机票很贵的呀亲!
还有,杨晓芸,笑一下那么难吗?
全程板着脸疵着牙,没冲向南笑过,倒是哨子吹的迅速麻利,这样的女人能够让向南死心塌地对他好不是一种奇迹吗?!
1个小时以后能够记住的软广告还剩不少,但是自然堂到底是卖化妆品还是卖手链啊??
电影版《奋斗》和电视剧版的《奋斗》都有一个类似“乌托邦”的住所。
这本身就是个梦,不用北京城,就是房价不那么离谱的烟台,你能随随便便就找到一个这样的住所?
而且,装修是不花钱还是怎么滴。
所以《奋斗》本身就是个梦。
相比奋斗,我更爱石康写过的《晃晃悠悠》、《一塌糊涂》(没记错名就是这个),更接近真实的青春,对于那些经历过青春的人会有同感,正在经历的人会有启迪。
《奋斗》本身为少男少女构筑了一个梦的乌托邦,说白了就是逃避现实,电影版比电视剧版还要稍好一点,陆涛也经历了在公司被人瞧不起的遭遇。
不论是哪一版,我最爱的都是向南,一是演员演的不错,电影版里最大的亮点我认为就是向南。
二是,向南多像我们的同学甲乙丙丁,他们可以对老婆好,可以挣一点点钱,可以下决心奋斗,嫁给向南和陆涛哪一个会更幸福。
其实电影还是比想象的要好一点,看完电影,同学看完感慨“电视剧版这样的经典无法超越”呵呵,从美国回来的徐志森送给陆涛哈尔滨银行的信用卡。
沉迷的孩子,都醒醒吧。
4月9日,上映没几天,我们很给力地去电影院捧场了。
竟然中关村周边只有两家电影院在上映。
去的美嘉,差点就成我们包场,全场就二十人左右吧,情侣居多。
电视剧版的奋斗无疑是成功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此时做如此的颠履确实不是个好选择。
看着这电影版,我都快对不上号了。
不过,即便没有电视剧版的奋斗,这部电影也不能算部好电影。
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有些过于极端,也没能达到观众的共鸣。
植入的价值观,无逻辑的剧情,宣扬不切实际的东西,荒诞的戏剧。
沉溺于自我幻想的深渊!
有思想深度也好!
有剧情也好!!!
反应现实也好!!!
演员入戏也好!!!
想让人喜的地方能喜起来也好!!!
想让人悲的地方能悲起来也好!!!
随便有点也好啊!!
《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有一个游戏里的队友,似乎在泌尿问题上有些困惑,每次打游戏之前都要去上厕所。
对于这样的朋友,我诚意推荐这部电影版《奋斗》。
无需暂停,每一分钟的情节都值得您抛下电影去解决个人问题。
没错,这就是一部充满了尿点的电影,方便回来继续看,完全不会有对剧情衔接不畅或者不舒服之感。
演员方面,特别要说,这个杨晓芸演的太用力了。
一颦一笑都那么刻意,仿佛随时要和“向南”刀刃相见一般。
装嫩,跟自己年龄严重不符,她一撅嘴,我就想用一板砖狠狠的呼在她的脸上。
演向南这演员吧表现得中规中矩,这小男人做的是真到位,至始至终都是个老婆奴一点也不提气。
不过文章演的太好了,电影版感觉差点意思。
米莱就出来打了两个酱油,我连她长什么样都没看清就掠过去了,真要命。
影片剪辑太烂了,画面乱七八糟的,本来剧情就不出彩,摄影还不争点气。
我要是投资方看成片非得难过的流下泪来。
当然,你可以说把电视剧版的内容全都压缩到电影里是超高难度的,但这电影剧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还是让人觉得太缺乏诚意了。
好像剧情需要奋斗,就安排个职场斗争;需要争吵,就安排两人掐架;需要表现体谅,掐架二人迅速就和好了。
电影里这帮人稀里糊涂的上班,被开除,再找工作,再上班。
而且即使失业的时候看上去也完全没有生活的压力,虽然每个人都说奋斗但完全没有看到奋斗的点在哪里。
让人恨不得揪着几位主演的衣领子声泪俱下的问,“你们奋斗了个球你们奋斗”一条电影的主线都没有。
如果说电视剧版再没溜儿主演也都在爱情上奋斗着呢,电影版的人连在爱情上奋斗的力气都没有了——当然了,这也可以理解,他们都忙着在这部乱七八糟的电影里走马灯般的换衣服出现呢。
陆涛夏琳莫名其妙的闹别扭,和好;杨晓芸和向南这对欢喜冤家基本蜕变成了大女人和小碎催,机场那段煽情的太刻意了,杨晓芸态度一晚上急转直下,把女人的情绪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陆涛虽然号称有三年工作经验,做事儿还是像一个刚毕业的楞头青年,空有一股冲劲儿,却丝毫没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情商。
但是延续了电视剧里那位的好运气,结局你们懂得。
夏琳高喊着自己的理想,结果啥玩意都没干出来,不过那不重要,因为她是女主角,电影会给她一个很好的归宿的。
给三星的原因是最后的煽情点有被点到,加一星。
不过我从来都是只要导演抛出的煽情点都会重的低泪点人士,所以……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对于石康,我其实是很尊重的因为他还算是个真诚的作家电视剧版本的《奋斗》很成功虽然作为一个普通的80后还是很难理解现在说说这个电影版的《奋斗》在我看来 本片应该是一部没有编剧 只有导演和赞助商的奇烂无比的片子为什么说没有编剧整个剧本生硬 奇怪 没任何感情简直跟我们中学时抄别人的作业那样毫无激情 一心想着瞒混过关疑问1:所有人都是没有父母 没有任何压力只会奋斗的理想主义者么?
剧中未婚的陆涛和夏琳没人忧虑房子 没人忍受着父母的压力和期许只关心自己的理想剧中已婚的杨晓芸和向南没人关心生孩子的事 没人关心要不要买房子甚至没人关心未来请问 哪个已婚男人许下的心愿是天天跟老婆喝茶又有哪个已婚女人想的是天天跟自己的男人吵架呢?
豆豆得了脑肿瘤濒死阶段难道陪在身边的不是父母亲戚而是已分手的男朋友或者这帮十三不靠只想着自己理想的蠢货?
疑问2:仗着有电视剧版本 所有人物的背景都不做介绍么?
虽然镜头中都是繁华的上海但是在上海 会有这么多操着京片子的人满大街大声喧哗动辄打架么而在陆涛在餐厅打完架后 夏琳会说你打架的时候很男人嘛在上海 绝不会有女朋友这样认为更何况因为打这次架两个人工作全丢生活来源为ZERO的情况下综上所述 所有男女主角都不是上海人他们在上海生活的毫无逻辑和道理假如说你们愿意放低身段去看一看年轻人的生活麻烦你们睁大眼睛看看我们在担心什么房子、工作(注意,不是为了理想的那种)、婚姻(各种愁嫁不是假的)对父母的歉意和一直担心的和父母背道而驰、还有为了融入社会去做的种种牺牲各种孤单寂寞、各种不被理解和不被关怀没错我们是在奋斗但是我们从不说因为没有人会去没事说那些不疼不痒的宣言只是默默的去牺牲所以当陆涛去比赛时在那边高谈阔论我有多么的笑笑的肚子都痛了电视剧版《奋斗》就已经够扯的了没想到啊没想到烂无止境真诚的希望这些拍片的人们别拿年轻人当噱头商业不商业 艺术不艺术别以为这样就能骗的到钱我们花钱不是乱花的而不是期盼着电影院的灯光快快亮起
天上不会掉馅饼,抽了电影票,只得乖乖回来写影评。
想半天题目,最后还是遵从观影第一感觉吧,就是矫情,比电视剧有过之而无不及。
情节七拼八凑,还有抄袭嫌疑,演员估计也是被潜出来的。
前头看到有人说这导演大哥8年内拍的电影没有上6分的,真难为他了,这片儿估计还上不了。
最喜欢郑恺演的向南,嬉皮笑脸的混日子,没什么大作为,却是全心全意的爱着杨晓芸。
他表演的痕迹很轻,在之后的见面会上也不难看出,他很真实。
这个杨晓芸,呃,比李小璐差远了,她在很多细节动作上的刻意模仿,加深了我对这姐妹的厌恶,还自诩文艺范儿,一有她的镜头我就想出去上厕所。
个人觉得李晨演的一般,不及《士兵突击》里的吴哲那样生动,也许是剧本的问题吧。
“被人嘲笑的梦想,越有实现的价值”,就记住这句陆涛说的,因为我怎么读都觉得是病句。
不过陆涛和夏琳的制服诱惑那一段很搞笑,情到深处没套了,陆涛带着手铐出去买套被当逃犯被报警了,逗死。
董璇有当女优的潜质。
吴旭和豆豆,大概顶替了华子和露露,一开场这俩人的分手party有抄袭《非诚勿扰2》的嫌疑。
和电视剧一样,电影走的也是青春励志路线。
也许是心中不再有梦,我就是觉着矫情,我就纳了闷了,怎么我就没那份激情呢???
赶超观音山,秒杀杜拉拉。
好久没有打一星了
也就这样吧
其实挺好看的
这种电影也好意思拍。。。。。。
精致的电影
哥哥很喜欢的电视剧;好久没看李小璐拍电视剧;第一次认识文章。
感觉又一集电视剧
靠港味木有京味。露小内啦调调情啦制服啦强行加料没意思啊。。。。植入还这么碍眼。总算还能看呗~消磨消磨
取景那个青年创意园在苏州,去住的时候正好装上了
支离破碎乱七八糟 难得的是竟然没有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
从内容设置到情景安排再到操作都很不错,就是演员变了,不太能适应,比我想象中好
颜控硬生生被逼成声控
比想象的好一点,也许是因为没有期待,不过离感动还很远,演员都是表演派啊,真外露。。。
和电视版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却另有一番精彩。。。
和电视剧相比大背景相同,但人物的观念和言行却又很不同。泪点什么的都挺突然,感觉挺不错的。爱情事业,要和对象一起看可能会更好?好吧我是和亲爱的一起看的嗯(你够
也许是电视剧看多了的原因,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主要是看 李晨 的 整个剧怪怪的 性格不够突出~~
先不以电视剧原版作对比,该片支离破碎的剧情让人看不到什么青春爱情剧应该有的热情,演员也没出彩的地方。
“越被人嘲笑的梦想,越有实现的价值。”极其生硬的把电视剧内容压缩成一部电影,剪辑很烂,画面过度不好,各种凌乱各种不紧凑,始终很难让人投入进去。或许可取的部分是在国产电影里这部电影的植入广告还算比较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