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但电影的情节差强人意。
我看时就觉得情节是是故意刻画出来的,没那么自然,事件的发生都十分巧合,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顺便说一点,邵美琪在片中真是帅呆了。
ps:大陆版的差劲,据说港版被删除很多。
难怪我看了如坠五里雾。
为什么很多东西一进大陆,就变很多味呢?
看的粤语版,应该没有被动过手术的版本,觉得这是部很出彩的电影,因为看的时候思绪完全被带动,看完过后又让我联想了许多。
至于有人说它是烂片,呵呵……它反应了“人性的回归”,危机成就了团队的合作与进步。
说它是部佳作,我说几点吧。
1、反映现实和社会问题。
不论在任何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是政府机构,人与人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都会因为种种问题存在分析,相互竞争是必然,相互排斥是事实,相互合作很牵强。
2、创造意外矛盾:警队中也有矛盾么?
而且闹的这么凶。
潜规则:邵美琪所饰演的角色看似是通过潜规则而晋升的,但实际上,直到影片结束前才让人看到,她是真正有能力,凭魄力上位的。
斗鸡眼男:香港电影界的老人物了,又看到他突然想到许多老电影,演技不错。
钱包男(偷渡客):应该是偷渡客吧,那个钱包对于他真的很重要,那样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可以想象他是如何辛苦才赚到的那笔真正属于他的钱。
匪徒:并非滥杀无辜,他们几人与钱包男相见时那场戏,虽然短暂,但并非滥杀无辜,人性并非凶残,只是为生活所迫,或是为欲望所驱使。
迷雾:让那片山林笼罩在迷雾之下,充满玄幻意味,圣歌唱出,迷雾散尽,指引世人走向光明……3、结局人员分散之前,最大的危机就是相互之间的矛盾,而虽剧情的进一步发展,面对困境所有人又重新团结在一起,最后所有支线的收网,迷雾散尽后,危机让大家团结起来,抛开成见,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懦弱的同僚也充满斗志,共同面对眼前的敌人。
这时候也是最振奋人心的时刻。
而我突然想到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为抵御日帝侵略,国共两党从各自为战抗日,到后来的合作抗日……最后,暴力镜头虽然不多,整个故事虽然表面看起来虽然一直很安静,但整个剧情暗流涌动,对于细节的刻画也可圈可点,所以我认为它不错。
4、最佳角色:任达华、林雪www.domate.cn乐伴博客
记得好像是60年代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是为了证明挫折感能带来攻击行为的。
随机在夏令营中选择两组小朋友,分别给他们组成两个小队并取了名字,例如叫雄狮队,猛虎队。
然后在下面的活动中,故意安排如下的事件:在开饭前,把一半的盒饭做的十分的槽糕,另外一半正常。
可是当放饭前,先让一队小朋友去吃,正常情况下,先吃的小朋友就会把正常的盒饭尽数吃光,留下的全是糟糕的盒饭。
就这样,两个小队的梁子就结下了。
并在后面的所有活动中,两个小组成员开始从语言的冲突逐渐发展到肢体的冲突。
在实验结束前,为了抵消实验的负面效果,研究人员用了个简单的方法就把两队的敌意彻底消除。
把两个小组放在一辆车上驶向山顶。
半路车抛锚了,现在需要两个小组的成员全部下车一起合力才能把车拉向山顶。
好了,当他们从山顶下来的时候,敌意开始消减。
等到了营地,突然发现停水了,需要大家一起动手,才能吃到水。
到了晚上大家都喝到水的时候,两队的小朋友已经好的跟一家人似的。
如果心理学的实验都能换个名字换个地点拍成胶片的话,可拍摄的话题和人性且长了呢。
关于罗永昌的同袍还能说什么呢?
既然都看了,就往好了说吧。
简单的老实验,如今回锅作了盘新菜,味道很一般。
一班废柴最终都算争气。
开头真是郁闷,感情好差,没点团队。
几个差人几个贼在小山区里追追打打,矛盾,分化,最终都被天主带到小村庄集合,四队夹击捉到犯。
果真是要经历过生死才能成为好兄弟,谓之同袍情谊。
不似友情温暖,也不似爱情甜蜜,却彼此信任,生死相托。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两队人马,从最开始的明争暗斗冷嘲热讽,互看不对眼,到最终齐心协力共克顽敌,没有太多插曲,意料中的情节和结局.一如往常看电影一般,人物名字基本上是不能记全的.邵美琪稍微发福了的感觉,虽然一直也不觉得她属于美丽之列.一开始看她和任达华之间几次眼神交会,还以为会带点感情戏,事实证明,我狗血了.印象比较深的台词:我们是打工,不是打仗...;装听不到啊?我们是差人!工作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个人,团队中他是最不起眼的,胆小,懦弱,能力差,当所有人在努力的时候他只会拖后腿,一切敷衍了事.你厌恶却又不得不承认他的存在.如同片中的阿斌.还有一类则是肥棠这样的,消极待工,只做工作份内的事,多一分不干.得不到拔擢也只认为上司有意针对,得过且过就算了.想起葛优的台词,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手下的两支队伍闹得不可开交,身为长官无论怎么做都是尴尬.积极的,消极的,冲动不冷静的,性别歧视的,排资论辈的,理论至上的...诸多元素使得这部片子成了很职场的警匪片,当然,虽然结局大致猜得到,但导演还是很会抓人眼球的.剧情开始得很快,简单交代了两队人马之间的过节后变正式进入任务.一个疯子和一个偷渡客将一同行动的队伍打散,几经分散组合成了两人一队.一座荒山,浓雾沉暮,画面透着诡异.邵美琪跟绑匪间的捉迷藏,节奏紧凑得不忍移视. 天主教堂前的晚餐算是给了观众一场缓冲,但也成了最后的战场.不得不感慨一声,这鬼打墙的巡山终于到尽头了.枪战一般,结局一般,再让疯子来点个题,世界和平,天下太平.
拍了PTU之后,PTU系列出了几个了?
风格都很相似。
内容稍有差异,主角都是他们。
导演监制也都是他们。
基本上都还不错。
都是浓浓的杜琪峰的味道。
似乎罗导比杜导光明一些。
所以无论色调和结局都还让人觉得有希望。
只是风格还是太杜琪峰了吧?
还有结束的时候,刚刚还半死不活的家伙居然也雄纠纠气昂昂的边走边唱了,这也太不严谨了。
有的抒情场面老套且做作。
所以不那么感人。
比如两个本来是冤家的同事,在面对生死时扶持的对白等等。
如果用心点,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啊。
港片里算不错的了,比王晶李仁港之流的强很多。
这是我看过的《PTU》系列续集里最好的一部,它有独特的性格和气质。
电影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敌对的氛围,当然不用往下看也能够猜到最后的结局肯定是两方握手言和。
从机动部队进入山区后,电影就好看起来了。
这样的迂回和反复的镜头切换让人充满了紧张感和期待感。
和杜琪峰的电影类似,最后的枪战让人觉得过瘾和刺激。
而且是静态的。
电影中,山里那个小房子和通道,以及那个天主教的村落,还有不断的写着“世界和平、天下太平”的老人,这些元素让这部电影好看起来,也从几部续貂的臭作中脱颖而出。
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PTU2:同胞,因为网上一直误认为PTU:警例是同胞,可是本片并不尽人意,我甚至觉得这部片就是古惑仔的警察版,故事大概可以这样说:同在一个队伍中的两个队长一个为了升职一个坚持自己的原则而弄到大家的不合,在一次的行动中他们各为了自己的前途而行动为自家的兄弟拼义气,不顾大局的行为使得整个团队陷入了困境,而最后却碰上了死耗子,大家一起把对方干掉悍匪完成任务的故事。
同胞是PTU(机动部队)5部曲里面最后的一部,在网上也听说是最PTU的一部,可是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就像是香港的快餐的电影,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思考和印象,就像是在快餐店吃完饭那样。
片中没有第一步寻枪中耐人寻味的故事剧情,为帮兄弟上刀山下火海的情节,紧凑的时间,还有华美的枪火片段。
没有第三部绝路中小人物悲惨的命运故事。
更没有第四部警例中警队上下级之间相互的理解和包容,更多的是警察局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帮助和对社会犯罪案件的有效打击!
影片里面任达华(森哥)的暴躁,拼义气的风格还是和前几部一样,只不过由打罪犯改为了打兄弟。
邵美雪(May姐)还是那样冷静,按部就班的处理问题,可是这次却为了荣升警察署长和自己队友吵架,翻脸,还和高级督察玩暧昧关系。
林雪(肥棠)这个角色是个“龟头”角色,他很怕事,喜欢偷懒,喜欢讨长官的喜欢,自私,怕死。
机动部队:同胞我觉得是跑题跑得最严重的一部,按我的理解PTU系列电影就是告诫我们朋友兄弟的感情是多么的重要(无论是在警例和寻枪中),无论他们多困难我们都要尽全力去帮,无论这件事是否正确和错误!
小小的PS一下:说到底就是拼义气,不过不推荐这样做!
而同胞中,为了升官发财而为自己的兄弟翻脸难道这也叫PTU精神?
虽然最后大家都能合作的干掉悍匪,最后may姐和森哥的和好如初的喝水片段,我觉得这些并不能很好的解析清楚这段不好的关系,甚至有些牵强。
难道导演是想说明中国人窝里斗的劣根性品质吗?
机动部队系列的虎头蛇尾不值得啊,可能续作肩负的使命太多要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却异常的艰难。
连我最喜欢的《无间道》也不过如此``````再次PS:中国人窝里斗具体指:有事一致对外,没事就自己人搞死自己人。
【1】寻人启示首先播报一出寻人启示,现在寻找4月21号晚上20点场《pTU之同袍》坐最后一排我隔壁即N排07号的一位长发长腿讲惠州话和普通话的靓女n我隔壁的隔壁的三位靓婶,你们在哪里?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有缘的话,素不相识的我们还会能同座看电影吗?
能跟你们排排坐看电影是我的lucky也是我的荣幸,这边厢是唯有淡淡的若有若无暗香来使我鼻塞顿开深深沉醉,那边厢三位靓婶聊发少女轻狂,看到彭敬慈扮演的狗roy腹部被插一刀后看上去就来不行之际掏出家书请求同袍转交,一位靓婶说“不是入党申请书吧”,看到结尾枪战后一帮PTU唱着《PTU之歌》凯旋下山,一位靓婶说“为什么不唱《打靶归来》的‘日落西山红霞飞 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当电影沉闷的时候,多得有你和你们,让我减轻了一个人看电影的落寞。
劳烦各位广播一下,也请靓女靓婶见到帖子请跟帖,feeel到我的脑电波请反射,收到我的乳鸽传书请回鸽……【2】一句话影评:更像一部电视电影。
理由:电视电影就是无x线电视翡翠台有时候会拍的那种剧场版电视:一来一蟹不如一蟹,因为《PTU》实在是很x型印象深刻很黑夜街头feel;二来因为难过影城的3号厅由于设计所限,大柱子遮挡之下屏幕只能是4:3,而不是通常的16:9宽荧幕,所以个feel很像在家里看电视。
【3】打分:★★★★★为满分,这部《pTU之同袍》值★★★只能用小写的p,《PTU》★★★★。
当然,影片还是有银河映像的印记和味道,不过珠玉在前,它不幸沦为山寨版。
当然,这个版本又好过其他几部不在电影院公映而只推出DVD的《pTU》系列片。
【4】让我深深地评一评:a、它着重描写森团队vs May团队之间,由人争一口气的冲突矛盾到精诚合作一天光晒大团圆结局,是编剧导演想着力突出的卖点。
它表现了全副武装的警察的脆弱无助,例如引发全场最多笑声的废柴林雪穷困潦倒吃叉鸡饭都唔得闲PTU警队上司给下属窒也没法,两个持枪PTU被持刀人蛇刀捅伤,PTU迷路时候的疑神疑鬼等等。
b、它表现了去香港自助游的内地F4(有一个留长发的有点像吴建豪)的脆弱无助,F4想去带齐家伙落香港吃大一顿茶饭,结果老大先吃了一车胎留下胎记差点成为青面兽杨志or男版钟无艳,之后给人围殴围住来砌生猪肉,被十几把长枪短枪左轮雷鸣登M16打到四个人躺在地上求饶,堪称银河枪战片里最丢人现眼的匪徒。
还有一个偷渡客(香港传媒称为“人蛇”),他无厘头的出现真系有点不知所谓,钱白白吃了一粒枪子,只是为了一点港币,老哥,如今是人民币的天下了,港币跌了。
d、编剧和导演的手法前抑后扬,渲染气氛,发散式思维让几条线索交叉,最后收拢到一个地方引爆,实行一锅熟。
在山中,内地F4vs废柴林雪、人蛇vs牛佬n狗roy、森团队vsMay团队、更加无厘头出现的斗鸡眼傻佬vs坐车上山的PTU警队上司,然后这几队落草or剪径的好汉,互相自由组合,像碰碰车or弹子球游戏一样你碰一下我碰一下他,推进剧情和引发变化,结尾自然是学梁山好汉那样在山中聚义开片对射火拼。
最终这一场勃火枪战的场面好弱,这是最大的失落,第二大失落是任达华穿起PTU制服怎么没有第一集咁英咁型了。
【5】致歉:如果未看过电影,请不要点击本帖,本帖有剧情透露。
【6】水鱼:公映版本删减的部分这么多,传媒采访时候说一刀不剪,该死的剪刀手,该死的撒谎者。
http://www.douban.com/review/1970936/关于 机动部队:同袍 的删减部分。
罗永昌可以说是一个破坏力超强的导演,经典的《暗战》能够被他拍出那么稀烂的续集,这次更是糟蹋了《PTU》这么好的题材,估计杜琪峰已经早有预感了,所以干脆同期一口气推出四集电视电影,把整个创意一次性用光,只是这件事怎么看都有点杀鸡取卵的感觉,建议银河影像对罗永昌暂时不能给他导演的机会了,要不是拍一部毁一部的,千万别搞出什么《枪火2》一类的。。。
续貂之作,连枪战都没劲。
7,不到火候的小故事
看着电影也太压抑了
废人出彩。穿上制服就是自己人。
争权夺利,意气之争,是在城市。迷雾重重,不辩方向,是在山中柳暗花明,同袍可靠,是在山上。
独一无二的警匪片
改编的天蚕变那首歌是亮点
从始至终的宿命感。这是机动部队系列里最好的一部。
这部有点儿悬疑,两队的不和有点儿突兀,之前毫无征兆啊
我觉得银河拍太多好片会让人审美疲劳
又平淡又不真
银河的?真是银河的>??
想看《PTU》来着,结果错看成这个倒霉催的片子。。一丝卖点都没有啊!!!!
就是为了看林雪
团队是如何形成的~
PTU整个系列最不搭的一部,人物动机那个烂呀,唯一一部给了3星
结尾平庸,可惜了。
PTU2
杜SIR 真的很愛玩草叢里捉迷藏~
有些场景感觉有点儿过分。