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着泪看完这部电影,仿佛又回到那恐怖、紧张的七天。
看着电影里一个个镜头,仿佛我的兄弟、战友又回来了!
2008年5月12日,我们失去了很多很多!
由于时间太匆忙,留给我们的回忆太少太少。
希望有人能让我们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掉许多许多的记忆,虽然它们只会让我们痛苦,但是我们并不想遗忘。
现在,终于有一部电影能让我们永远的保留住那些记忆。
一群人窝在电视前面,抱着酒瓶,既痛苦又欣慰的看完电影。
那时刻,战友仿佛就坐在身边一起豪饮,一起胡闹。
真的,那时候我流着泪笑了!
但是,今天我痛苦的看着影评。
什么主旋律、什么抄袭。
难道主旋律、抄袭真的比电影本身更重要吗?
可能你们不能想象,5.12后灾区的百姓一有时间就翻找和自己遇难亲属相关的物品,希望能给自己留下一点点的回忆。
现在,一部电影可能会让他们更痛苦,或许能从电影里找回一点点的美好回忆比什么都重要!
可能我没你们有文化、有素质,没你们能说会道。
但是我只希望你们在发表影评的时候能想想灾区的群众,问问自己难道所谓的主旋律、抄袭真的比电影本身的意义更重要吗?
我的战友永远的留在了汶川,我失去了最好的兄弟,他的父母失去了儿子,他的儿子失去了父亲,他的妻子失去了丈夫。
记忆对我们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这部电影不和你们口味,请你们去看其他的电影;如果海报不对你们胃口,请你们去看花花公子。
但是,希望你们能让我们留下一点点的回忆,好吗?
开头是严肃的新闻联播播报的片段,交代了背景和事件的重大由地图的具体位置转到现实地点地震时的色调均为冷色调军队出发时的音乐振奋人心,给人足够的安全感解放军从四面八方赶来时,最坚强的人都有了依靠以飞行员的视角拍摄灾区,全都是废墟,阴沉的天气更加让人揪心闪烁着的手电筒灯就像是天上微弱的星光,电亮了婷婷活下去的希望总会见到光明的,再多坚持一下
《惊天动地》这部影片再现了汶川大地震时的惊心动魄和感人肺腑的救人场面。
地震来临时,乱石纷飞、房屋在瞬间被夷为平地,生命在灾难面前显得那么脆弱、那么渺小。
看完电影、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不停地在脑海中回放。
为了孩子,年仅十八岁的解放军战士田野在余震来临时。
用血肉之躯挡住塌下的水板。
为三个留学生生存的空间。
为了让援人员不受到伤害。
顺利撤离。
老奶奶放弃了获救的机会……大灾无情人有情。
2008年5月12日,时间永远定格在了14点28分。
对于大多数80后来说,8级地震,根本没有概念。
直到新闻媒体介入之后,看到一幕幕人间惨剧和一桩桩感人至深的事迹,才有了直达心灵的震撼。
那几天基本上是在泪水中度过的,感觉人在自然面前是那么无助,那么渺小。
一瞬间,数十万的生命就被夺去了,他们也有父母妻儿,也有兄弟姐妹,我们还能看着电视掉眼泪,他们或许就天人永隔了。
同时,危难时刻,我们的子弟兵第一时间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道路毁了,徒步开进;桥梁塌了,就上冲锋舟;气象条件差,就5000米跳伞。
保家卫国,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正是他们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
电影基本上是把几个典型事件通过主要人物穿插了起来,比如不顾家人的县委书记,主动请缨的武警战士,劳累过度而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张开双臂保护学生的老师,双双参与救灾工作的夫妻,这些都是有原型人物的。
给五星,就是因为真实。
虽然特技做的很假,虽然领导形象很主旋律,但一线的事迹都是真的,都是值得永远铭记的人和事。
看的出来,电影为了抢时间,做的很粗糙。
我相信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必定特技更大,煽情更多,制作更精良,但对我来说,那只是电影,而512是在自己有生之年亲历的历史,我必将铭记一生。
太长不看版:这是2000-2015这十五年中为数不多罕见的能有宏观叙事和微观细节描写的电影,哪怕是在2020年的今天都是罕见的一部,非常值得一看。
最近看了鸽了已久的《日本沉没2006》,顺便看了《希望的人》和《1974》感触颇多。
在查阅日本地震资料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我国512后也拍过一个类似题材的电梯。
我几年前是在油管上看过一遍的,但讲真当时留给我的印象并不是太好(感觉特效水平停留在90年代末期)。
正好发现爱奇艺上正版资源,就赶紧重温一遍。
结果现在我刚看完开头,发现当时我好像看的是个被阉割的版本?
为什么我对片头的小型钢铁洪流一点印象也没有?
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先开始看吧。
特效水平差归差,但是能看出来该有的细节一个不少。
并且还有少见的特摄场景可以加分。
以前半段地震场景描写能看出来该有的细节一个不缺,实景拍摄也很真实展现了地震时的样子。
包括后面的直升机,指挥部布景等配合当时2010年左右我国业内整体特效水平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属于时代的眼泪而不是骗保。
还有在2300部队开始徒步前进的时候,如果说放弃头盔护膝这些装备还能理解,为什么要把战术手套也仍在车上呢?
本人长年户外,实在无法理解这个行为。
如果不是因为每次都戴着手套的话那我的手早就被石棱木刺划伤很多遍了。
又并不是没有装备,有还不用真的...别小看这种手上的伤口,实际是极其影响战斗力的。
然后后面救灾的时候用上了棉质劳保手套。
不过爱奇艺这一版画质分辨率低下,甚至还有噪点。
咱们就不能整个好点的片源吗?
我怀疑可能还是用胶片拍摄的因为那个时候4K摄像机还没有普及,但这个片源质量真的一般。
以及最后化工厂部分拍的太离奇但总体上这片子还是很好看的。
这不是10年那会公知给这片打一星的理由!
对比隔壁日本同类型主旋律片《日本沉没》里高层还在为救人还是救经济乱成一团,《惊天动地》里上下第一个要求就是以人为本不惜一切代价先救人。
并且在经过最初短暂的混乱后不管是高层还是基层立即就有党员军人出来成立指挥核心开始救灾。
从公路,铁路到飞机很全面精准的记录了我们在面对灾难的时候迅速饱和救援的场景。
感觉有点像是老八一厂最后的荣光,真没想到我国在2010年左右竟然还有宏观叙事的电影...就是每个国家的主旋律片都会有本国家实际特色在里面。
贵在全,在真实。
这部影片也确实做到了。
几个标志性的典型事件也都拍进来了。
本片的道具和场景布置也都是一流的,放在现在也是鹤立独群的片子。
就比如说我们的部队在选择装备的时候并没有带枪而是带救灾装备,这是一个很不一样的行为。
以及前面全套的单兵装备真的帅,真没想到我们在08年就已经能配齐单兵全身的装备了。
不得不说时代变化太大了,2008年的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加强版的长征部队,现在2021已经是机械化智能化,真的太大了对比10年后的今天《峰爆》里的郭嘉应急管理中心已经用上了无人机(我国大型高性能无人机成熟在2017年左右)第一时间飞到现场传输信号(北斗定位系统基本堪用的时间是2012年北斗二号完成组网),消防应急部门(我国消防(2018.10)和应急状况部(2018.03)的设立均在2018年)也在第一时间来到现场,一线灾情控制中心用上了5G通讯(2018),不得不说时代真的进步了啊。
这是这部片子应该跟《中国医生》作比较,单个人观点蛤感觉从格局上来看中国医生这部电影还是差了点火候。
可能原因是因为中国医生还是有商业化的考虑吧,而《惊天动地》这部影片能很明显感受到过去老主旋律电影(如大决战)的感觉,完全为了艺术和记录而没有商业化考虑的国家队作品。
当然两部影片都是好片子值得一看。
灾难片是西方电影界最喜欢拍的一种体裁,特别是在灾难片中可以无限拔高人性,亲情,从而骗取观众的眼泪,得到不错的口碑,再加上高额资金砸出来的特效,从而能达到不错的成绩。
一些大牌名星在中间客串几个镜头就能得到很好的收益。
但在中国,灾难片是最难拍,也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不论拍多长,演员的演技再好,编剧导演再用心,都无法真实还原出灾区的全貌。
因为我们是中国,是一个有把所有老百姓都入在心头,关键时刻能拉得上打的赢的军队守护着的中国,是一个政府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中国。
汶川地震时,我在解放军报社工作,当时社里要派人到前线采访。
那些将近60已经功成名就,头发花白,军内军外都非常有名的摄影记者,一句话都没说,当听到地震的消息后,立即就开始收拾行装,除了军装就是各种摄影器材。
他们是第一批进入震中进行采访的。
紧接着是第二批,第三批记者。
我认识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少人去之前都是英俊小生,回来时都黑瘦黑瘦的。
他们在去之前都是很开朗,很善谈,都是很好的采访记者,在回来后,至少半年时间都很沉默,一谈起救灾,最常说的就是太惨了,太可怜了。
但就是这样,汶川地震我们救回来了。
当时,我们杂志要求立即出一本救灾专刊。
我们编辑部连续工作72个小时,60多岁已经退居二线的老主编一直跟着工作。
我们在办公室里不停的收集各种信息,讨论稿件。
我是图片编辑,前方发回的照片,我要立即跟进。
虽然都是初审过的照片,但其中很多照片至今我也不想回忆。
但只要图片中有那一抹绿色,那一面红旗,所有人脸上就没有绝望。
看得出来,所有的灾发都明白,有那一抹绿色,他们就没有危险。
国外的灾难片,只要拍一两个人,有个近乎于超级英雄的主角,然后其它人围绕着他打转就可以了。
中国的灾难片不可能这么拍。
因为在中国救灾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不论是一线的战士,还是后方的干部,还是普通的民众。
他们都在发挥着自己每一份气力。
中国的灾难片不用拍,只要把那些现场照片,录像归纳到一起就足够了。
任何人想拍中国的灾难片都太难了。
看看今年的抗洪,在抖音上发出的短视频,哪一个编剧,哪一个导演,哪一个演员敢说自己能拍出那种效果。
那些战士吃饭吃到一半就沉沉睡去,如果拍到电影里,无数人会骂,可现实中那只是非常普遍,非常简单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女主角的戏,很多编剧无聊的加入感情戏,完全没有必要。
真正的救灾中,有什么感情戏。
都只是一句句非常贴心的话,一个简单的拥抱,然后就立即投入救灾中。
今年的抗疫中,有多少这样的闪光点。
可这些如何拍进电影里,太难了。
任何一个真的经历过那年5月的中国人,不论是否到了汶川前线,都会留下极深的印象。
电影不可能拍出那些在汶川救灾的士兵、干部、志愿者的真实作为。
这部电影也只是还原了极少一点当时我军指战员的日常救灾。
2020年4月29日观看了这个在十年前上映的电影,我想说:不好意思 我看晚了。
这部电影我给5星,不是因为拍的有多好,不是因为特效,只是因为电影内的事情都是真实的故事,不是虚构的!
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历史,亲身经历的历史,拍出来还要挨自己人的骂?
这不是精神分裂是什么?
在绝望之际见到解放军,当然是欢欣鼓舞开心的笑了?
为什么?
你可以问问那些在国外重灾区生活的中国人,他们被国内包机接回来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以下的话写给十年前留言的你,也写给以后的关注这个电影的小伙伴。
2020年全世界爆发了新冠疫情,世界各国各显神通抗击疫情。
中国国内在国家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自觉自愿的隔离,以及戴口罩的行为,疫情已经平息了。
国内没有大规模的疫情了,并且开始援助国外了。
同时大洋彼岸的人类登塔——美国,则陷入了重大危机。
截止到今天美国感染人数超过100万,死亡人数超过8万,比越战死亡人数都多,而且还没有停止的迹象,个人猜测,美国至少要死50万。
说回电影,这部电影,十年前的评价非常低,因为他是主旋律电影,那时候人们就不认为我们中国人能站起来,不认为我们应该站起来,遇到任何困难就应该直接躺下任锤。
同样的主旋律电影,美国人的就好看,美国人说的话就正确,我们说的话就是假大空?
这是明显的不自信的行为。
中国人,要自信,因为你们、我们、咱们值得自信。
不只是因为我们在古代有辉煌的农业文明,还因为我们在未来的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照样可以有辉煌的文明!
#电影##电影推荐##汶川地震十三周年# “你,你是谁?
”“我是来救你的。
”“我知道,解放军叔叔。
”——电影#《惊天动地》 翻出部十年前的电影,再次证明眼泪不值钱,画质很是“感人”,这点可忽视。
记得08年汶川地震那会在读初中,全校动员捐款捐资,系红丝带点蜡烛,全民祈盼~每到危难时,军、医都是第一时间逆行而上,也能明白为什么说“军人优先”!!!
大家不要一顿的批评。
不要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用心去看四川人民受灾时的场景,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回忆那种悲伤吗。
看到《惊天动地》的海报时,彻底无语了,完全抄袭了《父辈的旗帜》,无论是整体构图,还是鲜明而个性十足的旗帜造型,风起云涌的背景,还是海报的冷色调,都如出一辙,特别是背景的天空,能明明显看出来是出自同一张图片,只不过一个反向一个正向而已。
明明像复印,谁说是抄袭?
其实,海报抄袭,早已不是新闻,更有靠抄袭海报进行话题炒作的影片,也屡见不鲜,跟风是可以理解,但大多在比较不严肃的影片类型中出现,像喜剧、动作片、爱情等等,只是这次,被抄袭的一方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战争与人性控诉的力作,抄袭的一方是反映支援5.12国难地震的主旋律影片,如此明显的抄袭,在国内尚为少见。
战台烽认为,造成这样“抄袭”的原因,应该有三个:第一,海报设计方偷懒抄袭,而恰逢《惊天动地》的所有主创、宣传人员都没有看过或者看到过《父辈的旗帜》,大家都是高尚的人,不在国内影院公映的影片,从来不鸟。
所以根本无从知道。
第二,我们伟大的出品方如有神助,灵感迸发的设计源泉打造的神品,竟然与已经存在的某好莱坞影片惊人的相似,可以解释为殊途同归的偶然性统一。
第三,还是不要说了,如此严肃的题材,怎能会让抄袭变成有意而为之山寨行为呢?
还是相信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吧。
期待国产片海报能诞生越来越多的“神作”!
因为,我们从来不“抄袭”!!
中国🇨🇳需要记住这场灾难,大灾之下有中国🇨🇳的军队,有祖国的力量!看汶川大地震想到2023年北京的暴雨将房山、门头沟区冲毁,仍是军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抢险救灾。扣星原因岳红演得不好,中国需要这样的主旋律,但有些演员表演痕迹过重。看新闻村社区书记沙哑着声音仍在说在喊,在救灾。胖胖的身躯疲态已尽,仍在瓦砾中扭得扭得地在奔波,中国军人、人民伟大,中华民族🇨🇳是打不垮、摧不败的!
我忘不了那场灾难,08年,感同身受。但这个电影,真的,不行
国人戾气好重,主旋律怎么了。。从开头就忍不住泪水了,大灾后有大爱,我们是集体主义,都被所谓的漫威英雄主义洗脑了吗?
2012Dec2,吴中路117号,CCTV6电影频道。
真搞不懂 现在的喷子怎么这么多 这部电影虽然有点政治色彩 但是还是挺让人感动的
主旋律有些做作,其他还好
哈哈,选修课上老师放的,怪傻逼的。
果真挺主旋律的~
有点扯淡
海报怎么那么山寨
好题材,可惜完全没拍好,还不如直接看新闻联播
还有几个人会接受这个套路?呵呵。不是我们小时候组织组织我们集体去电影院的时代了
比预想的要好看一点。其实不要做影迷,代入普通观众的视角还是挺可以的。就是确实有一些细节有点过分了,典型的就是唱生日快乐和童蕾最后撤离的时候还要跑去救人,有点扯。后面的化工厂、硫磺什么的,我不知道真假。但感觉有点假。有评论说很像新闻联播,确实有一点。人物的细节基本都丢了。但时间比《金刚川》还要紧张,我也理解。2020.2.3立春。赵英俊去世了。纪念。
看了电影我能想到的只有汶川大地震这几个字,当时确实太小了,现在想想,太惨了,惊天动地的地震,太惨烈了,救援人员开进也太艰辛了,不经历根本不知道这要建立起通信有多难。中国加油💪
只看了5分钟,就看到个镜头,倒塌建筑的预制板,里头的钢筋,还没有小孩手指粗,算是一个讽刺。
7分。《惊天动地》是10年秋季开学前军训期间与教官一起看的。所以肯定与出生入死的官兵兄弟们有关。挺感人的,比《唐山大地震》好
说实话 个人感觉拍的真的不怎么样 不过看到了就想起了当年地震的大家团结一心的情景
汶川地震不能被遗忘
看到地震的场景差点哭了,但当她说党和政府不会放弃我们的时候,大家都笑了。。。
已看。剧情不是很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