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有一部票房兼口碑的大鳄出现在香港的影坛,比如[无间道],也比如[寒战],精明的港人总会推出一系列的跟风之作,来捕捉市场的余温。
这部电影,彭浩翔原著兼编剧,导演麦咏麟 就是他的马甲而已,到处都是彭浩翔的路数和方式。
香港人本来就很市井,无论是收纸皮的小贩还是飞虎队的猛男,过大海赌一场打一炮,是永远拥挤的生活中难得的放松。
香港电影北上的趋势无可避免,纯粹的港产片更加难能可贵。
结尾处,几个人一起跑步的桥段很烂,演技大考验的比拼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过关。
但总体来说,是不错的喜剧。
虽然片中的台词有大量的黄色段子,从开篇到结尾都泛滥成灾。
嫖娼口交露胸之类的限制级镜头也层数不穷,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一看就有彭浩翔的影子(虽然翔翔只是监制而已)---低俗,却不低劣。
香港的核心价值就是可以自由创作,这一点来讲,彭导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男人患难见基情说得一点没错。
能称得上是死党的好哥们好兄弟,谁不是曾经一起做坏事遇到意外的难兄难弟?
不得不说,有彭浩翔的片子就有詹瑞文邵音音雷宇扬许绍雄林雪这些香港老戏骨,还有杜汶泽余文乐曾国祥邹凯光这些顶梁柱。
如果非要去纠结那些三级片中才有的露胸口交XXOO之类的话,你可以说这部电影很低俗。
但基于男人在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精神诉求来说,这部片子很好的表现男人们之间患难见真情的看点,无论有多么爱女朋友,也不需要腻在她们身边,因为身边还有很多展现你作为一个男人与这个社会有干系的事情等着你去做,比如喝酒比如讲黄色笑话比如讨论哪家按摩店或鸡店的服务更好。
你可以像阿富那样守规矩,爱好正常,不嫖妓。
但是业余生活你得存在于这样一个圈子里,有啤酒有朋友有聚会有插科打诨。
最后给那个刚从中戏毕业的细细刘安琪点个赞。
原因很私人,因为她太像我以前追过的一个女孩,一直她半裸我都不敢去看她的胸。
如果现在我若见到她如斯场景,我亦会如阿富般紧张羞涩,会请她吃爆炸糖以缓解尴尬的气氛。
我一直都很爱彭导的电影,大丈夫,出埃及记,公主复仇记,低俗喜剧,春娇与志明等等。
也很爱他的书,破事儿,爱的地下教育。。。
言辞辛辣犀利,一语中的的快感和很多黑色冷幽默。
这么生活这么接地气的文字和映象,是个不矫情,真性情的人看了都会爱上他的作品。
所以,那些低俗和三级片的标签,大概只有喜欢矫情,自作自叹的人才会去贴在他的身上。
2012年,彭浩翔推出了一部让人不忍直视的荒诞喜剧片《低俗喜剧》。
令郑中基在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上获得了最佳男配角的奖项。
印象中,郑中基扮演的黑社会大佬出现的场景并不多,但是在影片中他那低俗的言语,重口味的表情让人一度怀疑内地某一城市是否真的如此?
而《飞虎出征》这部影片,受到《低俗喜剧》黑色幽默的延伸,某些桥段大有续集的嫌疑。
只是这次回归到了彭浩翔早期作品《大丈夫》的桥段,讲述了男人去鬼混的故事。
准确的说《飞虎出征》讲述的是四位香港飞虎队员去澳门鬼混的故事。
电影的导演是麦咏麟,彭浩翔则成为了监制。
但是不得不说,影片的编剧、摄影、剪接、演员方面竟然是如此浓厚的彭氏风格,就连影片内容也是取材于彭浩翔早期小说《特别任务连》。
如果不留意,还真的不单单是监制角色。
是否有呼应《低俗喜剧》的嫌疑呢?
说回影片,《飞虎出征》其实剧情很简单,四名飞虎队员各自面对爱情、家庭、工作难题,想去召妓释放一下郁闷,但又不敢在香港放肆,最后决定偷渡去澳门鬼混。
初看一下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在大众心目中,飞虎队形象上都是威风凛然,刚正不阿的,怎么会与召妓联系到一起呢?
这种具有高度反差的毁三观思维方式,正是彭氏风格的重要表现。
早期的《买凶拍人》当中导演和杀手的组合,《青春梦工厂》当中青年梦想和AV的组合,《维多利亚一号》当中买楼和谋杀的组合。
这都是具有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在基调上却合情合理的故事编排。
在原则上,故事的可读性很强,而在这个前提之下,剧本的语言艺术也是富有玩味。
地道的粤语文化在故事当中把粗俗和生活化融合的恰到好处,点到为止。
而这部《飞虎出征》虽然是讲述四名飞虎队员的故事,但是却在高尚的格调之下,把低俗隐藏在其中。
反过来,又可以在低俗的表象之下,包含了高尚的品质。
例如影片开头四名队员在酒吧闲聊,讲到有过澳门鬼混的想法,就把一件别人觉得难以启齿的事情,冠上了富有美好憧憬的外衣,甚至提升到了友情共存的行列。
同时,在澳门最后碰上通缉犯,场景上本为同是天涯落难人,初衷都是为了偷渡回去香港,怎料变成为别人破获了大案,飞虎队员之一虾米还误打误撞了却了自己职业生涯当中的一桩心愿。
这种诡诞不羁,令人捧腹大笑之余又具有内涵的深思,就是高反差的戏剧冲突在影片中的呈现。
在一定程度上,语言是彭氏风格的一个重要特色,仿佛几个好友的闲聊,带点粗俗带点调侃。
而在剧情上时而认真时而无厘头,把这种玩味人生挥洒自如。
充分体现了港式文化当中的高傲而带着自嘲心理。
不得不说,在影片当中故事的堆砌痕迹很重,连贯上显得有些零碎。
但是在演员们活灵活现的演出之下,加上语言上的助力,把这部前半段发力不足,后半段稍显仓促的电影,完好无缺的让观影者暗自偷笑而带着欢愉的心情独自感叹人生。
电影本身是平民化的,所以没有多雄伟的意图。
在戏剧性的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或许,这就是影片虽然无厘头,但是却让人深有感受的原因吧。
有人评价彭浩翔为三俗大师,我不知道是哪三俗。
但是我知道,彭浩翔是香港年轻一代导演中我比较喜欢的一位。
一位他的作品有故事有情节,虽然有一点点低俗,但是作为成年人的我,可以接受。
这部电影,导演并非彭浩翔。
但是风格像极了彭浩翔。
或许是因为有杜汶泽?
(杜汶泽跟彭浩翔合作了很多电影)还有就是故事本省就是彭浩翔写的?
应该是这些原因吧。
整部影片,让我看到有意思的几点就是,这部电影里面你会看到其它电影的影子。
即使是刻意为之,但是让你感到是多么的得体。
就这些还得是看过很多电影的人才能看的出,因为隐藏太深了。
第一点:模仿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片头,“功夫就是两个字,一横一竖。。。。。。。
”第二点:杜汶泽在听到广西两个字的时候,竟然说貌似曾经在哪听过。
这是因为在《低俗喜剧》中,杜汶泽曾经去过广西。
第三点:不知哪个地方,出现了古惑仔的音乐,很有怀旧的赶脚有木有。
其他的我就不是太注意了。
总之,片子还不错。
作者:夏桑菊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6099&d=2119【am730專欄】2012是彭浩翔之年,兩部高踞港產片票房的作品《春嬌與志明》及《低俗喜劇》都由他執導,贏了票房和口碑已是斐然的成績,但最了不起的是贏了話題,去年一個春一個夏,去看這兩齣電影好像在一時之間形成一種空氣,一種壓力,一種誘惑,香港人忽然都得擠個時間,去湊個熱鬧,風頭之勁絕對可以媲美李廣田筆下的花潮盛況。
更高難度的,是贏了香港觀眾那一票。
《春嬌與志明》是合拍片,故事發生在北京,兩位主角在內地的另一半都是中國演員,但春嬌與志明是地道的香港人,去到那裡他們的愛情故事還是港式的。
一部合拍片卻深得港人的心,對上要數《葉問》丹爺大戰洋鬼子;《低俗喜劇》卻去得很盡,完全放棄中國市場,粗口和下流的元素並駕齊驅,卻看得香港人大叫過癮,找回港產片獨有的抵死氣味。
所以,除非彭浩翔突然轉拍文藝大悲劇,否則無論他緊接《低俗》之後推出的作品是甚麼,都得承受一定的票房及觀眾期望的壓力,而在去年觀眾的期望被推高了後,《飛虎出征》表面上是乘勝追擊,但也很大機會輸在起跑線,因為它不是輸給同期上映的對手,而是輸給《低俗》,以四個男人過大海尋歡作題材,恐怕連《大丈夫》也會被翻出來比較了。
嫖令男人成長彭浩翔很成功地令我相信,男人真是很喜歡嫖的,但即使嫖的初衷是為了肉體上的快樂,嫖的過程卻會令一個男人成長,加深對自己的了解,以及增進嫖友間的感情。
《飛虎出征》用的是《征》而不是《精》,已明確告訴觀眾這部片不是《低俗喜劇》的續集,它是講四個男人如何征服困難。
表面上,這個困難是這四個飛虎隊隊員在澳門嫖妓後,可以如何逃過當地司警的通緝偷渡回香港,但其實他們每個人要征服的是人生難題,包括面對事業低潮、失戀、父子情仇及性取向等問題,看得出編劇的野心,笑片也要講深度,不想只以一堆爛笑話塞滿那九十分鐘。
鄒凱光和父親有仇的那段最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頭一小時的劇情中,他很成功地演活了一個只以下體思考的男人,毫無廉恥地走去父親家爆竊,給老父逮個正著,兩父子一見面就大動干戈,最後老父激動得心臟病發入院,讓他如何後悔,我們才看到當這個角色以腦及心思考時,可以有這樣細膩的一面。
對白生活化最近深受全城熱捧的飛機師電視劇,雖然製作很有水準,但一聽對白就覺得不對勁,現實中怎會有人在公眾地方大叫:「天空,I am coming!
」以展示自己想起能做機師的興奮?
造作。
彭浩翔的戲卻倒過來,劇情即使多天馬行空,對白還是感覺踏實而生活化。
大家可以說杜汶澤和余文樂仍舊沒有突破,但做自己的最大好處是自然,最誇張的對白怎麼唸都不會刺耳。
一年至少拍一部給香港人看的電影,彭浩翔,繼續努力!
延续上年《低俗喜剧》,呢个暑假,彭浩翔带我哋继续低俗,呢次唔北上,转嚟坐大飞过大海,上演一出飞虎队不为人知嘅跨境大作战!
电影改编自彭叔自己嘅短片小说《特别任务连》,但地点从深圳转到佐澳门,估计喺因为上年《低俗喜剧》去广西聊起一啲敏感嘅观众吧,对比而言澳门人见惯世面,还喺比北佬包容啲嘅。
如果从嚟都冇睇过彭叔嘅电影,又或者冇认真睇过几部重要嘅标杆,本片好多ga你根本睇唔明。
讲到网上有人一如既往对咁“cheap”嘅电影进行上纲上线嘅批判,又或者有人将电影同励志、新生命出发咁崇高嘅主题拉上关系,我觉得都有点过了,彭叔嘅电影一直以嚟都并唔崇高,佢讲嘅就喺香港天桥底最市井嘅小故事,小故事中会穿插好多社会嘅情感,但呢啲都喺喺其中自然而然流露,唔需要刻意建一个套去套,只要你体验过生活,品味过人生,听得懂最纯正嘅广州话,感情自然会feel倒。
虽然我继续将电影归类为彭浩翔电影,但由导演退居监制嘅本作实在喺细节上差距明显,镜头同编排嘅诸多唔成熟令电影“低俗”得唔够爽。
综上所述,本片绝对就比唔上《低俗喜剧》嘅流畅,亦比唔上《大丈夫》嘅经典,但仍然不失为一部娱乐周末,笑爆嘴嘅电影。
聲明:本文中所有出現的“低俗”字眼完全屬於中性,並無貶低之意。
買凶拍人、大丈夫、公主復仇記、AV, 伊莎貝拉,出埃及記,破事兒,志明與春嬌 and 相反, 連最重口的維多利亞一號和僅由他編劇的全職殺手我都看了,彭導是唯一一讓我追著看他作品的導演。
喜歡彭導的人,都會認同,彭導最吸引人的,并不是他的低俗---儘管他不斷強調這是他的賣點,但事實上表現方法不可能是電影的核心。
比如說杜可風常常給王家衛掌鏡還拿最佳攝影,但你讓他自己一個人沒有劇本晃動鏡頭拍2個小時,能行嗎?
同理,彭導和其他香港導演相比,最吸引觀眾的應該是他的”匠心“, 從取材(例如維多利亞一號對香港高樓價的痛斥),構思(這個不用說了,各種荒謬的情節),演繹(例如永遠最搶鏡的詹瑞文),乃至鏡頭(買凶拍人和大丈夫中的幾場追逐戲)都讓”彭氏黑色幽默“成為茫茫影海中的一盞明燈。
低俗是他實現匠心的手段。
正因為他無懼背負“低俗”的包袱,可以任意發揮,把匠心注入每個環節,讓觀眾感覺過癮。
在這點上,彭導其實跟昆丁塔倫天奴真的很像。
和昆丁的《Kill bill》《Inglorious Bastards》《Unchained Django》一樣。
忘了從哪裡看來的一段資料,在彭氏早期幾部作品的成功后,有人說他只能走小聰明小本製作,所以彭拍了《伊莎貝拉》這樣”王家衛式“的電影,還在柏林影展上得獎。
這部玩票性質的電影可能僅僅是彭導孩子氣的表現,也不是彭導真正想要做的風格”所以之後他沒有再這樣的電影了“。
然後2012年彭導的孩子氣讓他再通過另一部跟伊莎貝拉完全成風格鏡像的玩票作品《低俗喜劇》成為話題焦點(彭也承認他完全是臨時抱佛腳趕出來的電影,請自行wiki)。
但是低俗喜劇畢竟還是保留了彭氏風格, 低俗只是手段,彭導還是帶出了香港電影行業的無奈(例如當前電影業缺金和懷緬三級片黃金時代)。
我當初相信,這部電影和《伊莎貝拉》一樣,只能成為彭導的唯一一部同類電影,正如他也不願再接《大丈夫2》。
然而,一件事的出現令對《低俗喜劇》的討論徹底改變了。
某內地影評人撰文批評《低俗喜劇》,刺激了正鬧得沸沸揚揚的本土意識,最終讓《低俗喜劇》連帶他裏面所體現的“港式情調中的市井部份”被放大,并象徵化成為香港最後的流行文化堡壘。
各種口水戰你來我往,進一步刺激本地人對此片的支持。
因此有了高票房和各種獎項,卻不知不覺地把彭氏風格拉下神臺,把過癮的定義從“全片作為整體的客觀性”一下子拉到了“髒話橫飛牛歡喜X驢仔各種無下限低俗笑點”的層次。
風波過後,2013年,彭氏又把他的招牌打在這部《飛虎出征》上了。
正如我之前所想,我完全不敢相信彭導會再延續《低俗喜劇》再玩一票,又看到了他只是監製而導演和編劇都聞所未聞。
看預告又無法讓我不聯想起十年前的《大丈夫》和上年的《一路向西》...哪怕帶著這麼多懷疑,哪怕已經預期了這是一部低成本製作的CULT片,我還是買了UA戲院去捧彭導的場子。
看完整場,終於驗證了我的憂慮。
片子完全炒大丈夫和低俗喜劇的冷飯,再拌上幾下《一代宗師》和《寒戰》。
哦,炒冷飯也不要緊,《大丈夫》當年也有炒《無間道》的冷飯(主要是曾志偉的臺詞)。
但是這次生硬地插進去各種臺詞簡直是無聊,完全看過上述電影的人也許還有些感覺,但也僅僅在心裡嘀咕一下罷了,還跳起來跟旁邊的人哈哈大笑說”看看看,這是在模仿XXXX"?
對沒看過的人,我也不知道這還有什麽值得你們笑了....喜歡看惡搞的話,我建議你們去看90年代末王晶導演張家輝主演的一系列電影例如賭俠1999,那個來得更直接更過癮。
Fine, 沒預習不要緊,鄒凱光的各種冷笑話還真是冷。
其實不只是他,整部電影都是稀稀落落的低笑點。
更詭異的是,每次都是幾個冷笑點過去后,當你滿心期待漸入佳境,出現彭氏幽默的時候就轉到另一個場景另一個段落(如果還能算劇情的話),導演,你是要讓觀眾親身體會電影中私人正準備爽,卻忽然要落跑的無奈和落寞?!。
我已經不想去討論細細爲什麽總能和大家相遇(澳門雖小但沒小到那種每天碰到3次的地步),爲什麽忽然要加些莫名其妙的感情線、親情線又點到即止隔靴搔癢那些亂七八糟的劇情了。
但是最後四人跑回基地,互相敬禮說感謝話語的部份,徹底把彭氏低俗=脫俗的神秘方程式否定掉,變得如賀歲片般庸俗,就差最後沒說“恭喜發財,龍馬精神”而已。
我不知道這部電影彭導到底參與的程度有多少。
但起碼整部電影完全是用“彭浩翔”、“低俗喜劇”、“杜汶澤”三個關鍵字來做宣傳的。
那些說這部電影很彭浩翔的親們,請撫心自問,如果把他的名字從監製欄上撤了,你還覺得這部電影有多好?
這是一個沒有大師的年代,連陳凱歌和老謀子都不能為好片背書了,我們就別把彭導往那條路上送了。
我喜歡彭導的脫俗的低俗,但是千萬不要因“低俗喜劇”事件而庸俗。
《飞虎出征》由彭浩翔监制,故事也是来自彭浩翔,尽管不亲自执导,但这部片整体上都是一部很彭浩翔的电影。
自去年以粗口和低俗为卖点的《低俗喜剧》取得票房成功,彭浩翔似乎觉得仅以自己天生的小聪明配上小成本的制作便能够迎合到大众口味,于是《飞虎出征》就是一部翻炒《大丈夫》旧桥,用去年《低俗喜剧》的低俗和粗口卖点故伎重施的缺诚意之作。
影片说的是四名飞虎队员“过大海”嫖妓的故事。
描写男人集体出去嫖妓不是什么新鲜题材,十年前出道不久的彭浩翔就拍摄过《大丈夫》,这部片是彭浩翔的代表作。
《飞虎出征》很大程度是在不求创新而完全复刻《大丈夫》,无论角色还是桥段设置都是在重复《大丈夫》,可以说这是一部成人版《大丈夫》。
《飞虎出征》中的嫖妓飞虎队员和《大丈夫》中的嫖妓四人组角色都颇为相似,小强(杜汶泽)是他们的领队,如《大丈夫》中的天哥(曾志伟),外国长大的“竹升仔”阿富(余文乐)有点对应《大丈夫》里的李医生(陈小春),同性恋的虾米(曾国祥)一脸青涩不禁想起波仔(贾宗超)。
片中的桥段和情节编排处处都有《大丈夫》的影子甚至再现,司徒慧卓饰演的旅行社职员像在重复《大丈夫》里詹瑞文在网吧的那一场戏,至于詹瑞文就索性故伎重施,再一次上演妈妈桑,把当年那一场戏重新再演一遍。
《飞虎出征》仅是把这些桥段批量翻炒,影片对故事经营却不见《大丈夫》般用心,剧情简单,最后的结局阴差阳错捉到贼王,四人全身而退也是预料之中。
影片更无那种充满黑色幽默而带出一些男女关系探讨,角色单薄,像小强见到前妻一场戏草草率率,毫无意义,所以《飞虎出征》的角色也仅是外在上看到《大丈夫》身影,而全无《大丈夫》中角色的内里丰富,更无让人值得回味的内容。
影片对粗口继续乐此不疲和“贪口爽”,有邹凯光加入自然多了很多出口成章的烂GAG,这部电影不过就是用去年《低俗喜剧》吃完的“牛欢喜”菜汁,重新炒过一碟“驴欢喜”端上而已。
余文乐说 以前我看不起很多人 现在发现 大家都一样 是阿 如果从影片一开始来看 杜汶泽的确是 看起来没有什么实力 可是在整个过程中 你会重新认识他 他真的有责任感 不扔下任何一个战友 这就是一种责任感 有的时候其实你不知道 到底你救了他 还是他救了你 就像本来他们都想扔下那个人 可是后来 是他拿枪指着 才救出了其他几个 很多事情 说不清的 忽然明白了一个 关于不说的智慧 你有什么看法 有什么意见 关于某个人的 可以先不说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 可能那个人就展现了另一面给你 你就改变看法了 所以不要急于说什么 不要以为那就是诚实 有时候不说 也是一种尊重 不伤人 不伤己 还有阿 每个人都有秘密 你看余文乐扮演的角色 看起来就好像很清高 看不起别人的样子 他一开始想要调到A组 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B组屈才了 他不认为他们有什么能力 可是后来 他发现了 他说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 这句话蛮触动我 他的秘密就是当年为了当飞虎队而诬陷了一个人 在澳门 他们相遇了 一开始他不敢看他的眼睛 后来把事情说出来后 他和他道歉 那个人说 有很多事情不到最后你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阿 人生难测阿 也蛮有趣的 人活着 总会犯糊涂 但做事要想清楚 别犯错 如果真是不小心犯错了 就要承认错误 坦然面对它 让生活简单一点 其实有的时候 你外表看一个怎样 他不一定就是怎样的 像杜汶泽 他随机应变 面对敌人的时候 可以跪下来说好话 但不代表他变脸快 看到这里 你也许不会觉得这样的人会有团队精神 责任感 但他就是一个有团队精神的人 很多事情 只看一面 是无法推断另一面的 人真的蛮有趣 很多东西既可以是生存的技巧 也可以是因为性格 少说话 少判断 有的时候 你可以不表达 这是一种智慧 也可以让彼此舒服了解一个人的方式是什么呢 和他一起做一件事情 玩个游戏也好 也许就能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人了 只是也许 这个电影对我触动蛮大的 讲的是 你所判断的关于别人的看法 它不一定是对的
出色相比近期香港电影,这部电影的确靓眼。
当然,肯定是当中的出色的镜头,占很大噱头,刺激感强烈。
但原著以及改编的功力确实可以。
1.飞虎买春。
2.买春还欲拒还迎。
3.买春买出清纯,让人喜欢看4.买春买出基情,还让人眼一亮。
5.买春买得回不了家.6.买春还顺便执行了一下飞虎的本职。
用宅男的朋友的话说(是宅男推荐给我看的),搞得一塌糊涂。
商业电影优秀的作品呀。
接地气,不揉作。
看完后,回想那个回来的早晨,很有深度呀-买春很累。
很经典的喜剧啊,很有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范儿。
我承认,我低俗,我喜欢!
居然有露点,意想不到啊
不管圈内圈外怎么骂彭浩翔,反正我笑了,一如《低俗喜剧》一如《老笠》。
片尾太励志了,要不能给五星。
妈蛋谁也没跟我说这片少儿不宜 害得我刚开始还叫上还在念初中的弟弟一起看。。。。。。
真是荒谬啊。。。脸要笑烂了。。。
比《低俗喜剧》好玩,里面也有不少与后者相呼应的地方,整体给人的感觉有点像《大丈夫》,很多无下限的段子和情节让人喷饭,最后还是比较俗套的回到了友情上面,杜汶泽不愧是香港新一代冷面笑匠,邹凯光最大亮点
差评不解释
丑化飞虎队里程碑式的电影……
真是够贱格
有剧情,有色情,有看头。
港版的宿醉,今年最佳港片。
跟《大丈夫》一回事儿吧,当年看彭胖小说很喜欢这故事,好期待,看了总算没失望,“基警”‘提款基’‘吹风基’‘,平原,装男妓,September,三十分钟跑完十公里,最开始的时候,还调笑了一下《低俗喜剧》广西和驴,真是联系上下文喔,总之,喜欢的人就一定会喜欢的
只有一个镜头能看
又是低俗喜剧。
无聊。
这在香港上映的时候什么级别?
公务员嫖娼这事要放在国内,那肯定就不是这么个玩法咯
是我贱!看什么彭浩翔+杜汶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