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第3部:迷醉之人
As Mil e Uma Noites: Volume 3,一千零一夜III:迷醉之人(台),Arabian Nights – Volume 3: The Enchanted One
导演:米格尔·戈麦斯
主演:克里斯塔·法亚特,阿梅瑞科·席尔娃,阿马尔·波娜沙达,莱昂内尔·法郎克,卡里托·科塔,埃尔维斯·巴里恩托斯,赫维斯·迪亚斯纳斯,奇科查帕斯,贡萨洛·沃
类型:电影地区:葡萄牙,法国,德国,瑞士语言:英语,德语,葡萄牙语,法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简介:「一千零一夜」最终曲《一千零一夜III:迷醉之人》,皇后雪哈拉莎德再次现身,因担心失去说故事的能力,计画逃离皇宫,并述说最后的故事。米格尔戈麦斯改以文字说明故事背景,将影像赋予诗意,令此片富有文学性与民族色彩,并透过纪录片式的观察,呈现荒谬之中的凄凉写实,为当代葡萄牙留下了不可言喻的浮世意象。详细 >
旁白变大段内嵌文字描述;没有寓言式架构,全程几乎白描现实,略枯燥;导演对中国存有好奇,3集均插入中国元素,其中北大少女沦落记普通话讲述完整小品一则;
过度魔幻现实主义 燕雀的隐喻我不懂 = =
已经看过帕索里尼的《一千零一夜》和《不安之人》、《凄凉之人》,都是原著可视听化后的结果,很精彩,只不过我是以第三人的立场去审视文本里的大道理,《迷醉之人》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影像退居辅助位置,内容输出主要依靠持续弹出的字幕,有种与王后面对面交谈的真实触感,是所有《一千零一夜》题材电影里参与感最强的一部。打破了第三人身份的凝视和疏离,终于意识到原来观众就是传说里的苏丹王,贪婪的搜刮电影里的奇异情节,故事讲完大家一哄而散,导演们便擅长留下悬念,故事没讲完,艺术就还有无数可能性。苏丹王在听故事,我们在看电影,苏丹王活在故事里,我们活在和电影同样魔幻的世界里
神奇的中国元素。居然知道鱼玄机。
这部突然变得晦涩了起来,或者说也许这才是导演真正想要表达的层次丰富的隐语吧。
拍成纪录片的形式,挺好看的。
虽然看得昏昏噩噩,居然坚持看完了,第三部最无语,养鸟人的心境实在无法理解,可能有啥深意吧。北大女孩的故事又是出于西方导演对中国人的臆想吧,北大政治关系学院学霸,就这样葬送了自己的青春?想啥呢?为啥这个导演老是喜欢@中国呢?每一集里都有,不是负面就是荒诞,第二集里十三个情妇也看着可气。估计对葡萄牙的黄金计划非常不满意吧。但还是看下来了,这些演员,演得可真好呀,大部份画面也好。还有音乐,包括某个地区群众集会唱得国歌,也很好。
为何要强加中国元素,而且不是小三就是情妇?
3.5
看不太懂,云里雾里
当病态成为一种常态,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社会的种种?这部魔幻史诗到了第三部才真正玩到鞭辟入里,电影技法也真正玩出了寓言于现实的寄世讽刺。
和前两部比起来,第三部拍得要美一些,前半段更是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感觉,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如诗歌一般的优美。但是连着看下来,确实有点闷了,这种观影感受不是太舒服。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笑点太奇怪,每次电影里只要出现中文独白就感觉好想笑,不过那不标准的普通话旁白配葡萄牙的示威游行到是挺有趣的。
釜山02. 漫长的一天又一天,这种史诗架构的导演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野心. 可以电影与全世界观众“对话”.导演看着累累的,平遥大师班儿结束去了馆,今天又映后,敬业精神给竖个大拇指。
谢赫拉沙德从个人危机到最后心态自然的过程,正常的同时,也难免让人角色悲伤。最后这部捕鸟人的部分弱化了叙事技巧,类似于导演前作【禁忌】的状态,默片的既视感,燕雀的鸣叫声一直没有听过,燕雀就像这里的讲述者,但是只有片中的养鸟人才能听懂。
歌和风景不错
明显第三部有些仓促了
训鸟人的故事好长 字好多……
一个北大失足少女的故事。
完全将文本与影像拆开的实验,文本像拧开水阀般倾泻,影像更多沦为讲述故事的背景板,完整看过后确实觉得无聊,像在电影里阅读一本插画精美的故事书(一千零一夜?
也不差这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