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最后一集,剧中对江路的不断迫害到最后一集都未停止,也让我由五星减到三星。
蒋雯丽孙淳很美,所有人演的都很好,制作精良,但价值观取向上完全没体现出新社会电视剧应有的精神面貌,还在为过去腐朽价值观洗地。
因此三星不能再多。
首先是编剧自我分裂。
既然江路的设定是穿着艳丽,打扮惹眼,引起一众保守老太太的不满,这样一个不能被主流价值观轻易接受的角色。
剧作前半部分也不断强调老太太的腐朽,只看表面不看人内心的美好,不能接受异己。
这段部分革命的挺好,那为什么后半部分又让江路屈服于传统价值观?
原来编剧的境界就只是能接受服装打扮这种不疼不痒的问题上跟大多数不一样,真到了真格的地方(性)还是得和大多数人一样?
编剧的境界比剧中围在一起嚼舌根的老太太们高不了多少。
江路这个角色就变得非常断裂,她的所作所为不是由活生生的人反应出来的,而是服从于编剧鼓吹不同价值观时说不同的话。
如果按照剧中蒋雯丽的演法,江路在云南天不怕地不怕,回到北京,对同志如春风般温暖,和街坊四邻单位同事一家老小都相处巨好,对敌人如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当着很多人怼王文胜反抗职场性骚扰为宋隽出头解决校园霸凌,她在面对宋宇生时就不应该是这样懦弱。
就如她所说她被宋宇生迷住了,在这场爱情里宋宇生占主导她占弱势,那这种弱势也应当是有限度的,也不应当是无限制地迁就。
毕竟如宋征所说,她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局势开始起变化她不知道?
她不想着解决?
最为突出的是在宋宇生得知江路以前在云南和干部有污点之后,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然后江路和他谈话的那一场戏。
直男癌宋宇生都装大度,说过去的事就过去吧,江路反而说这是命。
宋宇生:“重点是查出来谁寄的那封信呢。
”江路:“谁寄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就是我的命,我是逃不过去的。
”如果按照江路先前作为一个革命者的姿态,此时最重要的是查出来谁背后使坏,谁阴我。
但是江路放弃了改变局面,完全作为一个荡妇而赎罪。
这件事如杂技团书记所说江路是受害者,是革命队伍里有渣滓把江路祸害了。
但比起革命干部祸害妇女这种新中国建国后才有的罪名,婚前不贞这种千百年来流传的罪名显然更加厉害。
江路此时完全和众口铄金的社会大多数占在了一起,而忽视了作为个体的利益:受害人也是人,也享有和其他人一样的权利。
这既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也可以说是社会流言的影响深远,更可以说是男权社会对妇女剥削到一个骇人的地步。
江路怼宋隽班上的坏学生,怼王文胜,也怼过姥姥,但在性的问题上毫无抵抗力。
在决定和宋宇生离婚后,江路对宋家做牛做马就像是妓女还罪,她首先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污点的人,其次才是一个人。
等江路真的走了之后,在姥姥和宋宇生的对话中,江路不过是一个让他们家过的更好的工具:
先前江路和宋宇生吵架时候,宋宇生说老一辈人不爱请保姆,江路说所以你就来请我这个免费的保姆。
作为男权的代表,姥姥这番话已经明确表明江路在她心里的分量,就是一个劳动力,她对江路没有过多的感情,之前搅和他俩的婚姻是因为觉得江路这个劳动力不能好好效力,发现江路当牛做马做得挺好后,也开始态度转变。
在这漫长的相处时间里,江路哪怕做成这样了,依然没有获得姥姥的心。
2018.5.7 晚
这剧完美诠释了女主恋爱脑的报应,妥妥的女主受难记!!
哪里是什么幸福来敲门,明明就是倒霉/苦难来敲门!
女主未婚前的貌美如花娇俏动人,婚后一样是被糟蹋得成保姆般黄脸婆,毫无生气。
从这剧也能侧面看出,再好的贤妻良母又如何,一个二婚老男人还带这一家老小,还敢高高在上不懂珍惜,就因为知道女主不是黄花大闺女,居然让女主打胎,我真的呸!
男人的劣根性彰显得淋漓尽致,这剧后期三观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在《山楂树之恋》中,张艺谋把这段发生在七十年代的故事打造成了“史上最纯净的爱情”,相爱的两个人牵手、拥抱,似乎也需要躲躲藏藏,不能正大光明;而故事背景在八十年代的《幸福来敲门》中,爱人之间的亲热场景却频频出镜,时代在发展,观念在变化,不过,在这些文艺作品中,始终不变的,就是宿命般的爱情。
江路,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女人,她既是专业人才,又很善于与人打交道,这要是搁如今这个年代,她一定会是个谈判高手。
而且,她懂得尊重每一个值得她尊重的人,哪怕是小卖部的大爷、收发室的门卫,她都会客客气气地打招呼。
这么精明的一个大女人,在遇到她命中注定的那个男人的时候,霎时变身为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小女人,不仅要照顾老的,关怀小的,还要忍受各种非议和刁难。
这部片子改编自严歌苓的原著《继母》,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继母这个角色一向是不讨好的,江路选择了丧偶并带着两个孩子的宋宇生,也就注定了这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继母之路。
可是,为什么她能一路坚持下来,并且最终迎来了幸福的日子?
是因为她对宋宇生那深深的爱,为了这份爱,她宁愿忍受老太太的冷眼和孩子们的排斥,为了这份爱,她对家中的每一个人都付出了真心与关心,这种坚忍,这种智慧,真的让人不得不佩服!
蒋雯丽将这个角色演绎得很出彩,她的一颦一笑,她的泼辣直爽,她的忍气吞声,她的成功斡旋,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无法忘记,江路在决定去堕胎时回头望着宋宇生问出那句“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吗?
”那种哀怨的眼神,无法忘记,江路在公园湖边对腹中孩子的那段感人的独白。
这样一个为爱倾注所有的女人,绝对值得男人用一辈子最深切的爱去包围,这样一个无怨无悔付出的继母,也绝对值得孩子们用一辈子最深切的爱去尊重。
谁说“后妈都是妖精”,蒋雯丽通过江路这个角色彻底颠覆了俗世对于继母的传统印象,既不是恶毒刁钻,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有爱,有思想,有沟通技巧的“三有”继母。
所以,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一切问题,当幸福来敲门时,勇敢地去开门吧,要相信,爱,永远都在。
疑问放在开头为什么这个世界对女性恶意这么大为什么这个世界对善良的人恶意这么多前半段很甜很美好,后半段真的为江路心疼难过,情节虐死人,但是剧情里面那些离谱的人和事一定都源自生活,只能说现实远比电视残酷,我太能共情了,真的……今天眼睛水哭干了都,在寝室看抹个眼泪都要藏着掖着的⊙﹏⊙花了一天多的时间看完了这部剧,难怪小时候看总是充满了亲切感,特别喜欢蒋雯丽演的江路,感觉她温柔又坚强,善良又上进,偶尔情绪激动,却总是充满了爱,和我妈妈简直一模一样……江路和我妈真的好像啊,气质啊,个性啊,穿的衣服啊,还有笑起来露出的牙龈,让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虽然我妈没有蒋雯丽那么美@_@但她一定有影响到我健康成长豆瓣有个评论说有江路这样的女性作为长辈真的很好;对啊,对啊,真的有感激我妈妈在离婚之后都还时常关心我,常常打电话给我,相反的,我爸从来不管我的死活,我每次给他打电话想分享一下学校生活,他总是以为我生活费不够了……我妈和我爸是在我六岁时离婚的,我从小就是在离异家庭、重组家庭长大,母亲离开家后,作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接着把我带大,我又成了留守儿童……后来家庭变故,爷爷奶奶在我上初中时相继离世,我又在几个姑姑家流浪长大……上高中后,我爸,我妈,我哥都让我去城里读书,又在我爸的重组家庭里待了三年……高考完就一直住在我哥家,直到现在……我一直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家,在我世界里就是没有一个“家”的概念,我习惯了独立,我特别擅长适应不同的环境,因为一直以来改变对我来说就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还让我想起了,关于前任的遗憾,真的很可惜,我们没有坚持走到最后,不过我也没有那么遗憾,我真的尽力了,如果不是走到最后一步山穷水尽的时候我是不会放手的,可是到最后我真的没有办法了。
当那天他给我打电话分手的时候,我真的没有办法,我苦苦坚持也没有了意义。
剧里面有一句话特别特别戳我:宋宇生退缩了,想和江路做普通朋友,江路回宋宇生说“和最爱的人做不了普通朋友”。
我一下就流泪了,当时不得不分手,我要求把所有联系方式都删了,他问为什么不能做普通朋友,我没说什么别的。
其实就是因为爱啊,我怕我情不自禁,我怕我痛彻心扉。
算算时间,都快两年了,现在都过去了,前段时间从朋友那儿听说他过得不咋样,我已无心关注,目前来说管好自己比较重要。
扯远了……看完这部剧真是感慨良多,或许是自己的经历太能让我共情了,又或许是我憧憬着有一个这样圆满、充满人情味的家庭。
进入现代,中国家庭的感情似乎总是这样,不言离别之恨,只重团圆之情,可是,对于我来说,团圆从来都是一件极其珍贵的事情呢。
自从爷爷奶奶去世后,我家就散了,在老家过年人就再也没有齐全过,我也再也没有期待过年了。
所以这两年,和表妹侄儿在老家一起过年真的很开心,真的有小时候过年的感觉,那种团圆的幸福,那种其乐融融的美好,让你这一年的辛苦奔波都好受了很多很多。
情绪很多,写得乱糟糟的,时间有点晚了,先睡了💤
太爱这张剧照了
我截图的
看到29集开始写的,在网上最后看了结局的剧情。
前半部分 宋征实在有点太矫情,自行车的事嫉恨那么久,后来自行车的事情真相大白了,还是不释怀,一直矫情着。
跟很多家庭不健全的孩子来说,即便是他爸爸给江路买的自行车,她也犯不上恨成那样。
江路真是……一个那么天生丽质又小资的美丽女人,可以为个男人眨眼就变家庭主妇,一夜之间冒出白发,还是任劳任怨的对待丈夫前妻的儿女,和那个已经没有关系的前老丈母娘。
完全不计较、尽心尽力的付出,就那老太太那么咆哮加上恶毒侮辱她的人格,她都忍耐。
花尽自己积蓄照顾老太太生病饮食,还默默无声的做。
作者让江路面对三个需要巴结的无亲无故的人,对她的爱心和忍耐力真是极其大的挑战。
孙淳是很熟悉的老演员,但年轻观众很少关注他以前的作品,突然看他演这种亲民家庭片,乍一看距离感油然而生,犀利严肃发怒时候的表情比较到位,开怀大笑轻松喜乐的表情简直是很痛苦。
再加上从始至终那三脚踹不着火的破摩托、破头盔、从来不换的脏外衣觉得看起来那么不舒服。
真无法进入到剧情中体会这个男人让江路着迷的吸引之处在哪里。
宋征是如何从一个可以考取北大的学生立刻就被二流子的世界吸引,差距实在有些太大,使劲体会很久仍无法明白。
被二流子带到篝火晚会的MIX小甜甜布莱尼《BABY ONE MORE TIME>在八十年代还是有点荒唐。
喜欢江路的姐姐和姐夫,姐姐真是犹如妈,姐夫真是细腻体贴,老好人也做得恰如其分,南方人的细腻演的很讨喜,姐姐的直肠子也不像老太太的频繁咆哮让人头大。
林永健演的角色开始没那么恶毒的时候,和江路总对着干,林永远吧角色演的很幽默,俩人很多次的吵架,几乎觉得像过家家,不是来真格的,但最后却是阴损下绊的伎俩。
宋宇生最后真是太缺德,因为过去的事情对江路那么绝,江路都没嫌弃他拖儿带女拉着前妻丈母娘的大累赘,他到因为别人的过去不依不饶,江路一个女人高龄怀孕,期间遭遇那么多不幸,各方面承担的太多,真不是一般女人。
她那么受挫的时候想不开要打掉孩子,宋宇生还真好意思同意了,他也不为江路留个后,难道一辈子就是照顾他前妻和前丈母娘的命么,对江路的一生简直无公平可言了。
女人也许就是这样,宁可为爱,过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而且苦远远多于甜,也不愿选择那个歇顶的david chan,也许david caen真的可以让江路一直保持着一个从始至终的小女人情怀,会过的舒心平淡很多……
终于看完了《幸福来敲门》,期间一直追随着江路的悲喜,跟着这个家庭体验着婚姻的本质。
喜欢江路,这个充满了热情,善良,智慧,敢爱敢恨的女人;也喜欢宋宇生,一个懂爱,懂宽容,懂感恩,稍稍带点男权主义的真实的男人;也喜欢老太太,护着两个孩子,护着宋宇生,后来又开始疼惜江路;也喜欢隽隽,征征,江沛,一个个都那么真实,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达着爱与无奈;也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学会了尊重与理解。
最后,历经艰难的磨合,一家人跨过心灵的沟坎,幸福地团聚。
也许,以后生活的路上还有磕磕绊绊,但是,谁家敢说永远一帆风顺呢?
故事到此已经非常圆满,因为江路用她真实的爱,已经和宋宇生真正成为了一家人,永远没有什么能够比“一家人”更让人温暖和幸福的了!
每当我认真地看完一部作品--既然能够吸引我认真看完,一定是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内心里总会有抑制不住的感情,想要一吐为快。
于是循惯例,去网上查该剧的评论,居然查出了很多质疑的声音,说剧情假,江路做作,世界上哪有这样好的女人?
说宋宇生狭隘自私,说老太太厉害,说征征太过份,说喜欢这部电视剧的估计都是40年代的小老太,因为和宋宇生他们生活在同样的时代,所以才喜欢看。
我忍不住笑,难道我的心理年龄已经成小老太了吗?
显然不是的。
不管生活在哪个年代,不管是传统思想依然严重的80年代,还是群魔乱舞道德沦陷的现在,每个人心中对爱的体验是相同的。
爱,不仅仅是激情,更多的是责任。
江路接纳的不仅仅是宋宇生一个,而是他那个精彩纷呈的家。
小隽隽,因为肥胖,在学校被欺负,不合群;征征,敏感的花季少女,挣扎在早恋、交友不慎、抗拒继母的深渊当中;老太太,从一开始就不喜欢爱捯饬的女人。
为了宋宇生能够高兴,江路努力照顾好他们中的每一个。
用他们自己的话是,去巴结,去讨好。
但是,这绝对不是动机不纯的巴结讨好,相反,是为了和他们成为一家人,和谐和睦的一家人。
作为继母,江路能够有这样的初衷,已经让人肃然起敬。
而在一次次的打击之后,一次次的知难而上,这种坚韧,又有多少女人能够具备?
毫无疑问,江路更是智慧的。
如果说宋宇生的前妻,那位北大的英语老师,她是一株高洁朴素的瘦竹,那么江路就像是一棵抗寒耐冻的梅树,一棵卑微而坚强的小草,一朵风情万千妖娆又热烈的玫瑰。
她懂得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借力发力。
她在几件事情上的处理方法,真的让我叹为观止。
一个是那失而复得的20元钱;第二个是巧妙激发起周征善良的一面,不仅让他停止纠缠,还主动送她们回家;第三个是门口拦住大马牙,不卑不亢又有情有义;第四个是最后关头留住了肚子里的孩子。
这样的魄力与智慧,保全自己又保全别人的双赢的做法,又有几个女人能够做到?
江路是那么真实。
在姐姐面前,她像撒娇的小女儿,尽情哭尽情闹,肆无忌惮地享受爱;在宋宇生面前,她热烈又自尊,能干又体贴;在隽隽和征征面前,她是长者,给予他们妈妈一样的爱和朋友一样的平等。
真难以想象,如果江路在20元钱以及周征、大马牙的事情上,处理稍微激烈一点,会是怎样难以收场的局面,对征征的成长将带来多大的波折。
她能与姐夫嘻嘻哈哈,健康得就像妹妹和哥哥,女儿和父亲;她与单位里的小人王文胜巧妙周旋;对小卖部的大爷尊重又热情;她知道用几盒烟从医院里换病假条,从食堂里换大棒骨。
她像蜿蜒清澈的小溪,一路叮当歌唱,绕过巨石险滩,奔向爱的港湾。
宋宇生的爱与无奈也是真实生动的。
鲜少见他拉着江路的手慢慢散步,轻言细语地谈情说爱,那些都是年轻人的节奏。
他是干脆直接的带着强势的拥抱和亲吻,即使说点甜言蜜语,也要等晚上躺床上之后才能说出来,你看,白天大家都那么忙。
他最讨厌男的追女的跑,他哄江路,都是寥寥的几句,江路再不识趣,他就不跟进了。
他和她都明白,他即使只有几句,却都是真心的;她即使生气,都是带着爱的,跑不远的,一拉就回来了。
磕磕绊绊,琐琐碎碎中,每个缝隙里粘合的都是爱和理解。
宽容才能为爱保驾护航。
宋宇生的宽容也让人为之感动。
对待前岳母,他体谅老人护犊情深;即使老太太有时候欺人太甚,他也总是嘱咐江路不要多计较。
江路生气他怎么总不向着媳妇,那他能怎样?
和老人吵开去吗?
如果宋宇生开始为了江路顶撞老太太,那么,他就不是现在这个宋宇生了,他注定了是孝顺,是尊重,是宽厚,是宁肯委屈自己,也不想去让老人伤心的宋宇生。
对待江路,他也宽容了许多许多,他知道那个嘻嘻哈哈无忧无虑的江路,为了他和他的家,已经付出了很多,对这样的媳妇,他多么希望用自己的臂膀依然还她一片晴空万里啊。
那些宽容里带着爱,带着爱,就不觉得委屈,只要你高兴,我就高兴。
整个故事,吃饭的场景很多。
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要么是分享高兴的事,要么一言不合,又开始拌嘴。
真实得就像是看自家的故事。
记忆中,想到家人,常常能想起我们一家四口围着石板、小桌子吃饭的情景,爸爸妈妈弟弟和我,坐什么位置都是固定的,锅也端到桌子旁边,先给老爸盛一碗,再给老妈盛。
这样温暖的情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够再有了。
现在,只有我和老公一起吃饭,也是我唠叨的多,他只管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听着。
唠叨也得控制好度,既抒发了心情,也不至于把人家弄恼。
这一来一去的拉锯战里,没有了爱与宽容,又怎么能够继续下去?
江路并不是彻底无私的,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到彻底的无私。
江路仅仅付出了爱吗?
不,她也收获了爱。
她收获了宋宇生完整的爱情,成了隽隽和征征心目中真正的妈妈,成了老太太疼爱的儿媳妇,抚平了自己和他们以往的伤痛,与他们一起组成了美满的五口之家,真正以一家人的身份快乐的生活。
而这,是老天所能赐予给江路,赐予所有众生的最幸福的事情。
艺术总是高于生活,这样美好的中年爱情,这样兼具智慧和善良的继母,这样优秀的一双儿女,这样一个默默奉献传统慈爱的老太太,这样一个淳厚宽容富有魅力的中年男人,仿佛在现实中很难找到。
大家都那么现实,都会在付出之前,先考虑未来的得失。
正是这样的得失心,让我们不敢轻易付出真心,不肯相信别人会对自己真心。
但,谁能说自己不需要真心?
《幸福来敲门》,它给人以希望,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勇气。
尤其给我,一个平凡但又理想化的女人,一个微笑欣赏爱的机会。
二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这个家庭的几近破裂:孩子的误会与刁难让她心碎、婆婆的中伤与不理解让她难堪,但是她的乐观习性与坚韧个性终于让她赢得了大家的欢心,但最不能让人理解的是,他太自私,太在意她的过去,毕竟她是一直不计回报地照料他们家一家老小,在他忙活着没空时撑持着这个家,她对他的爱更是刻骨铭心。
这是一部让人看了很感动,给你励志的家庭情感剧。
人物的情感、表情演绎得丰富到位,特别是蒋雯丽:在他面前的骚劲,女人味十足;在孩子们面前的平和近人,让人放心;在吵架时的怒气勃发,让人知晓她的个性。
她演出了剧中人的敢爱敢恨的特点。
但最后一集的结尾让人感觉有点衔接不上,都要离婚了,家庭氛围也不在那么和谐了,怎么一下子又无间地一家子团聚起来,虽然江路的个性是受气后没多久又恢复了活力,但这次的打击可以说是让她真的伤透了心,怎么一下子和和美美了,搞不懂。。。
一段婚姻终归还是女人付出最多吧,就连女主最后的幸福,是因为她怀孕,加上对继子女真心好换来的。
男主人公摄影师,人本身没太大问题,当然大男子主义总有一点的,不过好歹搞艺术的,算体贴,但家里麻烦一堆,倒是对前任情真,两个青春期的孩子,一个难缠的前丈母娘,幸好电视剧还把他前丈母良搞感化了,放到现实里,我真想不到女主真能有多幸福。
也许,还是受限于时代背景和舆论吧,一个大龄女青年,有个体面人接手就不错了,总比一直单着好。
但事实上,我宁愿她单着。
为了换取返乡机会,她陪负责人睡了一觉,她丈夫知道了,一时接受不了,连她给帮忙擦脚都嫌脏。
我当然知道女主犯了错,她也只是俗人一个,俗人中的心善的倒霉的人,他老公也没有大错,不能接受妻子曾经搞过权色交易(不单单只是婚前性行为)也正常,而且最后似乎释怀了,回头找她了。
已经是美化过的现实结局,但我仍觉得太沉重了,他们的幸福来自哪里呢?
只能劝自己看开,接受现实。
亦或是我对爱情要求太高了吧。
当然,剧确实是好剧。
一点也不狗血的生活伦理剧,最喜欢他姐姐姐夫的生活。
这部电视剧是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继母》,不知道为什么要叫《幸福来敲门》。
如果按照这个名字,就不要加江路云南的事,就把云南的事剔除掉,就更好了。
当然剔除云南的事,江路大龄剩女的原因就不好设计了,但是也比后面设计的强得多。
直接就设计成写一个非常好的继母的戏,比这样的好多了。
主要是当宋玉生知道了江路云南的事后,反应很正常,但是后来突然就接受了,包括江路看到宋玉生的表现后,反应也很正常,但是后来接受的也太突然了。
这部剧是十分优秀的,是当年的收视年冠。
然而剧情又是压抑的,令人郁闷。
这个剧本太过于压抑,结局过于追求大团圆,现实中有几个人会那么做!
社会对女性歧视在剧中比较完整地表现了。
宋宇生真的是当时的渣男,霸道又自私,只顾面子,自以为是。
既然娶了就要担当,怎么可以嫌弃这个那个的?!!
江路真的是风华绝代。
然而她到底看上了宋宇生什么?
嫁过去给人当后妈,简直成了保姆。
最后因为知青的事情闹翻之后,居然还可以原谅,真的是……宋征的叛逆演绎的淋漓尽致,最后与江路的和解、对江路的认同与支持也符合她最初的性格。
看完了这部剧,不太能直视孙淳老师了。
蒋雯丽老师发挥的十分出色。
杨紫拍这部戏的时候才高考结束,在戏里能够不被压制亦是十分难得,与小雪同是高中生又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陪我妈看了点。
蒋雯丽的表演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开头觉得还不错,可是剧情进展太慢,实在不想看了,中途夭折。
全家一起看,一起笑一起哭,呵呵,和我们家真像,只是电视剧的他们是在80年代~蒋雯丽在里面真美,隽隽真可爱这孩子,姥姥真讨厌,不过老豆说姥姥不讨厌就没戏演了~不过老豆羡慕的说他们家条件真好,阿哈哈
#妈妈在客厅看电视剧#系列,拼拼凑凑就看完了整部,为何评分这么高?见了鬼了。恋爱期其实还不错,结了婚怀了孕刚开始也还好,结果女的前任回来了,男的就心里膈应说这孩子不要了打了吧。俩人分开,女的舍不得孩子给留下了,开理发店过活,男的跑去西藏快生了才回来,回来就求复合说心里还有女主……
很妙的一部剧,中老年偶像剧,细腻、有味、出彩
要不是女主长得好看可能一星都不值得。。。什么价值观
这个片名可真他妈讽刺至极
谭艾琳与伍岳峰的童话故事。。
平淡无味,纯粹是浪费电。
都市童话有没有!!!
跟我爸在看。
7分,蒋雯丽越活越年轻了。
个人喜欢这对配搭
还不错,蒋雯丽适合这种角色。
我以前肯定看过,有几幕还记得,蒋雯丽的大波浪卷很媚。女主真的是好女人,长得漂亮业务精炼情商高性格好,该硬时也不会软,不是那种盲目圣母,除了眼瞎。男主渣男代表,除了嚷嚷没啥本事,遇事就逃避,收到匿名信居然还真和女主膈应要女主打胎,成天阴阳怪气,真想冲进屏幕暴揍他一顿。两个孩子,小的讨喜,大的折腾,不过青春期女孩的敏感愤怒倒是可以理解。老太太也在情理,换位思考,别的女人来替代自己女儿谁都不会好受。女主姐姐太好了,中国好姐姐形象。林永健的小人也演得到位,希望现实中每个小人都能早点遭报应。最受不了的是结局,渣男赚得不如女主,遇到事情就发脾气,最后回来也是因为女主没流孩子,而不是因为爱女主,怎么女主黑不黑白不白地就原谅他了呢,生气!
幸福是男主的幸福吧!对女主来说算什么🤔严歌苓的所有作品我都觉得很恶心。对女性苦难赞颂远大于悲悯,🤷♀️迎合男权统治的伥鬼。
范明让我惊喜,孙淳有点失望,还是怀念相思树里的他!
挺喜欢那个年代的感觉
一问编导:没有师德的班主任老师为什么设计成这样?不仅歧视了lgbt群体,还恶心了女人。二问编导:江路到底为什么要受那么多规训和委屈?三问编导:“大团圆结局”的意义在哪?!江路明明是一个能力出众、思维敏捷的优秀人物,为何就在感情和婚姻问题上那么优柔寡断?性格和命运的反差难道不足以表明这是一出悲剧吗?不是为了虐而分开,他们恰恰是因为不适合才要分开啊!难道主要矛盾是个体?明明是无法改变的结构。此外,重男轻女的倾向更是处处可见,备受冷落的长女肩负着那么多不该她承受的重任,最后观众却要反复责怪青春期女孩“不懂事”,这是多么可笑啊!就这样,你给我写一个HE?这合理吗?!【一星是对演员演技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