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想想,不管好电影还是坏电影,好像一向都不缺少为梦想坚持不懈的男女主角。
宏大制作如《阿凡达》《十月围城》者不必赘言,连卡通片为小朋友励志不休计,也大多有个明晃晃的美好目标。
还好,甚少有电影为我们规定梦想必须是白色或黑色,必须是朝南或朝北,必须是死去或活来。
因此,《功夫熊猫》里的胖熊猫阿波可以不必为了方便快捷地立业成人而顺理成章继承家传绝学去开面条铺,却是选择一条主流人群不予赞赏的路径,追求一个看起来难比登天的梦想——并且还成功了,虽然经历了许多坎坷,在梦想的外围,转了许多圈圈。
但毕竟,他是围着梦想转圈圈。
这样的人,除了阿波,在我大脑储存的电影主角中,今天开始,又多了一个。
《飞砂风中转》,火腩——萧近南。
请不要笑这个名字,虽然这本就是一部令人捧腹的电影。
尤其是,假如你看过的香港黑帮电影不少的话。
香港的黑帮电影或警匪片,走的多是吴宇森的残酷美学道路。
他自己的《英雄本色》就不说了。
像《无间道》、《变节》甚至《门徒》,渲染的是卧底的一把辛酸泪;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说的是社团第一把交椅的争夺之烈,多有镜头暴烈血腥令人不忍目睹;而更早的《古惑仔》,还记得吗,那是最铁骨铮铮也最血淋淋的少年意气。
网上评论说,三合一,变成《飞砂风中转》。
片名有点熟?
它是《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的主题曲。
借尸还魂,却还出来一缕喜剧的魂。
仿佛导演庄文强的责任,就是将经典黑帮片解构,解构,再解构,欣赏电影的过程屡屡令我想起《买凶拍人》。
把很庄重的事情搞得很无聊,例如影片一开始的新人入帮仪式;把很严肃的东西搞得很搞笑,例如火腩和燕子文的入帮理由。
黑帮电影中常出现的龙头棍,一帮人为之疯狂,这里干脆弄出一个龙尾棍,还要有成千上万的复制品;叔公一般都是多么一言九鼎的角色,这里的叔公们搞怪而且说话往往当放屁。
在这种氛围下,哪怕是一把刻着“人定胜天”字样的一本正经的大刀,都可以用来切叫化鸡;而主持香港大学入学面试的教授,亦可以让一群小混混追着跑。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人各有志。
部部黑帮片拍的都是为当大佬不择手段,而火腩和燕子文,却是为了不当大佬费尽心思。
话说火腩当年加入社团,就是因为自家小餐馆被社团老大索要保护费,他的梦想,就是当自己开饭店时,不必缴纳保护费还提心吊胆。
混混的日子大同小异,火腩成为了一个替大哥杀开血路赢得地盘的敢死队队长,而其拼命的最终目的,只不过是大哥答应,地盘杀到哪里,火腩的连锁饭店就开到哪里。
娶妻,生子,一儿一女,还考上名校。
这时候大哥却来逼火腩当社团老大,好帮他背下自己超支的几百万。
为了逃避,喜剧就此上演。
绕了无数圈子,最终他还是那个有着美满家庭的饭店老板。
最令我关注的,还是火腩对实现梦想那异于常人的想法和做法。
他仿佛是反其道而行,选择了一条看上去“九不搭八”的道路——开连锁饭店这种这么光明正大的梦想,竟然让他靠参加黑社会实现了。
照大多数人看来,编剧和导演简直是异想天开吧,可是,现实中,靠非常手段来达成常规梦想,说不定真的不少这样的人呢。
只是他们都悄悄的,悄悄的,躲着。
我们还以为那些最终实现梦想的人,都是纵身一扑扑入美梦怀抱的,以为梦想就在横平竖直的路上等待着我们。
最终实现梦想是件美好的事情,结局仿佛从天而降,其实,我们眼巴巴地看得见摸不着,徘徊了多少时辰。
还好,电影的结局是好的。
大多数涉乎梦想的电影结局,都是好的。
真希望现实也是如此啊,我们少点急躁冒进,多绕几个圈圈,然后,一头扑进梦想的怀抱。
年初的时候我忘记从哪收到小道消息,然后我给朋友们奔走相告,大家弹冠相庆:10几年后陈浩南跟山鸡又回来了,古惑仔重新聚首。
刀光剑影,乱世巨星,战无不胜,友情岁月,甘心替代你KTV里这么多年,这些歌基本上成了我为数不多的能像样子的粤语歌我想很多人也一样看着古惑仔漫画跟电影成长起来的少年就跟欧美自小浸淫星球大战电影小说,东瀛玩着一代又一代最终幻想的孩子一样,这个东西是记忆中的一个符号。
你可能知道它一代比一代烂,一集比一集没看头,但是你还是会看会玩。
就像这部电影,我一边看一边大骂太傻逼了吧一边却笑了很多。
不错的喜剧片,却是烂到渣的黑帮片。
今年炒冷饭的片子从年初开始便格外多,相对来说,这部算是不错的。
与其看着都成为人夫的山鸡再去跟着略显老态的浩南血拼湾仔,不如给古惑仔系列画上句号。
让陈跟郑开始一个全新的故事,少年们也在一片嘻嘻哈哈中,向刘伟强致敬,不失为明智之举。
而在看着古惑仔系列的少年的心中,陈浩南,山鸡,大B,十三妹,包皮,耀扬乌鸦甚至恐龙生番的形象便成了永远的经典。
影片的亮点也是最大的笑点自然是阿仁了,山寨的黑皮衣与衬衫还有小胡茬,还有最后的那句,对不起我是警察,着实为影片增色不少。
为数不多能让我记住的台词是影片的最后郑伊健说,狼行天下吃肉,狗行天下吃屎陈问,你想吃肉还是吃屎郑答,我想做个人飞砂风中转,转走了曾经的刀光剑影与热血情肠。
这不是个古惑仔的故事,像电影的英文名一样,Once a Gangster,你知道的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成功的部分是,怀旧。
虽然剧情不算出彩,但是无论演员还是造型、台词等细节,都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化的,再还原了那个年代特有的色彩。
和现在很多新拍的黑帮片不一样,它既没有残酷的黑暗色彩,也没有媚俗的色情内容。
有的只是,最贴近我们记忆中的,那个香港蛊惑仔年代。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毕竟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无论是拍摄的器材,还是编剧人员,都已经不是当年那一批了。
怀旧很多人都喜欢拍,但是一个不好,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然后,我喜欢这部电影还有一个重点是,它比以前的古惑仔,更突出了那个不要混黑的主题。
其实当年古惑仔的核心,也应该不是诱导年轻人混黑的,只是因为年轻人将江湖义气,和一些虚荣混在一起。
以为现实中,混黑的,就和电影里一样的风光,一样的有情有义。
但是这部电影,却更现实的展示了,混黑的一时风光又如何,最终还是会归于平淡。
哪怕当年风光如燕子文,出狱后不也只是希望做一个普通人。
所以,无论是香港黑帮片,还是香港的黑帮,都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时代在改变,片中的角色,又或者是片外的演员,他们的生活都不再像以前。
风里来,雨里去,不是人走茶凉,只是,终不似少年游。
5/22/2011一三五差馆,二四六殡仪馆。
《飞砂风中转》。
片名出自1989年港片《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的主题曲《飞砂风中转》,主唱周润发、罗大佑。
比喻人在社会中在江湖中如风卷起的沙子一般,不管疾冲还是兜转,都是不可自主的无奈。
而用做本片片名确实是点睛一笔。
影评除了立意和演员以外,都可以说是粗制滥造。
剧情并不精彩,甚至很杂乱。
据说拍摄周期为腾出下个档期而缩短了许多,所以很多场景都草草而过。
正应彭浩翔那句话:香港电影衰就衰在这里了。。。
但是嘛。。。
虽然很强词夺理,这却也是我们为什么喜欢港片的原因。
六周一部片,道具场景烂都没有什么关系,要是好就奇了怪了不是。
主要立意要有意思,演员要够野,台词要够深刻。
这样大家才会对这三点有深刻印象。
太好的细节反而可能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把粗制滥造说得那么天经地义好像不是很好呢。。
)其实我小时候并没有完整看过《古惑仔》,原因就是太惨了。
以前港片给我印象就是到结尾好人坏人都要死完。。
所以每次看到一个比较喜欢的角色就祈祷电影快点完了。
但是最后总是看着他要活下去的时候被打死。。。
那种感觉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的。。
不仅仅只是伤心而已。
所以我小时候对恐怖片的定义是好人会死的片。
其实现在看看《英雄本色》也就一个半钟头。
但是小时候看,总觉得过了一辈子一般。。
扯了那么长其实只想说当我看到陈小春和郑伊健同时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我没有再多的感动和激动,所以怀旧气氛在我这里并不为本片加分。
(但是之后补了很多类似的片子才知道这个片子里全是梗!
不过我的态度还是,梗多也不一定是好电影啊,好电影也不是让你去找梗的啊。。。
)正如片名,人是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都是无奈的。
而这种无奈影片用两个主角争着不当“坐馆”来反讽到了一个高度。
陈小春只想当饭店老板,哪怕和手下商讨杀人大事也会不自觉扯到菜去哪里进货好这个话题上来。
郑伊健只想读经济学,可惜他那句“我报了港U读ECO”被他老娘当作他被外佬强奸的后遗症。
两人多次躲来躲去最后还是被逼得要以决斗来定坐馆人选。
方中信做了坐馆,结果一三五被抓进差馆,二四六去殡仪馆送别死掉的手下。。
社团的经费也直接被亏得光光的,也不想再做坐馆,最后还被人剁成肉酱。
而最想当坐馆的白痴剪刀却被手下一个愚蠢的卧底拖了后腿。
这个以陈永仁作原型的卧底只想当警察,却因为自己太愚蠢却被黑社会人留了下来。
没有谁有什么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越想做最真的自己却越做不成,反而在命运的反方向上越走越远。。。
当然最惨的还是那些小弟。。
老大争做坐馆的时候去刀光剑影。。
老大现在争着不做坐馆还是要刀光剑影。。
命如飞砂。。。
那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该怎么办呢?
合唱一曲《飞砂风中转》就挺好的。
唱出了力量就去和命运做殊死的搏斗,唱不出力量搏斗玩了自己殊死了也算是不错的自嘲。
此曲调子不高,朗朗上口,很适合在KTV里调动气氛假扮沧桑大叔。
踏入中年的古惑仔收起昔日的好勇鬥狠,離開腥風血雨的江湖,從氣勢凌人、呼風喚雨的大哥退居菜館的小廚師及攻讀大學的學生,當個古惑仔賺錢能力還不如走正路,上一代卻逼迫他們競選社團老大,《飛砂風中轉》(Once a Gangster)披著《古惑仔系列》(Young and Dangerous)的皮,大談古惑仔別樣的「中年危機」,顛覆同類型的橋段與設定,莊文強導演同時惡搞《無間道》(Infernal Affairs),血腥元素之餘增加大量笑料,定調驚喜。
《飛砂風中轉》講述和義盛龍頭火水(方中信飾)想在下屆龍頭選舉時捧親信火腩(陳小春飾)上位,以掩飾自己虧空公款的事實,但腩只想經營自己的菜館而安於平凡。
另一方面,社團長輩啤梨(余安安飾)亦想捧自己兒子燕子文(鄭伊健飾)坐上龍頭寶座,文坐完牢出來卻只想好好讀書,歸於平淡。
兩個候選人在雙方長輩壓力下不得已出來參選,卻又想遠離這場風暴……90年代、千禧年代初的同類型電影渲染古惑仔甘願為兄弟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當中浩南哥跟山雞的兄弟情深津津樂道,踏入2010年,當個社團老大也身無分文,火腩的老大虧空公款需要找個替死鬼填補,而火腩恰好成了火腩的目標,本已打算全身而退的火腩被迫召喚昔日戰友,與妻子合力想辦法務求令大會DQ自己,刻意搞破壞非常離經叛道,卻接二連三發生意外捅出許多麻煩,湧出許多幽默感。
另一邊廂,火腩「競爭對手」鉸剪偉是唯一一位想當上社團老大的古惑仔,但他的愚蠢為眾人所周知,他甚至不知道身邊的得力助手阿仁就是警隊的臥底!
可笑的是,整個社團的人心知阿仁的真實身分,卻沒有戳穿這層窗紙,不斷假裝不經意地發佈假消息,實行調虎離山之計。
身為臥底的阿仁多次拙劣地漏出馬腳,屢次收到假消息卻沒有起疑,阿仁和鉸剪偉的智商不遑多讓。
這兩個既不像警隊又不像古惑仔的角色成功鋪陳無厘頭的笑點,是整套電影的笑料製造機。
第三個角逐社團老大的燕子文姍姍來遲,剛「出冊」的他收起少年時期的嬉皮笑臉,第一站竟是到書店購書進攻學士,燕子文的母親戀棧全力,吸毒成嗜,出言不遜,責罵兒子讀書是不孝順的行為。
當個社團老大遊走黑白兩道,一三五差館、二四六殯儀館,古惑仔早已脫離獨當一面、威風英俊的象徵,貧瘠的生活更是今非昔比,燕子文與火腩的決定合乎現實考量,與時並進的古惑仔才能跟隨社會變幻莫測的步伐,和義盛龍頭火水、燕子文母親、愚蠢的鉸剪偉思考量不足導致晚景蕭疏,缺乏當刻講求的靈活變通能力。
揉合了兩套經典系列卻沒有因循守舊,致力打破同類型的俗套,離經叛道的《飛砂風中轉》成功與時並進,反映當下的社會文化,彷如燕子文與火腩也要及早放棄不合時宜的事業。
評分:7.5/10觀看日期:09/08/2020
我很不理解痛骂这部电影的一些人,人家明明不是一部严肃的帮派片,更不是砍砍杀杀的古惑仔片,到底是在吐槽个什么劲?
就跟吃一只美味的叫花鸡,你可以吃鸡腿啃鸡翅膀,没人非要逼你去吃鸡屁股,自己找罪。
最不济的情况说了,还真有人喜欢吃鸡屁股,只是尔等无法体会领略。
《飞砂风中转》烂的地方确实很烂,但也有好的地方,我几次完全大笑出来,笑点埋得非常好,并非那种故意挠你的,反倒有几分贱意。
影片更有打一些隐语,需要仔细体会,它完全就是后九七时代的原味港片。
2010年的港片迎来了小阳春,出乎众人意料,其中就有《飞砂风中转》。
这部电影的出现是有迹可循,它所颠覆、解构再重组的影片包括了九七以后的三大系列,分明是《古惑仔》、《无间道》和《黑社会》。
换言之,《飞砂风中转》跟周星驰拿好莱坞电影开涮、一些劣质电影抄大片的动机有所区别,它是一个内部消化反刍的过程,好比以前有人拿王家卫作品当杂耍(港片的原创性?!
)。
况且庄文强等人本就擅长拍警匪片,他们现在是站在了对立的位置来组织一部电影。
以前牛气冲天的叫杀口号,现在成了一首吆喝歌曲。
威风凛凛的大佬,现在也会成为帮会的大蛀虫。
所有貌似正经的东西都被打破了,转而进行赤裸裸的嘲讽,像那些见风使舵的叔公们,根本就是一群怪有腔调的喜剧演员。
这部电影看似还在沿用浩南哥加山鸡的友情岁月组合,结果看到一半,许多人估计在想,这郑伊健根本就没个影,编导到底是吃什么的?
其实不急,《飞砂风中转》属于典型的想一出是一出,它的出发点是如何让三大系列逐一解体,然后再进行重新编排。
好比剪刀伟的一条线就完全是冲着《无间道》来的,属于嫁接上去的,可以说显得比较生硬。
相反,像开头火水对小弟训话,他说得越严肃认真,喜剧效果就来得越强烈。
火腩同手下商议要事,一伙人讲着讲着就要跑题,开说到什么油盐酱醋海参鲍鱼去了,这哪是什么黑社会,分明还是精明入骨的生意人。
再到诉求上面,剪刀伟一线虽然弱智过头,不过借傻瓜老大和白痴卧底之口,影片说了许多深沉的话,比例代表制选举、公民意识薄弱、民主万岁还政于民之类,可以说完全是喊出来的,喊给谁听?
你真以为是那些早早辍学的阿飞太妹啊。
两个不想打大佬的人被迫走上了争当大佬的位置,他们厌倦了帮派的一切却无法逃脱,最后只能用一场闹剧来骗过,得利的反倒成了警察。
如果跟《买凶拍人》等讲述时代不景气的港片联系起来,《飞砂风中转》所处的环境显然也不会太好。
《古惑仔》时代,人人都以为提两把刀就能踏平一切,什么银行警察,统统就不存在,黑道同样可以一手遮天。
进入《黑社会》时代,帮派已经平民化,他们也有一套内部规则,需要过问下日常生活,不再是以前那种选择性失明,拍得义薄云天,好似加入黑社会的广告宣传片一样。
《飞砂风中转》的存在会造成一种事实,这是一个没有古惑仔的年代,当年的古惑仔都老了,想着全身而退。
由此跟以往的黑社会更加靠拢接近,即便揭开衣服是黑的,他们希望外面有白的身份。
我还一直纳闷,为什么《古惑仔》是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不是更加兴盛繁荣的80年代也不是更加疲惫萧条的00年代,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更深的原因。
如果从纯电影制作角度来说,《古惑仔》采用了极低的成本,拍摄周期也是个把月了事,当时的港片已经不允许80年代的浪漫主义拍法,烧不起场子也砸不起车。
如果从政治环境来考虑,《古惑仔》那种不受拘束、无所畏惧的破坏欲似乎在进行某种游戏,脑子一阵发热,劈完砍完,一切也就过去了。
不过对《飞砂风中转》来说,这个可能一点都不重要,片子好笑,这就足够了。
【北京青年报】
今年众多炒冷饭港片被网友怒斥为“地沟油”电影,但如果仅看到山鸡和陈近南重聚首便把[飞砂风中转]归到这一类显然武断了点,虽然披了古惑仔系列的皮,但从成品来看,这实在是一部仅为了好玩而拍的电影,虽然电影技法粗糙,但笑料和讽喻非常密集,算是今年港片里比较另类的黑色幽默之作。
首先,影片主故事线——两个各怀开饭馆、读大学理想的黑帮老大继任人选,拼命推脱任命,过程本身已经爆笑,比如“火楠”陈小春每次领着小弟商议帮派大事时,都要拐到哪里海鲜好上货的饭馆生意,而“燕子文”郑伊健则张口闭口弗里曼经济学理论,惹得一心盼他坐馆的老妈顿足捶胸,他倒反劝老妈戒毒。
全片就在黑社会求上岸的折腾中,颠覆香港黑帮片一贯所诉求的情怀和热血,警察要求黑社会“民主选举”,前任坐馆大哥方中信负债累累的境况,带着辛辣的现实讽喻的同时,也恶搞了一系列近几年比较有头脸的黑帮片,包括[线人]的撞车、[门徒]的倒白粉桥段等,荒诞的“龙尾棍”自然来自[黑社会]的“龙头棍”,而卧底“阿仁”则显然是导演拿自己前作[无间道]“陈永仁”开涮,他也果然不负众望,成为片中头号笑果——除了他的白痴大哥,所有人都知他卧底身份,每次都特地扯嗓门加重点地为他“透露”情报,而阿仁三句就有一句露馅的话,石膏今天打在左手明天打在右手,白痴大哥却每每被骗过。
总的来说,全片搞笑方式带点无厘头感又勇于自嘲,又与现实严密接轨,每每让人会心一笑而不会觉得老套低俗。
除了笑点频频闪烁之外,整个电影剧情结构和大节奏的掌控上,导演就显得漫不经心许多,加之本片玩乐大于叙事的基调,因此从设局到解谜的主线剧情反而显得幼稚而乏味,加之一直有评论诟病的麦、庄镜头语言之乏力粗糙,影片后半段落到多线叙事时,明显看出条理混乱,至于几根“龙尾棍”的真假问题,火楠、燕子文如何脱局,坐馆之位由谁顶替,让人已经提不起兴致关心。
因此通片看下来,只会让人记住几个笑料、几句台词,即使能领会导演的颠覆意识,也仅留下有佳句无佳章的印象。
虽同走黑色幽默路线,却没有看彭浩翔电影那般酣畅淋漓、脑力激荡之感。
不过,虽是游戏之作,片尾响起的一首老歌《飞砂风中转》仍旧能勾起港片迷的回忆,而昔日的山鸡、陈近南如此上岸讨生活,也能让人在爆笑之余体会一点沧桑之感。
影片最后,白痴大哥剪刀伟如愿登上坐馆之位,致谢词如下“谢谢爸爸妈妈一直以来支持我做黑社会,谢谢[古惑仔]导演刘伟强”,也算是麦、庄二人为那个黄金年代做了一次致敬、给出了一个戏谬的交代。
这部电影太精彩了,我看演员表有郑伊健、陈小春,就以为是正常的古惑仔类型的电影,没想到居然是搞笑版的。
爱读书的“浩南”和爱做饭的“山鸡”,绝配。
我最喜欢看阿仁和他大哥的日常,太搞笑了,哈哈哈。
全世界都知道阿仁是卧底,只有他大哥不知道。
湿透的T恤写着“香港警察”四个字,这么明目张胆的卧底我也是第一次见。
大哥在警局的宣传海报上看到阿仁都只觉得眼熟,这个脑子,难怪当不了坐馆,哈哈哈。
火水死的太惨了。
叶璇跟陈小春不是很搭,怪怪的。
余安安有点儿用力过猛。
整体比较有意思,所以给了四颗星。
山鸡在十五年前对洪兴的人说:不管我是不是洪兴的人,陈浩南永远是我老大。
然后他们一起扛起了铜锣湾的把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肯定没有想到,那帮咬着面包,吃着叫花鸡的和义盛小子,在那个水火不容的理想主义者大哥的带领下,从地下通道一路杀到了铜锣湾。
大哥不想再当老大了,大哥想读书,想去香港大学学习经济学。
那个会烤叫花鸡的小弟一样不想当大哥了,他只想和老婆孩子开一家没人收保护费的酒楼。
于是那帮啃着面包幻想着将来能够吃上溏心鲍鱼的小弟也跟着从了良。
既然不用卖命就可以吃上鲍鱼,谁又愿意在血雨腥风里面讲义气,说道义?
有人喜欢这样的生活,有人喜欢那种一招呼就来几千个小弟撑场面的江湖。
那个在小弟们拼杀的时候默默在后方支援的大哥还怀恋江湖的日子,虽然他自己也知道保护费现在归政府收了,贩毒的也用上了高科技,但是让他放弃他是死也不肯的,不是因为舍不得,而是因为放弃了以后他自己都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
于是山鸡和陈浩南的背后就都站了一个人,一个是大哥一个是妈妈,他们对于这两个金牌黑社会的从良是恐慌的,因为改变了赚钱方式的社团就再也不是社团,再也不是他们的社团,再也不是有他们位置的社团。
那个那个全世界都知道的卧底,一个鬼才编辑笔下的诡异人物。
他也希望他的老大能混上扛把子,这样他就能理直气壮的说出那句名言:对不起,我是警察。
如果陈永仁三年以后又三年然后再三年当了九年卧底以后嫌疑犯突然改邪归正了,不犯罪了,叫这位警察叔叔情何以堪,刘建明同学能学好,学好以后就不是坏孩子,可他呢?
要是一不小心成了集团副主席他是当还是不当?
这个选择太难了。
既然那么多人都还是喜欢那样的江湖,山鸡和陈浩南理应按照他们以前定下的三个五年计划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下去,继续和警察一起拜关二哥。
为什么不呢?
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多灿烂的夜生活啊!
他们为什么要放弃?
当年诸葛先生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没想明白。
诸葛先生对刘皇叔说历史这个东西啊,是不能抗拒的,虽然主公英明而且我很聪明,但是最多我们也就能得到三分之一的天下,因为这叫天下大势。
诸葛先生看的清楚,但是放不开。
明知道三分天下是最好的局面,到最后还是要死撑着统一中国。
是啊,农村已经包围城市了,最赚钱的都已经是郊区的小巴线路和装修工程了,为什么还守着菜市场的几毛钱保护费不放呢?
浩南哥还是浩南哥,总是能看到大势所趋,毅然决然的放弃。
有人愿意被背后的那只手推着走,就让它把龙尾棍拿走,我们的明天已经和昨天想象的不一样了,历史前进了,环境改变了,他们还不起银行的钱就只会去放火,我们有的是钱,为什么要找银行借呢?
两版之不同: 1 火腩被老婆抓JJ。
第一次在餐厅吧台里,港版有叶璇用手抚弄陈小春下体的大特写,内地版镜头没有往下拍。
第二次是火水们逼火腩坐馆时,叶璇也是一把就直接抓到了陈小春JJ上,内地版没这个镜头。
呵呵,港版就是放得开,果然还是要“黄”一些 2 火腩为了逃避“坐馆”,想到银行门口去放火好使自己被拘。
结果被火水哥识破。
火腩用燃烧瓶扔那个银行经纪人时,火引子掉在地上,只是把汽油泼了银行经纪一身。
在内地版里,这个镜头之后就切到了火腩被火水哥用车子接走。
而港版里,那个经纪人被泼之后大怒,冲上前去欲踢火腩,结果误踩到了火引子上就被大火给活活烧死了!
之后另一边是那些被火水哥诓到了“沙田道”去纵火的社团成员被警方抓捕,然后一大群人齐声高唱《飞砂风中转》这首歌。
这一段比较震撼的是一边是那个被烧之人的惨像,一边是社团成员唱歌的场景,最后雄劲有力的歌声在那个人化为灰烬随风吹散后结束。
一般观众可能会觉得“烧人”这一段比较恐怖比较暴力,但仔细想想,这一段其实是导演别有用心的隐喻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沾上黑社会后就等于“引火烧身”,不得好死的下场。
尤其是人被烧成灰烬随风飘散的镜头很好的诠释了“飞砂风中转”这个主题,可惜内地版完全忽略了这个点睛之笔,遗憾 3 火水哥拿到龙尾棍跑路时被杀。
内地版是火水从面包车里下来,燕子文的把兄弟从车顶挥刀跳下来镜头就完了。
港版则是火水先和对方拼了两刀后,并把胖子的手指给削掉,然后才被胖子斩断了左臂,之后又被多人围砍,倒地后还被众人继续剁成了一摊肉泥。
这一段比较血腥残暴,很到位的继承了古惑仔系列的“暴力精髓”,感官上比较刺激。
那些嫌不好看,想看打打杀杀的应该可以闭嘴了。
这部电影的港版再次证明了GDZJ是多么的愚蠢和肤浅!
这是多种港片的糅合体吧,呵呵,白期望了,还以为很好呢
我已经系一个对黑社会片好热爱,烂片都卑三粒星嘎人,但系呢场片真系烂得可怜,比较吸引嘎只系果段rap
这傻逼电影……全靠片头的软色情基情撑了。喔,还有古惑仔情结。
好电影。
少了那份小时候看古惑仔的尽头···
唉
ahahahahah 喜剧片~ 喜剧片~~
无数致敬融于一体。而又精彩异常实属不易。
弱智版古惑仔?对观众好一点~别当是白痴。。。
恶搞还稍微有点看头,但通篇充斥着某些香港电影特有的愚蠢气质...
搞什么飞机
有点搞怪的香港黑社会电影,恶搞了一把《无间道》和《黑社会》,主演郑伊健和陈小春表现一般,倒是两个女配角叶璇和余安安比较抢眼,特别是叶璇放得开,有点吴君如的感觉了,呵呵~~
最近香港电影,又开始流行恶搞了,好多梗啊,好贱,笑喷。。
浩南和山鸡再也不在。
陈小春好帅哦。。。郑伊健依然丑
喜剧版的《黑社会》,又有点《江湖告急》的味道。近期难得一见的非地沟油港片。
为几处笑点
我还是挺佩服拍囧片的人的,外焦里嫩这种火候还是很难把握的。只可惜东成西就只有一个
嘿哟,诶嘿哟,尼玛笑史我了。
喜剧版的黑帮片,不知道庄文强怎么让香港大学网开一面去拍那些打打杀杀的镜头和画面。情节恶搞,但是颇有诚意甚至温情。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