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集实在看不下去啊,虽然我觉得制作很精良,有想尝试下去的欲望,但我无法忽视其中的缺点。
最大的问题就是第二集,新市长在电视上发表自杀演说,楼顶50多个人自由落体。
然后主角团在讨论因为这个区域是实验性自治区,所以不能用法律逮捕他。
我真的。
我脑子里想的都是,一个性别是沃尔玛购物袋的人杀人了。
其他人在想办法。
A:用xx罪可以限制他吗?
B:不行,xx罪说的是当男女任意一方,可是他是沃尔玛购物袋啊。
看来只能让我也成为沃尔玛购物袋来跟他对抗了。
C:可是你要成为沃尔玛购物袋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会有更多人被杀的。
D:我去查一下他以前的经历,看看有什么不涉及性别的罪,他犯过了,以此为借口先限制住他。
看的我是既气愤又恼怒,还愤慨。
这架空世界架的也太空了,我完全无法代入进去啊
我简要谈一下最后一集的观后感.最后的彩蛋是曲世爱依然活着.究其根本是善和总统所推出的对于'善'的定义:持续是善,终结是恶.正崎善在最后应该是开枪自杀,但他的自杀并不是受曲世爱的诱惑,他所代表的是绝对的正义,在他得出结论后,他杀死曲世爱也便是终结他人的生命,也便在最后成了恶.倘若他所代表的正义和善也化为恶,那他所坚持的善又在何方.他和总统的死是对善的延续,同样也是对曲世爱的妥协,对恶的妥协.笔者认为世间或许真没有绝对的正义.文中得出的结论亦有差错,持续恶的存在是善吗,终结善的存在是恶吗?善恶本就是没有绝对的界限,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我们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对善恶的思考将会在时代的长河中一直陪伴我们.同样在这里我推荐心理测量者这部番,或许从中大家亦会有些许感悟这仅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得到更多人不同的建议.
先说一下巴比伦给我的逐步的印象:首先是感到一些惊悚和惊讶,大概是看到曲世爱的阴魂不散难以捉摸的强大影响力,以及让人眼前一新的少有的迷惑的调查现实背后的政界中的手段;至此为止这部寓言都还没有真正揭开其魔幻与虚伪之处……直到自杀法的登场,真实的讨论问题才开始浮出水面来,那就是自杀法以及自杀价值的肯定;而这背后则抱有地是对于自杀认同的广泛化这一事项的可怕执念。
由于没有看过原作,个人觉得本作的一大憾处在于没有将曲世爱与斋开化的关系更加明确地全部托出,也算是作品所遗留下来的一大需要在原作小说中进一步寻找的部分,因为巴比伦是关于恶的一部动漫,而最最关键的恶的出场尽管令人感到震惊甚至是不适的,但其背后的含义、以及两人行动的链接是空虚的。
而这不仅更加概念化了曲世爱与斋开化这两位反派,而且容易引起观者的严重不满。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曲世爱的声优的精彩演绎,如同蜜一般甜腻而又柔软的音色,宛如轻纱覆体欲盖弥彰的音量与话语的间隔,如同身处于飞舞着的带着极度不和谐色彩的花瓣群一样让人眼神迷离缭乱,所谓沉湎于“混沌的甘甜”与“酒神节放纵地狂饮”都不足以形容……那种轻挑而又混杂着恰到好处的比例的挑衅与撒娇的语气,那种如同小丑的喜剧一般的令人把握不住却又根植着庞大的恶与虚无的对话……当然曲世爱本身的动作演出等等也无不让人感到非常对味,作画崩坏也极少,可见制作组对于其的用心。
可能和部分观众一样,以上这些描述内容在一开始就强烈地引起了我生理上的厌恶……这大概还与我对于女性的态度有关,这是后天的经历所导致的;不过尽管曲世爱达到了令我反应起来的新的高度,但他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不可抗拒或者说难以反对地被诱导,而后又被她玩弄于手掌中,但自我的感觉却完全不觉自身如同奴隶一般地失去自我,而是某种扭曲的“快感”,在人类性欲的区域之外的冲动的满足——而造就的不过是如同人间失格式的懦弱与逃避……曲世爱的能力到底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还是未知的,原本我以为大总统的心智可以如同主角一般在被曲世爱“侵犯”至发狂的边缘顽强抵抗,但直到后来突如其来的大总统被诱惑吃下恶的果,而后被男主射杀的剧情让我反应了过来——曲世爱首先没有选择一开始利用他的能力针对男主,一方面男主的确很特殊,拥有一定的抵抗曲世爱的能力,而曲世爱也对男主这个不被她的话语所诱导的男人感兴趣,于是和他玩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勇者与魔王的游戏。
曲世爱的能力让人联想起了FGO中的Beast III。
由于我只是补过设定但是没有具体体验过这只beast所引发的剧情,大概可以理解为她和曲世爱一样是接近于通过爱欲甚至是性欲快感破坏人的理智认知而达到的杀人;与夏娃亚当的故事不同,巴比伦中恶的果实从来没有在树上,曲世仅仅是将人内心的欲望引发出来了——“只要是男人就会明白,那种马上要出来的感觉……”也就是说曲世爱可以被看做是原罪之恶的诱发者。
然而巴比伦的世界无人可以真正地从原理上对抗曲世爱的诱导,这便是这个寓言的一大悲剧所在。
主角以及其团队的存在,甚至是除了曲世爱和斋开化以外的绝大多数人都完全沦落为了恶的衬托,而这无疑是这部作品塑造恶的过程中的失败,没有善的存在恶也难以立足,善的光辉被掩盖甚至是扭曲过后剩下的只有令人不适的混沌的灰——尽管这还是有人买单,例如我本人。
讲到这里,巴比伦的真正主角是曲世爱这一点我觉得应该是呼之欲出了(如何说呢,曲世爱本身是恶的执行者与概念持有人,而斋开化则可以视为恶的外貌和理性——由于他几乎没有任何一句非官方场合下的话语,从而可以把他理解为类似于pp3中的小宫香利奈的政治家AI投影——两人本质上是一体的),巴比伦是一部关于恶的寓言,当然内部社会也是类似于pp一样的架空社会。
与pp不同的是,巴比伦在架空的体系下将恶这一命题概念作为主题以及真正的主角,而pp所讲述的则是从遥远的,虚构的未来架空社会里寻找旧时代里人类视为珍宝的价值观,以及向这个架空世界的秩序的挑战,在这挑战下所描写的各种人物的经历情愫,他们的愿望需求某种程度上比起寓言式的巴比伦更容易受到观众的普世价值的思考共鸣,而且pp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的真实的投射,而巴比伦则是作者与观众的一幕寓言,而这寓言背后究竟是宗教,社会,政治还是有关于人的内心自我,还是那句话——“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以及我想说的人类跨越自身的价值观、认知与常理的作品是值得存在于世界上的,这个世界也许因为这些作品才没有沦为“无聊”的现实……
突然发现自己给《正确的卡多》的评价就是本剧的核心内容啊!
果然是同一个作者啊!
真的是“持续”+“思考”就是这个作者的人生真谛吧!
然后顺手查了一下大巴比伦的事,突然感觉曲世爱也没有那么bug了。
作者只是借由启示录为原型来思考善恶,但是说实话都不算原型了,简直就是日本大巴比伦吧!!
从衣着紫色红色+各国联合对抗简直一模一样。
截了点维基百科的图,如果没有其他人讨论的话。
首先,小说原作者是《正确的卡多》的编剧,这番什么情况也就基本有数了。
这部番里关于善恶的思考和“人不能停止对正义,善恶的思考”这种思想我总体上还是持支持态度的。
但是,整部番的设定简直艹蛋。
曲世爱这个名义上的反派有真正意义上的超能力。
洗脑加变身,不知道的以为复联片场跑错了。
一部现实背景的番折腾出这么个bug能力使它所有想表达的思想的基础都没了。
好比一只大象会在乎蚂蚁想啥吗?
其次,这部剧里所有警察,FBI等人的配枪的作用貌似只有自杀。
我寻思着曲世爱是金刚不坏还是打不死的?
她再能说,一枪下去,气管打穿头打爆了还能说啥?
诸如此类的设定问题简直一大堆,日本首相及政府敢设立新域却完全控制不了它。
说是性诱惑却能对七八十岁性功能衰减的老太太进行洗脑。
选举辩论上一堆诡辩成分也没人管。
还有结尾曲世作为一个不明身份的人竟然闯入峰会会场,且在总统消失这种紧急状态下,还能和一堆专业特工说话让他们自杀还没被打成筛子(果然是只能用于自杀的正义之枪)再说一下我个人认为本作最大的争议点第七集结尾肢解第七集结尾的分镜和演出都很棒,食物的分离暗示着女助理官身体的破碎和男主精神上的崩溃。
这放在别处可能是不错的制作反而也成就了这部番最大的败笔之一。
同伴死光,憧憬的助理官被抓。
七集末的视频通话本应是一个男主和曲世两者思想第一次真正交锋的地方(类比pp11集里圣护在朱爷面前划下那一刀的情节)如果巴比伦是一部猎奇番,那这些分镜安排得很好。
然而本剧大部分时间在玄幻剧和社会剧,刑侦剧之间游离。
那么如果巴比伦这部番想传达某种思想。
那七集末就是两种思想碰撞,曲世爱作为名义上的反派来阐述自己思想的地方。
也是主角获得成长或者说是某种变化,全剧剧情转折的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在这种关键的情节上重点却被放在了肢解上(一刀就能结束的事情却花了一堆时间去描写,折腾来折腾去你也没搞懂曲世究竟想表达啥。
)结果只让男主的崩溃像个无能为力的孩童,而一边挥动斧头一边问着什么是恶的曲世像个中二病和精神病的混合体。
(其实我个人对于精神污染画面并不是很介意,曲世就是把脑浆嚼烂再喝都行,个人的生理厌恶和一个剧本的好坏没有关系。
)这种迷惑操作使得本就混乱的设定显得更加混乱,善和曲世两个人物没有变得丰满反而变得智障。
如果七集末的分镜演出平平无奇倒也算了,然而制作组却在这里出猛力,转场和各种暗喻都十分在线。
这就使得观众印象十分深刻。
然而深刻的不是人物,不是思想,不是情节或者台词。
而是砍去四肢这种大部分人看来都精神污染的事情。
没有响应情节的支撑,再对应一下各个人物前面的行为,使得七集末本该严肃的地方一点不严肃,甚至很搞笑。
尤其是曲世一边挥斧头一边问恶是什么的时候给我一种某人精神病和中二病同时发作的感觉。
七集之后,扩地图到全球。
最后借七国领导人之口来阐述作者关于善恶的思考的尝试还是OK的,制作没有很惊艳但也没拉胯的地方。
回到男主身上,肢解情节后,男主除了最后为了不让错误的答案被直播给全世界,而背上杀死总统的罪名外也真没啥成长了。
(话说总统你能说话你就不能把你现在想的说给全世界听,告诉别人你被操控了,非要男主把你杀了)总体来说,本作还是可以看的,比起现今许多无聊的套路异世界或者恋爱番,巴比伦还是有部分可取之处的。
但它本身许多设定不仅是不严谨,可以说是乱七八糟的。
其次就像每集片头播的,建议心智不成熟的不要看。
说到底本作很多思想和讨论都还是存在争议的。
曲解之后影响挺不好的,就如同曲世爱这个名字一样。
我忍着自杀法这个离谱的槽点从头开始看,充满了作者对世界认知的不成熟以及不客观。
但我姑且能假装无视,仅当作一个槽点继续看下去。
11集这个善恶的讨论,整个就是一个幼稚的人尽力将自己不成熟的思想包装成人类思想史最伟大的辩论然后逼我看。
抱歉我拒绝被强奸,更拒绝被一个如此粗俗的思想强奸。
不悬疑剧粉,单纯说说我本人的感受其实我是很怀疑这番能不能在日本播的什么政治选举,什么自杀法之类的敏感避讳的题材十月新番的演出,就属这一部和beastars剧情和逻辑很多小伙伴都觉得有问题我觉得还可以,也没有什么作画崩坏划水的硬伤每一集都有起伏,每一集看到最后ED出来那一刻都有一种冷汗的感觉监督牛逼!
演出牛逼!
第7集很血腥恶心(慎看),也有一些智商bug(为啥主角不录屏?
)但是别忘了这么6集剧情多多少少渲染下来大魔王的超自然能力所以这个人物设定的前提下什么都能说得通现在故事的主线已经由高官腐败政治案变成正崎善和曲世爱的善恶两派对抗而且也提出了对自杀的合理性的辩驳讨论,无疑会带给观众思考现在的新番动不动就日系搞笑卖萌后宫,魔幻异世界超能力巴比伦真的算是一股业界清流但绝不建议心智未成熟的人看,特别是未成年人,很血腥很暴力!
现在集数进度已经到中段,最后是保持好评还是烂尾,拭目以待吧..
我们常说,一个人没有选择是否以及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利;那么,这个人是否有选择要不要以及如何离开这个世界的权利呢?
《巴比伦》讨论了这个非常经典的伦理学问题。
在片中,雄心勃勃的新域(类似于试验片区)域长斋开化制定了《自杀法》,规定人拥有选择是否杀死自己的权利。
为了使《自杀法》合法化,和其他候选议员进行了电视公开辩论。
反对方分别从社会经济(自杀不利于社会发展)、道德(“杀人是不道德的”具有普遍性,所以自杀也是不道德的)、法律(自杀法本身与现有的“委托杀人罪”和“帮助自杀罪”等法律条文相违背)和人类的非理性(人类对死亡有本能的恐惧和排斥,无法理性地实施《自杀法》,会凭着感性阻止他人自杀)等角度表达了对《自杀法》的否定。
斋的反驳颇有意思。
首先,他以加拿大对大麻解禁导致大麻使用量下降的例子作为对比,试图表明:《自杀法》不一定会导致自杀数量的增加;另外又以世人对于同性恋态度的转变,表示道德和法律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的,并举例说,古罗马社会曾经接受自杀行为,直到出现了奴隶自杀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圣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明确表达了对自杀行为的反对后,才开始出现了基督教社会对自杀行为的长期反对。
最后,他指出通过《自杀法》的规范,可以引导人主动思考自杀的选项,而不是任由非理性的情感控制自己。
只是在可操作性上,斋并没有很好地提出反驳,因为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确在本能地阻止他人自杀。
为了博得人们的支持,他转而将自杀和器官移植捐献联系到一起,指出自杀权将允许人们自由捐献给陌生人器官,拯救更多的人。
最后,凭着这种偷换概念博人同情的策略,《自杀法》的提案得以通过。
那么,今天的人类社会,人究竟是否有权利自杀?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权利。
根据洛克的观点,权利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做某种事的自由,一方面不干涉他人的义务,就像用篱笆围起来的领地,在篱笆里面有做任何事的自由,而又有不打破篱笆的义务。
我们通常所说的权利,其实有两类:自然权利和法定权利。
前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天赋人权”,被认为不证自明且具有普遍性,包括人的生存平等权、生命权、自由权、幸福权和财产所有权。
对于社会契约论来说,个人将自然权利转让给联合体(国家)。
洛克认为是只转让了财产权,所以国家没有剥夺个人生命权的权力,可以推论: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自杀,完全由他自己说了算;卢梭则认为转让了所有的自然权利,国家有权保护和侵犯个人的生命,可以推论:人不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自杀,国家有权干预和阻止。
在我国的《民法通则》里,生命权就是生命健康权,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自身。
由于法律不允许“以生命直接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因此生命权是不能被抛弃和转让的,也就是说,在我国,没有放弃生命健康权的自由——自杀权一说。
并且,与自杀相关的人是要受法律惩罚的,包括以下几项罪名:委托杀人罪:受害者委托他人将自己杀死;承诺杀人罪:受害者允许他人将自己杀死;自杀教唆罪:教唆没有自杀意愿的人并使其决定自杀;帮助自杀罪:帮助决定自杀的人完成自杀;事实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传统上对于自杀行为的唯一合法且合乎道德伦理的态度就是:阻止自杀。
这样的态度基于一种假设——没有人是真正想死的,任何想要自杀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某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人应该采取行动,阻止人自杀。
既然事实上并不存在“自杀权”这样的权利,那么下一个更深入的问题摆在面前:自杀是一件坏事吗?
什么是好/善,什么是不好/恶?
这就是在故事中,为什么G7峰会最后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通过一系列冗长的探讨后,美国总统亚历克斯发现:避免死亡、维持生存是产生道德的根源,所谓的“善”就是持续下去——维持生存;所谓的“恶”就是终结——死亡。
在这个意义上,自杀毫无疑问是“恶”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自己有义务阻止他人死亡,而对于那些杀人犯有着明确的罪恶感。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粗鄙的结论,因为自杀并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意义的行为。
最典型的恰恰在以道德为准绳的中国传统社会:善恶的标准其实来自于周朝的礼制,并经由孔子发扬光大,形成一套完整的家庭伦理秩序理论。
一件事是否是对的,最直接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扰乱还是巩固了伦理秩序。
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有些人自杀是好的(比如祸臣贼子),而有些人自杀则是恶的。
在美国等国家,自杀未遂甚至还要坐牢,接受惩罚。
或许谈不上犯罪,但的的确确违法。
也许《巴比伦》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让我们得以再次反思一种观点:关于自杀,我们的前提假设——所有人都追求更好地活着——是否成立?
如果一个人单纯想要自杀,并且保持理性,没有任何心理疾病,我们该如何面对?
以下均为记录碎碎念首先不建议未成年人和心智不成熟的成年人观看。
整部动画不是像巨人一样在探讨人性的问题,而是在娱乐化地在把玩善恶。
人最喜欢看的快餐式因素它都有,把最美好的东西最残忍打破的悲剧,巨乳疯批美女代表的色欲,对绝对恶的肯定,人性最本质的堕落黑暗,背叛。
可以说是为了吸引人来看而把各种刺激性因素拼接在一起。
看这番的时候想起《乱步奇谭》,图个乐就图个乐算了。
这种对人性极致恶的露骨描写我真不喜欢第三集最后是想自沙的人看了都想立刻求生的程度😅这巧克力味的屎我真是谢谢你哈想起东京地铁毒气时间和1q84了,宣扬自沙快乐/诱导自沙/自沙扩大。
在我看来都是需要远离的病菌,不知道什么时候你鬼迷心窍免疫力弱了可能就信了这种正常人不信的鬼话。
说第七集封神的这里建议还是不要看这类的了……转回来说自沙法,自沙确实不是犯罪,你死不死是自己的权利。
我们考虑一件事要不要,理性考虑就是利弊之间的权衡,如果换成自己,郭嘉给我了一种随时可以安乐死的药就放在我兜里,然后跟我说自沙是你的权利哦,我们只是给了你一个选项,在我看来这就是完全诱导自沙了。
比起心脏移植之类的好处,这种人性本恶带来的诱惑简直是人类一生最需要避免自我灭绝的一种途径。
😅弊远远大于利了。
不过打出来这段话我自己也很惊讶,看到第七集的时候,仿佛看到什么在屏幕后窃笑,你也很生气对吧,你也说不出话来对吧,你也感到很愤怒对吧,你以为你是道德高低上高高在上的善,但是你就是无法忽略恶。
我们是被埋在操场的尸骨,是下水道的一缕头发,是毒气弥漫车厢的呕吐物。
天天嘴里说着漂亮话,但是你无法无视我们的存在,为此愤怒又无力对吧。
反正就是什么反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第七集以后感觉作者就放飞自我了,完全一篇小论文讨论自沙法成立后对世界的影响。
但是全世界都在说日本话有点出戏,我自己猜是爱一开始就能迷惑善,但她没杀,就是慢慢折磨把他身边活的东西都杀了,男的就自沙,女的就砍死。
😃作者你这不是折磨善,你这是折磨观众呢这是。
不过爱最后活着说明恶永远存在,所以人类为了对抗它才有了法律,规则,纲常伦理。
🤣最后几集作者算是拼了老命把能想到的东西全都写上了,什么亚当夏娃圣经宗教。
就是为了证明善是持续。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折腾来折腾去确实只有人会自沙动物不会(阿听说章鱼智商很高会自己咬断自己的腕足自沙)😃但是大多数人还是看到第七集就结束了,果然人性比起制度探讨,更喜欢这种杀戮的场景,简直看到作者在屏幕后偷笑:你看,我说比起什么善良,大家更喜欢这种血肉横飞的恶吧。
(ps我自己很讨厌e7)
我看完了,我也快疯了,写评论时思维也有点混乱,可能是中了女主的毒。
先说明,我没有看过原版小说,所以只论动画。
而且我后三话才明白,片名是个什么意思。
十月刚播我就被吸引来了,从初次登场的场景到人物设定,再到案件的描述,浓浓的写实风对于我这种大龄宅是多具有吸引力,虽然不时要一本正经的来句中二的台词,倒也不影响案件调查的悬疑氛围,便当新人的自挂更是把悬疑气氛推到了高潮。
你意识到了恶性的凶杀,你怀疑政治的阴谋,你察觉了隐晦的色欲……直到第三话,一群酱油上演了高空下饺子,小爱同学把你所有的期待都一笑带过了……这时的你,弃番了吗?
我没有!
就像我知道有位点头之交在背后骂了我,我却还要打听一下他是怎么骂的,好有理由确切的愤怒一样。
反正就看下去了。
因为中间有假期还是别的啥理由来着,反正到第7话停更了。
制作组倒也用心,知道要停更,所以第7话给你来个血腥猎奇之肢解你以为的女二号。
一通分镜下来能够不弃番的观众是要多满意有多满意,等来等去忍完了政治辩论赛就是要看点真枪实弹的啊,如果这时候还继续“意念杀人”观众还会再等吗?
看到这,我想,作者是不是在边设定人物边弄死他们,最后才想的作案手法,想不出来了,就靠科幻补,人物不够就干脆靠立法灭族……不过一月更新完我发现我错了。
这是在讲如何让两个霓虹人在世界人民的注视下干掉A国大统领的故事!
震惊的情感快把我的天灵盖顶飞了。
他们前一集还在辩论善恶,他们连宗教都扯出来了,舞台从霓虹内搬到国际去耍了,那又能怎样呢?
你们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有道理也好,没道理也好,平民也好,总统也好,作者就宠小爱一人,便当拿好后台请!
那还玩那么多有毛线用?
为什么小爱最初接触的同学和心理医生能长寿多年,是成年后能力成长了吗?
从选举战和立法战看小爱的能力除了被动技能“吸引”,主动技能应该只是劝诱,并不是每一位对话者都已退场告终。
如果要实习灭族计划,单靠小爱四处游说虽也是效果拔群(动画中透露小爱只要走在街上对路人低语即可),但对女性对象好像并不太受用(女下属是肢解,米国小妹自杀前说的是“你们大人不都说可以的吗”没有同小爱对话接触),这就需要小斋登场了,那么小爱和小斋到底是谁先利用的谁呢?
好吧,头有点痛,想点别的。
小爱到底能否诱导女性?
能的话会场为什么没有能抵御技能的女保镖?
不能的话如何生擒剑道女下属?
大统领和他美丽夫人的邂逅是什么用意?
霓虹为什么任凭这种传染病一样的精神污染肆虐?
12话跳楼女讲的经历想表达点什么?
我不行了,求解。
最终话枪声响起……太好了,终于结束了……就让时间去治愈这个疯婆娘给世界造成的伤痕吧。
可你别忘了,这还是个日式恐怖片。
结尾一定要是欲说还休型的。
就像死了总得瞪下眼,诡案结了总有新发现,咒怨永远解不开一样。
小爱总得笑灭了你的期待……
Preacher中的Genesis超能力。在超能力面前什么哲学思辨都是渣渣。结局WTF
坏结局扣一星。
看完只想说一句“什么鬼”。
这声优阵容我跪
5,越看越哲学,善=持续,恶=终结,完结了自己=完结了恶=人就是恶的?整一个人性本恶论呗
生理不适。
把战场拉到美国,又让美国总统搭进去,大概是想进行彻底的自杀问题讨论吧,于剧情的发展无甚推动,结果还是停在了女主凭神力杀人的无解状态。
这类型真像是戏剧。但结局无法接受。
这就完了?????????????
没想到真的会有价值观这么撕裂的反社会动漫。涨姿势了,涨姿势了。完全是强大的制作和声优阵容拯救了这部的口碑,对于其嚣张跋扈到极致的价值观挑衅,但凡正常点的人都会受不了。反社会女主不费吹灰之力做尽恶事,象征正直和公义的男主以及一路精英历经千辛万苦却被降智打击+轻松剧情杀,这....真的不能给未成年看吧?
腦洞開太大。本來題材不錯的,但是女主太神化了,甚至神經。。。後半段引入美國大統領真的。。。(無語,好想笑)ps:中間有些討論還挺可以的,但是人設太毀了
这个番不认真看线索太乱一会儿就看不懂了,这季刑侦探案番好多
你没事儿吧?
前三话体验极好,而且没想到的是,这种悬而未决的紧张感直到第三话最后一丢丢才解开,害得我一直担心是不是下一集收尾。不过看了作者,原来是《正确的卡多》啊!难怪开局这么爽,那么相应的,结尾就...第七话神了,无脑吹,烂尾也认。
TV动漫
终于等到第10,11集了。不管怎么说,对自杀,这一话题有了一定的解读。希望能越做越好,有始有终。看完了,这是什么结局?
确实看完满脸问号。。但退一万步说提出这些质问终究是好的
前半还行,后面日本政府解决不了问题就跑去美国爸爸那里上访是什么思路?7国元首一起开会其实是philosophy 101 seminar?离开日本以后的全部戏都尴尬溢出…如果宏大叙事避免不了浅薄好歹挂个异世界呗…
3星半 请让ta们死的有尊严吧
第4话,法律和政治讲得很到位。第11话,善与恶也是。但最后结尾看不太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