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猫》是BBC出品的猫科动物纪录片,三集。
有老虎、豹子、狮子、猞猁等各种猫科动物,一个比一个可爱。
可能是从前两年开始,我越发觉得老虎狮子豹子特别特别好看,体形健美,威风凛凛,一身正气。
这些年,当我看人物看事物不再那么扁平化的时候,当我跳出人们讲述的“残暴虎狼”这些刻板角度的时候,我想到它们毕竟是强者,强者也需要承受起强者这个位置需要承受的重量,“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大自然是很残酷的,尽管作为山林之王、草原之王,老虎狮子它们也面临着残酷的自然在努力生存着。
想起之前哥哥说,豹子虽然速度特别快,但它需要保证在消耗体力之后捕获到猎物,如果体力消耗尽而捉不住猎物补充能量,它们就会也很危险。
这也是豹子每次捕猎并没有使用尽全部力量的原因,这也是很多捕猎者选择在能静待时机时候就耐心等待、而不能一味无脑乱扑的原因。
人类同理,需要保持好体力精力,持之以恒做目标中想做的事情。
还有纪录片中有三只幼狮失去了父母的庇护,只能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捡寻尸体充饥,想想这幼狮三姐妹也挺惨的,它们是失去保护者、还没成长起来的“王二代”,它们也在努力挣扎存活着。
想起动物故事大王沈石溪笔下的那些充满灵性的动物们,就像人类在人类社会规则里努力向上一样,它们在狼群羊群中也都在按照各自的社会规则,为生死、尊严、价值而继续传承下去。
纪录片中镜头拍到的更多的是母性,母亲身负看护幼崽的责任,同时又一边出外觅食保证母子们不被饿死,生命既伟大也脆弱。
动物们的皮囊都太可爱了,动物们的生存也需要用尽全力,动物们玩闹起来简直萌得不像话,动物们吃了可爱兔兔、美丽小鹿的时候我也看得心有不忍。
但大自然就是这样啊。
有次去菜市场买鱼,看到卖家当着我面用木棍把鱼拍死,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疑心鱼还在挣扎,那次的鱼肉我吃得一点胃口都没有,从那时候开始我拒绝吃肉,因为我觉得实在太残忍了。
但后来我想通了就又开始吃肉,因为我看到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所说,“刚刚吞没了一个生命的河流却显得若无其事。
我是在那个时候知道河流也是有生命的,他吞没了我的弟弟,是因为他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
在远处哭喊的女人和悲痛的男人,同样也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
他们从菜地里割下欢欣成长的蔬菜,或者将一头猪宰杀。
吞食了另外生命的人,也会像此刻的河水一样若无其事。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
有时候想想很多事情,它就是这样按照大自然规则在运行着。
你不忍心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你喜欢的美好也一直都存在。
《大猫》第三集说,随着人类对于动物领地的入侵,很多动物已经濒临灭绝。
人类人口也在增长,人类需要空间生存,但是这影响了动物们的族群。
让人欣慰的是已经有很多人群在为保护动物而做出努力。
我这才知道也可以给动物们捐钱,比如说当老虎吃了村民豢养的牲畜的时候,动物保护组织可以把钱直接补贴给村民,这样防止村民愤恨老虎而进一步伤害它们。
看到老虎在公路上喝积水那段,谈论动物灭绝话题,看哭了
2019.0721刚看完第七季,讲解员好幽默,会给猫猫们的行为和叫声加上翻译,纪录片有了他们觉得更贴近生活。
花豹、狮子家庭为了生存都竭尽全力,各显本领,捕食的时候觉得好聪明。
当然也有看的着急的时候,粗心的托托他妈经常丢了娃(虽然也知道她独自在天敌堆里带娃已是十分不易),还好求生欲极强的托托都能找到妈妈,可惜最后还是没了థ౪థ花豹贝拉简直是个捕食天才,成功率超高,每次都急得想你赶紧吃点吧,落肚为安,别又让狮子或者啃老的大儿子抢走。
雄狮佩奇那段开小差的情节也是精虫上脑了,怪不得四只母狮子嫌弃的耍闹它。
去刷其他季啦,撸完小猫小狗撸大猫,喵喵喵开心2019.0728第八季 上季失去托托的花豹又迎来了三个新的小生命,看上去带娃技巧提升了不少。
贝拉女王终于不用养活超龄大娃子了,年纪不小了,一个人过多好,别再生了。。
狮子鬣狗等等夹缝中求生存也是不易。
上季勾搭佩奇的母狮子当上了单亲妈妈,还是四个狮娃子的,唉,狮生不易,给自己找了多少麻烦。
利用高速相机和飞机记录、研究猎豹惊人的速度和加速度,将在育种中心出生、无人化养育的西班牙猞猁放归自然,在野外见到一只踱步到水坑边喝水的孟加拉虎,amazed and in awe. 除此之外,关于人与大猫们的关系还有:在非洲最大的工业中心,用于冷却的水孕育了丰茂的草地,啮齿类动物迅速繁殖,加之铁丝网隔绝了大型天敌,薮猫在这里达到了被观察到的最大密度。
为了减少人豹/虎冲突采取的措施:将当地居民移居出保护区、补偿居居民被老虎吃掉的家畜。
猫盟在对华北豹的保护中也发起了“给豹子买牛排”活动。
cats need space。
片中出现的cats有:狮lion、锈斑豹猫(世界上最小的猫)、雪豹snow leopard、花豹leopard、美洲狮puma、加拿大猞猁lynx、猎豹cheetah、美洲豹jaguar、虎猫margay、渔猫fishing cat、云豹clouded leopards、狞猫caracal、短尾猫bobcat、孟加拉虎、南美虎林猫、豹猫Ocelots、非洲野猫、黑足猫、兔狲pallas's cat 、薮猫serval、婆罗洲金猫。
一边被小兔狲们萌哭一边被老虎们震撼哭,以及狞猫除了贡献了多次出现的绝美跳跃和落地,是不是镜头太少啊,还想看更多云豹呜呜呜
2022虎年马上到,心血来潮忽然很想了解一下老虎,不如把《大猫》里的近40种猫科动物一起看了,也认识认识老虎的近亲,不得不说,都很有胆量!
印象最深的是一只生活在海边的短尾猫,因为失去了一只眼睛,捕猎行动难度加倍,而它看上的猎物居然是海鸥!
反复失败后终于成功,后来甚至差点同时捕获两只海鸥。
先下决心,再有耐心,哪怕失败,每次尝试也都在帮助这只短尾猫提高技能。
接着是唯一群居的猫科动物——狮子。
它们和大象、海豚这类群居动物一样,也是更为聪明的猫科动物。
它们在社交中学习同伴的行为,能更轻松地打开从来没有见过的机关箱子。
另外,有兄弟姐妹的猫科动物,在一起打打闹闹,学习生存技能时,也会比单独一只协调能力更强,反应更灵活。
这一点让我对小时候和弟弟的打闹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我们是在互相训练呀!
最后,动物保护组织保护大猫的故事各式各样,并且仍在进行,有共同生活的,有默默观察的,有奔走乡间普及教育的,也有争取资金赔付农民损失的,协助村民搬迁的…想持续跟进了解,可以在B站上看@狮语者凯文 拍的狮群生活Vlog,真是神奇又有趣!
向所有保护动物未来的人们致敬。
上次推荐了《王朝》,这次给大家推荐一部BBC另一神作《大猫》,这真的是广大爱猫人士的福音!
一个家族,40种不同面孔,从大爪子猞猁到小不点锈斑豹猫,看到你心满意足!
豆瓣评分高达9.5!
不仅画面精致,背景音乐也配得恰到好处。
近距离接触难得一见的稀有喵星人,放慢倍速观察它们的动作,让你大饱眼福!
不多说了,小编速速放图!
狮子大家都很熟悉了,它们是猫科动物中唯一群居的动物。
一群狮子围攻一只长颈鹿的画面真是看心惊动魄了,如果小编是那只长颈鹿,好希望自己正在玩“三个字”的游戏。
狮子小的时候还是挺可爱的,比如我们这只小辛巴
急支糖浆的代言人猎豹:
可它却是十分凶悍的。
胖乎乎的西伯利亚大脑斧。
蠢呼呼的小兔狲。
可爱但脾气火爆的黑足猫。
能垂直向下爬的长尾虎猫。
给你们来一张能看得清脸的。
传说中的王之蔑视……另一王之蔑视——非洲花豹。
同样是蔑视,人家美洲狮的蔑视中就透露出高贵的感觉。
最孤独的猫——雪豹。
这蹭蹭的方式还有这睡姿有种熟悉感...这简直就是大型家猫吧!
还有这个猫与狼完美结合的兽体——加拿大猞猁。
它最爱吃的食物...
好可爱的兔兔!!!
好啦好啦,最最最重要的来了!
给你们推荐小编的最爱!
锈斑豹猫!
啊!!
好可爱好喜欢!!!
它是世上最小的猫,只有手掌那么大。
上天赋予它最小的体型,为了公平,赐予它最大的勇气。
它的感官十分敏锐。
视力是人类的6倍,即便最轻微的动作也能察觉。
听觉比人类敏锐,能够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音。
能够分辨是10亿中不同的气味。
他们在脑中形成丛林三维地图,可以迅速找到家。
以及他们的最爱...
连吃虫子都这么可爱!!!
您的小可爱突然出现。
看两只小猫一起玩耍极其有趣。
喜欢喜欢!!!
表白这部纪录片!!!
大家吸猫吸得还爽嘛?
爽的话记得看大(dian)猫(赞)哦!
扫码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资源
今晚看了一集big cats。
刚开始就是一边看着纪录片里的大猫们跟身边的某只猪猫无限类似的各种小动作一边慈母笑,但是看到后面“孤独的喜马拉雅雪豹”(旁白用语),差点看哭了。
对我来说可能孤独不是一个对的形容词,因为太主观了,更像是人类把自己对一些主观感受强加到这只大猫身上。
刚开始纪录片提到雪豹的时候说他孤独,镜头里的他貌似也很孤独,形单影只在世界之巅的苍茫大雪中四处奔走,苦苦寻觅着妹子,再配上嗓音低沉节奏缓慢的旁白,真的好像很悲伤的样子,可是并没有让我很有共鸣,更多的是一种旁观的角度,在窥探另一个物种的世界。
但到第1集最后片尾,片子讲述摄制组跟拍雪豹的过程,拍到他们第1次找到这只雪豹的时候,又哭又笑、惊喜万分的是摄制组,雪豹本猫非常淡定。
而且看他的眼神,感觉他已经完全意识到自己在被人观察和注视着,但他就是一副老子根本不在乎的样子,也不管这些人盯着他要干嘛,舒舒服服的晒着太阳,呼噜噜地睡了整整7个小时才起身,特别无所谓。
直到这个时候,我真的深深地被这只雪豹打动了。
在这苍茫的大雪中,他独身一豹,年老体衰食物稀缺生活不易,还要孤身走一个星期走遍自己的领地留下气味征婚,可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呢,他依然一种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晒的太阳老子得晒足了的架势,一副洒脱不羁及时行乐混不吝的样子,像极了一个隐于雪山里的奇侠隐者。
看着他,我突然就明白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猫科动物了,他们是独行侠,喜欢独自行动,享受个体空间,他们聪明、敏锐、灵巧,是强大从容的捕猎者,但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该犯懒的时候犯懒,该享受的时候享受,捕猎的时候也有一种力量与灵动并存的美感。
可以说,他们拥有一种我很向往的生活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我也算是一个拥有猫型人格的人吧。
看了BBC的年度纪录片《BIG CATS》,被大猫们震撼和震动了。
我曾经以为,孤独的只是人类,但我没想到,孤独的还有这些猫科动物。
除了狮子群居以外,几乎其他的猫科动物都是独居。
虽然片名《BIG CATS》,但四十种猫里,却有相当比例的小猫。
BBC的大猫家族,共放出了数十种猫科动物,它们或漫步冰原,或奔驰大草原,或涉水,或爬树……它们的大眼睛闪闪有神,爪子锋利,身手不凡,虽不可亵玩却吸睛无数。
这些猫们形态各异,有的凶猛,有的看似柔弱,却各有技能,皆为生存努力奋斗。
生存困难,即使它们是大猫,带有与生俱来的捕食优势。
它们在深山中,在雪域里,在荒漠上,在沼泽里,艰难地狩猎,过着不易的猫生。
狮群以家族为依托存在着,勇猛地维护着万兽之王的称号。
兔狲一家,妈妈负责狩猎,宝宝们负责卖萌;独眼的山猫每天辛苦地练习捕食海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成功。
草原三姐妹狮子孤儿,在非洲的烈日下苦苦挣扎,为了生存,吃腐食,受到同类母狮子的排斥,在各种威胁中长大。
即使是命中概率60%,小型猫中最致命的猎手黑足猫,为了觅食,也必须在夜色中玩命追寻猎物。
还有在喜马拉雅山生活的雄雪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广袤的雪域孤独地寻找着他的爱人........雪豹越来越少,有生之年,也不知道它能否找到自己的伴侣。
即使在镜头的最后,它仍在雪域之巅,孤独地嚎叫,山谷里回荡着它的孤独。
当然也有轻松的笑点,比如孟买的狗狗被涂上黑色圆点伪装成豹子,以防止被豹子伤害的片段,让我笑出了腹肌;比如雪豹虽然一心要找伴侣,但仍是佛性地先睡个半天后,伸个慵懒的懒腰,完全忘记找伴侣的事。
《BIG CATS》 共三集,每集的片尾都介绍拍摄时的艰苦,还有因为人类的入侵,日益缩小的生存空间,以及对大猫们的保护。
要找到被拍摄大猫们实属不易,在拍摄喜马拉雅山的雪豹时,工作人员们在严寒中守候数个星期,才找到雪豹的踪迹,拍摄到雪豹的孤独的身影。
在拍摄兔狲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蒙古高原遭遇风暴,失去了一开始锁定的目标,只好继续寻找,还好,又经过几个星期的苦苦寻觅,他们终于又找到一开始锁定的兔狲一家,让我们得以看到小兔狲们追逐嘻戏的惊艳画面。
片尾也介绍了科学家们的艰辛付出,正是他们的艰辛付出,我们才得以对大猫们了解多一点。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在印度婆罗门洲的科学家,在丛林中坚守了12年,才拍得濒临灭绝的BAY CAT 的照片。
即使是12年的守候,也只是捕获了非常少的几个镜头。
三集看完,享受精美视觉大宴的同时,却因为大猫们的处境,说不出的担心和惆怅。
面对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面对不断缩小的生存空间,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它们还剰多少?
或者我们以后,只能在影像世界里看到它们。
本以为仅仅只是一个大型吸猫现场,但最后有说到,拍摄这些神秘的猫科动物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它们的状况,只有真正了解了它们才能更好的保护它们。
这大概就是每部纪录片的使命。
每一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背后都有巨大的付出,喜欢看纪录片,也乐意看拍摄纪录片的过程,每一个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都是英雄。
第一集最后的拍摄花絮是关于雪豹(snow leopard),历经多天Anna(导演)最终看到雪豹的那一刻她哭了,和她一样我也泪目了,就是那种感觉,别人不看好、觉得你像疯子一样,但是自己却明白在收获的那一刻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激动和成就感。
那将是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体验,所有的付出终将有回报,心里不免对自己说,是啊,我也在找这样一份信念让我勇往直前。
其中的一位摄影师即使是处在偏远地方的猫科动物,随着人类的影响数量不断在减少,很怕有一天还没来得及去认识它们就已经消失了。
而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为着这些可爱的猫科动物做着自己的努力,第三集中西班牙某育种中心的放归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当看到它们被放生的那一刻,我被感动了,直达内心深处的触动。
在场看到它们自由奔跑的人们都露出了笑容,我就知道对于那些日夜兼程一生投身在这份工作上的人们来说是值得的,那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
最后,看看它们的小眼神儿吧,惹人怜
PS:猫科动物的名字真是多种多样呢
??
我不要面子的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拍的真的好,这点上bbc真的赢了,again感谢高科技拍摄技术带来的观影可能嘿嘿嘿∠( ᐛ 」∠)_剪辑比较乱,part1 2剪辑掺进去后边要介绍的未知动物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ps: 猞猁太可爱了吧,天啊,可爱的东西就是吃可爱长大的啊,吃的雪兔也好可爱。
(嗯?
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1. 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小猫,黑足猫真的太可爱了,兔狲也很萌哒哒,小时候的猫猫们都好可爱!
2. 40个猫科物种,有33种小型猫科动物。
3. 狮子可能是猫科动物中最为聪明的,因为它们是群居动物,公认群居动物智商会比较高,比如猩猩鬣狗海豚等。
4. 一般雄性猫科除了求爱以外都喜欢欺负雌性,甚至会杀了她们,而当他们想要吃的时候,就会耷拉下耳朵,表现地“弱小”没有攻击性,从而和雌性分享食物…真的是……可以可以~5. 看动物的生存,很容易产生同情这种心态,当我站在被杀死动物的角度,觉得很可怜,可是同情他们,大猫们也会饿死。
这取决于拍摄的主角是谁,就像我其实很讨厌鬣狗这种卑劣的动物,可印象中很深刻的是小时候看动物世界,里面以鬣狗妈妈带着孩子作为视角,真的觉得蛮惨的。
6. 看大猫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以后如果小孩问我关于猎杀与竞争的问题,我该怎么解释,大概会说,动物的世界遵循弱肉强食,自然法则,这是最最原始的。
而人这类生物超出于动物,是因为猎杀不再是唯一手段,他们拥有思想,用其它的方式竞争,在文明世界中生存繁衍,比如你在班上不好好学习你就没法上大学…以后你就得去扫大街…(哈哈哈突然跑偏)其实我不太想要给小孩灌输竞争的心理,虽然大环境的确如此~
慢镜有点太多了
已入蓝光碟,吸猫就要吸大猫,慢镜头我可以反复看好久啊
猫猫怎么这么可爱!!
为什么我看的版本是普通话解说的,害我以为中国拍出了这么高质量的动物纪实片。最喜欢的是加拿大猞猁啊~ 太少见了
如若有幸,来世做一只野生猫科动物,自由野性,不用活太久。
家里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虎胖子坐在琴凳上抬着头看了二十几分钟,目不转睛,有大猫出现格外认真,空镜头时低头休息眼睛。从来没有这么专注过。
比较流水化,一般
很辛苦很用心,但作品还不够成熟,尤其在看完蓝色星球2之后来看。
锈斑豹猫真滴萌,居然只有手掌大,剧照萌到可以做桌面!
猫科动物果然是最治愈的群体 哪怕再悲伤的时候 想想地球上还生活着一群群可爱的大猫 就感觉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对这些猫科动物进行一个一个的罗列,介绍,看完我很难想起具体的品种。流水账的介绍似乎不是纪录片的最好表达方式,哪怕在整体上有个逻辑顺序。
撸撸大猫。
有些失望,对于三集来说干货太少了
结构混乱 死亡可爱
猫科动物都挺好看的
印度大叔给自家狗涂上斑点冒充豹子也是醉了……虽然大猫们都很萌,但有点大杂烩的感觉 ……
几乎没有故事性?每种猫科只有很短的一个片段。只靠萌撑起来。
作为一个dog person,老虎却是我的例外,然而一部名叫大猫的片,大部分讲的是小猫,封面是老虎的片,实际出现的次数和时长连打酱油都算不上,这是路过吧?最后一集还讲起了人跟动物的关系。。。不是说这些不能讲,而是实物跟片名不符啊!且,零散拼凑了一堆猫,叙事没有连贯逻辑,也没啥实质内容,简直连科普都算不上orz
好像最近在豆瓣上很火,感觉叙述有点散,我喜欢故事性更强的片子(当然雪豹还是非常好看)。另外看到一半忽然很想看猴子的纪录片,网上搜了一下也没看到合适的,以后多留意一下。
兔兔那么可爱 为什么要吃兔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