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轻易相信豆瓣上打的分,至少这部凭我的感觉,能打7分以上。
虽然情节有点儿简陋,对待情感戏的处理也不是那么细致,甚至有点儿粗糙。
当然,让人舒服的片儿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只要有一个点成功,那么它也是不错的了。
原本也在同情盲人钢琴手,看不到这个世界,已经那么不幸了,还要安排那样一个女人走进他的生命,然后再形同陌路。
所以,当她决定让他看到她,作为观众,我在心里头是很不屑的,有意义么?
人世间可以残留记忆的曾经拥有,也是徒留伤心。
并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也要念腾那么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
连记忆都不会留下的曾经,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可是,后来当他们再次相约,他向她讨那一块钱的时候,我的眼泪还是忍不住啊。
这部片儿除了乐一乐的闹腾,还是能让人有所感动的。
这才是一部适合这个大年初一情人节看的片儿么。
汇源果汁这个广告做得可真够辣手的,开眼界了。
1)2010年2月2日,左岸国际电影城5厅19:00场3排8座2)联和院线网活动,免费,映后主创见面(谭咏麟、张震、杨千嬅、张雨绮等)3)60%4)观影气氛一般,我左边的女士貌似有很多短信要回,右边的兄弟则疑似用汉堡“勾引”我。
在陶虹那个故事结束前,有一个观众提前退场,不知道是有事,还是觉得闷。
曾江跟杨佩佩的上海话,让现场先后三次爆笑。
待小宝遗像出现,全场爆笑。
影院共6个厅,5号厅的屏幕很大,分单双号,扶手不能抬起。
椅子上的座位号颜色有些淡,害我坐错了位子,囧。
5)无预告片/广告6)三个故事,穿插群星。
陶虹的那段,较短,不痛不痒。
有点国内蹩脚文艺片的调调,胡编乱造。
惟一印象深刻的就是,爱挖鼻孔的绑匪,只是差如花姐差了好几条马路。
张震跟张雨绮的那段,个人蛮喜欢的。
虽然谈不上新意,至少有笑有泪有感动(话有点过了,小样),反正意思就是故事能教人看得下去。
结局喜欢,还有雨绮童鞋的小辣裤跟小背心,真是让人血脉喷张!
杨千嬅跟校长的那段,除了俗套,还是俗套。
而且根本就是一长广告,连软广都算不上。
太赤裸裸了,你直接找校长代言好了。
广告词,我也帮你们想好了:“天界指定饮品,财神爷五星力戒。
”好了,这片子不用担心票房了,反正有广告商来买单了。
照我说,这片子应该这样营销,买一张2张电影票,送一箱汇源果汁……p.s.:那位童鞋,难道你以后就准备靠胸吃饭了吗?
10.02.03凌写于外公家
每天看一部电影似乎也成为自己的一种强迫症,就像每天吃一片维生素一样。
不吃不会死,但不吃会觉得怪,哪哪都不对。
日光之下并无鲜事,一连几部国产喜剧看得让人死心。
死心是什么感觉呢,就是我被关在门外。
而且门里面的东西,我又一点也不期待。
现在很流行全明星主演小段落故事?
我爱你纽约,全城热恋,财神到明星拿到的台词不多,制作方给他们的片筹就少很多。
而众多人气偶像明星的出现,又可以吸引大众眼球保证票房。
差钱了是吗?
商业片就是这样。
一,不赔钱,二,赚钱。
什么艺术不艺术,心灵不心灵,全都是后话,是衍生物。
三星的电影,就是可看可不看。
无伤大雅,可有可无。
看电影之前我看了一眼众多路人的简单的影评,有人说感动,有人说这片很垃圾。
我就喜欢看这样有争议的。
或者人格分裂的时候可以给一部电影写两个影评,一个五星,一个半星。
但这部电影我没打算分裂。
三段故事都秉承着先抑后扬的基调。
符合大众心理容易搏得人的同情,淡淡的伤而后是暖的。
小有励志,但之类的东西看多,反而有些麻木。
这部电影有我喜欢的因素:陶红,杨千桦,酒心糖,沈阳,盲文。
低血糖的我总喜欢在口袋里揣点糖。
一是给自己吃,二是分给自己看着顺眼的人。
这个功能与印地安的人和好烟有同样的功效。
巧克力酒心糖包装总那么好看,好看到舍不得吃。
片中东北话说得太不洋气了,但有搞笑的功效,可以一解我思乡之苦。
电影让我觉得最搞的是:第三段,明晃晃赤裸裸的做汇源果汁的广告,还加了一句字正腔圆的广告解说词!
这是乡村爱情三电影版么?
制片方就那么差钱么?
还是这是汇源集团出钱拍的。
片中让我觉得最帅的镜头就是第一个故事,小女孩在百盛(无处不在的广告~)把相当厚的一打钱砸在桌子上,看着表对同学们说“一分钟之内,(玩具)能拿多少拿多少!
”真带劲!
真有激情!
太靠谱了!
钱买不了尊严,买不了爱情,买不了梦想。
但错的绝对不是钱。
它是现实与梦想之间最近的一条路。
看完这片,坚定了一件事:买彩票吧,比买股票靠谱。
从头到尾,一头雾水。
刚才发现,开心电影上没有这部片的信息,嗯。
到现在还不明白,并不喜欢财神送财一类情节的我,为什么会找到这部片。
从头到尾,我没看明白他们想告诉我什么。
很多都提到写到,但任何都只泛泛而过。
三个不相干的故事,表达的还是俗套到不能再俗套的励志童话。
也许是我老了,已经不再相信童话。
广告极度的赤裸裸,甚至镜头都是特写,丝毫不带遮掩。
这就是商业片。
总之,这不是我的菜。
主题很好,财神下凡散发金钱,但是三个故事表现的并不好。
首先第一个故事,爱喝酒的财神下到人间,自己在很刻意的克制自己不喝带酒精的东西,最后还是意外三次丧失了法力,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欣赏性吗?
其次第二个故事,财神为什么会轻易爱上凡人呢?
只因为是盲人坚强的生存吗??
那样的人应该多的很,神仙也太不矜持了吧!
况且,下凡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一元钱”,难道财神知道她要故意出错还让她下凡吗??!!
第三个故事,财神自己不小心丧失了法力,像个傻瓜一样被别人胡乱使用法力,还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最后又意外的恢复法力,弥补了自己的错误,就没有什么惩罚吗??
真是一场闹剧!!
而且大量的广告出现在电影当中,尤其是汇源果汁,当财神丧失法力的时候,商场里上万的汇源都堆在那里,还有很大的条幅,喝一口果汁就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变钱能力,就不怕货币膨胀,引发金融危机吗??
过节了,看它当然讨个彩头,当场闹剧吧,还有很多的明星参与,有个好结局,总结一句话:好人还是有好报,见到财神的几率大大的高!
传说我小的时候,写过一篇自以为很优秀的作文。
那是因为班主任要求我们每人写一篇童话故事。
写的是孙悟空、唐三藏师徒四人下凡,帮助中国人民搞亚运会。
当时我把作文交给老师的时候眉飞色舞,觉得又奇思妙想,又主旋律,洋洋自得,旷世奇作自此诞生。
后来我再也不敢向人提起这篇文章了。
每次想起来都觉得脸红,觉得怎么能这种瞎编乱造的东西都能写的出来。
不过好在还能聊以自慰,毕竟是小学生嘛。
但是自从有了这个所谓的《财神到》之后我觉得腰杆硬了很多。
想想我十多年前写的东西啊,现在一帮大人弄出来的也就这水平,心中顿时坦然。
早知道我从小就应该立志写剧本去,以小时候的才思敏捷,现在肯定不得了啊。
最起码不会写出《财神到》这种东西。
一直以来就和我室友探讨追忆以前看的香港电影。
那是电影的黄金期,水平虽然有高有低,但是最起码能有撑台面的。
还记得当时看了《无间道》之后,心中莫名冲动。
但是在看现在那些所谓的香港喜剧,我一直在笑。
不要误会,不是看星爷电影的那种笑,而是冷笑、干笑、无赖地笑、悲哀地笑。
不用说别的,光是看电影的名字你都能知道是什么货色。
《家有喜事2009》,《花田喜事2010》,《七十二家房客》,炒冷饭之流。
《财神到》就不用说了,摆明了就是想图个喜气在过年海捞一比的,质量不质量无所谓,反正过年大家都有钱。
再有就是《锦衣卫》、《苏乞儿》、《花木兰》之类剧本特傻,侮辱中国人智商的。
你们真的找不到剧本了来找我,我写的真的比那些好。
那些说《叶问》好的,仔细想想,除了大家还剩下什么。
还有就是可怜了那个眼睛扑闪扑闪的赵薇同学。
当我看着谭咏麟爷爷又跳又唱的时候,忽然有种跑出去的冲动。
人家将近60了也不容易啊,看完吧。
但是我始终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像这样的电影就应该没有人去看。
票房惨淡,然后警戒以后像张某某之流,中国人民的钱不是那么好挣的。
光会脱衣服、乱打一气是不行的,不然大家不如去给武藤兰和小泽玛利亚捧场好了。
Sololau/文在春哥和曾哥的传说相继成为寂寞之人的消遣之后,更加不靠谱儿的财神哥终于出现了。
财神降世派财虽然比“信春哥得永生”或“曾哥纯爷们儿”之类的无聊话题要有现实意义,但春哥和曾哥都还是广大牛人对真实现象的发散思维,财神哥却是个真正意义上的传说。
虽然财神题材的影视作品并不是太多,但无法否认这一题材比其他神仙或超能力的题材更加具有吸引力。
或许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个“钱”字,中国有很多诸如“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古话,可见炎黄子孙们的拜金主义心理由来已久。
而财神题材的作品恰恰迎合并激发了人们的这种欲望,故而大行其道。
早在1985年的香港贺岁喜剧《恭喜发财》中,谭校长就曾主演过财神,时隔多年,永远25岁高唱《水中花》的他也已是一脸沧桑,这次在电影《财神到》里饰演财神总管,领导众财神下凡,令人不禁感叹:谭校长熬了这么多年终于真正“升官发财”啦。
作为贺岁电影,《财神到》具有很明显的港式风味,甚至大卫·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中提到的那种“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肆意气质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林子聪饰演的胖财神变身大胃王小女孩一送就送1亿块人民币,谭校长更是夸张,搞了个跟小叮当一样的袋子,喝了汇源果汁之后直接就是个印钞机。
估计全片之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三亿人民币那一幕,堆得小山一样高的红票子丝毫不加节制地刺激着观众的五感。
电影《财神到》中发生在沈阳的爱心老师故事和上海的盲人爱情故事都偏于正统,前者是典型的善人有善报,相比之下后者虽然走的是《家有仙妻》的路子,但却被演绎的浪漫温馨,特别是最后一张爱情素描唤醒了两个人的爱情记忆,纯美而甜蜜。
而由大笑姑婆和谭校长主演的第三个发生在北京的白领故事就有点狂想曲的味道了,节奏上也有些失控。
丑小鸭没有任何征兆地一夜变天鹅,财神派财的目的也从“赏善”变成了奢侈品消费。
还整出了一个天神撞坏脑子的噱头,只能成为笑谈。
虽然财神哥很有钱也很神奇,甚至能令人起死回生或者盲人复明,做到这种华佗和天地会都办不到的事情,但观众都明白那毕竟是电影。
刚刚经历了经济危机的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当下靠自己的劳动踏踏实实挣钱都不一定能安身立命,更何况做白日梦遇见财神呢。
至于电影中像杨千嬅那种终日忙碌却不见出头之日的白领比比皆是,谁又敢就此潇洒一回等着邂逅财神?
真实生活中多少年可能会出现一个3.6亿的传说,虽然不知道当事人是否和财神有过美丽的约会,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种机率比出现春哥或曾哥的机率小多了。
走出电影院前,很多观众告别这癫狂的都市童话时都莞尔一笑。
毕竟,你我都知道,财神哥不值得迷恋,那只是个纯粹的传说。
好喜庆的结尾,真该过年的时候看看……这部片子压在硬盘里已经蛮久了,今天突然把他翻出来看、本来我我以为这是一部无厘头的搞笑片…………还是有点惊喜吧。
三个温情小故事贯穿在整个片子中。
虽然故事的情节有点不符合现实。
但还是体现了爱和喜这个主题。
尤为喜欢陶虹那一小节。
PS杨千嬅怎么那么胖了??
他们说张震很有气质,看了七匹狼的广告,不信。
翻出《卧虎藏龙》,还是不信,直到《财神到》。
说句良心话,我觉得当下贺岁喜剧完全是冲着演员阵容才的,因为我看到校长才去下这部片,但是很失望,校长表现太一般,这不能怪他本人,编剧太滥。
我却意外的发现张震。
第二个故事完全可以独立拍成100分钟,我敢保证绝对是一部好片。
当下的我们很少被感动,不是因为我们无情,而是能感动人的艺术品太少,到现在我仍愤懑该片第二个故事被毫无关联地发在影片中,当时我是用MP5和老婆起观看本片,第二个故事完结我泪流满面,杨千华出场我是伴着瞌睡看完的,反而张震忧郁的眼神的眼神让我久久不能入睡,他绝对勾起我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1、现实中不可能真得有可能有人爱上这样人,除非她是神仙,一切物质举手之间。
我是农村人,可我再也见不到采茶、采菱、采荷的”阿妹“,现在她们在城里,回来是一口的外地腔,时尚的你不敢认,端的是外焦里嫩。
2、张震的眼神让人真到位,虽然他演得是瞎子,但瞎子的眼神最难演,除了要表现瞎的特征,还要反应这个人的个性,太难。
相校梁朝伟,后者多了一些狡侩,设想让黄晓明演这个角色……靠,我不敢想。
3、“有个人画了这幅画,我买了它。
我想这个人应该是你吧,我花了两块钱买了它,你应该出一块钱”,香港电影历来是商业的,但是我始终认为商业的才是艺术的,这样的结局,内地与之差距岂止毫厘。
看到这里,我想到《旺角监狱》中一句台词“现在哪有港片,都是合拍片……”不禁让人唏嘘。
逛街逛到一半。
想起是星期二就去看电影。
《锦衣卫》和《苏乞儿》还有《财神到》。
带着那种莫名其妙的骨气,想抵制所有国产古装大片。
于是去看财神到。
开场三秒钟以后,我跟朋友说:完了,真的是烂片。
朋友答:难道你还期待她能好看过么。
但是从第一个故事正式开始,我就爱上了这部电影。
因为我对"真善美“很饥渴。
当小陶红把孤儿领回家,当她做饭给每一个孤寡老人吃。
当郑佩佩和曾江拥在一起跳舞。
我真的要哭了。
谭耀文说:“妈妈,我回家了”我鸡皮疙瘩起了,泪水在眼里打转。
但我再也不喝汇源果汁。
因为要是没有软广,这部片子该有多合我的意。
可即使有汇源果汁,我还是不能不爱这电影。
电影散场的时候,高兴的就像小孩一样。
我被温暖到了,这部电影是一个梦,是一个庸俗的梦。
它骗你说,所有的善良和努力和质朴,都会被报答。
“如果我忍不住问你,你记得一定要骗我”可是电影啊,你是不是已经忘记骗人很久了。
我喜欢杨千嬅说:“钱不重要”然后把钱揣到自己衣服里。
(看看,这戏又教育人又取悦人)我喜欢郑佩佩的狗死而复生(即使是如此神经质而可笑的爱,这电影也让这爱如愿)当然我最喜欢张雨绮和张震的爱情。
这个世界原来仍旧有故事愿讲田螺姑娘和七仙女,但是谢谢,没有棒打鸳鸯。
只有施与没有报复。
我知道这是个蠢故事。
可是这是我今年最爱的蠢故事。
尽力去美好一个小时,管它有多假。
人活在世界上有很多基本的需要。
对钱,对名,对男人。
但是请相信,这些基本需要里,还有对真对善对美。
谭咏麟说出:“爱情不可以给你,爱情要自己争取”这么正确的话时,我居然被这种正确性打动了。
如果一定要给我对本片的爱一个解释,那就是:我太需要听到人话了。
我太需要看到有人开始最质朴的说教了。
也许不是这戏特别诱人,而是我对真善美饥渴得太久。
就那样
小娇可爱,533的爱情感人,杨千嬅最后一身淡紫着装很美,汇源果汁广告很强悍,以上,鉴定完毕。p.s:一块钱的小伏笔很有爱
如果没有张震和张雨绮的那段,这部电影会变成垃圾片。
哎哎哎,张震!!!!完全不是你啊!!!!
一星给张震,一星给张雨绮,一星给那个街头画家一星給那个要娶林胖子的小胖子。。,
有时候我们就缺那一块钱!
老桥段。。笑不出来了。。
张雨绮和张震那一段让我爱不释手
力顶千嬅!
匯源你媽..
春节群星合家欢
太有爱 差点被感动到哭 一年的虐都被治愈了 我恨汇源果汁 毁了一部这么真善美的片子
很轻松的小片子~~~
漫天飞舞的人民币,沉甸甸亮闪闪的金砖……不折不扣的贺岁拜年电影。张震张雨绮的人神恋清新感人,郑佩佩和曾江的配戏是亮点~
我知道这是个贺岁商业片,可是还是被打动了。当年它上映的时候,与其同步的还有《锦衣卫》,一对比就知道即使是大片制作也难掩其空白,反观这部,植入性广告赤裸裸地一个接一个,我还是觉得不乏精彩。不过这片放在平时,也就是个三星,放在贺岁档,那就四星吧
只是为了看张震
人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吧~
幾搞笑下千樺。張震一如既往哽靚仔。=v=
一般嘛
期望不高,但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