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第六話後的小感想,我覺得日高陽斗是本體,因為上一集有小時候的照片,小時候已經有摸耳珠的習慣(cue了一個小日高捧著個牙盒的圖,那個排列令我想起第一集受害者口裡的鋼珠)!
日高後來應該是跟一個叫東朔也的人調換了靈魂,轉換後的日高想換回來,從某些途徑知道了奄美大島的傳說,於是他去過奄美大島(根據島上留念照片),並且成功換回來了!
我覺得關鍵應該跟島上海灘石頭有關,因為之前民宿老闆說撿走會受到詛咒,而日高手上就有一顆石頭!
估計換回來的代價就是要受到詛咒,要根據那個漫畫故事幫某個人做清道夫,清理現場!
我猜如果不按照傳說做,最後他就不能留在自己的身體裡!
而根據日高妹妹的說法,日高是一個重情義的人,他是極有可能會為了家人朋友員工,盡力留住自己的本來身體,想做回自己!
而第六集最後日高似乎已經把那個叫東朔也的人改成死亡狀態,估計這個東朔也就是行兇者,日高想完成詛咒任務,不想警察查出真相!
而日高為什麼有gay的傾向和換靈魂後會化妝會和陸做床上運動,我個人估計是因為日高本來就是一個愛嘗試新東西,喜歡冒險的人,當日也可能一時好奇貪玩互換過一次靈魂,所以他這個互換經驗!
這次跟彩子互換可能是意外,只要他同樣完成詛咒任務,估計就能回到本體!
因為第一次換成女性身體,所以他會好奇如果變成女人會怎麼樣,這就可以解釋後面化妝,挑逗陸,換裝成女間諜等行為!
日高本人性取向可能就是無所謂那種,誰對他好他就會喜歡誰!
因為陸開過儲物櫃後,彩子叫陸離開,但陸最後還是回去跟日高一起住,他大受感動,喜歡上陸也不是不可能!
以上只是個人推測,不同意大家也可以討論討論!
期待第七集!
一开始抱着 对杀人犯和刑警互换的好奇心看这部剧,说实话开始两集觉得有点无聊,想象不出杀人犯怎么洗白,后面随着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意识到剧情有大的反转,但是一直到第八集左右才大概知道了真相的框架,被结局吸引着停不下来。
最后真相大白,剧情虽然老套,也有一些bug,但是还是被亲情和爱情所深深感动,尤其是两兄弟的亲情,故事情节也非常引人入胜,跌宕起伏。
情节设置比较新颖,节奏紧凑,最后回归到亲情和爱情的感动。
亲情和爱情永远值得歌颂。
(配角很可爱,小八是一个乐观的社畜,主任虽然有些小手段确是一个正义的人,室友聪明又善良默默守护着女主。
女主很正义,有些小毛病。
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
男主是个很好的人,最后得到了救赎。
男主哥哥误入歧途,但是对弟弟得感情令人感动。
)
配角小八可爱社畜
很震撼的片段
因为互换而产生的羁绊
最后一幕,发生在全剧的核心地点,那条祖传的、永远没什么人的天桥。
所有角色都曾蜂拥至此,所有故事都与它有关,似乎全日本只有这一座天桥。
天桥的意义非常露骨。
在现实含义中,它是架在天空与地面之间的存在,上承于天,下接于地;在剧情含义中,它是灵魂交换的必备条件之一,只有在天桥上,才能完成彼此灵魂的对接;在象征含义下,它是天国与地狱的边界,哥哥与日高的相逢、相交与分别,日高与望月完成身份的转换,都是贫穷与富有,邪恶与正义,看似完成的近乎不可能的触碰。
但贫穷与富有,一直都在同一场所共存着,他们可能存在于同一座写字楼里,可能就是同一趟电梯里的保安与总裁;邪恶与正义,一直都在同一个人的心中存在着,以恶除恶,遂成正义;过于正义,邪恶丛生。
望月和日高在看似只差一个拥抱的最后一分钟,没有乖乖地分别、重归人生轨迹,而是在满月的流光下,再次完成了一次看似毫无意义的互换。
进入了望月身体里的日高,自然而然地回头问了一句,最近在做什么工作?
最后一幕,完结。
这个结局,有点意思。
你可以理解为这段是主角们的幻想,毕竟2025年的事情谁又知道真假呢?
也可以认为是为第二季——【地狱与天国】铺路;抑或是没有第二季,只是想塑造一个意犹未尽的高潮结局。
当然,也可以认为这就是编剧的恶趣味罢了。
不过我认为,这不是结局。
结局早已经被森下佳子在第9集开头写完了。
望月与日高,在经历了一次身心互换之后,他们已经充分体会了彼此人生的滋味,这一刻他们顺利地接受彼此灵魂回返的现实,接纳了自己被对方所塑造的结果,成为了没有性别的人,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境界。
最终成为了一个生命共同体。
剩下的故事,只是把这具共同体的路走完而已。
我对于最后一幕的理解,是编剧森下佳子认为,在未来,人与人的差异可以完全消弭,即你的身体,配上我的灵魂,可以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有愿意与他人达成共识的人类,都可以消除彼此身份、性别、种族的差异,成为共同的一个人。
这个人,可以体会彼此差异的合理性,可以像爱自己一样爱彼此,可以像家人一样包容互相的全部。
这个人,可以容纳完全不同的两种思考方式,可以包容正义与邪恶,同时体会贫穷与富有。
正因如此,他更能够体会生命的意义,即使仍将会在某一天死去,也会为世间留下丰厚的思想,即使无人在意,即使雁过无声。
这个人,在如今这个时代是不存在的。
剧中第一集便提到了疫情,在大疫情时代,人类在这一年经历了许久未见的互相伤害、指责,把彼此当做敌人,病毒肆虐与人间。
人与人的物理距离变得更远了,内心距离也变得更远了。
在稀缺的医疗资源面前,贫穷的人不配拥有活下去的权力;在拼命争锋的话语权之中,指责对方邪恶的一方代表着正义。
倘若让彼此立场交换,或是能稍微体会到对方的艰辛,彼此的伤害是否会减轻一些呢?
剧中最后一集,把疫情结束的年代定为了2023年。
把疫情蔓延的这几年,视为地狱的话。
我们的人生,总算体会了活在天国与地狱的双重感觉。
倘若能够消除这种边界,视它们为同一物,是否活着这件事情会变得轻松了一些?
疫情结束之后,希望能片刻地摘下彼此的防具,道一声「我回来了」。
现在是过去的未来,未来的我们回到了曾经的常态。
「我回来了」,灵魂回到身体之中,我将不仅是我,我将永远是我。
——新世纪腐淫战士 头脑一片空白地写于大结局之夜。
先随意聊聊第一话。
一直觉得,森下编剧是会写女性的,不妨以女性视角打开森下编剧的这部剧。
彩子于一年前升入现在的警视厅搜查第一课,在多次出现的会议、办公场合,彩子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女性。
绝无仅有的女性且不论彩子的个性和能力如何,就现实情况来看,这样的职场中女性可能很难处于优势地位。
从彩子上班时对周遭环境和同事的环顾就可以看出,警视厅是怎样的氛围,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彩子的视角的警视厅从小在旁人口中“正义感”爆棚,在河原口中的“纪律委员”彩子,她之所以在整个工作环境中显得单纯刻板,可能正是因为她无法“同流合污”。
看上去,彩子不被信任的理由是因为一次工作失误,但是彩子自己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实际上她的“失误”在于:太注重规则程序,没有灵活变通地在合适的时机释放嫌疑者。
所以,连后辈八卷也吐槽“只有你会这么做吧”。
彩子的质疑接下来聊聊职场上重要的两位男性伙伴(不是)。
八卷:佛系新技术派。
由于跟随着前辈彩子,他也是处于警视厅人际边缘的。
但是他以自己独特的心态和方式存在,比如点个外卖,按点回家,随意吐槽,开心就好等等。
森下塑造八卷,用了两个有趣的细节:第一个是出警路上网查资料,专注到不理同行者,停在路上查资料。
第二个是他动用了网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案件关联信息和人证。
视野很宽广,感觉很敏锐。
他也许代表警视厅的未来。
八卷手不离机河原:不计手段的能力者。
这个人物真实到,他出现在任何一个职场。
有一点老派作风,警视厅上下都可谓是游刃有余,各种道上也都吃得开。
他深谙对于底层小人物的收买和恐吓之术,同时也很清楚容易让人栽跟头的,从来都是有权有势的大佬们。
对于女性来说,他是“老油条”,轻视女性,对着女性开黄腔。
但是就工作来说,他是称职的,有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同时是有能力做事的人。
河原在日高案件上的直觉和判断都与彩子一致,连续两次坚持,因为他才最终达成了对于日高的搜查令。
河原的几次关键性抉择当河原和彩子在管理官面前争夺日高案子的管辖权时,他拿出了深谙职场之道的杀手锏。
所以,他们的上级五十岚面对河原的利害分析,深以为是地点了点头。
五十岚不仅在业务上,在人际中也是很平庸的人。
可见,能坐到领导位置或者博得领导信任的,业务能力怎么样在于其次,首先是能不能审时度势、唯命是从。
河原懂业务也懂“政治”彩子与河原的对峙,是第一话最为浓墨重彩的一幕之一。
看上去河原气场碾压,先是质问彩子的出发点是私心而非公义,然后又质疑她的能力,但在这一回合,彩子凭借她作为女性独特的直觉、判断和耐性赢了也帮了河原。
镜头没有给到河原,但给了八卷一个被震撼的表情,他当晚就留下来陪彩子办案了。
彩子与河原的较量至于,彩子为什么要冒失冲动、打草惊蛇去找日高,我猜,除了想要邀功之外,很可能是希望劝说他自首,回应这个男人曾给她的善意的帮助(口罩)。
毕竟他是这么多男性面前,她第一次不经意地流露出女性的一面(我们观众一开始就知道了日高是变态杀人魔,彩子是在交换身体后才意识到这一点的)。
看到日高简历的不以为然
下意识地正了正衣领彩子是这样的姑娘,她拼命工作,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她遭遇的不公与性别间的隐秘联系,又或者说连我们这些观众都在苛责一名女警察性情的不完美。
性别对于她意味着什么?
当她再次回来,她更是身为一名男性,真正来到了男性世界。
这什么魔幻剧情……好吧,我们拭目以待。
+++++++++++++++++++++++++++++++++++++++++++++++++++++++最终话的分界线因为第一话是写实主义作风,所以认真地分析了人物。
后来的魔幻悬疑走向说实在话,随意性多了些……很多人物变得无法分析了。
整个追下来,吐槽的话不说了。
还是有些感受值得纪念,比如一些关系,比如一些细节,故添加与此。
日与月:灵魂交换这个梗必然会产生相互理解和信赖的结局,这是屡试不爽的。
因为作为独立个体的我们,其实最难的就是完全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对他人感同身受。
最高的共情是什么,莫过于这样的一个交换譬喻了吧。
我使用你的身体,体会你的处境,我完全成为了你。
回溯整个剧,森下编剧关于日月关系的逻辑是顺理成章的,两个人从一开始的相互对立、彼此胁迫,到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最后两人关系才能达到令人信服和动容的程度。
由于日高是隐藏起来的角色,望月的心理历程如下:
最笃定的情话日与月,本来是完全相反的人(符号)。
望月明确简单,日高精密复杂,望月对人情世故不知变通,日高则非常细腻敏感游刃有余。
日高这个人,虽然最终也充满了谜团和留白,但作为望月的反面是非常自洽的,他人情练达到什么程度,不仅对自己亲近的下属都曾施以恩惠,在绊倒河原的第一时间,他就发出了同情的声音,说河原在他的年纪被剥夺了职务是多么不容易。
森下的厉害在于,描述了日高的两面性,正因为他太懂得别人,你可以说他温柔,但也可以说他心机,他能够揣度人心,亦能够掌控人心,两方面做到极致就是:可以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也可以为别人献身。
如果说东朔也是不被人注意的空集,那么日高可以称为无我的空集,他可以毫无障碍地理解任何人,成为任何人。
所以最后一集八卷说,日高不是活菩萨嘛,望月一语道破,他就是个精神病。
精准!
那么,你大可以说日高是前后割裂的,但也可以说他集人性最复杂的部分之大成。
如果说望月象征着这个世界法律和规则的简易,日高则象征着人性中最琢磨不透的地方,它无原则可循。
彩子对日高的评价庭审之何谓正义:最喜欢最终话的庭审,提供新的价值观和人生羁绊的交锋。
当然,此前森下就铺垫了对底层社会人群的慈悲和同情。
我想编剧并不是说,因为你不幸你就可以去杀人了。
她的用心在于,客观地描述每个人所拥有的不同的正义。
东朔也的“正义”是复仇,是颠倒的世界观,是在阳光照耀不到的这个社会的阴暗冰冷的角落,当然有无力的声音用自己卑劣的方式呐喊,这是我们否认不了、却容易忽略的事实。
与其急着批判这群人,不如说先对他们予以关注。
日高和陆的正义是对所爱的人的袒护。
他们都对东朔也无法告发、无法埋怨,无论他做了什么,只能无言的守护。
在情与理面前,对于常人来说,任何的抉择都是艰难的。
对陆来说,最后一集中他还在望月和师匠之间纠结,如果爱的人很多,要如何取舍和抉择,更是难上加难。
从这一点来说,东朔也的所谓“正义”已然不攻自破。
更精彩的“正义”来自庭审交锋,森下编剧仿佛层层递进,一步步稳扎稳打来到了她想说的话。
真正的正义是什么?
如果望月没有和日高互换灵魂,如果没有这个故事,正义只是一个空洞的词汇。
空洞得好像日高对望月的吐槽:
但是,正因为有了整个故事,有了朔也的故事,河原说出了“你怎么能剥夺别人的声音”“呼声就是呼声”。
作为刑警,权力机器,惩恶扬善自不必说,但首先第一步是,把事实呈现出来,让事实本身说话,即便它丑陋不堪,人们避之不及,但是事实本身就是有教育意义的。
望月的庭审戏更好,如果不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与嫌疑犯互换的过程,她怎能体会到这世界上最难抵达的“正义”?
“这是什么惩罚游戏?
”如果说对爱的人难以告发,她要告发和舍弃的正是她自己。
当生存需要和价值需要相冲突,人会如何选择?
她需要迂回、等待、甚至也有徘徊,她需要作出的是最艰难的衡量。
对彩子来说,置身事外惩戒他人的正义和经过挣扎艰难抉择甚至要把自己送入监牢的正义,显然后者的道德要求更高。
这也是灵魂交换的意义所在,彩子现在声称的正义比过去有了不同的分量。
从自身出发的正义打动了日高,也打动了我们,这才是真正的正义。
至此日高对于爱人(自己)的袒护的正义也不攻自破。
赞一个日高的落泪,平静湖面下的波涛汹涌。
纵然一生君基本上哭了十集,但的确是日高第一次落泪(果然,男儿有泪不轻弹。
不好意思好像在说一生君的坏话似的),哭得如此不同凡响。
河原和望月,作为公权力的代表,作为编剧的代表,把价值观摆出来的时候太有力量了:最高的正义即维护真实。
它虽然不能袒护所有人,但它不偏不倚就是对所有人的保护。
正因如此,每个在人际中纠结羁绊的常人,才知道自己应当行怎样的正道。
聪明如你,高尚如你,其实都只是常人会有的偏狭而已…先到此为止吧!
可以与这部剧告声别了,感谢森下编剧,感谢每一位真情演绎的演员,真的你们全员可爱,全值得爱!
注:因看到有的公号截取本文观点,特此声明,如转载需经同意。
我不是大批量写作也不吸粉,只是为喜欢的演员,是对他辛勤创作的作品的回报。
请尊重别人劳动成果,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这是一部爽剧,如果试图去挖掘其中的哲学,增加人生智慧是不现实的,这不是另一部《四重奏》。
性别互换,灵魂互换,角色互换,天堂与地狱的互换,这类剧情非常的刺激。
在交换之前,男主、女主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性格、职业,交换后他们应该怎么样面对另外一种人生轨迹?
怎么对待身体,怎么应付工作和其他人?
怎么处理自己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对于罪犯来说,他当然愿意变成刑警,但是对于刑警来说,她还要不要继续坚持正义?
因为坚持的结果就是毁灭自己,不仅自己要被抓起来枪毙受苦,还给自己加上杀人犯的罪名,盯上耻辱的十字架上。
女主犹豫了,她想先暗自积累证据,等那一天再换回来最终把罪犯绳之以法。
幸运的是,男主并不是十恶不赦的人,他有自己的考虑,他是一个愿意为他人不牺献出自己生命的人,他不愿意坑害无辜的人。
所以,男主对女主的身体倍加爱护,也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一系列的行动,不断让女主怀疑,最终认为男主绝没有杀人,应该另有隐情。
真相逐渐露出水面,真的杀人犯实际上是男主的哥哥,他们是一对双胞胎。
然而,看似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却有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而造成两种不同轨迹的原因竟然只相差15秒。
本来恩爱的夫妻离婚,早出生15秒的哥哥被父亲养育,而父亲那边混的不好,哥哥也成了混混。
而妈妈这边却顺风顺水,推动弟弟走向了人生巅峰。
这是天国和地狱,15秒是客观原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是社会问题造就了一切。
杀人犯东朔也虽然混的不行,但依然有一颗善良的心,是一个坚持原则的好公民。
但是,身在底层的他被社会一次次的暴击,被他人尤其是位高权重的各种社长无情的欺侮。
当得知自己的寿命将在半年后终结之时,他决定报复社会。
不,准确的说是当一名清理工cheaner(这个杀手不太冷),扫除罪大恶极之人,也为自己报仇。
强烈的对比,天国与地狱,在这部剧还有很多体现,刚刚提到的是暗线,明线自然是男女主人公,日高与望月。
其实从名字也看得出来,日高,太阳VS望月,月亮,而剧中两个人都特别喜欢看这两个天体。
但更主要的体现是,一个是邪恶的“杀人犯”,一个是有“风纪委员”绰号的正义的警察;一个是才高八斗,事业有成、被全员工感恩戴德的的老总,一个是老是犯错、被全侦察科嘲笑的唯一女刑警;一个把家搭理的井井有条的男主,一个把家搞的一团糟的女主···另外,追求正义勇往直前的女主和佛系不思进取毛手毛脚的后辈八卷、追求程序正义的女主和老派不择手段的王牌侦探、霸道任性的女主和温柔体贴的男舍友,侦察科领导层中一个脾气暴躁、一个唯唯诺诺····不过,虽然剧中有各种各样的对比,但是很多人都有共性。
比如,全剧终最后10分钟,一直是大反派的河原主任不在追查男主,而是让女主审问男主,显露出了他仁慈的一面。
他与女主本质上并没有不同,都是追求正义、能力超群的好警察;高富帅弟弟和矮矬穷哥哥都是有善良的本质,都有一颗舍己为人的心,不仅是兄弟之爱,也爱调查自己、要把自己送入监狱的警察。
这些共性让我们抛开对具体行为、性格的批判,感受到人世间还是存在真情和正义的。
最后,女主的男友离开了他,离开的额非常潇洒,因为他知道女主喜欢上了男主,那个愿意付出自己生命也要保护女主的人。
但是男女主角有没有在一起不知道,留下了一点悬念
之前看到绫濑遥和高桥一生的阵容就把这部剧码了,但一直没看。
看完凪的新生活就接上了这部剧,结果对益生菌彻底沦陷。
灵魂互换本身就是很浓厚的喜剧元素,绫濑遥和益生菌的演技自然是没话说,一开始灵魂互换前,日高真的很变态啊(话说益生菌就是莫名适合这种角色),互换后,就觉得高桥把望月灵魂的日高演绎得又真实又搞笑,看的人又心疼又忍俊不禁。
到后面灵魂换回来后,强烈的对比,判若两人,都差点忘了原来益生菌是个低音炮。
剧情本身也是不错的,悬疑层层递进,一层一层推进真相,停不下来,结果剥出来的真相是一个悲剧,一个由原生家庭引发的悲剧,益生菌的演技又一次发挥的淋漓尽致。
哥哥以为自己已经是孤身一人,不会再有人牵挂他,但日高的那句,我会,瞬间被带入剧情,对益生菌彻底沦陷,这个男人太香了。
此剧把手足亲情刻画的深入人心,命运造化弄人,让人无限感慨,同样的出身,却进入了不同的原生家庭,也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不管理由是什么,杀人都是不允许的,不管经历什么,都不是可以夺取他人生命的理由。
此剧也提到了程序正义,女主一贯坚持合法取证,只有通过正义的手段才能得到正义的结果。
主题曲和标题配上剧情也是满分。
天国,地狱,可以有多重理解。
个人的理解是两层意思,一层是望月代表警察是在正义的一端,代表天国,日高毕竟犯罪了,代表地狱。
这也是最浅层的理解。
更深层的是天国代表日高他的生活,地狱代表哥哥的经历。
ただいま我想是日高见到哥哥以后的第一句话吧,愛してる也是藏在日高心底再也无法说出的话了,如果当初可以坦率的说出口,一切的悲剧可能也不会发生了。
很久没看到能让人这么上头的日剧了,点个赞。
刑警与罪犯、太阳与月亮、正义与罪恶构成了《天国与地狱》中三组对称的反义集合。
剧中的两个主角——具备坚定正义感的年轻刑警望月彩子和人生信念饱受动摇的嫌疑犯日高阳斗,以及两位默契配合的兄弟——因幼年时期家庭变动而变得命运迥异的两兄弟东朔也和日高阳斗,这两组名字也别出心裁地形成了对应,像有意置入的彩蛋,又像严肃提出的问题:刑警与罪犯、太阳与月亮、正义与罪恶,它们之间是单纯的反对关系吗?
一、望月彩子的办案洁癖由绫濑瑶饰演的女主角望月彩子从小就具备过人的正义感,长大后如愿以偿地成为刑警,但她并没有得到工作能力方面的认可,反而因为为人处世过于死板而被同事称作“纪律委员”。
在办公室里,望月与中年刑警河源由于截然两端的处事风格难以友好相处。
在案件调查中,望月更是将河源视为竞争对手。
作为一名资深刑警,河源办案风格老辣,追求效率,为了抓到罪犯可以不择手段,“就算弄脏自己的手,也想要抓到犯人”。
望月呢,则有着很深的“办案洁癖”,宁愿多跑一些腿,也绝不搞违法搜查。
因此在望月看来,河源的行事方式无异于知法犯法,愧对刑警身份,即使搜集到了证据,也会纵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河源则质疑望月所谓的正义感只是为了得到认可,想立于人之上,所以看到别人先于自己找到证据,便会满脸不忿。
面对质问,望月不否认自己有功利心,但她也敢于反驳河源同样有胜负欲,她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办案原则,相信通过合法手段同样能侦破案件。
这显示出望月是一个执念很深的人,执念之深,以至于她会因为小时候被冤枉过,就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当“正义的伙伴”;以至于连“同事在办公室违规抽烟”这种事她都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顾自己后辈的身份警告河源不要明知故犯。
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望月是一个爱好伸张正义的人,不如说她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
在这一背景下,与嫌疑犯日高阳斗交换身体,无异于是生活给她开了个玩笑——最不愿意沾染罪恶的人,却因为一场离奇的意外成为罪恶的实施者。
二、从合作到合作望月与日高的合作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平等合作——相互利用——相互拯救。
起初与日高交换身体后,望月还希求一边表面假装配合,一边偷偷搜集证据,等到换回身体后再将日高逮捕归案,让一切回到正轨,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这种完美主义的想法成为日高拿捏望月的把柄,也破坏了契约精神,惹恼了日高。
在日高顶着望月的皮囊参与第二次犯罪后,望月才不得不克服自己的“办案洁癖”,调整了行动路线。
首先是以“大不了一起毁灭”的决心,在第二阶段的合作中慢慢有了与日高谈判的本钱,并在合作中逐渐占据上风。
其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制裁了河源的违法搜查,捍卫了自己的清白。
最终,案件结束后,望月被调往警察学校里任教,虽然调任是被迫之举,但她却发现这份新工作更适合自己,从而进入了职业发展的新阶段。
这意味着,望月不仅克服了“办案洁癖”,还克服了心中过度发展的执念。
与一线警官相比,教官虽然不能亲手除恶,却不必有因“弄脏双手”而“失去我的正义”的风险,也更适合她这种不擅变通却坚定执着的正义使者。
三、东朔也的人性洁癖如果说东朔也的犯罪在过程上具有偶然性,那么从性格上讨论则是一种必然。
因为幼年时父母离婚,东朔也和日高阳斗这对兄弟分别由父亲和母亲抚养。
拥有万贯家财的父亲本来可以为东提供优裕的成长环境,却由于破产使东的人生成为事业的陪葬品。
母亲起初生活清贫,嫁给了一个卖面条的小贩,但小贩用勤恳的双手把小活计做成了家族事业,他的工作作风也深深影响了子女,使日高和妹妹都成为了优秀的企业家。
天差地别的命运,凸显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未来的重要影响。
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东朔也同样是一个执念很深的人,是越来越深的执念将他拉入了痛苦的地狱之中:即使与双胞胎弟弟不会再有生活交集,却执意写信引他见面;明明可以和母亲过更好的生活,却选择陪着父亲一条路走到黑;生活变得越来越不顺利,却没有打电话向母亲求助;查出癌症、被告知只有半年的寿命后,即使日高主动提出资助,也选择成为一名手执凶器的“清道夫”……这种执念中蕴藏的狂热意念,恰恰最容易被邪恶组织所利用。
所以当东偶然得到杀人犯遗留的漫画时,不需要他人的洗脑,东就主动成为了“φ”的信徒。
表面上,东的“清理行动”是出于他对正义的朴素认识:“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做着平凡的工作,他们能够得到认可,得到回报,才是这个世界的正道。
”可是,他所做的事情,不是发扬正道,而是公报私仇:一是报职场遭受不公正待遇之仇,杀死曾经任职的公司主顾;二是报遭受命运“玩弄”之仇,逼迫比自己迟出生15分钟的弟弟,成为自己的共犯。
在这一层意义上,我不认同河源警官所说的,东的心声仅仅是“弱者是多么容易被夺走所拥有的东西,而强者最后也会被夺走一切”,里面还有一种更深的恶意,是为了告诉弟弟:即使你比我迟出生15分钟,短暂地拥有了光明的人生,但最后也要同我一样,成为手染鲜血的杀人犯……-有一些执念,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有序运行,而有一些执念,一旦成为心魔,就会使人成为颠倒黑白的疯子……
我看到结尾,觉得为什么男女主会轻易为对方而牺牲自己?
原因就是曾经短暂地成为过彼此。
而共情能力,是人们愿意互相帮助的最原始的初心。
人和动物的区别,除了逻辑以外,就是共情。
在面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面前时,和面对一整个需要帮助的群体的虚化概念时,人往往乐于就近帮助自己相知、相熟、或者相似的人。
共情是能够区分个体与整体,自己与其他才能够得到的能力。
那么上帝为什么在教会我们理性逻辑的时候,又赐予我们共情的能力呢?
就是赐予我们善良与正义,而不是仅仅的利己主义者。
上帝在赐予我们公正之后,又赐予我们仁慈。
这就是我们的左脑和右脑。
我确实很唏嘘于男主哥哥的遭遇,甚至在我看来,它根本不是故事,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
公司老板的儿子就可以在公司称霸,教授的孩子就可以在学校称霸,有钱人犯了错也可以请最好的律师打官司。
越长大越发现,电视剧仅仅是现实的一角,甚至是现实的美化,而非少年时认为的夸张了不公的待遇。
我在想,其实底层的人们,和这位哥哥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位哥哥的自尊太强了,而底层人们习惯了为了生存而不去与不公抗争的脊梁。
他们没有能力,而哥哥的设定是家道中落的公子哥,因此受不了这样的不公待遇。
我想到如果一个打工仔,再被公司开除后,只会立刻投入到下个打工之中。
其实,我以前以为我们的社会被金钱所奴役,是很不开心的社会。
但我突然也想到,从前的人们没有那么多金钱,但人的贵贱却是天定,更是分为了三六九等,普通贫民根本没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样想,金钱也许是万恶之源,但也有稍稍改善从前天定贫富的命运。
只是,下一个世纪的社会,希望人们不要把金钱看得那么重,为金钱丧失了本心,只为金钱去生活、去社交、去评价,而丧失了珍惜其他宝贵品质的能力。
剧中的小陸,放弃了高薪的职业,而做一个万事屋的职员,就是这部剧想要传达的价值吧!
剧里面还有一个吸引我的点,就是一心专心搞事业的女主。
其实真的看腻了主角们一水儿的男人搞事业、女人恋爱脑的单一模版,专心搞事业的女生真的很有魅力。
我老公和我一致认为,如果只是第一集那样拍下去一部警匪片,我们也喜欢看,因为深深地被女主角身上的那股冲劲儿所吸引,而这股冲劲儿,又因为是女人而多了可爱与让人喜欢。
其实对最后一集稍微觉得有点结局拱得不够高,其实不如稍微弱化一些男女主满溢的情感,更多地描写一些小人物的视角,类似于性骚原的正义观,小陸的离开的心路历程,哥哥的改变与孤独,小警察的改变。
这些每个人物的侧面,才构成了饱满的群生相,会和不断垒高突出的男女惺惺相惜的情感同样高级。
全文全面剧透,谨防剧透分隔线————————————————————————————————————————————————————————————————————————————————————————————————————————————————————————————————————————河原主任是除主演之外最能体现森下角色塑造完成度之高的角色,证据之一就是我直接从他入了北村一辉的坑(x)毕竟作为主演之一,河原一直从主角们的对立面推动剧情,当然得花一番功夫来塑造。
森下这剧本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派角色,河原从人设到表演却都很有反派的感觉,是个相当丰富的人物。
河原这个角色的整体完成大概可分四阶段:第一阶段几乎是昭和刑警stereotype的再现,给观众一个讨嫌的老派硬核刑事的印象;第二阶段从他追查望月开始,算是第一阶段的延续,但是更凸显他的敏锐嗅觉和不择手段的一面。
第三阶段从他被望月/日高下套、摸索到东朔也的线索开始。
吃瘪被挫了锐气将讨嫌的第一印象收敛,同时进一步深入这个人物的核心设定—就像日高说的,他比任何人都坚持于自己的正义、执着地追逐真相,正因有他才更加强了剧情中对弈般的紧张感和冲突。
第四阶段、亦是最后阶段,是冲突的升华和收束。
最终两话将河原主任的个人情感以及跟望月的前后辈关系呈现了出来。
之前河原基本是个查案的工具人,但从追逐战到拘捕望月,尤其是审讯日高的一段,森下让我们看见统筹这个角色每一步行动的人格亮点。
(所以我也是两周前才入辉叔的坑。
)总体来说没了河原这个人的行动,整部剧剧情的精彩和紧张感都会大打折扣。
第一阶段的河原主任,是观众通过望月眼中看到的“性骚原”,讨厌的前辈,没有正派刑警的样子,蔑视规则,还对她百般刁难。
警察的男性世界里,望月这样的硬核姑娘也生存不易。
但确实河原也不是毫无道理没事就给她一个下马威,两人的冲突似乎在是否遵守规章这个维度:小到在办公室抽烟,大到如何办案。
河原瞧不起望月,更多不是因为她的性别,而是她死板的行事风格,也就有了第一话最后10分钟的爆发:在他看来望月不是真正一切只为为维护正义追求真相的合格的刑警,而是有强烈的先行观念、为向充满敌意的周遭证明自己而行动。
后者是身为刑警的大忌。
因而在河原看来,望月连个花瓶都不如,就是个无可救药的死脑筋后辈。
河原自己也绝不是个好前辈或者后辈楷模。
他身上也有望月的负面特质,抢望月的功劳、好大喜功、无视纪律、用非法手段办案,而且也有先入为主的问题。
第二阶段突出体现了河原这些方面的特征,将他打造成互换后望月-日高联盟最大的敌人。
河原最恐怖的地方是直觉敏锐,像老狗一样嗅到线索就紧咬不放,可谓是个典型的昭和电视剧里出来的老派刑警。
(森下不忌讳借用这种刻板印象,观众觉得熟悉亲切,同时也留下反转的空间。
)直觉和观察告诉河原望月是黑,为了证明这点他甚至不惜威胁收买证人,让日高望月联手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河原的吃瘪可谓是大快人心,也是推动他向第三阶段发展的契机。
第二阶段的河原被打趴并踢出了专案组,看似望月日高组取得初步胜利,但这反而给了河原避开日高视线私下查案的机会,也让森下打造最精彩紧张的中段剧情:通过望月组以及河原组双线一路逼近日高和东朔也的真相。
河原在第三段似乎比较老实,一心当个办案的工具人,一改头几话的做派(虽然显然没有洗心革面),凸显这个人物认真的一面,以及身为大前辈级刑警的能力。
双线展开在第八话交织收束:这时候河原再次成为望月-日高的最大威胁,将他们步步相逼的同时也将剧情层层推向高潮。
身为观众的我们都知道,河原一开始大方向就没错,望月确实就是日高的内部协助者,虽然细节他无法把握。
但他会如何理解和处置成了一大悬念,并直接关乎望月和日高的命运。
这是河原身为角色最大能动性的所在。
这点看来角色设置跟白夜行的刑警有点像,但是河原的推动能力远远超过一个只是在查案的刑警—他和主人公正面刚,像棋局对弈一样斗智斗勇、见招拆招。
河原的复杂性、交换灵魂的设定、望月的立场早已让剧情超越了刑侦剧的执法者vs犯罪者二元对立。
倒数第二话的河原虽然代表执法者,依然是一脸恶人样,正常的观众都会为望月他们捏把汗吧(除了我这种刚入辉粉籍的)。
但若不是激烈的对立和角逐,就没有最终话每个人物的和解,尤其是河原对日高和望月。
最终话的河原流露出的感情将这个人物彻底完成。
河原对案件的把握(除了交换灵魂)精准得不可思议,而他不光关心过程也关心动机,关心东朔也和日高出于怎样的理由进行了这一系列犯罪。
他将这一切理解为东朔也这个底层人物绝望的“发声”—并不只是罪大恶极的连环杀人。
河原审讯日高的台词直接体现了森下台本的高度,也是河原这个人物的点睛之笔。
那段话可以理解成他为了让日高公认实情的话术,试图从他的软肋--哥哥--攻陷他。
但不论如何,河原的愤怒和同理心都是真实的,都是情绪的流露。
至少在找陆询问东朔也的事情的时候,这些情绪就在河原心里酝酿着。
对他来说正义从来就不是遵纪守法,是流动的;真相即是正义,不管犯人还是被害人的真相,他全部要扒出来。
因此河原一开始也想方设法将望月这个日高的内部协助者揪出来,不让望月审讯日高,不给他们“串通”的机会。
日高见招拆招,难攻不下。
这时他试图逼望月自白,因此质问她“你的正义到底是什么”。
比起抓犯人立功,河原其实更不希望真相被隐瞒在黑暗中,但最后他难得地放弃了自己的坚持,态度和缓地和赶到现场的望月交接。
河原放弃追究那个内部协助者了吗?
是的,毕竟他的目的并不是断罪。
他也知道自己撼动不了日高要保护某个人的决心。
恰如他在最终话开头对望月所言,只有望月才能成为突破口。
而且更重要的是望月找出哥哥的留言时,他看到并且也认同了望月的正义感:如果是这样的后辈,那么有些秘密就让它成为秘密好了。
最终像回应日高的心意一般,世界线收束,所以交换过的痕迹都消失了。
最终话也就是河原和望月的和解:他看到了后辈的转变、看到她是如何为了自己坚信的正义而行动,不惜一切代价、不惜违背法规。
在她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因此可以释然放下那些仍未解开的谜团而离开。
最终话主线确实有点未尽人意,但河原主任人格光辉遮蔽了我的双眼(x)。
管理官喊他“前辈”那下也戳极了。
懂得看风向而晋升的管理官,是发自内心佩服河原的能力、一直仰视着尊敬着这位前辈。
这样的河原刑事实在太迷人了,于是让我好奇地把北村一辉以往演过的角色都扒了一遍。
虽说之前就了解辉叔的大名、对他也很眼熟,但最初对他的印象就是怎么又演痞子了,真是个一脸凶相的大叔。
补剧之后也有点小感慨,他脸这么好看、气场也足,但戏路并不是很广。
河原这个刑警虽然没太拓宽他戏路,但也算是把他五十之后的风度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和他以往饰演的所有刑警都不一样。
总之就是一个字,香!
而且越老越香!
以后期待辉叔的各种剧!!!
下面罗列一下辉叔在不同剧场不同年龄段演绎的刑警吧,真可谓各有特色,从软萌逗比到铁骨硬汉。
唉,陷得更深了(寻思着我也不是个警官控啊…但西装真是不让人活)《妖怪人贝姆》夏目彰规,另一个入坑角色,十年前的作品了,是个有点爽朗又呆萌的软绵绵的警官,老好人,还是个好爸爸、龟梨和也心中的白月光(x)但阳光的外表多少是在压抑内心的悲伤和黑暗。
跟卡咩桑互相救赎的关系太美好了…
《ATARU》的泽主任,没错也是搜一主任,八面玲珑的大逗比一个,穿印着自己肖像的居家服(这什么鬼设定啊堤导!
) ,破案全靠中居,当然能解读中居给的那点提示也够厉害了…有很できる的一面,同理心相当强。
值得一提也带着一个女警后辈(千明女士),但比河原望月关系缓和多了。
总的来说是个可靠又平易近人的好主任(怎么就离婚了呢)。
伽利略里的小草,福山叔的好基友,第一季开头就升官去了搜一,几乎没什么戏份(x)在特别篇里少年感很强。
戏份真的太少了我对他印象淡薄……
《脱黑》里的三岛先辈,没错又是女主先辈役,战斗力比优叔差远了,但这次也是个很暖心的好仙贝。
表面是个不良,内心是个软萌的少女,很接近本尊的一个角色。
有一说一,能hold住飞机头的演员真不多。
又是离婚设定,堤导是不是故意的……
日版《信号》里的大山刑事超级老好人一个,有硬汉和呆萌的一面,吉濑姐姐心中的白月光。
电影版又能看他领便当了(不是)好期待呀。
《刑事Y的叛变》里的搜一课长,这个应该是叔在搜一里担任的最高职位了吧。
不知道是正是邪,捉摸不透。
又是离婚人士。。。
我已经习惯这个标配了= =
(如有缺漏欢迎补充,辉叔警察大好)
一开始是冲着绫濑遥的演技和颜值、高桥一生的颜值去的,因为悬疑剧还怕比较恐怖。
刚开始吧,还行,灵魂互换,刑警和杀人犯,虽然朋友说是老梗了,但是还是隐隐地希望有什么不同的进展。
两人的演技确实很好,尤其是绫濑遥的邪魅,高桥的娇媚。
但是,这不符合人设啊,彩子刚开始的坐姿,性格上的豪爽,压根是不会对那个男生的身体有什么羞耻感的,能像医生看到一坨肉的感觉。
还有女刑警还一直穿高跟鞋奔跑,我每次都看着脚后跟,真是铁脚。
而且非得刻画成鲁莽、自私、为了立功藏各种东西,然后最后因为感情反而犹豫放弃自己的原则,最后用感情感化罪犯,那么催泪,太无语了。
那个骚扰原最后还洗白,突然有良知了,真神奇。
最最让人无语的是,最后没钱干坏事的是坏人,而有钱人之前那么心思缜密,后面是个白莲花,编剧,你有没有搞错啊。
这跟好看的穷女人是恶毒女配,而好看又单纯最后却是富家女的是主角。
感觉三颗星都不想给了。
高跷医生 你演的啥玩意儿
劇本很差,第一集還比較好,後面越來越糟。互換後的雙方演技沒有對上原本對方的人設演法之外、劇本上的對白跟人設原本就已經跑掉了。扯上越來越多人,劇情就越來越荒唐,演技也越來越令人看不下去。變成簡直沒眼看的鬧劇一場
作为悬疑剧后劲不够,但头一次啃灵魂互换的cp啃的真香。
嗯...就一般吧... = =
空集的清扫工,即使用了肮脏的方式,也是为了向社会发出呐喊。
剧情无聊 益生菌男声好好听(⸝⸝•‧̫•⸝⸝)
就,奶遥原本的女刑警感觉并没有高桥演的性转之后那么母那么弱啦…我桥真的不考虑演个homo的剧什么的么?!简直白瞎了演技
日剧是真的很喜欢救赎题材啊,写这种非爱情的感情日剧向来都有一手,韩剧真要跟日剧学一下怎么不烂尾才行(无意辣菜,真心建议),绫濑遥和北村一辉演得都很好,男主的哥哥作为配角也意外的演得好,两个男配角6和8也各有各的可爱(66最后为什么要走啊呜呜不舍得),相比之下作为男主的高桥一生就差点了,虽然粉丝一水地夸他演女人非常像,但实际上他只演出了女人的刻板印象(就像演基佬就得娘娘腔一样)而没有演出女主的特点,和绫濑遥的对手戏他的气场也始终处于下风,大结局的高潮询问戏也不如对面两位演员那么饱满有感染力,他的演技绝对被高估了,另外主题曲和音乐也很不错,最后绫濑遥真是太太太美了,成熟的女人魅力,好棒!
结局不够好看 但是属于情理之中最好的ending 性骚原全程智商在线 陆八卷新田三个配角很可爱 东朔也作为杀人犯被仓促地洗白 日剧跑情节有点多 望月的人设就是典型的正义警察反而不够讨喜
刚在Tver看完第一集。因为只看了TVCM,一开始满心期待是个猎奇杀人大对决。看到最后画风一转就跑去看简介。奶遥和沟端淳平的人设看了想打人(沟端略过)。一直强调抢功劳,这么想要功劳当警察干嘛,北村叔说的一点也没错。跑去公司对垒高桥一生的时候,沉着冷静的分析和观察,结果不知道心急啥,非要一直逼问不在场证明,这人设是有多矛盾啊。最后说要去叫犯人自首我更是看笑了,单独一个人去找凶恶连环猎奇杀人案的犯人自首,结果盯着证据看,被犯人发现后处理掉。最后发现前面90%的乱来是为了衬托最后10%的灵魂交换就更无话可说了。这编剧我是避雷了,导演也是来乱的,就因为标题名字所以BGM用奥芬巴赫的天堂与地狱序曲?很多地方音乐都来的很怪。
典型的优秀脑洞被弱智剧情给毁了。男杀人犯和女警互换身体,最好玩的剧本绝对是斗智,但女主被设定成了花瓶,性格也不讨喜,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全靠男主撑着,于是剧情只能往玄幻和悬疑的方向走,也就是安排一个好弟弟给哥哥擦屁股的情节。看似反转,其实是编剧能力不足的体现,尤其是最后一集,完全没有看的必要。PS,高桥一生明显老了,演坏蛋时一脸褶子太出戏了,演女主时的柔弱形象还行,毕竟天生狐狸脸
女主逻辑思维和智商都没问题,比较糟糕的是情商,与北村叔的角色呈鲜明对比。但正因为这股冒进,她才混得不如人意导致了重大失误才有机会换魂不是么。一味追求非正统刑侦剧绝对合理性就不够fantasy了。首话节奏令人满意,初登场表现也都令人满意。森下佳子是最不会塑造女性弱化刻板印象的编剧之一了。男人女人有生理上不可逾越的量极差,这股微妙的天然差异也会让观众对女人扮演男人带着比男人扮女人更严格的审视,既要有力量又要不用力过猛。BUT内敛和面瘫区别还是挺大的。P.S 男演员多数时候只要关注其演技就好了,而女演员卖力表演的同时还要被附加关注她们的脸是不是衰老了,保养得如何。这也算是令人遗憾的刻板印象吧。
是我记错了吗,一开始好像8分朝上来着,我只能说当时看但漫天的好评就很疑惑,真的很无聊啊这剧…高桥一生的褶子过于影响观感,下次不看了。
后面只想看陆了,柄本佑好有魅力。八卷是可爱担当,河原是唯一认真搞事业的人。
受不了阴阳怪气。
一部剧竟然有四个超喜欢的演员,都是颜值加演技双重在线,lucky。高桥的女性化太可爱了吧,可攻可受啊,男性时的嗓音要命了。最后陆为什么要离开,难道看出望月对日高是真爱?北村叔其实还是挺man的。这四位真是超爱啊
我遥居然是这样来演变态杀人狂魔哈哈,以及变身后高桥也太慌了吧,完全不是前五十分钟我遥的人设啊
交换身体的设定确实有意思,但也仅限于开始的悬念和高桥一生的精妙演技,对女性动作神态的细节把握很厉害。后期基本塌了,真凶的心理变化写得太差完全无法共情,感觉全警察局都在捣浆糊只有北村一辉在干活。结尾感情线真是摸不着头脑为npc小天使陆哭一哭...
一集半弃,太尬了,男女身体互换的老套细节过于琐碎,看得心烦,高桥真的太丑了,演技也很尬,即使是为了我辉也坚持不下去
我还蛮喜欢,遥太可爱太好看了,灵魂互换的梗我看不腻哈哈哈哈,超期待后续发展不准给我烂尾!!!/看完第二集扣两星,后面不追了,太不吸引人了,本来以为两人互换性格反差和表演方式上应该会很有意思,抱歉是我想多了,两集弃,另外真的觉得下属很淡定说知道你俩灵魂互换了,太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