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高剑
主演: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全片的结构是根据“轮回”的理念建立起来的四段式结构,四段故事的时间分别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地点分别是牧区、农村、县城、城市,主角分别是小孩、青年人、成年人、老年人。全片讲一年的故事,也是讲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辈子的故事。详细 >
导演本人太有意思了,加一颗星
感觉和藏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能理解它试图去营造一种宿命感,轮回感,从一年春到冬,从年轻到年老死亡,从孤房到城市,但是这种轮回这种宿命是关于什么呢,四个故事里相似的点又没那么多,好像就不断在背景里出现的佛经声罢了。全部使用固定镜头当然这是个想法,但是过多地使用非常非常远的镜头,故意地把节奏拖得过慢会让观众产生一定的不适。另外有几个故事太狗血,和藏族关系不大。可以说并没有把这个好的想法给拍好。2023-3-22看
9.28飞机上
片子还行 导演实在没品
外来者其实可以乖乖保持外来的视野,并不用刻意避开猎奇的故事,但创作者并没这么做,非要把自己反客为主,弄成自己内心的藏历一年,却又形不成任何文化反差的陌生乐趣。
露天电影放映完毕,主持人问导演:全片全部用了固定镜头,是有什么用意吗?导演:没有,对我个人比较方便主持人:您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还是融入其中的身份来拍摄看待这部片子的?导演:呃……没想过这个问题,都一样吧?我去过西藏,看了几本书,了解了一下生死轮回,所以拍了这部电影。主持人:……观众A:给您只打了及格分不冤
拍的特别好 能够感受到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
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一:到西宁只看了7部参赛电影。逐一补上看片感受。导演高剑十一年前入行,做了大量的影视剪辑工作,后又参与了编剧,今年奉献出导演处女作《藏历一年》。作品显示了创作者善于掌控剧作结构和选择富有视听表现力的生活动作,以及运用镜头组接的优点;缺点是创作有些过于理性,四个小故事缺少人物、人情的深入开掘,相互间也没有找到内涵联系。从事影视制作的人中创作欲望强的都把做导演当作目标,因为导演是“艺术创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那么在实现这个愿望前,如果能像本片导演那样多做些制作的其他行当,诸如编剧、表演、剪辑、摄影、美术、制片等,都会对未来做导演工作积累经验和夯实基础。 影视圈里是“条条道路通导演”。年纪轻轻时,不要一门心思只想、只会做导演,要什么都干,什么都学,梦想才可能成真。
这两颗星给景色 也是真的有努力在体味但没有体味出任何 看评论可能是因为导演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啥吧
四季,轮回,老少,生死,老生常谈的套路框入了藏区的题材。
春夏部分的摄影很漂亮,片子很烂,作为入围电影连人物关系都没讲清楚,怀疑如何进展映环节的。讨厌first展映上导演的态度。“您好导演,我有一点感觉这个片子有点空……”“各自有各自的理解,可能是你文艺片看的少了。”这都能成为导演拍不明白片子的借口了吗?
补档
机位也太简单了。额,不看也罢。
飞机上看的 一年四季 生老病死 轮回不休 完全没医保啊
FIRST 2020/07/27 露天放映的惊喜 喜欢春和冬伪胶片固定镜头的四季轮回 像阿巴斯和侯孝贤式缓慢如流水般的讲述 导演坦诚得可爱 创作本不需太多的“为了什么”
可爱之处跟藏地季节都关系不大。春和秋最显现幽默感/节奏与场域/景别关系的趣味,可惜和季节本身之间没有或更高维或更直觉的结合。又一春的画面和注解多余了,春声起足矣。©高剑到场。
改行吧
生活中的无奈与黑色幽默,飞机上看的
2020年来西宁First影展看的第一个电影,露天放映场,来得有点晚,好巧不巧坐在了导演后面,观影过程中和朋友说的关于影片的坏话全让他听完了。世事巧妙啊!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导演本人太有意思了,加一颗星
感觉和藏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能理解它试图去营造一种宿命感,轮回感,从一年春到冬,从年轻到年老死亡,从孤房到城市,但是这种轮回这种宿命是关于什么呢,四个故事里相似的点又没那么多,好像就不断在背景里出现的佛经声罢了。全部使用固定镜头当然这是个想法,但是过多地使用非常非常远的镜头,故意地把节奏拖得过慢会让观众产生一定的不适。另外有几个故事太狗血,和藏族关系不大。可以说并没有把这个好的想法给拍好。2023-3-22看
9.28飞机上
片子还行 导演实在没品
外来者其实可以乖乖保持外来的视野,并不用刻意避开猎奇的故事,但创作者并没这么做,非要把自己反客为主,弄成自己内心的藏历一年,却又形不成任何文化反差的陌生乐趣。
露天电影放映完毕,主持人问导演:全片全部用了固定镜头,是有什么用意吗?导演:没有,对我个人比较方便主持人:您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还是融入其中的身份来拍摄看待这部片子的?导演:呃……没想过这个问题,都一样吧?我去过西藏,看了几本书,了解了一下生死轮回,所以拍了这部电影。主持人:……观众A:给您只打了及格分不冤
拍的特别好 能够感受到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
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一:到西宁只看了7部参赛电影。逐一补上看片感受。导演高剑十一年前入行,做了大量的影视剪辑工作,后又参与了编剧,今年奉献出导演处女作《藏历一年》。作品显示了创作者善于掌控剧作结构和选择富有视听表现力的生活动作,以及运用镜头组接的优点;缺点是创作有些过于理性,四个小故事缺少人物、人情的深入开掘,相互间也没有找到内涵联系。从事影视制作的人中创作欲望强的都把做导演当作目标,因为导演是“艺术创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那么在实现这个愿望前,如果能像本片导演那样多做些制作的其他行当,诸如编剧、表演、剪辑、摄影、美术、制片等,都会对未来做导演工作积累经验和夯实基础。 影视圈里是“条条道路通导演”。年纪轻轻时,不要一门心思只想、只会做导演,要什么都干,什么都学,梦想才可能成真。
这两颗星给景色 也是真的有努力在体味但没有体味出任何 看评论可能是因为导演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啥吧
四季,轮回,老少,生死,老生常谈的套路框入了藏区的题材。
春夏部分的摄影很漂亮,片子很烂,作为入围电影连人物关系都没讲清楚,怀疑如何进展映环节的。讨厌first展映上导演的态度。“您好导演,我有一点感觉这个片子有点空……”“各自有各自的理解,可能是你文艺片看的少了。”这都能成为导演拍不明白片子的借口了吗?
补档
机位也太简单了。额,不看也罢。
飞机上看的 一年四季 生老病死 轮回不休 完全没医保啊
FIRST 2020/07/27 露天放映的惊喜 喜欢春和冬伪胶片固定镜头的四季轮回 像阿巴斯和侯孝贤式缓慢如流水般的讲述 导演坦诚得可爱 创作本不需太多的“为了什么”
可爱之处跟藏地季节都关系不大。春和秋最显现幽默感/节奏与场域/景别关系的趣味,可惜和季节本身之间没有或更高维或更直觉的结合。又一春的画面和注解多余了,春声起足矣。©高剑到场。
改行吧
生活中的无奈与黑色幽默,飞机上看的
2020年来西宁First影展看的第一个电影,露天放映场,来得有点晚,好巧不巧坐在了导演后面,观影过程中和朋友说的关于影片的坏话全让他听完了。世事巧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