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镜头不等于就"电影"了,<云水谣>不也长镜头了?2.编剧有老班底,怎么就不如<求婚事务所>了,认认真真拍偶像剧不好吗?小s演技是过了,总没赵薇过吧。
某位金马影后演偶像剧就一定演得好吗,还不如电视咖捏。
3.如果拍本土片,应该不会缺了李湘宜吧。
赵薇这一段当然是为了内地市场。
小燕子真的一辈子只能演弱智了吗?
台湾富商拯救北京脑残妹,这样的梗光腚部你们还通过啊。
4.作为专攻节日档期的小鸡片,狗血台词和剧情都可以忽略。
也难为一众大牌明星了,功成名就了还要继续拍mv。
巴特!
把台湾人包内地2奶的梗包装成偶像剧拍,这个有点过底线了吧。
5.赵又廷算本色演出吗,一直觉得这位少爷流氓气很重。
还别说,公子哥说文艺腔的狗血句子勾引女人其实挺真实的。
6.演小燕子儿子的小孩面目可憎。
7.2奶包小白脸挺现实主义吧,可为了童话效果让阮经天说出我不接受包养我只接受爱这样的台词就自相矛盾了吧。
要就现实主义到底要就认真的纯情,这么拧八何苦呢?
8.豆导每次都把最好的角色留给自己,这话只对了一半,不是“最好”,是最讨喜。
9.哦对了,郭采洁前一半不错,结尾一拔高又虚假了。
其实按照我农民的个性是不会花钱买票进电影院去看这样一部没有任何视觉冲击的台湾爱情片的,而且还是全票,而且还是我自己买单,而且还是我一个人看。
嗯,其实就是因为男人不在,男人的妈不停对我唠叨她为我们将来结婚已经花了多少钱将来还要花多少钱,实在受不了了于是紧急呼叫朋友伪装来电夺门而出。
出门之前就想好了,我要一个人去看场电影。
出门发现阳光很好,很想走走,但是原计划不能改变啊跑进电影院选来选去选了观看人数很少的《爱》。
选号的时候暗戳戳鲜格格选了两对情侣中间的位置,那个位置最好嘛,不远不近正中间,前面还有栏杆可以靠——我可不是故意要坐两对情侣中间捧爆米花找到位置坐下,才发现这位置太微妙精妙奇妙了,左边一对拉拉右边一对中年疑似情侣,说是疑似是因为两人神态姿势绝对不是结婚数年的老夫老妻哦我实在是太八卦了电影一开始我就走神了,田喜碧的爱这首歌我一度认为很恶俗很装X的,但是不得不说和这个开头的气太合了。
相信大部分女孩子从小学初中开始在台湾偶像剧的熏陶下,对台湾是有着情结的,最后大部分都演变成了如今烂大街的小清新= =我这么俗的人,当然不会例外,不过现在的小清新之风倒是没有刮到我,太匠气,我还是一直迷恋着台湾电影里那股子似有若无的台北气息,像是一阵温热的风中的清凉冷饮的气息,温凉的,让人想要闭眼的。
文艺结束,俗女我也很羡慕台湾电影里面那些主角貌似成天什么事都不做成天晃荡在咖啡店路边摊诚品书店各种草地上发呆,或者做着一些看上去就好有气质啊的工作的生活,一般不缺钱,缺钱也缺得那么有感觉,家人开明朋友死忠多好啊多好啊,多能满足我内心翻滚的想要装模做样一把的渴望啊!!!
片子画面特美,好几次让我有掏出手机拍大屏幕的冲动,回头一定要下个高清的来截图林宥嘉的歌也好听,只是后排情侣开始让我烦躁。
那女的在小小厅里用比正常音量还高的声音不停地发表评论,“她为什么就不能帮他按一下电梯呀?
”“他家好多花啊!
”“这是什么歌啊?
”“她怎么又上他家了啊?
”以及各种“为什么呀?
”“哈哈哈!
”以及大声到我怀疑她是不是故意地把食品包装袋拨弄出巨刺耳的声音,各种声音在电影前半部分一直在QJ我的耳朵,把我从思绪里拉出来一次又一次。
其实我挺孬种的,人家男朋友在呢,万一是个官二代富二代的我要是出生抗议不得卸了我啊所以我只是在她发出声音时略微偏头瞟她一眼,直到我被她的高分贝吓了一大跳,我终于回头怒目而视。
我从小长得凶,坐公车都曾经有小妹妹不敢坐我身边,于是,她男朋友说,“别说了小心人家打你……”这个世界安静了= =伪青春的陈大发的脸在真青春的郭采洁面前显得那么松弛和勉强,不过还是很萌的,挺喜欢她的一套套宽宽大大的衣服,比那些矫揉造作的森女服好看多了,廉价都廉价得那么硬气右边的拉拉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相拥着静静观影。
赵薇和赵又廷一出场左边的中年情侣(?
)就开始不停大笑,其实我没看出哪里好笑了,喜感倒是有赵薇的发音吐字还是那么让人痛心疾首,硬拗的京片子听着真别扭啊但是身材还是很不错的,那小细腿儿跳艳舞时那凌乱长发的风情舒淇就是美啊美啊美啊可爱啊可爱啊可爱啊无死角的美,每一个角度都想要截图下来!
我记得上映前看到新闻貌似有阮经天什么全裸什么镜头的啊,怎么没看到,就看到腰部以下一点点不过我对他也没有爱,没差看到后来我开始难过了,我难过我再也不能这样随性地去爱去恨了,我难过我再也回不到那样的青春了,我难过我也只能趁男友出差,靠着朋友的谎言才能自己出门闲逛暴走看电影了。
男友是务实的人,他永远无法理解有他在我为什么会想要一个人出去走很久,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东西,他也看不出闻不到我所描述的台北的那股气息,很多东西他永远不会懂我。
当我俗的时候,我们是和谐的一对俗情侣,当我偶尔跳脱出来开始有很多小情绪时,他便无措,或者无视了。
电影快结束了,隔壁中年女人开始大声打电话,“嗯,我马上回去了,我在XX家看电视呢,马上就回家了”哇,不仅不是夫妻,还是姘头哇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大部分时间都趴在前面的护栏上木然地嚼着爆米花落寞地盯着屏幕,泪点甚低啊,是掉了几滴眼泪的,就在陈意涵拿着点菜单泣不成声的时候。
电影结束,散场,小拉拉情侣和中年姘头情侣瞬间消失在人群中,我出了影院差点没冻死,穷赶狂赶地飞奔去吃米线,两大碗下肚再喝口热汤啊我又俗回来了回家吧…男友半夜到家,还要回去暖床在这四线城市,拉拉情侣的爱情最终存活几率真不好说,中年轧姘头也需要勇气和感情并且不需要脸皮。
电影里名媛可以嫁穷小子不接受包养的哦,闺蜜和男友搞上了还有了孩子也可以笑着不在乎我们依然是幸福的三个人,北京穷丫头可以嫁台北大富翁,都是爱啊,这尘世中的爱啊!
虽然情人节早就过了,这部片子也即将下档了,但是什么都不想地看一场爱,多好啊。
我是极其喜欢这部电影的。
就为了我该死的小清新情节 就为了我该死的喜欢看浪漫喜剧的情节 我也想声明 我是极其爱这部片的。
其实 谁都知道 《爱》情人节档期推出 总不可能再整个《失恋33天》或类似的苦逼情节 结局在看客进入电影院 听到Hebe的那首我喜欢得不能再喜欢的《love!
》开始 就已经注定了。
就是爱 该爱的 不该爱的 爱对的 爱错的 懂爱的 不懂爱的 最后各得其所。
其实这样平淡无奇的结局 才是最好吧 为何要在这个本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时候去看衰每份爱呢?
其实,最近身边的好友无不被这一“爱”字所困。
想分手的分不掉;分了手的又想重来;玩得好的后来发现那是爱;开始爱的又嫌太快。
说白了,人生兜兜转转还真就困在这“爱”字身上。
其实,爱有多困难,爱就有多简单。
简单到真如剧中方柔依说的那样“我们结婚吧”。
五个字来得轻松巧妙,点头yes,摇头no,幻想中美妙的爱情无不这样没头没尾地开始,后又终结。
所以,就因为这样,关于爱的妄想就该戛然而止吗,拜托,就这一次,给爱一线希望。
听着剧中hebe的《My love》,反复默唱那句“爱会来的,在对的时候”,心间充盈着恬淡和感动欣赏这部电影。
剧中的三段爱情桥段,在我看来设计得恰到好处。
普通人之间的爱恋,青春期的爱恋,父母一辈的爱恋。
普通人和小开的爱恋,名媛女和穷小子的爱恋,男友和女友的朋友的爱恋。
其中涉及到单亲,青春期怀孕,第三者偷腥,堕胎,包养。
这一切的一切,纷繁复杂,似乎就要说不清,却被豆导铺陈得恰到好处。
本应刺激辛辣到喉头的这道“爱”,在认真细细品味之后,自有它独特的醇厚甘甜。
整部电影基本上是轻松浪漫的格调,其中的几个包袱观众反响也很热烈。
比如赵薇绑着个石膏脚挑逗赵又廷,赵薇她崽特较真认准赵又廷,赵薇和赵又廷之间相互神吐槽。
阮经天的口吃,舒淇的那句“上上辈子在一起真觉得够了”。
还有豆导和阮经天搞基,于美人还说别太超过。
还有彭于晏比较恶趣味的跳化粪池。
这一切并不会觉得荒诞或雷人,乍看起来,是靠谱的,是合理的。
“爱”嘛,不疯狂就不是爱了。
可是“爱”到最后还是会归于平淡和感动,不是吗?
幽默轻松之余,仍有某些对白,场景或直戳你的泪腺,或者说,你心里的那个点。
和电影里相契合的,在心中自有共鸣的那个点。
落的两次泪分别是在Mark抱起金小姐儿子和宜珈看到小霓在点菜单上写的话的时候。
当爱情再增添一次亲情或友情我就再也抵抗不了。
其实爱的最理想状态,应该像宜珈她爸妈那样吧,凑合在一起了,就不分开了。
嘴上说的不爱,其实心里比谁都明白,多好。
其实如果再让我在某个清闲的下午花钱买票再看一遍《爱》,我是愿意的。
毕竟“爱”,讲得太多了,太杂了,太泛滥了。
所以到最后谁也该麻木的。
但是,就这一刻,给爱一线希望。
别再因为单身一人就化身二逼自怨自艾看衰每对幸福情侣。
华灯落下,静坐回想,想起这部电影那些触动你的点,仍是能会心一笑的,就足够了,真的足够了。
不管如何,爱会来的,在对的时候,不是吗?
我笃定地相信着这句话,好像它里面蕴含某种神隐的力量和信念,信就信了,顺其自然,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爱吧,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因为,这是“爱”嘛。
这是豆导在《love》同名书中的一段手记——钮承泽:2008年,一个我深爱的女子,我们经历分分合合,最终决定要在一起了。
我们决定生一个小孩,开始调养身体,结果她告诉我她爱上别人了。
那一刻,我听她讲。
我说,没关系,你就去,我说我要先走,然后一出去就吐。
我仍然经历了所有该经历的,比方愤怒、耍流氓、恳求她留下。
有一天,我遇到她跟那个男的,但我发现我不恨那个男的,因为她喜欢他,我甚至有点喜欢那个男的,因为那个男的可以让我爱的人快乐。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这才是爱啊。
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听过并且信奉过这句——认真,你就输了。
不只这句话大家更相信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我更爱你,我更在乎你,我就是输家说这话的人就是个骗子爱应该是我们最本质的善意和友爱,它不是欲望不是自我的需要不是自我实现的舞台不是获取舒适的捷径不是可以算计谋划的东西,当然更不是能以输赢论结局的故事那些过分的自尊心那些自私的唯我意识那些狭隘的得失心那些变态的占有欲那些步步为营的算计那些龌龊的输赢论那些你在对对方进行无理预期之后的失落感....那些都是人性中应该被克服的弱点而不应该是爱情本来的面貌我们每天谈论爱消费爱——电视里演的,歌里唱的,电影院放的...但自己的脚步却在步步远离它,本末倒置的只享受互相博弈互争输赢而忘记我们是因为爱才在一起最后只剩下抱怨、不平衡以及两败俱伤真的爱只应该存在善意因为你痛苦所以我痛苦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如果你认为别人是更好的选择那管它什么占有欲得失心那些统统不是爱情里本该存在的我只要你幸福没有恶意揣测没有恶言相向这才是爱情的真相啊停止借着爱的名义去做伤害爱人的事,然后再大言不惭的抱怨世风日下真爱不存吧如果你尚且还怀着这样的杂质你还怎敢企图得到一份纯粹的爱情?
怎么可能你在算计,而对方在真诚怎么可能你在观望,而对方在付出怎么可能你在占有,而对方在失去怎么可能你在预期,而对方在迎合怎么可能你在想赢,而对方在认输怎么可能你在自尊自恋,而对方就得死不要脸不可能在你做了这么多“非爱”的举动后,ta依然爱你如果我不能褪去杂质做到纯粹,我宁愿没有遇见你。
其实如果说这电影本身情节演员场景,实在可以打到70分以上,如果我几年前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或许会努力打到90。
但很可惜现在的我已经是个内心阴暗猥琐女屌丝,依照我变态的口味,必须给它及格以下啊。
如果赵薇没疯,那就是导演是赵薇的高级黑,穿的像个橙子我可以原谅,但是我擦这是什么鬼角色啊,穿着土掉渣的红裙,擦着溢出嘴角的口红,跳一段杀马特艳舞,赵又廷那个角色真是太有素质了,他只是默默的走了,甚至还打了招呼。
这难道不是小清新电影么?
赵薇那段真心让我理解不能。
按说赵薇到这个年纪也该明白,自己根本不适合风骚啊越想越觉得导演必定是赵薇的高级黑,开始那些完全是无理取闹,泼妇发飙好么?
导演该不会以为那些是所谓“刁蛮”吧?
还有那个警察,是淫媒么?
是淫媒么?
是淫媒么?
叫俩陌生人为了小孩当场接吻的招都使出来,总之在二赵这段上导演智商down到最低点,如此恶俗的桥段都能拍出来,实在是太残忍了!!!!!
还有陈意涵那段,闺蜜和男友搞出了小孩,最后居然三个人在一起,说我还跟我男友和好,另外我还跟你做姐妹,我做你孩子的干妈,我们三人幸福生活在一起永不分开,我已无力吐槽。
我只能说导演智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如果我今年只有12岁我恐怕都不会相信这么狗血的情节。
导演,我已经想不到什么好词来形容他,每次他拍的片都被小清新们捧上了天,但看了又很失望。
这个长相略低于相貌平均水平线的中年男人,每次都爱出现在自己的作品里和美貌女猪脚来一手,我很难觉得他心智正常,少年时期想必是被女神伤害过的吧?
但就这样一个人偏偏有颗梦幻少女心,总结一下这部电影所有的组成部分,就是:1.王子爱上灰姑娘(二赵)2.女神追求呆萌男,富商有真爱(舒淇vs阮经天vs导演)3.少年狗血青春乱爱事件(陈意涵郭采洁彭于晏)当然也是有新发现,第一次发现郭采洁美过陈意涵啊,还有就是于美人,真的很可爱。
我仅剩的分数全给郭采洁于美人和众多配角我也不知道我在写什么,大概是今天开会太累了吧我恨我竟然看过这部电影
和损友在电影院一路笑到尾乡村爱情小夜曲的旋律还在绕梁。。
小天(小宽)第一次出场的时候。
就代入刘能了。。
之后便无法自拔的联想起来。
赶脚豆导和本山大叔在各自戏中的角色都是老富蹉的形象。
刘英、大脚都基本能对等。
大家别拍我。
别黑我。
别人身攻击。。
主演我都是很爱的。
我不是一个爱看电影的人,所以即使这两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我进电影院的次数仍然少得可怜,于是这部阴差阳错才看到的片子就不幸成为我能够吐槽的为数不多的电影之一。
再加上我不是这部电影里任何一位演员的粉丝(看,这就是我说“阴差阳错”的原因),所以,要是伤害了您一片痴心,我也只能笑笑。
Anyway,I don’t care。
昨天从影院回学校的路上,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同样都是几个相互关联的爱情故事串烧,为什么《Love Actually》就能让我心心念念到现在还不时回味,而同样打着爱情旗号的这部片子却令我在电影开始1小时后就期盼着它赶紧结尾,别再挑战我的承受底线了。
是因为这里的爱情故事太不真实太过矫情太狗血了吗?
好像不是,《真爱至上》里面也有几个故事一看就知道是虚构出来的,可我还是照样感动得要命。
那是为什么?
想来想去,好像只有一个原因。
我被《真爱至上》所感动,是因为它的故事虽然短小精悍,却有足够的铺垫让我毫无保留地相信,他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相爱的。
我之所以相信,是因为所有呈现出来的情节只能推向“爱”这个最美好的的结局。
而这部《Love》呢?
编剧大概是嫌所有的couple都进展太慢,一会儿一个拥抱一个kiss,还外带热舞勾引+台言告白等莫名其妙且突兀的桥段,竟然让我看出猥琐的感觉而全然没有了“爱”的意味。
能把好好的一个爱情轻喜剧题材写成这样,也挺不容易的。
最扯淡的故事。
其实我不大喜欢赵薇,但这部戏里我觉得有几个镜头还是把她拍得挺漂亮的,以前我从来没觉得赵薇长得漂亮。
可是这也挽救不了她和赵又廷的这个故事。
本来不想用这么粗鲁的词汇的,可我实在找不到一个更文雅的词能这么准确地概括这段剧情了。
赵薇一开始出现在台湾然后瞬间又回大陆的突兀转折我就不提了(= =好吧还是提了),关键是她一出场就好像又回到小燕子时代那种无理取闹神经兮兮的劲儿上去了,效果当然远不如10年前那么讨喜。
更让人崩溃的是赵薇说普通话还能隐隐听出口音,结果导演硬让她往外蹦京片子,这是故意要毁她吧,要不就是故意要毁我们北京的姑娘。
她演的那个卖四合院儿的导购说话有多没礼貌我也不提了(千万不要以为北京女孩儿说话都跟吃了枪药似的,尤其是她不认识你的时候),就说说她跟赵又廷从互不相识到最后干柴烈火的过程有多那啥(我不想更粗鲁,所以那俩字你懂得)。
你说编剧把他俩的故事写成一个欢喜冤家版的灰姑娘不是挺好,既能热热闹闹的又能浪漫,虽然老套可观众买账啊。
现在这个呢,为了让小孩从树上下来,人民警察还兼职当红娘让单亲妈妈和几乎陌生的男人在未成年人面前接吻,一亲还陶醉了还不能自己了还亲个没完了。
我们北京的警察叔叔招你惹你了,你这么破坏人家的高大形象。
当时在影院看到这个情节我同学都不行了,直在那儿小声喊“那还有小朋友呢”。
编剧是写“爱情”故事写得太多了连基本行为规范都写丢了么。
从这儿开始我就对这俩人的情节完全不感冒了,于是赵又廷抱着赵薇闻来闻去的时候我就腹诽“闻你妹啊”,俩人又情不自禁(你俩是寂寞太久了吗)地亲上的时候我就腹诽“亲你妹啊”,赵薇一巴掌打过去(不是你默许人家亲你的么!
)的时候我又腹诽“打你妹啊”,赵薇瘸着腿跳热舞(看来作为一个单身母亲你真的寂寞太久了)的时候我腹诽“勾引你妹啊”(我承认我笑了,但编剧都咯吱我了我还不笑说明我不正常)。
可后来我实在无力腹诽了,因为赵又廷一脸严肃认真地对一个7岁的小孩说“永远不要想念你无法拥有的”,因为赵薇说“每一个混蛋都有一颗受伤的心”,当时我真想拿块板儿砖拍死我自己啊。
编剧你是湾湾的小白文看多了消化不良么!!
而且对于赵又廷那个角色的设定也非常奇怪。
从各种情节可以看出编剧想把他写成一个缺乏家庭关爱于是冷淡无情的人,可不论是他的冷淡无情还是后来的一吻(或者一闻?
)倾心,我都没感受到十足的说服力。
想想也是,按照这种设定电视剧都能演20集才happy ending呢,你这几十分钟的戏份哪儿说得清楚。
所以说编剧还是小说看得虽然够多但不够透不够深,YY功力不足啊。
最无语的故事。
必然是彭于晏、郭采洁和陈意涵的那个,除了幼稚我真的没有啥可说的了,三个小盆友还是继续过家家吧。
当然最后彭于晏的成熟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总是忍不住把这样的故事投射到现实中,这样的成熟是否来得太晚了一些。
那一句“对孩子负责”,怎么听都觉得刺耳又讽刺。
最精分的故事。
钮承泽大概觉得自己拍这片子占了一个最大的便宜,那就是能和舒淇上演一段未遂的亲热戏。
但在我看那短短几十秒也没让我领略出任何美感,反而感受到绵绵不绝的猥琐。
不是说接受不了床戏亲热戏(电影里大叔和萝莉的故事多了去了,况且舒淇也不是玉女范儿),而是这一段从内容到氛围再到钮承泽的表现,怎么看怎么觉得,就是猥琐。
但这还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我想说的是钮承泽饰演的富豪,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感情上的精分。
他有钱,所以身边不缺女人。
除了包养着舒淇演的那个方柔伊(这名字一听就是台湾小言看多了的结果),他到处拈花惹草,周末还要开各种超出我想象范围的不健康party。
你要说这种人知道舒淇背着他和其他男人搞到一起因为觉得伤自尊没面子而一怒之下甩了舒淇再去揍一顿阮经天然后拍拍屁股转身再去包养一个,我百分之二百相信。
可你要说他知道情妇跟别人跑了于是死乞白赖要跟舒淇结婚还说会保证对婚姻忠诚而且揍人未遂最后还来什么深情告白说你幸福就是我幸福,那我只能说编剧你赢了,在你面前我只有一头磕死的份儿了。
因为逻辑啊常理啊神马的在您面前都是浮云了,我这样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人真心追赶不上您奔向火星的脚步。
最正常的故事。
整部电影看下来,好像也就阮经天和舒淇的那个故事最正常了,而且还带着些许小清新的味道,片中对我而言为数不多的几个笑点也都来自于口吃的阮经天。
由于这个故事太正常也太俗套了,以至于我没有什么可吐槽的,非要吐的话就是那句“我不接受包养,只接受爱”,实在是牵强。
不过我倒是对阮经天改观了不少,有一段印象挺深。
陈意涵第一次感受到宝宝在动的时候,阮经天那一副被吓到的模样着实自然可爱。
最没存在感的故事。
当属影片最开头舒淇和赵又廷那一段短暂的偷情,直到电影结束灯都亮了我也没明白安排这一段的用意是什么,是想说赵又廷演的那个人缺乏爱的能力?
那他后面被赵薇打动就显得更快更没说服力了。
不过这里倒是有个小小的插曲。
舒淇打开门的一瞬间,我惊呼一声:女鬼啊!
旁边的同学当时就笑喷了。
一路写到现在,我好像忽然有点儿明白开头的那个问题了。
为什么《真爱至上》更能够打动人心?
因为“爱”需要用爱的方式来表达。
同样是暗恋,《真爱至上》里的小伙子用一整部只有新娘的婚礼录影和一张张写满爱意的纸板告诉她,而《爱》则用一次不计后果的冲动来表达;同样是一见钟情,《真爱至上》里的首相有心动有纠结有不舍有坚定,而《爱》我只看到欲望。
而冲动和欲望,从来都不是爱情。
爱情故事可以千差万别,但沉浸在爱情中的心情和悸动却是相通的。
好的电影能够通过语言、画面唤起我们同样的心情和悸动,哪怕讲了10000个不同的故事,感动我们的理由只要一个就足够了。
从这一点看,《爱》显然算不上一部好电影。
写到这儿我发现应该点题了。
就跟这部电影一样,演着演着编剧和导演忽然发现自己跑偏了,然后就用那句“我不接受包养,我只接受爱”使劲把主题往回拉。
那我也不妨来一句紧扣题目的点题金句:如果这都能算爱, 也许我真的没有什么好期待的了。
自认为不是一个刻薄的人,可回头看看我写的这一堆,我忽然惭愧了。
我对不起老爸老妈的培养,愧对组织的教育,辜负了同志们对我的期望。
我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因为一部没水平的片子而降低了自己的水平。
我面壁去了。
钮承泽据说是出了名的脾气臭,架子大。
恃才傲物,外形又不够倜傥,人都中年却热情暴躁一如二十出头,写到这里,不免觉得叫他声大叔都嫌亲切。
几乎是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才慢慢从讨厌他到开始觉得有点可爱。
这部新作,这家伙一如既往,把最光鲜过瘾的角色留给自己:老帅富,好Daddy,玩咖外表玻璃心。
喝最好的酒,开最快的车,把最正的妹。
看起来不是活在奢侈品广告里,就是活在古龙小说里。
可是再往下看呢,他一下拎着球棒,气势汹汹地冲进情敌家里叫嚣人家“小狼狗”,一下又可怜巴巴的不肯进屋闹脾气到天亮;一下在舒淇纠结自苦的时候摸摸心脏,调侃说:“太酸了,老人家我受不了。
”下一秒却又掏出皱巴巴的稿纸念着更加肉麻的表白“我一直在原地,等你回来。
”;当然,还有他力不从心时却发现“常用药”刚好没了的尴尬表情,构成了全场男性最意味深长的一次笑点。
看到这些,我又忽然觉得,和他以前电影里那些才华洋溢的过气导演,财雄势大的黑帮大哥一样啊……演来演去,都多多少少在写实他自己:流氓的外表文青的心,想要证明自己有肩膀,却又脆弱的要命,以为自己能当个魂淡了,其实不过就是个男人而已。
还有,再强大,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
我就是喜欢这种男人的这一点,不管多少岁,都没丢掉那分孩子气。
然而喜欢是一回事,看戏却是另一回事,说得这样丰富这样深度,可肤浅如我,花钱买票进戏院,也不过是为了阮经天的裸体而已。
是啊阮经天,总觉得他五官也不甚精致,可胜在周身那种若有似无的性感,仿佛走近就可以嗅到一般,就算好端端穿着T恤长裤却依然有遐想空间。
挑剔如亦舒师太,也曾在专栏里盛赞他“英俊得荒谬“”最寻常的平头白衫军裤加一双人字拖鞋,可是每一吋肌肤却充满张力,像伺服在树上的猎隼。
”哈所以我一早就讲,真正好看的男生起码要经得起三项考验:一是圆寸头、二是白衬衫、三是……做得到前两项再说三。
《LOVE》里面的阮经天角色温柔腼腆,质朴可爱,没有考验演技的波澜起伏,大悲大喜,却总算卖腐卖萌,交足功课。
我喜欢他在阳光下一脸小心的问自己喜欢的女生:“要不要一起……养一只猫?
”跟着美艳的舒淇露出少女的表情忙不迭的点头。
远处坐在名贵跑车里的钮承泽看到这里,大概已经明白自己要输这一场。
是,这女人爱趴体爱名牌,看见别人染指钮承泽也会气势汹汹的骂骚货。
可换做是我,恐怕依然要选小宽。
不只是因为他年轻英俊,关键是他逗你笑,他能教你开心。
舒淇的角色没什么突破,前半场是《非常勿扰》里骄纵任性的笑笑,后半场是《不再让你孤单》里坚强独立的佩如。
然而第一个镜头她一开门,一枚似笑非笑的表情,拉过赵又廷的领带,全场便惊呼四起……这是魅力。
赵薇有些憔悴,可是她说话爽脆呱啦的样子又说不出的讨喜,小孩丢了她瘫倒在沙发上“哇!
”的哭出声。
影院里又异口同声响起惊叹“呀!
小燕子……”十年前舒淇和赵薇合作《夕阳天使》,统统是青春貌美,黄金年华。
然而十年后,观众依然记得她们最好的部分。
我觉得这样的厚爱,不失为一种幸运。
配角的阵容也很出彩,二百五兮兮的好心警察,眉眼酷似陈冠希的小正太豆豆。
惊喜的是《艋舺》里歃血为盟的太子帮也都全员到齐,俊美俏皮的凤小岳穿着修车工的衣服,神采飞扬,几个人聊天聊得好好的,就看见陈汉典刁着根鸡腿走进来,贼眉鼠眼效果十足。
不过我最喜欢于美人演的妈妈和康康演的赛车教练,完全在做自己,却比综艺节目上好笑十倍不止。
还有去年红遍台湾的全连先生。
《我可能不会爱你》里面大仁哥的上司,《那些年》里面沈佳仪的老公,那副天然呆的说话腔调几乎是他的独家标记,逗趣得不行。
《LOVE》片如其名,通篇爱爱爱不完。
说来说去,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总不会无缘无故就是了。
有的人爱上别人,是因为在她身上可以找到梦想。
就像幼稚的阿凯爱小霓,所有人包括小霓本人,都觉得自己机车,毒舌,公主病,不懂牺牲。
然而在阿凯眼中,她美丽,富有,才气横溢。
和他那个导演梦一样遥不可及。
阿凯说小霓是自己梦想的一部分,这是心声。
这家伙根本经不起考验,他爱上的只是追逐梦想的过程。
有些人爱上别人,是因为在他身上可以找到期待。
宜珈爱阿凯,爱的是他对小霓的那种温柔姿态。
不然她不会把“如果他用那种眼光看我……”“如果这片子是送给我……”挂在嘴边。
她把自己带入小霓的角色,期望自己也能获得那种感情。
还有柔伊爱小宽,是在他身上能够找回自己,有信心去试试用自己本来的样子去过人生;mark爱上小叶,则多半是在她身上能找到自己没有的部分:热情、温暖、家庭感……总之,世上的那点感情,多半就像插曲里唱的:不是你爱我,就是我爱他,他爱她说不定也有可能是他爱他,或是他爱它。
可是不管谁爱谁,或是你想要在对方身上,在这段感情里面找到什么。
我想若有一个人,能让你感到快乐,就算这段感情不会怎样刻苦铭心,却已经是对一段关系的至大认可。
2012了,生活那么难,没什么比这更要紧的了。
情人节过去了,但愿所有正在相爱的人,每一天,都能在对方身上找到快乐。
最好的朋友怀上我男友的孩子,包养虽然也产生真爱却又抵不过对青梅竹马的向往,被海那边男人欺骗过的单亲妈妈又卷入一场来自“敌方”的新恋情。
当8个主角裹搅在一起时,产生的4段恋情,竟有3段是三角恋!
惊讶吗?
狗血吗?
导演钮承泽也深知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当他把所有这些或美或丑或无奈的极端局面笼到一块时,你就得相信它是真的,“有些情节连舒淇都不信,但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爱真的可以化解一切仇恨。
”想想自己身边,在新婚姻法来临后,多少家庭被猖狂小三搞得支离破碎吧;想想央求你一道去唱歌喝酒的原配,如何抱着你失声痛哭、砸瓶作呕;想想你的哥们如何在电话里冷静的跟你解释自己的无奈。
你或许也能明白,所有看似荒唐的狗血剧情,其实也在你身边甚至就在自己身上酝酿着、发生着。
爱情里,总能产生那么几个敌人,然后在紧张危险的敌我斗争后,眼睁睁恶狠狠的看着你把我的女人带走,并诅咒你也不会快活很久后的很久很久后,或许有一天,你会突然祝福做出选择的她,很爱很爱你,所以愿意舍得让你往更多自由的地方飞去。
所有引火焚身、家破人亡,很多时候都是自找的,对自己过往充满情怀的钮承泽,这次在中年危机来临前,选择了残酷故事中还算温情的那些时刻,带给观众在伤痕累累后最终通情达理的一众爱情奴隶。
颇为有意思的是,这个抱怨自己再也买不起北京四合院的导演,似乎为了发泄自己对那些炒高房价超富阶层的仇恨,在电影中将被背叛受伤害的角色几乎都留给他们,尤其是导演自己扮演的富商父女。
陆平(钮承泽饰)保养了美女柔伊(舒淇饰),“你就开瓶品酒打赌吧,反正输赢都是我买单”,没想爱人却移情别恋上结巴的汽车修理工——柔伊的中学同学小宽(阮经天饰),斑驳树影下那些不真实的小清新校园时光涌上心头;陆平的女儿小霓(郭采洁饰),开着跑车带男友阿凯(彭于晏饰)兜风,爆发的脾气从来都是千金的个性,没想这个帅小伙却失足搞大了自己闺蜜宜珈(陈意涵饰)的肚子。
富裕阶层在与平民家庭(小宽与宜珈还是亲兄妹)的对局中,遭致彻底悲剧。
另一头的北京,导演却给予两个阶层一则颇不真实的融解童话,与柔伊也存在暧昧的年轻商二代马克(赵又廷饰),在一次清朝遗老的满族宗亲会上,与冤家小叶(赵薇饰)相遇,并因被其非婚生儿子纠缠而真的陷入热恋中。
如若知悉钮承泽的家世背景,那么北京的仇爱转换段落,反倒成了难得的有意思部分。
导演本人就来自满族钮祜禄氏,父亲那脉曾出了六位皇后,为清宫中之冠,于是一场宗亲会,也就让马克来自叶赫那拉氏,而小叶来自爱新觉罗氏。
除此之外,角色们充斥片中那些背书式的关于爱的定义,就有些乏味了。
在年轻人的部分,倒是因阿凯一段重口味的跳粪坑戏而产生观影情绪上的某种爆点。
别指望再有期待中的小清新,因为,小清新都是不怀孕的吧。
短评里有人说这是华语版的《真爱至上》,有人说单身的看了想恋爱,情侣看了想劈腿。
我觉得都没有那么夸张吧。
要说观感,我觉得不如说这部电影就是二逼青年集中营呢。
但是后来我又觉得也许用另外一句话总结更合适:用二逼的口吻讲三个励志的故事。
最莫名其妙:彭于晏、郭采洁、陈意涵。
这三个人的故事是狗血的三次方。
尤其是男猪脚。
摇摆飘忽。
不知道是不是天秤座。
劈腿和女朋友的好朋友这种事情现实生活里层出不穷。
只是现实里很难做到大团圆,通常都是以老死不相往来为结局。
爱情没了。
孩子没了。
友情没了。
所以单身妈妈陈意涵,干妈郭采洁,亲生爸爸彭于晏在电影里给了我们圆满的结局,这是一个劈腿的励志故事。
最毫无创意:舒淇、豆导、阮经天。
其实真的没办法,舒淇的角色太统一了。
永远都是摇曳生姿的交际花,身世飘零,最后被一个高帅穷解救获得真爱的结局。
《不再让你孤单》里是这样,《爱》里面又是这样。
其实洗心革面这件事只是说说而已,如果可以,我觉得她还是嫁给钮承泽最靠谱了。
一个天然呆的有钱又有情的老男人拿着大颗钻戒来向你求婚,真想说,姑娘你就从了吧,让阮经天去过他自己的人生吧。
但社交名媛最后还是选择了口吃帅哥。
这是一个风尘女子洗心革面的励志故事。
最惊喜:赵薇、赵又廷。
首先要说一句,电影里赵又廷太有型了。
对着屏幕流了一地口水。
生完孩子后的赵薇也变得越来越美了。
跳艳舞那一段简直突破性惊喜。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件衣服有点淘宝。
但是妆很美。
单身妈妈因为一次中介业务认识了台湾男人赵又廷,儿子豆豆对爸爸的渴望毫无保留地投射到了陌生男人赵又廷身上。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台湾男人。
一个痛恨台湾男人的单身妈妈。
被一个渴望有幸福家庭的孩子豆豆紧紧绑在了一起。
最后台湾男人带着他高端大气的红酒从台北飞来北京,让他们那种人和赵薇这种人的生活融到了一起。
其实爱不爱的真的没所谓,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昙花一现的温暖。
因为它太温暖,所以即便昙花一现,都会让我们产生天长地久的幻觉,然后我们依靠这种幻觉永永远远地生活在了一起。
赵薇和赵又廷这一对最鸡飞狗跳但也最温情。
大概因为这种爱是超越了男女之间的更广博的爱,所以觉得温情。
这是一个单身妈妈找到依靠的励志故事。
这部情人节电影从预告起,我就一直盼啊盼啊等着上映,最后果然是没有让我失望。
台湾电影一直以青春和小清新独树一帜,事实证明,其实有很多烦恼的中年人们也可以小清新的。
小清新的原则只有一条:爱很简单。
本季烂片主打女屌丝的逆袭
开始的人物介绍镜头就已经决定了这部电影是精良制作了,巧妙而又流畅的带出了八位主角.很喜欢这样的表述方式!电影的配乐也有点小惊讶,引用了很多台湾当地的歌手歌曲,这点别的电影到很少听到!赞!!!
太没劲了,敢再假点嘛
还行,无感
不烂。3.5
中国剧还在靠威尔刚,真是够YY
故事有些凌乱,也极其俗套甚至狗血,但影院里接连不断的欢笑声或是偶尔能够瞟到的抹泪动作,所有的一切在情人节这样的日子里都变得美好、浪漫富有感染力。漂亮的长镜头以及极其应景的情话,在对的气氛下,十足打动我。爱,很简单⋯只要在一起,什么都可以。★★★☆
情人节档期一向水货居多,这部却确属诚意之作。能充分感觉出豆导的用心,没有虐心的纠葛,笑点/节奏都掌控得刚刚好,情侣携手观看太适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票友于美人,台词不多但个性灼然,睇过便知)
2012.02.14 别问了,不知道。
我最多只能算是给那么几句对白,冲昏了头脑
赵薇产后复出的首部电影吧 很喜欢郭采洁和陈意涵
完全撒狗血...几个桥段真是硬转到让人喷饭
45岁的钮承泽,有一颗25岁的心。华语片近两年最有趣、清凉的爱情作品。赵薇找到了适合她的角色,就连那一把哑嗓子也变润滑了。
很温馨的片子~
我等那么久,完全就是为了那星光闪闪的卡司,当然还有这么讨喜的爱情主题。
《读者》应该控告这部电影:抄袭台词,浑身鸡皮疙瘩。剧情设置也是...幼稚、幼稚、幼稚。钮承泽上部片子不是很犀利的么...
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可以互相体谅、宽容,那么世界就会少了很多纷争。其实生活是可以很温暖的!
坑爹货。。。
除了Hebe的《love》配樂讓我聽著很有喜感,整個片子調子很慢。喜歡郭采潔的衣服和髮飾,喜歡這樣單純心直口快的女生,像極了自己。長大以後越來越不懂愛,也越來越不會愛,漸漸地,我們喪失了愛的能力。忙工作,忙生活,忙到忘了自己還要去愛。
钮承泽就是个自恋狂。赵薇和赵又廷那段最好。我承认这部比起艋胛赵又廷比阮经天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