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是电视剧版的无间道可惜本人没看过电影 所以无法比较 N早看的一部片子不知道为啥那时完全没有留意到原来有yoyo 看来yoyo那时候也不是很受捧个男主角我就记得方中信 不知道为啥对方大叔很有好感 为了他我还稍微看了几眼新版的一帘幽梦 另外貌似有郑嘉颖 现在这男人算是TVB当红小生 由于当年一部绝代双骄里的江玉郎 我真是没法对着男人有好感 就像法政2 那个角色完全就是讨巧 不喜欢呃扯回来 给老妈也看过 结果就是看不懂 不太喜欢男性为主的片子 虽然TVB一向这样 囧
开场真不错,不同于一般TVB警察剧,够大气,有电影的感觉。
这部可说是无间道的电视版,这么硬朗的男人大戏,在男星方面真闪耀,各个男一范,很有火花。
黄家辉,全剧西装到底,很有型啊,可黄SIR,你家住海边啊?
管那么宽?
啥闲事都插一脚,好吧,我接受他快挂了,急于破案的心态。
冯志伟,本来混到退休没什么问题的,可莫名其妙被一个女人缠上后就没顺心过,大哥,谁叫你长得帅呢?
招桃花劫了吧?
杨启东,唉!
真悲剧啊,每天不是跑来跑去,就是被人打,还穿得脏兮兮,邋里邋遢的,谭耀文拍得很累吧。
侯文华,身材发福了点,可气场够,演黑社会老大也算有说服力。
可生活水平真不高,顿顿不是大排挡,就是小火锅店,伙食都没改善,你老赚那么多钱是为了什么啊?
怪不得老婆跑了。
女主方面,彭慧真是全片核心人物啦,“红颜祸水”称呼都太轻了,简直是扫把星中的战斗机,谁惹上了谁倒霉,不是说她人品有问题,只是她太不自量力,执着地追求所爱,完全不顾周边人的感受,结果杀伤力太大,后果不是一般的严重,被她爱的人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对剧情方面,我最想吐嘈的是他们做卧底太没技术含量啦,都没见过智商特别高的表现,光天化日之下跟警察沟肩搭背,吃吃喝喝,通消息那么多次,居然都没被人怀疑?
录了那么多“说句心里话”的录音带,随便来个人串门都可能被发现,呐,黄SIR第一次到杨启东家就抄走一箱当纪念品啦。
卧底身份都被拆穿了,还能唧唧歪歪那么久,到后面编得越来越离谱。
如果把剧集压缩到20集,把大漏洞踢掉,小漏洞补一补,也不失为一部经典剧。
香港颇钟意江湖片,从早期的上海滩,到刚上映的寒战,不胜枚举。
也不知道这么个弹丸之地怎么就生出这许多事情来,以至于还未曾到过香港,神马油麻地、尖沙咀、旺角、庙街、赤柱、南丫岛……已是耳熟能详,而O记、CIB、G4、ICAC、律政处、内务部、重案组……比对公检法要熟悉多了。
古龙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于是乎,上演出一幕幕刀光剑影、血海情仇。
在黑帮片里面,常常听到这句“边個黑,边個白”,做卧底、插针,是敌我双方惯用的伎俩,尤其在《无间道》里面达到高潮。
做古惑仔做多了,常忘记自己是个差人,比如龙在江湖里面的古天乐;做警察做久了,想做翻好人,不想再混黑社会,比如无间道里面的刘德华。
不过一切未揭晓答案之前,你怀疑我,我踢爆你,就是不知道到底边個是兵,边個是贼。
《争分夺秒》,是2004年的旧作,看完雷霆扫毒闹剧荒,本来想看大太监,可惜实在对男人为主的清宫戏提不起兴趣,一看监制是罗永贤,想起争分夺秒不就是他的旧作么?
于是翻出来复习。
说起来,我的粤语基本上是跟着这部片子学会的,因为是我第一次看原音的TVB作品。
那时还是研一,没课的日子,窝在大运村的宿舍看完了。
不知道2004年TVB发了什么力,什么金枝欲孽、栋笃神探、大唐双龙传、无名天使3D、天涯侠医,包括争分夺秒,都是我很喜欢的。
争分夺秒是一个发生在30天内的事情,一天一集,由候任警务处长上任前遭暗杀的风波引起,黑白两道双方都互有内应,从而展开斗争。
学着24小时的风格,监制很想拍成电影的赶脚,不得不说,有些长镜头的运用,场景的布置,是有那么些味道的。
里面BUG不少,但是咱就别抓着那些不放了,说点印象深刻的吧。
我记不得KC是几时拍戏出道的了,但是初识就是从这个CIB的高级督察黄家辉开始,哎,那时的KC,真是靓仔来的,其实现在也还是,哈哈。
可惜演个末期脑癌的悲剧人物,袁彩云(话说很久很久没见过她了)、曹敏莉都喜欢他,嗯,我也喜欢他。
在争分夺秒里面,他冷静、理智、机敏,不管是面对挟持他的还是冤枉他的,总是一脸平静,那种不屑真是把你冷到内伤。。。。
我觉得纵观所有差人,KC就是负责来秒杀的!!!
其实KC的戏路还是蛮宽的,可以演冷酷有型的阿sir,可以是一往情深的沈朗,可以是吊儿郎当的Law霸,还可以是温润如玉的八爷,不同类型的角色尝试过蛮多,也并不脸谱化,演什么都一个味。
TVB的情侣档里面,KC和Niki绝对算得上一对经典。
陈豪那年的光彩在金枝欲孽里面,争分夺秒里面的O记高级督查陆耀国只是个打酱油的,前几集就被大反派一枪毙了。
剧里他和黑帮大佬是从小在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可惜分道扬镳,一个要抓贼,一个要当贼。
里面还是很有型的,尤其是警务处长王耀扬受伤时,他本想探病,但是最终没有进去,只是在门口标准的敬了个礼,我很受这样的英雄主义情怀而感动,那种保护市民、为民除害的使命感真是感觉到从内而外散发出来,感染到你。
卧底是谭耀文演的杨启东。
其实我觉得谭耀文的演技还不错的,怎么在这里面那么肤浅呢?
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卧底当得那么高调那么浮夸的,这不明摆着让大佬怀疑吗?
碰到点事情,那种惊悚、不忍、恐惧就全都显露在脸上,简直是弱爆了。
卧底还得看Laughing,装哑巴装得打出血都不哼一声的,这才叫卧底,Anderstand?反而出彩的是处处想要维护谭耀文的熊猫,是李思捷演的,真是个活宝,浮夸的神态和动作,真是个二百五的亲生老豆。
哎,这些我喜欢的经典绿叶配角,现在都不怎么演电视了。
谭耀文身边的女人,是个十分聪明有勇有谋的夜总会小姐阿wing,是姚嘉妮演的,我觉得这是她那么多配角中最出彩的一次了。
比戏里面另一个女人蒙嘉慧,真是不知道好多少倍。
里面最让人反感的莫过于方中信蒙嘉慧这档了。
方中信本来是个只求安稳退休的沙展,结果唔好彩被黑帮阿嫂蒙嘉慧看上了,然后厄运连连而来,女儿死了,最后自己也死了。。。
方中信在里面温温吞吞、神神叨叨的,越看越顶唔顺,很多次我都对着电脑骂:你和彭慧怎么还不死啊啊啊啊啊啊啊?
哎,不过这都是编剧写的,方中信也没法,我还是不要骂他了。
他和蒙嘉慧都是自私的人,所以害了很多其他人,但是话说回来,我也很同情他们,因为他们的内心都是千疮百孔,所以才会互相吸引在一起。
既然说到蒙嘉慧,哎,她演的阿嫂,真是扫把星中的战斗机,她在哪里哪里就有事,就有逃亡。
我觉得蒙嘉慧也蛮累的,在戏里总是在跑,所以清一色的平跟鞋,方便随时逃跑和追人。
不过亏得她,我那时才第一次知道Maxmara这个牌子,以及她家很漂亮的风衣,Yoyo的身材还是很不错的,虽然瘦但并不妨碍她的美。
蒙嘉慧经常在TVB里面演一些不讨好的角色,不知道得罪谁了。
在妙手仁心里面被陈豪劈腿了,转而喜欢吴启华,但是蔡少芬才是我们的最爱啊,你有没有搞错?
在陀枪师姐里面她又喜欢陈小生了,可是在我们心目中,小生和英姿才是绝配啊!
在溏心风暴里面又要和钟嘉欣、林峰搞不清不楚的多角恋。
哎,还是最喜欢暗战里面那个淡淡的女子。
大反派侯文华,是魏俊杰演的,那时已经发福了。
他抛弃滕丽名的时候,我就不喜欢他了,不过这部剧里面,演得还是蛮好的。
简直就是个儒雅的学者型大佬,成日架着副墨镜,你以为你是王家卫啊?
吃饭擦嘴不用纸巾,要用一块白布,本来以为他很环保,结果用完就扔了,那你还是用心相印吧好么?
不玩女人用情专一能挣大钱,简直就是极品好男人一枚,不过是卖白粉的。。。。
到死都还是惦念着彭慧,可惜一切都返不转头了。
里面还有两个泰国差佬,一个也是大卧底阿sam,一个是女警Rita,不知道是哪两个人给他们配的粤语,简直是难听到爆,就像是脑袋被门挤扁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一样。
我一听Rita问杨启东”阿东,阿东,你做咩事啊“的时候,我就对着电脑骂”做咩事关你毛事啊?
就是你在呢度搞搞震!
“阿sam也是个黐线来的,懒得说他,当卧底当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其实黑白两道真是好说不清,谁能分得清呢?
那些警察有行动的时候,那个架势还不是就和黑社会古惑仔出去砍人一样,古惑仔在非法的世界里高调着,警察在看似合法的社会里高调着,只有我们小p民一声不出,老老实实挣钱给他们用。
黑与白、兵与贼,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楚,只有一个真理,那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争分夺秒》——Split Second,听来就是很紧张刺激的一部电视。
剧集采用了片段计时的手法,将分散的情节贯穿起来,是TVB剧集一次全新的尝试。
更是一次突破。
拍摄的手法对我来时其实并不重要,我看重的永远是剧集的内容和演员的表演。
这是一部纯正正邪较量之戏,男人必然成为了这场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
诚然,剧集确是由四个警察的故事组成的。
他们为着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理想,不同的信念,在和同一个犯罪集团做着各种不同形式的斗争。
他们使得这个舞台变得华丽、璀璨;也是他们使得这个舞台看起来如此的悲壮甚至是凄凉。
黄家辉,CIB高级督察。
他是这个舞台上最引人瞩目的明星。
他是最正义的化身。
在剧集的开始他就已经还有末期脑癌,生命进入了倒数的最后三十天。
他利用这短暂的人生最后时刻来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他的手段有时是越轨的,有时出格的让正直的人无法接受。
所有的观众 确给了他最大程度上的宽容。
大家能够谅解他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家知道,无论他在做什么,他的最终目的始终的正义的。
我们有可能怀疑过陆耀国是内奸,可能怀疑过杨启东会变节,更可能怀疑阿Sam会为了感激郑坤的情意而以身试法,但却绝对不会黄sir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一己私利。
即使在他于侯文华合作是,我们对他的信心都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
他的表情始终的冷峻,高傲;他的心始终的正直,坚定;他的意志始终的坚毅,顽强。
虽然有过无数不同的病症在折磨这他:头痛、耳鸣、失明、咳血、流鼻血、心脏偷停等等等等。
看到这样的一个黄sir我的心很痛,同样也是因为看到这样一个黄sir让我对人坚强的意志再次发出赞叹。
黄家辉所做的一切目的及其的明确,捣垮跨国贩毒集团,证明给所有人看,他是一个好警察。
“好警察”这三个字在黄家辉心里有千斤的重量。
他要以他人生最后的一丝努力回报香港警察处对他的提携。
正如侯文华说过的:黄sir是少年得意,升职速度就像做直升机一样。
我们的黄sir用意志的努力为全香港2800多名警察树立了榜样,他用他生命最后的三十天擦亮了警徽,以他的实际行动再次谱写了警察誓词。
在这最后的三十天里黄家辉的一切都是为了铲除罪恶,他提出的唯一的一个私人的请求仅仅是在一切都结束后,他打电话给Maggie,希望明天她能去飞机场接他的飞机。
但是,黄sir真的很累了,打完这一通电话,他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时间停留在了4月30日12:58分。
黄sir第一次食言了,他终于没能见到5月1日的太阳。
但是我只愿相信,黄sir只是稍息片刻,明天他依然会以他素有的冷峻、高傲的姿态出现在香港的启德机场。
杨启东,卧底警察。
一个在黑帮呆了7年的卧底。
阿东给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桀骜不驯。
一眼望去,就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一种骨子里自带的英气。
很容易就可以猜出他的警察身份。
大概就是因为这股英气,他经受了很多的考验。
邓荣怀疑他是卧底,侯文华大概从来就不曾真正信任过他。
一次次的被抓到警察局,一次又一次的接受去多几乎只能是死路一条的任务。
他幸运的是遇到了黄家辉,因为黄sir答应他,陆sir七年来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一定可以很快的就做到。
但是,他的种种不幸也正是跟随了黄sir那天才开始的。
卧底身份被彻底揭穿;被迫吸毒,差点命丧当场;意外害死了瑶瑶,更加讽刺的是直到这是他才知道,瑶瑶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眼看着自己最好的兄弟,为了他被人活活打死。
我想即使是再坚强的人也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
那时我觉得阿东真的要垮了。
但是,他最终还是将一切都默默的藏在了心里,为他发誓效忠的香港警队作出最后的贡献。
可以说郑坤最后的醒悟,离不开他的帮助。
他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使得王振扬可以顺利的接替警务处长的职位。
无论他以后作何选择——是回归警队继续做一个好警察,还是和阿Wing一起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都应由一个圆满的结局。
他承受的苦难太多了,他以他坚定的意志挺了过了,幸福是应该属于他的。
让我始终不能释怀的就是阿东的死。
为什么这样一个历经劫难的好警察最终没有牺牲于黑帮的枪下,却无辜的被一个为爱疯狂的同僚杀死。
诚然,阿东最后到底有没有死,可以说是一个悬念,也许他能见到阿Wing,也许他可以伤愈,但无论如何,我也无法原谅对他开枪的冯志伟。
Sam,泰国卧底警察。
他名义上是跨国贩毒集团首脑郑坤的养子。
刚刚出场时的阿Sam真的是意气风发。
眼中总是带着那种揶揄世人般的笑意。
让我认定了,他将是一个难缠的黑帮大哥。
他的卧底身份不似杨启东那般容易辨认。
剧集过半,我震惊的发现他竟然是个警察,真的久久不能相信。
我想真正的卧底就应该是这样吧。
阿Sam确实是个成功的卧底,他不似阿东那样,总是遭到别人的怀疑。
他成了黑帮头目郑坤最信任的养子。
为了解救被冯志伟绑架的他,我第一在郑坤的脸上看到了焦虑,因为担忧他一向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郑坤居然会怒骂身边的人。
为了能保他一命,郑坤竟然打算以自己的命来交换他的命,决定赴港受审。
其实,不用羡慕阿Sam做卧底的成功。
能有这样的成绩,他也对郑坤付出了真心。
他每天都生活在痛苦的挣扎中,既要完成他作为一个警察的使命,有无时无刻不感动于郑坤对他的信任。
他真的很难。
幸好他也是一个好警察,最终没有动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卧底的真谛。
他最后的死确实是很多人不可理解的,是他自己太疏忽?
还是冯志伟太疯狂?
卧底没有死在自己的使命里确死于一个自己视为知己的人的手里。
其实我总觉得阿Sam有点自己寻死的意味。
完成任务,回归警队,大概是每个做卧底的警察的心愿,更是每个做卧底的警察的奢求。
他做到了。
但是在他堂堂正正做了一名警察时,我却在他脸上罕见笑容。
我知道,他心中愧疚,甚至可以说难过。
十年的卧底生涯,他以真的将郑坤当作了养父,虽然从没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但是他对郑坤的感情——正如郑坤对他的一样——是那么的真挚,真实。
我们不能怪他,这是人之常情。
当使命战胜了情感时,我更加要赞叹,阿Sam是一个好警察。
背负着这么多包袱的阿Sam在完成了卧底任务的那一刻起似乎已变得生无可恋了。
如果硬要说有,那就应该是面摊的那个姑娘了。
所以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就是要为她买一束花。
与其说冯志伟丧心病狂杀死了阿Sam,不如说是阿Sam自己一心赴死。
冯志伟,西九龙重案组警长。
他是这个舞台上的撒旦。
说到撒旦,很多人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魔鬼。
其实他们忘记了撒旦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堕落的天使。
这个因为肩膀上的警员编号有个“9”字而被叫做“老狗”的警察表面看了是个浑浑噩噩等退休,不求上进的警察。
其实不然,正像杨启东说过的,老狗——冯志伟,曾经在警察部里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是和好警察。
但是婚姻的失败,使得他的意志被瓦解了,一心只想平平安安的熬到退休。
也许这就是他的命运,女人注定了是影响他的重大因素。
如果说前一次的婚姻失败把他从一个果敢坚毅的警察变成了一个浑浑噩噩的警察的话,那么从他遇到彭慧的那天起,他就开始了他天使堕落地狱的过程。
女儿死了,爱上彭慧是他人生重大的转捩点。
为女儿报仇时的他,相信每一个人都给了无限的谅解。
无论他使用的方法其实是多么的幼稚、可笑,我们都感怀于他那浓浓的父爱之中,为他的丧女之痛唏嘘不已。
但是为了爱彭慧,为了他口口声声所说的要为彭慧做一点事这个及其牵强的理由,他的所作所为是在是无法让人忍受。
黑帮老大侯文华最终没有死在一群致力于抓捕他的警察手里,而是死在了他和彭慧的枪下这个结局,虽然对那些用生命做赌注去奋斗的警察来说是很讽刺的一件事——原来侯文华是可以这么轻易就被杀掉的——但是,我们可以接受。
无论怎么起码是宣扬了“善恶终有报”这一宿命论。
而其后,冯志伟竟可以为了和彭慧在一起,不惜杀了和他心心相惜的阿Sam,更加疯狂的在最后一刻——郑坤都已醒悟的那一刻——杀死了自己的同僚——杨启东。
我想从阿Sam死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无法原谅他的所做所为了。
天使撒旦终于背叛了他曾经的信仰,堕落到了十八层地狱的最底层。
最可悲的是,在他已万劫不复的时候,正是他爱的那个彭慧报了警,送了他最后一程。
最可怜的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即使是做错了这么多事之后,其实他依然是什么也没能为彭慧做。
如果不认识彭慧,他会依然是那个浑浑噩噩等退休的警察;他的女儿茵茵依然会好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细心的照料着他。
我宁愿冯志伟永远是那个样子的“老狗”,也不愿感受他从天使到魔鬼的心路历程。
他的结局不消说,除了以死谢罪,不可能在有其他!
《争分夺秒》在众多男主角纷纷倒下的悲壮中款款落幕了,时间停留在了4月30日晚12:00分。
很多紧张刺激的情节也许在几年以后我不会在记得了。
但是我知道,黄家辉、杨启东、阿Sam、冯志伟这四个名字我不会忘记。
他们带给我的有认同、有欣赏、有感动、有曾很。
《争分夺秒》落幕了,但是这份复杂的感情将永远保存在我对《争分夺秒》的记忆里。
我承认,自己最开始看《争分夺秒》,并没有抱太大的指望,看过不少剧评,他们都说此部电视剧有抄袭美剧《24小时》的嫌疑,而且据说跟《无间道》的一些情节也很相似——比如说,玩这个游戏的双方,也像无间道的韩琛和黄警督一样,都在尽力的猜测掌握在对方手里的底牌到底是什么,怎么样出手才会赢。
只是经典像来是不怕被模仿的,就像无间道里的那部50和弦的手机,真真正正的高音甜,中音准,低音甜。
不容模仿,遑论超越。
可是虽然如此,《争分夺秒》却还是让我把这部顶着抄袭模仿头衔的电视剧从第一集看到最后一集。
而自己之所以能够看下去,是因为郑嘉颖所饰演的角色黄家辉。
君子皎皎,遗世而独立。
第一次看见黄sir出场,是去O记总部提审陆耀国,一行黑色的西装男女一字排开,他在之中,个子并不算高挑,可是却有强大的气场,面容俊朗严肃,让人瞥之而过目不忘。
他说:“我是刑事情报科科高级督察黄家辉。
”这句话,亦成为了他以后在一些场合的重要开场白。
他做事干净利落,且思绪紧密,无论是设计强迫卧底杨启东为他卖命不折手段,还是要求女友maggige为他顶替污名以成全他最后的一搏,以及最后联合各路人马最终得以达成心愿覆灭黑暗势力。
他做一切事情,似乎都有足够的信心,有魄力,有担当,有计划。
他的确足够出彩,可是仅仅因为这样,或许我还不会那么的注意他,仅仅把他当成整部电视剧里一个有正义感有头脑的高级督察而已。
可是,在这一部电视剧开始的时候,观众便得知他身染恶疾将不久于世。
从四月一号到四月三十号,三十天,他在敌人和警察内部间碾转周全,为了CASE熬心尽力,并且终于能够打击黑势力,得偿所愿。
只为了在生命倒数的三十天可以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为自己在最开始加入警察部队的庄严宣誓: 本人谨以挚诚宣誓,竭尽所能,忠诚依法,正直,执行职务…… 这种信念,毋宁说是信仰,带着宗教一般的神秘和约束,让黄家辉在三十天短短时间中,燃尽生命最后的辉煌。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TVB经典电视剧《创世纪》,里面陈锦鸿饰演的一个不折不扣的坏角许文彪,他和黄家辉完全是两种人,他是坏到骨子里的人,可是当他站在台湾一个小鱼港满怀信心述说自己无烟城的梦想时,自己仍然被他的坚持,他的理想所感动。
从这方面来说,许文彪和黄家辉都是一类的人。
在泰国,黄家辉去泰庙问龙王有关毒枭侯文华的问题,其中他问到,这个世界,三十天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然而龙王不肯回答他,这个看起来如同得道高僧堪破红尘的高人。
眯着眼睛很轻蔑的对他说, “我不会告诉你这个世界三十天以后是什么样子,因为你根本看不到五月一号的太阳。
” 但是他说“我想你这次可能说错了,龙王,我一定可以见到五月一号的太阳!
” 他从来不会服输,于是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以为他真的会永远赢下去,甚至赢过时间和死神。
他在警察部队被刑拘之后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们是否知道我为何当警察?
其实当警察不是我从小到大的志愿,我当警察只不过是我觉得,穿上警察制服很威风,很有型格。
但不知为何,我当警察后就很幸运,穿上制服后不到两个月,就让我遇上一宗大案,我第一次开枪就让我打中贼人,那一次是我第一次拿嘉许状。
你知道吗?
其实那一次开枪,我怕得双脚发软,师兄要我拔枪,我就拔枪,不料这么幸运就让我击中贼人。
之后我调到许多不同的部门,重案,反黑,在每一个部门,我都能破案。
逐渐我开始觉得,我当警察,我的好运气,可能是天意,上天要我穿上制服,不单是威风,有型格这么简单,在背后还有责任。
上天对我很好,它一直在教我,怎样去做一个好警察,我亦觉得我有责任去做一个好警察。
但有一天,医生对我说,我患有末期脑癌,我很可能过不了这个月,今天已经29号,我想用余下的时间,去完成上天给我的责任,去证明我自己,我还是个好警察。
但在这个月里,让我遇上了许多比我更好的警察,我才知道我之前可以破这么多案子,不是上天帮我,是这一班好警察在帮我。
教我怎样去做一个好警察的,也不是天,而是他们每一位。
这是我最后要说的。
” 他始终是为了信仰和理想不顾一切奋力拼搏的人,而他自己,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我终于看见他,在泰国的一间餐馆里,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嘴角绽出若有若无的微笑,把头轻轻的靠在斑驳的墙壁上,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当戏剧的帷幕拉下,人走灯灭,只有观众在黑暗之中静静的回忆。
而这个无惧死亡,直到最后一刻依然坚持公理和正义的高级督察——他的生命已经结束了,可是信念依旧没有远去。
谨以此文,献给黄家辉,献给所有为了信仰执着前进的你们。
前几天终于给看完了。
一开始我甚至怀疑这是否出自tvb之手。
2004年的时候,争分夺秒是在嘘声中开始,又在嘘声中结束的。
或许这应归罪于香港电影这些年来繁荣的卧底行动。
自无间道后引发的卧底骨牌饱和得让人开始疲劳。
何况这部被贴上电视剧版无间道标签的片子。
情节抄袭是被诟病得最多的伤口。
人们乐于将片中的人物来和无间道做个映射。
首集的寻枪是在PTU里面出现的桥段。
兰芳茶餐厅和鸿福火锅店又是那么的似曾相识。
而对于24小时的模仿则是众所周知。
但这些都无妨于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片。
故事一开始的熟悉情节,会让一些人评价不高。
但不应该因为少许的雷同而否定。
2004年4月1日。
兰芳茶餐厅。
12:00am。
命运开始戏谑地将大幕拉开。
候任警务处长王振扬。
CIB高级督察黄家辉。
O记高级督察陆耀国。
重案组警长冯志伟。
卧底警员杨启东。
人物悉数登场。
警方获知香港最大黑帮集团侯家将暗杀一个月后上任的王振扬。
之后,命运之手摊开。
各人开始沿着自己看不见的掌纹,徐徐地将轨迹浸洇开去。
从4月1日直到5月1日,30天分为30集。
就像片头的那个表,只是谁都猜不到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停下来,包括身患绝症的黄家辉。
其实这部片到底谁是主角个人心中自会不一样。
冯志伟只是一个一直盼望着退休的那一天的警察,离婚,无所作为,要不断地去酒吧买醉。
只是想当好一个父亲。
典型的小人物。
但从遇到彭慧那一刻,应该说是突然有一个从酒吧认识的陌生女人来到他家的那一刻,便已注定往后的不安。
这个黑帮老大侯文花的女人,对于冯志伟来说却是个大人物了。
小人物是不能和大人物在一起的。
小人物是很难跟大人物对抗的。
不要以为每一个主人公都是神通广大或者福大命大,都是英雄,都是每次化险为夷,最后成功。
那是励志片的套路。
可是他们两人都是那么善良的人。
冯志伟尽管知道自己的麻烦都是源自这个女人,最后依然原谅了她。
彭慧深知是自己给对方带来那么多的灾祸,一心只想做些什么来弥补。
他们仅仅出于内心的良善。
但在大人物的力量面前,侯文华足以呼风唤雨的力量面前,冯志伟只能卑微匍匐被动地玩这个游戏。
从始至终,他从来就没有占过上风。
女儿的死,是千方百计之后的无力。
生活本身早已被打磨得毫无光彩。
小人物剩下的愿望很简单。
然而它所剩的紧紧依赖的最后稻草,仍然无法抵挡那些无处不在的黑暗。
女儿的死几乎摧毁了他的整个世界。
而彭慧成为了坍塌之前最后的梁柱。
他没有屈服,带着那些我们惯见的也以为应该这样的英雄般的决然。
但是在他一心报仇的时候,彭慧却更加希望能过上安定的日子。
这种矛盾暗自已经决定了最后的惨淡。
方中信很好地将冯志伟的卑微命运表达。
不过起初看到他总是要想到又见里面那个费云帆而有些别扭。
冯志伟和彭慧不是很讨好的角色。
很多人说他们自私。
但是否看见他们内部被折磨得千疮百孔的魂灵。
直到彭慧出现幻觉。
当一个人无法分辨自己瞳孔里的映像是真是假的时候。
那么便是两个世界的互相重叠了。
真实世界里出现了转机,而在虚妄的幻念中则危机愈深。
所以力量再强如侯文华者,亦不能料到命运的分身。
所与他被杀死了。
而这仅仅是命运对冯志伟的欲擒故纵罢了。
如果非要拿杨启东来和陈永仁比较。
明明我已昼夜无间踏尽面前路梦想中的彼岸为何还未到。
这是陈永仁的苦痛。
而杨启东或许幸运些,侯文华明知他是卧底也不杀他而想收为己用。
设局,不断设局,这就是侯文华的力量。
杀警察的人,不可能是警察。
还好那颗子弹并未结束另一名警察的命。
龙王说,你身上背了太多的石头。
熊猫,阿wing,Rita,陆Sir,甚至黄Sir。
都是他的石头。
卧底被识破,很可能杀警,女儿死了,吸毒。
连最后的自尊都几乎消失殆尽,对不起所有他所背负的石头。
像是被禁困在密闭的电梯中,头脑窒息不知去路。
然而电梯门打开的时候,陈永仁倒在了地上。
而杨启东幸运地走了出来。
在那个狭小空间里他们说的是同一句话。
那句曾经让我们动容用枪指着刘建明时说的话。
谭耀文一直是我很喜欢的演员。
凌厉或者化作绕指柔。
胡子拉碴几乎不换衣服依旧是用他的眼神说话。
命运几乎压死了阿东,眼泪和尼古丁都不是出路。
故事的结尾,编剧又故弄玄虚地说了一句,一念超生,渡人自渡。
或许救他的只是对于我是警察的坚守。
郑嘉颖原来是可以演这种角色的。
一个起初因为宣传的误导而被观众们包括我内定为刘建明式的角色。
但直到中间黄家辉督察是个末期脑癌患者,我们知道,一般反角不会有这种遭遇。
一个最多再活一个月的警察。
龙王说,你活不到5月1号那一天。
自信,能干,坚定,有点偏执。
但这份偏执更多来于时日无多的限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
这是黄Sir坚定地告诉我们的。
命运对于他,前面的一路顺风顺水,而绝症的祸则伏在这种福中。
最后给了他亲手拉捕郑坤的机会,却只能亲眼看着他死去。
然后自己客死他乡。
始终没有能触碰到5月1号的阳光。
对于侯文华,倘若不是魏骏杰略显发福,我们又会看到一个典型的儒雅型高智商犯罪分子。
一直是他在主宰着游戏规则,是他要建立香港黑社会的新秩序。
最终却死于彭慧,或者说他死于他无法涉足的另一个空间。
似乎他一直是在为他的父亲做事,他杀最好的朋友陆耀国,杀亲弟弟侯文英,无不是因为父亲的关系。
他一直用商业社会等价交换的法则,甚至以命换命来做交易,他深信利益的驱使使罪恶无罪。
机关算尽,还是敌不过命里的劫。
阿Sam。
这个郑坤最信任的人。
却反复说着我是警察这样的话。
或许他是剧中笑得最多的人,就像微笑刺客。
或许在他潜意识里甚至已经真的把郑坤视为阿爸,编导再次在这里混淆兵与贼的界限。
结局众人的死,阿Sam的死确实说不过去。
为了送给卖面的女孩的花而死在路上。
是为了将他的光辉形象做到底吗,显然有点僵硬。
但不能否认阿Sam会是很让人喜欢的, Chatchai Plengpanich,泰国演员。
有一种让人温暖的力量。
没有人能说主角到底是谁。
编导有意无意间用这一系列人物讲述了命运的多种可能性。
整部剧集出现了很多的人物。
陆耀国在第五集的死确实有点突然。
然而他的生死却取决于远在泰国的一场拳赛,猜胜负就像猜硬币一样,五十五十。
而杨启东猜输了。
熊猫很像傻强,有情有义,或许他是全剧最可爱的人了。
侯文汇戏分不多但却抢眼。
女主角方面,蒙嘉慧算是中规中矩。
阿wing和Rita或许因为角色的原因让人较喜欢。
第一次看到曹敏莉演戏,前港姐演的Maggie都算不错了。
或许她们都爱上不该爱的人,所以女角在剧中一样写满悲情色彩。
这是一部如同电影般的电视剧,情节展开拍摄手法有很大的电影味道。
一度让我认为这是一部类似于银河映像的超长版电影,可能正因为如此才一直被说抄袭。
而且将一部电影拉长为电视剧必然要面对很大的风险,所以剧中就有了不可避免的诸多硬伤。
像郑坤口口声声说王振扬未遭报应,但后面看来实在是很勉强,等。
但看电视不是玩逻辑游戏,要那么精准去干什么呢。
龙王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以他的预言开始,以他的箴言作结。
他是剧里的神。
王振扬也是全剧线索的重要一子。
到中间那里,我甚至误以为开头的暗杀只是王Sir自导自演的一出戏而已。
剧中最后仍然是邪不胜正,但没有必要再讨论关于善恶关于好人与坏人关于兵与贼之间的模糊不清。
这些早已被不断述说也说不清楚。
整部片还是以刻画人物为主,让我们看到一些小人物为我们演示了命运的多种可能性。
这部片或许不是很适合那些习惯了肥皂剧的人。
人们更乐于看见大团圆的结局,然而此片不会满足你。
如果作为一部电影,它或许很平庸,但作为一部电视剧而言,算是一个小小的异数了。
大概是讲新的警察处长上任前一个月的故事,每集演一天。
有趣的是剧情有点仿照无间道,在黑帮的警察已经现身了,可是在警察中混的黑帮还没献身,但偶已经猜到几分了。
又因为为了配合争分夺秒这个题目,每个镜头都会在下面小行的字注明时间,地点,一副紧张兮兮的气氛。
演员方面,几个年轻的后生,mm则又是蒙嘉慧。
也是偶比较喜欢的,妙手人心2的tracy,烈火雄心2的yan,甚至最早的暗战里面刘德华在公车上邂逅的那个mm,可惜戏路有些单一,总是一副忧伤的眼神。
有两个演员是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他们生活的特别愁苦的,女的是蒙嘉慧,男的是尼古拉死.凯奇,可他们愁苦的也不同。
蒙是为情所苦,而尼则是,天啊,欠别人的二百块钱怎么还啊。
如果说这俩位还有点稚嫩,靠外形取胜的话,真正骨子里愁苦的是徐静蕾,去看她在开往春天的地铁的海报就特别明显了。
可惜,能从她的眼神看到这点的不多,唯偶而已。
这部连续剧里的黑涩会还真够穷的,不管香港泰国的顿顿大排档,香港的大哥不是吃小火锅就是路边摊,尼玛不能从头到尾低调啊?
夜总会还不如内地的歌厅,4个雪花天涯4个果盘也不摆!
连个客人也没有,小姐就一个还得兼职妈妈桑,还尼玛得伺候好几个马仔。
大哥清一色匡威,安踏,座驾九几款的吉利,千禧奔,还不如警察有范儿,尼玛大哥供吃给钱挨捅好容易找个老婆,阿嫂还天天越狱跟离婚小警察混,真尼玛是悲剧啊!
难怪警察闲的无极天天自己你咬我我挖你墙角!
尼玛编剧能不能看看古惑仔无间道?
社会大哥不能在有型点吗?
至少打点发胶摩丝啫喱啥的?
别跟个木瓦工头子似得,道具师不能在专业点吗?
拉几个LV,Gucci,爱马仕啥的合作一下?
泰国小妞儿靓丽有型,尼玛服装师不能找给找几套衣服吗!
尼玛从头到尾白西服一次拍完的吗?
布景不能多花点钱找点大场面吗?
香港夜店那多老板都那么抠不借给拍外景吗?
好歹有个泰国大佬欧阳鸿烈大叔撑撑场面在那胡言乱语!
那个熊猫尼玛还不如小学游戏厅抢游戏币的二混子能装社会!
看准了香港帮派大哥不看卫视?
饮食界不能找几个燕鲍翅石斑鱼吗?
花蚬子尼玛比我家楼下大排档的还小!
不是吹毛求疵,TVB编剧应该在给力点吗!
白瞎了这帮型男靓女啦!
整个一香港警察大战街坊同乐黑涩会!
补充一下:蒙就个一死神来了,把冯搞得家破人亡精神分裂!
咧嘴一笑更是取你狗命!
方是一个很Man的香港影星,这个片子角色精神病抑郁的有点儿过了!
青春逆反期一样的护着小女朋友。
小泰妹虽然演技酱油,但胜在身材火辣,样貌惊艳!
有点儿让我不得不联想到泰国的某种特产!
结果可惜了!
郑一直觉得挺男人的,这部片子居然发现比较娘的一面!
一直坚持到工作的最后一天,这个应该上央视7点。
谭在剧中给我的感觉就是俩字》埋汰,最关心的是人物角色从头到尾洗没洗过澡,衣服胶鞋啥的都馊了!
至于他干卧底还是反卧底教科书我就没啥可讨论的了还霍霍那娘俩,最后死不死的。
魏在剧中就是一悲剧,性格矛盾,说狠不狠,说坏不坏,说善不善,唯一的爱好就是看相易经啥的,最后死在精神病手里,不明不白的。
还有人记得争分夺秒中的黄家辉黄sir么。
全剧最有正义感最有责任心的警察。
心疼。
十三年前看的了当时上初中,今天再一 次看完了你的cut,依然心痛不舍感到悲伤。
回不去了。
整部剧以CIB高级督察黄sir的生命30天倒计时展开,他最终也没有看到五月一日的日出,好警察以如此悲凉的方式离开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形容你的最后30天,再合适不过。
初识这部剧是在初三吧,每天晚上偷偷守着黑白电视等黄sir出场,酷酷的表情俊朗的面孔倔强的性格还有作为警察坚守的责任心,让人心疼又心痛。
整个剧情中最卖力的警察了,一心扑在case上为覆灭黑暗势力不眠不休,多希望能多发展一点他的感情戏,多一个人心疼他照顾他,也让我们多了解一些生活上的黄sir。
楼上有句话说的很对,对这部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主角,而我心中的主角就是你CIB高级督察黄家辉。
用24小时的美剧叙事手法融入了大量的港片元素,开头的几集亮点很多。
不过后面随着时间的拉长,剧情越来越拖沓,而且很多的人设都是来自电影,既视感实在太强。
杨启东——无间道陈永仁陆定国——无间道黄志诚送手表那场戏几乎一摸一样熊猫——傻强,不过能力比傻强强一些,武力值也高了一点。
黄家辉——无间道3的杨锦荣+暗战1的刘德华癌症,只有几个星期命,擅长写报告冯志伟——开局是PTU的肥沙,除了帅一点之外,能力上还真和肥沙差不多。
候文华——倪永孝整天吃火锅是学无间道2,没事就去泰国看一下白龙王是学真心英雄。
这剧应该叫《六个偏执狂的故事》,优缺点明显,优点是拍摄手法另类,三条线并行,有银河映像的味道,挺喜欢这种风格,其实整剧概念框架很好(虽然抄得明显),编剧野心很大,前期情节铺排,悬念制造得不错,可惜功力不足中后期剧情不太合逻辑,几大主角的行为令人无法理解。男女主这条线实在不讨喜,完全靠卧底线支撑到最后,全剧最难演演得最好的角色是阿东,举手投足都是戏,大量的内心戏非常考验演员功力,而阿东与以往隐藏至深的理想化卧底不同,早早被揭穿身份,被HSH玩弄于股掌,浑浑噩噩渡日,谭用出色的演技把一个卧底在黑白间游走遭受考验时彷徨不安、痛苦挣扎地心理状态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或许就是最接近真实卧底的状态吧。始终get不到方和郑,作为演员真的少了点演员魅力(把握角色特质的能力),相对来说,谭强得多得多!
Moon River
结尾是什么鬼啊
电影感很强 演员演技在线 抓卧底的主线很吸引人 最大的不足是硬加感情支线 建议剪一个无彭慧版 扣的三星彭慧占两星
男女主这对真是莫名其妙又狗血,两个神经病一样的,膈应又害人。Sam死的那段真的无语,就一定要写死吗?正常人不应该赶紧去医院吗,感觉这剧里好像没几个正常人= =有事从来不去医院
好正劇//好看嗎 很難講 感覺是把一部緊湊的短本刻意擴充到三十集 雖然做到了相扣 卻並不抓人 最可憐的就是老狗和阿東的女兒//江湖義氣式的行事手段放到現代的警匪關係裡 拿著手槍闖進差館變成尋常事 這就是脫離感所在了 至於彭慧 感覺她接受了編劇很大一部分的惡意 幾乎所有的壞事源頭都栽在她頭上 甚至到最後真的讓她變成一個「瘋女人」 但其實提要求造成離譜發展的全都是因為這群試圖「權鬥」的男人 這種主要人物的野心和惡意用女人來打掩護的敘事手法真的不喜歡//痴線!!!//這個白龍王的設定有意思
拍摄手法很特别 一个月的故事
方中信跟蒙嘉慧这对真SB啊!!!! 泰国警察好有型~~~~
当时据说是个啥火爆电影的电视剧版,结果真的好一般啊..
我只能说是我看过最莫名其妙的一部剧了,真是浪费演员。全剧都颠颠的,男女主简直就是颠公颠婆,而且搞不懂这部剧为什么全部人中枪都不去医院一定要去表白然后等死
看了几集,弃了。实在坚持不住,
我妈超喜欢的……
本来想给五粒星的,但方中信和蒙嘉慧那条线太烦太闷了,倒扣一分。
结局非常不好~
争分夺秒的意思是,大家都在赶着赴死
8年后重温,难免怀念躺在宿舍床上看剧到凌晨4点的大学生活。
居然没看进去
这个看着满紧张的..,
我其实挺喜欢方中信 但这部看得我头疼。
一群疯子,冯志伟疯的,侯文华疯的,黄家辉疯的,杨启东也是疯的,彭慧也是疯的,各有各的偏执,都是以自我为主的人。这部戏反而配角惹我喜欢,rita,啊sam,天成,啊wing,多美好的配角。全剧最深刻是整个重案组为了老狗烧了证物房,还有那四枚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